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5.1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经济学概述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制度、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政策的一门学科。
它旨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政治经济学分为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价值与价格价值是商品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体现,而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它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货币与信用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和。
货币政策和信用政策是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
货币供应量、利率和信贷规模等因素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
四、国民经济循环与增长国民经济循环是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连续运动。
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生产率的提高。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五、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旨在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运行。
六、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是指各国在经济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际经济关系愈发紧密。
对外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运行规律和政策。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总结: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商品与货币2.1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价值规律2.2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2.3 货币流通与信用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1 资本和剩余价值3.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3.3 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4.1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2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4.3 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第五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5.1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5.2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5.3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第七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7.1 公有制的性质和作用7.2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7.3 混合所有制经济第八章: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8.1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和作用8.2 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8.3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政策第九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9.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9.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任务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十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10.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1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应用10.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挑战与前景这些章节旨在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这些教案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
如有需要,请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其与传统经济学说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在于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特别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交叉领域。
本文将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政治经济学。
一、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经济和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它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政府干预市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运作,以及这些运作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
二、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边际效用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其中,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政府干预市场的作用,边际效用经济学侧重于利润最大化和资源最优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主张政府应该扮演主要角色来调节经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我调节的效果。
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2.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能得到的额外好处。
3.政策工具:政策工具是政府用于干预经济的手段,例如税收、补贴、货币政策等。
4.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和产生经济效益的情况,例如市场垄断、外部性等。
四、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等,都与政治经济学密切相关。
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也是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来调整市场,使市场更加稳定和繁荣。
五、结语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理论,这些知识点和理论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关键知识点。
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方面的职能;世界货币则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这导致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四、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政治经济学概念大全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
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一个关系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
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
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
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庸俗政治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代表人物萨伊(法国)、马尔萨斯(英国)。
该学派宣扬阶级调和,掩盖利润的真正来源,否认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该社会的——生产力、上层建筑(注意:不联系经济基础)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分为两类:一是没有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界物质,如矿藏;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等。
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
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概念1.1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领域1.2 资本主义制度的起源和演变1.3 需求、供给和市场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关系2.1 经济体系与政治体系的联系和互动2.2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责2.3 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第三章:劳动力市场3.1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决定因素3.2 工资和雇佣决策的基本原理3.3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市场失灵问题第四章:资本市场4.1 资本市场的基本组成和运作机制4.2 利率和资本价格的形成4.3 资本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外部性问题第五章: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5.1 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5.2 跨国公司的产生、发展和影响5.3 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补偿和调整机制第六章:经济增长和发展6.1 经济增长的经典模型和现代理论6.2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6.3 发展政策的实践和评价第七章: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7.1 收入分配的测度和解释7.2 收入分配的经济学原理和政策干预7.3 贫困问题的定义、测度和解决办法第八章:货币和通货膨胀8.1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市场8.2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解决办法8.3 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理论第九章:国家债务和财政政策9.1 国家债务的测度和影响9.2 财政政策的管理和调整9.3 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理论基础结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变革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应对方式的展望。
启发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知识,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为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做好准备。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1.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1.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1.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1.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1.5、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1.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1.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2.1、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商品经济。
2.3、凡是商品一般都是:人们劳动的产品。
2.4、商品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2.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2.6、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销售。
2.7、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8、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2.9、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10.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
3.1、资本总公式是:G—W—G‘。
3.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3.3、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4、准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3.5、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3.6、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3.7、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资本积累。
3.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
3.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3.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4.1、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4.2、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是:生产阶段。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
1.经济学下属学科编辑本义项政治经济学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概括及简史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原研究生产、购买及出售、以及法律、社会习俗惯例,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
起源于道德哲学,主要受到18世纪发展起来的政治,社会经济的影响。
十九世纪,“Economics”(经济学)一词代替了“Political Economy”(政治经济学)。
不过在1890年Alfred Marshall 的那本极具影响力的著作出版之前,一个倡导用数学模型解决经济问题的学者William Stanley Jevons,建议将这门学科独立,并成为一门科学。
今天,政治经济学并不是经济学的同义词,甚至两者的含义有很大不同。
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源自芝加哥和维吉尼亚州学院产生的公共选择学说等等。
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发展,已经超出了以往模型的范围,人们开始愈发重视政治经济学,并加强了对于其理论的研究。
后来随着全球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加深,政治经济学终于正式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并在各相关大学开设专门学科。
编辑本段概述政治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
由于政治经济学不可能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虽然有的政治经济学也标榜自己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所以政治经济学作为范式是前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
只有以对称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对称关系为自己的对象、出发点和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的对称经济学才是科学的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终结,科学经济学的开始。
编辑本段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s)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ic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古希腊的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1.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1.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1.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1.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1.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1.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1.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当中所建立的生产、分派、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据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2.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2.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相关政治现象的学科,它探讨了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下面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相关政治现象的学科,它涉及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国家政策和社会结构等方面。
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政治经济学起源于17世纪英国,最初是为了研究国家财富和人民贫困问题而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理论。
其中,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政治经济学是最为重要的三个学派。
1.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
它的基本理论包括价值理论、价格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理论等,这些理论探讨了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商品交换的关系以及财富分配的规律等问题。
1.政治经济学中的不同学派和理论政治经济学中存在许多不同的学派和理论,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等。
这些学派和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现象的影响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为改善社会关系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它还可以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政治经济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协调,以及信息技术对生产关系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同时,政治经济学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的结合,探索更加完善和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与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探讨了经济与政治的交互作用,并就经济问题提供了政治解决方案。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通过国家计划和政府控制实现资源分配的经济形式,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是指市场供求和私有财产权力的制度。
2. 政治经济学的根基:政治经济学源于古希腊时期的政治哲学,其根基主要基于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 现代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力量和利益,以及如何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经济目标。
4.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指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而经济发展则强调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5. 政治经济学家的角色:政治经济学家研究理论,并就政府政策和经济变革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6. 政府调控与市场自由:政治经济学讨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和限制。
7. 政治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政治经济学涉及一系列关键概念,如供求关系、竞争、垄断、劳动力市场和财政政策等。
8. 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政治经济学始于18世纪的古典经济学派,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后来发展为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不同思潮。
9. 政治经济学与全球化:政治经济学研究了全球化对国际经济秩序和国家政治力量的影响。
10. 政治经济学的应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
11. 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公平: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12. 政治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可持续发展,即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和社会公正。
13. 政治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关注的是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福利。
14. 政治经济学与全球经济危机:政治经济学研究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并寻找解决方案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政治经济学教案》
《政治经济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1.1 课程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经济活动和经济学资源、稀缺性和选择市场、供给和需求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1 资本和资本主义资本的概念和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2.2 剩余价值理论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2.3 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社会福利制度和政治民主制度的作用第三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3.1 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社会主义从理想向现实的过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2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模式3.3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四章:国家与经济4.1 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国家经济职能的演变和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干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和市场经济的局限性4.2 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和经济体制的类型和特点混合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4.3 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帝国主义和国际垄断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组织第五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体系5.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2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国家与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5.3 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创新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和挑战第六章:市场经济体制6.1 市场经济的定义与特征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与缺点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6.2 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基本概念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6.3 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与职责第七章: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7.1 企业行为与决策企业目标与利润最大化企业竞争策略与市场优势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7.2 市场结构与竞争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与市场力量寡头垄断市场与竞争策略7.3 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企业间合作的形式与动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企业战略联盟与产业集群第八章: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8.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与特点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8.2 国际贸易与对外开放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类型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发展历程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8.3 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我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策略与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第九章: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9.1 收入分配公平与不平等等问题收入分配的概念与衡量指标收入分配公平与不平等等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与现状9.2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与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与意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9.3 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的现状与挑战第十章: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与挑战10.1 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政策制定与分析中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10.2 政治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挑战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对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政治经济学在应对新时代发展难题中的使命10.3 政治经济学的前景与学科建设政治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展望政治经济学在培养高素质经济学人才中的作用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包括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国家与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以及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与挑战等十个章节。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经济学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研究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仅是市场价值,还包括规制、社会制度及其建构等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成为了国家和全球政治的核心,政治也不得不与经济相互作用,否则就会影响到国家和全球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济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系统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
在全球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管制市场经济等各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政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千差万别,而这些不同角色的形成是由政治经济学的因素决定的。
因此,政治经济学成为了了解和掌握经济和政治变革规律的重要的理论学科。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第一,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家对市场的干预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政治经济学要研究国家与市场的作用和分工,同时也要分析市场中的危机和失控。
第二,政治力量对经济关键资源的控制。
与任何资源分配相似,经济资源如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也在激烈的竞争中,这样的竞争往往需要政治力量来进行掌控。
因此,政治经济学也会研究这些关键经济资源的控制方法以及它对市场和政治权力的影响。
第三,经济全球化和发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学越来越关注国际关系和经济的交流。
它要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也要研究全球化的限制和效应,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从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中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庞大而持久的话题。
如今,全球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这些问题。
在当前的世界形势下,谈论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全球化。
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好的趋势,可以促进分工和资本流动,可以扩大贸易和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经济活动。
另一方面,还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争议的,它会损害高薪就业机会,带来社会分化和不均等,也会导致环境的破坏等等问题。
总体来说,全球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既成事实,而且它仍然是一个争议的问题,需要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发展、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内容。
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发展趋势、政策实施效果等重要知识点。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对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政治经济学概念及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政治体制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如何影响政治权力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发展、国家政策等等。
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在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由于政治和经济之间关系繁杂,因此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非常广泛,理论架构也颇为庞大。
二、政治经济体制政治经济体制是指国家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总称。
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家政权机构的设置、国家政策的取向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
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资本主义体制、社会主义体制和混合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政府更多的是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管,实行市场经济,并推崇私有制。
社会主义体制以计划经济为特点,国家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的计划和控制,国有制相对较大。
混合经济体制则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既保留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又进行了国家管控,它的实质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双向协调发展。
三、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政治经济体制是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总体描述,它的特点主要包括政治权力的性质、政治治理机构的设置、经济管理体制等。
不同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资本主义体制注重市场配置资源,主张自由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社会主义体制则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推崇公有制,国家对经济有着较大的控制;混合经济体制则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进行综合性的整合,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双向协调发展。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目(全
D.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服务
E.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2.9.市场经济是 (ACDE)
A.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
B.生产者之间劳动交换的一种形式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D.从微观方面优化资源配置
E.在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阶段出现的
E.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强制压力
3.7.相对过剩人口(BCD)
A.产生的原因是人口的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
B.产生的原因是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C.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D.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E.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
B.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C.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E.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成正比
2.8.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相互关系是(ABDE)
A.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B.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
D.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E.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
1.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ADE)
A.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反作用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
A.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
B.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C.是由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
D.体现着商品经济的一般经济关系
E.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一章: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学科。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理论,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内涵与要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渊源2.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背景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观点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影响第三章:劳动价值论3.1 商品与价值的概念3.2 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3.3 商品交换与价值实现第四章:剩余价值理论4.1 剩余价值的概念4.2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4.3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第五章:资本主义经济体系5.1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发展阶段5.2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矛盾与危机5.3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扩张与全球化第六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6.1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6.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优势6.3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7.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与趋势7.2 跨国公司的概念与发展7.3 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挑战第八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当代中国的指导作用8.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8.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际影响尾声通过本教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全面了解、分析和应用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理论,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辨与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五)
第五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
2、资本家计算其生产商品的成本是:以耗费的资本来计算的。
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成本低于商品价值的差额是:剩余价值。
4、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利润率。
5、部门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结果是:部门之间利润的平均化。
6、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全社会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过程。
7、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8、形成生产价格的前提是:平均利润的形成。
9、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超额利润。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的影响是(ABCD)
A.它是资本家经营的盈亏标志
B.它的补偿是资本家继续进行生产的条件
C.它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政治经济学试题答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D.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2.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的产品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抽象劳动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简单劳动B.商品的使用价值C.价格标准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A.一般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货币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6.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8.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9.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10.计件工资是()A.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B.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C.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D.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12.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G—W…P…W’—G’B.W…P…W’—G’·G—WC.P…W’G’·G—W…PD.G’—W…P…W’13.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A.劳动力B.原料C.厂房D.机器14.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A.有形磨损B.无形磨损C.精神磨损D.自然磨损15.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A.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B.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C.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D.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1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v+m)=ⅡcB.Ⅱ(c+v=m)=Ⅰ(v+m)+Ⅱ(v+m)?C.Ⅰ(c+v+m)=Ⅰc+Ⅱc?D.Ⅰ(v+△v+m/x)=Ⅱ(c+△c)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A.固定资本的更新B.流动资本的更新C.不变资本的更新D.可变资本的更新18.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以()A.劳动的实际耗费来计算的B.资本的耗费来计算的C.预付的不变资本来计算的D.获取剩余价值的多少来计算的19.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A.按相反方向变化B.按相同方向变化C.按反比例关系变化D.按正比例关系变化20.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完全相等B.完全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D.无法比较A.价值的转化形式B.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C.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D.生产成本与剩余价值之和22.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A.货币资本的职能B.生产资本的职能C.商品资本的职能D.流通资本的职能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A.保管费B.运输费C.包装费D.建筑费24.股票的价格与()A.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股息成反比,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C.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不成比例D.股息不成比例,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25.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A.全部剩余价值B.租金C.平均利润D.超额利润26.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分割为(()A.利息和企业利润B.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C.利息和超额利润D.产业利润和超额利润2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商品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C.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2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A.商品输出B.原料输出C.资本输出D.劳动力输出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B.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C.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外部的结合D.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30.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生产资料B.个人消费品C.社会总产品D.生存资料3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人类从事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先决条件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2.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33.资本的共性表现为()A.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B.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资本C.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D.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E.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34.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A.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B.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产业资本必须变换三种职能D.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E.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依次继起3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资本的有机构成D.预付资本量的大小E.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3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A.生产使用价值B.创造出劳动力价值C.创造出剩余价值D.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E.转移劳动力的价值37.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包括()A.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B.暂时闲置的用于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C.暂时闲置的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的流动资本D.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E.暂时闲置的机器、厂房等38.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A.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B.商品价值的平均化过程C.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D.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E.资本有机构成的平均化过程39.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对()A.利息率的调节B.货币流通量的调节C.税种和税率的调节D.价格水平的调节E.国家采购的调节40.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特征有()A.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B.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和比例性C.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E.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1.B2.C3.B4.D5.D6.A7.A8.A9.C10.A11.A12.A13.B14.A15.C16. A17.A18.B19.A20.C21.A22.C23.D24.A25.D26.A27.B28.C29.D30.B二、多项选择题31.ABCD32.BD33.ABC34.DE35.ABDE36.AD37.ABCD38.ACD39.AB40.ABCD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基本经济规律是()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A.剩余价值理论B.商品经济理论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D.阶级斗争理论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A.市场购买力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C.商品价格总额D.商品的供求状况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D.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内容看()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B.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流通资本D.社会总产值8.生产成本()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D.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C)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B.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B.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11.新殖民主义在实质上同旧殖民主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D.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C.在垄断阶段以前不可能起作用D.在战后由于垄断资本国际调节的加强,这一规律不再发生作用14.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A.对外开放的本质要B.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D.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1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A.经济前提B.生产目的C.根本任务D.经济形式1.B2.A3.D4.B5.B6.B7.D8.C9.C 10.C 11.D 12.D 13.A 14.B 15.C1.资本积聚是指()A.以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B.通过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C.以许多中小资本联合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D.以剩余价值资本化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2.经济体制是指()A.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B.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C.和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上层建筑D.和资源配置相联系的经济组织、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3.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点是()A.增加货币的发行B.调节货币的需求量C.调节货币的供应量?? D.确定货币的投资方向4.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A.国际分工的发展B.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C.经济全球化? D.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高?? B.生产力能够平衡发展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并且发展不平衡D.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并且平衡6.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点是()A.资本不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B.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C.资本不分为等额股份,股票不公开上市D.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在清偿债务时负无限清偿责任7.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A.投入等于支出B.支出大于收入C.投入小,产出大D.投入大,产出小8.我国现在的小康还属“初步小康”,其主要特点是()A.高水平但不平衡B.高水平但不全面C.低水平但比较平衡?? D.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9.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A.利改税 B.分税制 C.统收统支 D.税利分流10.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目前的一个基本方针B.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C.权宜之计?? D.一个阶段的政策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
政治经济学
2020/3/4
政治经济学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性质决定了人们相互之
间的结合方式,通过人们的物质结合方式,进 而决定着人们物质利益关系及其社会形式。 反映特定物质利益关系的社会形式一经形 成,就有着它独立的运动规律。它的运动会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
2020/3/4
政治经济学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大学经济学教学体 系中的“政治经济学” 课程特指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经济学。它是建立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论基础上的科学理论。
2020/3/4
政治经济学
一、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 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 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 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 究。创立了科学的政治 经济学理论。
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人们 对它的理论接受与否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性。
2020/3/4
政治经济学
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科学抽象法:区分本质与现象,注重揭示隐
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关系,并用本质运动的 规律说明现象的成因; 3、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历史事实出发,撇开 历史的偶然性,用经济范畴的运动变化,从 逻辑上再现历史发展过程。
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分析: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起点是个人的本性。人
具有无穷的欲望;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物品 是稀缺的。人们必须采取对有效的方式利用 资源,为此,必须在各种利用方式之间进行 选择。
对这种选择方式、选择过程的研究就构成 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2020/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国际市场的价格形成状态可分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前者是由不受垄断等因素的干扰、由独立经营的买卖双方进行交易达成的价格;
后者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
它包括跨国公司为逃税等原因制订的调拨价格,垄断组织采取的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制订的价格和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第二,经济周期的变化是劳动力移动的重要促成因素。处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经济高涨时,生产扩张,劳动力需要强烈,实际工资率将上升,因而吸引国外劳动力流入;反之,将推动国内劳动力外流。
第三,劳动力禀赋状况是劳动力移动的深层原因。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实际工资率相对较低,将引起国内劳动力外流;反之,将吸引国外劳动力迁入。由于劳动力禀赋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形成了劳动力流动的基本走向。如地广人稀的中东国家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其他亚洲国家的劳动力流入的集中地之一。
(2)许多厂商生产同样的产品,任何买者都不会对一个卖者的产品产生偏好,从而排除了卖者垄断;
(3)所有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
2.完全垄断
完全垄断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个厂商控制。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而非价格接受者。
3.不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是同时包含竞争和垄断因素的市场形态。或者说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状态。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理论框架去描述它。但有两种具体市场形态常常成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研究的对象: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国际价格的条件
(1)在国际贸易中心市场上经常形成的商业性的大宗商品的进口和出口交易价格,或者在主要出口国形成的出口价格和主要进口国形成的进口价格。
(2)可以用自由外汇支付的价格。
(3)在国际贸易中进口业务和出口业务互不联系的商业合同价格,如在国际集散中心、国际交易所、著名的国际交易会和博览会,经常大量进出口的地区,买卖双方进行价格磋商时,一般都参照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商贸旅游系教案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
学校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授课教师张钒专业名称会计、旅游管理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授课班级授课课时2授课时间
授课章节(单元)
5.1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教学目标
了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值、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教学重点
国际市场上的垄断个竞争
教学难点
(2)厂商数目较多。每个厂商对自己的产品的价格有一定控制力量,但因竞争存在又不能相互勾结来控制价格。在这一市场形态中,厂商的数目足够少,因此每个厂商都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但厂商的数目有足够多,以至于每个厂商可以忽略竞争对手对其行为作出的反应。
(3)厂商进入和退出比较容易。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与完全竞争的厂商均衡相同。长期均衡中竞争因素更显重要,如果存在垄断利润(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必然引起新厂商进入,使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又迫使原有厂商压低产量,直到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平均成本=平均收益时为止,即总收益等于总成本,不存在超额利润,从而达到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
从流动的性质看,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多数是永久性移民,到日本、欧洲或中东国家的,多是外籍劳工。这主要受相关国家移民政策影响。
从流动的方向看,劳动力基本上是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口相对少的国家,从经济落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资高的经济发达国家。劳动力国际流动在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这是劳动力迁移的最直接原因。劳动力移动的直接收益表现为移动后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环境、水平的改善。劳动力移动的成本是指为迁移而付出的全部代价。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费用和其他货币支出,迁移期间的工资和其他收入损失,为迁移而付出的其他非货币支出或牺牲,如社会、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不适应。如果劳动力移动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就构成了劳动力移动的现实基础。
垄断竞争是竞争与垄断两种力量混合的市场形态,而且这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市场形态。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是:
(1)每个厂商均能生产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产品。一方面,产品差异能确保厂商对其特有的产品拥有垄断地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竞争;另一方面,同一行业的差别产品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使厂商必须面对本行也其他厂商的竞争。
人们常说的国际价格是指国际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客观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
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通常是指:
(1)某些国家市场集散中心,集散地商品的市场;
(2)某些商品主要出口国(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出口价格;
(3)某些商品主要进口国(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进口价格;
(4)某些重要商品的拍卖价格开标价格等。国际价格基本上是自发形成的,是由国际价值、货币价值或汇价、供求关系决定的。
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讨论、自学
总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资本主义的国际贸易情况及新时期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作业
1、劳动力国际流动在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中黑体字部分
教学后记
二、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和竞争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假设基础上的,但现实中,大多数市场结构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这两种极端的情形之间。因而,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不完全竞争三大类型。
1.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是指没有任何干扰和障碍得自由市场竞争。完全竞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能够单独影响价格;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
更新、补充、删节的教学内容
学内容
教学手段、
导入
复习上次课内容,提问导入新授课
5.1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一、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值
国际价格亦称国际市场价格或世界市场价格。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国际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三、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位移。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按短期和长期区分,其主要形式有外籍劳工和移民两种。短期流动是指那些在国外寻求职业所产生的劳动力流动,它主要表现为各国劳动力市场上外籍工人的数量变动,外籍劳工只是在别国临时工作。长期流动是指移居所产生的劳动力流动,移民是指到别的国家定居,最终成为该国居民,反映为各国移民数量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