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血管、功能区
磁共振新技术DKI和IVIM在研究现状
磁共振新技术DKI和IVIM在研究现状一、内容简述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双维弥散加权成像(DKI)和内插反转恢复变换(IVIM)是两种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它们在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这两种新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DKI是一种基于梯度方向的像素分布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像素点的梯度方向来描述组织结构的分布信息。
DKI在脑功能连接、脑灰质异型和白质纤维束追踪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算法的优化和硬件设备的升级,DKI在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IVIM是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图像重建方法,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实现对图像的重建。
IVIM在脑部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由于IVIM重建过程复杂且计算量大,限制了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推广。
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IVIM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进,如采用并行计算、引入先验信息等方法,以提高IVIM的重建效率和质量。
DKI和IVIM作为磁共振成像领域的重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脑功能连接、脑结构分析和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这两种技术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背景介绍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到一种新型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梯度回波成像(bMRI)。
这两种技术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本文将对DKI和IVIM这两种磁共振新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的无创性检测技术。
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MRI已经在临床诊断、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概述、中枢神经系统
内部空腔——侧脑室。
1)大脑皮质及其功能定位:
在大脑皮质的不同部位,神经元的形态不同,所以功能上 也有所不同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接受某些刺激,完成某些 反射活动的相对集中区,称为皮质功能区:
35
躯体运动区
管理对侧半身的骨骼肌运动。 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 身体各部在此区的局部定位,宛如一个倒立 的人形(头面部不倒)。
27
(三)间脑
位置 分部 分为背侧丘脑 、下丘脑等,内有第三脑室。 在中脑和端脑之间,大部分被端脑所覆盖。
(1)背侧丘脑
又称为丘脑 位于间脑的背侧, 为一对卵圆形的灰 质团块
28
1、背侧丘脑又称丘脑:
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 外侧核群后部的腹侧份称为腹后核 全身各部的躯体感觉冲动,都要 经腹后核中转后再传人大脑 在背侧丘脑后下方,有一对隆起: 内侧膝状体——与听觉传导有关 外侧膝状体——与视觉传导有关
46
1)可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与颅骨相贴,∴无硬膜外隙 硬脑膜与颅盖的连接较疏松,与颅底的连接则相当紧密 ∴颅底骨折易被撕裂 2)可形成一些结构: A.大脑镰 伸入大脑纵裂内的硬脑膜,形似镰刀
B.小脑幕
伸入大脑横裂内的硬脑膜,形如幕状
C.硬脑膜窦 在脑的某些部位,硬脑膜两层分开,00 00000围成的腔隙。内含脑的静脉血 主要的有上矢状窦、直窦、海绵窦等
脊髓圆锥:脊髓下端变细呈圆 锥状的部分。 终丝:为软脊膜形成的细丝, 由脊髓圆锥向下,止于尾骨。 马尾:由在脊神经末端下行的 脊神经根组成。
9
脊髓的外形
白质
灰质
10
•前正中裂:前正中线上,宽而明显 •后正中沟:后正中线上,不明显
脑功能分区
初级区(投射区):IV(感觉性内导层)、V(运动性内 导层),直接接受皮层下中枢的传入纤维和向皮层下部发 出的纤维,与感觉器和效应器之间有着直接的功能定位关 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将外周感受器与相应功能区联系 起来。这种联系是由定位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聚集在一 起,形成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柱状结构,从而区分出视觉区、 听觉区、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等,实现着初级的感觉性和 运动性信息传递; 次级区(投射-联络区) :II、III,对外周输入的信息 进行初步加工和接受脑深部传导的冲动,对所接受信息进 行分析与整合,在复杂的心理活动中起作用; 联络区(重叠区):完全由皮层的上层细胞(I)所组成, 与外周感官无直接联系,在人类高度发达,对调节思维性 高级功能,诸如词义、语法、逻辑、抽象数量系统,综合 空间标志的整合,以及经验的保存起作用;协调各感觉区 之间的活动,进行皮层最复杂的整合功能。
中枢突
三叉神经 脊束核
根入脑桥,痛温觉纤 三叉神经 维形成三叉神经脊束 脑桥核
三叉丘系交叉
三叉丘系
(脑桥、中脑内侧丘系背侧)
3 背侧丘脑的 腹后内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下部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深感觉)和精细 触觉传导路:
感受器
(肌肉、 肌腱、 关节等)
周围突
脊神经
1
2
脊神 经节
新皮层
大脑新皮层分为6层,从外向内分别是分子 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细 胞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
每层的细胞(主要是神经元细胞)、纤维 类型和成分以及生理功能各有不同。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
大脑皮质内的神经 元是多极神经元, 在皮层分布具有严 格层次;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医学课件
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脑部组织损伤,可引起 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症状。
常见脑部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以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为主
要表现,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帕金森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以肌强直、震颤为主要表现,病 因可能与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
有关。
癫痫
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 慢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抽搐、 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病因可能 与遗传、脑部结构异常等多种因
04
大脑内部还有许多神经 核团,如基底核、杏仁 核等,负责不同的生理 功能。
大脑分区
大脑分区是指大脑的不同 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 的功能。
顶叶负责处理感觉信息, 如触觉、温度和疼痛等。
额叶负责思考、决策和规 划等高级认知功能。
枕叶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如识别形状、颜色和运动 等。
大脑功能区
大脑功能区是指大脑中 负责特定功能的区域。
康复治疗
针对脑部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 如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康复 治疗可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
05 பைடு நூலகம்例分析
病例选择
01
02
03
病例选择标准
选择具有典型症状和体征 的病例,能够反映大脑解 剖生理特点及定位诊断要 点。
病例来源
病例可来源于临床实践、 医学研究及文献报道,确 保病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病例讨论
讨论目的
讨论形式
通过病例讨论,加深对大脑解剖生理 及定位诊断的理解,提高临床诊断和 治疗水平。
可采取小组讨论、研讨会等形式进行 病例讨论,鼓励医生们发表意见,共 同探讨。
讨论内容
围绕病例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 果等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病变可能的 机制和治疗方法。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后部的第三级区几乎全被归结为对来自各个分析器的兴奋的整合。
这些区的神经元的绝大局部有着多模式的性质,它们 对环境中的综合标志〔例如,对空间位置的标志、要 素的数量〕起反响,而皮质的第一、二级区的神经元 对于这些标志是不起反响的。
保证和调节皮质紧张度的部位在脑干和皮质下部位。 这些部位既增强皮质的紧张度,又接受皮质的调节。
脑干内上行网状系统在激活和调节皮质的紧张度中起 决定性作用,是脑的“第一功能区〞的重要局部,它 是非特异性系统。
第二功能区
大脑的第一功能联合区器官,在调节皮质的积极状态 和觉醒状态水平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功能联合区器官,则保证运动和行动服从于相应 的意图,建立完成运动动作的程序,保证对运动的进 行予以调节和控制,借此保持运动进行的有组织、有 理性的性质。
No Image
3、脑干
脑干由延脑、桥脑、中脑和间脑组成,是脊髓 向上的延伸局部。
脑干含有的核和神经回路控制了机体的重要功 能如呼吸、心血管功能和胃肠功能,也含有与 特殊感觉有关的颅神经的核。
这一联合区的器官具有分层次的结构,同时可 区分为接受信息并把它们分解为最小的组成局 部的“第一级〞区〔投射区〕、保证将这些组 成局部编码〔综合〕和使躯干的投射转变为机 能组织的“第二级〞区〔投射-联络区〕、以 及保证各个分析器协同工作和作为认识活动复 合形式的超模式〔象征性的〕图式的“第三级 〞区〔或重叠区〕。
第三区破坏引起凌驾于任何单个模式之上的障碍,因 此可认为有超模式的特征。
鲁利亚的中央皮质后区〔或额后皮质〕的概念是有等 级性的,它从有高度模式特异性的部位转到超模式的。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神经内科学-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总论 (1)二、脑血管病影像检查 (3)三、全脑血管造影术 (5)四、脑血管的解剖 (7)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8)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治疗进展 (10)七、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进展 (12)八、颈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 (14)九、椎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探究 (16)十、后ARUBA时期高级别BAVM的介入治疗策略探讨 (17)十一、脑静脉系统及介入诊疗 (19)十二、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后颅内血流评估 (21)十三、房颤“一站式”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23)十四、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再通的概述及介入治疗 (25)一、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总论1.下列哪项不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常用方法()A.单纯弹簧圈栓塞术B.密网支架C.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D.碘油栓塞E.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参考答案:D2.下列哪项不是缺血性脑血管病()A.颈动脉狭窄B.椎动脉狭窄C.硬脑膜动静脉瘘D.大脑中动脉狭窄E.基底动脉狭窄参考答案:C3.血流导向装置的孔隙度不能低于()%,否则有可能导致穿支和侧支的梗阻A.40B.45C.50D.55E.60参考答案:C4.下列哪项不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A.脑肿瘤B.血栓形成C.栓塞D.脑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参考答案:A5.下列哪项不是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A.脑出血原因检查B.脑静脉病变C.头部富血供肿瘤D.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E.脑血管病治疗后复查参考答案:D二、脑血管病影像检查1.全脑血管造影不包括哪些造影()A.主动脉弓造影B.颈内动脉造影C.颈外动脉造影D.椎动脉造影E.脊髓血管造影参考答案:E2.可以明确血管狭窄及血流速度的检查是()A.CT平扫B.CTAC.颈部血管超声D.MRAE.MR参考答案:C3.破裂动脉瘤需要做的影像学检查不包括()A.CTB.CTAC.MRAD.DSAE.头颅平片参考答案:E4.哪些不是脑血管造影的优势()A.病变显示不清B.可以判断侧枝循环C.可充分显示病变D.可判断血流动力学E.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参考答案:A5.颈动脉狭窄,通常不做哪些影像检查()A.颈部血管彩超B.腹部CTC.颅脑MRD.头颈部CTAE.血管高分辨核磁参考答案:B三、全脑血管造影术1.以下不属于预防气栓的措施是()A.注射器中无气泡B.注射器尖端向下,可使气泡升至针栓侧C.高压注射器针筒朝下D.三通要在注射中期转动活栓至关闭位E.三通要在注射中期转动活栓至打开参考答案:E2.脑血管造影常用的鞘管型号是()A.4FB.5FC.8FD.7F参考答案:B3.脑血管造影术首次在人体成功实施是在()年A.1925B.1926C.1927D.1928E.1929参考答案:C4.DSA禁忌证不包括()A.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耐受B.介入器材过敏C.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D.怀疑脑静脉病变E.脑疝参考答案:D5.不属于脑血管造影常用导管的是()A.RHB.SIM1D.猎人头E.SIM2参考答案:A四、脑血管的解剖1.椎基底动脉系统解剖结构不包括()A.P2(环池)段B.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延髓前段C.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延髓外侧段D.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延髓后段参考答案:A2.下列静脉或静脉窦,与海绵窦不直接相连的是哪一个()A.翼丛B.蝶顶窦C.岩下窦D.枕窦参考答案:D3.脉络膜后内侧动脉一般由何处发出()A.后交通动脉B.大脑后动脉P1段C.大脑后动脉P2段D.大脑后动脉P3段参考答案:B4.颈内动脉最经典的分段方法,分几段()A.5B.6C.7D.8参考答案:C5.Heubner返动脉一般由何处发出()A.大脑中动脉B.大脑后动脉C.颈内动脉交通段D.大脑前动脉参考答案:D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及治疗1.下列复发风险最高的动脉瘤是那种()A.后交通动脉瘤B.血泡样动脉瘤C.前交通动脉瘤D.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参考答案:B2.目前研究认为,中脑周围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因素是什么()A.PICA动脉瘤B.静脉窦血栓C.基底静脉的引流方式D.脊髓前动脉动脉瘤参考答案:C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动脉硬化B.脑膜炎C.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D.颅内肿瘤参考答案:C4.下列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所用支架系统,推送所需要的微导管最细的是哪种()A.Neuroform EZB.LvisC.EnterpriseD.Neuroform Atlas参考答案:D5.女,35岁,不明原因出现头痛,经头CT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析其常见原因是()A.脑动脉炎B.颅内动脉瘤C.高血压D.颅脑外伤参考答案:B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治疗进展1.下列不属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的是()A.高血压B.高血糖C.吸烟D.高血脂E.体育运动参考答案:E2.联合阿司匹林的DAPT药物不包括()A.氯吡格雷B.西洛他唑C.替格瑞洛D.倍他乐克参考答案:D3.下列哪位患者有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的介入治疗指征()A.大脑中动脉狭窄70%B.基底动脉狭窄90%C.首次发现的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D.双抗治疗后反复发作的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E.颈动脉眼段重度狭窄伴良好的侧支代偿参考答案:D4.ICAS卒中的特点不包括()A.患者症状更重B.住院时间更长C.血管狭窄程度较轻,卒中复发率不高D.血管狭窄程度增加,卒中复发率升高E.卒中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参考答案:C5.不属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是()A.穿刺点血肿B.脑积水C.脑血管夹层形成D.支架内血栓形成E.脑出血参考答案:B七、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进展1.下列哪项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禁忌症()A.颅内大血管闭塞B.CT可见脑出血C.前循环发病时间6小时内D.后循环发病时间24小时内E.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参考答案:B2.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在()以内A.4hB.5hC.6 hE.8h参考答案:C3.下列哪项是急性脑梗死的复杂评分量表()A.C?STATMSC.PASSD.RACEE.G?FAST参考答案:D4.目前血管内治疗研究证据充分的是哪一段()A.M1B.M2C.M3D.A1E.A2参考答案:A5.对于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应在静脉溶栓()后开始A.6hC.24hD.48hE.72h参考答案:C八、颈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1.颈动脉狭窄的影响不包括()A.心肌梗死B.高血压C.卒中和心脏病D.糖尿病参考答案:D2.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老年B.高血压C.血脂异常D.糖尿病E.饮酒参考答案:E3.()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A.颈动脉造影B.磁共振血管成像C.CT 血管成像D.双功能超声参考答案:A4.对于大面积脑梗塞、保留部分神经功能患者,梗塞至少()后再进行CAS治疗A.3天B.7天C.14天D.21天参考答案:C5.()是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病因A.纤维肌发育不良B.颈动脉夹层C.动脉炎D.动脉粥样硬化参考答案:D九、椎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探究1.()是椎动脉狭窄最常见病因A.纤维肌发育不良B.颈动脉夹层C.动脉炎D.动脉粥样硬化参考答案:D2.临床上应用的定向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血管直径为()mmA.1.5-7B.3-5C.4-8D.5-10参考答案:A3.椎动脉狭窄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包括()A.突发性眩晕和头晕B.颈部疼痛和僵硬C.视物模糊或失明D.下肢无力或麻木参考答案:D4.以下不是椎动脉狭窄临床症状的是()A.头晕B.黑蒙C.失语D.肩颈不适参考答案:C5.()是诊断椎动脉狭窄的金标准A.颈动脉造影B.磁共振血管成像C.CT 血管成像D.双功能超声参考答案:A十、后ARUBA时期高级别BAVM的介入治疗策略探讨1.有关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正确的说法是A.自然病史中,出血和癫痫的风险与低级别动静脉畸形相似B.手术切除是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的最常用手段C.相比于低级别动静脉畸形,高级别动静脉畸形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治愈率更高D.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采用经动脉入路栓塞可能面临更高的并发症风险E.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上应更为激进参考答案:D2.有关脑动静脉畸形分级,正确的说法是A.Spetzler-Martin分级主要包含动静脉畸形大小,供血动脉数量,是否位于功能区三个参数B.Spetzler-Martin分级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脑动静脉畸形的出血风险C.Buffalo分级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风险D.Spetzler-Martin分级和Buffalo分级的参数不同,作用相似E.Buffalo分级同样使用与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手术评估参考答案:C3.以下因素中与脑动静脉畸形出血风险无关的因素有A.既往出血史B.年龄C.合并动脉瘤D.畸形团位于深部E.幕下病变参考答案:B4.以下有关ARUBA研究描述错误的是A.国际上第一个比较未出血脑动静脉保守治疗和侵入性治疗的RCT 研究B.侵入性治疗包括显微外科手术、介入栓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以及联合治疗C.主要终点事件是致残性卒中和死亡D.因两组差异显著,研究被提前终止E.研究发现对于未出血动静脉畸形,药物治疗优于侵入性治疗参考答案:C5.对于ARUBA研究的质疑,不合适的是A.纳入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的比例不足B.没有针对动静脉畸形的分级进行分层分析C.没有对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类D.治疗上存在选择性偏移E.随访时间不足参考答案:A十一、脑静脉系统及介入诊疗1.垂体微腺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A.垂体常规MRI平扫+增强B.垂体MRI动态增强C.垂体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D.岩下窦取血E.PET/CT参考答案:B2.除了DSA,最能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成像技术是A.CTA(CT血管成像)B.增强MRIC.MRM(MR椎管造影)D.MRA(MR血管成像)E.Doppler超声血管成像参考答案:D3.垂体瘤术后肿瘤残存A.术后即刻(2天内),呈线性强化B.术后即刻(2天内),呈线性强化,强化厚度超过3.9 mm 或结节样强化C.术后即刻(2天内),病灶无强化参考答案:B4.我国建议脑静脉窦支架植入术的干预指针是压力梯度相差A.6mmHgB.8mmHgC.10mmHgD.12mmHg参考答案:D5.哪项不是脑静脉畸形的常见临床表现A.焦虑B.癫痫C.头痛D.慢性脑出血参考答案:A十二、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后颅内血流评估1.脑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筛选的首选检查方法是()A.TCDB.灌注CTC.DSAD.CTAE.MRA参考答案:A2.TCD检查压颈试验,是指压迫哪个血管()A.颈总动脉B.颈内动脉C.颈静脉D.颈外动脉E.椎动脉参考答案:A3.TCD检查提示“高阻力频谱”常见于以下情况,除外()A.颅外动脉血流频谱B.狭窄动脉狭窄部位近端C.血管痉挛D.颅内压增高E.狭窄动脉狭窄部位远端参考答案:E4.脑血管介入术治疗前可通过TCD进行以下评估,除外()A.脑血管侧支循环代偿情况B.脑血管狭窄程度C.微栓子监测D.大脑皮层异常放电E.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评估5.关于TCD的以下参数的描述错误的是()A.血流方向是指被检测到的血管血流相对于探头的方向。
前交通动脉开放。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略纤细,考虑变异
前交通动脉开放。
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略纤细,考虑变异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包含对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下面是对概述部分的内容进行编写的例子:"1.1 概述本文将探讨前交通动脉开放以及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略纤细的情况,可能存在的变异情况。
前交通动脉是人体中重要的血液供应通路之一,负责连接左右脑的血流。
它在大脑的血液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功能和变异的了解对于神经学研究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前交通动脉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两侧脑区之间的血流通畅性,进而影响到大脑各个功能区的正常工作。
如果前交通动脉出现堵塞或狭窄,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的疾病,如中风、偏瘫和认知障碍等。
因此,了解前交通动脉开放的机理以及可能的异常变异情况,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神经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此外,本文还将关注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略微纤细的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变异原因。
大脑前动脉是前交通动脉的一个分支,负责向大脑的各个区域供应血液。
如果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存在略微纤细的情况,那么可能会对相关脑区的血液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相应脑区的功能。
通过对前交通动脉开放和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略纤细的分析,本文旨在提供相关领域研究者和医学从业者对这些问题的更深入认识,并为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此段内容对于文章的概述部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包含了前交通动脉开放和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略纤细的主题,并说明了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长文的骨架,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
通过清晰地组织结构,读者可以更轻松地跟随你的思路和论证。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引入话题,提供背景信息,并明确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它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中,你可以简要介绍"前交通动脉开放"这一话题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医学影像三基题库单选题及答案第七部分(200题)
1201.SE序列中,180°RF的目的是( )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C.使磁化矢量倒XY平面内进动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1202.反转恢复(1R)序列中,第一个180°RF的目的是(()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C.使磁化矢量倒xv平面内进动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1203.在SE序列中,TR是指()A.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B.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C.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D.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E.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1204.在SE序列中,TE是指()A.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B.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C.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D.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E.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1205.在SE序列中,T1加权像是指( )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1206.在SE序列中,T2加权像是指()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1207.在SE序列中,质子密度加权像是指()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1208.有关组织的信号强度,下列哪一项正确()A.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强B.T1越长,信号越强;T2越长,信号越强C.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弱D.T1越长,信号越弱;T2越长,信号越弱E.T1越短,信号越弱;T2越短,信号越弱1209.在GRE脉冲序列中,翻转角(小于90°角)越大所获图像越接近于()A.T1加权像B.T2加权像C.质子密度加权像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1210.在GRE脉冲序列中,翻转角(小于90°角)越小所获图像越接近于( ) A.T1加权像B.T2加权像C.质子密度加权像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1211.在S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A.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1212.在部分饱和脉冲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1213.在TS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A.a〈90°B.90°~90°C.90°~180°D.90°~180°~80°E.180°~90°~180°1214.在IR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1215.在具有SE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1216.在具有IR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1217.血流信号降低的影响因素为()A.高速信号丢失B.涡流C.奇数回波失相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1218.血流信号增加的影响因素为()A.偶数回波复相B.舒张期假门控C.流人性增强效应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1219.MR A是利用了流体的( )A.流空效应B.流人性增强效应C.相位效应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1220.下列哪一项不是MR A的方法()A.TOF法B.密度对比法C.PC法D.黑血法E.对比增强MR A1221.若欲对大容积血管筛选成像,检查非复杂性慢流血管,常先采用()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2.若欲显示有信号丢失的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常益采用(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3.若欲单视角观察心动周期,宜采用()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4.若欲定量与定向分析流体,宜采用(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5.若欲较好地显示血管狭窄,宜采用()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6.MR造影剂的增强机制为()A.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直接成像B.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成像C.增加了氢质子的个数D.减少了氢质子的浓度E.增加了水的比重1227.低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A.T1缩短,T2改变不大B.T1缩短,T2延长C.T1延长,T2缩短D.T1缩短,T2缩短E.T1延长,T2延长1228.高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A.T1缩短,T2改变不大B.T1缩短,T2延长C.T1延长,T2缩短D.T1缩短,T2缩短E.T1延长,T2延长1229.超顺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A.T1缩短,T2缩短B.T1缩短,T2延长C.T1不变,T2缩短D.T2不变,T2延长E.T1延长,T2缩短1230.铁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A.T1缩短,T2缩短B.T1缩短,T2延长C.T1不变,T2缩短D.T2不变,T2延长E.T1延长,T2缩短1231.Gd—DTPA的应用中,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Gd—DTPA口服不吸收B.静脉注射后,由肾脏浓缩以原形随尿排出C.Gd—DTPA 不透过细胞膜,主要在细胞外液D.不易透过血脑屏障E.易透过血脑屏障1232.注射Gd-DTPA后,不应采用的成像的方法有( )A.SE序列的T1加权成像B.GRE序列的T1加权成像C.T2加权成像D.T1加权辅以磁化传递成像E.T1加权辅以脂肪抑制技术1233.有关磁场强度对组织弛豫时间的影响中( )A.T1值随场强的增加延长B.T2值随场强的增加延长C.T1值随场强的增加缩短D.T2值随场强的增加缩短E.以上均不是1234.当前不适用人体MR成像装置的磁场强度为()A.O。
各脑区划分及功能-大脑对应的功能区【范本模板】
大脑脑区划分及功能说明概述人类的大脑是所有器官中最复杂的一部份,并且是所有神经系统的中枢;虽然它看起来是一整块的样子,但是通过神经系统专家,可了解它的各个功能。
人类的大脑可以区分为三个部份:脑核(Central Core)、脑缘系统(Limbic System)、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
脑核部份是掌管人类日常基本生活的处理,包括呼吸、心跳、觉醒、运动、睡眠、平衡、早期感觉系统等.而脑缘系统是负责行动、情绪、记忆处理等功能,另外,它还负责体温、血压、血糖、以及其它居家活动等。
大脑皮质则负责人脑较高级的认知和情绪功能,它区分为两个主要大块—-—-左大脑和右大脑,各大块均包含四个部份----额叶脑(Frontal Lobe)、顶叶脑(Parietal Lobe)、枕叶脑(Occipital Lobe)、颞叶脑(Temporal Lobe).大脑位于脑干前方,背侧以大脑纵裂分成左、右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表面覆盖一层灰质,称大脑皮质,其表面凹凸不平形成脑沟(凹陷)、脑回(凸起)。
皮质深层为白质、由各种神经纤维构成、每侧半球内各一个内腔,即侧脑室、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中枢,同时会它对内脏活动也有调节作用额叶frontal lobe额叶:是大脑发育中最高级的部分,它包括初级运动区、前运动区和前额叶.位于中央沟以前.作用:额叶在有组织、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额叶位于大脑的前部,有四个主要的脑回,即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
额叶病损时主要引起随意运动、言语、颅神经、植物神经功能及精神活动等方面的障碍。
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额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
额叶前端为额极.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
脑动静脉畸形(1)
A:终末动脉供血; B:穿支动脉供血:“梳状表现”; C:正常脑供血动脉。
脑动脉与畸形血管团的关系
A:终末动脉供血; B:穿支动脉供血; C:正常脑供血动脉。
供血动脉的分布规律
➢浅部病变和深部病变的皮质+皮质下型,主 要由皮质动脉供血,而非穿支动脉供血。
➢皮质下+室管膜下型则正好相反。 ➢脑池AVM,尤其是Galen畸形一般由皮质
增加年龄,幕下深部定位,深静脉引流及相关动脉瘤。未经 治疗的AVM每年出血风险为2-4%。
发病与风险因素(Natural History)
.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加,初始出血 表现,脑深部定位和专属的深静脉 引流。
.再次出血占案件总数的34%。 .每次出血时,50%有发生神经系统疾
病的严重危险 ·每次出血死亡率5-10%
间质细胞增殖所致; g .动脉瘤---约占1/5-1/4,(1)与AVM血流有关的动脉瘤,可发
生在脑底动脉环近侧或畸形血管团附近;(2)与AVM血流无 关的动脉瘤;(3)假性动脉瘤:见于出血的AVM中.
引流静脉的结构成分
按引流静脉支数分类:
➢ 单支静脉引流:主要引流方式; ➢ 多支静脉引流: 从畸形团出来时1支,分成2-3支,入相同或不同的静脉窦; 从畸形团出来时数支,分别入不同的静脉窦。
b. 皮质下+室管膜下
⑸脑池(蛛网膜下隙)
最新:脑血肿定位-文档资料
2024/1/11
3
《血肿穿刺靶点(H)的选择原则》
(1)球形或椭圆形血肿,靶点选择在血 肿穿刺平面的中心位置,当血肿较大时, 也可酌情在中心位置稍微偏后或偏下0.51.5cm处作为穿刺靶点,这样做可能会更 有利于血肿清除。
2024/1/11
4
(2)出血量超过80毫升以上的脑实质 内大血肿,可同时选择二个穿刺靶点, 采用双针穿刺。两针的头表穿刺点和 穿刺靶点可同时选择血肿穿刺平面的 前、后位上,也可以酌情选择在上、 下两个不同穿刺平面上,二穿刺针距 离通常要大于2cm为宜。
2024/1/11
28
(1)确定血肿穿刺平面N、头 表穿刺点G、穿刺靶点H方法同上 (略)
(2)确定穿刺描准点L
(3)在头表确定穿刺描准点L的 位置
2024/1/11
29
2024/1/11
30
(4)划线 按照CT下直接定位法和CT片定
位法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在患者头表分别划
出血肿穿刺平面标记线,并)的选择原则》
(1) 避开头皮颞浅动脉主干、静脉窦 ( 矢 状 窦 左 、 右 旁 开 2cm 和 横 窦 上 、 下 2cm内不能选作穿刺点)、侧裂血管和脑 重要功能区(如运动区等)等。
(2) 在血肿穿刺平面上,头表穿刺点距 离颅内血肿外侧沿最近。
(3) 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穿刺点应选择 在血肿最厚处。
的方位再钻透颅骨及硬脑膜,以确保穿刺针
尖准确到达穿刺靶点。
2024/1/11
31
2024/1/11
32
谢谢 !
2024/1/11
33
2024/1/11
11
(1)头表摆放标志物
2024/1/11
12
脑的血管、功能区
顶叶
临床症状(二)
失用症:肢体动作的运用障碍。包括结构性失用、观念性失用、运动性失用及观念运动性失用
Gerstmann综合症: 主要涉及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皮质损害所致,表现为四主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失写、失算
颞叶
解剖生理
外侧面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颞横回
颞叶 临床症状(一)
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上回41、42区,
01
临床:感觉、运动障碍(以面、上肢为重)和神经心理障碍
04
MCA上干
视野障碍常见,经常为对侧同向性偏盲或上象限盲
运动无力经常是轻度或短暂的,但不孤立出现,运动无力的分布以面部、上肢为主
优势半球:Gerstmann综合征
经常出现损害对侧的触觉和痛觉障碍。
非优势半球:对侧偏侧忽略、结构性失用症和行为改变
Hale Waihona Puke 生理功能绒球小结叶及顶核----原始小脑----平衡中枢:维持躯体平衡及眼球运动
小脑
小脑的功能:小脑是神经系统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主要作用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随意运动。
01
02
03
04
05
小脑
临床表现
小脑损害的主要临床症状:共济失调、平衡障碍、构音障碍。
小脑蚓部:躯干共济失调,如醉酒步态。但肢体的共济失调及眼震不明显。
04
额叶 临床特点(一)
精神症状:痴呆和人格改变,多见于额极受损。
瘫痪:破坏性病灶:单瘫、偏瘫、中枢 性面、舌瘫。 刺激性病灶:部分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 旁中央小叶:双下肢运动障碍及尿便失禁
01
02
额叶 临床特点(二)
共同偏视:刺激性病灶向病灶对侧侧视、破坏性病灶凝视病灶侧
各脑区划分及功能-大脑对应的功能区.docx
大脑位于脑干前方,背侧以大脑纵裂分成左、右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面覆盖一层灰质,
称大脑皮质,其表面凹凸不平形成脑沟(凹陷) 、脑回(凸起)。皮质深层为白质、由各种神 经纤维构成、每侧半球内各一个内腔,即侧脑室、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 中枢,同时会它对内脏活动也有调节作用
大脑脑区划分及功能说明Fra bibliotek概述人类的大脑是所有器官中最复杂的一部份,并且是所有神经系统的中枢;虽然它看起来 是一整块的样子,但是通过神经系统专家,可了解它的各个功能。人类的大脑可以区分为三 个部份:脑核(Central Core)、脑缘系统(LimbiC SyStem)、大脑皮质(CerebralCorteX)。
⅛=M±中柜
a¾ *udire了δφeech Cenler:TXIjtOr;・CenIer
脑核部份是掌管人类日常基本生活的处理,包括呼吸、心跳、觉醒、运动、睡眠、平 衡、早期感觉系统等。而脑缘系统是负责行动、情绪、记忆处理等功能,另外,它还负责体 温、血压、血糖、以及其它居家活动等。大脑皮质则负责人脑较高级的认知和情绪功能,它 区分为两个主要大块----左大脑和右大脑,各大块均包含四个部份----额叶脑(Frontal Lobe)
简化版大脑结构及功能分区
脑室
脑内部的腔隙称为脑室。在大脑两个半球内有侧脑室,间脑内有第3 脑室;小脑和延脑及脑桥之间有第4脑室,各脑室之间有小孔和管道相通。 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脑脊液在各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 如脑室的通道发生阻塞,则脑室中的脑脊液越来越多,并扩大形成脑积 水。 某些脑部疾病,常常需要作脑室造影检查,以助诊断。 基底核 基底核(英:Basal ganglia,有时直译为基底神经节),是大脑深部一系 列神经核团组成的功能整体。它与大脑皮层,丘脑和脑干相连。目前所 知其主要功能为自主运动的控制。它同时还参与记忆,情感和奖励学习 等高级认知功能。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包括帕金 森氏症和亨廷顿氏症等。 帕金森病:神经系统变性,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 元的变性死亡。辅助检查无异常。 亨廷顿病又称大舞蹈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年 发病,舞蹈样动作,病情持续10到20年,进展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 考、吞咽,最终死亡。 病理改变:基底节区萎缩,其中尾状核最明显, 壳核和苍白球也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脑桥
位于延髓上方,腹面膨大的部分称为脑桥基底部,基底 部向两侧变窄,称脑桥壁与小脑联系。基底部外侧有三 叉神经出脑,横沟里由内向外依次有外展神经、面神经 和听神经。 脑桥位于中脑与延脑之间。脑桥的白质神经纤维,通到 小脑皮质,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半球传至另一半球, 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 角膜反射中枢在脑桥。 脑桥损害(pons cerebelli lesions)脑桥上部损害一般无 交叉性感觉障碍。脑桥下部损害,同侧面部口周围感觉 减退,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伴咀嚼肌麻痹。
松果体
松果体(conarium)位于中脑前丘和丘脑之间。为一红褐色的豆状小体。为长 5~8mm,宽为3~5mm的灰红色椭圆形小体,重120~200mg,位于第三 脑室顶,故又称为脑上腺(epiphysis),其一端借细柄与第三脑室顶相连, 第三脑室凸向柄内形成松果体隐窝。松果体表面被以由软脑膜延续而来的 结缔组织被膜,被膜随血管伸入实质内,将实质分为许多不规则小叶,小 叶主要由松果体细胞(pinealocyte)、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等组成。 松果体细胞是松果体内的主要细胞。在HE染色标本中,细胞为圆形或不规 则形。核大,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状,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呈弱嗜 碱性,含有少量脂滴。电镜下,细胞质内有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 小圆形分泌颗粒,颗粒内含有褪黑激素(melatonin)。胞质内还有较丰富 的线粒体、游离核糖体和脂滴。细胞膜常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在松果体 细胞近突触部可见有突触带(synaptic ribbon),突触带由中等电子密度高 的小棒状结构及其周围的小泡组成,其功能不清。神经胶质细胞较少,位 于松果体细胞之间。在HE染色标本中,细胞胞体小,形态不规则,细胞核 小,染色深。细胞有突起,末端附着在松果体细胞或伸到血管周围间隙。 电镜下可见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微丝等。在松果 体细胞之间还可见到一些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钙化颗粒,称为脑沙 (brain sand)。其成分主要为磷酸钙和碳酸钙。松果体的神经主要来自 预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神经末梢主要止于血管周围间隙,少量止于松果 体细胞之间,有的与细胞形成突触。
磁共振成像简介(修)
磁共振成像方法简介一、成像类别1、一般成像:(1)平扫;(2)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的主要作用:(1)突出病变:由于病变与背景组织的结构或血供特点不同,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某一时相,两种组织中所含对比剂的浓度不同,从而使病变与背景组织的对比增大,使病变凸显出来,病变的形态、边界变得清晰,可防止漏诊。
(2)有助于病变的定性:由于不同病变有着不同的血供特点,通过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可揭示病变组织的血供特点,从而有助于病变性质的判别。
如心肌延迟强化提示心肌纤维化,为不可恢复性改变。
(3)有助于病变的分期:由于增强扫描可区分病变邻近的血管和淋巴结,也使病变与邻近组织、脏器的关系显示的更清楚,从而有助于病变的临床分期,有助于病变可切除性的判断。
(4)有助于临床疗效评价:有些病变,如恶性肿瘤,经过放射治疗或介入治疗,病变已经失去活性,但肿块大小并没有明显缩小,而通过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血供情况就可判断病变的活性,从而避免过度医疗。
2、血管成像:(1)MRA(不用对比剂);(2)CE-MRA(对比剂增强血管成像)MRA为静态显像,可分别显示动脉和静脉,且无需静脉注药;CE-MRA可静态成像,也可动态成像,动态成像可显示对比剂从动脉流入到静脉流出的全过程。
胸腹部及大范围血管成像,因血流方向不一致、呼吸运动干扰及血液质子反复受激产生饱和等原因,影响MRA成像效果,建议使用CE-MRA。
MRA与CE-MRA相比,有成像简便(无需注射对比剂)、价廉、可分别进行动脉成像和静脉成像等优点,但显示细小血管的能力稍差,且有时会因湍流等因素干扰,造成诊断的不确定性。
CE-MRA显示细小血管优于MRA,一般不受湍流等因素影响,但操作复杂(需团注对比剂)、费用高,且动脉成像易受静脉污染,影响细节观察。
动态成像可避免静脉污染,但空间分辨率稍差,且受呼吸运动等限制。
一般而言,颅脑血管首选MRA,其他部位血管首选CE-MRA。
3、水成像:由于水中氢质子含量最多,MR可单独对液体积聚的部位(如胰胆管、椎管、尿路、内耳淋巴系)进行三维成像检查,达到类似造影的效果。
2021内科主治医师(神经内科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
55、患者,女,60 岁,6 个月前出现行走困难,精细活动困难,四肢肌力正常,震颤明显, 动作迟缓,行走时步态呈小碎步样行走,病变累及下列哪个部位?( )
2
2021 内科主治医师(神经内科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B.内囊内侧部 C.脑叶 D.桥脑 E.小脑
16、下列哪项不属于单纯部分性发作的类型?( )
A.自主神经性发作 B.部分运动性发作 C.部分感觉性发作 D.自动症 E.精神性发作
17、刺激右侧角膜时出现右眼直接角膜反射。但左侧不出现间接反应,说明病变可能在 ( )。
A.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B.累及左侧运动皮质区的局灶性癫痫发作 C.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D.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E.偏头痛
7、REM 睡眠约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为( )。
A.20%~25% B.5%~10% C.15%~20% D.10%~15%
1
2021 内科主治医师(神经内科学)模拟试题
E.25%~30%
A.右耳神经性耳聋 B.左耳神经性耳聋 C.左耳传导性耳聋 D.右耳传导性耳聋 E.听觉中枢病变
42、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原因是( )。
A.病毒感染 B.遗传性疾病 C.维生素 B1 缺乏 D.维生素 B12 缺乏 E.维生素 C 缺乏
43、下列哪个药物是抗癫痫药物?( )
A.阿司匹林 B.丙戊酸钠 C.华法林 D.维生素 B12 E.吡啶斯的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颞叶 解剖生理
• 外侧面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 颞横回
颞叶 临床症状(一)
• 1.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上回41、42区,
• 2.命名性失语(颞叶后部) • 3.听觉障碍:颞横回是听觉中枢。单侧损害不引 起耳聋,双侧引起耳聋。刺激性病灶引起幻听。 • 4.颞叶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即精神运动性发作、 自动症、幻嗅、幻味、幻听、似曾相识
小脑 生理功能
• 小脑的功能:小脑是神经系统重要的运动 调节中枢,主要作用是维持躯体平衡、调 节肌张力及协调随意运动。 • 绒球小结叶及顶核----原始小脑----平衡 中枢:维持躯体平衡及眼球运动 • 小脑的前叶及后叶蚓锥、蚓垂----旧小脑---本体感觉、调节肌张力并维持身体姿势 • 后叶大部分新小脑----对随意运动起重要 的协调功能,与精细动作有关
ACA
• ICA在前床突水平分叉形成大脑前,其位于内侧, 是较小的一支 • ACA分为皮层支、深穿支 • ACA皮层支可以分成5段。5个主要分支:眶支、 额极支、胼胝体周围支、胼缘支和顶上支 • ACA:大脑内面前2/3及向大脑凸面延伸的片状皮 质带、胼胝体的前五分之四、中脑前部和其他深 部结构 • 临床表现:对侧下肢及足的感觉运动损伤,尿失 禁 ,抓握反射 ,个性改变
小脑动脉分布区
正常椎动脉DSA表现 (左侧)
正常椎动脉DSA表现 (右侧)
椎基底动脉分布区
PCA
• • • • PCA起源于基底动脉的末端 PCA可分为皮层支、深穿支 PCA深穿支:中脑、丘脑 PCA皮层支:枕叶、顶叶内下部、海马和 颞叶内侧 • 临床:视觉、运动、感觉异常及认知障碍 和行为异常
• 为视觉中枢,主要临床症状:
• 1.视野改变:偏盲、象限盲、皮质盲
• 2.视幻觉:视中枢的刺激性病变。
• 3.视觉失认:左侧纹状体区周围及角回病变
• 4.视觉变形:视觉中枢及顶、颞、枕交界区病变。
可是癫痫的先兆。
• 岛叶:功能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 • 边缘叶:大脑半球内侧面,与脑干连接部 和胼胝体旁的环周结构,包括扣带回、海 马回和钩回
脑动脉体系
• 颈内动脉系统 • 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总动脉造影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 (右侧)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 (左侧)
大脑中动脉的功能分布
MCA-M1段的分叉方式
• MCA M1段包含两部分:分叉前段;分叉后 段。分叉方式: • 分为二干:下干和上干(78%) • 分为三干:下、中和上干(12%) • 继续延续为无主干的多个小分支(10%)
侧侧视、破坏性病灶凝视病灶侧
额叶 临床特点(三)
• 6.额叶性共济失调:病灶对侧下肢运动笨 拙,步态蹒跚 • 7.强握与摸索反射:一侧出现定位意义大, 是随意运动失去控制能力所致,是额上回 后部近中央前回处的损伤 • 8. foster-Kennedy syndrome:见于额叶 底部肿瘤。病变侧肿瘤压迫出现视神经萎 缩,病变对侧因颅高压引起视乳头水肿。 • 其他:偶见木僵症、贪食、性功能亢进、 高热及多汗等,与额叶运动前区部和丘脑 的联系纤维损害有关
小脑 临床表现
• 小脑损害的主要临床症状:共济失调、平 衡障碍、构音障碍。 • 小脑蚓部:躯干共济失调,如醉酒步态。 但肢体的共济失调及眼震不明显。 • 小脑半球损害:病变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差,伴肌张力减低,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有水平性眼震及小脑 性语言(构音不清和暴发性语言等)。
顶叶
解剖生理
• 皮质感觉区:中央后回(深、浅感觉的皮质中枢)、顶上 小叶(分辨性触觉和实体感觉皮质中枢) • 运用中枢:优势半球缘上回,功能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 有关。 • 视觉语言中枢:位于角回,为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的皮 质中枢
顶叶 临床症状(一)
• 1.皮质感觉障碍:破坏性病灶-对侧深浅感觉障碍。 刺激性病灶-部分性感觉性癫痫 • 2.体象障碍:对身体各部分的存在,空间位置及 相互关系的认识发生障碍。包括自体认知不能和 病觉缺失。 a偏侧忽视 b偏瘫不识症 c 幻肢现象 d偏身失 存症 e 手指失认症 f 身体左右定向障碍 自体认知不能:右侧顶叶临近角回 病觉缺失:右侧顶叶临近缘上回 右顶叶病变出现失肢体感和幻多肢
内囊
临床症状
• 是指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的白质结
构。
• 分为前肢,膝部,后肢
• 典型的病变产生:对侧偏瘫、偏盲(同向)、偏 身感觉障碍
基底节病变 解剖及临床表现
• 埋藏在大脑白质深部的灰质核团。
• 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杏仁
核,广义的基底节将红核、黑质、丘脑底核也包
括在内 • 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 改变
MCA上干
• 上干非常短(26-50mm) • 供应皮质和皮质下区包括顶叶前部和额叶 凸面的大部分 • 病变:累及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 临床:感觉、运动障碍(以面、上肢为重) 和神经心理障碍
MCA下干
• 运动无力经常是轻度或短暂的,但不孤立出现, 运动无力的分布以面部、上肢为主 • 经常出现损害对侧的触觉和痛觉障碍。 • 视野障碍常见,经常为对侧同向性偏盲或上象限 盲 • 优势半球:Gerstmann综合征 • 非优势半球:对侧偏侧忽略、结构性失用症和行 为改变
MCA深穿支
• 主要分为:内侧豆纹动脉、外侧豆纹动脉 • 外侧豆纹动脉的直径是内侧豆纹动脉的两 倍,行程较长 • 内侧豆纹动脉:苍白球外侧、壳核内侧 • 外侧豆纹动脉:壳核外侧、外囊及内囊上 部至放射冠的白质 • 临床表现:腔隙综合征及神经心理异常
MCA
MCA供应区的主要特点
• • • • 广泛的皮质和皮质下供应区 与ACA和PCA之间有广泛的吻合 髓质动脉有自己的供血区,彼此之间并不吻合 其与豆纹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的分支之间也没有 相互吻合 • 有自身的边缘带,位于皮层支和深穿支之间即放 射冠深部 • 皮质支供应区囊括了半球凸面的五分之四、额叶 眶面的外侧部、顶叶和颞叶的外侧部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
•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
1、病史+体征 2、解剖(定位)诊断←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演变 3、病因(定性)诊断←病史+体征+辅助检查 4、影象学诊断
5、病理学诊断
6、分子生物学诊断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脑
衡阳市中心医院 丁菁
内 容
• 脑的解剖 • 脑的功能区 • 脑的动脉
大脑后动脉的皮质分布
大脑后动脉的皮质分布
大脑后动脉的功能分布
Willis环
Willis环
• • • • • 经前交通动脉连接双侧前循环 经后交通动脉连接前后循环 是侧枝血流最充分的供血来源 Willis环变异常见,尤其在环的后部 变异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侧枝血流减少 或缺如
谢谢!
枕颞外侧回
calcarine sulcus
大脑半球内侧、底面
额叶
嗅球
olfactory bulb
嗅束
枕颞外侧回
钩 海马旁回
olfactory tract
前穿质
脑 面的前1/3。主要功能与随意 运动和高级精神活动有关。
• 主要功能区:皮质运动区(4区)、运动前 区(6区),运动性语言区(44、45区)、 眼球随意协同运动区域(8区)、书写中枢、 排尿排便中枢及额叶联合区等所在。
脑 的动 脉
CTA
MRA
正常主动脉弓造影
脑动脉组织学特点
• 脑动脉的主干和分支均位于脑的腹侧面,然后再 绕到背侧面 • 脑动脉分为皮层支、中央支,二者间吻合甚少, 皮层支间吻合丰富,中央支间较前者差 • 脑动脉为肌型动脉,血管周围没有支持组织 • 脑动脉内膜有丰富的内弹力膜,中、外膜薄,没 有外弹力膜脑动脉几乎无搏动 • 脑实质内外动脉均有神经纤维分布
ACA
大脑前动脉的皮质分布
大脑前动脉的功能分布
RHA
• RHA平均直径0.8到1.0mm,长20-23mm • 是ACA最大最长的穿支 • 供应:尾状核头、内囊前肢的前下部、苍 白球和壳核前部以及下丘脑前部
RAH
VBA
• 有些病例仅有一侧椎动脉 • 基底动脉往往由双侧椎动脉汇合而成,走 行于脑干腹侧表面 • 在中脑水平分出双侧大脑后动脉 • 整个延、桥、中脑及小脑的血供均来自 VBA
额叶 临床特点(一)
• 1.精神症状:痴呆和人格改变,多见于额极受损。
• 2.瘫痪:破坏性病灶:单瘫、偏瘫、中枢 性面、舌瘫。
刺激性病灶:部分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
旁中央小叶:双下肢运动障碍及尿便失
禁
额叶 临床特点(二)
• 3.言语障碍: 运动性失语
• 4.书写障碍:优势半球 失写症
• 5.共同偏视:刺激性病灶向病灶对
解剖生理
深部核团
1. 顶核 2. 球状核 3. 栓状核 4. 齿状核
• 小脑传入信息:来自大脑皮质、脑干(前庭 核、网状结构、下橄榄核)和脊髓 • 所有传入纤维 小脑下脚、中脚、上脚终 止于小脑皮质及小脑蚓部(本体感觉冲动) • 小脑传出纤维主要发自小脑深部核团(主 要是齿状核) 小脑上脚(结合臂)在到达 红核前先交叉(称被盖背交叉) 终止于对 侧中脑红核 交换神经元后发出纤维再经 被盖前交叉下行为红核脊髓束 脊髓前角 细胞 小脑至前角的纤维经过两次交叉, 故小脑半球与身体是同侧支配关系
大脑半球 解剖生理
• 表面为大脑皮质,内部为白质、基底节及 侧脑室。半球分为:额叶、顶叶、颞叶、 枕叶及岛叶 • 习惯上称左半球为优势半球
海马
hippocampus
胼胝体
中央旁小叶 中央沟 扣带沟 顶枕沟
海马沟
海马回钩 uncus
海马旁回
parahippocampal gyrus
枕颞沟
距状沟
顶叶 临床症状(二)
• 3.失用症:肢体动作的运用障碍。包括结 构性失用、观念性失用、运动性失用及观 念运动性失用 • 4.Gerstmann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