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论创新型城市建设
论创新型城市建设一、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创新型城市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方向。
本文从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以及人才引进四个方面探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
二、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建设创新的保障。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从城市管理、市政服务等方面进行变革,打造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城市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是综合运用各类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的管理、服务、生产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时空的智能化升级,实现城市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三、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创新型城市必须秉持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理念,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涉及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的技术更新换代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四、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创新型城市需要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向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方向进行转型。
如果能够打造一些世界级的科技企业,推动产业新增长,为城市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五、人才引进创新型城市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才。
城市创新需要智慧人才的支持,这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国内的优秀人才,还是海外的高端人才,都应该充分利用,积极引进。
要打破所谓“夕阳城市”的固有认识,提高城市吸引力,留住优秀人才,推动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六、结论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在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不断提升。
城市创新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既是基于市场需求的,也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
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城市发展的有质量的、可持续的、可复制的结果,助力中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与实践研究
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与实践研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我们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城市是我们发展的核心,那么如何利用现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特色,打造出具有创新性的城市,是当前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目标。
本文将会从多个角度,来探究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与实践研究。
一、创新型城市的成因创新型城市是指,依托于现有城市的社会、文化、科技等基础设施,通过人才、科技、企业三大要素,以及相关产业的支撑,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协同机制,在城市发展上实现创新。
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创新性城市的发展成因:1、人才人才是创新型城市的核心,没有优秀的人才支持和促进,城市的创新就无从谈起。
而具有高度自由度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城市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在当前,全球的外来人才逐渐增多,这也为中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2、科技科技作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城市创新的前提条件。
因此,在打造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科技开发、技术转移和创新产业的研发等方面的支持。
3、企业企业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动力源,因此,一旦拥有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城市的创新就有了较强的保障。
同时,城市的经济环境同样重要,而这种经济环境的建设应该是现代化的、开放的和便利的。
二、创新型城市的实践1、深圳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也是中国的创新型城市之一。
据此,该市数以亿计的研发支出,源于其雄厚的科技实力。
同时,研究所、高校和众多企业汇聚于此,为深圳的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上海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大都市。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城市的创新工作,以提高竞争力。
例如,上海强制性企业公开行动计划,使得更多商家和企业能够参与到城市创新工作中。
3、杭州作为一座城市创新的代表,杭州不但拥有数以千计的企业,还有多个著名大学和研究所,形成了杭州市不断推进城市创新的良性发展环境。
三、思考与结语上述的例子表明,中国的城市创新,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骤。
创新型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策略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城市建设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创新型城市建设旨在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和发展,提高城市的智慧化和可持续性,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本文将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策略进行研究,并探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一、开展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创新能力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城市必须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应该加强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同样,政府还应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
另外,城市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调整。
传统的重工业和低附加值产业对环境的压力很大,而新兴的高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竞争力,也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投资引导、产业集群建设等手段,鼓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二、创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治理模式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既是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是城市管理的现代化。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引导和投入,推进城市治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建设智慧城市可以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推进电子政务等方式来实现。
另外,城市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技术,提高城市的数据收集、统计和数字化处理的能力,并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更方便、更高效、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实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核心。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和经验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和经验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如何创新发展城市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
近年来,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多个城市在国内外创新指标排名中名列前茅,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城市创新理念、城市规划、创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和经验,并评估它们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可持续性。
一、城市创新理念城市创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很多中国城市已经开始注重创新理念的引导,例如“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重点、专业技术创新等举措。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可以激励市场创新,推进城市发展的跨越式进展。
例如,中国的深圳市就是一个以创新为驱动的城市。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批试验城市,深圳市历经30年的发展和改革,现在已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中国最早的汇聚国际科技、人文和商业资源的城市之一。
深圳市坚持创新的理念,注重“聚才、引智、汇聚资源”,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得市内科技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挖掘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带动了当地的市场创新和城市发展。
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创新型发展的基础。
规划的市民参与程度越高,可持续发展的成果越好。
中国的城市规划也有了重大改进,建设了三位一体规划,即由北京统一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总局所在地地区的详细规划和地方政府的区域性基本规划;同时建立了“生态圈内第一城市”、“特色旅游城市”、“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等不同种类的城市。
这样,中国的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个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城市规划系统,管理方便,利于城市的发展和管理。
例如,中国的青岛市就是一个以创新规划为驱动的城市。
青岛市政府着重打造了一个具备创新驱动和传统市场驱动的产业体系,提高了城市创新发展的可持续性。
青岛市建立了“工矿经济特区”、“海洋科技中心”、“全球葡萄酒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等,这些中心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技术和市场环境。
中国创新城市的综合评价研究
中国创新城市的综合评价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腾飞,中国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创新的要素,以此来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并引领全球城市的创新迭代。
那么,什么是创新城市?如何更好地评价创新城市的综合实力呢?一、创新城市的定义与特征创新城市是指那些以创新和创意为驱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制造、文化、金融等产业为基础,以城市治理、环境维护、社会公平等为条件的城市。
创新城市的基础是强大的研发能力、开放的创新环境和先进的产业生态系统。
而在创新城市的生态中,有几个核心特征:一是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二是优质人才和创新力量,三是便捷的城市交通和良好的公共服务,四是开放的国际环境和资源优势,五是人文环境和文化品质。
这些特征构成了城市创新的生态系统,推动城市不断前行。
二、评价创新城市的指标如何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创新城市的综合实力呢?下面,根据创新城市的定义和特征,提出一些指标。
1.人才环境指数人才是支撑城市发展的智力资源,是创新活力的源泉。
人才环境指数是评价城市人才吸引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
包括城市高端人才、科技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人才等指标。
2.科技创新指数科技创新是创新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指数包括政府支持、科技研发投入、专利创新等方面。
其中,政府支持是衡量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扶持能力,科技研发投入是城市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经济投入,专利创新是城市创新的知识产权指标,反映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3.城市经济指数城市经济是一座城市整体实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创新城市的重要基础。
城市经济指数包括GDP、财政收入、企业纳税等经济方面指标,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4.城市治理指数城市治理是城市创建、发展和运营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城市接受度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条件。
城市治理指数包括城市管理和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指标。
其中,城市管理指标以城市基础设施、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文明建设指标以城市文化建设、社会和谐、公民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推进,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推动创新发展,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许多国家纷纷提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讨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建模式、成功案例以及相关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创新型城市的定义与特征创新型城市是依托于科技和创新力量发展起来的城市,具有以下特征:1. 科技驱动:创新型城市注重科技创新,具有高科技产业集聚、高科技企业数量众多的特点;2. 人才聚集:创新型城市吸引并孕育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满足创新发展的需求;3. 资金支持:创新型城市有完善的创新投融资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4. 政府支持:创新型城市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政府、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紧密合作的良好环境;5. 产业升级:创新型城市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建模式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建模式因国家差异和特点而有所不同,但普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基础型模式:通过建设科技园区,集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以此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2. 国家示范区模式:政府在特定地区设立示范区,通过政策支持和经济优惠,吸引企业和人才进驻;3. 大学科技园模式:将高等教育机构和科技园区有机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4. 集群化模式: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5. 城市大数据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大数据,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创新和发展。
四、成功案例分析1. 硅谷(美国):以科技和创新为核心,汇聚了包括谷歌、苹果、Facebook等众多科技公司,成为世界顶级创新中心和科技产业集群;2. 伦敦(英国):以金融、科技和艺术为三大支柱,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顶级人才,成为欧洲科技创新的中心;3. 东京(日本):通过创建科技园区、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4. 深圳(中国):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主导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快速转型。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
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就必须面对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一、创新型城市的本质创新型城市是指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能够引领全球城市发展的城市。
创新型城市的本质在于发掘城市的优势资源,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必须具有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社会创新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创新型城市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以吸引各类人才,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状态目前,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
从2017年度全国创新型城市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已拥有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
其中,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均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尽管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具体来说,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即城市人口的向心效应导致城市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和区域差异较大。
2、城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问题,即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群形成较弱,城市经济的竞争力不足。
3、城市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即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城市社会治理问题,即城市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城市社会治理能力不足。
因此,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还需要面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强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三、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策1、构建创新型城市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因此,创新型城市必须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要积极引进高科技产业,完善产业创新链。
加强产学研合作,改善城市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正在转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推进城市化发展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城市创新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深度也日益加深。
文章基于目前国内外有关的城市创新研究内容做一梳理和总结,并对区域创新及城市创新的未来研究做一展望。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研究内容;总结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创新战略也不断提出并实践。
我国相继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先后提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强建设创新型城市。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到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学者们对于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和丰富。
一、创新型城市的提出“创新”概念的提出源于1934年经济学家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他认为创新、要素和投资是城市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三种驱动力。
创新体系是在一个地理区域内推动创新活动的组织网络。
根据这个地理区域边界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城市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等不同层次。
城市是创新的载体,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城市创新,但对城市创新没有正式的说法命名。
2008年Landry在代表作《创造型城市》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这一概念。
二、国外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创新的最早评价标准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欧洲国家制定的研究与开发(R&D)指标,即认为知识科技是创新的核心。
1998年,英国规划大师Hall开始关注城市与创新间的关系,认为地点对创新十分重要,并将创新型城市界定为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中,许多新事物不断涌现并融合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创新特质的城市。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经验分享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经验分享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城市化进程也愈加明显,城市已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势,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各国政府和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创新型城市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概念、目标、特点和经验分享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概念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借助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体制机制等手段,对城市发展进行创新性的引导和推进。
创新型城市建设就是要在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协调的创新,实现城市的高效、高质、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持续创新的方式,来加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在实践中,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当以人为本,以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和福利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交通、生态、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特点1、创新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创新体系构建是最重要的一环。
要不断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积极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逐步引领城市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2、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创新型城市建设应该注重城市的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鼓励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城市污染和垃圾处理成本,构建低碳城市。
3、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
要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加强城市的软实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吸引力。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该结合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地域特点,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氛围。
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分享1、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
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在城市发展的每个领域,科技创新都要作为首要推动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从基础研究、中试验、产业化应用到技术推广的闭合创新链条。
国内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综述
国内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综述内容摘要:本文在探讨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国内有关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述评,以期对创新型城市的评价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根据Porter(1990)关于国家竞争优势驱动阶段与城市发展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将城市发展驱动阶段划分为:初级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创新驱动型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投资驱动,同时显现进入财富驱动阶段的趋势,因此我国城市发展长期面临的一大课题是推进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进入创新驱动而避免陷入财富驱动阶段。
国内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从2006年起逐渐活跃起来,涉及到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等方面,为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本文梳理近年来国内有关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述评。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新理论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创新型城市”理论开始发展起来。
国外关于创新型城市英文表述有两种“the creative city”和“the innovative city”,二者提法均强调变革和革新,倡导新的城市发展观,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更多地强调理念、创意和文化;而后者强调包含技术、人才和制度的综合变革。
国内学者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界定为: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创新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基于与产业集群升级互动的视角
6 年代起管理学者们开始将创新 引入 了管 0
理领域 ……由于 创新理论 的成功实施 ,人 们意识到创 新的有效 性和实用性 ,研究者 从 自己所从事 的不同领域对创新赋予 了不 同的含义 , 而使 得创 新的内涵更加丰富。 从 随着创新理论 的成熟和完善 以及实践
数据 ,对创新型城市模式进行 了分类 ,并 针对不 同创新型模 式进 行 了具体 的分析 。 杨冬梅、赵黎 明等认为从政府与市场 的不 同组合上看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可 以分 为 三种模式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市场主
导 型 发 展 模 式 和 混 合 型 发 展 模 式 。长 远 意 义的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逐渐趋 向 混 合 型 发 展 模 式 ,采 取 自上 而 下 和 白下 而
创 型 市 设 论 究 新 城 建 理 研
综述与 展望
基于 产 群 级互 视角 与 业集 升 动的
■ 马 有才 陈爱萍 曲玲玲 ( 东科技 大 学经济 管理 学 院 山东青岛 山
269 6 5 0)
上的有机结合。也有的学者结合典型城市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践 ,总结出创新型城 市 建设 的经 验模 式: 深圳模式 、上海模式 、 大连模 式、南京模式等 。
▲ 基金 项 目:教 育部社科研 究基金 项 目,编 号 :1 Y A 9 1 3 J 7 0 3 0
◆ 中 图分 类 号 :F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20
并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 , 对北京、上海 、深
圳 的 综合 创 新能 力进 行 比较 分 析 , 示 其 主 揭
内 窖 摘 要 : 本 文 结 合 当 前 创 新 型 城 市 建 设 的 热 点 ,对 创 新 型城 市建 设 的 国
展, 并且不断纵横深化。索洛 ( oo) S CS l 、 伊思诺 ( .n s) JI o 、林恩 ( L n 等经 E G.y n)
国内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情况综述
持 续 以 年均 6 % 以 上 的 速 度增 长 。 0
重大 引进技 术 、 装备 的消 化吸 收再创
新项 目, 个项 目研 发费用 实 际发生 单 额 超过 5 0万 元 以上 的 , 0 对其超额 部 分给予 2 % 、最高 1 0 O 0万 元资助 ; 0 国家级 省级 创新 型企业 从认 定 之 日 起 3年 内 , 其所缴 纳企 业所 得税 新 将 增部 分 的省 、 留成 部分 同等 金额 奖 市 励给企 业 ; 对具 备上市 条件 的市 外高 新技术 企业 、 新型企 业 总部 迁至 合 创 肥 注册上 市 的 , 其上 市募集 资金 的 且
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系 国 家 发 改委 批 ; 隹的 1 6
个创 新型城 市试 点之~ 。近 几年 来 ,
无 锡 市 委 、 政 府 ~ 直 高 度 重 视 新 兴 市
构 优 先提 供担 保 , 单笔 最高担 保额度
为30 0 0万元 , 业可获 得 5 % 的贷 企 0 款 贴息 ; 绕产 业 链 建立 技 术 、 品 围 产
内, 每年 因科技 成果 转化 而产 生 的新
增增值 税地 方 留成 部 分奖励 给企 业 , 用于企业 技术 研发投 入。 21 0 0年 1月又 出台 《 接 产业 承 转移 进 一步 推进 自主 创 新若 干政 策 措 施 ( 行 ), 定 对 符合 当年 政 府 试 》规
7 %( 0 1亿 元 以上 ) 合 肥 投 资 的 , 在 给
无锡 市 政府 在 2 0 0 6年就 出 台 了《 关
于 加 快 软 件 产 业 发 展 的 意 见 和 若 干
政 策 ,并 启动 引进领 军型 海外 留学
归 国 创 业 人 才 的 “3 ” 划 。 0 7年 50计 20
创新型城市建设条件类型及模式的综述
只有 那 些政 府 治 理 效率 较 高 的城 市 ,或 者科 技 资 源 聚集 地 .或者 该城 市 是 一个 地 区 的 中心 或 次 中心 城 市 或 者高 技 术人 才 的高 度
体 系之 下。按 照 2 0 0 6年 的新 企业 会计 准 则 .我 国对 用公允 价值 的 拥 有 受 教 育 程 度较 高 的劳 动 力 队伍 政 府 治 理 有 效 服 务 高效 ; 运 用有 三 个 层面 ,这 是 我 国谨 慎 的 引入 公 允价 值 的 表现 ,对 于 这 一拥 有 多样 化 的文 化 事 业基 础 设施 和 服 务 等 。 这是 目前 比较 全 面论
和 可靠 性 。 因此 。我 国应 该 努 力 构建 公 平 , 公正 的 市场 。为公 允 创 新 型国 家 的决 策 。 明确 提 出要 用 1 5年左 右 的 时间 。到 2 2 0 0年 价 值 的运 用 提 供 更 加 有 力 的 条 件 。 进 入 创 新 型 国 家 的 行列 。在 这一 战略 提 出 后 ,各 地 纷纷 响 应 。
景下 ,我 国提 出 了要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的 战略 ,该 战 略 的提 出又直
~ 出 、建 设创 新 型 城 市 条件 与类 型 、创 新 型城 市 发展模 式等三 个 方
面进 行 理 论 的 综 述 。 [ 关键 词] 创 新型 城 市 条件 类型 模式
通 过 以上 对 公允 价 值 运 用 中 利弊 的 分 析 ,我 国应 从 以下 几 个 接 带 动 了各 地 建 设 创新 型城 市 的 步伐 。 本 文 从 创 新 型 城 市 的提 1 积 极发 展 经济 ,为 公允 价值 运 用 创造 活跃 的市场 。我 国 的 . 市 场经 济 尚 不够 发 达 ,仍 有 很 大 的发 展 空 间 ,而存 在 活跃 的 市 场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不再是简单的居住地,而是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创新空间。
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创新型城市建设则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篇文章将从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两个方面来阐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以创新为核心驱动的城市建设模式。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首先,创新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城市要不断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而创新则是一个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
其次,创新是城市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现在,城市间已经展开了人才争夺战。
城市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创新,打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品牌,吸引人才前来工作和生活。
而创新型城市正是一种能够吸引人才的城市模式,创新型城市提供的良好发展环境和创新氛围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
最后,创新是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现在,传统产业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创新来实现转型升级。
只有打造创新型城市,引导城市发展走向新的发展模式,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在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已经有了很多成功案例,以下将以深圳为例,探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创新型城市的代表。
深圳从一座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这一切都得益于其创新型城市建设。
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不仅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也为全球城市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启示。
首先,深圳从政策、人才、科技、资金等多个方面支持创新,打造具有创新力的城市;其次,深圳注重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最后,深圳还积极构建国际化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吸引了众多优秀的科学家和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
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填坑填洞,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科技创新。
创新成为推动城市转型的关键词。
如何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创新元素,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和特征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通过增加科技创新的要素和方法,进行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城市,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更智慧、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发展空间。
创新型城市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科技创新驱动,创新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二是资源集聚型,以发挥地区优势资源,扶持优质企业,达成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协同效应;三是智能化应用,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为基础,打造更加智慧、便捷、人性化的城市服务和管理体系;四是绿色环保,创新型城市强调环保、可持续、低碳、节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要点从现有城市建设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定制”,把区域性要素与创新理念融合,确立城市的人文魅力。
其次,要加大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新型信息与通讯技术、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等,加速城市智能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按照“数创+产融”模式,打造一批与城市特色相符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
建设物联网、人工智能(AI)等新兴产业园区,吸引创新技术、人才和资本进驻,集聚高科技人才和实现产融服务深度融合。
同时,加强文化和社会服务的创新,提升当地文化和服务质量,推动公共服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三、创新型城市案例分析1.深圳深圳是我国创新型城市代表。
过去几年,深圳加速了科技研发资金、孵化器、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高端人才等运营机制的全面建设,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进驻。
例如,深圳坪山区打造电子商务基地,为物流企业、电商企业、通讯设备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场地、政策等支持,同时在经济与文化、区域发展等服务中的创新应用也得到大力发展。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
一、城市创新型建设的内涵
城市创新型建设是指以创新型思维和策略为基础,以实现城市国家战
略目标为目标,通过创新结构、设施、机制和方式,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繁
荣发展的建设方式,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城市创新型建设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强化城市经济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是实
现城市综合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手段。
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要推进地方经
济的优化结构,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管理创新。
新型的城市管理思想体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市场化、法治化、互动式管理为基础,贯彻政府职能转变,实行多种形
式的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的正常发展。
(三)资源环保。
城市发展要强调绿色发展。
要根据城市自身实际情况,采用有效措施,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提高城市
环境质量,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文化建设。
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
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作者:李涛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10期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正在转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推进城市化发展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城市创新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深度也日益加深。
文章基于目前国内外有关的城市创新研究内容做一梳理和总结,并对区域创新及城市创新的未来研究做一展望。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研究内容;总结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创新战略也不断提出并实践。
我国相继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先后提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强建设创新型城市。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到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学者们对于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和丰富。
“创新”概念的提出源于1934年经济学家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他认为创新、要素和投资是城市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三种驱动力。
创新体系是在一个地理区域内推动创新活动的组织网络。
根据这个地理区域边界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城市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等不同层次。
城市是创新的载体,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城市创新,但对城市创新没有正式的说法命名。
2008年 Landry 在代表作《创造型城市》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这一概念。
创新的最早评价标准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欧洲国家制定的研究与开发(R&D)指标,即认为知识科技是创新的核心。
1998年,英国规划大师Hall开始关注城市与创新间的关系,认为地点对创新十分重要,并将创新型城市界定为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中,许多新事物不断涌现并融合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创新特质的城市。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报告范文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报告范文引言近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因此,对于城市建设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基础。
过去传统的城市规划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和社会公益。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生活品质,并注重保护和提升城市环境。
二、科技创新与智能化智能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科技创新,城市可以实现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的突破,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三、可持续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环保、低碳、绿色的城市,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重要内容。
四、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提倡产业结构升级,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通过推动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吸引优秀人才和技术,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多元化居住与社区建设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通常注重住宅开发,但往往存在高密度、单一性问题。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强调多元化居住,通过合理规划社区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居住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六、文化与艺术融合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注重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通过建设文化中心、艺术街区等,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和居民参与文化活动,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七、社会参与与公众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重视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
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和专业团队,与居民共同参与城市规划和决策过程,营造开放、透明的城市治理环境。
八、城市风貌与公共空间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注重城市风貌和公共空间的塑造。
通过规划街区和建筑外立面,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同时,合理规划和开发公共空间,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增强城市的人文氛围。
创新型城市的创建与发展研究
创新型城市的创建与发展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创新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创新型城市的构建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目标。
许多城市通过创新型城市的战略和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型城市的创建和发展,并进一步分析城市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创新型城市定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具备创新能力、创新基础和创新环境的城市。
它是建立在市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市民等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以知识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具备高度的创新活力和吸引力。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不仅涉及经济领域,也涉及社会和文化领域。
三、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和国家的发展是必要的。
首先,创新型城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创新经济的兴起,降低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市场占有率,推动了崭新的工业、商业和服务领域的发展,增大了就业机会。
其次,创新型城市可以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城市间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创新型城市可以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通过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城市的自身文化特色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促进了城市文化和多元性。
此外,城市的软硬件设施也会得到升级,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也会得到提高。
四、创新型城市实践案例(一)硅谷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城市之一,硅谷已成为创新型城市的代表之一。
硅谷涌现出了众多的创业公司和科技巨头,成为全球创新和技术领域的引领者。
硅谷作为美国经济的一大增长点,其在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南京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在创新型城市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南京提出了“开放、创新、引领”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给创新企业良好创业和投资环境。
此外,南京还积极培育创业人才,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
(三)上海上海作为我国大城市之一,在实践创新型城市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果。
上海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制定一系列适应发展的政策,积极打造数字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综述纵观美国、日本等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归根结底又源自城市的创新。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是提升城市竞争能力的关键举措。
所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承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必然选择。
自2000年以来,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文章为数较多,仅核心期刊就发表论文116篇,博士论文7篇,硕士论文25篇。
本文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从以下方面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界定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
杨冬梅、赵黎明等人根据创新型城市(或创新城市)的两种英文表述“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从字面意思上提出,前者有“创造性、创意”的含义,因此可以将其译为“创造性城市”或“创意城市”,后者则包含“创新的、革新的”之意,因此可以被称为创新型城市或革新型城市。
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定义,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在得到较多认同的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纵观“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演变,该理论提出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停留在狭义的理解之上,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渐更认同它广义的概念。
在关注以科学进步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加强了司法、行政、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尤其是思维、观念、制度等方面。
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国内学者提出的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是丰富的,但构建创新城市需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在任何文献中都是被公认的,即:创新主体,即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作为创新型城市,其创新活动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倪鹏飞提出: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角色的明确定位本身就是“创新制度”首先要创新的内容);创新文化,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基本环境,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
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这些核心要素为支撑,均衡的受力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木桶效应”,继而有可能导致创新型城市的构建功亏一篑。
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路径由于不同城市有其自己独到的区域理论,故而关于创新型城市实现途径方面的相关文献较多,且基本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纵观比较,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思维上的创新(或者说软创新)从而带动城市创新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经济手段并积极发展地缘战略从而发展经济以带动城市创新。
具体内容描述如下:(一)思维方式的创新模式李永胜认为,构建创新型城市应大力培育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先进城市文化,应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与实施路径,应充分发挥科技与文化两个驱动力以构筑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集群,要完善政府治理机制,从而加强地方政府的领导。
陈依元提出,要以“创新思路”去建设创新型城市,即要从模仿思维转为创新思维,从借助经济优势发展转向借助创新优势发展,把自主创新的原动力、集聚力、带动力注入到优势经济之中去;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拉动,从生产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
(二)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倪鹏飞认为创建创新型城市首先需处理好城市内部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通过经济的竞争使其成为一个共赢的搏弈,形成一个通过自由竞争,产生一般均衡即相互间制衡的一个最佳状态的合理的城市治理结构。
何颖更认同立足区域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
他提出创新型城市实施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全面的战略规划制定,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城市资源进行必要的考察分析,并对城市创新发展阶段性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判断后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城市文化体系。
祝一君认为,单项技术研发和单项技术创新是构成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
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就应该明确技术研发的市场化导向,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集中资源推进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过程,努力实现集成创新。
(三)两种创新模式的比较从学者们不同的论述可以看出,第一种注重思维、文化创新的模式会使得城市的创新型构想在经过时间历练、文化沉淀后水到渠成的实现,但是这种“偏软”方式相对第二种模式会花费较长时间;而第二种模式则以经济发展实现带动创新型城市的“偏硬”模式会使得城市GDP发展较快,收益明显,但忽略思维、文化的创新会给城市创新造成“瓶颈”,在经济繁荣一段时间由于思维方式的相对滞后而导致经济缓步不前。
总之,建设创新型城市,应该“思维方式”和“经济创新”两手都要抓,在确定以哪种创新模式为核心后以此点带动全面的发展,重视技术的集成创新,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在市场研发的过程中使得思维同步创新,继而推进整个城市创新文化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标准要想成功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深入地了解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从而根据其地域特征制定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
不同的城市有其特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支柱产业、根据地域及经济发展状况,其创新制度以及创新文化必然也有所不同。
胡钰从宏观的角度确定了一个包括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绩效在内的三维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城市的创新力。
创新环境包括城市支持创新的硬、软环境,前者如科技基础设施,后者如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还涉及生态环境。
创新动力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物质资源投入和企业创新情况等。
创新绩效包括创新成果产出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可涉及节能减排的情况。
这种评定标准比较全面的覆盖了构建创新型城市各要素,但在这个体系中,所构成的硬环境因素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软环境比如制度设计、生态环境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无法在短期内直观表现出来,且没有考虑到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制约。
与胡钰不同的是,林文漪考虑到了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合力,提出应该根据科技创新、新技术产业化和品牌创新这三者的综合创新能力对其进行评价。
该学者提出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是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的基础;新技术产业化是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
这种创新模式比较偏重经济创新,故而对创新型城市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所忽略。
谢攀针对我国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评价技术创新或区域创新体系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以统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公布定量指标为主,对定性影响因素和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问题,将制度环境(包括人力资本激励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形财产保护力度)、科技创业环境、制造业地方专业化指数、万元GDP能耗等也作为三级指标纳入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
这种理论由于有具体的衡量标准,相比上述观点更易实施,但由于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是各个因素之间合力的结果,不能通过数据是否达标而简单衡量,故而稍显僵化。
李英武基于城市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表现,从全方位的提出了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六个方面: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全社会创新能力,既合作又竞争的网络化创新能力,行为主体素质综合化的全面性创新能力,企业集群的互动式创新能力,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创新能力,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集成基础上的开放式创新能力。
这种模式较为理想,但由于涉及面较广、且以软实力的构建为基础,故而具体实施方式有待商榷。
总的分析来看,科技的创新投入是城市创新的必须条件,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创新也是不能忽略的内容。
至于其中具体的优先性,需要根据具体城市具体分析。
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的创新,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作用。
在此过程中,城市创新能力即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是评价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指标和影响因素。
结论通过对有关创新型城市构建的文献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章研究角度多为宏观分析其含义、构建要素或实现途径、评价标准以及具体的实证研究。
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过程中各个主体间的互动即合力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但截止目前,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主体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尚属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