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王琎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教育原理)

摘要: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生活德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遗传学为思想基础,脱型于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提倡以人的生活经验为依托,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并使得这种道德最终回归生活之中。建立新的生活德育范式,树立生活德育观,并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实践生活德育理论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道德生活生活德育

1.前言

近年来,学校德育形式化越来越严重,口号非常高昂,但是德育实效性低下,道德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德育界兴起了一股反对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潮——生活德育理论。道德教育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己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识,生活德育理论是解决目前道德教育困境的一个新的亮点,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总结和反思我国生活德育理论发展的成果和不足,对于指导和改革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2.背景

2.1对传统学校德育的批判

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理论和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其中传统学校德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脱离生活,这一观点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同。而对于传统学校德育脱离生活的表现或原因及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研究则各有各的论述

高德胜用“知性德育”概念来表示这种传统德育观念和模式。他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德育、思维德育、知化的德育。而知性化则就是他对这种德育表现的总结,正是这种“知性化”割裂了德育与教育、内容与形式、认知与情感、知德

与行德、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导致传统德育陷入困境。所以,他主张生活德育,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范式要由知性化为特征的德育范式转换为生活德育模式。[1][2]唐汉卫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另外还表现为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所有这些形式的表现,都使德育从本质上脱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的生活实践、脱离了活生生的人所持有的“生活世界”,而进入了另一个物化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3]

项贤明认为,学校德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生活发生了脱节,我们似乎只能不断地讲授,而教授只能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理性知识,并且主要是理智理性的知识。因此,只有建立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基础上,亦即向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基础回溯,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找回它的价值和效能。[4]

杜时忠认为,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是当前学校德育的十大矛盾之一。德育政治化指文革期间把德育窄化成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极端做法。时至今日,政治化德育的影响并未根本消除。因此,如何彻底扭转德育政治化,实现德育生活化,这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5]

冯建军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忽视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生动真切的体验,从而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的德育教给学生的仅仅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根本不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德性品质。真正的德育是生活德育,而不是德育课程的德育。[6][7]

2.2生活德育的必要性

高德胜教授分析了“有道德的生活”与人的德性生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生活的品性与生活中人的品性基本上是正相关系,或者说‘有道德的生活’对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9.

[2]高德胜.学校德育范式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7).

[3]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4(10).

[4]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1(1)6-7.

[5] 杜时忠.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10).

[6]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12).

[7]

人的德性生成具有正面的意义,‘不道德的生活’则对人的德性生成具有负面作用”。[1]

鲁洁认为,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论支点之一是道德发展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2]、

刘超良认为,生活需要道德,并从德育的本质与功能角度论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从德育的本质而言,道德在生活中存在,德育引导着人的生活;从德育的功能而言,人的社会化和个体发展需要德育。[3]

冯建军认为,道德教育与生活有着内在的联系,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体现出生活的特性,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道德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追求与发展的过程;第二,道德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人的生命的发展;第三,道德教育在生活中,它根植于生活之中,直面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4]

3.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现状

3.1概念研究

3.1.1德育

不同的学者对德育的定义不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致的定义,主要观点如下:沈善洪等学者认为“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5]

黄向阳学者认为由于受到本土社会性质影响,德育的概念在我国迅速的泛化,形成有我国特色的“大德育”,其基本格局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6]

[1] 高德胜.过“有道德的生活”:道德教育的范式创新[J].现代教育论丛.2004,4(8).

[2] 鲁洁.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1(4).

[3]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2).

[4]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5).

[5]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65一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