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光复习教学案二
多彩的光教案
多彩的光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学习光的性质,着重讲解光的分解与合成。
二、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光的性质和分解与合成原理2.能够观察和分析太阳光中的七种颜色光谱3.能够使用简单材料制作出光的颜色分解器和合成器4.能够进行实验验证光的分解与合成原理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教材2.光谱板和白纸3.钨丝灯泡和直流电源4.白光源和彩色透镜5.LED灯泡和单色透镜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光的性质1.引导学生观看PPT,介绍光的基本性质2.着重讲解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关系3.以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第二节:太阳光中的七种颜色光谱1.准备好光谱板和白纸2.将光谱板垂直于阳光下,用白纸接住光谱3.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七种颜色光值第三节:光的分解器和合成器1.分别介绍光的分解器和合成器的原理和材料2.配合实物,让学生理解分解器和合成器的组成与使用第四节:光的分解和合成实验1.使用钨丝灯泡和直流电源,制作出热光源2.用白光源和彩色透镜制作出七种颜色的光源3.用LED灯泡和单色透镜制作出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源4.利用自制的分解器和合成器进行实验验证光的分解和合成原理五、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光的性质、颜色分解和合成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实验,也让学生们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到光的神奇和奥妙。
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对于光敏感并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教学补充光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后续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深入探究光学的奥秘,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创造、发现更多更有趣的事物。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复习课(第2课时)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案复习本章知识点,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知道光的折射定律。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合作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体验一题多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光的折射定律.
2.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
图3
图5
图6
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幻灯片的插法应选用图7中的()
图8
4.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生成一实像.如果在屏上所生成的像再大些,并保持清晰.应()
.把凸透镜适当向屏移动,其他不动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透镜
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
__________cm。
)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
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
(填“上”、“下”)调节。
)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__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_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
知识点四 多彩的光(二) 复习学案
知识点四 多彩的光(二) 复习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2. 眼睛和视力的矫正教学过程:一、疏理知识,落实双基:1. 透镜的主轴是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___的直线,每个透镜都有一个主轴。
光心是主轴上的一个特殊点,用字母“___”表示,通过它的光线______的方向。
焦点是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会聚光线或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与主轴的____,用字母“ ”表示,其中凸透镜有两个___焦点,而凹透镜有两个____焦点。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用字母“____”表示。
同一透镜的两侧相互对称有两个焦点,两侧焦距_____。
2.光学性质:①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表现为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______;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变的与主轴______。
②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表现为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将变得____,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凹透镜另一侧的________;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通过凹透镜另一侧的虚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变的与主轴______。
:3. 如图1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调整凸透镜、光屏,使他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成像时,眼睛注意观察____________直到最清晰为止,如下图所示a 、b 、c 三点:.(1) 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_点,光屏上像最小(2) 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_点,光屏上像最大.(3) 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_点,光屏上不成像.4.凸透镜成像规律(补充完整下面表格)物体成实像时,像是____立的,且物、像在镜的_____侧。
成虚像时,像是____立的,且物、像在镜的_____侧。
5.凸透镜应用①照相机原理:当物体在镜头的_______时,通过光的折射,在胶片上形成一个______像。
沪科版8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教学设计(沪科版)
沪科版8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教学设计(沪科版)一、引言本文是针对沪科版8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的复习教学设计。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光的基本性质、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光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教学设计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知识回顾、知识运用和知识拓展,旨在确保学生全面复习光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学思维。
二、知识回顾1.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传播、折射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质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光速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3.光的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5.光的色散:光在折射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产生颜色分离现象。
三、知识运用1. 完成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无法在空气中传播 B. 入射角大于垂直于界面的角时,光无法完全反射 C. 折射率越小,光的速度越慢 D. 光速在水中比在空气中快2.真空中的光在折射率为2的介质中传播,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为()。
A. 45°B. 30°C. 60°D. 90°3.光在玻璃杯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这是因为()。
A. 玻璃杯里有光的源头B. 光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C. 玻璃会发射光D. 折射率与介质无关2. 完成解答题1.描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2.在以下情况中,哪种光的传播方式占主导地位?请解释原因。
A. 光线穿过一个玻璃窗户 B. 光线照射到一个镜子上 C. 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四、知识拓展拓宽知识: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而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障碍物或通过一个具有狭缝的物体后的传播现象。
干涉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表现,对研究光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19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2
2019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23课时多彩的光(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案复习本章知识点,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过程与方法1、再次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在复习过程中,能查缺补漏,形成知识网络,并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重点】知识体系的形成、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所学光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流程】一、知识再现:教师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提纲:(一)光的传播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如、、等都是光源,镜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的,激光准直、、、等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m/s,合________km/h。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空气中的光速也可认为是。
(二)光的反射4.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的。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定律。
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表面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仍然是_____的;发生漫反射的物体表面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_________,而是射向__________。
6.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像;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都;物像连线与镜面。
像与物体相对于______对称。
(三)光的色散7.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其原理是。
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有。
多彩的光复习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再现光的传播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等知识,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实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结合生活中大量光学现象的解释和分析,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科学探究,在实验观察中提高分析与归纳能力,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2、学会关注生活,关注光学现象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对生活中光学现象进行合理解释;2、探究光的传播特点、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区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2、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自然、生活中常见的光源有哪些?月亮是不是光源?思考并作答PPT文本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自然地引入课题。
2、引发问题启动思维实验光的传播、光的反射演示,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思考问题PPT文本通过演示让学生能独立思考问题,偿试让学生学会提问。
3、自主、合作、探究讲解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装置、目的、原理。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观看课件了解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装置、目的、原理。
观看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PPT文本实验验证和收集证据组织、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分析讨论实验记录,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PPT文本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4、归纳和应用讲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原理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原理PPT文本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平面学生思考,讨论,作答。
沪教版《多彩的光》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
《多彩的光》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一、考点精讲1.介质、光源、像(1)介质:传播光的物质叫做介质.(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像: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后的会聚点叫发光点的像.像分实像和虚像:实像①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后的会聚点;②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①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 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②不能呈现在光屏上2.光的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如果是两种不同介质或同种介质但密度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光的反射和折射.(2)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l08m/s,在其他介质中光速要小.3.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定律可以表述为:“三线共一面,法线居中,角相等.”(1)光的反射规律指出了发生光的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前弄清一点、二角、三线的涵义.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二角:指入射角和反射角,入射角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三线: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法线是通过入射点作的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这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没有具体的含义,但在确定人射角、反射角时法线却是关键,因为反射角和入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镜子、平静的水面等,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果平行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那么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平面镜成像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对称、虚像.4.光的折射现象(1)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光的折射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海市蜃楼,鱼缸中的水变浅了等.(3)利用光的折射可以制成各种改变光路的器件,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三棱镜和透镜.(4)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异同5.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实验中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通过棱镜的折射,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单色光.(2)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物体呈现黑色,说明它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物体呈现白色,表明它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3)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①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②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三原色.6.透镜(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2)凹透镜与凸透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区别是:结构上,前者是中间薄边缘厚,后者是中间厚边缘薄;前者对平行人射光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焦点(虚焦点),后者对平行入射光折射后会聚,并会聚于焦点(实焦点);前者永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后者能成实像(物距大于焦距时)也能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所成虚像是正立、放大的).(3)焦点、光轴、焦距光轴:通过光心的直线叫透镜的副光轴.其中有一一条特殊的既过光心又过透镜两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F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F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做透镜的焦距,记作f(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有放大的像也有缩小的像;有正立的像也有倒立的像.像的实、虚、大、小、正、倒皆决定于物的位置.设物与凸透镜距离为u,像与凸透镜距离为v,凸透镜焦距为f。
多彩的光复习教案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复习(一)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一、复习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知道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会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规律、会作光路图;掌握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现象。
4、知道透镜的种类、作用;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会用来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知识结构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影子的形成;2、造成的现象 B 、日食、月食的形成;(一)光的直线传播 C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失,像的形状与________有关。
即: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似。
A 、光在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为 3、光速 _______________m/s ;B 、光速比较:V 真_____V 空_____V 水_____V 玻【典型例题1】在百米赛跑这,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时因为:___________A 、看到枪烟计时比较方便;B 、怕离起跑点较远,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C 、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高;D 、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
【跟踪训练】1、小丽同学沿着平直的公路从路灯下走过时,她在地面上的影子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A 、逐渐变长;B 、逐渐变短;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
2、在暗箱前面装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当阳光射入小孔后,在光屏上成像,关于像的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圆形的;B 、三角形;C 、长方形;D 、其他形状。
(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_反射和_______反射;其中______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专题三第1课时多彩的光复习教案.docx
专题三:第1课时多彩的光【教学任务分析】教学 H标知识与技能(考试内容与要求)1.能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运用这一知识对有关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
2.知道光在真空屮的传播速度为3.0X108 m/so3.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4.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现象。
5.能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简单的光的反射现象,并能正确作岀光的反射现象光路图。
6.能对研究“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岀正确的结论等;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复习和认识,感受物理中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2.在复习过程中,能查缺补漏,形成知识网络,并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重点知识体系的形成、应用能力的提髙。
难点灵活应用所学光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环节安排】坏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知识再现“考点知识梳理”见学案(答案见课件或学案后)可用练习或提问的方式梳理基础知识,也可边板书边梳理.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命题点:(1)光的直线传播现彖问题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萤火虫、流星、水母、点燃的蜡烛等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举出光源。
展示交流问题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哪些?小结:(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光在同种均匀物质屮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主要有:影子、皮影戏、口食和月食、小孔成像、光斑、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等。
问题3:光在什么条件下不再沿直线传播?试举例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把复习重点放在“光的现象”的认识和分析。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知道光源、光速、光线、光沿直线传播及其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4.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5.知道光的色散、白光组成、透明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的6.理解凸透镜的性质与成像规律及其应用7.知道眼睛的原理及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复习过程]一、知识要点提要:★知识点1:光的反射(一)光的传播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
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4.现象:如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倒立光源的像)、打靶射击瞄准、木工的单眼吊线、激光准进……5.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速度是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光路图:(1)已知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2)已知反射光线画入射光线(3)垂直入射的光线情况4.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 漫 反 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知识点2:平面镜成像1.面.....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3.平面镜成像:(1)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特点:成虚像,像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不能在光屏上 呈现;像和物一样大;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镜 面对称。
(即:正立、等大、等距、虚像)(3)虚像成因: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复习的方式,以多彩的光为主题,通过复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光有更深入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能够运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光屏、镜子、玻璃棒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知识巩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典型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检验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学生课后运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我认为这是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点。
因为只有理解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现象,也才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各种现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反复观察和体验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并引导他们通过交流分享,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
二、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19复习多彩的光2
解:缩小 物较大 u>2f u>32cm即选D。
3、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二、学生练习,老师讲解:
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人离平面镜较远时,在镜中所成的像比人要小.
2.小明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处,他在境中所成的像高是1.70m.当他再后退1m时,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 m,像离镜面的距离为_____
10.(04吉林)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不同.
例:穿红裙子、白T恤的女孩在只有蓝光的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
2、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f,即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
(2)倒立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将u或者v跟2f进行比较。
u>2f:物大 缩小
u=2f:物等 等大
u<2f:物小 放大(同理,可应用在v上)
例: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侧光屏上得到—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的字
2、彬彬用数码相机在公园拍得一张照片如图6所示,请 你观察照片中的情景,指出一个物理现象:________,该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
3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________色,看到的字是_________色.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学案2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多彩的光》自学部分(知识再现)1、透镜:(1)几个概念:焦点F、焦距f、光心O、主光轴。
(2)透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工作的。
根据对光的作用可分为透镜和______透镜两类。
下图中光通过透镜后,变得发散了的是,变得会聚了的是,并将透镜画在图上.(3)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可折射光线。
2、凸透镜成像:(1)探究实验: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像的倒正、大小、虚实与的关系;b、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等;c、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目的是为了;d、每一次成像的操作,都应先固定与的距离,然后再移动,观察成像的情况;e、该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和像的、、等。
(2)规律应用: a、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b、照相机工作原理是;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其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 ;d、望远镜由组透镜组成;e、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把来自物体的光成像在上,形成物体的;f、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折光能力太,将像成在视网膜的面,矫正近视眼应配戴镜,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折光能力太,使像成在视网膜的面。
远视眼应配戴镜来矫正。
展示部分(点拨部分)1.(08临沂)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________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
2.(07深圳)下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体验成功1.(08襄樊)如图6所示,已知两条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画出两条对应的入射光线。
2.(08江门)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像(填“实”或“虚”)。
《多彩的光》复习说课稿
《多彩的光》复习课说课稿张灏(2012.11.5)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简单的光现象是是初中中考的重要组章节,特别是光学的反射和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反射是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础,也是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光现象,而光的折射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
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
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知道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折反射、折射光线和反射角、折射角。
知道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在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课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难点和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1)、重点: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解释自然现象.4、教具及设备:课件5、教法,学法(1)、教法学生学完新课内容,对光学现象已有初步认识,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
教师通过例题和光学实验的回忆,能够通过相关题型对知识进一步深化。
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演示实验,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
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
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第四章多彩的收复习备课人邓飞备课日期2013年11月 5班级226 班日知识与技术:学习经过复习形成网络,娴熟掌握光的三大流传规律、凸面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独立复习总结15 分钟,沟通 5 分钟,练习 20 分钟,沟通总结 5 分钟感情与价值:经过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培育学生沟通与合作意识与能力教课光的反射定律、凸面镜成像规教课光的反射定律、凸面镜成像规律及律及应用应用要点难点课前课件教课讲解、问答式准备方法本章是比较难的一章,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这样会使学生更简单记忆,再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才能更深的理解知识点。
学情分析板书设计教学环节第四章多彩的收复习一.知识梳理二.合作与沟通(练习)导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师指引学生看课本,回首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并知填写在研究上识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指导再1、光的直线流传 : 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沿直线流传。
现例: 日蚀、月食、手影、小孔成像 ( 树下的光斑 )等光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为 3 108m/s,自 2 、光的反射 :主(1)反射定律 :(3 条)完成(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 : 差别及应用(3)平面镜成像 : 成像特色 (2 点)(4)作图:( 以下)训练1 .下边四个例子中,3 、光的折射 :能够用光的直线流传原理解(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2)光折射成的虚像释的是 () 。
A .清早,当太阳还比实质物体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4、光的色散见了它(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 B .湖水中,看到湖成。
面下桥的倒影(2)光的三基色 : 红、绿、蓝 ;颜料的三基色 :C、路灯下看到人的红、黄、蓝 ;倒影.(3)物体的颜色 : D 、从岸边看游泳Ⅰ不透明物体只好反射跟它同样颜色的光( 白色池,池水的实质深度比看到物体能够反射全部光芒 , 黑色物体能够汲取全部光芒); 如的深度要深些红裙子只好反射红光 ;学生议论得出: C 选Ⅱ透明物体只好透射跟它同样颜色的光; 如蓝色镜项是正确的片只好透过蓝光教师讲评:对。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学案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学案(一)【课标要求】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材分析】了解光和影揭开了中国古文明的秘密,以及用激光制成的测距仪;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
【学情分析】大多同学对于以上知识点还保留较深的印象,但少数同学基础没打好,打算通过复习查缺补漏,提高解题能力,为中考做好准备。
【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3.平面镜成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章内容的整理复习,理顺学生的解题思路,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定律难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定律【使用说明】阅读课本、复习回忆,完成基础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独立完成学案上的当堂检测题。
【知识链接】光在反射时有什么规律?什么叫做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教学过程】一、基本知识梳理:㈠、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人造光源,如。
2、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这是研究物理的常方法:。
4、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小孔成像。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反射角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条件:反射面。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每条光线遵守光的。
条件:反射面。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的缘故。
2019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课
2019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设计出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多彩的光复习课》,我希望通过复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次课程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复习加实践的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光现象实验,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探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巩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的复习。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材料(如镜子、水杯、塑料尺等)。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材料。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魔术表演,让幼儿观察到光的现象,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光的传播:通过PPT展示光的传播图示,引导幼儿回顾光的传播特点,然后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3. 光的反射:通过PPT展示反射的图示,引导幼儿回顾反射的特点,然后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观察反射现象。
4. 光的折射:通过PPT展示折射的图示,引导幼儿回顾折射的特点,然后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观察折射现象。
6. 课后思考:让幼儿思考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镜子、眼镜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的复习。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实验中也展现出了很高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光的折射现象的讲解中,部分幼儿还是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深入地进行光的折射现象的讲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构成,认识到光的多种颜色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对多彩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构成。
2.掌握彩虹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1.分析光的颜色以及彩虹的形成原理。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彩色玻璃、水杯、白纸等实验器材。
3.PPT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展示一段关于彩虹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曾经见过彩虹吗?你们对彩虹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了解?Step 2:引出主题(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简单介绍光的基本性质和构成。
帮助学生理解光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
Step 3:探究光的颜色(20分钟)将整个班级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块彩色玻璃和一张白纸。
学生们按照颜色顺序将彩色玻璃放在白纸上,然后观察颜色的变化。
学生们记录观察到的结果和问题,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理解光的颜色来自于白光经过彩色物体的折射和反射。
Step 4:引出彩虹的形成原理(10分钟)再次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利用示意图解析彩虹的形成原理,强调光在雨滴中的折射和反射造成了彩虹的现象。
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
Step 5:实验观察彩虹现象(30分钟)每个小组将需要一个水杯,水,白纸和阳光。
学生们按照实验步骤将水倒入杯子中,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杯子滑倒于白纸上,观察是否出现彩虹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将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彩虹的形成原理。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光的颜色和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学案
第四章《多彩的光1-3节》复习学案【课标要求】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基本知识梳理:㈠、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人造光源,如。
2、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这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
4、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小孔成像。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v= 。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反射角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条件:反射面。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每条光线遵守光的。
条件:反射面。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③像、物大小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2、成像原理:光的定律。
3、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4、实像和虚像:实像: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四)、光的折射1、定义: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度。
3、在折射时光路是的。
A 30° O 二、考点透视: 考点1.辨析光现象形成的原因。
例题: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变式1:炎热的夏天在公路上开车行驶,有时会看到远处路面上有“一洼水”,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却发现路面上并没有水,这是公路上的“海市蜃楼”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光复习教学案二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分钟)
1.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重点)
2.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能做折射光路图(重点)
3.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的特点(重点、难点)
4.能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眼睛的工作原理
我会自学:(10分钟)
1.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 。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 ;
(3) 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3.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具座上顺次放置凸透镜、 、 。
探究时,应调整 使它们大致在 ,目的是 。
5.在下图中标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平行光线的光路:
6.凸透镜成像规律: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相
当于照相机内的
胶片。
当人看远近不同的景物时,需不断地调节晶状体厚度,这相当于调节透镜成像时的 (物距、像距、焦距)。
8. 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是 ,需用 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 移; 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是 ,需用 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 移。
我会总结:(2分钟)随意用自己的方式
我要巩固:(10分钟)
1.根据下列光线的路径,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2.【2009•上海市】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
3.
在图1
所示的四幅图中,
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4.【2009•河池市】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 .10cm B .15cm C .20cm D .30cm 5.(2010江苏南京,16题)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 °.
6.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则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并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7.如图甲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准确作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大致作出折射光线的
图1
图
2 A B C
D
方向。
8.(河南)14
.如图6所示,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9.在图2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我要提高:
(荆门)1.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2.(潍坊)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 ,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 和物距u 所在的范围是( ) A .v <f B .f <v <2f C .u >2f D .f <u <2 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A 、通过玻璃观赏白鹤梁水下奇观
B 、小鸭在水看见自己的像
C 、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
D 、岸边植物的倒影
(莱芜)4.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D .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图
1
6.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
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
⑵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⑷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8.
9.请在图34中画出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2010年山东济宁,第Ⅱ卷9题)如图9所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 点。
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010年贵州毕节,10题)在水池的一角有一块平面镜,现有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平面镜,如图,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用“α”表示)和折射角(用“β”表示)
如图31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
图31
图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