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自然辩证法题库

合集下载

哲学: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题库版)

哲学: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题库版)

哲学: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题库版)1、名词解释技术伦理正确答案:围绕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是人们在技术所发生的伦理关系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和应该尽到的道德指责,它是对技术正面(江南博哥)价值的维护或扩展和对其负面价值的制约或控制2、名词解释技术的经济价值正确答案:技术在与经济发生的相互作用中,它的经济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3、问答题穆勒五法指哪五种方法?正确答案:①求同法;②求异法;③求同求异共用法;④剩余法;⑤共变法。

4、名词解释系统的动态性正确答案:自然系统的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5、名词解释劳动密集型技术正确答案:指投入的活劳动中体力劳动所占比例较大、消费较多,而物化劳动消耗较少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应用的技术。

6、填空题直觉具有()、()和()三个基本特征正确答案:节约性;创造性;自信力7、问答题论述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正确答案: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科学精神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求真务实精神。

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个人的得失必须置于真理的追求之下,不唯书、不唯上、只求真,就是对这种精神的一个概括。

其二,省条理的怀疑精神。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治、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有理性的怀疑。

有条理的怀疑是指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逻辑上自治)的、有证据的,而不是怀疑一切。

其三,开拓创新精神。

科学家必须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末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见解或看法,认识结果要有新的经验内容。

8、问答题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什么特征?正确答案:科学理论是经实践验证的正确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特征:(1)真理性:正确反映研究对象本身。

(2)普遍性:普遍适用性,揭示说明一个研究领域中的所有事实。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目1.试评述近代机械自然观答: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牛顿力学正确反映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主要表现在: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测运的结果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的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答:基本思想: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2、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式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简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并评述其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98%会考)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是人类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以后,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

它的主要内容是:1.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的思想。

2.反对简单地把生态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人对自然的支配,认为生态问题主要是由对待自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

3.认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才能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1.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及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论,是人类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重要工具。

它是在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单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的。

单一性是指每一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多样性是指同一类事物又具有多种变化形式。

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既有内在原因的推动,也受到外在条件的制约与影响。

③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必然性指事物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而偶然性指因素相对复杂、多样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既有逐渐积累的量变,也有飞跃突变的质变。

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逐步变化,质变是指事物在性质上的根本改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

2. 自然辩证法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生态保护是指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自然辩证法在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自然辩证法强调了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念,揭示了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

只有从整体的角度科学看待生态系统,才能形成合理的保护策略,避免局部保护而带来的整体破坏。

其次,自然辩证法提出了循环往复的发展观念,即“一物降一物生”的观点。

这对于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再次,自然辩证法注重变化规律的研究,提出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在生态保护中,只有及时监测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应对生态危机,避免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质变。

最后,自然辩证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与自然界建立和谐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试题库

自然辩证法试题库

-辩证法试题及答案参考要点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探索自然、研究改造自然的方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它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

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

3.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4.可逆是指一个物质系统由某一状态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如果存在另一过程,能使该物质系统回到原先的状态,同时消除了原先过程对环境系统的所有影响,则原先那个过程我们就称其为可逆过程;如果不存在一个可使系统与环境复原的过程,则原先那个过程我们就称其为不可逆过程。

5.全球问题即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全球范围的紧迫威胁,需要所有国家、民族和世界人民长时期共同努力、协同解决的问题。

6.人类困境所谓“人类困境”实质是在全球帝国时代,人类疯狂地追求物质增长导致各种全球问题的大量产生,从而陷入同缠绕自身的问题复合体进行无穷搏斗,而且越陷越深、越来越看不到希望的危机和状态。

7.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

8.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所作出的真实描述。

科学事实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9.科学观察指人们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感官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对研究对象进行仔细、认真的考察、感受客观事物提供的信息,获得科学事实或感性材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10.假说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自然定性的推测和说明。

11.高技术产业化就是高技术通过研究、开发、应用、扩散而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过程。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高技术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直接生产新一代高新技术产品,逐渐发育并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即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二是各种高技术迅速广泛地渗透至传统经济部门,使传统经济部门经济效益、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根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开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如今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如今自然观开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阐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底,它的根底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开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开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根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根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构造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根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开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开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根底,社会根底和科学根底?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根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P1026.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开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开展的形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开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开展的主要趋势表如今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那么?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历层次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那么?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开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根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开展的根本矛盾和常见形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开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P214 P216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互相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阐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展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开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 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根本原那么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创造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根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2016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2016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1、科学基础: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等20世纪的新的科学发现是系统自然观形成的科学基础。

其中,系统科学对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对论揭示了物体、时空、运动的一体性。

量子力学展现了微观世界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系统科学对复杂世界展现的系统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主要内容: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2)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

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理论揭示了自然界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存在着“时间之箭”。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自然界演化本身具有自身的时间尺度,这就是“内部时间”,这标志着自然科学从关注存在转向关注演化,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演化的方向进化与退化并行。

3)自然演化方向的矛盾。

4)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

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研究线性系统开始的。

但线性模型仅是一大批现实自然系统的良好近似。

在这种线性自然观作用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相互作用视为单向的,把线性系统视为自然界的正常状态,把非线性系统视为例外,仅是线性系统的外在干扰等。

事实上:自然界是非线性的,而线性是非常少的,仅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

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5)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近代经典物理学建立以来,决定论、确定论的观点被视为自然科学的正统。

经典物理学的确定论是线性的确定论。

系统科学特别是混沌理论表明,对于那些原来看来完全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内在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3、特征:1)系统性。

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

2)复杂性。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性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和简单性、生成性和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2016年矿大北京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

2016年矿大北京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

1.你如何理解和认识自然辩证法?试分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我们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矿业领域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一、帮助发现(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二、加深对科学技术本质的理解,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助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融合;三、更好地应用科学技术。

(462字)2.你如何理解科学精神?联系所学专业谈谈科学精神在科技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答: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其一,求真务实精神。

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其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治,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有理性的怀疑;其三,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

我所学的专业是化工,化工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化工生产中我们同样需要有科学精神,要求真务实,有条理的怀疑,不断开拓创新。

为国家建设增添力量。

国家的全面发展进步,要求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为此,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

自然辩证法习题库

自然辩证法习题库

1【单选题】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A、五行说B、阴阳说C、宣夜说D自然感应论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3.0分2【单选题】思辨性体现的是A、逻辑能力B辩论能力C想像能力D、猜测能力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得分:3.0分3【单选题】代表古希腊物质观最高水平的是:A、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B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C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 ” D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3.0分4【多选题】欧洲中世纪,在坚持信仰至上的前提下,保留了古希腊哲学哲学中的A、人文传统B理性传统C逻辑传统D、实证传统正确答案:BC我的答案:BC1【多选题】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有正确答案:ABCD我的答案:ABD得分:2.5分2【多选题】在近代科学家看来,“世界是一部机器,它是由惰性物体组成,按照物理必然性运动,且与各种思维存在物的存在无关。

”这体现着近代对自然观所普遍具有的:A、机械直观性B、自然不变性C因果必然性D "天人分离”观正确答案:ABCD我的答案:BCD得分:2.5分3【判断题】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不变的,既没有质变出没有量变。

|正确答案:X 4【判断题】机械决定论认为自然界一切现象的存在与变化都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正确答案:“1【单选题】镭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

这一重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以往自然观所坚持的A、机械直观性原则B、原子基本性原则C、因果必然性原则D世界既成性原则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3.0分2【单选题】“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这段话体现的是A、古代机体论自然观B、近代机械论自然观C现代辩证自然观D当代系统自然观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3.0分3【多选题】以下强调事物变化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是A、电磁学理论B、生物进化论C热力学理论D星云假说正确答案:BCD我的答案:ABCD得分:0.0分4【判断题】创立辩证自然观,是一场哲学思想的革命。

《自然辩证法》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1) 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p23-272)启示意义(1)三种自然观之间的关系p29(2)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其次,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被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

因此,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然协调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科学与技术开发、利用、改造自然;要保证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和演化,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给予”,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建立起物质交换、能量流通和信息传递的良性循环。

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做自觉的调控者,当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类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调节的原则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需要高于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生物和自然界的生存高于人类的非基本需要(即过分享受和奢侈的需要)”。

“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

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坚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协同发展不是片面的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了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

《自然辩证法》练习题

《自然辩证法》练习题

《自然辩证法》练习题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所属的学科是:BA、自然辩证法;B、科学技术哲学;C、科学哲学;D、科学社会学。

2、《自然辩证法》的作者是:B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3、列宁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

”这句话中的“聪明的唯物主义”是指:CA、形而上学;B、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任何聪明的哲学理论。

4、“自然辩证法“一词的英文是:AA、dialectics of nature;B、natural dialectics;C、dialectics of natural science;D、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onlogy。

5、“科学哲学“一词的英文是:BA、scientific philosophy;B、philosophy of science;C、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onlogy;D、dialectics of nature。

6、“数学是这样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我们既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它说的是否正确。

”这段话:AA、说的是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B、表明罗素是一个怀疑论者;C、表明罗素是一个悲观主义者;D、表明数学不是科学。

二、多项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的“三大块”(三个组成部分)是:ABC 自然观;B、科学观;C、科学方法论;D、世界观;E、社会观。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BC? 世界观;B、自然观;C、科学观;D、人生观;E、社会观。

3、罗素说:“数学是这样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我们既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它说的是否正确。

”这段话表明了数学属于:AC A、形式科学;B、经验科学;C、分析命题;D、综合命题;E、自然科学。

4、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C? A、自然界;B、社会历史;C、科学技术;D、思维;E、人类。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1.《自然辩证法》的作者为( B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2.自然包括了( B )A天生自然和天然自然B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C 天工自然和人生自然D天化自然和人工自然3.自然观的演化顺序是( D )A机械-朴素-辩证B 辩证-朴素-机械C朴素-辩证-机械D朴素-机械-辩证4.古代科学技术最先发展的是农学、天文学,原因是( C )A 自然形成的B偶然出现的 C 社会需要的D 最容易掌握的5.科学研究最重视( B )A 灵感B 实践C 成果D 投入6.恩格斯认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直接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有两种:生活资料和工具的生产,( A )A 人类自身的生产B 生产力的生产C生产关系的生产 D 人类精神的生产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发展方向是( A )A农学和天文学B力学和光学C数学和化学D生物学和医学8.哥白尼革命是科学史上的一场革命,革命的主要影响是:( A )A实现科学思想的变革B实现社会体制的变革C实现科学种类的更新D实现宗教改革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科学技术,基础性的条件是( C )A资金B设备C教育D政策10.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发展会使得人出现( A )A异化 B 强化C弱化D 分化一.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的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近些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国际动荡和社会问题时有发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由此而发生了改变,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不再是一味的强调其积极作用。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人与自然应该建立怎样的一种关系?为什么?2.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有哪些是负面的,如何解决?3.请从你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回答你的科学技术观是怎样的,你认为你的科学技术观需要改变吗?为什么?1.答: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人与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共存,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

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

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个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部分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部分考题及答案

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系统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意义:(1)有助于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工程发展的全球趋势,认识各个学科领域的内在联系;(2)有助于认识客观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辨证规律,理解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关系;(3)有助于掌握科学、技术、工程研究的辨证方法,提高科技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4)有助于理解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互动关心,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5)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6)可以培养和提高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技术实践的能力;(7)可以帮助自己在做论文时选出更加合理的科研课题和认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8)对科学实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帮助分析自己目前实验中的问题和现象(9)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运动,可以理解为差异性在时空中的展开,从简单的机械位移到复杂的生物活动,包括自然界的一切变化过程都在运动之中。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运动的形式则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

自然界中系统的形成和运动的发生,其原因就是物质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固有的矛盾以及矛盾的集合。

吸引和排斥是一切运动的基础,一切运动都包含吸引和排斥这一矛盾,在自然界中,当一个吸引过程发生时,便一定有一个相应的排斥过程发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只有吸引而没有排斥,或者只有排斥而没有吸引,都会导致运动的停止、物质的消失。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是以分解为前提,必须打开反应物的化学键,然后才有可能化合成生成物;分解也是以化合为前提,分解的产物又有可能合成原来的反应物。

化合和分解是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既存在矛盾又相互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自然辩证法题库总目录第一部分1、如何理解科学活动中的“判决性实验”2、科学技术的目标:人类福利或国家利益?3、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意义4、关于科学测量的认识论问题—测量仪器能否真实反映客观状况5、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的争论的哲学意义6、生存权是否应从人类扩展到动物界?7、技术自主性(一.16)8、科学发展的渐进与革命共存9、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10、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三29)11、理论的评价——科学家接受一种科学理论的依据是什么?12、美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3、人类是否应该敬畏自然?(二31、三5、四12)14、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15、近代科学为什么产生在西方?16、技术的社会构建(一7、二24)第二部分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四1、2)2、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四1、2)3、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4、辩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5、整体和部分有什么关系,怎样来理解整体既是部分的加和又不是它的各个部分的加和,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情况?6、什么是事物的整体性,整体观念对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实际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7、运动,变化和演化有什么关系,演化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8、物质系统进化必须有外部条件,为什么又说系统是自组织的?9、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有怎样的看法?什么是正确的人工自然观?10、你认为人类能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请陈述你的理由。

11、有人说认识客体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这种说法错在什么地方?12、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二 32)13、怎样正确对待和运用科研选题的五个原则,能否说创新性原则是科研选题的最主要原则?或需要性原则是最主要的原则?为什么?(三11四34、)14、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四 13)15、怎样认识和对待实验和观察中出现的机遇?(四35)16、为什么说归纳法有可靠性又有或然性?17、科学符号对科学发展有什么意义?18、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要用理想化模型,怎样运用理想化模型?19、有人说在严密的科学中不应当有幻想和猜测的成分,你对此持何看法?20、探索复杂性与简单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探索简单性的思维方法无助于解决复杂性问题?21、有人说“负反馈是有益的,正反馈是有害的”,试分析这一观点。

22、有人说在科学发展中科学实验比科学理论更重要,有人说理论比实验更重要,试具体分析这两种说法。

(四23)23、试结合本专业特点阐述范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4、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种观点?(一 16)25、有人说“技术就是物,特别是劳动手段”,有人说“技术不是物,技术中没有一个物的原子”,试评价这两种观点。

26、举例说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27、根据技术的“浅显互动”模型,你认为我国应制定怎样的技术奖励政策才能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28、有人说“技术创新就是指技术发明”,试评价该观点。

(四 26、38)29、有人说“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有人说“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政府”,请评价这两种观点。

30、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1、F1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以人为中心”或“非人类中心主义”。

(三5、四12)32、F2如何保证科学观察的客观性?(二12)第三部分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特点2、谈谈古代中西自然观的特点及其差异。

3、论述机械论自然观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4、如何理解近代机械论的进步性及其缺陷?5、试论人与自然关系之认识的发展。

(二31、四12)6、结合当前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当代的重要性。

7、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8、什么是科学问题?为什么说科学始于问题?科学问题产生的途径有哪些?(二12)9、相对观察而言,科学实验有哪些特征?(二12)10、怎样理解“观察渗透着理解”与“观察的客观性”的关系?11、论科研选题的步骤与原则。

(二13、四34)12、科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比较有哪些特征?13、科学假说的特征是什么,在认识过程中有什么作用?14、科学理论与科学假说有何异同?15、科学解释有哪几种类型?16、试论定义的作用及下定义的方法17、演绎法和归纳法各有那优缺点?怎样理解归纳与演绎的关系?18、直觉思维的特点及其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19、论述类比的特点及其在科学认识与发现中的作用20、在科学如何才能发挥好非逻辑思维的作用。

21、科学划界经历了哪些过程?22、如何识别伪科学并结合实例剖析伪科学的社会危害。

23、论述科学研究学派的特征及其在科学中的作用24、简述默顿关于科学家的行为规范。

25、试论科学研究的行为规范及其违反这些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

26、科学研究中违背客观性原则的不诚实行为有哪些类型?如何防止?27、如何处理科学成果的公开与保密的关系?28、试述科研中严谨认真的重要性以及对待失误的态度。

29、试评价科学奖励系统的“马太效应”。

(一10)30、试述同行评议的功能以及在科学评价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1.弄清科学和技术本质特征的意义?人们为什么对科学、技术有不同的理解?2.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二1、2)3.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4.为什么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它的历史的理由?5. 为什么不仅要从量的方面,而且要从质的方面理解运动不灭原理?6. 运动、变化和演化有什么关系?演化的观点对认识社会的现实意义?7. 整体和部分有什么关系,怎样来理解整体既是部分的加和又不是它的各个部分的加和,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情况?8. 什么是事物的整体性,整体观念对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实际工作有什么现实义?9. 物质系统进化必须有外部条件,为什么又说系统是自组织的?10. 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经历了哪些阶段?什么是正确的人工自然观?11. 你认为人类能否谐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1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人主张要以人为中心,有人主张“非人类中心主义”,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二 31)13.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二14)14. 运用观察方法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人们有时做不到?15.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自然有什么特点和优越之处?16.举例说明什么是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

17. 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要用理想化模型,怎样运用理想化模型18. 在科学研究中为什么不能只用逻辑思维的方法,也不能只用非逻辑思维的方法?19. 评价“在严密的科学中不应当有幻想和猜测的成分”。

20. 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21. 探索复杂性和探索简单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说探索简单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无助于解决复杂性问题?22.整合系统和混和系统有哪些区别?23.科学发展中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哪个更重要?(二22)24. 不同学派的争论对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怎样才能组织和鼓励学术争鸣?25. 举例说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26.什么是技术创新?在我国技术经济发展中有何重要意义?(二28)27.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8.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道德问题,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当怎样处理利益和道德的关系?29.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30.什么是全球性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31.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32. 哲学在哪些方面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工作者为什么需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33. 为了有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了有利于我国科学工作站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社会环境方面,国家和学校应当采取哪些政策性措施?主要包括哪些?34. 怎样正确对待和运用科研选题的五个原则,能否说创新性原则是科研选题的最主要原则?或需要性原则是最主要的原则?为什么?(二13、三11)35.怎样认识和对待实验和观察中出现的机遇?(二15)36. 有人说认识客体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这种说法错在什么地方?37. 有人说“技术就是物,特别是劳动手段”,有人说“技术不是物,技术中没有一个物的原子”,试评述这两种观点。

38.有人说“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明”,试评价该观点。

(二28)第五部分历届考题样题编后语:本册《自然辩证法习题库》均源自网络淘宝、清华大学自然辩证法教师讲义及 2008 年秋季研究生班自然辩证法课上讨论,汇集了众人智慧结晶,为了复习备考,本人对文档作了整理、汇总,自觉尚可、不敢独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答案本人没有一一核实,原答题者观念本人没作改动,一是本人水平有限,二是对于自然辩证法孰对谁错真难分清。

题目后面标注有相关题目的(如二11,表示第二章的11题),其答案可以参考。

辩证法上讲,知识应该属于全人类,所以本人没多想版权问题,如果有某原作者反感公众共享资料,请联系本人 QQ740773194,本人将立即停止传播相关内容并删除。

再次对所有题库中不知名的答题者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于清华园2008年12月22日自然辩证法题库(一)1 如何理解科学活动中的“判决性实验”1.1“判决性实验”的定义所谓“判决性实验”,其英文为“crucial experime nt”,意指能对两种对立假设的是非起到非此即彼的裁决作用的实验,是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物。

1.2历史由来:初现端倪—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认为排除“偶然相关”确定“必然相关”,到中世纪格罗斯代特(时任牛津大学校长)认为“否定一假说,确立对立假说。

”提出概念—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在两个竞争的假说之间,通过事例被否定的一个是“偶然相关”,另一个则是“本质相关”。

它犹如在十字路口上的“指路牌”,能为行驶的车辆和行人的选择起指示作用。

批判发展期—1830 年约翰·赫歇尔,英国天文学及数学家接受“判决性实验”的裁决是任何科学假说通向科学理论大厦的必经之路,任何假说如果不为“判决性实验”确证,就必然在“判决性实验”中“毁灭”,因此,“判决性实验”是任何可接受的理论必须经受住的“毁灭性实验”。

1.3经典试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之后,曾经遭到一些质疑。

通过多次判决性实验之后,其正确性才得到广泛的认可,并逐渐取代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牛顿:水星的运行轨道应当是一个封闭的椭圆。

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速率为每百年1°32‟37” 根据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得到的水星轨道近日点进动的理论值与观测值相当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