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序和跋·练习题

合集下载

巴金《家的序和跋》随堂练习题

巴金《家的序和跋》随堂练习题

巴金《家的序和跋》随堂练习题【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袅(niǎo):细长柔弱。

如:袅娜。

如:不屑一顾。

馨(xīn):散布得远的香气。

如:馨香。

憩(qì):休息。

如:小憩。

屑(xiè):1.碎末。

如:木屑。

2.琐碎。

如:屑屑。

本文取此义。

3.认为值得(做)。

曳(yè):拖;拉;牵引。

如:曳光弹。

二、词语识记琐屑:琐碎。

休憩:休息。

多用于形容流浪异乡的人。

祝祷;祝愿祷告。

黯然失色:没有光彩,失去色泽。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冥想:深沉的思索和想象。

萦绕:萦回。

举目无亲:指人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预习效果反馈】1.作者把“家”比作“一只船”的前提是什么?2.为什么“家”是“永远的岸”?3.本文的体裁是,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是。

4.作者把“家”比作了、和。

【课堂跟讲】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

“渔灯暗,,。

,是离人几行清泪。

”家是游子的永远的岸。

2.文学(文体)常识(1)周国平,作家。

1998年以前作品结集为(1~6卷),译有、。

(2)散文是同、、并列的一种文体。

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

散文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与。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二)段落层次1.第1段:引子:。

2.第2~6段:第一节:。

3.第7~12段:第二节:。

4.第13~16段:第三节:。

(三)写作特点1.语言凝练,意蕴深长。

2.用了四个比喻句,使文章层层递进,思考深度逐层加深。

3.写作借鉴:本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简洁生动。

如本文开篇先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由此生发出“家是一只船”、“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后三个比喻简洁生动地表达出了作者对“家”的哲学思考。

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重难点句子1.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这句话表现出尼采对女人的讽刺和批评。

作者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在家中难免有吵吵闹闹,难免有家务拖累时的闲言碎语,这都是正常现象。

九年级语文下册 9.《家》的序和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9.《家》的序和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三单元9 《家》的序和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填空。

巴金,原名____________,现代作家,1904年生于成都。

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部曲”《雾》《雨》《电》。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案:李尧棠《家》《春》《秋》爱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扉.页()魔爪.()吐露.()爱怜.()爱憎.()幼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的正确读音,以便准确阅读文章。

答案:fēi zhǎo lù lián zēng zhì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诅咒:(2)挣扎:(3)索性:(4)掩饰:(5)妥当:(6)累赘: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掌握词语。

参考答案:(1)原指祈求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2)用力支撑。

(3)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4)设法掩盖(真实情况)。

(5)稳妥适当。

(6)(事物)多余、麻烦。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你能说出《家》中几个人物的名字吗?试着把这些名字写在下面。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的了解。

我们要走进小说,走进人物。

参考答案:觉慧、梅(跋中提及)、觉新、觉民、高老太爷、鸣凤等。

2.为什么文章开头提及《复活》,接着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章,并从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参考答案:(1)提及托尔斯泰的《复活》,是为了说明作者曾有过的人生观——生活是悲剧,从反面引出文章的主题。

(2)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是为了从正面提出文章的中心,并且增添作品的文学性。

(3)体现了巴金思想发展成熟的过程。

3.激流的特征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意象,并概括归纳的能力。

激流永远动荡,不能够停止,发射出种种水花,奔腾,具有排山之势,向唯一的海流去。

这些语句归纳总结即可得出激流的显著特征。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同步练习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同步练习语文版

《家》的序和跋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扉.页(fēi)诅.咒(zǔ)累赘.(zhui)2.读准多音字(1)魔爪.zhǎo其他读音:zhuǎ组词:爪子(2)挣.扎zhēng其他读音:zhèng组词:挣脱(3)累.赘léi其他读音:lèi 组词:劳累其他读音:lěi组词:积累二、重要词语1.激流:湍急的水流。

2.魔爪:比喻凶恶的势力。

3.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4.序文: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

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

5.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

三、知识储备1.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

短篇小说以《神·鬼·人》最为著名。

2.体会序和跋的风格变化。

序文不长,但充满激情,一个意思反复表述,就像一个急于把事情告诉别人的孩子,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说出来,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使读者深受感染。

《跋》再一次表述了自己创作动机,比在《序》里表述得更明确、更犀利。

《跋》与《序》一样充满激情,但“冷静的思考”渐趋主流。

文中有热情奔放的陈述,也有切中要害的分析,文章风格稍有变化。

1.“为的是来征服它”作者引用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点拨:引用罗曼·罗兰的话,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家》的序和跋习题课件 语文语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家》的序和跋习题课件 语文语文
一丝不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jiéhé)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_示_例__一__:_文__章__通__过_记__叙__父_亲__教__“_我_”_写__毛_笔__字__这_件__事__,__体_现__了__父_亲__是__一_个__关__爱__孩_子__、_ _懂_得__教__育_的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示__例_二__:__文__章__通__过__记__叙__父__亲_终__生__(_zh_ō_n_gs_h_ēn_g_)写__端__正__的__毛__笔__字__这__件_事__,__体_____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
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yī diǎn yī dī),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 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 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_示_例__:__画_线__句__运_用__了__细__节_描__写__(或__“_动_作__描__写_和__神__态__描_写__”_)的__手__法_,__通__过_“_一__笔__一____ _画_”_“_凝_神__屏__息__”等__细__节_,__生__动_形__象__地__表_达__出__“我__”_书__写_自__己__名_字__(_m_ín_g_z_i)_时_的__慎__重_和____

《〈家〉的序和跋》习题1

《〈家〉的序和跋》习题1

《〈家〉的序和跋》习题一、基础题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扉页(fèi)诅咒(zě)轶事(yi)B.热枕(chén)附和(hé)讳莫如深(hui)C.隽永(juàn)凄恻(cè)风驰电掣(zhi)D.蹉跎(cuò)徜徉(cháng)瞠目结舌(táng)2.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句后的括号里改正。

黄土高原气候干躁,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地破碎成粗细不等的棵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敝日。

()()()3.下列各项中哪一个不能表达无奈的感伤心情。

()A.洋人直抵我们的炮口,用一支鹅毛沾水笔便塞住我们的炮膛。

B.发现无数更好的目标,可惜我已无箭可射。

C.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难绘那儿的午寐有轻轻的地震。

D.常常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4.修改病句。

(1)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2)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3)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5.下列景物的描述,哪一个最能表现出肃静的气氛。

()A.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

B.灯烛飘摇,烟气袅袅,龛座上的神像仿佛陷入阴影中沉思。

C.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像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D.天上的乌云向四面扩张着,猛兽似的把蔷薇色的云朵一块一块地吞噬掉。

6.下列文句,哪一个运用了反语这种修辞方法。

()A.放榜之后,我们像一只只刚脱落自己的小青蛙,四处呱呱叫。

B.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茶,我们也不嫌贵了。

C.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D.这只是开始,往后的工作还多着呢,你又不是不知道。

7.“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

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

”上文所述,可用下列哪一个成语来形容()A.亭亭净植B.栩栩如生C.春意盎然D.画中有诗二、整体感悟1.整体把握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同步练习语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同步练习语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同步练习语文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扉.页(fēi)诅.咒(zǔ)累赘.(zhui)2.读准多音字(1)魔爪.zhǎo其他读音:zhuǎ组词:爪子(2)挣.扎zhēng其他读音:zhèng组词:挣脱(3)累.赘léi其他读音:lèi 组词:劳累其他读音:lěi组词:积累二、重要词语1.激流:湍急的水流。

2.魔爪:比喻凶恶的势力。

3.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4.序文: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

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

5.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

三、知识储备1.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

短篇小说以《神·鬼·人》最为著名。

2.体会序和跋的风格变化。

序文不长,但充满激情,一个意思反复表述,就像一个急于把事情告诉别人的孩子,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说出来,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使读者深受感染。

《跋》再一次表述了自己创作动机,比在《序》里表述得更明确、更犀利。

《跋》与《序》一样充满激情,但“冷静的思考”渐趋主流。

文中有热情奔放的陈述,也有切中要害的分析,文章风格稍有变化。

1.“为的是来征服它”作者引用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点拨:引用罗曼·罗兰的话,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练习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练习语文版

《〈家〉的序和跋》练习题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诅咒掩饰扉页魔爪删去幼稚摧残累赘妥当跋爱憎2、(1)巴金是当代作家,原名__________,他创作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序和跋是构成一部书完整结构的两个板块,从位置上看,序这种体裁,一般放在一部书的_____________,跋写在书的__________,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的作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扉页(fēi)仿佛(fú)笔耕不辍(chuò)妥当(dāng)B.结束(shù)吐露(tŭ)累赘(zhuì)倔强(jué)C.一幅(fú)爱憎(zēng)掩饰(shì)吮吸(shǔn)D. 装载(zâi)删去shān)苍劲(jìn)慑服(shè)4.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句后的括号里改正。

(3分)黄土高原气候干躁,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地破碎成粗细不等的棵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

( )( )( )5. 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A、这是一个英雄的母亲,是一个有着坦荡胸怀的母亲。

B、文章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各个历史时期进行斗争时所采取的战略特点。

C、香烟走私十分猖獗,我国海关已把打击走私香烟列为重点。

D、作者本人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这是我们评价古代文学作品必须注意的问题。

6.阅读《序》的第四段,回答问题。

(1)“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

”这里作者把什么比作了激流?(2)“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着排山之势,向着惟一的海流去。

”这里,“惟一的海”指什么?(3)从这一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二、阅读《朱自清卷》序言林非喜爱和熟悉朱自清散文的读者,可以说是相当不少的。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家的序和跋习题精选 试题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家的序和跋习题精选  试题

习题精选助学指要本课中的序文写于1931年4月,是为?激流三部曲?写的总序,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从一个在生活的激流中英勇搏斗的战士的角度,表达了征服生活的积极态度。

跋文写于1953年3月,时隔22年,作者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既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又指出了?家?的缺乏之处,表现的是一种“冷静的考虑〞。

学习本文,要重点理解作者不同时期的思想。

读读练练一、根底知识及其运用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扉页〔〕魔爪〔〕碎石〔〕妥当〔〕····诅咒〔〕幼稚〔〕负担〔〕泉源〔〕····2.在以下句子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1〕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在〔〕它自己的远路〔〕,〔〕乱山碎石中间。

〔2〕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有〔〕,有〔〕,也有〔〕。

3.仿照例句,造一个句子。

例: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

创作;朱本晓2022年元月元日二、整体理解联络序文看,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又是怎样的?三、课内语段阅读我写这本小说花去的时间是并不多,然而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

我很早就说过,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家?里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

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者亲身经历过的。

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

我陪着那些得意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那些惨痛的回忆到如今还是异常鲜明。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得意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致于得到悲惨的结局。

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恶毒的诅咒。

我有过觉慧在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

家的序和跋

家的序和跋

9、《家》的序和跋叶红设计基础巩固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妥.当()累赘.()序跋.()吐露.()说.教()扉.页()2、根据词语的含义,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拼音。

累赘()劳累()积累()3、课文整体考查填空序和跋是构成一部书完整结构的两个板块,从位置上看,序这种体裁,一般放在一部书的_____________,跋写在书的__________,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的作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巴金原名叫___________,他创作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强化提高题阅读《家》的“跋”第一部分,回答后面的问题。

《家》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家》之前发表的《灭亡》只是一个中篇)。

它是在一九三一年作为《激流三部曲》之一写成的。

所以最初发表的时候用了《激流》的名字。

我写这本小说花去的时间并不多。

然而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

我很早就说过,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家》里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

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累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

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那些惨痛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异常鲜明。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

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恶毒的诅咒。

我有过觉慧在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

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家》的序和跋叶红设计基础巩固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妥.当()累赘.()序跋.()吐露.()说.教()扉.页()2、根据词语的含义,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拼音。

累赘()劳累()积累()3、课文整体考查填空序和跋是构成一部书完整结构的两个板块,从位置上看,序这种体裁,一般放在一部书的_____________,跋写在书的__________,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的作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巴金原名叫___________,他创作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强化提高题阅读《家》的“跋”第一部分,回答后面的问题。

《家》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家》之前发表的《灭亡》只是一个中篇)。

它是在一九三一年作为《激流三部曲》之一写成的。

所以最初发表的时候用了《激流》的名字。

我写这本小说花去的时间并不多。

然而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

我很早就说过,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家》里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

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

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那些惨痛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异常鲜明。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

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恶毒的诅咒。

我有过觉慧在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

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哥面累前所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

”一直到我写了《家》,我的“积愤”,我对于一个不合理制度的“积愤”才有机会吐露出来。

所以我在一九三七年写的一篇“代序”里大胆地说:“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问题:6、“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

”这句话揭示了文学创作与生活才能在着怎样的关系?7、结合“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这句话,谈谈巴金写作《家》的动机。

8、作者把自己的三部小说称为“激流”三部曲,课文中也多次提到“激流”,请问,“激流”到底有什么含义?课外延伸题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拉上你的“窗帘”①美国华盛顿广场的杰弗逊纪念馆大厦年久失修,表面斑驳陈旧,政府非常担心,派专家调查原因。

专家发现,冲洗墙壁所用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该大厦墙壁每年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他建筑,腐蚀自然更加严重。

为什么要经常清洗呢因为大厦被大量的燕子粪弄得很脏。

燕子所以聚集到这里,是因为建筑物上有它喜欢吃的蜘蛛。

蜘蛛爱在这里安巢是因为墙上有大量它爱吃的飞虫。

为什么墙上有大量的飞虫繁殖得这样快因为尘埃在从窗外照射进来的强光作用下,形成了刺激飞虫生长的温床。

②解决问题的结论是:拉上窗帘。

③杰弗逊大厦至今完好。

④仔细想来,人的一生其实也像一栋高楼大厦,谁都希望自己的大楼永远完好,然而生活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就像杰弗逊纪念馆墙上的燕子一样,不时把挫折、失败的粪便拉在我们的墙上,__________我们不断地往自己的墙上喷洒颓唐甚至堕落的清洗剂。

我们必须像故事中那些美国专家一样,懂得拉上“窗帘”,彻底__________挫折、失败的源头,让生命的大厦高高__________。

⑤每个人需要寻找的“窗帘”各不相同,有的是毅力,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论怎样的“窗帘”,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直接把守着成功的入口。

⑥生命的窗帘需要寻找,它总是埋在鸟粪的底层,很多时候并不像物质的窗帘那样显眼,你必须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懂得以一种坚忍的姿态走进事物的内部。

阿尔卑斯山的入口处写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说得太对了,世界上有许多难事,但没有一件事比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生命的全部真实更难。

一个人寻找窗帘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故步自封、刚愎自用的人不可能认识自己,因此他们也不可能找到生命的窗帘。

成功的绚丽永远不需要描绘,所以它常常使一些人望而生畏,然而,它的法则非常简单,许多时候不过是给有些班驳陈旧的生命拉上一块遮光的窗帘而已。

9.给加点的字注音:颓.唐()绚.丽()刚愎.自用()10.文段④中三处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A.诱使隔绝耸立B.诱惑隔断矗立C.诱使隔断耸立D.诱惑隔绝矗立11.题目中“窗帘”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语境,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给文段⑤横线上填上两个句子。

与上下文意思相联接,构成一个排比句。

13.写出和文段⑥中与加横线句子意思相同的名言佳句:答:1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杰弗逊纪念馆墙壁斑驳陈旧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美国专家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你什么启示答:1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所需要的生命的“窗帘”是什么答:中考模拟题(三)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第17—23题。

我们是一家人(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

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

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

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

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

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

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

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

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

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

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

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

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

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身无分文了。

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

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

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

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

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

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

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

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

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经典阅读》,作者秦文君,有改动)17.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8.“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11)段画线句子中“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

20.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1.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

22.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3.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走出误区。

9、《家》的序和跋参考答案答案:1、tuǒzhuìbálùshuōfèi2、累赘lěi劳累lèi积累lěi累3、开头,后面。

对全书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一个简要的概述,意在引导读者有针对性的阅读。

4、李尧棠,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5、简析:这道题考查仿用句式、扩展语句和修辞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