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呈现超低温世界的奇妙技巧 解读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3课件2.5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3.解词义
闷葫芦:课文中指密封而摇起来声响不清脆的葫芦。可用来比喻极难猜透 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还比喻不爱说话的人。
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4.辨用法
(1)考察 考查 ①坐着宇宙飞船到那么遥远的星球上去_____, 考察 人的生命是不够用的。
②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_____ 考查 我们的学习效果。
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隆冬时节,冻得发抖,我们会说:真冷!但我们不知道这“冷”会到什么 程度,一直冷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现象。本文会把我们带进一个普通 人无法接触到的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习本文要注意作者运用多种说明 方法阐述抽象深奥道理的方法和严谨准确的语言。
帮助你知人论世
叶永烈(1940— ),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 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 事,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早期主要从事科普创作,系《十万个为什么》 的主要作者之一。科普代表作是三部《小灵通漫游未来》。后转向传记 写作,出版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 等多部传记作品。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 以至没有。但这两个词语的侧重点不同。“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 去了或很快失去了。“消逝”则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3)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①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________: 面目全非 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 液体。 面目一新了。 ②这个工厂经过改建,已经________
超低温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世界,其中存在着许多超出人们常识的 奇妙现象。本文作者抓住这点来做文章,善于从普通人的常识角度出发,引 出超乎人们常识的奇特现象,从而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高中语文必修3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3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材分析教材优化全析一、内容详解本文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奇妙的超低温世界,采用五个小标题:冰雪不足以言冷;奇妙的现象;没有电阻的导线;广泛的应用;诱人的幻想。
第一个小标题,冰雪不足以言冷。
开头从“冰冷”引出比“冰”更冷的东西,进而通过人们的实验室测试和理论推算,得到一个结论,冷有一个极限——最低温度是-273.16℃,叫做“绝对零度”,人们已经获得了离绝对零度只差1/500000℃的超低温。
第二个小标题,奇妙的现象。
作者向读者介绍了鲜花、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的变化,金属在超低温世界里变得面目全非,以及液态氦的超流现象。
第三个小标题,没有电阻的导线。
金属的超导现象的发现、发展以及应用。
第四个小标题,广泛的应用。
介绍了超低温在钢铁工业、农业上的应用,超低温技术主要应用在液态空气工业、医学、宇宙航行、科学研究等方面。
第五个小标题,诱人的幻想。
生物学家正在研究的生物的“生命冷藏”问题,对延长人的寿命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真是一个诱人的幻想。
二、技巧鉴赏1.采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超低温现象及其应用是一个抽象的前沿性的知识,如果采用平实说明的方法,可能读者会感觉深奥难懂,枯燥无味。
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个科学现象,作者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条理有序地展开说明。
①举例子: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
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②列数据:据统计,现在世界上的电能,大约有1/4损耗在输电线路上。
一旦制成没有电阻的导线,那就相当于使全世界的发电量增加了1/4!③分类别:在钢铁工业上,人们开始用超低温处理钢铁制品。
经过处理后,钢的强度可以提高一倍半,铁的强度可以提高两倍。
在农业上,人们利用超低温来锻炼种子…………在医学上,人们利用超低温技术,保存一些贵重药品……在宇宙航行中……在科学研究中……④作比较: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铅平常是软绵绵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可是在超低温世界里,铅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恢复原状。
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生版)导学稿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课题】《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语文必修3第5课)【学习目标】1、了解超低温现象的奇妙之处。
2、学习从科技说明文中提炼并筛选信息。
3、学习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抽象事理的写作技巧。
4、了解超低温现象的应用前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抽象事理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探讨【课时安排】1课时【作者简介】叶永烈,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
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早期主要从事科普创作,系《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科普代表作是三部《小灵通漫游未来》。
后转向传记写作,出版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等多部传记作品。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积累(识记词义)[广寒宫] :[面目全非] :[闷葫芦] :[小巧玲珑] :[悠然自得]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一)整体感知1.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奇妙的超低温世界,采用了五个小标题,请筛选文中关键信息分别归纳其主要内容。
【明确】2.什么是\'超低温\'?什么叫\'超低温现象\'?它的奇妙之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3.超低温目前得到了哪些应用?除此之外,它还会有那些应用前景?请说说你的见多识广。
【明确】4.课文是以什么顺序把这个奇妙的世界说明清楚的?说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明确】5.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述出来。
看看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在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其作用。
【明确】6.请举例说明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明确】三、课堂练习1、阅读课文,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A、“绝对零度”已经是冷的极限,也是人们目前得到的最低温度,即零下273.16 ℃。
低温世界的奇迹阅读题及答案
低温世界的奇迹阅读题及答案低温世界的奇迹(1)在低温的世界里,各种物质都会呈现出奇特的景象。
在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一种浅蓝色液体,称为“液态空气”。
如果梨浸泡在液态空气中,它会变得像玻璃一样易碎;鸡蛋和石蜡在液态空气中会像萤火虫一样发出荧光。
从-100℃到-200℃,汽油、煤油、汞和酒精会变成坚硬的固体;二氧化碳会变成雪白的晶体,弹性橡胶会变得非常易碎,钢会变成“豆腐”。
人们利用许多材料在低温下的脆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破碎技术。
在现代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等。
这些材料经低温液氮冷却后,抗冲击性能大大降低,出现脆性开裂,为破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种低温粉碎方法用于肉的粉碎,可以一次将骨、皮、肉分开。
(2)低温世界也是农业生产领域的有效助手。
人们过去常往田鼠的洞穴里注射化学杀虫剂。
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会破坏土壤。
使用低温杀虫剂后,向老鼠洞里注入少量液氮。
由于低温液氮处于高度压缩状态,其体积在洞穴中迅速膨胀了700-800倍。
然后,蒸发的氮气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里排出,洞里的空气被耗尽,导致田鼠窒息。
低温农药具有无毒、快速、有效的特点,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关注。
(3)低温技术可以快速打捞沉船。
打捞沉船的常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船内,使船内的水排出,沉船获得浮力,浮出水面。
这种捕鱼方法要花一整天的时间。
采用低温打捞,只要向舱内注入液氮,低温液氮就会像爆炸一样膨胀,高压气泵架能迅速排出舱内积水。
一家英国低温公司将这艘船沉入英吉利海峡9米深的水中,然后向沉没的船舱内注入近20升液氮。
只花了30秒就把沉船从水里救了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低温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
从食品保鲜到生命冷冻,从工业生产到尖端超导技术,低温世界将出现奇迹。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5【教学课件】《奇妙的低温世界》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了解“超低温”的相关知识及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基础上,发挥想象,思考这一现象有何发展前景及实用性?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超低温现象在钢铁工业、农业育种 、液态空气工业、医学、宇航、科 研等方面的具体运用,还作出了利 用超低温技术延续人的寿命已进行 漫长的星际旅行的大胆设想。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超低温技术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在今天已经有了较大进展,主要应用于能 源(超导输电、超导储能、超导电机等),交通(磁悬浮列车、船舶磁推进器) ,医疗卫生(核磁共振成像、生物磁仪器等),电子技术(超导微波技术应用 、各类超导传感技术、半导体—超导体集成电路、超导计算元件等),重大 科学工程(加速器、受控热核装置等)和国防技术(超导反潜、扫雷、飞船再 入、电磁推进、通讯及制导等)等领域。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作业 材料:一位被冷冻万年的宇航员考察完银河系外的星球后回到地球。 请以“考察归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谢谢观看!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下定义:如“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零下273.16℃,叫做‘绝 对零度’”。
作诠释:如“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
举例子:如“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 | 必修3
作比较:如“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 的一团粉末”。
列数字:如“据统计,现在世界上的电能,大约有1/4损耗在输电线路上”。 打比方:如“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象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 当叮当直响”。 分类别:如“广泛的运用”一节从钢铁工业、农业、医学、宇宙航行、科学研 究几个方面分类说明“超低温”的作用。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科学小品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师用书粤教版必修3
5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本课话题——科学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里,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荧光。
鸡蛋射出的荧光是浅蓝色的,石蜡射出的荧光是浅绿色的。
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
科学朴素而美丽,纯洁而高尚。
自古以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科学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使科学水平逐渐提高,使新的科学技术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就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贫穷与落后;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我们当今的电子时代和丰富多彩的舒适生活。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2015年中国科学界最大的事件,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女,药学家。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科学是讲求实际的。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华罗庚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高中语文:2.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素材(1)(粤教版必修3)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素材1 .课文解读(1) 作者简介叶永烈,1940 年出生于某某某某。
1963 年毕业于大学化学系。
现为某某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某某海外文联名誉主席。
1951 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早期主要从事科普创作,系《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科普代表作是三部《小灵通漫游未来》。
后转向传记写作,出版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与蒋介石》等多部传记作品。
(2) 基本解读超低温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世界,其中存在着许多超出人们常识的奇妙现象。
本文作者抓住这点来做文章,善于从普通人的常识出发来引出超乎人们常识的奇特现象,从而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文章趣味横生,把抽象的事理说明得生动感人。
比如文章开头一节。
作者从“冰冷”二字人手,指出“冰雪不足以言冷”,然后说出一连串更冷的地方: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可达到—90 ℃,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可达到—160 ℃,海王星可达到—229 ℃……这使人们以为冷可以一直低下去,可以低至零下几千、几万甚至几千万摄氏度 ( 正如热那样 ) 。
这时,作者却指出:冷有极限,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绝对零度—273.16 ℃。
短短一段,一波三折,层层铺垫,最后才抖出作者真正想说的内容,让读者为之一振,也很容易就理解了“绝对零度”这个陌生的概念。
又如最后一节“诱人的幻想”。
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利用“生命冷藏”来解决星际旅行这一难题的可能性,作者先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金鱼在超低温的液态空气中变得硬邦邦的,但经过 10—15 秒之后放回温水中,它居然复活了 ! 这一挑战人们常识的有趣实验使作者后面介绍的设想变得容易理解了。
全文以小标题分节,清晰地标示出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冰雪不足以言冷”引出话题,介绍“绝对零度”概念;“奇妙的现象”介绍超低温世界中有趣的奇特现象;“没有电阻的导线”重点介绍超低温中的超导现象;“广泛的应用”介绍超低温技术在目前的一些具体应用;“诱人的幻想”则提出了利用超低温技术在星际旅行中延续人的寿命的设想。
粤教版精品教案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1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一、教案策略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超低温,了解超低温世界的奇妙现象。
(2)能力目标:从文中筛选信息;准确理解概念。
(3)情感目标:展望对运用超低温的运用前景,激发科学探索与创造兴趣。
2、教学重点: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3、教学难点:把握概念4、主要方法:讨论探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材料:1967年1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一所小学的疗养所里,一位对人体冷冻一直很感兴趣的73岁物理学教授,詹姆斯·贝德福德即将死于肺癌。
在他床边的是洛杉矶人体冷冻学会的几位成员。
下午6点半,他的病情加重,开始气喘。
不久,他的私人医生宣布他已经死亡。
人体冷冻学家们迅速将他的遗体同一台心肺机连在一起,供给他营养物和氧气,以便保护脑部不至于再受损;同时,为防止血液凝结和活组织中形成冰晶,向遗体注射肝素和二甲基亚砜。
接下来,冷冻学家们将其遗体置于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使体温慢慢下降至冰点附近,之后关掉心肺机。
到午夜2点,遗体体温停留在干冰的温度上(-74.5℃左右)。
这时,冷冻学家们把贝德福德的遗体放入注满温度在-320F(相当于-197℃左右)液态氮的贮存器腔内,贝德福德的遗体在几秒钟内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
几天之后,容器带着他的遗体被空运到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实验室,等待能治疗晚期癌症并且有办法使刚死亡的机体与组织恢复生命的那一天。
2、导入语:是什么让这位物理学教授能等到医学可以治好他的癌症那一天呢?——是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那么,什么是超低温世界?超低温世界有何奇妙之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3、作者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
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
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新著:“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四人帮兴衰”系列:《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陈伯达传》;《陈云之路》、《胡乔木传》、《行走美国》、《行走俄罗斯》、《行走中国》、《受伤的美国》等。
高二语文奇妙的超低温世界3
问题探讨
1. 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奇 妙的超低温世界,采用了五个小标题,请筛 选文中关键信息分别归纳其主要内容。用你
清晰的语言来表述
2. (注意“绝对零度”“液态空气”“超低温”“超流现 象”“超导现象”这些概念)超低温现象的奇妙之 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应用前景怎么 样,请说说你的奇思妙想 。
阅读小试
——测验你的阅读效果
• 第一部分:
1. 宇宙中比冰更冷的地方很多,文段列举了哪3个 地方? 2.这3个地方最冷的温度能低到几度? 3.冷的极限又称为什么?
• 答案
1.南北极、月亮背着太阳的一面、海王星 2. -229°C 3. “绝对零度”
• 第二部分:
1、在超低温世界里,空气变为“液态空气”, 它是什么颜色的? 2、在超低温世界的设备应用哪种金属去做? 3、铅棒和锡棒哪种可以在超低温世界用来敲打? 4、“超流现象”是发生在哪种气体上? • 答案:1、浅蓝色 2 、铜 3 、铅 4 、氦
说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合作讨论(一)
•“超低温”是一种什么样的 现象?“超”体现在哪里?
•它有什么奇妙之处
“超低温” 的 “超”体现在
冰雪不足以言冷,北极和南 极不算最冷,海王星也不算 最冷,绝对零度是冷的极限 零下273.16℃。零下一二百 度,就叫超低温。
奇妙之处表现在:
空气变了颜色,鲜花在液态 空气里变脆,鸡蛋、石蜡等 在液态空气里发出荧光,水 银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 铅变得非常倔强,锡会碎成 一团粉末,氦会出现“超流 现象”,导线会出现超导现 象。
奇妙的 超低温世界
叶永烈 作者简介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阅读小试 问题讨论 说明方法归纳
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 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 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 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此后,多年 从事科普创作,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关心,并对叶永烈作了两 次批示:“调查一下,如属实,应同上海商量 如何改善叶永烈同志的工作条件。” 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幻童话、科学小品、 科普读物700多万字。电影《红绿灯下》(任导 演)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 艺作品一等奖…… 后来转向文学创作。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 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低温世界的奇迹》阅读答案
《低温世界的奇迹》阅读答案低温世界中各种物质会呈现奇特的景象。
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假设把梨子在液态空气里浸过,它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那么会像萤火虫似的发出荧光。
在零下100℃到零下200℃时,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会变成硬邦邦的固体;二氧化碳那么变成了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钢铁也变成了“豆腐”……人们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创造了一种低温粉碎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充满着各种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在应用低温下液氨冷却处理后,这些物质的抗冲能力大大降低,呈现脆性龟裂,给粉碎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这种低温粉碎方法用于粉碎肉类,可做到骨、皮、肉一次性干净利索地别离。
低温世界还是农业生产中除虫灭害的得力助手。
人们以往在田鼠在洞穴中注入化学农药灭鼠。
这种方法不仅花钱多,而且会使土壤受损。
改用低温农药后,将少量液氨注入鼠穴中,由于低温液氨是高压缩状态,释放之后,在穴中其体积急速扩大700至800倍,随即气化后的氨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中向外推出,把穴中的空气排净,致使田鼠窒息而死。
低温农药无害、快速、有效,已引导起广阔农民的关注。
低温技术能快速打涝沉船。
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
这种打捞法要花一整天。
采用低温打捞,只要向船舱灌入液氨,低温液氨便会爆炸船地膨胀,高压气体泵架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
英国一家低温公司将船只沉入英吉利海峡9米深的海水中,然后把近20升液氨压入沉船舱内,仅用30秒钟,就使沉船露出了水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开展,低温世界将更多地为人类造福。
从食品保存到生命冷冻,从工业生产到尖端超导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低温世界的奇迹。
2013年粤教语文必修3课件:第二单元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一级作家。50年代
起发表诗作。自1960年出版第一本著作起至今
已出版300多部著作。
2.资料链接
(1)什么叫Cryogenics?
希腊文所谓KRYO即是“冰冷”的意思,而
cryogenics就是指制造冰冷温度,其实现代所通
用的cryogenics temperature要比冰冷温度更低。
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 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 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 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 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 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该 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思考】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本诗的风格。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细剖· 深析]
[楼主]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一文,是介绍物质在超 低温条件下出现的一些现象及超低温技术在不 同领域的应用问题的科技说明文。文中说明的 现象和问题都是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超出了 人们的常识范围,显得比较抽象、深奥,往往 会令一般人望而生畏。可是本文不仅没有丝毫 的晦涩难懂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妙趣横生,这 是为什么?
第 5 课 奇 妙 的 超 低 温 世 界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摄 氏度(shè 浸 泡(jì ) . n) . 韧性(rè n) .
玲珑(lí ló .. nɡ nɡ) 分馏(liú 铌 (ní . ) . ) 钽 (tǎn) 镎 (ná . . )
二、字形辨认 nɡ荧光屏 yí nɡ萤火虫 yí 晶yí nɡ莹 馏水 蒸liú liū溜冰 liù遛街 脾气 pí 纵横bǎi捭阖 bà i稗官野史
第5课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学案(含答案)
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案(含答案)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习目标1.了解超低温世界的奇妙之处。
2.学习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抽象事理的写作技巧。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镊子浸泡氦气损耗答案nijnhiho2多音字强倔铛闷馏答案jin/qin/qinju/judn/chnmn/mnli/li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234答案1倔强/崛起2萤火虫/荧光3石蜡/腊月4摄氏度/镊子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面目全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闷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小巧玲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悠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答案1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错点提醒注意感情色彩,多含贬义。
2本文中指密封而摇起来响声不清脆的葫芦。
可用来比喻极难猜透而令人纳闷儿的话或事情,也比喻不爱说话的人。
3形容小而灵巧.精致。
4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
5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2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超低温的奇迹阅读答案
《超低温的奇迹》阅读答案《超低温的奇迹》阅读答案超低温的奇迹奚同庚①在向绝对零度进军的同时,科学家又在艰辛地探索着低温世界的许多奥秘。
②在低温世界里,物质会发生人们意想不到的许多奇妙的变化,出现很多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
③在超低温条件下,许多金属的性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韧性本来很好的钢,变得像陶瓷那样脆,敲一下它就会粉身碎骨;至于锡,用不着碰它,已经变成一堆粉末了;本来能流动的水银,变得像铁一般坚硬。
当然,也有例外。
像铜、铝和镍在很低的温度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
④在超低温条件下,除了金属以外,其它物质也会发生面目全非的变化。
柔软而娇嫩的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过以后,会变得像玻璃那样既脆又硬,摇一摇,还会叮当叮当直响;在非常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氧气像白色的砂粒,氢气像石头一样硬,各种气体几乎全部成了固体。
惟一的例外,最能抗冻的是氦气,它还是液体。
不过当氦气冷到-℃的时候,它竟会变成一种能“爬”善“攀”的液体。
⑤如果把一个小杯子放在大杯子里面,小杯子里面盛放着液体的氦,当温度冷到-℃的时候,小杯子里面的液氦就会自动地沿着杯子的壁向外“爬”出去,流进大杯子里,一直到大、小杯子的液面相平为止。
⑥这时候的液体氦,已经是一种没有一点粘滞度的理想流体了。
我们把液氦在极低温下这种自动“爬”出容器的现象,称为“超流现象”。
科但是,目前还不清楚。
⑦“超流现象”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什么用处,学家对这种奇异的物理现象极为重视。
有人认为,具有超流现象的理想流体是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它可能也存在于某些崩溃的星核之中。
弄清这种新的物质形态的本质以后,对于分析宇宙中像脉冲星一类奇异星体的本质,很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
⑧此外,超低温技术对于原子核物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物理学中著名的“宇称守恒定律”被否定,以-270℃下的实验结果为依据的。
同样,依靠超低温下的实验结果,又证实了著名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理论。
高二语文奇妙的超低温世界5
这一去,父亲再也没有回转家门,在公路的拐弯处踽踽而行时,让一辆疾驰而至的小汽车给撞个正着,父亲一个后仰,仄过的身子“大”字形地仰躺在马路的边沿,冰凉的路面托着他厚实的脊梁, 父亲在浮,父亲在飘,父亲在腾,父亲的意念在天地之间游走。只是散了神采的眼光显得灰暗、疲乏且无奈,最后的一声闷哼是道别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声盲语,在山祭的途中显得格外地尖厉凄惶。这闪 自灵府的最后一线霁光不再那么柔和,尖刻干硬的,与干硬的风,与混沌不清的浮尘糅合在一起。
微信现金足球网 那天天气窒闷惨淡,天空鱼鳞片样地叠着厚而重的晕黄的云层,地面上不时旋起干冷得砭人肌骨的清冷的风,裹挟着浮尘扬开去,上下一般地混沌迷茫。
约摸午饭后,父亲说:年年都在清明日拜祭,今儿不耽误了,得上山头去。语罢,提着一篮子的香烛、黄纸等物件一头扎进茫茫无际的粉尘里。
父亲出生在安庆城郊的一个中途落败的大户人家,随着我那木讷厚道的爷下几块宅前院后撂荒的田落以及一 堆不谙事的娃儿,困窘得童年时的父亲不得不早晚陪侍塾师,白天还得不紧不慢地跟定我奶奶帮着松松禾苗,摘摘棉花。我的奶奶在丧偶以后,不倚不靠,里里外外地担负起一大家子的活计,五个子女 还居然成活下来,还居然都出落得象模象样。
GDYWBX030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1
资料链接
绝对零度
• 即热力学温度0K(开尔文),根据摄氏温标的 定义,为-273.15℃。根据经典物理理论,此 时所有物质的原子在这个温度时完全停止运动, 在此温度下物质的热能为一定值,可取为0。
科技前沿
最低温度纪录:绝对温标0.5纳开
• 最低温度纪录:绝对温标0.5纳开
• 由德国、美国、奥地利等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 小组,日前改写了人类所达到了最低温度纪录:他们 在实验室中达到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0.5纳开尔文 (一纳开等于十亿分之一开尔文)的温度,而此前的 纪录是比绝对零度高3纳开。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达 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 • 科学家们在新一期《科学》(2003/9)杂志上发表论 文介绍说,他们是在利用磁阱技术实现铯原子的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态(BEC)的试 验过程中达到上述温度的。参与研 究的科学家大卫· 普里查德介绍说, 将气体冷却到极端接近绝对零度的 条件对于精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此次的试验成果有助于制造更 为精确的原子钟以及更为精确的测 定重力等。 玻色-爱因斯 坦凝聚态
据理论推算,自然界中的最低温度为273.16℃,这一冷的极限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
即某些材料在低温下电阻完全消失的特殊现象。
• 学习写法
• 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化抽 象为具体,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 俗易懂地表述出来。看看课文运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在文中找 出具体例子分析其作用。
常识链接
• 说明是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对客观事物进行解
广东版高中语文必修3
多媒体课件
温度变化
-100℃,-200℃ 会怎样???
叶永烈
第一课时
作者介绍 听读课文 字词积累 内容解读 质疑思考 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
高中语文《奇妙的低温世界》素材粤教版必修3
5.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奇妙的低温世界》参考资料1.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主要介绍了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的现象及超低温的应用和前景。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举例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超低温情况下一些物质所发生的种种奇妙的现象,接着解释“超导现象”,说明发现超导现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可行性前景,解释说明超导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具体全面地说明了超低温的广泛用途,对超低温研究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2.学法指导文章采用了5个小标题:“冰雪不足以言冷——奇妙的现象——没有电阻的导线——广泛的应用——诱人的幻想”,按照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易懂地介绍给读者。
阅读时可以由此入手,注意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对比、作诠释、下定义、描写说明等等,把深奥的科学道理介绍得通俗易懂。
第二板块1.文题解读“超低温”指比低温更低的温度,物理学上指低于-263℃的液态空气的温度。
在本文中,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
在超低温的环境下,会发生种种奇妙的现象:一些金属会变得面目全非;一些到体会失去电阻;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中会射出荧光……超低温目前在工业、农业、医学、航天及科研中被广泛应用,超低温世界里有更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2.走近作者叶永烈(1940~)浙江温州人,当代作家。
著有《穿甲克衫的人》《在“机器人城”》。
笔名萧勇、久远、叶扬、叶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毕业后到上海科教电影厂任编导。
1980年调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担任常委,兼上海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并从事专业创作。
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
一级作家。
50年代起发表诗作。
自1960年出版第一本著作起至今已出版300多部著作。
3.背景纵览本文作于上个世纪末,当时正是超导研究获得重大突破的时候。
4.课文详解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叶永烈冰雪不足以言冷[采用小标题形式,总领各部分内容,使读者比较容易把握全文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呈现超低温世界的奇妙技巧——解读《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一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物质在超低温条件下出现的一些现象及超低温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问题。
这些现象和问题都是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超出了人们的常识范围,显得比较抽象、深奥,往往会令一般的人望而生畏。
可是,阅读本文时,我们却不仅没有丝毫的晦涩难懂之感,反而觉得妙趣横生,几欲一口气把它读完。
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作者呈现超低温世界呈现的奇妙技巧吧。
一、恰当自如的说明方法
文章采用一定的说明方法,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说明事物和事理的特征。
说明方法运用得当,能化陌生化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从而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一文能消除一般读者的畏惧之情,首先就得益于作者恰当自如地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列数据等多种说明方法。
请看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中作者是怎样说明“绝对零度”这一抽象的概念的:
后来,人们从理论上进行推算,才知道冷不像热那样可以无限发展。
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273.16℃,叫做“绝对零度”。
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
这短短的三句话就用了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三种说明方法。
第一句先用“热”的可以无限发展与“冷”的不能无限发展作比较,为第二句引出“冷”的极限作好铺垫。
第二句则先承接第一句的内容,指出“冷有一个极限”,然后,再给“绝对零度”下定义,让读者毫不费神地接触到了“绝对零度”这个概念。
不过,“绝对零度”毕竟是一个极为抽象的专业术语。
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它,作者紧接着再用“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一句来补充诠释这个概念,从而使读者能想象得出“绝对零度”到底低到了怎样的程度。
这样,“绝对零度”这个概念在读者的心目中便不再只是一个抽象、枯燥的概念了,而是一个具体、可感的事物了。
二、生动风趣的说明语言
准确、简洁是说明语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一篇优秀的科学小品文是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此的,而必须在确保语言准确、简洁的同时,尽量使说明语言生动风趣一些。
科学小品文的读者都是普通人而不是专业人士,只有运用生动风趣的语言行文,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做出说明和解释,才能避免枯燥乏味,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一文的作者叶永烈就深谙此理,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使文章
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让读者读完之后不由地发出会心一笑。
请看作者在“奇妙的现象”中对铅的说明:
铅平常是软绵绵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可是在超低温世界里,铅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恢复原状。
一个铃铛如果用铅做的话,在常温下摇起来像个闷葫芦,但是用液态空气浸过以后,摇起来却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
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铅在常温下和在超低温下的不同性状。
第一句话中的“听话”、“倔强”两个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既准确又生动。
而第二句则分别用“像个闷葫芦”、“银铃般”的比喻来形容用铅做的铃铛发出的响声,显得极其形象通俗。
三、轻松活泼的文学手段
科学小品文必须运用文艺手段使文章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即要把文章写成说明文与文学作品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性文体,以克服一般说明文容易产生的枯燥、死板的弱点,给人以亲切感或亲近感,从而赢得更多的读者。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是由于作者善于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做文章,从普通人的常识出发来引出超乎人们常识的奇特现象,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具有了小说般的“故事情节”,因此,便也能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让读者读起来爱不释手。
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这部分中,作者先从“冰冷”二字入手,指出“冰雪不足以言冷”,然后列举出北极和南极、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海王星等一连串更冷的地方,从而使人们误以为“冷”也可以像“热”那样“低至零下几千、几万甚至几千万摄氏度”。
这时,作者却指出“冷有一个极限”。
最后,才引出“绝对零度”这个读者极为陌生的概念。
这种层层铺垫之后才如抖包袱般抖出作者想要说的内容的写法,使文章一波三折,富于变化,能牢牢地吸引住读者。
当然,课文运用的文学手段并不止安排小说般的“故事情节”一种,还运用了悬念、渲染等文学手段。
不过,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便不再赘述而留待各位作更进一步的深入探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