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管理_特征_根源与政策建议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建议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建议

Mar. 2020 CHINA FOOD SAFETY51食品安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不加以有效遏制,势必引发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焦虑与担忧,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因此,针对当前所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深入挖掘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从管理层面入手加以解决,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管理之路,为社会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1.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滞后基于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进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得到了本质提升,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大量的新技术取代了老旧的检测技术,提升了食品检测的精度与速度。

然而,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是检测标准的制定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检测设备的配备和应用能力不足。

这些因素都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潜在隐患[1]。

1.2 食品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近年来,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崛起,包括网络食品销售模式的发展,大量的企业加入了食品制造领域,随之导致了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市场中的一些商家开始另辟蹊径,开始想方设法的成本提升利润,有的用低廉产品以次充好,有的甚至使用明令禁止的有害物质或者添加剂等,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严重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

1.3 食品监管力度有待加强消费者与食品商家属于市场的两大主体,为了在实际的经营与消费过程中保障各方的利益,必须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通过第三方的市场监督管理保持市场良性发展,因此食品监管将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

但从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政府主导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显然还存在差距,特别是监管力量、监管制度及监管创新不足,导致许多商家趁虚而入,违规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性[2]。

2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优化建议2.1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开发应用如今,随着食品安全检测需求的变革,对于新技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应加强技术引进和开发,积极借鉴世界先进检测经验和技术成果,尽量使食品安全技术与国际接轨。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管不到位:我国食品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监管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监管手段不够先进,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2.生产环节问题: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缺乏生产资质,生产设备不符合标准,原材料采购不规范,生产流程不规范等,导致食品质量问题。

3.流通环节问题:食品流通环节中存在假冒伪劣、掺假掺杂等行为,导致食品质量不可靠。

4.消费者问题: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识不足,对食品质量要求低,导致食品企业没有足够的市场压力,从而出现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监管:加强监管部门的人员配备和监管手段,规范监管流程,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监管效果。

2.加强生产企业管理:完善食品生产企业的资质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验收,规范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流程,提高食品质量。

3.加强流通环节管理: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建立追溯体系,打击假冒伪劣和掺假掺杂行为,提高食品质量可靠性。

4.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要求,形成对食品企业的市场压力,促进食品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与加强监管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与加强监管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与加强监管措施一、引言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饮食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对食品质量产生了担忧。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以及加强监管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1. 供应链管理不完善供应链是决定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供应链上存在诸多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储运、加工、销售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

例如,一些不良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用劣质原材料或添加有害物质,从而危害消费者健康。

2.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保证公众利益和市场秩序方面具有重要责任。

然而,在某些地区和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执法效果不佳。

一些企业及商家往往可以通过行贿或其他手段规避监管,进一步加剧食品安全问题。

3. 消费者素质与参与意识低下消费者文化程度、素质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对食品质量评估的能力和购买决策。

若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参与意识,很容易上当受骗,购买到不合格甚至有害的食品。

因此,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尤为重要。

三、加强监管措施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同时,还需要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打击违法行为,使违法者付出重大代价。

2. 提高监管部门能力政府应加大对相关监管部门的支持力度,增加其人员数量和经费投入,提升他们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效果。

此外,还需要加强监管部门的内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3.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与自律企业作为食品安全保障的主体,应当树立起食品安全意识,并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同时,也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流程控制机制。

只有通过自觉遵守规范和标准,在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发生,才能真正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问题上,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消费者都需要采取一些管理对策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
食品安全问题来源复杂,大的方面看,食品生产环节的规范程度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小的方面看,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程度以及对已有的食品扫描能力决定了他们自己的食品安全,同时涉及到媒介的宣传义务等方面。

二、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建立详尽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可以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使生产企业遵守相关标准,并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科学法律基础。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对食品生产过程严格监管,遇到问题要及时查处严惩。

2.2 加强食品检验
加强食品检验的力度,加大对有问题的食品制造企业的打击范围,对不合格食品及时予以取缔,提高食品监管的效果与力度。

2.3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可通过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查询食品的生产与流通信息,从而增加食品安全的保障,降低安全风险。

2.4 提倡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
提倡人们秉持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营养搭配,减少食品摄入对身体带来
的危害。

同时,消费者应该正确选择食品,购买时看清标签以及检验合格证,避免因不注意而买到质量不好的食品。

三、结语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生产和监管问题,更是消费者自身素养与食品安
全知识的体现,全社会需同心协力,建立起科学、良好、透明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素养的提高,营造出适宜食品安全发展的社会环境。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而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不足、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非法添加剂和劣质原料、以及流通环节的管理不到位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防治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1. 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不足。

一些农业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对农药、化肥等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导致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化肥超标问题严重。

2. 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非法添加剂和劣质原料。

为了提高产品的口感和颜色,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使用了非法添加剂,严重影响了食品质量和安全。

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原料进行加工,同样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

3. 流通环节管理不到位。

在食品流通环节,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为食品进行了过期销售和不合格产品销售等行为,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防治对策:1. 加强监管和监督。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制度,切实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3.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震慑。

4. 建立健全全程追溯制度。

建立食品全程追溯体系,推行食品“源头管理”,通过科技手段追踪食品流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5. 提高技术和设备水平。

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提高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平,减少使用非法添加剂的现象,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

6. 加强产业自律和行业协会组织。

食品行业应当积极组织自身力量,加强规范自律,形成行业共识,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在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生产加工环节和监管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才能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就是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加工环节标准不严格。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并未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生产加工,导致了食品安全隐患。

2. 食品添加剂滥用。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食品的口感,滥用食品添加剂,严重影响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 生产设备陈旧破损。

一些企业由于投资不足或者管理不善,导致生产设备陈旧破损,进而对食品质量产生影响。

是监管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也与食品监管部门的不足有很大关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管措施不力。

有些地区的食品监管部门监管措施不力,导致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出现。

2. 监管部门贿赂问题。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通过行贿等手段逃避监管,使得食品安全隐患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 食品监管部门人员素质不高。

有些食品监管部门的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了监管工作的不到位,无法有效地监管食品安全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为了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1. 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

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规范企业的生产加工行为,严格把关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并加大对标准的执行力度,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大对食品添加剂滥用的打击力度。

严格禁止食品添加剂的滥用行为,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保障食品的安全。

4. 提升监管部门的能力和素质。

加大对食品监管部门的投入,提升监管部门的能力和素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
1.生产环节不规范
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生产的规范性,使用劣质原料或添加非法添加剂等手段,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2.监管不力
监管部门的工作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一些不法行为得以滋生。

如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等问题。

3.消费者自身素质低
一些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知识,不会辨别风险,对假冒伪劣食品缺乏警觉性,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对策
1.加强监管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监管体系,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监管,严厉打击不法行为,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

2.提高消费者素质
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素质,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意识,能够辨别假冒伪劣食品,自我保护。

3.加强科学技术支撑
加强科学技术支撑,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食品生产
企业的技术水平,使生产过程更加规范,确保食品安全。

4.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食品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的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提高食品安全保障的能力。

总之,要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各方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消费者素质,加强科学技术支撑,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措施,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一、本文概述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更是国家民生之本。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到地沟油、毒胶囊等问题,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暴露出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严重漏洞。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分析现有监管体系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案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期望能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以期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之所以屡见不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企业道德、消费者意识等多个层面。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法律法规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例如,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较低,难以对违法者形成有效震慑。

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跟不上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使得一些新兴的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规范和治理。

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尚需加强。

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由于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有限,往往难以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从而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再者,企业道德缺失和利益驱动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采取违法违规行为,如使用劣质原料、添加非法添加剂、虚假标注食品成分等。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也破坏了市场秩序。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薄弱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到不法商家的欺骗。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建议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建议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建议一、中国食品安全现状1.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例如有毒有害食品事件、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频频曝光。

这些问题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不满,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安。

2. 盲目追求产能和利润在中国,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产能和利润,忽视了食品安全。

有些企业不遵守生产标准,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添加不明成分或者超过最大允许残留量的农药、激素等,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

3. 监管不力中国食品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有时甚至出现了监管不力的情况。

食品监管部门人手不足、技术不过关,导致监管失效,从而给食品生产企业以可乘之机。

4. 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虽然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依然不够高。

很多人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如何辨别合格的食品也缺乏必要的知识,从而在食用过程中变得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二、改善食品安全的建议加大食品监督管理力度,严格监管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确保食品生产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

建立健全多级监管、多部门合作的监管体系,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水平。

2.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制定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规范行为,对于食品生产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有效提高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

3. 提高食品生产企业自律意识食品生产企业要提高自律意识,加强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品生产标准,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添加不明成分等违法行为,提高其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4.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使人们更加懂得如何鉴别安全的食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 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食品检测技术人员,提高食品检测技术水平,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及其政策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及其政策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及其政策建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除了物质生活的供应之外,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人关注的问题。

因为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及其政策建议。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及现状食品安全是指人们食用食品时,表示食品中不应该存在任何有害物质,不应受到污染,以及必须含有必要的营养成分。

然而,中国现在存在着“假冒伪劣食品”、“脏乱差食品”、“重金属污染食品”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国民的广泛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使国民权益受到损失。

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导致了很多儿童的健康问题;2011年南京金龙鱼公司被曝出镉超标问题;2013年敖汉旗12名小学生食物中毒;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件,导致部分基地蔬菜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等。

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而且还给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1.监管缺失监管缺失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监管部门的工作并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够严格,执法力度不足,许多食品生产企业或者小作坊得以逃避监管,而生产出一些假冒伪劣食品、脏乱差食品以及重金属污染食品。

2.不道德商人思想不道德商人思想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许多商人为了攫取最大的利益,不择手段地生产或者销售不合格食品,忽视了自身伦理道德责任。

3.缺乏消费者的知情权在许多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在消费者的无意之中。

缺乏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导致了食品市场中的不公平竞争,以及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三、食品安全解决的政策建议1.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以法律法规为保障。

建议政府加强立法,并建立安全司法体系,规范食品市场的行为,使食品生产企业和商家有法可依,违法行为付出相应的惩罚。

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与监管改善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与监管改善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与监管改善措施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而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食品加工环节中存在着各种可能导致食品污染的环境因素和操作失误。

比如,在食品制造过程中使用未经处理或者来源不明的原料,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卫生管理规定,从而可能导致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进入到最终产品中。

1.2 农药和化肥残留: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会残留在农产品中,并通过人类摄入进入体内。

如果使用不合规范或超量农药、化肥,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1.3 营养添加剂滥用: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产品色泽鲜艳、口感好等特点,滥用营养添加剂。

这些营养添加剂虽然看似无害,但其长期积累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4 假冒伪劣食品的泛滥:一些商家为了获利,采取掺假、替代或仿冒的手段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法律的挑战,也对社会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1.5 缺乏监管和执法力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组织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时存在管理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一些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但执行效果并不显著,导致一些违法企业或个人逃避了监管而长期滋生。

二、监管改善措施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下从源头管理、加强监测、提升处罚力度等方面介绍几项主要措施:2.1 加强源头管理:源头管理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登记、许可和使用管理等,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强化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监测是预防食品污染和及时消除隐患的重要手段。

在监测方面,相关部门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网络建设,并开展大规模检验检疫、抽样检测等工作,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发现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_特征_根源与政策建议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_特征_根源与政策建议

图 1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 多头管理 现象 ( 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制作 )
(三 )制度设计未达到有效防控的科学标准 76
标准化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体现。标准化管
理的基础是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在我国的食品安全 领域, 管理制度未达到标准化体现在: ( 1) 基础性食 品安全标准制度的指标落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由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构成 , 涉及 食品领域的各方 面, 其弊 端在于: 标 准水平总体偏 低 , 与国际标准接轨不够 ; 技术指标落后, 标准之间 存在矛盾, 可操作性差 ; 缺乏科学实验依据和可行性 论证等。 ( 2) 食品安全 市场准入 标准的执 行不严 格。与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制度不同, 食品安全市场 准入制度主要是针对事后监督的缺陷而设计的一种 事前预防的管理制度, 主要指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 准入和食品本身准入两方面。目前, 我国实行的食 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 制度、 进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制度、 卫生部推行的 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许可制度等。食品安全市场准入 是把控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 , 我国食品安全准入制 度不严、 执行不严 , 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 3) 食 品安全信息检测标准的实施不规范。长期以来 , 我 国在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上存在信息资源不足、 信 息发布不规范、 信息预警 滞后、 信息 透明度低的特 点 , 不仅由此引发了多次食品安全危机, 更使公众在 屡次面临食品安全危机之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 可以说 , 正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未达到标准 化 ,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导致了监督无法、 执行无力的 窘迫局面。 三、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政策建议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 , 应该达到的基本目标 在于 通过减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保护公众健康 ; 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卫生、 有害健康、 错误标识或掺假 的食品之危害; 维护消费者对食品体系的信任 , 为国 内及国际食品贸易提供合理的法规基础, 促进经济 发展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分析与政策建议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分析与政策建议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分析与政策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一些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频频出现,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质疑。

因此,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弊端,提出政策建议,为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弊端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中存在无数的弊端,这些弊端包括政策法规的不严格、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责任不清晰等。

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1.政策法规不严格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虽然众多,但实施起来却存在困难。

一方面,法律法规中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标准与流程也存在一些模糊之处,让监管机构对质量的判断存在主观性;另一方面,一些食品加工企业违规生产、违规销售,但却未受到严肃制裁。

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实施不力。

2.监管措施不到位在当前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中,监管措施并不到位。

一方面,监管机构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分配都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监管形式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限制了监管工作的深入。

因此,许多食品生产和交易中陷入盲区,导致监管不严格、不能全面有效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3.监管责任不清晰在现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中,监管责任的分工并不明确。

监管部门之间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布局,缺乏协调和衔接,导致监管体制疲软、分散,导致了监管效能的低下。

此外,监管的责任主体经常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视频质量安全监督制度的失灵。

二、政策建议为了有效应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加强监管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政策法规方面,应加强标准规范、责任追究、处罚力度等措施的落实,同时,加强与全国各地的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做到一张著名的全国性、协同监管的制度。

2.在监管措施方面,应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高技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基础,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管理和加工流程的监督,并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将违规企业的负面信息公开。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近十年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到消费环节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1. 食品生产管理制度落后:我国的食品监管制度长期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虽然在近年来已经实行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和政策,但是缺乏完整的制度体系和落实的监管机制,导致食品安全不稳定。

2. 污染物质残留:我国以传统的农业和养殖业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存在着大量的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化学品的广泛应用,而这些化学物质的长期使用、滥用和错误使用都会导致污染物质残留,影响食品品质安全。

3. 生产加工环节缺失:部分企业利用质量检验等环节中的漏洞,将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或添加剂加工进入食品中,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控制生产的环境、工具和设备,导致食品的控制质量不可靠。

4. 规模化生产引发的问题:随着农业和养殖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不健康、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和加工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从而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针对以上分析,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府需要加强食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检验检测机构,加强从源头开始,掌握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

针对不同行业,建立不同的标准,落实标准的监管和执行。

2.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操作员实行严格的培训和管理,建立工作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切实抓好每一个环节,确保食品质量的稳定。

3.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需要加强食品质量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推进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4.培养消费者的食品素质: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改变部分消费者的不良消费习惯,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食品安全素质。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根源与预防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根源与预防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根源与预防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担忧。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也影响了国家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深入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1.生产环节问题在我国食品生产环节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不规范的生产操作、生产加工设备不合格、使用劣质原料等。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食品质量的不稳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2.监管体系不完善我国食品监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给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3.食品市场乱象食品市场乱象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假冒伪劣食品的流通、过期食品被重新包装出售等。

食品市场乱象的存在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频率。

4.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广大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相对较低。

一方面,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求低价食品,容易购买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另一方面,有些消费者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忽视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保护,加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潜在风险。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执法力度。

在法律的约束下,使食品企业自觉遵守生产操作规范、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确保食品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提高监管力量和监管水平。

同时,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与食品安全技术支持,确保食品安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3.强化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应加大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和流通,建立食品市场的安全和有序。

4.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鼓励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监督能力,增强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建议一、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和影响食品安全是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不仅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直接相关,也与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

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担忧和关注。

从有毒添加物到不合格农药残留,从超标致癌物质到食品源头污染,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食品的信任度和消费意愿。

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1. 贪图经济利益: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比如使用劣质原料、添加非法添加物等,导致食品质量下降。

2. 监管缺失: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能力差、监管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同时,在执法力度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3. 生产环节问题:个别生产者追求产品数量而牺牲质量,无视卫生和安全规范,导致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4. 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无法准确了解到产品质量和安全状况,从而给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5. 治理体制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和配合,在责任分工和监管力度上存在不少问题。

三、食品安全管理建议1. 完善立法与监管体系:提高行政处罚力度,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加强各级政府间的协调合作,降低监管边界对责任倒推等现象。

2. 加强企业自我管理意识:食品生产企业应提高自身质量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制定内部质量控制流程,启动全员参与的食品安全培训,并进行人员定期考核。

3. 完善食品追溯体系: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追溯体系,提高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的透明度。

通过追溯体系,可有效监测食品安全目标风险点,及时采取措施预防问题发生。

4. 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鼓励媒体广泛报道典型案例和科普信息,形成舆论声势压力,促使企业自觉维护食品安全。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建议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建议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建议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制度,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增加监督检查频率和力度,保障食品安全。

2.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提高法律的震慑力。

3.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及时监测和预警食品安全风险,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完善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机制,强化对食品生产许可的审查,加强对新兴食品生产技术的审核和监管,确保食品生产的合法规范。

5.强化对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控制: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量,加大对农产品的检测力度,使农产品达到国家标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6.增加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对公众和生产者的食品安全宣传,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意识,提高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感,促使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

7.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食品安全监管组织的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8.加强网络监管:加强对网络食品销售的监管,建立网络食品销售的登记和备案制度,规范网络食品销售行为,确保网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9.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加工工艺: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管理,改善土壤和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

同时,加强食品加工工艺的研究和监管,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10.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投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配置和装备水平,增加食品安全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制度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食品质量和加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我国人民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加强监管建议 (3)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加强监管建议 (3)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加强监管建议一、引言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和人民生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食品安全问题在我们国家仍然存在着诸多困扰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加强监管的建议。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1.粗放式农业生产模式我国采取了大规模、高密度、高投入的农业生产模式,追求高产和高效益。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技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

然而,这种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会给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2.供应链管理薄弱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我国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

食品从田间地头、屠宰场、零售市场到餐桌的整个过程中,环节众多、信息传递繁杂,监管困难加大。

这给了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3.监管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缺陷。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分散,协调不力;责任划分模糊,监管措施不够有力;对违法食品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较小等问题也存在。

这导致了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产品质量与安全。

4.消费者意识薄弱虽然近年来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但仍然存在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时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来源关注度不够。

这使得一些企业以次充好,利用低成本原料来制作虚假标签的食品。

三、加强监管的建议1.落实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建立并完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推动农民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2.加强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加强食品溯源体系建设,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每一步都可以追踪到来源和去向。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于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并公开曝光结果。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建议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建议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建议【摘要】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而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生产加工环节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以及食品行业自律不足等。

为了改善食品安全现状,建议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提高行业自律意识。

个人也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支持国家食品安全政策。

只有保障食品安全,才能保障国家和个人的健康。

食品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责任为食品安全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共同努力,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将得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提高。

【关键词】食品安全、中国、现状、问题、监管体系、自律、建议、改善、关注、国家发展、监管、食品工业、推动、成因、完善、措施、重要性、每个人、基础。

1. 引言1.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是人们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基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社会经济和国家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食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不安全的食品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甚至危害生命。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会破坏消费者的信任,影响市场秩序,导致市场混乱和不公平竞争。

食品安全问题还会给国家的整体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国家形象和国民素质。

保障食品安全,应该成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只有加强监管,保障食品质量,才能让人们吃得安心、健康、放心。

食品安全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事。

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能够实现食品安全的全面保障,让人们吃得放心,国家发展的更加健康有序。

1.2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并不容乐观。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从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仿冒伪劣食品到食品中毒事件,种种问题不断浮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担忧。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加强监管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加强监管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加强监管建议一、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凸显,不少食品企业因质量问题接连爆发丑闻。

这些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对消费者的信任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加强监管的建议。

二、根源分析1. 利益驱动:商家以追求高额利润为导向,常常选择使用低成本劣质原材料或添加剂,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 缺乏法律法规约束:食品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在制度上不能有效预防和惩治违法行为。

3. 信息不对称:由于缺乏透明度和可靠信息来源,《公众转向网络评价》(CGTN)报道指出在购买时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品是否真实合格。

4. 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由于缺乏执法人员、技术手段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的限制,食品监管执法力量难以到位。

5. 生产环节监管不到位: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因管理混乱,容易出现疏漏和违规行为。

三、加强监管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立法力度,完善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对违反食品安全相关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加大处罚力度。

2. 增强公众参与:设立专门热线或网站供消费者举报和投诉不合格产品。

同时,在营养标签等方面提供更详尽可靠的信息。

3. 加强协调机制:政府部门、学术界、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方式,形成共同治理网络, 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

4. 引进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引入智能化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等来提高检测效率以及数据准确性,并倡导数字化供应链跨地域协同管理模式。

5. 增加投入并提高执法力量:加大对食品监管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招聘更多监管人员,完善安全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并建立健全惩罚打击机制。

6. 加强行业自律:鼓励食品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诚信守法经营,并加强社会道德教育。

四、结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这一问题上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共同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效率低下。多部门管理一个食品安全环节 , 虽 然有可能弥补由一个部门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 但 其前提是必须做到各部门、 各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 在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之下 , 多部门很难实现高效、 协调的管理, 使政策制定与执行效率低下、 行政成本 居高不下。 ( 2) 权责 不清。由于权责不清 , 使相关 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边界模糊。特别是在食品安 全危机发生之时 , 不利于问责。 ( 3) 管理缝 隙。在 多部门管理同一环节的情势之下 , 经常出现的状况 有: 在食品安全审查项目上的重复作业和食品监管 上的管理空缺。对食品生产企业而言 , 多头审批造 成了经济浪费 ; 对政府部门而言, 多头审批必然导致 行政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责任不明、 相互 推诿而造成的 监控缝隙 , 其后果是直接导致问题 食品的流通, 引发食品安全危机。
近十年来, 我国频频发生严重妨碍人民健康的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表明 ,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集中 在食品质的安全 ( Food Safety ) 方面, 主要包括食品 的卫生安全 , 食品的原料、 生产、 加工、 包装、 运输、 储 存的标准管理等方面。食品安全是我国面临的严峻 挑战, 也是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之 一。 一、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征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表象集中体现为食品安全 危机的频繁发生 , 其基本特征在于: 食品生产、 加工、 流通的全流程的安全隐患 , 食品安全多主体的失职 以及伴随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而涌现出的综合 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一 )食品安全的全流程失范 从我国食品生产、 加工、 流通的 食品链 全流 程看,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也存在诸多不法 行为, 包括: ( 1) 农产品生产 环节的污染问题: 农作 物化肥残留超标 , 化肥的过量使用、 利用率低导致了 严重的耕地污染 ; 农产品中农药、 兽药残留超标 ; 饲 料产品和农产品的违 法添加剂, 如频繁发生 的 瘦 肉精 案件; 添加剂的非法使用, 如为提高产量和改 进外观, 农户滥 用膨大剂、 催红剂、 增甜剂等激素。
收稿日期 : 2008- 10- 12 基金项目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国家公共危机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 03 JZD 0021 )。 作者简介 : 唐钧 ( 1978- ) , 男 , 江苏江阴人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 心副主任 , 博士 ; 李 丹婷 ( 1985 - ) , 女 , 福建南平人 ,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研究生。
( 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不规范作业问题 : 生产工 艺不达标 , 导致食品残留病源微生物; 超量使用食品 添加剂; 使用劣质原料或伪劣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 使 用非食品加工用的化学添加剂等。如 2008 年 9 月, 由于严重超标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而导致六千余 名婴儿患肾 结石的 三鹿 婴幼儿问 题奶粉 事件 。 ( 3)食品流通过程的造假问题 : 在食品流通领域, 有 部分食品经营网点蓄意出售假冒伪劣商品, 伪造、 更 改生产日期, 以蒙骗消费者。不法分子更利用农民 这一弱势群体收入少, 文化水平不高, 辨别能力和维 权意识差的弱点, 将假冒伪劣商品销往农村地区 , 使 农村成为饱受食品安全隐患威胁的重灾区。以上三 方面集中反映了食品安全整体流程中的重大问题环 节, 也体现了食品安全整体流程监管的不力。 ( 二 ) 食品安全的多主体失职 尽管政府在食品安全管制的众多利益主体中居 主导地位 , 但在为全社会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方面, 仅靠政府单方面的管制是不够的 , 有效的食品安全 管制需要政府、 食品业、 行业协会、 消费者、 媒体等各 方利益主体的共同和充分合作。正如联合国粮农组 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 , 如 果没有所有利益 相关者例如农民、 产业和消费者的合作与积极参与, 这种性质 的强制管 理是无法 完全实现其 目标
74
的。
[ 1] ( P 5)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特征显示 , 食品安全
府在所涉及的多个利益主体之中 , 必须发挥主导性 的管理作用, 为解决食品安全的市场失灵现象提供 一系列规范制度与解决机制。最后 , 也只有作为社 会最高权威的政府 , 才能为食品安全提供必须的法 律机构的保护与执行, 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 保护最 易受害的弱势群体的利益。 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征也可以看出, 在很 大程度上也正是由于政府的管理不力 , 形成了因缺 乏监管和控制而导致的食品安全的全流程失范, 因 缺乏有效引导和约束而导致的食品安全的多主体失 职, 因缺乏统一规划和前馈管理而导致的多因素安 全隐患。我们认为 ,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是管理问 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 ) 法律法规未涵盖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政府实施食品 安全管理的合法性基础和权力来源 , 是实现食品安 全管理的法治保证。从形式上看 , 食品安全管理的 法律法规一般应包括 : 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和针 对不同食品种类或所有食 物不同方面管理 的专门 法; 从内容上看 , 一般包括: 不安全食品的法律界定,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责任 , 食品安全管理的 具体制度措施 , 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应负的法律责 任等。综观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其相关 法律资源严重不足, 未能涵盖 食品链 的 全流程, 尤其是缺乏对 关键环节的具体 规定。这主 要体现 在: 一是长期缺乏食品安全的基本法。食品安全基 本法是现代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的基础。我国陆 续制定颁布了 食品卫生法 、 农业法 、 产品质量 法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等法律, 但始终缺乏一部 统一的适用于所有食品和涵盖整个 食品链 的法 律。如 食品卫生法 只对食品生产、 经营的卫生要 求作出了规定 , 不包括食品的种植、 养殖 过程; 农 业法 只对初级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作出了原则性规 定; 产品质量法 只对加工食品的质量要求作出了 规定等。 2007 年出台了 食品安全法 ( 草案 ) , 但 目前还尚未实施。二是缺乏针对相关环节的配套法 律法规。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制定颁布了许多相关法 律, 但是多数仍然属于国务院部门规章 , 缺乏更高效 力层级的配套法规 , 缺乏适用于特定种类食品的管 理法律。三是缺乏针对具体细节的操作细则。相关 法律如 产品质量法 缺乏实施细则, 导致主体法律 中的原则性条款规定得不到进一步的明确和解释, 影响执法实践。 ( 二 ) 政府监管未形成 无缝隙管理 的整合模 75
的相 关主 体 未有 效 发 挥作 用。对 管理 的 主 导力 量 政府而言 , 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手段、 方式 方法; 对食品从业者而言 , 缺乏自律和自我监测 ; 对 食品行业协会而言, 缺乏良好自治和行业监督 ; 对于 消费者而言 , 缺乏消费理性和正确的需求导向。在 食品安全危机发生之时, 民众往往只要求政府、 企业 负责。事实上,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食品安全 危机的爆发 , 是多因素、 多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食 品安全多主体各自未尽其责, 相互未能有效制衡, 是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重要特征。 (三 )发展过程中的多因素影响 食品安全是发展中的问题, 也是发展中国家最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 , 食品安全问题是与我 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 与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密 切相关的。从我国 食品链 各环节的特点看 , 我国 的农产品生产基本以农户为单位, 具有生产规模小、 生产场所分散、 生产方式落后的特点 , 同时农户对农 产品普遍缺乏质量控制意识 ; 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企 业的生产设施、 规模、 环境迥异 , 食品生产质量长期 呈现良莠不齐的情势; 我国的食品经营企业数量和 种类繁多, 其中个体工商户占相当大的比例。以上 诸多因素, 使安全管理难度大、 安全执行效率低 , 直 接或间接地导致了食品安全隐患。其次, 影响食品 安全的一个重大因素是环境污染, 其实质也是发展 方式的问题。与我国经济 粗放式 发展相对应的 是 , 现代工业的大发展 造成的环境污 染愈加严重。 工业 三废 中的诸多有害化学物质严重污染产地 环境, 包括近海、 江河、 湖泊、 耕地在内的各类污染 , 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毒素的富集 , 直接或间接地污染 肉、 乳及水产品, 严重威胁人类食品安全。 二、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 从我国食品安全的特征中可以看出, 食品安全 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 涉及多主体的、 与发展密切 相关的重大问题。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 , 有效 应对伴随发展进程而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 关键在 于政府的有效管理。首先 , 鉴于食品安全是一个重 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国家发展的 重大问题, 政府在食品安全事务上承担最重要的责 任。政府有责任保障安全食品的供给, 监督食品生 产流通的各个环节, 促进食品供给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 也正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公共性 , 决定了政
探索 2008 年第 6 期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 特征、 根源与政策建议
唐 钧, 李丹婷
( 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 理学院 , 北京 100872) 摘 要 :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 题之一 。 我国 食品安全 现状的特征 是 : 食 品安全的
全流程失范 、 食品安全的多主体失职 、 发展过程 中的多 因素影 响 。 我国食 品安全 领域存 在众多 问题的根 源在于 : 我 国食品安全管理 不力 , 包括法律法规未涵盖食品安全的关 键环节 ; 政府 监管未 形成 无缝隙 管理 的整 合模式 ; 制度 设计未达到有效防控的科 学标准等 。 完善我国食 品安全管 理的政 策建议 是 : 以周全 的法律法 规覆盖 食品安 全的全 流程 , 以 无缝隙管理 模式强化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管理 , 以前 馈式的管 理理念 贯穿食 品安全 管理的 全局 , 以标准 化的管理流程执 行食品安全的监控 。 关键词 : 食品安全 ; 政 府管理 ; 全流程管理 ; 标准化管理 ; 前馈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 : D 6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007- 5194( 2008) 06- 0074- 05
Hale Waihona Puke 式 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 核心。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 主要是指政府食品安全 管理的权力配置模式和机构设置形式。食品安全管 理是否有效 ,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品安全管理权 力的配置和食品管理机构设置是否合理。目前我国 的食品安全管理 , 主要是实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综合监督协调, 农业部、 卫生部、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 商务部、 环境保护部等部门 按照一 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 采取分段监管 [ 2] 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 的多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 体制。我们以食品安 全生产的几个 关键环节为区 分 , 可以发现 , 在食品安全各环节安全问题激增的表 象之下 , 政府管理不力的重要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管 理部门职责交叉严重 , 从而导致了 多头管理 的现 象 ( 见图 1) 。食品安全 多头管理 直接后果在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