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发表时间:2012-11-27T14:05:10.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李桂欣[导读]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也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普遍存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也成了医疗护理的重要课题。
李桂欣(吉林省图们市石岘镇中心卫生院吉林图们133100)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也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普遍存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也成了医疗护理的重要课题。
下面就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浅淡一下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1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衰退,导致机体调节功能不足,抗病能力减退,适应力下降,心理出现异常。
1.1焦虑、恐惧。
由于老年人对病情和治疗措施不了解,同时担心治疗结果和费用,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影响食欲和睡眠。
1.2多疑,多忧。
老年人多为慢性病,疾病发展不稳定,并易集数病于一身,常常久治不愈,反复发作。
另外,因老年人听力减退,容易误听和曲解别人的话意,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怀疑和忧虑的心理,有的甚至怀疑诊断的正确性,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1.3狐独、自卑。
老年人患病后有些生活不能自理,担心亲人远离和好友嫌弃自己,内心会产生孤独自卑感,常因一些小事生气流泪,甚至悲愤而轻生。
2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针对上述老年人独有的心理特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如下:2.1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
老年病人入院后,医护人员应耐心向他们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少用他们听不懂的医学术语。
在治疗过程中,经常询问他们对治疗的感受,耐心细致地、不厌其烦地做好护理,使他们处于有利于治疗的最佳状态,消除不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消除他们的怀疑和忧虑心理。
医护人员在与老年患者交流时,要做到吐字清晰,声音稍大,语速缓慢,以免因患者听力较差出现误听和曲解而产生猜忌、推测。
要让他们相信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技术,引导他们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帮助他们建立满足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过程。
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生理心理变化;疾病特点;护理要点;饮食、皮肤及排便护理)
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生理心理变化;疾病特点;护理要点;饮食、皮肤及排便护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正在逐渐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的增长,因此,对老年病人的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日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器官自然衰退,新陈代谢发生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由于老年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可形成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状态,这些不利的因素使老年人容易患病,护理人员根据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护理,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康复。
-1-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1. 生理变化(1)循环机能的变化老年人心血管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心脏收缩力降低,输出量减少,有些器官供血量出现改变,传导系统发生变化,心率减慢,心肌内血管增厚、变硬,失去弹性。
(2)呼吸功能的改变老年人呼吸功能降低,呼吸肌及有关韧带萎缩变硬,支气管、肺的弹性减弱,肺泡胀大,肺活量变小,咳嗽反射迟缓,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继发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
(3)消化机能的改变老年人胃肠道分泌机能减弱,消化机能降低,食量减少,胃肠功能紊乱,易发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4)泌尿系统功能改变老年人肾小球数量显著减少,滤过率明显降低,尿生成减少,另一方面,膀胱容量减小,常不自觉排出尿液,夜间尿频、尿多。
(5)免疫系统功能改变免疫细胞逐渐减少,机体免疫监护机能减退。
(6)运动系统功能改变肌肉松弛,骨质疏松,容易引起骨折。
(7)其他各系统功能均减退,疾病易感性增强。
2. 心理变化老年病人由于器官衰竭,生理功能减退,老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形成特殊的心理状态,有些人性情比较固执,不易合作,总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对年轻人看不惯,生活缺乏目标,不注意个人卫生,患病时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易产生悲观心理。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
封面论文题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姓名:学号:专业: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文献综述 (2)一、老年人心理特点 (3)二、老年人沟通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结论 (4)参考文献 (4)摘要: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递增,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占到约百万人,这部分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方面有较为强烈的护理需求。
如何采用正确的系统的心理方式,通过语言姿势、表情等方式与老年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个护理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总结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与老年人进行有效沟通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特点沟通文献综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递增,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占到约百万人,这部分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方面有较为强烈的护理需求。
所以,必须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性格特征,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增进理解,以满足老年心理需求为目标,进行全面的沟通,以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曹燕在《浅谈老年患者的护理沟通》(医学信息,2011年第1期)中认为,老年人对社会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下降,是导致老年人产生多种不良心理反应、增加老年人身心疾病的发生的重要原因。
她从护理角度对如何解决好老年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高红在《浅议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第2期)一文中,介绍了尊重老年病人、建立友谊、注重非语言沟通等沟通的方法。
郭俊萍在《沟通技巧在重症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医学信息,2010年第12期)中,对ICU护士如何与老年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进行了分析论述。
老年人患者的特点医疗护理要点和心理医疗护理
• 焦急
恐惊紧张疑虑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或病情需进 行手术治疗者, 以为病入膏盲, 正在向死亡线 接近, 或对手术治疗旳恐惊。 护理原则: 疏导 、解释, 如鼓励病人主动主 动参加并执行多种治疗、护理、康复活动, 简 介疾病旳有关知识和预防保健措施,能够减轻 恐惊心理。同步此类病人护理要愈加细心周 到, 言行要谨慎, 让其对手术等知识有所了解, 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失去治疗信心。
谢谢
(2)偏瘫病人旳床位最佳靠墙,将患侧肢 体朝内,这么不易发生坠床;意识不清旳老年 人应加床栏。
(3)交待病人及其家眷,老年人在变化体 位时动作应慢,而且需要休息一下,以预防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
(4)老年人术后一般清醒延迟(因其代谢 延缓,麻醉药代谢减慢),注意保持呼吸道 通畅,防止舌后坠;假如使用热水袋,水温不 可>50℃,并须用干毛巾包裹热水袋,防止烫 伤。
4.保持二便通畅 指导病人养成良好旳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切忌用力排便;便秘者遵医嘱予以小剂量 旳润肠药,必要时帮助用手抠出;急性尿潴留旳老年 人,予以导尿时,导尿管应选择合适旳型号,以免 漏出或脱出,给男性老年人插尿管时如不顺利,应 考虑有无前列腺肥大,不可硬插,插入后应缓慢放 出尿液,第1次放尿量不应>600ml,预防老年人因 体弱造成虚脱或引起血尿。
老年人患者的特点医 疗护理要点和心理医
疗护理
伴随世界人口老龄化, 老年病人也不断增长, 因为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 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 体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 弱, 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 因而老年病人大 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 老年病 人旳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做 好老年病人旳护理工作涉及心理护理显得尤 为主要。
老年患者特点及疾病护理
老年患者特点及疾病护理【摘要】老年患者特点及疾病护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于医护人员和老年患者家属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包括免疫系统衰退、新陈代谢减缓等,这些特点会导致老年患者更容易感染疾病。
而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则包括焦虑、抑郁等,需要关注心理护理。
在护理老年疾病时,要注意适当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营养及饮食护理也尤为重要,老年患者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及疾病护理应有全面的了解与关注,以提高护理水平和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特点、疾病护理、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常见疾病、护理要点、药物管理、用药注意事项、营养、饮食护理、总结。
1. 引言1.1 老年患者特点及疾病护理简介老年患者是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变化,老年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上需要特别注意。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包括免疫功能下降、器官功能减退、骨质疏松等,这些因素使得老年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摔倒等的影响。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也需要重视,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等,这些负面情绪也会影响他们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老年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要点包括定期监测生命体征、控制饮食、定期运动等。
药物管理及用药注意事项也是老年患者护理中必须重视的内容,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剂量不当等问题。
营养及饮食护理也是老年患者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老年患者的饮食应该均衡,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老年患者特点及疾病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关注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2. 正文2.1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1.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导致他们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老年患者心理变化特点及护理
可不 发热 、咳嗽,甚至肺 C a也无 明显表现 ,只有体检 时才 发
现 。一些 已患有心血管疾病 的老 年人 ,中风前 的先 兆和 不典型
24 出 院 时 的心 理 护 理 .
当患者出院时 , 一方 面将 有 关 注 意 事
项 告诉 忠 者 家 属 ,另 一 方 面 要 写 好 一 份 详 细 的 出 院 指 导 交给 患
者或 者家属。以保证 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得到延续 。对 于老 年 人 的 心理 卫 生 ,首 先 要 使 其 理解 人 的 生 老 病 死 是 自然 规 律 ,不
第 8 第2 卷 0期 ・ 总第 1 0期 0 21 0 0年 1 0月 ・下 半 月 刊
◎ 呷 鼎
D, L教 O EF :பைடு நூலகம் A T I O /
老 年 患者 心 理 特 点 及 护理 变化
邱 勤 吉林 省 辽 源 市 妇 婴 医院 ( 3 2 0) 贾 玉 琦 吉 林 省 辽 源 市 中 医院 ( 3 2 0) 16 0 16 0
21 患者初期 或新人 院的心理 护理 医 院的陌生环 境加上 疾 . 病 的 煎 熬 病 人 首 先 易产 生孤 独 感 ,缺 乏 安 全 感 而 感 到 焦 虑 ,担 心工作和经济 负担 。而病人 的 “ 角色 ”使病人 处于被动地位 , 因此病人变得拘谨 、沉默 ,而病人此 时需要安慰 。老年病人 适 应新环境 的能力差 ,多年来养 成的生活习惯一旦被打乱会 影响 老 人 情 绪 ,因此 我 们 在 护 理 工 作 中应 多给 予 照 顾 和 谅 解 ,应 主
豁达 ,保持乐观情绪 ;而性格 内向的老年 人心情积郁 ,气机 不 畅 ,使 潜 在 的 疾 病 有 所 发 展 。如 高血 压 、 冠 心 病 发 作 、 胃病 ,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居民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老年人是健康脆弱的群体,是一个疾病高发的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在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等方面都会出现退行性变化。
加之自身疾病的折磨,老年患者更易产生心理障碍。
同时心理因素也是直接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此,就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措施进行阐述如下。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孤独感:老年患者由于由于儿女长大不在自己身边,忙于工作,不能陪护自己,即使能陪护,有的老年患者面对不孝顺的子孙感到孤独和心灰意冷,情感十分脆弱。
紧张、恐惧:以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多见。
多数老人畏惧死亡,当得知自己患有严重疾病时便会精神紧张,担心疾病的愈后,产生强烈的求生欲,有些需要手术的患者入院前尤其是对主刀医生、责任护士不够信任,担心手术失败。
表现为对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对话敏感、易激惹。
有人则害怕无人照顾而烦燥不安。
悲观失望:老人由于社会角色改变,家庭地位下降及长期孤独寂寞,一旦生病,他们易产生悲观情绪。
也有的老年患者显现天真言行,常提难以实现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护士或患友冲突,爱哭,自控力极差,容易走极端,甚至与家属或医务人员对着干不配合治疗。
过分依赖:主要以病程长,依赖性强的老年患者为主。
表现为事事依靠别人,即使自己能完成的事也不去做,有的老人则小病大养,不愿出院,过分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表现出类似儿童般的依赖性。
护理对策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环境对老人心理活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护士要根据现有的住院条件,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在病房设置、病员安排、病房周边环境等方面,都要尽可能使其安静,整治、舒适、美观,尽量减少不良环境对患者的刺激。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主动与患者交谈,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十 年 的 牛活 社 会 实践 ,经 历 了心 理 发展 的 特 定进 程 ,同时 伴 随 着 牛理 发方 面 的 衰 老 ,各 系统 、组 织 、器官功能 的退化 ,如反 应变得迟 钝 ,多系统 疾 病增 多等 ,都 会造成心 理方 丽的 变化 ,形 成老年 人 特有 的心理特 征 。现将 我科 住院老 年患 者的心理 特 作行简介: 『 1 1 l女 『 瑞ff 7 一 , , 蒙 f I9 勺 从 科临昧 事内 作
况。
2 3 矛 盾 .
多见于 知识 分子 患者 ,由于他 们对 医学知识有 或多或 少的 了解 ,所 以既想通 过手 术解除 病痛 ,又 怕 术后 发生一些 并发症 而致 生活质 量下降 。护士在 心理疏导 时 ,着重介绍 手术 室的无 菌环境 ,手术器 械的 灭菌 要求 ,手术 人员规 范的工 作流程 ,并解答 其提 出的问题 ,消除顾 虑 。
,
年 住 院患 者 ,其 中男性 4 3例 ,女 性 3 5例 ,年 龄 7 0~8 5岁 ,平均 年龄 7 5岁 。 2 老年住 院病 人的心理 特点
I 人, 管川 r 人 浩特I 主
① 对年轻 医护 人员不信 任 。因为老年 人阅历广 泛 ,对 年轻 医护人 员缺乏 信任感 ,担心他 们对 自己 的病情不 了解 而误诊 误治 ,反复 多次找 医护人员 介 绍病情 ,认 为这样 医生在 治疗时 会得心 应于 ,对年 轻护 十操作 不信任 ,会想 办法找 年龄较 大的 医护人
痛 一
护 十 术 前 对 病 人进 行心 理 干 预 时 ,应 衣 帽整 洁 ,姿势 良好 ,面带 微笑 ;时间选择 在术 前一 日下 午 ,此时 患者 的注意 力更 多地 集 中在手术 上 ,表现 更 加忧 心 忡 忡 ,且 此 时 患 者 的 术 前 准备 已基 本就 绪 ,不 会影 响病 区 的 日常工 作 ,交 流时 间可控制 在 l 2 o~ 0分钟 ,与 患者 保 持 l米左 右 的距 离 ,言语 严谨 ,避 免详尽 解释 手术过 程或步 骤 ,做 好保护性 医疗措施 ;掌握 好倾 听的技 巧 ;保 护患者 的隐私 ; 适时教会 患者 及家属一 些 自我护理 常识 ,使病 区的 健康教育 得 到深化 。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已达到1.6亿,而且人数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老年人健康问题将是全社会的问题。
研究显示,具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致残率明显增高,导致医护资源的巨大消耗。
那么,怎样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缓解老年患者由于心理功能减退对社会造成的压力,就成为目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之一。
标签: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护理措施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1.1孤独和寂寞,无价值感老年患者由于工作和社交活动的减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等原因,多有精神和情绪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患病后更加明显,认为自己没有用,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再有大多数患者住院期间,对医院环境陌生,加之子女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守在身边,缺乏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更加剧了患者孤独的心理。
这类患者大多数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与其他患者交往,所以感到非常孤独,进而导致性格、行为的改变。
1.2抑郁、焦虑、恐惧心理恐惧和焦虑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患者住院后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在饮食、休息、睡眠等各方面难以适应,从而在精神上产生恐惧和焦虑,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的患者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病情,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绝症,因此终日忧心忡忡、惶恐不安。
这类患者多表现为烦躁不安、不思饮食、睡眠不佳、痛苦呻吟、只关心治愈时间及预后等。
1.3情绪不稳定,性格急躁,易激怒老年人情绪变化非常大,不仅对当前事情易怒,而且容易引发对以往压抑情绪的爆发,多见于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患者。
他们的情绪变化可能来自经济负担、病情、及亲人等,对自身疾病不适或稍有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发火以后又常常会产生懊悔的心理。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刻板、心事重重、沉默少语或多语,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失眠等。
1.4敏感和多疑对周围一个细小的动作,护士一句无意的话语,都可能引起他们的猜疑,猜测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又怀疑医生、护士甚至家人都在对他有意隐瞒病情,久而久之,加重其心理负担。
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作者:苗春松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5期作者单位:100010北京市隆福医院妇产科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
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环境的改善,躯体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身体状况的减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1.1 惶恐遗弃感每一位老年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工作岗位上担负一定的职务,一旦离开工作岗位,会因年老失去地位而感到空虚和被遗弃。
子孙不孝,家庭不和睦,生病后住院担心花钱多,怕疼痛,怕失去生活能力,尤其是一些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显著的疾病,更易使他们产生惶恐感。
1.2 孤独寂寞感孤独寂寞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心理特征。
有些老年人由于神经抑制高于兴奋,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
但是当他们离开工作岗位时,则往往若有所失,子女成家立业,各奔东西,加之亲朋亡故,更加孤独寂寞,忧心忡忡。
特别是生病离开家住进医院周围都是陌生人,这样患者自然产生孤独寂寞。
1.3 焦虑抑郁感老年人爱操心,他们既关心儿孙的进步成长,对有些年青人的生活习惯又看不惯,管不了,只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力不从心,不中用了,因而焦虑不安。
当有病时,这种心理更为明显,常担心自己的健康。
往往因一些小事发脾气,性格孤僻、固执,不易与人合作,不能自制。
特别是生病后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有的饮泣不语,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念头。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日臻完善,人们寿命也不断地延长。
而在此时,为了更好的促进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更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工作,笔者通过住院200例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情况调查以及近几年来的心理护理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1.老年人的心理活动1.1 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刚刚退休的老年人从忙碌的单位回归家庭,失去了与同事们共同学习交流的时间,孤独感倍增。
在家中孩子已成家立业,空巢老人逐渐增多。
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儿女一般只注重对老人们生活上的经济方面的投入和照顾,从而忽视在情感方面的交流。
尤其在老人身体遭受疾病困扰之时,孤独感和失落感更加强烈。
病后更加烦恼、焦虑。
有的老年人极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
1.2 情绪变化时该如何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
老年人在很多的时候由于不能处理好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在情绪上常表现为激动愤怒、悲伤与压抑,此时就应该给予适当疏导,首先做到让老人有所倾诉,把心里的压抑与苦闷倾吐出来,这样心情自然感到舒畅。
由于家庭是他们心灵支柱,因此家人应该多与老人进行思想沟通,通过语言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内心世界,调节情绪,认真对待心里的微妙变化。
此时要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心理学规律做好心理护理,对其表现出理解、关心和体贴,有的放矢地解除老人出现的各种情绪问题。
1.3 自私、多疑的心里变化。
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而人的行为受感知觉、思维、情感、性格、智能等影响。
从而老年人的上述心理活动发生变化,导致老年人容易出现行为方面的异常。
如自私、多疑、孤僻或者像孩子似的出现一些原始的幼稚行为。
自私的表现主要为以自我为中心,住院后希望医护人员每天围绕他一个人,只关心他。
不重视别人的感受。
1.4 老年人容易出现控制力下降、易怒。
老年人出现性格的改变,同脑的各部分发生退化的程度不一致,如大脑额叶比其他区域先退化,而额叶与性格有关。
老年护理拓展学习资料第四章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与护理
社会风气
尊老爱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尤其是现 在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整个社会都应该 关注、爱护、尊重老年人,形成良好的社会 风气,这有利于老年人积极心理的形成。
例如,在公共汽车上为老人让座,在银行 优先为老人提供服务,热心照顾孤寡老人等。
•老年护理学
社会福利状况
家庭养老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养老形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养老弊端的 不断涌现,社会养老今后将成为趋势。
•老年护理学
二、 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
老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最后一个转折 期。
这一时期,不仅机体衰老加快,疾病 增多,面临着死亡的考验和挑战;。
•老年护理学
(一)生理因素
生理的衰老和死亡的逼近对老年 人的心理影响是转折性的和持久性的, 也是带有冲击性的。
•老年护理学
感官的老化
进入老年期后,感觉器官开始老化,视 力和听力逐渐减退,视野变得模糊,听觉 障碍出现,耳背眼花成为显著特征,其它 感觉如触觉、嗅觉、味觉也在发生退行性 变化,老年人对冷热温度和味道的反应变 得迟钝。
•老年护理学
(四)疑病心理
健康状况的“自然滑坡”认识不足, 他们过分注意自己的躯体健康和生理变化, 对身体的偶尔不适感觉极为敏感,怀疑自 己患了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将正 常的生理变化误以为病理现象,到处求医 问药,一再强化自己的疑病心理,从而产 生不必要的紧张、苦闷、忧愁等。
•老年护理学
(五)对衰老和疾病的恐惧心理
•老年护理学
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大约1/4的人 经常患病,即使没有生病,也会因为器官 和机能的老化而感觉四肢酸软、身体疲惫 或其他不适。
老年人常患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以及各种癌症等疾病,则使他们感到恐惧、 悲伤、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
6、情感与意志的变化
老年人的情感与意志会因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社活环 境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老化过程中情感活动是较为稳 定的,即使有变化,也是由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变化所造 成的,而非年龄本身所决定。
二、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因素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2、社会和家庭因素 3、经济因素 4、营养状况 5、疾病
2、表现
焦虑是指包括指向未来的害怕不安和痛苦的内心体验、 精神运动性不安以及伴有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三方面症状, 分为两类。
急性焦虑
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惊慌、心烦意乱、紧张不安, 常伴有心悸、气促、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等,严重时,可 出现阵发性气喘、胸闷、频死感,有时会产生妄想和幻觉。
Hale Waihona Puke 慢性焦虑表现为出现精神紧张。经常有不安的预感,整日提心 吊胆、平时比较敏感,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稍不如意就会 发怒,易于他人发生冲突。
第四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
目标
掌握: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离 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的原因,以及表现、预 防与护理;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熟悉:老年人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老年人因机体老化,面临各种 生理功能减退、各种疾病明显增多、 社会角色改变、丧偶等生活重大事件, 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和良好适应,易导 致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严重 的精神障碍。护理人员应高度关注老 年人的心理卫生,以促进老年人的积 极、健康老龄化。
3、预防与评估 评估焦虑程度
针对原因进行处理:帮助老年人及家属分析产生 焦虑的原因和表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指导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放松和自 我疏导,建立规律的活动与睡眠。 指导子女理解尊重老年人:鼓励子女倾听老人的 心声,从内心谦让和尊重老人,关心体贴老人。 重度焦虑应遵医嘱应用抗焦虑药。
基础护理学: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
根底护理学: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现代的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人,作为一个统一的生命机体,他的生命过程表现不只是由生理的因素所决定,也受精神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时必须根据其心理学上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一〕老年人心理特点老年人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如下:1.感觉减退:首先是视觉,四五十岁后开始出现老化,随后听力、嗅觉、味觉、痛觉、触觉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2.智力减退:一般在20~40岁智力到达最顶峰以后逐渐下降。
智力衰退的速度因人而异,一般在60岁以后明显减退。
老年人智力的改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和家庭环境等。
3.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通常最早出现,对远事记忆良好,对近事记忆不良,对新事物学习较年轻人困难。
由于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定向力常发生障碍。
4.情绪改变:在老年人群中,情绪改变差异很大,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相应护理。
5.老年人性格改变:一般认为进入老年后有些人对自体机能过于关注,自尊心强、固执、易冲动,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冷淡表现,缺乏兴趣,生活单调,刻板,常不愿改变过去有害健康的老习惯,不易适应新的环境。
6.老年人行为改变:老年人由于大脑皮层的控制减弱,行为有些改变,如多疑、依赖、易冲动等俗称老小孩行为改变。
〔二〕老年患者心理护理1.患病初期或新入院时的心理护理:医院陌生的环境加上受疾病的煎熬,病人首先易产生孤独感,缺乏平安感而感到焦虑,担忧工作和经济负担,而病人的“角色〞使病人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病人变得拘谨、沉默,而病人此时需要抚慰。
老年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一旦被打乱会影响老年人情绪,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多给予照顾和谅解。
医护人员应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和院规,使其心理上有平安感。
学会谈话技巧,主动接触病人,要多了解老年患者的思想变化和情绪波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经常与患者交流,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温柔,处处尊重老人,以获得患者信任。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一些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需长期住院,继而出现焦虑、恐惧、寂寞、消极、依赖等心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如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长期住院;老年人;心理特点;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9-0078-02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在1997年10月进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人口每年以3.37%的速度增长[1]。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问题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所患疾病一般都是慢性或老化性疾病,病程长,治愈率低,易复发,并发症多,导致住院时间较长。
1989年,卫生部借鉴国外医院管理经验和方法,在全国推行分级医院管理。
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对不同等级医院均规定了硬性平均住院日达标指标。
《标准》要求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20 d;二级医院≤18 d;一级医院为6 d[2]。
但住院多长时间为长期住院,迄今为止并无相关规定,临床工作中也不赞成长期住院。
然而长期住院情况在临床中实际存在,此类患者通过多次周转为医院实现床位使用率。
患者住院时间长,继而出现一系列心理变化。
因此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应针对不同心理状况实施不同心理护理。
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患者中长期住院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其中焦虑5例,孤独11例,消极4例,依赖4例,固执2例。
住院时间为3个月~2年。
2 导致患者长期住院原因有以下几点(1)病情重,迁延难愈,如中风后遗症、机体功能恢复差、晚期肿瘤、各种疾病末期者。
(2)需长期借助医疗设备者,如反复肺部感染,痰液较多又不能自行咳出,需吸痰者;气管切开后,需每日更换消毒内套管;病情虽然稳定,但家庭护理不能保证符合要求。
(3)一些患者在家中独居,觉得医院住院环境好,有安全感,不似家中冷清,因此不愿回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1 临床常见心理特点
1.1 恐惧、焦虑、抑郁由于身体的老化、疾病的痛苦、丧失部分或全部生活能力,老年人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变化。
1.2 敏感、多疑敏感多疑,富于恶性联想,常把一些无关的病情与自己联系起来,怀疑和猜测医护人员及亲友对自己隐瞒病情,从而导致精神恍惚,身体疲惫,影响治疗[1]。
1.3 孤单、寂寞抱病在身,子女自立而纷纷离开家庭,老伴年迈体弱或去世,使老人倍感孤独、寂寞,有被抛弃感。
1.4 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多疑或有绝望心理老年病人,情绪多不稳定、幼稚,心胸较狭窄,好猜疑,好妒忌,自尊心强,易激惹。
甚至和小孩一样为不顺心的小事而哭泣,因某处照顾不周而生气甚至蛮不讲理。
受到不良刺激立即情绪激动,跟人大吵大闹。
1.5 自卑、自弃见于病情较重、疗效不明显或病情反复者。
这类病人常较悲观,不愿与人交谈,对治疗及疾病的转归表现漠然,不积极配合治疗,有的病人甚至有自杀念头。
1.6 偏执、暴燥、自持心理个性较强的老人常表现为:顺从性差、固执己见、不听从治疗和护理安排;心胸狭窄、好妒忌、脾气暴燥;过强自信心,认为自己年岁大、阅历深,不愿接受医护人员特别是年轻护理人员的指导。
1.7 过强依赖心理情感变得脆弱、敏感,顺从依赖,喜欢周围人对他尊敬,希望子女朋友来探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对医护人员存在很大的依赖心理。
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基础,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以及采用有关心理学的手段,从而影响或者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2]。
2.1 护理措施
2.1.1 收集资料全面评估患者,详细收集资料,特别是患者的经历、生活时代背景、文化程度、对健康的理解程度,深刻理解老年患者的心态,才能与老人进行沟通,从而找出个体的心理问题。
2.1.2 环境要求洁净、清新的物理环境;舒适、优美的人文环境;轻松、愉快的恢复环境,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3]
2.1.3 帮助老人适应角色转变老年人都有很强的自尊心,特别那种往日是工作单位的决策者,具有一定“权力”的老人,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举止言谈要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凡事多征求老人自身的意见,听听他们的说法,关注他们的想法;鼓励老人之间互相交流,并创造一些交流的条件:书报角、休闲亭、康复室等,彼此之间能互相倾诉。
2.1.4 尊重、体贴老年人尊重与被尊重是人类基本需要的一部分。
尊重老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对老人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使老人感到舒适、温暖和体贴,要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尽量满足老人的需要。
2.1.5 争取亲友的支持与配合帮助患者建立和谐的家庭及良好的社会关系,鼓励亲友勤探视,力求同老人共进餐、共娱乐,使老人能常以愉悦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与护理。
2.1.6 控制老年人身心疾病的发展恶劣的心理因素可诱发或加重许多身心疾病,身心疾病的发生又能导致心理状态的变化,两者关系密切,如果控制不当,将会出现恶性循环。
调动老年人对应激反应的能力,学会保持良好心态的技巧。
家庭成员也要尽量保证老人的心态处于一个良好、稳定的状态。
将某些对老人心理刺激较大的问题尽可能地淡化,或者用简捷的语言、平淡的心态向老人解释和描述,缓冲对老人的心理压力,并给予老人身心方面的支持。
而对于对疾病敏感、多疑的患者,尽量提供医学相关的信息,鼓励查阅资料,让他们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4]。
2.2 效果评价老年病人除了现有疾病迫切需要药物的控制以外,住院后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亦是一个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
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促进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