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的变分解法

合集下载

弹性力学的变分解法

弹性力学的变分解法

七、弹性力学参量的下标表示法前面给出的力分量、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量,其表示方法引用的是记号法;这是一种公认的弹性力学参量表示方法。

下标表示法书写简洁,便于力学问题的理论推导。

1. 下标符号具有相同性质的一组物理量,可用一个带下标的字母表示:如:位移分量u, v, w 表示为u 1, u 2, u 3,缩写为u i (i =1,2,3)坐标x, y, z 表示为x 1, x 2, x 3,缩写为x i (i =1,2,3)单位矢量i, j, k 表示e i (i =1,2,3)。

体力分量X, Y, Z 表示为X 1, X 2, X 3,缩写为X i (i =1,2,3)应力分量:z zy zx yz y yxxz xy x 可表示为:333231232221131211 缩写为:)3,2,1;3,2,1( j i ij4. 克罗内克(Kroneker)符号具有如下性质 )cos(j i ij e ej i e eji ji ij 01 100010001333231232221131211 ij ij (1)3ii j i ij A A ij 也称换名算子同理:ijkj ik A a (2)选取可能位移:十、利用位移变分原理的近似解法m mm m mm mm m w C w w v B v v u A u u 000其中系数是完全任意的m m m C B A 、、1、瑞雷—里兹法(1)是在边界上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设定函数000w v u 、、(2)是在边界上为零的设定函数m m m w v u 、、可见,由(1)、(2)选取出来的是可能位移w v u 、、。

弹性力学-011第十一章--能量原理与变分法

弹性力学-011第十一章--能量原理与变分法
§11-4 位移变分法应用于平面问题 §11-5 应力变分方程 §11-6 应力变分法 §11-7 应力变分法应于平面问题
§11-8 应力变分法应于扭转问题 §11-9 解答的唯一性 §11-10 功的互等定理 §11-11 弹性力学的广义变分原理简介
§11-0 引 言
1. 弹性力学问题的微分提法及其解法:
U 1 2
xxyyz zyzy z zxzx xyxy d xd
若用张量表示:
(c)
形变比能:
U1 12ijij
整体形变势能: U12 ijijdxdydz
2.弹性体的形变势能的4种形式:
1. 一般形式
U 1 2
xxyyz zyzy z zxzx xyxy d xd
求解方法:
从研究微小单元体入手,考察其平衡、
变形、材料性质,建立基本方程:
(1)按位移求解
(1)平衡微分方程
基本方程: (a)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
ij,i Xj 0
的平衡微分方程;
(2)几何方程
(b)边界条件。
(2)按应力求解
定 解
ij 12(ui,j uj,i)
基本方程: (a)平衡微分方程;
问 (3)物理方程 题
O
l l
三向应力状态:
P
x
一点的应力状态:
x,y,z,y,zzx ,x y
zy xy
z zx yx y
xz yz
x
三向应力状态:
一点的应力状态: x,y,z, yz,zx,xy
由能量守恒原理,形变势能的值与弹性体受力的次序
zy xy
z zx yx y
无关,只取决于最终的状态。
假定所有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全部按同样的比例增加, 此时,单元体的形变比能:

弹性力学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课件

弹性力学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课件
弹性力学用差分法和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课 件
目 录
• 引言 • 差分法解平面问题 •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实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弹性力学简介
01 弹性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02 弹性力学与其他力学分支的关系
03
弹性力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差分法和变分法概述
根据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建立约束方程f,如节点力平衡条件 、位移边界条件等。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Kx=f,得到每个节点的位移。
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建立刚度矩阵
根据每个三维单元的物理特性,建立刚度 矩阵K,该矩阵包含了材料的弹性常数和
每个节点的位移信息。
A 定义三维离散网格
将连续的弹性体离散化为Biblioteka 限个小 的三维单元,每个单元之间通过节
点连接。
B
C
D
求解节点位移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Kx=f,得到每个节点 的位移。
建立约束方程
根据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建立约束方程f ,如节点力平衡条件、位移边界条件等。
06
总结与展望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优缺点比较
直观易懂,易于编程实现
差分法优点
对于稳定问题,解的精度和收敛速 度一般较好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优缺点比较
差分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变分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差分法和变分法在弹性力学中的应用
平面问题概述
平面问题的定义和分 类
弹性力学中的平面问 题及其研究意义
平面问题的基本特点 和求解方法
02
差分法解平面问题
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01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网格上的数学问 题的方法。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变分原理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变分原理

3
0.1.3 平面问题中的变形表达 从图 0.1.3 可以看出,平面物体在受力后,其几何形状的改变主要在两个方面:沿各个方向上的 长度变化以及夹角的变化,下面给出具体的描述。 (1) 定义 x 方向的相对伸长量为
P′A′ − PA PA′ − PP′ − PA = PA PA ∂u dx + u + dx − u − dx PA + AA′ − PP′ − PA ∂u ∂x = = = ∂x PA dx = εx
0 ∂ ∂y 0 ∂ ∂x ∂ ∂z 0
0 0 ∂ ∂z T = [ A] 0 ∂ ∂y ∂ ∂x
(0.1.9)
对于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用应力表示的本构方程
εx =
1 σ x − µ (σ y + σ z ) E
εy =
εz =
(0.1.11)
称为弹性矩阵。它完全取决于弹性体材料的弹性模量 E 和泊桑比ν 。 表征弹性体的弹性,也可以采用剪切弹性模量 G 和拉梅(Lam'e)常数 λ :
G=
注意到
E , 2 (1 + µ )
λ=
Eµ (1 + µ )(1 − 2µ )
E (1 − µ ) (1 + µ )(1 − 2µ )
σ x σ y σ z T σ σ σ τ τ τ {σ } = = x y z xy yz zx τ xy τ yz τ zx
(0.1.1)
弹性体在载荷作用下,还将产生位移和变形,即弹性体位置的移动和形状的改变。 弹性体内任一点的位移可由沿直角坐标轴方向的 3 个位移分量 u , v , w 来表示。它的矩阵形式是

弹性力学的变分法

弹性力学的变分法

F (i) j
=
0
j=1 i=1
i =1
n:质点总数,mj:第j个质点上作用的外力的数量
虚位移原理与牛顿定理完全等价
质点系→弹性体
§8.2 虚位移原理、总位能最小原理3
证明充分性:
∫∫∫ − σ ijδε ij dV + ∫∫∫ X iδui dV ∫∫ + X Viδui dΣ = 0
Ω
Ω
Σ
∫∫∫ ∫∫∫ ∫∫∫ ( ) ∫∫∫ σ ijδε ij dV = σ ijδui, j dV =
S : 泛函
自变函数容许空间: 所有连接AB两点 光滑曲线的集合
oa
B
bx
§8.1 变分法基础 3
泛函的极值问题
寻求:y=y0 (x), 使F=J[y0 (x)]=Min(Max)J[y (x)] 即: J(y + δy)-J(y)>=0 称y使J(y)取得极小值 J(y + δy)-J(y)<=0 称y使J(y)取得极大值

⎧δ ⎩⎨δ
X X
i Vi
=0 =0
Q
⎪⎧σ ⎪⎩⎨σ
ij ij
,j
n
+ Xi j−X
=
Vi
0 =
0

⎪⎧δσ ⎪⎩⎨δσ
ij ij
,j
n
=0 j =0
引入本构关系,对于上述满足平衡方程的应变状态,显然:
δX i = 0, 但 δXVi ≠ 0 即δσij引入约束反力δXvi
虚应力原理可写作:
∫∫∫ − δσ ijε ij (σ )dV + ∫∫ δX Vi (σ )uidΣ = 0
U* U

第9章---弹性力学变分原理

第9章---弹性力学变分原理

§9-2 应变能与余应变能 热力学定律——导出应变能的表达式
物体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功能转换:
弹性力学的 变分原理
可逆过程——外荷载对物体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物体的
动能和物体因变形引起的应变能(内能)。
不可逆过程——外荷载对物体所做的功, 一部分转化为
物体的动能和应变能,另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声能等被耗散。
y y ( x) y( x) x [a, b]
(9-4)
§9-1 变分法的预备知识 二、函数的变分
弹性力学的 变分原理
通常函数要满足一定的边界条件, 函数的变分应满足齐 次边界条件
y(a) ya , y(b) yb
y(a) 0, y(b) 0
导数的变分
( y) y ( x) y( x) (y ) y ( x) y( x) ( y) (y)
应变能密度是应力分量的函数,而应力分量又是位 置 x、y、z的函数,因此,应变能密度是一个泛函。
泛函的一般形式
I [ y( x)] f ( x, y, y)dx
a
b
§9-1 变分法的预备Hale Waihona Puke 识 二、函数的变分函数的微分
弹性力学的 变分原理
dy y( x)dx
是增量的一阶小量!
函数的变分
热力学定律——导出应变能的表达式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σ u) il,iul il il ( σ ) u σ : ε
代(11-12a)
V ( σ f ) udv σ : εdv
V V
σ : εdv
若以广义虎克定律代入,得应力分量的应变能密度
§9-1 变分法的预备知识 一、函数与泛函

清华大学弹性力学-变分法

清华大学弹性力学-变分法

y'
)dx]
b
a
f
dx
与(c)比较可知:
I
b
a (
f
)dx
(c)
b
a
f dx
b
a (
f
)dx
积分上下限保持不变,变分和 定积分的运算可以交换顺序。
35
进一步化简:
b
a
f
(
x,
y,
y'
)dx
b
a [
f
(
x,
y
y ,
y'
y'
)
f
(
x,
y,
y'
)]dx
ab[f (y及y'的高阶项)]dx
b
a (
f
dx
)
(ab y及y'的高阶项)dx
泛函I 的变分为:
I
b
a (
f
)dx
(c)
(b)代入(c) ,得: 34
I
b
a (
f y
y
f y'
y'
)dx
I
[
b
a
f
(
x,
y,
例:求图示结构最大挠度。
l
x o
EI
P x
解:(1)设挠曲线为:
w
z
w b1x 2 b2 x3
满足边界条件: ( w )x0 0,
( w x
)x 0
0
(2)用最小势能原理确定b1 , b2
弯矩:
d 2w
M ( x ) EI dx 2 EI ( 2b1 6b2 x )
18

弹性力学-第十一章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弹性力学-第十一章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1 1 2 1 2 dw2 A = σ xε x = Eε x = Ez ( 2 ) 2 2 2 dx
2
1 L d 2w 2 V = ∫∫∫ Adxdydz = ∫ [∫∫ Ez 2 ( 2 ) dydz]dx 2 0 R dx 1 L d 2w 2 = ∫ EI ( 2 ) dx 2 0 dx
式中: 式中: 总势能为: 总势能为:
应变能为
ψ γ xz =α ( y ) x
ψ γ yz =α ( + x) y
ψ ψ 1 1 2 2 U = GL ∫ (γ xz + γ yz )dA = GLα 2 ∫ [( y )2 + ( + y )2 ]dA 2 2 x y A A
总势能为 ψ ψ 1 ∏ = GLα 2 ∫ [( y)2 + ( + y ) 2 ]dA α LM 2 x y A 令(11.5)变分 变分 为零,并利用 为零 并利用 格林公式得
T
(11.2) (11.9)
上式为一组以 方程组, 方程组,解出
Aim
(m=1,2,3,…)为未知数的线性非齐次代数 为未知数的线性非齐次代数 代入( 代入(11.8)就得到位移的近似解答. )就得到位移的近似解答.
Aim
这种方法称为瑞利 李兹法 这种方法称为瑞利-李兹法. 瑞利 李兹法.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第十一章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11-2 应用最小势能原理求近似解的方法
第十一章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11-1 最小势能原理
d2 d 2w d 2w [ 2 ( EI 2 ) q]δ wdx + ( EI 2 M )δ ( dw ) ∫0 dx dx L dx dx
L
d d 2w [ ( EI 2 ) + P]δ w = 0 dx dx L

弹性力学变分原理

弹性力学变分原理

fiuikdv
tiuik ds
s ij
ikj
dv
V
S
V
证明:
因为
s是静力容许的
ij
fiuik dv
s ij
,
juik
dv
V
V
s ij
n
juik
ds
us k
ij i ,
j
dv
S
V
移项后
tiuik ds
s
ij
k ij
dv
S
V
fiuikdv tiuikds isjikj dv
又 I ( b f ( x, y, y )dx) a
与上式比较,可得:
b
b
( f (x, y, y' )dx) f (x, y, y' )dx
a
a
结论:变分运算和积分运算可以交换次序
四、泛函的驻值与极值
1、函数的驻值和极值
如果函数y(x)在x=x0的邻近任一点上的值都 不大于或都不小于y(x0),即
三、泛函的变分
一般情况下,泛函可写为:
b
I a f (x, y, y)dx
1、按照泰勒级数展开法则,被积函数 f 的增 量可以写成
f f ( x, y y, y y ) f ( x, y, y )
f y f y ...
y y
上式中,右边的前两项是 f 的增量的主部, 定义为 f 的一阶变分,表示为
dv
V
S
V
并取
s ij
ij
fi (ui ui )dv ti (ui ui )ds
V
S
ij (ij ij )dv
V

(完整版)弹性力学第十一章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完整版)弹性力学第十一章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第十一章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知识点静力可能的应力弹性体的功能关系功的互等定理弹性体的总势能虚应力应变余能函数应力变分方程最小余能原理的近似解法扭转问题最小余能近似解有限元原理与变分原理有限元原理的基本概念有限元整体分析几何可能的位移虚位移虚功原理最小势能原理瑞利-里茨(Rayleigh-Ritz)法伽辽金(Гапёркин)法最小余能原理平面问题最小余能近似解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近似计算方法基于最小余能原理的近似计算方法有限元单元分析一、内容介绍由于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求解在数学上的困难,因此对于弹性力学问题,只能采用半逆解方法得到个别问题解答。

一般问题的求解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因此,开发弹性力学的数值或者近似解法就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变分原理就是一种最有成效的近似解法,就其本质而言,是把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的定解问题,转换为求解泛函的极值或者驻值问题,这样就将基本方程由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转换为线性代数方程组。

变分原理不仅是弹性力学近似解法的基础,而且也是数值计算方法,例如有限元方法等的理论基础。

本章将系统地介绍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并且应用变分原理求解弹性力学问题。

最后,将介绍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

本章内容要求学习变分法数学基础知识,如果你没有学过上述课程,请学习附录3或者查阅参考资料。

二、重点1、几何可能的位移和静力可能的应力;2、弹性体的虚功原理;3、最小势能原理及其应用;4、最小余能原理及其应用;5、有限元原理的基本概念。

§11.1 弹性变形体的功能原理学习思路:本节讨论弹性体的功能原理。

能量原理为弹性力学开拓了新的求解思路,使得基本方程由数学上求解困难的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组。

而功能关系是能量原理的基础。

首先建立静力可能的应力和几何可能的位移概念;静力可能的应力和几何可能的位移可以是同一弹性体中的两种不同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二者彼此独立而且无任何关系。

弹性力学有限元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弹性力学有限元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用V表示外力的势能(以u,v=0的自然状态下的势能为0),它等于外 力在实际位移上所做的功冠以负号,则:
d U V 0
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5-3 位移变分方程
d U V 0
U+V是形变势能和外力势能的总和,可以看出,在给定的外力作 用下,实际存在的位移应使总势能的变分成为零。 最小势能原理


积分可得形变势能。 平面应变问题作弹性常数的替换。
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5-3 位移变分方程
设有平面问题中的任一单位厚度的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平衡。
u,v为其实际位移分量,假设这些位移分量发生了位移变分(虚位 移)d u, d v,成为:u u d u v v d v
考察其能量方面的变化。
b a a
增量的主要部分定义为泛函的变分,则
f f 代入d f,则 d I d y d y dx a y y
b
d I d f dx
b a
显然,存在关系式: d

b
a
f dx d f dx
a
b
只要积分的上下限不变,变分的运算和定积分运算可以交换次序
U1 U1 U1 dxdy f xd u f yd v dxdy f xd u f yd v ds e x de x e y de y g xy dg xy
虚功方程:方程右边各项称为应力在虚应变上的虚功。 如果在虚位移发生之前,弹性体是出于平衡状态,那么在虚位移过程 中,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等于应力在虚应变上所做的虚功。
b
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5-1 变分法简介

弹性力学经典变分原理

弹性力学经典变分原理

E Eij
为 Lagrange-Green 应变张量(用 Lagrange 坐标系来描述),把
ij
称作为
Euler-Almansi 应变张量(用 Euler 坐标系来描述)。 如 果 我 们 在 Lagrange 坐 标 系 中 , 沿 着 某 一 个 特 定 的 坐 标 方 向 取 一 个 微 分 单 元
0 ny 0
0 0 nz
0 nz ny
nz 0 nx
ny nx 0
(3.1.29)

j 1
3
ij , j
f i 0,
i 1, 2,3
(3.1.30)
写成分量的形式为
x xy zx fx 0 x y z
xy x

y y
(3.1.24)
ε E T ( )u
其中
(3.1.25)
u [u v w]T
[ x y z yz zx xy ]T
x E ( ) = E ( , , ) 0 x y z 0
式中 代表梯度算子
0 y 0
(3.1.27)
也就是说
p E (n)
式中
(3.1.28)
p px
py
pz
T
[ x y z yz zx xy ]T
E (n) 就是将 E ( ) 中的梯度矢量替换成截面的法向单位矢量 n ,即 nx E ( n) 0 0
3.1.4 平衡方程 应力分量在物体内部的平衡方程为
3 3 3
dX i
X i dx j j 1 x j
3
ds 2 ds0 2

第7章弹性力学变分解法

第7章弹性力学变分解法

ij ij
2
1 2
(2G ij ij ) ij 1 2 (K 2 3 G )
2
1 2 1 2
G ij ij
K
2
G ij ij
G
2
' ij

' ij
Wv W f
' ij
式中 Wv
K E
1 2
K
W f G
'ij
关于虚位移原理的注解 由虚位移原理(位移变分方程)

V
V
ij
ij dV fi ui dV T j u j dS
V S
ij ij dV

V
W
ij
ij dV WdV
V
W ( ij )dV
m 1
n
对i不求和 _ v0=v _ w0=w
_ u, v, w 满足边界条件:u0=u
且代入总势能变分方程 (U W ) 0 中 可解出系数am, bm, cm。
伽辽金法:由 (U V ) 0
有 展开上式
V
U V 0
1 2 ( ij ui , j ji u j ,i )dV ij ui , j dV
V S
令 U W ( ij )dV 称为变形势能;
V fi ui dV T j u j dS 称为外力势能。
V S
V
则对于 ( W ( ij )dV
V
f i ui dV T j u j dS ) 0
V S

(U V ) 0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常用的一种形式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ppt课件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ppt课件

ilil
σ u il,iul ilul,i il,iul ilil σu σ :ε
V f udv σ udv
V
V
σ f udv σ :εdv σ :εdv


§11-3 广义虚功原理
一、真实位移、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
即几何连续条件
即平衡条件 它们构成弹性力学问题的解。
二、容许位移、容许应变
比较
只对应于一个连续的位移场,但不一定 对应于一个平衡的应力状态,即与 对应的 应力不一定满足平衡条件;而真实位移必对 应一个平衡的应力状态。
容许位移和应变不一定是真实的位移和应 变。但反之,真实的位移和应变必然是容许 的。
一般情况下,泛函具有如下形式:
二、函数的微分 与变分
1、自变量的微分dx 2、函数的微分-因变量增量 3、函数的变分-与微分对应,仍为函数
注意到:
与(*)式比较,可见: 即:
结论:导数的变分等于变分的导数,或变分
记号与求导记号可以互换。
三、泛函的变分
一般情况下,泛函可写为:
1、按照泰勒级数展开法则,被积函数 f 的增 量可以写成

1 2

ij
ui, j
ui, j

1 2
ijui, j
ijui, j

1 2
ijui, j ijui, j
iju j,i

1 2

ij
ui, j
u j,i
ijij
V f udv t uds f udv n σ uds
弹簧
准静态加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vε = (σ xε x + σ yε y + σ zε z + τ xyγ xy + τ yzγ yz + τ xzγ xz ) 2
注意:应变能 U = ∫∫∫
V
vε dV
§ 14.1 基本概念2
线弹性问题的应变能密度 变分
dvε = σ ij dε ij
= σ xdε x + σ y dε y + σ z dε z + τ xy dγ xy + τ yz dγ yz + τ xzγ xz
回顾:弹性力学的基本求解体系
三个环节(15个基本方程) (1)平衡微分方程(应力与体力的平衡) → 3个方程 σ ij , j + X i = 0 (2)几何方程(位移与应变关系) → 6个方程
ε ij , j =
1 (ui, j + u j,i ) 2
(3)物理方程(应力与应变关系) → 6个方程
σ
u
V

Su
V
位移变分方程
∫∫∫ F δ u dV + ∫∫ f δ u dS = ∫∫∫ σ δε
i i i i ij V Sσ V
ij
dV
最小势能原理
∫∫∫ F δ u dV + ∫∫ f δ u dS = ∫∫∫ σ δε
i i i i ij V Sσ V ij
dV
位移变分方程
∂vε = σ ij ∂ε ij
σ ij = λε kk δ ij + 2με ij
二个方面(边界条件) (1) 应力边界条件(在应力边界上) (2) 位移边界条件(在位移边界上)
σ ij n j = f i
ui = ui
§14.1 基本概念
外力功——变形体的能量关系 线弹性问题的应变能密度
1 v ε = σ ij ε ij 2
格林公式
∂vε σx = ∂ε x ∂vε τ xy = ∂γ xy ∂vε σy = ∂ε y ∂vε τ yz = ∂γ yz ∂vε σz = ∂ε z ∂vε τ xz = ∂γ xz
静力可能应力、几何可能位移
1、静力可能应力σijs :只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静力 边界条件
σ ij , j + Fi = 0
(14-10)
(14-10)
(14-4)
-W=
(14-11)
由位移变分方程
∫∫∫ (σ
V
ij , j
+ X i )δ ui dV + ∫∫ ( fi − σ ij n j )δ ui dS = 0

(14-10)
(14-10)
于是,式(b)变为
(14-12)
(14-10) (14-12) (14-10)
u = ∑ ∑ Amn sin m πx n πy sin a b m n m πx n πy v = ∑ ∑ Bmn sin sin a b m n
•m和n为正整数 •在边界x=0,a 和y=0,b上,u=v=0,所以试 函数满足位移边界条件。
§ 14.3 最小势能原理10
平面应力问题应变能为
E ∂u 2 ∂v 2 ∂u ∂v 1 − v ∂v ∂u 2 [( ) + ( ) + 2 v ( + ) ]d xd y U = + 2 ∫∫ 2 ∂x ∂y ∂x ∂y ∂x ∂y 2 (1 − v ) 0 0
l

m πx 1 sin 5 l m
§ 14.3 最小势能原理6
(14-10)
(14-10)
§ 14.3 最小势能原理7
做功
Π=V −U
§ 14.3 最小势能原理8
§ 14.3 最小势能原理9
例3:矩形薄板,四边固定,受有平行于板面的 体力作用。设坐标轴如图所示,试用RayleighRitz法求挠度。 •解: •取位移试函数
1.在小变形条件下,虚功原理适用于任何性质的材料。 2.虚功原理与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应力边条和几何边 条可以互相推导。 3.静力可能应力和几何可能位移及对应的应变彼此独立,但 当它们满足物理方程时,即为真实应力、应变和位移。
通过虚功原理可推导出位移变分原理及应力变分原理
§ 14.2 虚功原理2
功的互等定理
将虚功原理用在两种不同受力和变形状态下的两种解答, 由于它们都是真解,自然都是静力可能和几何可能的。 1 第一种状态的应力作为静力可能,第二种状态的位移与 变形作为几何可能的。
∫∫∫
V
Fi1u i2 d V + ∫∫ f i 1u i2 d S =
S
1 2 σ ∫∫∫ ij ε ij d V V
§ 14.3 最小势能原理6
解:应用Galerkin法 位移试函数
m πx w = ∑ C m u m = ∑ C m sin l m m
由于也满足面力边条 根据Galerkin法 分析可得
4 ql w = 5 EJ π
4 m = 1 , 3 , 5 ,"
d4w mπx ( EI 4 − q) sin dx = 0 ∫ l dx 0
§14.3 最小势能原理 2
总势能概念 最小势能原理
Ep = ∫∫∫ vε dV − ∫∫∫ Fiui dV − ∫∫ f iui dS
V V Sσ
总势能-应变分量的泛函
又是位移分量的泛函
δ (U − W ) = δE p = 0
位移变分
最小势能原理:在所有几何可能位移中,真实 位移使总势能取最小值 最小势能原理是变分表达的平衡条件数学形式 等价于平衡微分方程+应力边条 互推举例
a b a b
§ 14.3 最小势能原理11
将位移试函数代入求导数后再积分
∂U = ∂Amn
∫∫∫ F δ u dV + ∫∫ f δ u dS = ∫∫∫ δ vε dV
i i i i V Sσ V
⎛ ⎞ δ ⎜ ∫∫∫ vε dV -∫∫∫ Fu i i dV - ∫∫ f i ui dS ⎟ = 0 ⎜ V ⎟ V Sσ ⎝ ⎠ δ Ep = 0
Ep:总势能
真实位移使总势能取得驻值,对于稳定平衡状态,取最小值, 证明过程见P363
位移变分方程 虚位移方程
∫∫∫ F δ u dV + ∫∫ f δ u dS = ∫∫∫ σ δε
i i i i ij V Sσ V
ij
dV
弹性体处于平衡状态,对于满足变形连续条 件的虚位移及虚应变,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 的虚功,等于真实应力分量在对应的虚应变 上所做的虚功,即虚应变能。
§14.3 最小势能原理 2
∫∫∫ σ
V
1 ij
ε dV =
2 ij
( λε ∫∫∫
V
1 kk
δ ij + 2 G ε )ε d V
1 ij 2 ij
相等
§ 14.2 虚功原理3
功的互等定理(Betti互换定理)
表述为:作用于弹性体的第一种状态的外 力,包括体力和面力,在第二种状态对应的 位移上所做的功等于第二种状态的外力在第 一种状态对应的位移上所做的功。
4 ql 4 回代 w = 5 EJ π
m = 1 , 3 , 5 ,"

m πx 1 sin 5 l m
§ 14.3 最小势能原理5
•挠曲线表达式是无穷级数——精确解 •这个级数收敛很快,只要取少数几项就可以得 到足够的精度。 •如果取一项
ql wmax = 76.6EI
4
这一结果与精确值十分接近
位移变分方程的推导
真实位移 虚位移(位移变分)
假设几何可能 的位移
u ik = 0(在位移边界上) 根据几何方程 ε ikj = ε ij + δε ij
F ( i u i + δ ui )dV + ∫∫ f i (ui + δ ui )dS + ∫∫ σ ij n j u i dS = ∫∫∫ σ ij (ε ij + δε ij )dV 根据虚功原 ∫∫∫ V S S V 理,将真实应 力作为静力可 ∫∫∫ Fiui dV + ∫∫ fiui dS + ∫∫ σ ij n j ui dS = ∫∫∫ σ ijε ij dV 能的应力
§ 14.3 最小势能原理2
最小势能原理的应用(两种近似解法) Rayleigh-Ritz(瑞利-里兹)法 Galerkin(伽辽金)法
•满足位移边界条件 •位移与面力边界条 件同时满足
基本思想
——构造一个位移试函数 ——几何可能 通过能量变分,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转化为 线性代数方程组。
(14-10)
ε
Su
k ij
uik = ui
§14.2 虚功原理
虚功原理
k s k s k F u d V + f u d S = σ ∫∫∫ i i ∫∫ i i ∫∫∫ ijε ij dV V S V
在弹性体上,外力在任意一组几何可能位移 上做的功,等于任意一组静力可能的应力在 上述几何可能位移所对应的应变上做的功。
2 第二种状态的应力作为静力可能,第一种状态的位移与 变形作为几何可能的。
∫∫∫
V V
Fi 2 u i1d V + ∫∫ f i 1u i1d S =
S V
2 1 σ ij ∫∫∫ ε ijd V V
2 1 σ ij ∫∫∫ ε ijd V =
2 2 1 ( λε δ + 2 G ε ) ε dV ij kk ij ij ∫∫∫
(14-12)
(14-12)’
Galerkin
§ 14.3 最小势能原理3
例1: 两端简支的等截面梁,受均匀分布载荷q 作用如图所示。试求解梁的挠度w(x)。 解:首先用瑞利—里茨法 位移试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