《口技》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18新编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口技》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僻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口技表演,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3)模仿口技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口技》这篇文言文。
(2)掌握生僻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了解口技表演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词。
(2)口技表演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模仿,提高表达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口技表演,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口技》全文2. 参考资料:关于口技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4. 口技表演道具:口技面具、乐器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口技这种表演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4. 示范表演: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模仿,提高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锻炼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教学过程是否流畅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
《口技》公开课教案设计
《口技》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3)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理解作品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口技描写;(2)学习口技的基本技巧,如模仿、变声、节奏控制等;(3)运用口技技巧进行表演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口技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把握,理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2. 口技技巧的学习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口技描写细节的理解和分析;2. 口技技巧的掌握和运用;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传承。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口技表演视频;3. 口技道具和乐器;4. 相关文化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2)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口技描写。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划出口技描写部分;3. 课堂讲解(1)讲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如模仿、变声、节奏控制等;(2)示范表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口技技巧的运用;(3)引导学生思考口技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4. 实践环节(1)分组进行口技表演实践,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口技形式进行模仿和创作;(2)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课堂表演,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交流。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技创作和实践;(3)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口技表演: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口技表演,关注其对口技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在日常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该页是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
语文《口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感受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表演艺术。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内容: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找准课文节奏,并让学生翻译文章内容一、导入: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一段,引导学生:一张普通的嘴竟能将这些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令人神往。
这种靠嘴模拟各种声音的艺术就是我国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洛桑能做的还只是简单的模仿,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林嗣环给我们带来的那位艺人的表演,看看他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声音世界。
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清人张潮的《虞初新志》,这是一本笔记体小说集,本文作者林嗣环,清代文学家,字铁崖,著有《铁崖文集》,《口技》是他《自序》的一部分。
三、疏通字词,朗读文章1、教师范读,学生解决字词读音顷(qǐng) 呓(yì) 絮(xù) 叱(chì) 齁(hōu) 间(jiàn) 许(hǔ) 曳(yè) 几(jī)2、学生齐读,教师在读完后指点节奏3、点一到两人来朗读,要求注意节奏,语气。
四、翻译文段1、齐读一段,教师带领翻译疏通一自然段。
善:擅长,善于。
会:恰逢,正赶上。
宴:摆宴席。
于:在。
施:摆。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座”。
寂然:安静无声。
2、请学生再读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梳理第二自然段,教师从旁指点字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口技》教学设计4+优质公开课18新编
《口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同时了解记叙中描写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重点口技本身的记叙与描写。
教学难点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辩析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旧课,引入新课先让学生集体朗读或背诵《卖油翁》,然后告诉大家,《卖油翁》讲的是酌油技术精熟的故事,这篇《口技》(板书课题)讲的是民间艺人技巧高超的故事。
这两篇课文都体现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精益求精便能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解题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声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的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三、作者介绍(请同学看注解①)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县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晚年住在杭州。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航存稿》和《秋声诗》等,现在已经不容易看到了。
《口技》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口技》这段文章,还见于金圣叹批本《水浒》第六十五回的前批。
林嗣同与金圣叹几乎是同时人,现在还找不到可靠的材料断定这段文章的作者究竟是谁,课文署名林嗣环,是依据《虞初新志》。
四、教师范读课文五、指导学习第一段课文(先请同学朗读并翻译,然后由教师补充讲解):“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里有一位擅长表演口技的艺人。
这句话总领全文,“善”字,通贯全篇,是概括本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
京:这里指北京。
善:善于,擅长。
(先请同学回忆《卖油翁》一文中“善射”的“善”字讲法。
)者:代词,代艺人。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
会:副词,恰值,正好。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口技表演,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口技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口技》选文,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难点:对口技表演的欣赏和分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口技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口技表演有更深入的理解。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口技表演片段进行欣赏和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5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口头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口技欣赏和分析方面的进步。
4.2 小组评价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为学生提供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口技》选文。
5.2 视频资源经典口技表演视频。
5.3 网络资源相关口技艺术的网站、论坛和博客。
5.4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口技艺术工作坊,让学生亲身体验口技表演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2 参观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口技表演场馆或与口技艺术家交流,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口技艺术的热爱。
6.3 创意创作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口技表演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反思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技》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培养学生对《口技》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
引导学生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实际表演和交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简介介绍《口技》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强调《口技》在交流和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节奏等。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口技》技巧进行表演和交流。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常见的口技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2 讲解与示范讲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语音、语调、节奏等。
进行示范表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口技》的魅力。
3.3 练习与互动分组让学生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邀请学生上台进行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练习和表演等。
评估学生对《口技》技巧的掌握程度。
4.2 学生表演评价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运用。
评价学生的表达清晰度、流畅度和表现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口技比赛,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竞争。
邀请专业口技艺术家进行表演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5.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口技》技巧,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口技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直观展示口技技巧和表演,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及其在古代的应用;(2)能够分析并欣赏《口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通过学习《口技》一文,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口技》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口技》与其他文学作品在表达技巧上的异同;(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批判性思维;(3)通过学习《口技》,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口技》文中“口技”的含义及其在古代的应用;(2)分析《口技》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口技》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2)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哲理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口技”在古代的应用和意义;(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解释;(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口技》文的背景信息。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2)分析《口技》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培养批判性思维。
5.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口技》文中你觉得最美的句子;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口技》文中“口技”的理解;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口技》这篇课文;(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和评价口技表演,培养审美能力;(3)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创意表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勇敢上台、自信表现的精神风貌;(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勇于挑战自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口技》课文;(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口技表演技巧的掌握;(2)如何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创意表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口技表演。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短语,互相交流学习。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 欣赏评价:(1)教师播放口技表演视频,学生欣赏并评价;(2)学生上台展示口技表演,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5. 创意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口技创意表演;(2)教师点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学生抄写《口技》课文,加强记忆;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课后搜集有关口技的资料,了解其发展现状;3. 学生尝试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家庭表演,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口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口技》公开课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口技》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口技艺术的特点;(3)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方法,感受口技艺术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口技表演技巧;(2)运用口技表演技巧,进行课堂实践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口技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2)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表演等方法,感受口技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口技表演技巧的理解和运用;(2)口技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口技表演技巧的特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口技表演技巧;四、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练习;2. 各组汇报表演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口技艺术产生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结合课文内容,的家庭作业是练习书写一篇关于口技艺术的小短文,可以是介绍口技艺术的历史、表演技巧或者自己的感受等;3. 收集有关口技艺术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
八、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合作意识等;2. 学生口技表演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口技表演水平,包括语音、语调、表情等;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书写规范、内容完整性等。
《口技》公开课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口技》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艺术。
(2)运用口技技巧,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口技》的基本内容的理解。
(2)口技技巧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口技表演中的技巧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的起源和发展。
(2)引发学生对口技表演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口技》,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艺术。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口技表演:(1)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口技表演。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口技》。
2. 运用口技技巧,创作一个简短的表演节目。
3. 收集有关口技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口技的基本技巧,以及学生在表演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口技的魅力。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口技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口技表演: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如发音准确性、表演技巧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口技表演者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口技表演。
《口技》语文公开课教案
《口技》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口技》。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口技”、“栩栩如生”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方法,感受和体验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口技》。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口技》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语气。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解答自己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1. 朗读练习:(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2)教师指导并评价学生的朗读效果。
2. 表演练习:(1)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节,注意人物形象和动作的表现。
(2)教师指导并评价学生的表演效果。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修辞手法。
2. 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复习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六、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口技》。
2. 找出课文中的五个生僻字词,查阅字典解释并抄写。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选择两个例子进行解析,写在日记中。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口技表演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口技表演技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口技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
2. 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3. 了解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特殊词语的解释。
2. 口技表演技巧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对口技表演技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口技表演的技巧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艺术,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
4. 案例分析:教师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口技表演的技巧和特点。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技艺术的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公开课所使用的教材,包含《口技》一文。
2. 视频资料:收集一些口技表演的视频,用于课堂案例分析。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艺术,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
4. 案例分析:教师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口技表演的技巧和特点。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口技》,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如模仿声音、语调、节奏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演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增强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口技》: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口技》。
2. 口技技巧:模仿声音、语调、节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口技技巧进行表演实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口技。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师生活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学生改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口技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口技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技巧。
3. 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如模仿声音、语调、节奏等。
4. 实践演练:学生分组进行口技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7. 拓展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技巧运用、课堂参与等方面。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口技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 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善于合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口技》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历史背景等。
2. 准备口技表演视频素材,用于课堂导入和示范。
3. 准备练习题和拓展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能够运用口技进行简单的表演和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运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口技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口技》选文阅读,了解口技的历史和发展。
分析口技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口技》。
相关视频资料:口技表演视频。
图片资料:口技表演的图片。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引入话题:介绍口技的历史和发展。
展示口技表演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口技》。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口技的特点和技巧。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口技表演,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练习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有关口技的问题。
分析并评价给出的口技表演视频,提出改进意见。
4.2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2 课后拓展学生课后进行口技表演的练习和创作,提高口技技巧。
学生可以参加口技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了解学生对《口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检查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运用情况。
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6.2 评估方法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口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和口技技巧的应用。
口技表演:评价学生的口技表演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6.3 评估内容学生对口技历史、表演技巧的掌握。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对口技技巧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使学生能够通过口技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学生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
利用口技游戏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运用口技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讲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技活动,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学习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导入向学生介绍口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展示口技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口技的兴趣。
2.2 口技技巧讲解讲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如声音模仿、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等。
示范口技技巧,并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2.3 口技游戏和练习设计口技游戏和练习,如口技接龙、口技猜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口技技巧。
分组进行练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口技技巧。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口技技巧讲解讲解口技的高级技巧,如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
示范口技技巧,并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3 口技表演让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可以选择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形式。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展现个人特色。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口技表演评价对学生的口技表演进行评价,关注其在声音模仿、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表现。
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口技技巧。
4.2 学生口技练习评价对学生的口技练习进行评价,关注其在口技游戏和练习中的表现。
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口技技巧。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口技艺术欣赏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组织学生观看口技表演视频,欣赏和学习口技艺术的精髓。
5.2 口技创作和展示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口技作品,如口技故事、口技剧本等。
《口技》公开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口技艺术,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口技表演,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高自己的信息筛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口技艺术的欣赏与评价。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
2. 课文中所涉及的口技术语的理解。
3. 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口技表演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勾画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1)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理解情况。
4. 欣赏口技表演:(1)播放口技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学生交流欣赏心得,教师点评。
5.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
六、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
2. 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口技表演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口技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互相交流练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八、拓展延伸: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传统艺术形式。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其他艺术形式与口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练习口技表演。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让学生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
运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口技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口技教材,如口技表演视频、口技技巧图解等。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和调整,使其适合公开课的教授。
2.2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讲解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播放口技表演视频,增强学生对口技的理解和兴趣。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以一段精彩的口技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口技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2 基本技巧学习讲解并示范口技的基本技巧,如口技发音、口技节奏等。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并给予个别指导。
3.3 小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口技表演,共同练习并展示。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学生自我评估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估自己在口技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进行自我评估。
4.2 同伴评估学生之间相互评估,给予同伴在口技表演中的反馈和建议。
同伴评估可以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口技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练习可以包括口技发音、口技节奏、口技角色扮演等。
5.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口技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观看口技表演视频、练习口技技巧等。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口技表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技表演。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口技技巧进行展示。
6.2 学生口技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口技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比赛可以设置不同的奖项,如最佳口技发音、最佳口技节奏等。
《口技》公开课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口技》这篇文章;(2)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特点和技巧;(3)学会欣赏和评价口技表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3)通过表演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合作、尊重、客观评价他人的品质;(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自信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口技》这篇文章;(2)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3)能够欣赏和评价口技表演。
2. 教学难点:(1)对口技表演艺术的理解和感悟;(2)对口技技巧的掌握和运用;(3)对文章深层次含义的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口技表演。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口技》文章,理解文章内容;(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
3. 教师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4. 学生练习:(1)学生分组练习口技,互相观摩和指导;(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 课堂展示:(1)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口技表演,展示学习成果;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口技表演的评价:(1)评价学生的口技技巧掌握程度;(2)评价学生的表演效果和情感表达;(3)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的评价:(1)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2)评价学生对文章主题和情感的理解;(3)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口技》相关资料、口技表演视频、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口技》文章,了解口技表演艺术。
七年级下册《口技》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口技》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2.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习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难点: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习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口技的课文。
口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通过模仿各种声音,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么,作者是如何描绘口技表演者的技艺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2.自学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3.课堂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分享一下。
生1:我觉得课文描绘的口技表演者技艺非常高超,能够模仿各种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
生2:我注意到课文中的描写很细腻,作者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现场的氛围。
师:很好,同学们都注意到了课文中的这些特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语言特色。
4.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并分析其语言特色。
生1:我觉得这句话很有特色:“于是,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
”这里用了“仿佛”这个词,让人感觉就像真的在现场一样。
生2:我找到了这句话:“表演者一张嘴,就能把听众带入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
”这里用了“一张嘴”,形象地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
师:很好,同学们都分析得非常到位。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5.小组讨论(1)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者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技艺的?(2)作者在描绘口技表演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你从这篇课文中收获了什么?6.小组汇报生1:我们小组认为,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者通过模仿各种声音,展示了自己的技艺。
比如,他能够模仿鸟鸣、虫鸣、人声等。
生2:我们小组发现,作者在描绘口技表演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教学设计
灵璧县冯庙中学陈昌明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够正确翻译课文
2、能够流利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1、了解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
2、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情感态度: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神奇妙
教学重点:1、了解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之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切的体会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口技表演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口技的艺术特点
二、教授新课。
1、作者简介:林嗣环
2、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1)先请学生朗读并翻译,然后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
善:善于,擅长。
者:代词,代艺人。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
会:副词,恰值,正好。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厅的东北角,设置八尺宽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
于:介词,在。
厅事:厅堂、大厅。
“一桌……一抚尺而已”。
里面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
“而己”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
“众宾团坐……无敢哗者”。
众多宾客团团围坐在围幕周围,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但:副词,只,仅。
寂然:寂、寂静。
然,形容词词尾。
表示“……的样子”。
哗:喧闹,声大而杂乱。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此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
“善”字贯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题目的关键性字眼。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场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连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
“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出表演者表演前听众的反映。
(3)翻译课文。
小组合作读译展示。
其他学生纠错
三、学生齐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说明:教师可以“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启发学生理清层次。
明确: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气氛。
第二部分:第2、3、4段,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四、指名复述课文
说明:1、最好用讲故事的形式,尽量扣准课文内容。
2、教师应进行点评。
五、背诵课文2、3、4段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2、3、4段
说明:应要求学生朗读得生动,有感情。
二、研读分析理解描写上的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1.口技表演描摹了几个场面?请进行简略概括?
说明: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意思对即可。
明确:三个场面: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群乱。
2.教师分发下列表格,要求学生完成。
说明:鼓励学生讨论、商量。
场面声音种类声音特点作者评论听众反应
梦中惊醒犬吠、欠伸、呓语、大啼、妇呜、絮絮、大叱(一时齐发)
由远及近
由外到内
由小到大
众妙毕备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渐入梦乡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倾盆器(声)咳嗽
逐步变小意少舒,稍稍正坐
火起群乱大呼、齐哭、百千大呼、齐哭、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无所不有)
突然变大
由少而多
由少而杂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齐读课文1、5段
思考:1、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明确: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
“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2、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明确: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四、分析理解: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侧面衬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
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五、体验反思
以观看电影、体育比赛或文艺节目、报告会等为题材写一个片断,刻画观众的神情举止,要求抓住特征,描摹细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一、三题
板书设计
场面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群乱
正面
声音小→大→小→大
口技→善
道具一桌、一持、一扇、一抚尺
侧面
听众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意少舒,稍稍正坐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