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课文:《我不能忘记》、《小英雄雨来》、《难忘的一课》2.习作: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3.语文园地:词语盘点、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我不能忘记》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5.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小英雄雨来》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5.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三课时:《难忘的一课》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5.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四课时:习作指导1.习作要求教师讲解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标。

2.习作指导教师给出写作建议,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3.学生写作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写作。

4.习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习作,教师组织评价。

第五课时:语文园地1.词语盘点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

2.日积月累3.我爱阅读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点评。

2.单元检测教师进行单元检测,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第七单元说明人与自然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锦山秀水”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为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文章。

《观潮》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浑磅礴。

散文《听泉》让我们体验到鼎湖山泉水的美妙多变,《三潭印月》通过介绍“三潭印月”的来历,将我们带入一个自然之景和人造之物和谐统一的奇妙境界中。

三篇文章的阅读能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山水的喜爱之情。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二类练习:一类是词语搭配;二类是积累词语、名言警句、优美语段。

“探究与发现”让学生懂得只有真切地去感受,才能体会到泉水的美。

“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真诚地抒发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习作”以“我爱我的家乡”为题指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有条理的写出家乡的美,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单元总体目标1、学会34个字,会认20字。

理解关键词的意思,积累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景物特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特点的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第19课观潮一、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按照一定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课文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0《听泉》教案鄂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0《听泉》教案鄂教版
2、师:第1自然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听泉的地点——鼎湖山。
师介绍:鼎湖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满目青翠;那里不但有浩瀚的林海,更有高悬的飞瀑,成为鼎湖山的一大特色。
四、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第2自然段,分别勾画出作者观景和听泉的句子。
姓名:
家长签字:
字词基础
我会学
1、、自学生字词,给课后生字组一个书上的词,读5遍。
2、将课文读3遍,做到正确流利
3、理解词语:交错流泻、繁花似锦、山鸣谷应、万籁俱寂、聆听、辨识、品味、涧水、雄浑磅礴、汩汩。
阅读反馈
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内容?(请写在书上)
我会思考
为什么作者说“那滋润鼎湖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单(附在教学设计后)
教学板块
学生课堂练习单
第一板块:定向明标、自学指导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惑?
2、带着这些疑惑,我们来学习第20课。
3、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合作探究、自我展示
教学时隐时现、不绝于耳、交错流泻、湿漉漉、悠悠扬扬、安详、循着、繁花似锦等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凭借课文中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白天听泉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我会质疑
读了课文后,我有疑惑:
我会积累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范文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范文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大数的概念,会比较大小,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学习统计方法,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学习可能性与概率的初步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大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运算,统计方法,可能性与概率的初步知识。

2.教学难点:大数的运算,统计方法的运用,可能性与概率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大数的认识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大数。

2.认识大数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数,你能发现它们的特点吗?生:这些数都很大,有几位数。

师:对了,这些数都是大数。

那你们知道大数有什么作用吗?生:大数可以表示很大的物品,比如人口、面积等。

3.比较大小师:现在请大家比较一下黑板上的两个大数,哪个更大?生:第一个数更大。

师:那你们能告诉我,如何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吗?生:从最高位开始比较,相同位数时,看下一位。

4.练习师:下面请大家来做一道题目,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生独立完成,师点评)第二课时: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数的认识,今天我们来学习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加减运算师:请大家看黑板上的两个大数,你能告诉我它们相加的结果吗?生:相加的结果是……师:那它们相减的结果呢?生:相减的结果是……3.乘除运算师:现在请大家看黑板上的两个大数,你能告诉我它们相乘的结果吗?生:相乘的结果是……师:那它们相除的结果呢?生:相除的结果是……4.练习师:下面请大家来做一道题目,计算下面两个大数的乘积。

(生独立完成,师点评)第三课时:统计方法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统计是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统计方法。

2.数据整理师:请大家看黑板上的数据,你能发现它们的特点吗?生:这些数据都是关于某一项内容的。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我们又长大了2.升旗台在哪里3.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4.旗杆的影子5.影子为什么会变化自由研究6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7观察一棵树8 小动物的家9观察蚂蚁10更多的小动物11.今天的气温是多少12.追寻风的足迹13是谁制造了风14 云的观测15下雨啦16 雨下得有多大17 明天的天气怎样18、运动前后19、运动于呼吸20、运动与心跳21、运动与大脑1.我们又长大了教学目标:1.了解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外部特征。

2.学习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3.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比较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变化,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4.从多方面长期观测身体的变化,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并做好分项记录。

5.能与同学合作测量,在总结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分享他人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利用测量工具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身高等。

教学难点: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出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教学准备:1.教具:皮尺。

2.学具:直尺,白纸,近期全身照。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确定研究项目。

与三年级相比,我们的身体各部分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这说明什么?生答后师归纳并板书课题。

二.观测研究,搜集整理数据信息。

1.介绍测量工具及其工作原理。

2.小组进行测量,后讨论:身体的哪些变化证明我们长大了?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来获取关于我们身体现状的数据?哪些测量需要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哪些项目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如何记录录?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评价哪些小组的方法最好。

4.按照集体讨论确定的办法开展观测研究,并做好记录。

5.自己测量后将数据填写在书中的表格中,并自制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

三.对照比较,归纳预测。

1.对照数据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你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课前的预测哪些是正确的? 2.小组之间相互传阅个人资料,交流想法,让学生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发育速度不相同。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简书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简书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简书一、引言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该单元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该主题。

二、课程内容该单元主要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和英语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语文部分主要涵盖了古诗文鉴赏和作文,数学部分主要学习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科学部分主要包括了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英语部分则主要学习了动词的一般过去时。

三、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古诗词,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文学素养。

2. 能够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 能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 能够熟练运用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来学习数学知识。

3. 采用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和记录。

4.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语文课程:通过古诗文鉴赏和作文活动,引导学生感悟诗情,体会汉字的美感。

2. 数学课程:通过小数的实际应用和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科学课程: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的实地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长变化的原因。

4. 英语课程: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动词的一般过去时。

六、教学评价通过作业、小测验、实验报告和口头表达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提高情况。

七、总结和回顾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在语文、数学、科学和英语等多个学科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八、个人观点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的新词,掌握其词义及发音。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述故事情节。

3.听懂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教师先放一些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大概的描述,提醒学生仔细看图,并尝试猜测。

接着,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猜想图片的情境,并结合图片描述自己的想法。

例如,黑板上的描述为:一个小男孩正在草地上玩球。

学生可以猜测这个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他的家人呢?等等。

然后,教师介绍今天的课文《隔壁的太太》,并对生词进行解释。

接着,教师放下一张插画,让学生回答一下问题:1.画面中有谁?2.它们在做什么?3.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开始讲解文本内容,并提示学生对于其中的不懂的内容可以随时提问。

讲解过程中,教师会询问学生一些问题,以检查他们理解的情况。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下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故事的情节是什么?3.主人公为什么会去太太家借鸡蛋?4.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听力练习教师播放一段对话,让学生听一段对话,然后通过对话内容回答问题。

例如:A: 你最近怎么样啊?B: 我还不错。

工作挺忙的,但很开心。

A: 是吗?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了吗?B: 我的姐姐刚刚生了个可爱的宝宝!A: 恭喜恭喜!你打算去看望他们吗?B: 当然了!我都已经买好了礼物了。

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1.两个人在谈什么?2.为什么B很高兴?3.什么让B更加高兴?4.B准备为谁准备礼物?语法训练教师开始讲解形容词的用法。

这里以“高兴”这个词为例子,讲解对“高兴”这个词使用形容词的情况。

例如:“我感到很高兴”中,“高兴”这个词在句子中扮演的是名词角色,即做主语或宾语。

如果形容这种感觉时,要使用形容词。

例如:“我感到很高兴”就可以说成“我感到很快乐”。

教师可以请学生在书写作业时,将课文中相关的形容词写出来,并自己造句。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课时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分类-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了解物种和种群的定义与分类-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的分类与命名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启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2. 讲解物种和种群的定义与分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3. 进行生物分类的实际例子演示和讨论-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物种和种群的定义与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物种和种群的定义与分类方法的关系课时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生物资源的保护意义-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 教学步骤:1. 介绍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福祉的重要性2. 探讨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意识到生物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第二单元:物质与能量课时一: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认识常见物质的特点- 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常见物质的特点- 教学步骤:1. 分类讨论常见物质,并了解其性质和特点2. 制作观察物质性质的实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 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常见物质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分类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课时二:能量与物质的转化- 教学目标:认识能量与物质的转化,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能量与物质的转化过程,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步骤:1. 介绍能量与物质的转化现象,引发学生对能量的关注2. 通过实例分析能量转化过程3.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能量与物质的转化过程,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第三单元:力与运动课时一:力的引入- 教学目标: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认识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力的概念和力的分类,启发学生对力的认识和应用2. 通过生活中的示例,展示力在生活中的作用3. 讨论力的应用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影响-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分类,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力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影响课时二:力的测量- 教学目标:掌握力的测量方法,了解常用的力的测量工具- 教学内容:力的测量方法,常用的力的测量工具- 教学步骤:1. 讲解力的测量方法,简单介绍常用的力的测量工具2. 进行实际的力的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工具3. 引导学生总结力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力的测量方法,常用的力的测量工具- 教学难点:掌握力的测量方法的操作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以上是《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全册教案,共计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两个课时。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设计理念注重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为学生学好课文做好准备;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在读中感悟课文言语的形象,意境,情感,让课文言语在学生的心里活起来;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然后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重点段研读课文、回读课题,体会中心)一、激情导入。

教师导语: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你们有收获吗?学生自由谈谈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课件出示周总理的资料。

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周总理的故事,那么,课文又和我们讲了周总理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块来学课文1、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的板书。

“崛”字是这篇课文的生字,请同学们把它书空一遍,学生书空。

2、学生齐读课题。

3:请你们清晰而坚定地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4能不能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再读一遍课题。

第三次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反复读课题,让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加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那时候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告诉大家。

注意还要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1、自学课文,教师巡视。

2、学习生字3:反馈:――――中华不振,教师板书(中华不振),学生齐读。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人与自然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锦山秀水”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为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文章。

《观潮》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浑磅礴。

散文《听泉》让我们体验到鼎湖山泉水的美妙多变,《三潭印月》通过介绍“三潭印月”的来历,将我们带入一个自然之景和人造之物和谐统一的奇妙境界中。

三篇文章的阅读能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山水的喜爱之情。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二类练习:一类是词语搭配;二类是积累词语、名言警句、优美语段。

“探究与发现”让学生懂得只有真切地去感受,才能体会到泉水的美。

“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真诚地抒发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习作”以“我爱我的家乡”为题指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有条理的写出家乡的美,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单元总体目标1、学会34个字,会认20字。

理解关键词的意思,积累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景物特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特点的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第八单元英雄品质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英雄品质”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故事、记叙文。

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中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替人类把天补上。

民间传说故事《木兰从军》中的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疆场立下大功。

现代英雄故事《军神》刘伯承为保持清醒的大脑拒绝使用麻醉剂动手术,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单元以时间为序,展现了女娲、花木兰、刘伯承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古诗《元日》这首诗描写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希望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插图中的灯笼、鞭炮、桃符以及欢乐的人群无不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气氛。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过程与方法:理解新词,练习背景来领会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激发学生树立力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远大理想。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一)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二)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三)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

“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观察一棵树_教案 (1)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观察一棵树_教案 (1)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7.观察一棵树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能较准确、完整地知道一棵树的主要特点。

2.能够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树的某些部分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对树的观察结果。

4.用实际行动爱护树木,呵护它的成长。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前对每个观察小组的观察对象做一个大致分工。

2.学生准备:科学记录本、蜡笔或油画棒、白纸。

3.小组活动材料:软尺、小尺子、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1.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植物,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熟悉的一棵树,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棵树。

然后,请几个同学来说说,猜猜他说的是什么树。

(2)学生思考,展开游戏。

(3)提出问题:怎样进一步观察这棵树?2.讨论观察计划。

(1)讨论:我们还可以观察树的那些内容?用什么方法观察?需要什么观察工具?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2)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提出的内容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列举的三个方面。

适时评价,鼓励学生中有创意的想法。

)(3)实施完成观察计划,并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3.观察一棵树。

(室外活动)(1)划分观察区域,领取观察工具。

(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①观察时一定要做好记录;②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③注意安全;④不伤害树木。

(3)小组活动。

教师要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4)活动情况交流。

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

4.给树做张“身份证”。

(1)小组研讨:“身份证”上需要什么信息?如何制作“身份证”?(2)小组活动:设计个性化的“身份证”。

(3)展示、评价各组的作品。

5.认养一棵树。

(1)谈话:我们都是爸爸妈妈呵护的快乐宝贝,校园里的小树,谁来呵护它们呢? ‘(2)师生商讨认养小树的责任和义务。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诗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

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伶牙俐齿、呈现、真谛”的意思。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细细品读体味诗句,情感熏陶,突破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了解全文大致内容的基础上,使孩子们感叹文字的强大生命力与变换无穷、净化心灵的魅力。

教学重点:精学课文1-5自然段,品读体味诗句,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品读体味诗句。

教具安排:生字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个神奇的人,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诗人,当读到诗人两个字时,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诗人的课文,看看作者眼中的诗人是什么样子的。

- 1 - 二.初读:1、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

3、通读课文,正音。

4、回答:作者眼中的诗人是什么?师过渡:真奇怪一个诗人在作者眼中竟然能融画家,音乐家等五家为一体,太不可思议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呢?三、精读1、学习第1自然段:师:出示诗句:“一池碧绿,映衬着白里透红的荷花。

”“蔚蓝的天幕,点缀着朵朵银花,片片白絮。

”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又想到了什么指名生谈感受。

指导朗读:读出画面的色彩美。

师:这么美丽的画,诗人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呢?板书:用文字2、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诗句“哗啦哗啦的雨声,吱吱喳喳的虫鸣,大自然的组曲想起来了。

”“公鸡的歌真了不起,喔喔喔——把黑夜拖走,喔喔喔——把太阳吊起!”自朗读说说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特点与差别,有的是雄壮之声,有的则是细碎活泼之声,它们都富有强大的生命力,都是大自然中得天独厚的音乐家。

同时读出公鸡那了不起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七单元说明
自然,人类的母亲。

她以雄浑磅礴的气势震撼着我们,以清新幽雅的景致陶冶着我们,以神奇多变的现象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她无穷的魅力吧!
本单元以“锦山秀水”为话题组织材料,选编了3篇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文章,文辞优美而风格迥异。

《观潮》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浑磅礴,《听泉》让我们体会到鼎湖山泉的美妙多变,《三潭映月》则通过介绍“山潭映月”的来历,将我们带入一个自然之景与人造之物和谐统一的奇妙境界中。

抓住主要内容,从重点词句入手,感受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

这是学习本单元的目标。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山水的喜爱之情。

语文乐园“我来试试”这一板块,让学生在词语搭配的练习中体会近义词意思的异同,在趣味中积累词语,写一写、背一背名言警句,朗读《火烧云》片断,感受美丽的自然现象,增加积累。

“探究与发现”通过想象和朗读,让学生懂得只有真切地去感受,才能体会到泉声的美。

美的感受孕育出了美的语言,美的语言写尽了泉声的美。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赞美的话”,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抓住特点,真诚地抒发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习作”的题目是“我爱我的家乡”,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有条理地
写出家乡的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单元的各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本单元的话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思想,加强阅读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景物的特点,联系个人生活实际,也可以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像资料,创设情境,展开想象,领悟文章表达的情感。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

1
16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