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油料作物害虫
主要害虫种类
主要农物害虫:一、地下害虫: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蝼蛄(华北、东方)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黄地老虎、大地老虎、小地老虎、种蝇、蟋蟀。
二、麦类害虫:黏虫、麦蚜、小麦吸浆虫、小麦叶峰、小麦害螨三、禾谷类杂粮害虫:1、玉米螟2、东亚飞蝗3、高粱条螟4、玉米蚜5、粟灰螟四、棉麻虫类 ;1、棉蚜2、棉叶螨3、棉铃虫4、棉红铃虫5、麻叶甲6、绿盲蝽7、烟蓟马 8、麻天牛五、油料作物害虫 ;1、大豆食心虫2、豆荚螟3、油菜蚜虫4、草地螟5、菜粉蝶6、豆天蛾 7. 黄宽条跳甲 9、小菜蛾六、薯类害虫 ;1、马铃薯瓢虫2、甘薯麦蛾七、糖类害:1、甜菜跳甲2、甜菜象甲八、储粮害虫:1、玉米象甲2、麦蛾3、谷螟4、豆象5、谷蠹主要农作物病害:一、麦类病害:1、小麦条锈病2、小麦叶锈病3、小麦杆锈病4、小麦白粉病5、小麦纹枯病 7、小麦赤霉病 8、小麦散黑穗病 9、小麦腥黑穗病 10、小麦根腐病 11、小麦粒线虫病 12、小麦丛矮病二、禾谷类杂粮病害:1、玉米大斑病2、玉米小斑病3、玉米丝黑穗病4、玉米黑粉病三、棉麻病害、油料作物病害:1、油菜菌核病2、大豆包囊线虫病3、油菜霜霉病4、向日葵菌核病5、大豆花叶病 6、大豆菟丝子四、薯类病害:1、马铃薯病毒病2、马铃薯晚疫病3、马铃薯早疫病五、糖类作物病害:1、园林植物病虫害一、食叶害虫:1、杨叶甲2、大蓑蛾3、梨星毛虫4、黄刺蛾5、杨扇舟蛾6、甜菜褐斑病2、甜菜根腐病舞毒蛾 7、斜纹夜蛾 8、银纹夜蛾 9、国槐尺蛾 10、霜天蛾 11、蓝目天蛾12、黄褐天幕毛虫 13、柑橘凤蝶 14、蔷薇三节叶蜂 15、美国白蛾 16、柳毒蛾二、吸汁害虫1、大青叶蝉、桃蚜、棉蚜、粉虱类、介壳虫类、绿盲蝽蓟马类螨类三、蛀干害虫:1、光肩星天牛2、双条杉天牛 3.桃红颈天牛 4、锈色粒肩天牛5、松褐天牛6、杨十斑吉丁7、松纵坑切梢小蠹8、柏肤小蠹 9、芬芳木蠹蛾东方亚种10、杨木蠹蛾 11、柳木蠹蛾 12、白杨透翅蛾 13、杨干透翅蛾 14、臭椿沟眶象 15、沟眶象七大类病害(花卉)1、霜霉病类(疫)2、白粉类3、锈病类4、煤污病类5、炭疽病类6、灰霉病类7、叶斑病类枝干病害:1、腐化溃疡病类( 1)杨树烂皮病( 2)杨树溃疡病( 3)槐树溃疡病2、枝枯病类3、丛枝病类4、枯败病类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列当(1)各样树木管护、修筑、病虫害等方面光盘(2)各种害虫生物学特征等光盘(3)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光盘。
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
• 胞囊线虫是喜温、好氧动物。胞囊具有抗旱、 抗寒、耐碱、耐湿及抗微生物侵染的作用,一 般胞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最长可达10年 以上。土壤pH8.0的条件下,对胞囊线虫并不 影响。胞囊线虫主要分布地0-20厘米耕层土壤 中,20-30厘米土层中很少,30厘米以下耕层 中极少。大豆胞囊线虫有生理分化现象,截至 1996年全国共发现7个生理小种,并认为4号 小种致病力最强,3号小种致病力较弱,东北 地区主要为1、3号小种
四、病毒病
•Hale Waihona Puke 1、识别要点• 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
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着斑驳皱缩
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 株生长明显矮化,结荚数减少,荚细小,豆荚呈 扁平、弯曲等畸形症状。发病春大豆成熟后,豆 粒明显减小,并可引起豆粒出现浅褐色斑纹。
• 病害从单叶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最明显的症 状为叶片上有褪绿斑块,称为花叶,可呈黄色 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沿叶脉有深绿色疱斑, 植株矮小,有时因叶脉坏死引起卷叶,或茎自 顶端向下逐渐枯死,形成顶枯。病株豆粒有时 从脐部开始有放射状色斑,或云纹状斑,病斑 颜色与豆脐颜色一致,褐脐豆产生褐色斑,称 为褐斑粒,黑脐豆则产生黑色斑纹。病粒使商 品豆降等降价,而且影响出口外销
• ①选用抗病品种:最好结合其它病害,先用 兼抗品种。 • ②采用轮作结合秋季深翻,彻底清除病残体, 特别是秋天落叶。 • ③种子处理:50%福美双0.5%拌种,70%敌 克松0.3%拌种。 • ④药剂防治:喷洒1:1:200波尔多液,在 发病之前喷或初期50%福美双500倍液, 64%杀毒矾500倍液,72.2%普力克。
•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 为翌年初侵染源。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比种子上 的数量大,是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后长出幼苗的 子叶即见病斑,温湿度条件适宜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 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但风雨传播距离较近, 主要侵染四周邻近植株,形成发病中心,后通过发病 中心再向全田扩展。气温15~30℃,有水滴或露水存 在适于病菌侵入,气温25~28℃有两小时结露很易流 行。气温15℃潜育期16天、20℃13天、25℃8天、 28~30℃7天。分生孢子2天后侵染力下降26%,6天 后失去生活力。生产上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 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 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普遍,花后降 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很易大发生。
油料作物病虫害
危害状
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食豆荚,幼虫蛀入前均
作一白丝网罩住幼虫,一般从豆荚合缝处蛀 入,被害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
发生规律
大豆食心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及 附近土内做茧越冬。成虫出土后由越冬场所逐渐飞往豆田, 成虫飞翔力不强。上午多潜伏在豆叶背面或荚秆上,受惊时 才作短促飞翔。早期出现的成虫以雄虫为多,后期则多为雌 虫,盛期性比大致为1:1。成虫有趋光性,黑光灯下可大量 诱到成虫。成虫产卵时间多在黄昏。成虫产卵对豆荚部位、 大小、品种特性等有明显的选择性。绝大多数的卵产在豆荚 上,少数卵产于叶柄、侧枝及主茎上。以3~5厘米的豆荚上 产卵最多,2厘米以下的很少产卵;幼嫩绿荚上产卵较多, 老黄荚上较少。一般豆荚上产卵1~3粒不等。 初孵幼虫行动敏捷,在豆荚上爬行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 时,个别可达24小时以上。入荚的幼虫可咬食约两个豆粒, 并在荚内为害直达末龄,正值大豆成熟时,幼虫逐渐脱荚入 土作茧越冬。
防治方法
选用抗虫品种;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化蛹期在豆茬地增加中耕次数,豆茬麦地收
后及时翻耕; 成虫发生期用敌敌畏熏杀成虫,或用倍硫磷、 甲基对硫磷、杀螟松、菊酯类等药剂防治成 虫和幼虫; 保护和利用天敌
其他油料作物害虫
大豆蚜
豆荚螟
银纹夜蛾
豆秆黑潜蝇
白条芫菁
二条叶甲
豆天蛾成、幼虫
大豆炭疽病
大豆霜霉病
大豆紫斑病
油菜菌核病
油菜白锈病
油菜霜霉病
花生黑斑病
花生褐斑病花生青枯病 Nhomakorabea花生根腐病
花生黑霉病
向日葵锈病
油料作物病虫害
辽宁职业学院 农学系 刘丽云
大豆食心虫
常见仓储害虫
甲虫类,1、玉米象,2、谷蠹,3、赤拟谷盗,4、锯谷盗,5、长角扁谷盗,6、绿豆象,7、豌豆象,8、蚕豆象,9、大谷盗,10.黑皮蠹。
蛾类,1、麦蛾,2、印度谷螟,3、粉斑螟,4、地中海粉螟,5、粉虱。
螨类,主要是粉螨。
1玉米象1.1.1.1百科名片玉米象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
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见图)。
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
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
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
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
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
后翅发达,能飞。
雄虫阳茎背面有两纵沟,雌虫“Y”字形骨片两臂较尖。
1.2概述分类地位: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的1种。
种属分布:世界性分布。
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惟新疆尚无记录。
1.3形态特征玉米象卵:椭圆形,长约0.65-0.70mm,宽约0.28-0.29mm,乳白色.半透明.下端稍圆大,上端逐渐狭小,上端着生帽状圆形小隆起;谷象的卵与其相似。
玉米象幼虫:体长2.5-3.0mm,乳白色,体多横皱,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全体肥大粗短,略呈半球形.无足.头小,淡褐色,略呈楔形.谷象幼虫与其相似。
玉米象蛹:体长3.5-4.0mm,椭圆形,乳白色至褐色.头部圆形,喙状部伸达中足基节.前胸背板上有小突起8对,其上各生1根褐色刚毛.腹部10节,腹末有肉刺1对。
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
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见图)。
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
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
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
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
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
农业昆虫学-油料作物害虫
内容:
介绍4种主要害虫 1. 大豆食心虫(钻蛀豆荚,蛀食豆粒)(鳞翅目) 2. 豆荚螟(钻蛀豆荚,蛀食豆粒)(鳞翅目) 3. 豆秆黑潜蝇(钻蛀主茎、叶柄和分枝)(双翅
目)
4. 豆天蛾(取食叶片))(鳞翅目)
名字和代数少原因
1.大豆食心虫
分布和主要发生区:大豆 食心虫在我国的分布南限 约在北纬31º。是我国黄 淮平原和东北大豆产区的 重要害虫,以河北、山东、 安徽、河南、东北三省的 大豆受害较重,可严重制 约这些地区的大豆生产。
农业防治
✓ 轮作、间作、绿肥早割。在豆荚螟为害严重地区,应避免豆类作物与 豆科绿肥连作或邻作,最好采用大豆与水稻轮作或与玉米间作。豆科 绿肥以结荚前割为宜,避免豆荚螟在其上产卵,留种绿肥田,则应采 取药剂防治措施。
✓ 灌水杀蛹、杀幼虫,在水源方便地区,可于幼虫入土化蛹初期灌水1次, 以增加土壤湿度促使入土幼虫死亡。冬、春季豆作地灌水,也可促使 越冬幼虫死亡。
介绍介绍44种主要害虫种主要害虫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钻蛀豆荚蛀食豆粒鳞翅目钻蛀豆荚蛀食豆粒鳞翅目豆荚螟豆荚螟钻蛀豆荚蛀食豆粒鳞翅目钻蛀豆荚蛀食豆粒鳞翅目豆秆黑潜蝇钻蛀主茎叶柄和分枝钻蛀主茎叶柄和分枝双翅双翅豆天蛾豆天蛾取食叶片鳞翅目取食叶片鳞翅目名字和代数少原因名字和代数少原因1
大豆害虫
蒋明星 2019年10月14日
2.豆荚螟
油料作物害虫
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危害,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详细描述
该地区针对棉铃虫采取了以化学农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包括: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 防治;同时,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如利用赤眼蜂等天敌昆虫进行防治。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棉 铃虫的危害,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某地区蝗虫的防治案例
总结词
成功消除了蝗虫灾害,保障了农作物的生产安全。
详细描述
该地区针对蝗虫采取了以化学农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具体包括: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同时 ,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如利用蝗虫微孢子虫等微生物进 行防治。通过这些措施,成功消除了蝗虫灾害,保障了 农作物的生产安全。
06
油料作物害虫研究展望
防治意义与现状
防治意义
油料作物害虫的防治对于保障油料作物的 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 要意义。同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VS
防治现状
目前,我国油料作物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 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 其中,化学防治是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期 使用化学药剂容易产生耐药性和环境污染 问题。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具有安全、环 保的优点,但效果相对较慢。
农业防治
轮作倒茬
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布局,可以降低某些害虫的发生和危害。例如,避 免连作和重茬,合理安排不同作物之间的轮作和套种。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可以减少害虫的越冬场所和食物来源,从 而降低来年的虫口密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
油料作物害虫防治案例分析
某地区油菜蚜虫的防治案例
总结词
成功控制住了油菜蚜虫的繁殖与蔓延,有效保护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油料作物害虫
油料作物害虫2023-10-26contents •油料作物害虫概述•常见油料作物害虫种类•油料作物害虫防治方法•油料作物害虫防治案例分析目录01油料作物害虫概述油料作物害虫是指危害油料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昆虫。
这些昆虫可以包括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其中以鳞翅目(如夜蛾、螟蛾)和鞘翅目(如甲虫)最为常见。
定义根据危害特性的不同,油料作物害虫可分为食叶类、蛀茎类、蛀荚类、地下害虫类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油料作物害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以温带地区最为严重。
在中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适宜,油料作物害虫发生较为普遍。
危害油料作物害虫对油料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均会产生严重影响。
它们以取食植物叶片、花蕾、果实为主,造成植物组织损伤,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同时也会导致植物早衰和产量下降。
此外,有些害虫还会传播病毒病和细菌病,加重对植物的危害。
分布分布与危害VS防治意义与现状防治意义油料作物害虫的防治对于保障油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害虫对植物的危害,提高油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食用油和其他相关产品的供应。
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防治现状目前,油料作物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
其中,化学防治是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也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环保等优点,但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推广。
02常见油料作物害虫种类棉蚜、豆蚜、桃蚜等。
蚜虫种类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
蚜虫还能传播病毒病,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危害使用化学药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等,或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等。
防治危害夜蛾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和花蕾,严重时可将植物吃成光杆。
夜蛾还能传播病毒病,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种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
防治使用化学药剂如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等,或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等。
油料作物害虫
其次为绿豆、豌豆、扁豆、豇豆、刺槐及豆科绿肥植物。 ➢ 豆荚螟对大豆的危害与大豆食心虫对大豆的危害很相似,但豆荚
螟幼虫的蛀入孔和脱荚孔多在豆荚中部,而大豆食心虫的脱荚孔 多在豆荚的侧面近合缝处。
(二)形态特征
(三)生活史和习性
(5)越冬:幼虫老熟后,在大豆收获前,在荚的边缘咬一孔由荚内脱出,幼 虫脱荚后,便潜入土中结茧越冬。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 气候 喜中温高湿 土壤含水量在10%~30%间能正常化蛹和羽化,20%最适。 9月间幼虫脱荚,7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由地下层向地表转移化蛹,为大 豆食心虫发生量的两个关键时期。
(五)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1)选用抗虫品种:选择毛少、荚皮组织木质化程度高的品种。 (2)合理轮作:采取远距离轮作,在距前一年大豆田1000m以外
的地块种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可显著降低当年的蛀荚率。 (3)收获后及时翻耕豆茬地:可降低害虫的越冬率,减轻下一年
的发生与危害。
2. 生物防治: (1)释放赤眼蜂:卵高峰期,每公顷释放30~45万头,可降低虫
➢ 有荚毛的品种着卵多,裸大豆(无荚毛)上着卵少;
➢ 一般毛少、毛弯的着卵少,毛多、 毛直的着卵多;
➢ 一般豆荚上产卵1粒卵,少数产2~3粒,4粒以上的极少。 (4)幼虫为害:初孵幼虫行动敏捷,在豆荚上爬行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
选择豆荚边缘合缝处蛀入。入荚前先吐丝结成细长的丝网。
入荚的幼虫先蛀食豆荚组织,后蛀食豆粒,将豆粒食成沟状或吃去大半。 幼虫期一般20~30天,可咬食约两个豆粒,并在荚内为害直达末龄,正值 大豆成熟时,幼虫逐渐脱荚入土作茧越冬。
油料害虫
大豆收割后在晒场大豆堆垛及周围1~2米 范围内,撤施各种颗粒剂,杀死脱荚而出 的越冬幼虫。
二、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llivorelle (Mats.)
又名大豆蛀荚虫、小红虫,在我国大多数 地区均有分布,是北方大豆产区的重要害 虫。 大豆食心虫的食性单一,已知仅为害大豆 一种作物,极少数能为害野生大豆及苦参。
(二)发生规律 在国内分布区域中,均一年发生l代,以末 龄幼虫在土内做茧越冬。 在山东省越冬幼虫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上 升至土表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 8月中、下旬出现成虫,8月下旬为产卵高 峰期。 卵期5~6天。8月末至9月初为幼虫孵化盛 期。
成虫高峰期后7~10天为幼虫入荚盛期,在 入荚盛期前为防治幼虫适期,在华北地区 大约是在8月末至9月初。 一般幼虫孵化后当天就蛀入豆荚为害。幼 虫在荚内为害约21~25天,长的可达30天。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末龄幼虫脱荚入土作 茧越冬。
成虫出土过6米, 夜间、上午及中午前后多隐蔽在豆叶背、 叶柄或茎秆上,受惊时才做短距离飞翔。 午后3~4时开始活动,在豆株上部飞舞, 有成集团飞舞的习性,以黄昏时活动最盛。 早期出现的成虫以雄蛾为多,后期则以雌 蛾为多,盛发期性比大致为1:1。
交配时多停留在豆叶上,交配后次日即行 产卵。 成虫产卵的时间多在黄昏,绝大多数产在 豆荚上,少数产于叶柄、侧枝和主茎上。 以3~5厘米长的豆荚上着卵最多,2厘米以 下的豆荚上很少产卵;幼嫩绿荚上着卵较 多,老黄荚上很少;豆荚上有毛的产卵多, 无毛的产卵少。 一般一荚一粒,少数2~3粒,4粒以上极少。
幼虫:
共5龄,初孵幼虫为淡黄色,以后为灰绿直 至紫红色。4~5龄幼虫的前胸背板近前缘 中央有“人”字形黑斑,两侧各有黑斑一 个,后缘中央有2个小黑斑。老熟幼虫体长 约14~18毫米,背线、亚背线、气门线、 气门下线均明显,腹足趾钩为双序环状。
油料作物害虫
加强农民培训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 对油料作物害虫防治的认识和 意识,增强防治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 及时发现并控制害虫的危害,
防止扩散和蔓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设置黄色或 蓝色色板,诱杀害虫。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对害虫进行防治。
VS
农药使用技术
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 农药和使用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05
油料作物害虫防治效果评价与 改进措施
防治效果评价
防治效果评价指标
包括害虫死亡率、防治后虫口密 度、产量损失率等。
防治效果。
加强田间管理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改善作物 生长环境,提高作物抗虫能力
。
推广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 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06
油料作物害虫防治中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建议
存在的问题
害虫种类繁多
油料作物害虫种类繁多,包括蚜虫、夜蛾、粉虱 等,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03
防治建议
根据预测预报结果,可以及时提出防治建议,指导农民采取有效的防治
措施,减少害虫对油料作物的危害。
04
油料作物害虫防治技术与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虫品种
选择对害虫具有抗性的油 料作物品种,减少害虫的 发生和危害。
合理轮作
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减 少害虫在土壤中的残留和 繁殖,降低害虫的种群数 量。
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造成叶 片卷曲、枯黄,甚至全株死亡。同时 ,它们还传播病毒病,对作物危害更 大。
农作物病虫害的害虫与病害特征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 灯等光源进行诱杀。
温度处理
对于一些病原菌和害虫,可以 利用高温或低温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
在播种前,将农药与种子混合,使种子带有 农药,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熏蒸防治
利用有毒气体或蒸汽防治病虫害,主要适用 于封闭的温室或大棚。
喷雾防治
通过喷洒农药,直接杀死或抑制病虫害的生 长和繁殖。
03 害虫与病害的关系
害虫对病害的影响
01
02
03
传播病害
害虫在取食过程中可能携 带病原菌,通过口器、粪 便等传播病害,扩大病害 的传播范围。
加重病害
害虫的取食和产卵行为可 能导致植物伤口增加,降 低植物的抗病能力,加重 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协同作用
某些害虫和病原菌之间存 在协同作用,相互促进, 共同危害农作物。
迁移性
部分害虫会迁移到其他 寄主植物上继续危害, 如蝗虫、稻飞虱等。
趋光性
部分害虫会被光源吸引 ,如蛾类害虫。
假死性
部分害虫在受到惊扰时 会假死,如金龟子等。
02
病害特征
病害类型
01
真菌性病害
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稻瘟病、小 麦锈病等。
病毒病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如烟草花叶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等。
03
土壤处理
将农药施用于土壤中,以杀死或抑制土壤中 的病原菌和害虫。
生物防治
天敌利用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控制害虫的数量。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防治病虫害。
抗性品种
培育和利用抗性品种,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生物调控
油料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油料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油料作物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危害更为突出。
为了保障油料作物的高产稳产,提高种植效益,农民需要掌握病虫害防治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帮助农民增加种植收益。
一、良好的田间管理油料作物的种植管理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首先,农民应做好土壤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深翻土壤,清除病虫害菌源,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其次,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二、合理的种植布局合理的种植布局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关键。
油料作物的种植应避免连作连种,进行合理的轮作制度,缓解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避免作物间距过窄,导致病虫害易于传播。
三、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择抗病抗虫品种是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
农民可以向农业专家咨询,选用具有较强抗病抗虫能力的油料作物品种。
抗病抗虫品种在抵御病虫害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长和发育状态,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
油料作物的施肥要根据具体品种的养分需求,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因过量施肥而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在施肥的过程中,农民应注意肥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五、科学用药科学用药是治理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民应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和施用。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和使用次数,避免对作物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六、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以利用农业气象、病虫害预警系统等工具,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预报信息。
在病虫害预警的基础上,农民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损失。
总结起来,油料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合理的种植布局、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用药以及加强监测和预警。
油料作物害虫ppt
棉花害虫危害及症状
棉花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棉花的叶片、蕾铃和茎秆 等部位的侵害,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棉铃虫危害主要表现为蛀食棉花的蕾、铃和嫩叶,导致 蕾铃脱落、烂铃和叶片残缺等;棉蚜危害主要表现为吸 取棉花的汁液,导致叶片变薄、黄化、卷曲和枯死等; 棉叶螨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棉花的汁液,导致叶片出现 红斑、黄斑和落叶等;棉盲蝽危害主要表现为吸取棉花 的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斑、落叶和破洞等;白粉虱危 害主要表现为分泌蜜露,污染棉叶和棉铃,导致煤污病 的发生。
2023
油料作物害虫
目 录
• 引言 • 油菜害虫 • 花生害虫 • 芝麻害虫 • 棉花害虫 • 油料作物害虫的综合防治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油料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 济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和经济效益。
油料作物害虫是影响其产量和 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农业
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研究油料作物害虫的分布、发 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于保障 油料作物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使用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安 全,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 良影响。同时,要注意遵守相 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农产
品质量安全。
THANK YOU.
。
研究目的和任务
研究油料作物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分析不同地区油料作物害虫的分布、危害程度和影响损失。
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油料作物害虫种类与分布
油料作物害虫包括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缨翅目等,其中以鞘翅目和鳞翅目最为常见 。
油料作物害虫主要分布在油菜、花生、大豆、向日葵等油料作物的生产区域,其中以油菜 和花生最为容易受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虫谱广
对使用过的几乎所有杀虫剂都产生了抗性,甚至对 Bt 也产生了抗性。
抗性发展快
对有些杀虫剂只需1-3年就可产生抗性。
抗性水平高
对拟除虫菊酯台溴氰菊酯可产生上万倍的抗性。
抗性的产生造成防治效果下降,促使用药量加大, 最终导致小菜蛾陷入愈防愈重的恶性循环中。
食物: 栽培和野生的十字花科作物
天敌:捕食性、寄生性天敌和病原微生物以及一些鸟类。 人类的栽培活动:轮作,间作,灌溉,耕作,喷施化学杀虫 剂等。 气候条件
1龄幼虫潜叶。
2龄以上幼虫在叶背面啃食下表皮和叶肉,仅上表 皮,俗称“开天窗 ” 。 4龄暴食,占总食量的80%。严重时叶片被吃成网 状仅留叶脉。
二、生物学特性
世代
一年多代,发生世代由北到南不断增加。新疆、东 北4-5代,华北5-6代,长江流域9-14代,广东1921代。
越冬
在东北不能越冬,其虫源由南方迁飞而来。在长江 流域以南无越冬现象,终年可以繁殖。
发生高峰
新疆: 7-8 月,华北、东北: 5-6 月,长江流域以南: 双峰型,春、秋季节为害严重。
生活史
成虫 2-3 days 小菜蛾 生活周期 15-20 days
蛹 5-8 days
卵 3-5days
幼虫 8-15 days
小菜蛾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
从 0-35℃都能存活,最适温度为 20-30℃,在 8-33℃条件 下均可产卵繁殖,在最适温度 23℃时,在实验室内繁殖 一代后可以增加 77 倍。在 30℃时繁殖最快,月增长倍数 达1307倍。
Cabbage Butterfly
Common name: Cabbage butterfly 别名:菜白蝶,白粉蝶,菜青虫 分类地位:-鳞翅目 ,粉蝶科 寄主 Hosts: - 十字花科蔬菜
cruciferae ,偏嗜甘蓝。
雄成虫
雌成虫
雄成虫
雌成虫
卵
The bulletin-like eggs are laid singly on low surface of the leaves. There are many vertical ridges on the surface of egg.
蛹
The pupa is shuttle-like form, sharply angled, attached usually to the underside of the leaf by a loop of silk.
世界性分布 我国除西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以幼虫取食为害叶片,造成孔洞和缺刻。幼虫 5 龄。
2、发育起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和有效积温
虫期
发育起点温度(0C)
有效积温(日度)
卵
8.4
56.4
幼虫 蛹
6.0 7.0
217.0 150.1
3、天敌因子 Natural enemies
寄生性天敌 Parasitoids
卵期 :广赤眼蜂 Trichogramma evanescens. 幼虫期: 粉蝶绒茧蜂 Apanteles glomeratus. 蛹期:蝶蛹金小蜂 Pteromulus puparum . 是最有效的 天敌,寄生率可达80%。
常用农药
Bt制剂,巴丹、绿宝、菜蛾敌、超霸、威霸、印 楝素等。
5、生态控制 ——避免害虫再猖獗的有效途径
概念 : 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发挥和增 加害虫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创造不利 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将害虫种群数 量压低到经济允许的水平 以下,达到有 效、持续控制害虫的目的。
菜粉蝶 PIERIS RAPAE
97-9-12
97-10-2 97-11-5 98-12-16
寄生于小菜蛾的赤眼蜂种群消长
0
寄生率(%) 不孵率(%) 卵总死亡率(%)
小菜蛾成灾原因分析
充足的食物来源:十字花科作物种植 面积的
扩大。
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杀伤天敌,抗性
的产生。
小菜蛾本身的繁殖能力以及对环境条件的 适应能力。
孵化
吐丝下垂 化蛹
清晨孵化,初孵幼虫先吃掉卵壳,然后取食叶片。 低龄幼虫受惊时吐丝下垂,高龄幼虫受惊后卷缩 落地。 多在菜叶正面或背面化蛹,化蛹前吐丝将尾足缠 绕于菜叶或附着物上,再吐一丝缠绕腹部第一 节。蛹色可随环境而改变。
1、温度和湿度
温度范围Temperature range: 16-31 0C.
初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呈小型凹状痕。 3 龄以上幼虫在叶背面啃食下表皮和叶肉,仅剩上表 皮,排出大便,引起软腐病的发生。 5 龄暴食,占总食量的 80% 。严重时叶片被吃成网状 仅留叶脉。
世代
一年多代,发生世代由北到南不断增加。东北、华北 4-5代,长江流域6-9代,华南7-8代。
耐低温的能力较强
幼虫在 -1.4℃条件下照常取食,在 0℃条件下可以忍耐 42 天 。
小菜蛾有较强的扩散能力
在国外有小菜蛾远距离迁飞的报道。
成虫的选择性
幼虫的选择性
成虫喜欢选择含芥子油(硫代葡萄糖苷)高 的蔬菜如萝卜,芥菜产卵。
幼虫偏嗜叶片较厚的芥蓝、甘蓝类,但对完 成发育所需的营养要求不高,落叶、老叶、 黄叶、残株甚至取食茎和叶柄都能完成发 育。 十字花科的连年、连片种植,为小菜蛾的发 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是小菜蛾上升 的一个重要原因。田园清洁的重要性。
3、诱杀法
灯光诱杀
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每10 亩地安1 灯。
性诱剂诱杀
结合预测预报诱杀雄虫。
4、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
幼虫初期(1龄和2龄之间)。?
合理用药
根据防治指标决定是否用药。
防治指标:甘蓝上前期 50头/百株,后期100-120头/百株。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轮换用药,避免抗性产生。
四、防治
农业防治 Cultural Control 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化学防治 Chemical Control
1、农业防治
清理田园 间种薄荷
利用菜粉蝶成虫对薄荷的负趋性。
2、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施用病原微生物
轮作、间作、灌 溉、喷施杀虫剂
赤眼蜂
正在产卵的雌蜂
Cotesia plutellae
小菜蛾绒茧蜂
Diadegma insulare
岛弯尾姬蜂
K
10
20
30
40
50
96-10-31
96-11-25 96-12-20
97-1-15
98-4-18
97-5-20 97-6-24 97-7-26 97-8-23
卵:椭圆形 ,一端稍倾
斜。初产时乳白色,后 变淡黄绿色。多散产于 寄主植物背面。
幼虫
幼虫:身体淡绿 色 , 体 长 1012mm ,纺锤形。 活泼好动,具 吐丝下垂习性。 俗 称 “ 吊 丝 虫”。
蛹和茧
蛹长58mm, 茧呈稀疏 网状,灰 白色。
危害状
以幼虫取食为害叶片,造成孔洞和缺刻。
幼虫喜欢集中在心叶和花上为害。
2、生物防治
引进天敌
弯尾姬蜂 Diadegma semiclusum 姬蜂 颈双缘
保护天敌
寄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
蚂蚁,蜘蛛 ,草蛉,叉角厉蝽
2、生物防治
增加释放天敌 寄生性天敌 Parasitoids 卵期: 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幼虫期: 小菜蛾啮小蜂Ommyzus sokolowsakii , 小菜蛾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病原微生物 Entomo-pathogens 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选用含有Bt制 剂的杀虫剂如菜蛾敌。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 Polygranuous virus:防治时期 为卵—2龄,加活性炭或墨水防阳光照射,加洗衣 粉作展着剂。
2叶 6-8 叶 10-24 叶 > 24 叶
10 30-50 100-150 >200
Eggs 3-8days
Larvae 15-20 days
活动习性
成虫白天活动,晴天中午活动最盛。
趋性
对芥子油糖苷有正趋性,而芥子油糖苷为十字花科 作物所特有。对薄荷有负趋性。
产卵习性
卵散产,直立于叶片上,夏季多产在叶片背面,冬季 多产在叶片正面。 成虫需取食补充营养和飞行、交配一段时间才能产卵。 每雌产卵量一般120粒左右。
高温影响小菜蛾的产卵量——广东夏季小菜蛾发生轻的原因。 雨水影响小菜蛾的存活,在多雨的季节发生轻。
蜘蛛、瓢虫 、叉角厉蝽 、蚂蚁等
赤眼蜂、菜蛾绒 茧蜂、菜蛾啮小 蜂
寄生天敌
病毒: PxGV 真菌Fungus 细菌Bacteria
捕食天敌
病原微生物
气候条件
小菜蛾种群
栽培措施
温度、湿度 降雨
食物:十字花科作物
颗粒体病毒 和B.t制剂。
人工释放天敌
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 粉蝶绒茧蜂 Apanteles glomeratus 蝶蛹金小蜂Pteromulus puparum
合理用药,保护天敌
3、化学防治Chemical Control
防治适期 Appropriate time
1、农业防治
轮作 Crop rotation
将十字花科蔬菜中的早、中、晚熟品种,生长 期长、短不同的品种与其它蔬菜轮留种植。
间作 Intercropping
与豆科、茄科等非十字花科蔬菜间隔种植。
田园清洁 Field san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