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间性·语言政治·多重小我——从流散研究视角看林语堂小说《唐人街》
跨文化审美视角下的林语堂中国古典散文英译
着风土人情,形式不拘一格、雅俗共赏、诙谐自然、妙趣横生。
邳州的民间曲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百姓所喜爱,从1956年邳州成立了县曲艺协会,会员有165人,到1987年全市的演唱艺人发展到了303人。
然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和视听艺术的不断提高,邳州民间的传统曲艺艺术受到很大冲击,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些传统的曲目濒临失传,从艺人员和听众也大大减少,但它们始终是我们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宝贵财富,具有非同一般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
如同柯达伊所说:“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2012年第·6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1期Jun2012[摘要]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之一,其独特的东西融合的文化身份,使得他的古典散文译文清新隽永、传神达意,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情结和审美价值。
论文从跨文化角度来观察和透视其对中国古典散文的英译,通过分析《扬州瘦马》、《兰亭集序》等中国古典散文名篇的英译实例,探讨并借鉴其高超的中国古典散文英译技巧,并进一步挖掘隐藏在“东方主义”文化选择背后的美学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古典散文英译实践。
[关键词]跨文化;美学;散文;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184-02跨文化审美视角下的林语堂中国古典散文英译黄丽奇(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散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艺术魅力就在于客观真实与艺术提炼的水乳交融。
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之一。
其独特的东西融合的文化身份,使得他的中国古典散文译文清新隽永、传神达意,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情结和审美价值。
他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出身于中国,其30余年旅居海外的生活创作经历也赋予了他西方文化的背景。
林语堂作品名录
著作书目:《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第一流》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语堂文集》1978,开明《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唐人街》中的儒家文化管理之道
《唐人街》中的儒家文化管理之道作者:陈诚吴燕来源:《管理观察》2018年第17期摘要:林语堂的《唐人街》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少有的描述早期华人移民家庭生活的长篇小说。
故事对象是以冯氏一家在纽约华人街扎根的中国传统家庭,其生活细节中涌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管理之道,而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居于正统地位。
本文以儒家视角从性格管理、家庭管理、经营管理三方面进行浅述。
关键词:《唐人街》儒家文化管理之道家庭管理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唐人街》是林语堂先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创作的长篇小说。
故事描述了冯氏一家在美国的日常生活。
冯家是当时为数不多举家搬迁到美国的华人家庭,先后靠经营洗衣店、饭馆发家致富,落地生根。
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显露了许多儒家文化管理智慧,本文将从性格管理、家庭管理、经营管理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究儒家文化在管理层面的独特智慧。
1性格管理印象中,中国人常给人一种内敛保守的性格表现。
小说中他人询问小女儿伊娃成绩,当她以中国传统中自谦的观念回答时,她的美国同学误认为她表现糟糕并对此表示遗憾。
此外,当小儿子汤姆受到其他孩子的欺侮时,他选择主动避让。
谦逊与避让的行为反映了儒家克己复礼的“仁”的思想,儒家要求个人对欲望应秉持“克己”二字,同时在行为上要求“复礼”。
因此,与人交谈时我们要谦逊有礼,伊娃自谦的行为即是这一原则的表现。
子曰:“君子无所争。
”中国人也常言君子动口不动手,诉诸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向为儒家所不齿,所以汤姆选择避让不争。
由于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习惯性地将“谦虚”视为一种美德,从而培养出内敛保守的品性。
如果凡事常持内敛保守的性格便是“忍耐”的德行。
林语堂对忍耐的德行曾以调侃幽默的语气谈到,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
他还称,吾们的顺从暴君之苛敛横征,有如小鱼之游入大鱼之口,或许吾们的忍苦量虽假使小一些,吾们的灾苦倒会少一些,也未可知。
可见他对性格过之忍耐的不赞同态度,所以这里需要儒家中庸之道对个人性格的管理。
淡雅的忧伤——试论《唐人街》中的悲剧意识
以至 于 见 面 后 ,两 个 孩 子 也 一 直 在 讨 论父 亲 是 怎 么样 的 一 个人 ,而 且 还 花 了相 当 长 的一 段 时 间来 熟悉 有父 亲 的环境 。 当 母 子 三 人 带 着 对 美 国 的 畅想 走 进 了他 们
《 唐人街 》讲述 了一个华人 家庭艰辛 的创 业史与奋斗史 ,其 中不乏美丽的美 国梦幻想。 这 部 作 品 的赞 誉 声 没 有 林 语 堂 小 说 “ 三部 曲 ” (《 风声鹤 唳 》、 《 京华烟 云 》、 《 门》 ) 朱 那么高 ,在解读 这篇作品时 ,评论 家们经常会 针对作品 中中西文化 的差异大做文章。不 可否 认 的是 ,作 为一个 智 者 , 语 堂在 这部 作 品 中 , 林
为 由没 能 让 二 姐 如 愿 ,不久 林 语 堂 的二 姐 就 出
嫁 了 。 “ 出嫁 的 那 一 天 ,二 姐 给 我 四 毛 钱 , 在
为人 称道。他 曾经告诉读者要享受生命 : “ 我 总 以为 生活 的 目的就是 生 活 的真享 受 ”【 1 而, 】 。然 在这 “ 快乐”享受生活 的背后 ,却隐藏一个作 家对生命 与人生的独特思考 ;在浅浅 一笑 中, 时常透漏 着他那不能言明 的酸楚与悲凉 ;在幽 默 闲适 的叙述 中 , 给读 者 一种 淡雅 的忧 伤 体验 。 林语 堂曾经说过 : “ 在造成今 日的我之各 种 感 力 之 中 ,要 以我 在 童 年 和 家 庭 所 身 受 者 为
同样 表 达 了他那 独特 的悲 剧 意识 。 ( )家庭 团 聚背后 的辛 酸 一 中 国人 自古 对 血 缘 就 有 一 种 根 深 蒂 固 的感
还 怀 有 八 个 月 大 的孩 子 。这 让 林 语 堂 心酸 到 了
极 致 , 说这 是他 “ 他 童年 时所 流 的 眼泪 ”。后来 ,
《唐人街》中的文化回归趋势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唐人街》中的文化回归趋势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汤奇云
【期刊名称】《嘉应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7(015)001
【摘要】本文探讨了林语堂在长篇小说《唐人街》中所表现的对中西文化思想的第二阶段的内容,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倡导中国优秀文化。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汤奇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浅析梁实秋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J], 金博雅;唐丽华
2.新人文主义思想的中国信徒——对吴宓与白璧德的源流关系及吴宓贯彻新人文主义思想具体实践的考察 [J], 蔡龙威
3.在卢梭与白璧德之间--论自然主义与新人文主义儿童教育观 [J],
4.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J], 唐红洁; 陈笑笑
5.“人文主义”还是“人道主义”?——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译介论学术著作中的术语翻译 [J], 胡翠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林语堂散文的当代文化价值
试论林语堂散文的当代文化价值作者:苏静赵苗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7期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更是一位融通中西、颇具个性的文化智者。
林先生的散文创作,以其独创性而为人称道。
本文从现实角度出发,对林语堂散文的传统文化情怀、对当今时代休闲文化的发展、对时下中国文化的传播及其与西方文化的融通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加以剖析,从而挖掘散文的当代文化价值,探讨其在文化发展领域的贡献,启发读者如何建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为发展和繁荣新时代的文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语堂散文创作当代价值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平淡中见深长,在现代散文中独树风格。
林语堂的父亲为人热情爽快、机智幽默。
他经常给孩子们讲笑话,幼年的林语堂深受父亲幽默气质的感染。
1919年,林语堂携新婚妻子廖翠凤先后去美国的哈佛大学、德国的耶拿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留学,期间他受到欧美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文化思潮的影响读了歌德、莎士比亚、海涅等外国作家的大量文学作品,对英国随笔的幽默和从容风格十分欣赏。
这些对其后来的文艺观和散文风格的建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今天,我们再一次关注林语堂的闲适散文,剖析其文化价值,是因为在当今大力发展和繁荣中国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林先生的散文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林语堂的散文体现着中国儒道思想的传统文化情怀林语堂作为灵魂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大家和文化智者,对中国文化满怀着肯定、欣赏与盛赞,他的散文处处体现着对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美好情愫和深沉情怀。
处于20世纪的中国,林语堂以一颗中正之心对儒家思想进行辨析,实事求是地解读儒家的文化内核。
他站在一个更高更广的文化层面上对之进行大力传承和现代性建构,这一点在他的散文中充分体现出来。
“儒家教人在个人行为上要有好教养,在社会上要有好礼仪……中国人可能有说谎者、小偷、贪官污吏,但甚少发现有中国普通劳动者,或农夫,不把人与人的好关系与好礼貌视为首要,或可称为粗暴或缺乏家教的”[1]。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唐人街》
活空间的局促性和窘迫感;而另一方面,则以中国传统道 德准则抵制西方物质生活的奢靡和浪费。如小说开场,初 一条横道的一间半地下室”的“方汤姆手工洗衣店”是“大 感失望”的,但是,很快这种“失望”就被“电灯” “升 国家,机械当然很吵”
2017 年 5 月上总第 291 期
VIEW ON PUBLISHING
阅读观察· 全民阅读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唐人街》
文 / 王锦丽
【摘 要】 文章以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为依据,对林语堂的小说《唐人街》进行了空间文本的分析,探讨作者构建跨文化 文学空间的策略以及作者的文化空间想象,揭示小说对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 东西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文化融合下的第三空间性可以既传统又现代。以边缘性作为去中心性,突破白人中心论的霸权话语,摒弃狭隘 的民族文化视野,从而构建第三性空间。 【关 键 词】林语堂; 第三空间; 唐人街; 现代性 【作者单位】王锦丽,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立,并开始将它重构为另一个他者。这个他者包含了原来 构的因素将揭示作者对空间控制力量的拣选和偏爱。 具体就唐人街这一移民空间而言,现实空间往往并存
多种话语,而主导性叙事会反映出作者所构建文本空间的 为第三性来进行去中心的空间建构,通过日常性叙事在边 缘的立场中获得一种特殊的中心性和永久的全局性。相对 于纽约这一代表美国文化乃至西方文明的中心,林语堂将 移民首先带来的是国家疆界和族裔边界的跨越,这样的空
彩色日历……穿一件透明的薄纱……房间对面是祖父的放 大遗像,两旁贴着各式各样的照片,大部分是二哥社交和 哥喜欢的半裸女子……面对街窗的墙上有一张复制的孙中
[4] 山像……” 。
政治活动的记录……还有周日杂志上剪下了的资料,是二 这显然是个杂糅的空间,所以方大妈觉得“……房间
林语堂文化回归历程探析
林语堂文化回归历程探析林语堂,中国近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化名人。
他生于清朝末年,成长于民国时期,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的动荡变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和对中国文化的回归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林语堂的文化理念、文化回归的历程等方面,对林语堂的文化回归历程进行探析。
一、文化的时代背景在林语堂的成长和活跃的时代,中国正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
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推崇西学,主张变法维新;慈禧太后下令拥护保守派维护封建制度,拒绝接受外国文化。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掀起学习西方的热潮,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的碰撞和融合,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文化发展道路。
二、林语堂的文化理念林语堂是一位身兼多职的文化名人,他既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位翻译家,更是一位文化交流使者。
他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贯穿于他的一生,成为他文化回归的内在动力。
林语堂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这个民族的认同。
他强调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倡文化的多元共生,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排他和文化殖民主义。
林语堂主张民族自信与开放包容相结合,提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自觉。
三、文化回归的历程1. 文化熏陶与文学启蒙林语堂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古文诗词和经典著作,深得中国文化的底蕴。
他的父亲是一位严谨的士绅,对家庭教育十分重视,所以林语堂自小接受严格的文学启蒙。
这段经历使他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厚的感情,也培养了他对中国文化回归的最初概念。
2. 去国留学与西方文化的冲击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前往英国留学,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文化,他对西方文明的惊叹、对欧洲思想的探索、对自由民主的向往,都对他的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林语堂开始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也看到了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
3. 文化使者的角色林语堂在西方学习期间开始从事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他以独到的眼光和精湛的翻译技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吸收和汲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林语堂
林语堂雕像 林语堂小说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文学现象,体现出鲜明的承续与超越特征, 这种特征展现在“艺术家”、“世界”、“读者”这种三元框架之中,透过“艺术家”把握林语堂的文化边缘特 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人格符号和人格滋养,透过“世界”把握林语堂的性灵与表现中西合璧的审美世界观,透 过“读者”把握林语堂的文学追求和文化传播策略,构成了“在场”地把握林语堂小说创作和艺术成就的基础。
林语堂
中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01 人物简历
03 文学特点 05 人物评价
目录
02 学术成就 04 个人生活 06 后世纪念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景星学社社员。
林语堂发明的无须记住字位、字码的中文打字机诞生于1947年,机器采用林语堂创造的“上下形检字法” 设计键盘字码,每分钟最快能打50个字,且不用训练即能操作。
1965年底,林语堂就与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李卓敏谈到他终生的抱负,即编纂一部适应现代需要的汉英词典。 当时只有两种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一是1892年翟理斯(HerbertA.Glles)编的《汉英词典》(“ChineseEnglishDictionary”),以及1932年麦氏(R.H.Mathews)编的《麦氏汉英大辞典》(“Mathews,ChineseEnglishDictionary”)。这两部字典已经不足以应付当代的需要。
林语堂笔下的美国形象 以《唐人街》和《奇岛》为中心
林语堂笔下的美国形象以《唐人街》和《奇岛》为中心
孙良好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卷),期】2005()4
【摘要】本文以林语堂的《唐人街》和《奇岛》两部英文小说为中心,探讨其中如何强化“文化中国”的形象,来“解构”现实美国背后的精神危机,并表现出身处异
国的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与珍视。
【总页数】19页(P212-230)
【关键词】《唐人街》;《奇岛》;林语堂;形象;美国;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英文小说;文化中国;精神危机;“解构”;出身
【作者】孙良好
【作者单位】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G222.3
【相关文献】
1.近代国人眼中的美国形象述析——以张德彝《再述奇》为中心 [J], 赵恒
2.论林语堂笔下的孔子形象──以《子见南子》和《孔子的智慧》为中心 [J], 邢娟妮;孙良好
3.美国韩裔1.5代作家笔下的"基地村"混血儿形象——以诺拉·玉子·凯勒的《狐女》为中心 [J], 李金实
4.美国韩裔1.5代作家笔下的''''基地村''''混血儿形象——以诺拉·玉子·凯勒的《狐女》为中心 [J], 李金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人街林语堂读后感范文
唐人街林语堂读后感范文《唐人街》是林语堂的一部小说,也是他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与反思的一次探索。
小说以唐人街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位华人侦探与一位美国侦探在唐人街的一桩神秘案件中的合作,展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整个故事紧凑而有深度,给人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首先,这部小说通过对唐人街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华人社区的生活与文化。
小说中描绘的唐人街充满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特色的商店、沉稳的中国人等等,都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华人社区的独特魅力。
林语堂通过这种描写,向读者传达了他对华人社区的热爱和敬意。
其次,小说从案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展开叙述,充满了悬疑和推理的氛围。
两位主人公在唐人街的一桩神秘案件中的合作,展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通过两位侦探的视角,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互补,同时也反思了各自文化的局限性和盲点。
通过这种对比和交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最后,小说还探讨了族裔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问题。
主人公唐罗非常自豪和自信地表现出他的华人身份,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华人社区争取了尊严和权益。
而美国侦探尼克虽然单独行动,但也逐渐认同了自己在唐人街的角色,并与唐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整个故事的推进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之间的一种互相学习和成长。
综上所述,林语堂的《唐人街》是一部富有思想深度的小说,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对比与交融的探索,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华人社区的生活与文化,反思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并探讨了族裔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问题。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感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互补,以及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性。
唐人街林语堂读后感范本
唐人街林语堂读后感范本《唐人街》是林语堂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通过对唐人街的描写,展现了一群在异国他乡谋生的中国华人的生活和命运。
阅读完《唐人街》,我深受启发,对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有了深入的思考。
下面就对《唐人街》的读后感进行详细阐述。
《唐人街》以旧金山的唐人街为背景,通过几个主要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展示了在异国他乡的华人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原因来到唐人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辛和困苦。
书中的主人公伍文萃是一个典型的唐人街华人,他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他在旧金山唐人街经营着一家药店,同时也是一个医生。
他尽自己所能帮助华人社区的人们,帮助他们解决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问题。
他通过他的行动和言语传递着对华人的关爱和对社区的责任感。
虽然伍文萃是一个有着高尚品质的人,但他的努力常常被现实所打败。
唐人街的生活艰苦、陈旧、拥挤,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困扰着华人。
伍文萃坚守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却时常面临着来自外界的歧视和排斥。
他的生活就像是在围墙之内强撑虚的一隅,时有时无。
与伍文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个人物,叫赛米。
赛米出生在中国,在旧金山唐人街长大,成为一名赌徒。
他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更多地追求物质享受和快乐。
赛米是一个代表了唐人街普通居民的人物,他们为了生存而艰辛奋斗,但往往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对比,书中展示了不同个体在同一环境下所面临的选择和抉择。
伍文萃和赛米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他们分别对华人社区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这也引发了我对社区发展和个人奋斗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唐人街》还通过对唐人街的描写,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和影响。
尽管华人在异国他乡生活,但他们通过保持自己的传统和价值观,仍然能够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书中描绘的中国文化是包容的、富有智慧的,它不仅能够给华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力量,也能够让外界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林语堂文化身份的“杂糅性”探微
四 、林语堂文化背景的杂糅 林 语堂 所接 受的文 化大 致可 以分为 三个 部分 :乡土 文
化、传 统 中国文化 和西 方文 化 。这 三种 文化 之间 既矛盾 对 立 ,又和 谐统 一 ,相 互渗 透共 同形成 他 的 多元 文化 涵 养 。 ( 董娜 ,2 0 1 0 : 1 0 9 ) 林 语堂 出生 在福建 闽南 ,乡土 文化 是他 性格形 成 的基 础 ,成 为他 文化 背景 中的根 基 。东南边 陲文 化对他 有着 深 刻 的影 响 。林语 堂的童 年是 在 闽南 山区度过 的 ,闽南文 化 对林 语堂 的人格 形成 具有直 接 的影响 。乡土 作为 中 国人 传 统 的家 园观念 的特 有 形式 , 具有 一种 类似 信仰 般 的隐形 力 量 ,而乡 土情 结对 于作 家而 言 , 则往 往伴 随着 早年 生 活 以 无意 识穿 行在作 家 的精神世 界 ,始终 挥之 不去 。林语 堂将 家 乡 的根 与个 人 的性 情、 学 问、写 作联 系在 一起 , 这些闽 南情 结作 为精神 滋养 都深层 地熔 化在 他 的中西文 化知 识结 构和 文章 的写作 中。( 沈艺 虹 ,2 0 1 1 : 8 9 ) 、 五 、结语 正是 林语 堂文化 身份 的这种 “ 杂 糅性 “ ,使 得这 位善 才 多智 的学者才 能 以一种 更为宏 大 的视角 去探 索文 学、翻 译 、语言 学等等 ,成 为 中国文化 的守 望者 ,也为 中国乃至 世界 文化 的丰富 和发展 作 出了不可 小觑 的贡 献 。
三 、林 语 堂 宗教 背 景 的杂 糅 林语堂说 ( 1 9 9 5 : 4 1 )“ 把 自 己描 写成 一 个 异 教 徒 ,其
实他在 内心却 是 个基 督教 徒 ” 。林 语 堂 的父亲 是 一位 基督 教牧师 ,林语 堂从 小就 接受较 为系 统 的基督教 教育 。基督
读《唐人街》有感
谈谈林语堂之《唐人街》中的人物——2012040404 8班杨佳《唐人街》叙述了二十世纪中期主人公汤姆一家从中国广东农村来到美国唐人街的生活。
一开始一家人以经营洗衣店为生,全家都梦想着有一天能在唐人街开一家餐馆,于是他们忙碌地夜以继日进行洗衣工作,在养活庞大的家庭下,积攒足够的资金,最后终于开了梦想之中的餐馆。
后来主人公汤姆偶遇艾丝·蔡,他们之间萌生了纯洁的爱情故事。
这不仅是汤姆一家的发展,而且是汤姆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
在这期间,汤姆以及他周围的人不同的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对于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小男孩来说,这个世界充满着太多太多的疑惑。
汤姆对这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例如,小说中说到“整个下午,汤姆和伊娃兄妹两人都在玩电灯的开关,汤姆还仔细地观察灯泡中的灯丝。
”这个敏感的小男孩,不仅对灯丝好奇,而且对窗外火车很感兴趣。
好奇心是一个孩子最纯真的表现,是他对这个世界中疑惑的探索的开端,这种好奇,将一步一步地在探索之路中,寻找答案,寻找真理,不断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思路,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大人,都是一种特殊美好的精神。
汤姆还是一个具有探险精神的人。
第三大道的小世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探险的好地方。
汤姆并不害怕陌生环境,我觉得他更喜欢陌生的环境,因为在那里他总是可以寻找到最能让他惊喜的东西,能发掘出最新奇的东西,满足他的好奇之心。
这种探险精神,使汤姆逐渐变得勇敢机智,他的梦想也开始萌芽。
爱动脑子的汤姆,时常苦思,在英语学习方面进步神速,他能由一个词联想到许许多多相似发音的词,而且有问题马上向他的老师卡莱特小姐提出,还能为自己寻找一种特别的学习方法,这个好学、学习能力极强的男孩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汤姆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善于思考,对于想统治世界的拿破仑是持轻蔑态度,他认为没有理由欺负弱者。
而他崇拜的是牛顿、爱迪生,认为他们一向是正确的,从这方面看,汤姆更喜欢追求真理。
汤姆具有创新精神,总是能想出新奇的点子。
林语堂的民族形象建构与全球化时代的国人文化认同
林语堂的民族形象建构与全球化时代的国人文化认同摘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反思中国民族形象的建构,我们倍感林语堂的睿智,他立足于中西文化之上,反身建构起连续的的民族形象,从先秦的哲人写到宋明的文化艺术、生活艺术再写到民国,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国文化讲述并完成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所以介绍推广林语堂的作品,正确评价林语堂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林语堂;民族形象;文化认同一、全球化时代的国人认同危机全球化不仅意味着“跨国资本建立的所谓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系统’,同时也指通讯技术革命以及‘信息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传播的情形。
”[1]而文化全球化传播这种情形让许多人怀疑不久的将来以西方特别是美国为主的文化是否将完全取代地方民族文化,从而全球文化同质化。
在这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认同也自然会受到冲击。
正是基于文化认同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所以近年来不少人对中华文化认同危机表示关切和忧虑。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近百年国人是如何建构民族形象的。
传统文化自鲁迅喊出“吃人”的文化之后便如过街老鼠一路遭追击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自然其中有些异数,但在宏大的革命、国家叙事之前,这种声音极其微弱甚至被有意遮蔽。
文革时期的批孔等对传统的批判则是深入到了民间。
而文革之后到90年代中期书写最主要的面向仍然是批判,寻根文学寻到的基本上民族文化的烂根,第五代导演演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下的昏黄腐朽充满鸦片味与变态的中国大家庭至今还盛演不衰。
如果说解放前对文化的批判因为媒介的关系只局限在少数精英与知识分子身上,传统文化仍在民间享有盛誉,那么,文革之后,随着教育与影视的普及,便使得一般民众都被阅读或被观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吃人”本质。
人的思想是被建构的,当我们一直阅读与观看这些东西时,我们的脑海中便建构起了民族的骇异形象,而认同危机随之产生。
二、林语堂的民族形象建构如今反观林语堂,我们不禁为其能在那么激进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坚持不偏不倚的民族形象建构感到自豪。
论林语堂与中西文化观
论林语堂与中西文化观语文组吴惠娟目录第一章双脚踏东西方文化1. 我所知道的林语堂2. 林语堂的成就与价值意义第二章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1. 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2. 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3. 融合中西文化,兼顾互补第三章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1.重建中国文化2. 林语堂与儒家思想3. 林语堂与道家思想4. 林语堂与中国古典小说5. 林语堂与北京文化第四章林语堂独特的文化情怀1. 生命本质的悲剧情怀2.智者幽默的情怀3. 闲适享乐的诗情人生4. 深沉的故乡情结附录林语堂作品集2第一章双脚踏东西方文化----林语堂生平简介及成就中国人心里,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实际文化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标志,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素质。
2012年,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许多媒体也纷纷回顾中国有哪些作家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胡适、鲁迅、林语堂、老舍、沈从文、巴金、艾青、王蒙、北岛等作家的名字都被提及。
在这些作家中,我更关注林语堂,林语堂一生中至少有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在许多人心目中,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家,是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桥梁,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和一位智者。
(一)我所知道的林语堂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林语堂生于漳州龙溪县(今平和县)坂仔村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
他引以为傲的就是有个“纯天然的童年”。
林语堂一生当中具有浓郁的故乡情怀,他曾多次说过:“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力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
”也许正是坂仔的自然风光、童年纯真的梦,都浸透到林语堂文化修养的深处,进而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形成了他幽默性灵、平和闲适的精神境界。
林语堂的祖母和父母均信仰基督教,父亲是个乡村牧师,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父亲希望儿子接受西洋教育,又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学说,家庭熏陶使林语堂幸运地受到中西文化融会的影响。
林语堂文化回归历程探析
林语堂文化回归历程探析林语堂,是一位著名的跨文化作家,他的作品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多个领域,深受中西方读者的欢迎。
他的文化观念受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林语堂的文化回归历程探析他文化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其在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一、林语堂的文化背景林语堂生于中国福建泉州,成长于上海,曾在美国留学,他的文化背景可以说是中西合璧、多元多样的。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西方文化的学习者和追求者。
他不仅精通中文,还会说英文、法文、德文等多种语言,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文化视野开阔,思想格局宽广,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包容性。
二、林语堂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回归1.文化认同的形成林语堂的文化认同是在民国时期形成的,那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痛苦的现代化转型期。
他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正在遭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和腐蚀,因此他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他也看到了中国文化自身的不足之处,认为中国文化需要向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开放,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以实现文化的复兴和现代化。
因此,他主张文化的回归,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2.文化回归的内涵林语堂所谓的文化回归并不是简单地复古和抛弃现代文明,而是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重新发掘、并融入现代文化之中,以创造出更加具有个性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
他主张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文化的现代化和多元化。
具体来说,他在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学形式中,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以现代人的观念和语言表达出来,使传统文化得以重现现代文化中。
三、林语堂的文化创新与中西文化交流1.文化创新的方法林语堂的文化创新方法主要是文化比较,他认为文化比较是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式。
他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状态入手,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发掘其中的瑰宝和互补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必然而又深入的今天,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全球化特 “ 征 ” 为一个新锐 而紧迫 的命题 , 成 尚有待我 们的进 一步 探索。
一
文化 间性 与林 语 堂小说 的定位
在林语堂的诸多身份 中,文化人林语堂” “ 似乎是最不
于迁徙 、 移民或放逐而 失去故 土。 《 ” 圣经 ・ 申命记》 中最 早用到这个词, 特指犹太民族从故土巴勒斯坦的流亡。 “ 流散” 这个渊源久远的词 , 之所 以在今天突然被大规 模激活 , 关键在于 : 世纪 9 2 0 0年代以来 , 随着全球化步伐加
回眸一■
文 化 问 性 ・语 言 政 治 ・多 重 小 我
从 流 散 研 究 视 角 看 林 语பைடு நூலகம்堂 小 说 《唐 人 街 》
周劲松
摘
要: 林语堂以《 唐人街》 为代表的小说创作, 不仅拓展 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边界, 而且在美国华裔
文学发展进程 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流散视角关注林语堂, 解读林语堂在《 唐人街》 书写 中所包孕的
份、 认同、 差异 , 催生出我们的某种“ 后现代性” 想象—— 从 美国华裔的生存 、 发展历程 中, 似乎隐约可见中华民族在世 界民族之林中将如何前行 , 从族裔文学 的研究启发中, 似乎
睛。 ②如果说这对立的两者有什么共性 的话 , ” 就在于两者 都注重对文化行为成品( 林语堂著作 ) 进行解读 , 而偏废了 对文化行为过程及其背后心态的关注。
快 , 散 民族 与 当地 居 民 在 社 会 、 济 和 文化 交 流 中 的适 流 经
会引起争议的一种定位, 但是 , 一旦考虑到这里所谓文化的 “ 跨文化” 性质, 这一定位反而成为争议的焦点。在西方人
眼 中, 林语堂是中国文化的卓越代言人, 他旅居美国期间写 了数十种英文书介绍中国文化 , 引起“ 老外” 的兴 奋, 们 连 老布什当年来华 , 也要找本林语堂著作来“ 恶补” 。而国人 眼中 , 以唐搜《 林语堂论》 为代表 , 林语 堂笔下的中 国文化
这种偏废 , 核心在于对文化身份的忽视 , 毕竟文化行为 的施行以及文化心态的持有 , 都取 决于文 化身份 的建构。 后殖民理论家霍尔论及文化身份(u ua i n t 时指出 , clrld ty t e i)
“ 身份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透 明或毫无问题” 因此, , “ 也许, 我们先不要把身份看做 已经完成的、 然后由新的文
是“ 失真” :他谈儒家 , 的 “ 谈道家 , 谈中国文化, 我总觉得隔 着一点什么 , 好像在原来事物的表面涂上一层釉彩似的。 ”
这是什么釉彩呢?“ 原来林语堂也和胡适一样 , 是用西方的 眼睛来看中国人、 中国文化 、 看 看中国的儒家和道家 的, 但 他用的 不 是一 般西 洋 人 的眼 睛 , 是西 洋 传教 士 的眼 而
文 化间性 , 析美 国华裔 文 学 的复 杂语 言政 治 , 透 不仅 有助 于深入 把握 林语 堂 的文化 立场 , 而且 有助 于 从 美 国华裔 文学 的边缘 特质 考察 中, 为探 索 中国文 学、 文化 的世界 化之 路提供 镜鉴 。
关键词 :唐入街》 流散写作; 《 ; 文化间性; 族裔文学
应、 冲突 、 融合等问题 目益凸显, 正是在此社会进程背景下 , 流散研究这一原来相对零散 、 边缘的研究角度 , 才会在今天 引起 越 来 越 多 学 者 的 关 注 , 19 以 9 1年 《 散 》杂 志 流
( ip r : ora o a sa oa u i ) Da o AJun l T nn tn l t e 创刊 为标志 , s a r f i Sds
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 而应该把身份视做一种 ‘ 生产 ’ ,
昭示着中国文学在未来的发展路径。在全球化进程显得如
曩
回 眸 一 瞥 ・当 代 文 坛 ・2 1. 01 4
它永不完结, 永远根源处于过程之 中, 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 外部构成的再现”j L。 3 林语堂是中国文化的分享者和持有者, 尽管对于任何 人来说 , 这种分享和持有必然具有破碎的、 个体的特征 , 因 此, 一方面 , 林语堂之所以能调动西方人对自己著作的I 阅读 兴趣 , 的确是因为他背靠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另一方面 , “ 林语堂笔下的中国文化” 不同于“ 中国文化” 关键在于这 , 种文化被深刻打上了林语堂个人的印迹 。那么 , 我们探讨 的重点 , 就前者而言, 在于林语堂所展示的中国文化所具特 殊魅力何在, 而就后者而言, 在于林语堂又是如何对中国文 化进行个性化阐释的。 按照赛义德“ 东方主义者” 的意义理解 , 主导领域有权 力把林语堂建构为西方知识范畴内部的异己分子, 而且, 在 林语堂 自身 , 当他作为中国文化代言人的身份取得连续成 功的同时, 他作为西方( 美国) 文化的“ 他者” 这种体会就会 越趋强烈。因此 , 流散 ” “ 表现 在林语堂这一具 体个体身 上, 根据不同的语境 , 几乎同时蕴涵着“ 既不是……也不是
“ 流散研究” 更在文学 、 社会学 、 人类学 、 电影研 究、 醋儿 ” “ 理论 、 区域研究 、 种族研究等领域 中普遍展开。 以美 国华裔文学为代表的流散文学研 究, 在中国大陆
学术界的发展历史并不长 , 在时潮牵引下, 百年美华文学仿 佛陡然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 其驳杂 、 散漫的存在让我们觉得 既陌生又熟悉 ; 从对美国华语文学生存状况的摹写 , 到赵健 秀的“ 激进反抗定型化偏见” 围绕“ , 语言政 治” 所产生的身
汤姆大哥的异族通婚都得到了反映甚至最早一批华人移民筑路时代的九死一生在关于唐人街中美国华裔文学崛起中的语言政治最受尊重的老杜格的侧面叙述中也有所提及但显然相如果按照小说背景划分林语堂小说可以分作中国背比描写汤姆在成长中经历的文化碰撞适应和爱情向往而景的林语堂三部曲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言相比植入的大量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说饮食生活方门异国背景的唐人街美国纽约的中国城式等内容而言它们常常被消解了
引 言
“ 流散” d so , (i pr 又译作“ a a 族裔散居 ” , ) 就词 源看, 来 自于希腊语 d se e , i pi n 其中,i 一 a n d 表示“ a 跨越 ” ars) 一 (c s , o sei 表示“ prn e 播撒种子” t SWo s tr ed) 流散 也 (o O r c t es 。“ ae s 许可被看作对他者的某种命名 , 在历史上 , 用其指代社群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