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常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职业道德(提纲摘要)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及、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弥补法律约束的不足,比法律更基本,适用范围更广。

2.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的特点;道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3.二者相辅相成,内容上有重叠现象。

4.评价上,法律多从事情结果上去评判,道德多从主体的是非、荣辱等去评判道德三大领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1.社会公德①.职业道德②.家庭美德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公民道德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准则职业道德:从业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人与人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团结、友爱、平等合作的关系。

体现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职业道德特征:[行业间相比较]1.鲜明行业性;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3.表现形式多样性;4.一定强制性;5.相对稳定性;6.利益相关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特征:[社会间相比较]1.继承性与创造性统一;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国外职业道德主要经验做法:1.道德立法:1987年美国一部规范政府官员的《从政职业法》英国《荣誉法典》2.信用档案; 3。

人力资源考试职业道德复习提纲

人力资源考试职业道德复习提纲

人力资源考试职业道德复习提纲:1、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2、道德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心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3、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把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两大规范,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

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

5、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a、职业理想b、职业态度c、职业义务d、职业纪律c、职业良心d、职业荣誉e、职业作风6、职业道德的特征:a、鲜明的行业性;b、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c、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d、一定的强制性;e、相对稳定性;f、利益相关性7、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a、导向功能b、规范功能c、整合功能d、激励功能8、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a、有利于调节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b、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c、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a、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b、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c、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d、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e、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10、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社会责任至上、敬业、诚信、创新1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1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a、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b、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c、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13、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

职业道德复习一、道德的内涵1.1荀子曾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一个人学习了礼并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就具备了最高道德。

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道德处理的三种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怎样做人―――以德为先,做有德之人。

1.2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1.3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产生时间--道德比法律产生早得多,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惟一的行为规范。

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的消亡,法律也将消亡,而道德变为全人类道德。

2、依靠的力量――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

3、作用的范围――法律只干涉违法行为,而道德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

1.4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2、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部分,例如:《宪法》、《婚姻法》3、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

1.5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用政令来诱导人民,用刑罚来制约他们,人民虽可免于刑罚,但没有廉耻之心。

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人民,用礼数来约束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而且能自觉地归于正道。

韩非是主张法治的,以法为重,但也要把法和德结合起来。

(古希腊也这样)中国以德为主,西方则以法为主。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1完整的道德体系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仁的根本,是道德的核心“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处子女,成年子女有风头扶助父母的义务”写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

职业道德概论复习提纲

职业道德概论复习提纲

《职业道德概论》复习提纲1.道德的含义(P3-4)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善恶的客观标准,就是看其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4)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道德的本质(P8-9)(重点在特殊本质)简答或论述道德的本质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

包括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1)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这种性质就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a: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另外,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又是辨证的,我们在承认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的同时,也要承认道德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

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

(2)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a.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道德是非制度化的规范,一种非权力规范,一种内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3.职业道德的含义(P14)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P2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职业道德(复习要点)

职业道德(复习要点)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一章1.教育职业的形成: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出现在春秋末年。

这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

随着东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变革,学校教育不再为官府所垄断,教师的身份也不再是官吏而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成为专门从事教育的工作者。

2.官学是指由中国历代官府所办的各级学校。

3.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教育和考试制度,由于采用的是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称科举。

4.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

5.教师职业的特点:①崇高性;②奉献性;③示范性;④主导性。

6.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指的是教师劳动对于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或者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培育一代新人、传承精神文化和推动社会文明。

7.教师职业劳动是一种传播文化知识、教育一代新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说是一种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

与其他职业劳动相比,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六个方面的突出特点:①目的的双重性;②对象的多样性;③手段的示范性④过程的往复性;⑤内容的丰富性;⑥效果的迟效性。

第二章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

2.马克思主要的道德本质观认为,道德的本质在于:首先,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其次,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最后,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3.道德除了具有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等一般社会意识常有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特殊的规范性;(二)广泛的社会性;(三)长期的稳定性;(四)道德与法律。

道德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均是调节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二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

但两者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方式又有很大的差异。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们的产生条件和发展趋势不同;第二,它们依靠的力量不同;第三,它们产生作用的方式和范围不同。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1)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1)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道德的形成:源于人类自身的需要。

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道德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道德规范及其内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新的时代将催生新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道德的内涵:它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调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最早是由荀子提出的。

道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其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道德的特征:1、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与内容;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3、道德对社会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具有能动性;4、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5、道德具有继承性和相通性;6、道德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实践是道德的基础,也是道德的目的和归宿。

道德的功能:是道德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1、道德的认识功能。

在现实社会中,道德能帮助人们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道德的调节功能。

在非对抗性的矛盾范围内,就需要有道德加以调节,其中包括调节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个人与朋友之间,个人与领导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乃至与国家之间的关系;3、道德的服务功能。

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又反过来为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关系服务。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

“把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写进了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2、励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和做人的行为规范;6公忠为国,反对外族侵略;7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职业道德提纲一(精选5篇)

职业道德提纲一(精选5篇)

职业道德提纲一(精选5篇)第一篇:职业道德提纲一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1.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用善恶评价并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表现为心理和意识现象;又是一种行为规范,表现为行为和活动现象。

P12.道德概念的含义:1)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是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

3)是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和各种行为。

P13.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社会生产方式在内的社会存在,其中最重要的对社会起着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

P24.道德的内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

P31)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体系等。

2)道德关系是被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所派生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包括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与集体的关系。

3)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

P3道德行为是人们相互交往中所采取的有意识的、经过选择的能够进行善恶评价的行动。

道德评价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所作出的善恶判断。

道德教育是按一定的道德要求、道德理想对人们的品质和性格进行陶冶和铸造。

道德修养是人们对自己的意识行为所作的自我解剖、自我改造。

5.道德体系是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以及某些特殊领在内的道德要求等因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P56.道德的特点:1)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 A.道德的变化同经济关系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B.道德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道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2)历史性、阶级性、全人类性和批判继承性。

P67.道德的作用:1)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A有助于使人们辨别善恶B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C了解人生的价值和生活意义D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社会整体的责任,正确进行道德理想的抉择。

职业道德复习要点

职业道德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复习要点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考查重点:1)道德的含义——调节社会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于自然)的重要手段2)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时效性、作用力、使用范围3)职业道德:心理意识、行为原则、行为规范的总和4)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立志勤学、持之以恒;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仁以待人、以礼敬人;诚实守信、见利思义;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修身为本、严于律己5)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和负面影响6)职工在工作中如何协调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行为准则)7)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8)爱岗敬业(最基本)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9)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10)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忠诚所属企业、维护企业信誉、保守企业秘密11)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12)勤劳节俭的意义和作用(价值)13)遵纪守法的具体要求: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遵守企业纪律(劳动、保密、财务、组织、群众)和规范14)工作中团结互助的具体要求:平等尊重、顾全大局、互相学习、加强协作15)工作中如何开拓创新: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坚定的信心和意志16)开拓创新5种情况: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拓展新供应源、创造新的企业组织形式17)什么是“慎独”18)《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本道德规范、核心、原则、基本要求(五爱)、着力点、19)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20)社会主义荣辱观21)中共中央十六界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五部分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考查重点:1)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冲突该如何处理例题:销售员小张一直实施自己制定的X销售方案,销售业绩骄人,公司准备提升他为销售部经理。

最近他制定了一个新的Y销售方案,可是Y销售方案具有一定的风险,搞好了效益会翻一倍,反之就会受很大损失,还可能使他丧失被提拔为销售部经理的机会,假如你是小张,你会采取以下哪一种做法?()(A)下决心实施Y方案(B)把Y方案提交给总经理,让总经理定夺(C)放弃实施Y方案(D)把Y方案推荐给同事2)职业活动中的文明礼貌(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例题:某顾客在商场挑选商品时,花了很长时间,仍然犹豫不决。

《职业道德》提纲

《职业道德》提纲

《职业道德》提纲《职业道德》提纲绪论一、道德1、道德的概念:“道”的原始含义指行走的道路,以后逐步转化为一个表达事物发展规律性的哲学概念,指世间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

伦理学上,道指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社会行为规则或规范。

“德”与“得”相通,是对“道”的获得。

哲学意义上,道指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根源,德则为一物所以生之原理,“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

伦理学上,德指修道有得,即人遵循为人处世之道所具有的行为和品德。

现代伦理学上,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道德与法律产生、发展的情况不同。

道德比法律的产生早得多,而且它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行为规范。

(2)道德与法律依靠的力量不同(即强制力不同)。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的褒贬、人们的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进行调控。

法律则靠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保证实施。

(3)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

道德干涉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和一切社会关系,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即使是不良的,只要未构成违法,法律就不得干涉。

二者有普遍调整与重点调整的有机分工。

联系:(1)法律与道德产生于共同的经济基础,都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

(2)法律与占统治地位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

(3)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方向。

(4)法律与道德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都是互相配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二者在内容上相互重叠非常明显,很多规范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另一方面,二者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很突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是一个趋势。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职业道德复习大纲

职业道德复习大纲

职业道德复习大纲一、常识1、根据人们道德活动领域的不同,通常我们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将道德连用的是《荀子·劝学》:“...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2、1982年产生并作为全国职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是《全国职工守则》。

3、春秋战国的思想家对人性观提出了性恶说与性善说。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5、形成职业道德境界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是他律的境界、自律的境界、自由的境界。

6、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自律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等四个方面。

7、在现实社会中,职业道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软性约束”,主要体现为:行业规范所约定、单位纪律所强调、社会舆论所监督。

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9、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忠诚所属企业、维护企业信誉、保守企业秘密。

10、职业道德的三要素是:职业职责、职业权利、职业利益。

11、整洁得体,兼顾“TPO”,即时间、地点和场合因素TPO(Time——Place——Occasion)12、举止得体的具体要求:态度恭敬、表情从容、行为适度、形象庄重。

13、团队精神要求,目标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令行禁止。

14、工作态度就是劳动者对待自己岗位职责的态度,是其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专业技能、价值观念等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劳动者个人对社会、对社会其他成员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重要基础。

15、创新的本质是突破。

16、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名词解释1、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和调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理和规则。

2、职业道德——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他是人民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

1.技术工人应当具备的素质?P9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健康素质2.时代主题与我国基本国情?P1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基本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当代技术工人的历史使命?P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工人阶级在我们国家的社会地位?——(处于领导阶级的地位)5、技术工人在我国的地位是什么?——(主人的地位)6、依法治国的总要求、两项基本原则、特点以及对技术工人的要求? P22总体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两项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二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特点有:强制性、规范性、预防性、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是:要认真学习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7、德治的内涵、宗旨、“德”的内容、德治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是什么?P22内涵:就是以社会主义的道德去治理国家,是一种通过道德实施合理管理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或者说是通过道德的合理运作实施社会控制的原理和制度。

宗旨:是要保证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各项活动既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又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内容:包括个体美德、也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对技术工的要求:应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努力加强自我修养,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

同时,以自己高尚的道德言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添加砖加一昼夜,尽一份力。

8、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P28含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去译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特点:一是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特殊规范性;二是具有历史继承性;三是道德具有广泛渗透性;四是道德具有显著的实践性;五是道德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即着力点)?核心:为人民服务 P30基本原则:集体主义 P33基本要求:五爱(爱祖国、是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P36主要内容(即着力点):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P38 10、“三德”的内容及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是什么?内容: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尊纪守法;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诚守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复习提纲

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复习提纲

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复习提纲复习内容及要点1 人类社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社会以及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

自从人类脱离了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

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2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3 人生在世界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4 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5 道德和法律的区别;1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不同;2依靠的力量不同;3作用的范围不同。

6 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而且最终将代替法律成为唯一的行为规范,永远不会消亡,国家的消亡,法律也将消亡。

7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而道德有统治阶级的道德,也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也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

在阶级社会的历史上,形成了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

8 法律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机关执行。

道德没有强制性,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来进行调控。

9 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们行为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10 道德和法律的联系:1在作用上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在内容上道德和法律相互重叠;3在现实生活中二者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1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在内容上道德和法律相互重叠;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6公忠为国,反抗外侵;7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12 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4 计划和市场教师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5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区别:1从社会性质上看,基本制度不同;2从所有制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3从分配制度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按资分配为主体,社会性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为主体;4从生产目的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获取最大利润为最终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满足社会需要为最终目的。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职业道德是指职业人员在从事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对于维护一个行业的稳定和良好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职业人员个人的声誉和素质,更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下面是关于职业道德的一些知识点。

1.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职业人员应当讲真话、做实事,不得故意隐瞒、不如实交代事实真相。

同时,职业人员应当遵守合同和承诺,信守诺言,不得违约或欺骗他人,以确保良好的商业信誉。

2.尊重他人:职业人员在工作和交往中应当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个人尊严,不得歧视、侮辱或恶意诋毁他人。

同时,职业人员应当尊重他人的知识、经验和意见,善于倾听和沟通,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和友好关系。

3.保护客户利益:职业人员对客户有着特殊的责任和义务。

职业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利益,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工作。

同时,职业人员应当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不得将客户信息泄露给他人或滥用客户信息。

4.独立自主:职业人员应当保持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不受其他利益方的影响或控制。

职业人员应当勇于批评和指正不当行为,有敢于拒绝不合理要求的勇气。

同时,职业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准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私利。

5.持续学习与提升:职业人员应当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的意识,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人员应当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6.社会责任:职业人员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职业人员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问题,传播正能量。

同时,职业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从事有损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活动。

7.保护环境:职业人员应当在工作中充分注意环境保护,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

职业人员应当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关于职业道德的一些知识点,职业人员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将这些道德准则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形象,为行业的良好发展作出贡献。

三级秘书

三级秘书

三级秘书——《职业道德常识》复习提纲一、道德常识(一)、道德概念道德是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道德性质1、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2、道德是灵魂的力量、精神的支柱、事业成功的基础。

3、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三)道德的作用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四)、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与联系1、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法律规范是社会的准则2、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产生早,最终也将代替法律成为惟一的行为规范。

3、道德规范由社会舆论形成。

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

4、两者作用范围不同,道德规范对道德行为,产生作用,法律只对违法行为产生作用。

(五)德治与法治的关系1、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德治与法治有相互重叠的成分。

3、德治与法治有相互转换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5项内容1、爱国守法2、明礼诚信3、团结友爱4、勤俭自强5、敬业奉献三、现代社会需要增强的5种意识1、自主意识2、竞争意识3、效率意识4、民主法律意识5、开拓创新意识四、公民道德5项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五、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重点、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社会主义道德的着力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六、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的关系1、职业道德在企业文化中占有重要作用(或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3、职业道德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七、企业文化的性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作风、企业礼俗、员工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企业环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的总和。

八、职业道德与个人的关系1、职业道德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2、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职业道德。

3、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和习题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和习题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一、道德(一)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内容上道德和法律相互重叠;在现实生活中二者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我国《宪法》规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婚姻法》中规定的“敬老爱幼”的要求,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

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它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一)最基本的职业道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1.行业性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5.相对稳定性6.利益相关性(三)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四)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1,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2,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3,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1.道德立法工作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1.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5.社会主义义利观: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职业道德重点纲要

职业道德重点纲要

职业道德重点纲要(学习要点)一、道德(一)道德的概念1、定义: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识记内容:(1)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2)道德是人的专利。

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3)人类社会要和谐有序地向前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规矩、一定的规则、一定的标准。

有了这些规则,而且深入到人们的心里,人们自觉按这些规则去做,各方面的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3、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1)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规范个人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2)道德和法律同是人们行为的规范,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第一,时效性长(1)从道德和法律的产生、发展来看,道德要比法律的产生早得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惟一的行为规范。

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建立了国家机器,才制定了法律。

(2)法律实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道德就不一样,统治阶级有统治阶级的道德,被统治阶级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

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道德却不仅永远不会消亡。

第二,作用力大(1)从依靠的力量来看,二者也不同。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

(2)道德则不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

它是依靠社会舆论的褒贬、人们的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来进行调控的。

(3)道德就是通过这种有形无形的压力对一个人的品行发生极大的作用的。

第三,适用广泛(1)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

(2)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们行为所干涉的范围则要广泛得多、深入得多。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企业人力资源师

职业道德复习提纲企业人力资源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复习资料职业道德【概述】《职业道德-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分两篇十二章,其中上篇(1-5 章)为职业道德的基础理论知识,下篇(6-12 章)为职业道德践行规范。

试卷题目数量为25 道选择题,其中1-8 题为单选,9-16题为多选,17-25 题为“个人表现部分”,即平均每章出约1.3 道题目。

【分章节知识罗列】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1、道德含义:“道”原指道路,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规则,“德”是人们对“道”的认识和把握;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属于上层建筑,是特殊的社会现象;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2、道德与法律关系:道德与法律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

3、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

具有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4、职业: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工作。

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

5、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职业活动的产物。

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6、职业道德基本要素:理想、态度、义务、纪律、良心、荣誉、作风7、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行业性、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的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利益相关性。

8、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导向、规范、整合、激励。

9、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三个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 、我国职业道德历史发展:原始-奴隶- 封建-新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德常识
(一)、道德概念
道德是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道德性质
1、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2、道德是灵魂的力量、精神的支柱、事业成功的基础。

3、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三)道德的作用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四)、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与联系
1、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法律规范是社会的准则
2、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产生早,最终也将代替法律成为惟一的行为规范。

3、道德规范由社会舆论形成。

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

4、两者作用范围不同,道德规范对道德行为,产生作用,法律只对违法行为产生作用。

(五)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1、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德治与法治有相互重叠的成分。

3、德治与法治有相互转换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5项内容
1、爱国守法
2、明礼诚信
3、团结友爱
4、勤俭自强
5、敬业奉献
三、现代社会需要增强的5种意识
1、自主意识
2、竞争意识
3、效率意识
4、民主法律意识
5、开拓创新意识
四、公民道德5项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五、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重点、着力点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社会主义道德的着力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六、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职业道德在企业文化中占有重要作用(或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2、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3、职业道德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七、企业文化的性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作风、企业礼俗、员工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企业环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的总和。

八、职业道德与个人的关系
1、职业道德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2、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职业道德。

3、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

4、职业道德反映个人整体道德素质。

5、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人格升华最重要的途径。

九、个人道德素质的内容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十、道德的内容
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开拓创新、道德修养。

十一、文明礼貌四项标准
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

十二、爱岗敬业的要求
1、树立职业理想
2、强化职业责任
3、提高职业技能
十三、诚实守信的要求
1、忠诚所属企业
2、维护企业信誉
3、保守企业秘密
十四、办事公道的要求
1、坚持真理
2、公私分明
3、公平公正
4、光明磊落
十五、勤劳节俭的作用
1、有利于防止腐败
2、有利于促进效率提高
3、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4、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十六、团结互助的要求
1、平等尊重
2、顾全大局
3、互相学习
4、加强协作
十七、开拓创新的有关表述
1、开拓创新是时代的需要
2、要有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3、要有坚定信心和意志。

十八、开拓创新的作用
1、促进优质高效;
2、促进服务争先;
3、促进效率看好;
4、促进事业发展;
5、促进竞争取胜;
6、促进个人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