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宪法概念及宪法规范性

合集下载

宪法的规范

宪法的规范

宪法的规范宪法是一切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准则,包含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权力的分配、公民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重要内容。

它具有规范国家行为、维护国家统一、保护市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重要作用。

首先,宪法规范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权力的分配。

它明确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方式,规定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组织形式和职责。

这些规定保证了国家机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防止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其次,宪法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益。

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言论自由等,保障了公民的个人尊严和人格尊重,防止了国家和其他个人或组织对公民的任意侵犯。

宪法还规范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如守法守纪、遵守社会道德等,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另外,宪法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保证了公平竞争、禁止垄断等经济行为。

宪法还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社会福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宪法还规范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对外政策原则和基本立场,明确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

总之,宪法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它明确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权力的分配,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规范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它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公民幸福的保障。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宪法的学习和理解,遵守宪法的规定,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应有的努力。

宪法解释的含义与意义

宪法解释的含义与意义

宪法解释的含义与意义
一、宪法的含义和特征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宪法的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
(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具有三层含义:
一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要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二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或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
三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综观世界各国宪法,对公民权利通常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例举式。

(我国采取此种方式)
另一种是限制式。

3、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所谓政治力量的对比,首先是阶级力量对比。

具体表现两个方面:
一是阶级力量强弱的对比关系。

二是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

由此可见,我国的宪法是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的,宪法当中表现了在我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根本大法所在,宪法的特征体现在作为我国的基本法保障了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跟其他各种对国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政治结构体系。

宪法学知识要点

宪法学知识要点

宪法学知识要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石,对于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公民,掌握宪法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就宪法学知识的一些要点展开阐述。

一、宪法的含义和性质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法律的宪法规范的总称。

它包括宪制法、组织法、权利法、程序法等内容。

宪法是最高的法律法规,是其他法律法规的根据和依据,任何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都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

宪法的性质是基本法律和国家制度法。

它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法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二、宪法的内容要素宪法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范围,包括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机构。

2.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政治权利、民主权利、教育权利、劳动权利等。

同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爱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3.制度和实践原则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制度和实践原则,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科学发展观等。

4.国家安全和统一宪法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和措施,包括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战略、国家政权安全等。

三、宪法的修正宪法的修正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的。

在修正宪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基本原则和程序,确保修正符合宪法原则和国家利益。

四、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实施需要通过具体法律法规进行,同时需要依靠司法机关的权威解释和审查。

司法机关对宪法规定的具体事项进行裁决,并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追究和惩罚。

五、宪法的理论与实践宪法作为法律规范的支柱,同时也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宪法理论和实践。

同时需要对宪法维持的社会和政治秩序进行不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宪法的实现。

六、结语宪法学知识的掌握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了解宪法规定的各项内容和原则,并将其融入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宪法所有知识点总结

宪法所有知识点总结

宪法所有知识点总结一、宪法概述1.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社会和法律制度的总规范。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法律文书。

1.2 宪法的功能宪法的功能是保障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约束政府的权力,调整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1.3 宪法的形式宪法可以采用成文宪法或者不成文宪法的形式,成文宪法是指国家将宪法规定编入法典或宪法性文件中,不成文宪法是指宪法规定并没有编入法典或文件中。

1.4 宪法的来源宪法的来源包括历史传统、宪法实践、宪法学说、以及成文或不成文的宪法性文件。

二、宪法原则2.1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观,它包括依法执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审判和保护人权等内容。

2.2 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要求国家政权是人民所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归人民行使。

2.3 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是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内容。

2.4 法治、民主、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国宪法要求法治、民主和社会主义相结合,既要依法行使权力,又要充分发扬民主,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宪法权利3.1 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教育、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劳动就业、休息休假、社会保障等权利。

3.2 公民的基本义务中国宪法规定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爱护公共财产、守信用、服兵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四、宪法结构4.1 总纲宪法总纲包括宪法的性质、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等内容,是宪法的核心纲领和总体规定。

4.2 权利保障章权利保障章是宪法规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劳动权等内容。

宪法规范特点

宪法规范特点

宪法规范特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体国民共同创制和共同遵守的最高法律。

它是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的基本准则,对于维护国家权威、实现政治体制正当性、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宪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最高性: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都必须遵守和符合宪法的规定。

任何其他法律和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宪法必须优先适用。

这是维护宪法权威和保障公正正义的基础。

2. 广泛性:宪法规范广泛,包括了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宪法关系到国家全体人民的权益,是国家制度和政策的总纲,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3. 稳定性:宪法的修订一般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程序,需要通过比较高的法定门槛,才能使宪法发生变动。

这种稳定性保证了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秩序和法治的维护。

4. 基本性:宪法规范的内容是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基本问题,是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的基本准则。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是规范国家行为和公民行为的基础。

5. 法律性:宪法是一部法律,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权力的来源、行使和限制,对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约束力。

宪法的实施必须依法进行,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违反宪法。

6. 人权保障: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

宪法规定了一系列基本权利,如人身自由、财产权、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是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保障。

7. 强制性:宪法具有强制性,法律法规和行政行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宪法的规定。

宪法规定了公共权力的运行原则和规则,对于维护国家的政治和法律秩序具有强制力,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8. 可变性:宪法是有一定可变性的,可以根据国家的需要和情况进行修订和变更。

宪法修订的程序和条件一般比较严格,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和程序进行,以确保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宪法》知识点总结

《宪法》知识点总结

《宪法》知识点总结一、宪法的起源和含义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件,是国家根本法律,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的依据,是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法律规范。

2. 宪法的起源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最早的现代宪法是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

在世界各国,宪法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善,并成为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 宪法的性质宪法的性质是基本法律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的依据,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政府机关和公民都具有约束力。

2. 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通常包括宪法的序言、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的机构和职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三、宪法的制定与修改1. 宪法的制定宪法的制定通常是由宪法制定机关组织起草,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通过公民投票或者国家机构审议,正式颁布实施。

2. 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需要严格的程序和条件,通常需要通过立法机关提出修改方案,经过公民投票或者国家机构审议通过后才能进行。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1. 宪法的主权原则主权原则是宪法的核心原则,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

2. 宪法的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政权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利参与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关的活动。

3. 宪法的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行政机关和执法机关必须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

4. 宪法的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或者侵犯。

五、宪法的主要内容1. 宪法的序言宪法的序言通常包括国家的基本立场、宪法的目的和原则等内容。

2. 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领土、国家的主权等内容。

3. 国家的机构和职权国家的机构和职权包括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国务院、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等内容。

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社会权利及公民的义务等内容。

论述宪法的概念

论述宪法的概念

论述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指规范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机关组织和职权以及国家与公民、公民与公民之间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部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

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不可撤销性、不可逾越性和最高性。

宪法作为一部国家基本法律,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具有以下特点:
宪法的权威性: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其权威性高于其他法律,所有其他法律都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

宪法的稳定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符合一定的程序和条件,一旦通过后,其内容和规定就不会轻易被改变。

宪法的普遍性:宪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地区和所有人,不分种族、性别、地区、职业等,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宪法的约束性: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国家机关和公民行使权力和自由的基本规范,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宪法的规定。

总之,宪法是一个国家最高法律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其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对国家和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同时,宪法的权威性、稳定性和约束性也是它与其他法律不同的重要特点。

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

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

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引言宪法作为一个国家最高的法律文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和运行方式,保障了公民和组织的权利和自由。

本文将就宪法的定义、作用、制定和解释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深入理解和认识宪法的重要性。

一、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政治和法律的根基。

它是由国家机关制定,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纪律和秩序为宗旨的文件。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宪法的作用宪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保障了公民享有这些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权利。

2.限制政府权力:宪法规定了政府的权力范围和限制条件,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保护公民免受不当干涉和侵权。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限制了政府的行为,保障了公民权益的实现。

3.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确保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4.调整社会关系和利益平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调整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平衡与协调。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建立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宪法的制定过程宪法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庄重的过程,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宪法起草:制定宪法的第一步是编写起草草案。

这个过程一般由特定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或专门机构负责,其成员包括政府官员、法律学者、公民代表等。

起草草案时,需要广泛征求民意和专家意见,确保宪法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2.宪法审议:起草完成后,宪法草案需要经过国家的立法机构或特定的宪法制定组织进行审议。

这个过程中,各方可以对宪法条款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宪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3.宪法表决:在宪法经过审议后,立法机构或特定的宪法制定组织将对宪法进行表决。

对宪法概念的理解

对宪法概念的理解

对宪法概念的理解
宪法是一部国家或组织体制的基本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的组织和职权,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通常是由立法机构或宪法制定会议制定,并经过特定程序得到通过或修正。

宪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概念理解:
1. 法律的最高权威:宪法是一部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其他法律、法规和行政文件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石和根基。

2. 政治组织的基本规范: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组织方式,包括国家的政府形式、权力机构和职能的设立与运行等。

宪法为国家的政治体系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规范,保证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公民权利的保障: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宗教、出版、结社、教育等权利。

宪法将这些权利确立为公民的基本保障,并规定政府的职责是保护和维护这些权利。

4. 国家权力的分配与制衡:宪法规定了国家政权的分配与制衡机制,以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

宪法明确规定了不同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合作关系,确保国家的权力运行在合法、公正、有效的范围内。

5. 法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宪法通常具有相对稳定和长期有
效的特点,不随政治力量的更迭而频繁改变。

宪法的稳定性保障了国家法治的连续性,确保国家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稳定的运行。

总之,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和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具有法律权威、政治规范、公民权利保障、权力分配与制衡,以及法律稳定性等方面的概念和理解。

名词解释宪法的概念

名词解释宪法的概念

名词解释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个广泛被使用的名词,它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内涵。

宪法是一个国家或组织所制定的最高法律文件,旨在规范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同时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正和平等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解释和探讨宪法的概念。

一、历史背景宪法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家所提倡的法治原则。

然而,宪法作为一个具体的法律文件出现在更近代的历史中。

美国的《联邦宪法》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在1787年通过并生效。

这部宪法以其独立性、权力分立和公民自由的原则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此后,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宪法,奠定了宪政制度的基础。

二、特点和内容宪法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和内容。

首先,宪法是一部基本法,它是其他法律的基础和框架。

它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机构的设立和职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其次,宪法是一个权威性的法律文件,确保政府的行为合法合规。

宪法规定了政府的权力范围和限制,防止政府滥用职权。

第三,宪法是一个稳定的法律体系,要求政府和公民遵守并尊重其规定。

宪法的修改通常需要通过严格的程序,以确保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宪法的内容也因不同国家和文化而异。

一般来说,宪法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形式、政府的权力机构和职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司法体系和法律程序等。

宪法还可以规定一国的领土范围、国家符号、国旗、国歌等。

此外,一些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宪法修改的程序等。

三、对社会的影响宪法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首先,宪法规定了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保证政府依法治国。

它确保了政府的合法性,防止政府滥用职权和侵犯公民权利。

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免受不正当的政府干预和侵犯。

其次,宪法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稳定和可预测的法律环境。

宪法规定了法律的成立和实施程序,确保公正和平等的司法体系的运作。

什么是宪法?

什么是宪法?

什么是宪法?作为一国之根本大法,宪法的功能和意义远远不止于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统一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保障人民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强后盾。

那么,什么是宪法?它的产生源于何处?它有哪些特点和功能?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宪法的有关知识,以期帮助广大读者加深了解。

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指规范国家基本制度、权力机关和公民权利义务的总章程。

它是一种法律,属于国家高规格法律的范畴。

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的最高特点在于它是国家根本大法,也就是国家最高法律。

二、宪法的产生源泉宪法的产生源泉有三种:一是人力源,即由制定宪法的人所决定;二是历史源,即由国家历史、民族传统和政治文化所形成的文化认同;三是自然源,即由法理学上的自然法和人权理论所提供的理论支撑。

三、宪法的特点和功能宪法具有以下特点:1、权威性:宪法是授权在于全体公民的根本法律,其权威性最高。

2、稳定性:宪法制定的原则和规定是不可改变的,并且不随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而变动。

3、吸收性:宪法应该吸收先进的文化、制度、模式和经验,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4、普遍性:宪法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为所有公民服务,不分国籍、民族、宗教或性别。

宪法的主要功能:1、宪法是一种国家制度的地盘法,规定如何建立政治制度、行使国家权力和组成国家政府。

2、宪法保障了人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保人们的自由和尊严。

3、宪法是保护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

4、宪法是权力的制衡和约束,通常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4、宪法是社会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石。

四、结语宪法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保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根本大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深对宪法的了解,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切实维护宪法的尊严。

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宪法更是至关重要的标志性文件,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到自觉遵守、认真执行,为推进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宪法的说明

关于宪法的说明

关于宪法的说明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威法律文件,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及其职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各种制度安排。

本文将就宪法的概念、特点、功能和历史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其政治制度、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等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文件。

它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宪法一般由立法机关制定,并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批准或全民公投的形式确立。

二、宪法的特点1. 法律地位高: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根据和依据。

宪法的规定具有全面而具体的效力,其他法律必须与宪法相一致。

2. 权威性强: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拥有最高权威性和约束力,对国家机关、公民和法律人士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指导作用。

3. 稳定性强:相对于其他法律,宪法的修订通常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和条件,以保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

4. 体系性强:宪法是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国家制度、政府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

三、宪法的功能1. 确立国家制度: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关的设置和职能,确立了国家的政府形式和运作方式。

2. 保护公民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权,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言论和信仰等各项权利。

3. 维护社会稳定:宪法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规定了国家的法律秩序和社会制度,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和谐。

4. 规范权力运行:宪法限制了政府机关的权力行使范围,规定了权力的来源、权限和运行方式,构建了权力制约和平衡的机制。

5. 保障法治原则:宪法强调了法治原则的重要性,规定了法律的适用、解释和效力等方面的规则,保证了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四、宪法的历史宪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早期就有一些类似宪法的法律文件,以规范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近代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英国《权利法案》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宪法。

浅析宪法概念及宪法规范性

浅析宪法概念及宪法规范性

浅析宪法概念及宪法规范性作者:干晓慧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35期摘要本文首先从我国宪法概念定义的现状出发,引申出界定“宪法是什么”的必要性;并驳斥“宪法不是法”这一现象;其次讨论宪法应具有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宪法只在第62条第(2)项以及第67条第(1)项简单地规定了宪法监督制度,并没有完善地规定违宪审查制度,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宪法的权威性与实效性,因此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实属必要。

关键词宪法概念规范性实效性违宪审查作者简介:干晓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2-014-02宪法概念是宪法学研究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之一,属于一般法律学说的研究领域。

关于“宪法是什么”的表述,学界有不下三百多种的理解,传统的宪法概念一次次被突破,新的见解不断产生,对宪法概念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作为一名学习宪法的后生,自是甚为愉然。

但遗憾的是,学者们基本上都是从一种抽象的、高度概括的角度去阐释“宪法是什么”,以便达到一种包罗万象的程度,从而形成宪法概念的经典定义与常识观点。

然而很少有学者着手于以宪法的某一或某几个具体特征为出发点和落脚处来定义宪法,来梳理和缕析宪法到底是什么。

首先借用某君的一句话来明解宪法在我国的当前地位,即“在当今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没有任何一部规范性文件像宪法这样重要,也没有任何一部规范性文件像宪法这样不重要。

”这句表达本人十分赞同。

一方面,宪法为什么最重要呢?理由与原因肯定如下: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调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是其他部门法的立法根据和立法基础;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较之其他法律更为严格,等等。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母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另一方面,宪法为什么又是最不重要呢?答案也很明显:我国宪法没有司法化,条款中没有违宪审查制度或宪法诉讼机制的规定。

宪法规范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要求?

宪法规范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要求?

I just walked along the road of life. I suddenly encountered a wall. All the grievances I encountered unexpectedlyspread like air. I was overwhelmed and didn't have the strength to break fre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宪法规范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要求?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如果说宪法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主要处于观念形态,因而并不直接表现为宪政实践的话,那么宪法规范则是将宪法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与宪政实践直接联系起来的桥梁。

从而形成稳定的宪政秩序才有真正的意义。

一、宪法规范是什么意思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一定的规则来规范各自的行为,从而使人类社会生活处于有序状态。

尽管这种规则或规范各式各样,但大致说来主要是两大类:一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为主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以及其他共同生活规则;二是以调整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为主的技术规范,包括操作规程、交通规则,等等。

在阶级社会中,法律规范是人们运用得最为普遍的行为规范之一。

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表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则。

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当然具有与其他法律规范相同的特征:都是由国家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认可,都表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都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等。

然而,由于宪法是民主制国家的根本法,加之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还有两大特点,即一是调整的对象非常广泛,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二是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一方通常总是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因此可以将宪法规范定义为:宪法规范是由民主制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宪法是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权力机构的组成和职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它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一切法律活动的最高效力和约束力。

对于宪法的认识和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志着国家的法治化:宪法作为基本法律,确立了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治原则,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一个国家进入了法治社会。

2. 限制政府权力:宪法规定了政府的组成和职责,明确界定了政府的权力边界。

宪法对政府权力进行约束和限制,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保护人民的权益。

3. 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等。

宪法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禁止歧视和虐待。

公民可以根据宪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4. 确定国家制度:宪法规范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包括国家的政体、政权机构、选举制度等。

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和程序,确保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5. 宪法的修改和解释:宪法一般都规定了修改的程序和条件,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

同时,宪法的解释也是重要的,以确保宪法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它体现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福利,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法治的实现。

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简要说明宪法的概念

简要说明宪法的概念

简要说明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一部国家或组织的根本法律文件,旨在确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权力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它是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基础,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成、权力的分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宪法的概念有以下几个重要要素:
1. 法律性:宪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具有强制力。

它规定了公民和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必须被遵守和执行。

2. 根本性:宪法是国家制度的基石,对整个国家体系起到根本性的约束作用。

它定义了国家的制度基础、政府组织和职权范围,并确保权力的合法行使。

3. 组织结构: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以及其相互关系和权力之间的制衡。

4. 权力分配与保障:宪法界定了权力的分配和限制,确保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
教自由、平等保护等。

5. 修改程序:宪法一般都具有相对固定的修改程序,以确保宪法的适应性和持续性,为国家及其社会制度的发展做出必要的调整。

宪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政府的权力,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稳定和公正,确保政府行为符合法治原则。

宪法对国家整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宪法》宪法规范

《宪法》宪法规范

《宪法》宪法规范一、宪法规范的概念: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一、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二、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1)根本性;(2)最高权威性;(3)原则性;(4)纲领性;(5)相对稳定性。

一、宪法规范的概念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社会关系一经宪法规范调整即形成为宪法关系,宪法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泛;国家或国家机关始终是宪法关系的重要参与者。

二、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宪法规范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宪法的地位及其内容。

一般由如下特点:(一)根本性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具有根本的创制性,是国家各种具体制度的最终根据及渊源。

其它的法律规范都是依据宪法规范、以宪法规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法律效力也来源于宪法规范。

(二)最高权威性宪法规范在法律规范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其它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制定的依据,一般法律规范不能与宪法规范相抵触,否则失去法律效力。

同时宪法还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活动的根本准则。

(三)原则性宪法规范大都确定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宪法是根本大法,不是法律大全,所以宪法规范不可能涉及国家生活的细微末节,而以确定原则为限。

此类原则,往往是立法之本,对全局有最高的指导意义。

宪法对其所规定的内容往往采用较为概括的方法,如果没有概括性,宪法必将冗长无比,失去作为根本法的意义。

(四)纲领性宪法的纲领性是指宪法规范明确表达对未来目标的追求。

由于宪法不仅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的根本准则,还是对未来纲领的宣告。

宪法确认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宏观发展思路,就是纲领性的表现。

(五)相对稳定性由于宪法规范的原则性和概括性,使得它较其它法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承受客观形势带来的变化。

同时又由于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统治阶级如果不是有意着眼于改革,一般不会轻易地修改宪法;加之宪法自身都作了严格修改程序的宣告,使得宪法的修改不会轻易发生。

宪法概念 通说

宪法概念 通说

宪法概念通说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作方式,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作为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它所有法律、法规都必须与宪法相一致。

通常,宪法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最高法律权威:宪法是国家最根本、最高级别的法
律,其他所有法律和政策都必须遵循宪法。

2.规定政治制度:宪法确定国家的政体形式(如共和
国、君主国等),以及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

3.保障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通常会列出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集会自由
等。

4.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宪法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
于所有公民和领土,且通常不易随意修改,保证了
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规定修改程序:宪法通常规定了自身的修改程序,
这些程序往往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和复杂。

不同国家的宪法在内容和形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普遍承担着确立国家基本制度、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宪法概念及宪法规范性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浅析宪法概念及宪法规范性摘要本文首先从我国宪法概念定义的现状出发,引申出界定“宪法是什么”的必要性;并驳斥“宪法不是法”这一现象;其次讨论宪法应具有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宪法只在第62条第(2)项以及第67条第(1)项简单地规定了宪法监督制度,并没有完善地规定违宪审查制度,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宪法的权威性与实效性,因此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实属必要。

关键词宪法概念规范性实效性违宪审查宪法概念是宪法学研究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之一,属于一般法律学说的研究领域。

关于“宪法是什么”的表述,学界有不下三百多种的理解,传统的宪法概念一次次被突破,新的见解不断产生,对宪法概念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作为一名学习宪法的后生,自是甚为愉然。

但遗憾的是,学者们基本上都是从一种抽象的、高度概括的角度去阐释“宪法是什么”,以便达到一种包罗万象的程度,从而形成宪法概念的经典定义与常识观点。

然而很少有学者着手于以宪法的某一或某几个具体特征为出发点和落脚处来定义宪法,来梳理和缕析宪法到底是什么。

首先借用某君的一句话来明解宪法在我国的当前地位,即“在当今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没有任何一部规范性文件像宪法这样重要,也没有任何一部规范性文件像宪法这样不重要。

”这句表达本人十分赞同。

一方面,宪法为什么最重要呢?理由与原因肯定如下: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调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是其他部门法的立法根据和立法基础;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较之其他法律更为严格,等等。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母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另一方面,宪法为什么又是最不重要呢?答案也很明显:我国宪法没有司法化,条款中没有违宪审查制度或宪法诉讼机制的规定。

说白了,就是我国现行宪法“没有牙齿”。

在英语世界里,如果一部法律没有相应配套的罚则,或者没有什么实效性,就会被称为“没有牙齿”的法。

借用这样的说辞反观我国当今的法律体系,现行宪法正是一部典型的“没有牙齿”的法律。

有些学者一直在思索如此问题却也不得其解,即研究宪法的概念到底有无必要?英国宪法史学家梅特兰(maitland)在其《英格兰宪法史》一书中作这样的评述,“宪法”几乎根本就不是法律文件中的专门术语。

他接着说道:“我并不关心这一术语是否曾出现在制定法中,或者哪个法官自告奋勇地为它下定义。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学者认为需要认真探究并明确厘定这一概念,因为他们遇到的不仅是实践问题,还有来自理论的困扰。

学者之所以努力为宪法下定义,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我们该怎样在法律制度中使用“宪法”一词,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比如说,?这些学者想要弄明白宪法与行政法或者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大范围地说就是划定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界线。

人们探究“什么是宪法”“宪法究竟是什么”这一课题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既然上文已经肯定了研究宪法内涵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因此大多数学者只是在定义宪法的方式与方法上以及最终得到的结论上存在分歧与争议而已。

但是,最近几年来,现实的生活和实践已经屡屡向我们发问:宪法到底是不是法?这是一个令人震惊并感觉危险的问题,但也不乏省思性。

虽然它亵渎了宪法的应有权威,但却又实实在在。

比如,讨论某个问题是不是宪法问题、某个诉讼是不是宪法诉讼,那些繁杂的定义又表现出“无所适从”和“力不从心”。

如果宪法只能作为立法的根据,不能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而且又无适当地程序和机构来审查立法是否违宪并予以纠正或救济,那么,质问宪法是不是法,便不足为怪了。

和其他部门法相比,宪法的确带有浓厚的政治性,但不容置疑地是宪法仍然是法。

颇有名气的国家法理论家伯尔纳茨克也承认:宪法是一种法律类型。

假如我们不承认宪法的法性质,又泰然自若地研究宪法,并大胆地将宪法置于“除宪法之外全部立法的根据”这一境地,恐怕有一种犬儒式的自欺欺人。

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宪法首先是法,其次才能考虑和探究宪法是怎样的法,应如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发挥实效。

此文中,笔者决定在重新认识“宪法是什么”的时候兼论宪法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制度上表现为违宪审查),这是一种尝试的视角,不免会存在定义宪法的不全面性和不足性。

从宪法概念的滥觞追溯到今天,我们的确可以了解宪法概念的整体演变路径与完善丰富过程,但是最终又不免陷入经典定义的循环之中,而经典宪法却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如时代局限性,文化局限性等。

比较宪法学的权威k·罗文斯坦根据宪法的实施效果将宪法分为规范性宪法、名义性宪法和标签性宪法三种。

意大利学者g·萨托利也有近似的分类,他将宪法分为保障性的宪法(真正的宪法)、名义性的宪法、装饰性的宪法(冒牌的宪法)三种。

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强调真正的宪法必须具有规范性和实效性,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良好运作和适用。

宪法的规范性并非宪法规范自身可以设立的,而是有赖于实践的检证。

宪法是一种活的制度,而不仅仅是一套规范。

即使某种宪法在法律上具有效力,但现实中的政治动态过程并不依照它进行,那就表明这种宪法的规范性或实效性尚高阙如。

自由法治国体制的经典代言人基佐认为:只有当法律规范不是一种实在的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合理的正当性、理性和公正性,具备某些特定品质,才谈得上“拥有主权”。

k·罗文斯坦也认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产生出名实相符的宪法,即“成活的宪法”,就要向它提供对其成活是恰到好处的“水土条件”。

依笔者陋见,我国现行宪法若要成活就必须供给这一养分条件——违宪审查制度。

经验告诉我们,若不建立专门机构来负责宪法实施,宪法能发挥的作用就将微乎其微。

违宪审查(又称司法审查)制度,是指由有关国家机构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行为等进行审查并就其是否违反宪法作出裁决的法律制度。

为了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

但是综观比较,美国和德国的违宪审查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在长期的宪政实践中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许多国家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范本。

美国主要通过普通法院进行司法审查,日本的违宪审查制度基本上仿效美国;德国则设立专门的审查机关——宪法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参照德国模式。

但遗憾的是,我国现行宪法只在第62条第(2)项以及第67条第(1)项简单地规定了宪法监督制度,并没有规定违宪审查制度,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宪法的权威性与实效性。

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我国有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但是他们关于此制度的设计却各有自己的见解。

一部分学者认为,应仿行美国,由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

但又有一些学者赞成由权力机关(我国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审查权,理由是在我国本身就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

不过,宪法既然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吾人认为,应建立专门的审查机关(如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进行司法审查,这样就可以维护宪法的“至高无上”,从而在终极意义上保障公民权利与限制国家权力。

也许学者会认为在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会让宪法“掉价”,但是随着福利国家原则与社会国家原则的逐步落实,私人会越来越多地分享公权力,继而达成一种协商制度,在协商制度所涉的领域,国家基于公共福祉的目的会弱化统治地位,私人的自治空间会不断膨胀和扩张,诚然更需要法律的规制。

其次,现有很多领域、行业(例如电信、网络),他们受到行业自律章程的约束比任何一部法律(包括宪法)更实际、更有直接效果。

再次,欧盟以及一系列超国家的组织的出现,而这些超国家的政治实体或政治组织的管理与运作自然会受到一系列国家性的条约、规范的约束。

这些“去国家化”的现象都在促使内国的宪法的整合性的范围在不断缩小。

总之,规范不断涌现的新主体、新行为、新程序都需要宪法发挥实效。

所以,要使宪法不再成为摆设的“花瓶”,不再是“闲法”,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实属必要。

顺便解释一下,笔者在界定“宪法是什么”的时候提及宪法的规范性与实效性,并引申出违宪审查制度并非是牵强附会,强行堆砌。

德国着名法哲学家阿图尔·考夫曼曾经认为:法律必须是规范性的,必须是当为规范的,故其不可能是纯粹的经验概念,所有的法律概念都会充满“规范性的精灵”。

总而言之,现实生活中,学者们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谨慎而严肃地追问“宪法是什么”,想必现有的宪法概念存在相当的局限性,确有重新完善的必要。

由于宪法内容具有多样性,因此,功能性宪法概念比实质性宪法概念更具有优势。

依吾人看,拟将宪法界定为:保障和救济公民权利,限制和监督国家权力,并对其他立法能够进行违宪审查的一种法规范。

这种界定因为太具体所以甚是冒险。

但是,一种法律概念的意义,往往就取决于法关系所需的内涵。

无论是广义宪法还是狭义宪法,近代宪法或现代宪法,形式宪法还是实质宪法,都离不开公民权利的确定与国家权力的分立这两大主题,这也能从法国《人权宣言》第16条的规定中得以体现。

从我国宪法的“当为”来看,此界定中的“违宪审查”不失为“宪法是什么”的一种应然状态,德国学者卡尔·施密特曾有这样的表述:宪法不是一种基于存在的状态,也不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而是一种规范性的东西,一种单纯的“应然”。

随着实践的发展与宪法自身的完善,宪法规范从“只有宪法之名”成长到“宪法名实相符”也就并非匪夷所思了。

在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宪法是一种法规范;第二,对公民权利的救济是允许通过司法途径实现的,即宪法具有可诉性和司法性;第三,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不仅是立法机关的职责,也是司法机关的任务之一。

注释: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林来梵.宪法不能没牙.法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刘茂林.宪法究竟是什么.中国法学.2002(6).[德]卡尔·施密特.宪法学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第10页.马岭.德国和美国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环球法律评论.2005(2).第154页.有些学者(如蔡定剑)认为宪法监督就是违宪审查制度,但笔者认为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

吴秀玲.论建立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前沿.2002(10).第103-104页.杨平.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59).第47页.[德]迪特尔·格林着.刘刚译.现代宪法的诞生、运作和前景.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1-54页.[德]阿图尔·考夫曼.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参考文献:[1]刘星.法律是什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k·罗文斯坦.现代宪法论.东京:日本有信堂.1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