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4)
第一单元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C)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
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
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小结
一、人口爆炸 二、环境的限制性
人类与土地资源 人类与矿产资源 人类与淡水资源 人类与森林资源
你同意哪一派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着眼点(估计依据) 乐观论 悲观论 中间论 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未探知和未发现的 领域
主要论点
容量无限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 发多种问题
人多为患
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阅读表格:我国各地区的土地 活动 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 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分 别计算出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 密度。 1. 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16.248亿 2. 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 北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 点?
D
B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思考以下问题(时间5分钟)
1、理解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的概念 2、人口容量有哪三个特点?你是怎样理解的? 3、地球上能够容纳多少人,你同意下列哪一流 派的观点呢?能说说理由吗?
自主学习三:阅读教材P13-14,完成学案三,
人口容量的特点
=人口合理容量 实际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
农药、化肥用量增加 人均耕地减少 工矿规模扩大 植被破坏
土壤污染加剧
土壤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一)、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1、定义: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对该定义的理解:这一概念是基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矛盾是益尖锐的背景条件下提出的。
该定义的几层意思:⑴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应针对具体的时期。
⑵整个环境中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开发程度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⑶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利用的资源、技术,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国外或外地区的。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补充补充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1、如何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⑴要考虑环境的地域范围的大小。
环境地域范围越大,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⑵要考虑地域内自然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自然条件越优越,自然资源越丰富且可再更新能力强,环境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⑶要考虑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生活水平。
人们生活水平高,消费水平也就越高,则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少。
所在资源消费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就要把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
⑷要考虑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
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即使资源数量一定,仍然可以提高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同时又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⑴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确定的。
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1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2自然资源(必须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的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3自然资源的分类:一(1)矿产资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2)水资源:淡水储量只占世界总水量的2.535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储量只占淡水储量的0.03%左右。
(3)土地资源: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森林资源(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作用):森林的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二无限性资源(一定时间内超越技术水平以上的)和有限性资源有限性资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即可再生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若过度开发,可再生资源有可能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注:科技开发水平决定开发资源的数量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资源的数量) 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5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即最佳人口数量)注:重点阅读P14页,区分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含义,了解三者的联系即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6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1)与自然资源储量(首要因素)成正比(2)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比(3)与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4)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7分析地区人口容量需要考虑的因素:(1)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影响农作物的热量,降水影响其水分(2)地形(3)经济,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费水平)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低的原因:(1)气候干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耕底面积小(2)深居内陆,对外开放程度低(3)经济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对人口容量有明显的制约作用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状况良好(2)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水平高(3)地区开放程度高我国南部地区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气候适宜,热量降雨多,农作物成熟快(2)经济科技水平高。
浅析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三者的区别
浅析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三者的区别作者:陆光明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7期教材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的内容教学,同学们较难理解,也较容易混淆的是上述三个相关概念。
本人结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浅析如下:人口容量: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所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即极限人口。
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但目前13亿人口已使我国的许多资源以及一些地方的环境不堪重负。
今后必须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主要从资源及社会、经济和消费水平等角度,在维持较高生存标准的情况下,确定地球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体现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
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小。
考虑现有的生活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生活的发展,并考虑资源和消费水平的变化来估算未来的人口数,是一个“适宜”数量。
其影响因素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即最佳人口。
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共同点,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定,因此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都具有相对确定性。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主要是从自然资源(耕地、淡水等)承载能力的角度,确定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强调地球生态系统供养人口的自然基础,体现人口生物学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
能容纳的人口数最大,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环境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的人口容量,把人均消费水平压到最低生存标准,是估算的最大人口数量。
其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合理容量
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总面积减少 返回
粮食产量下降
序 号
潜力区
年生物量 万吨) (万吨)
可承载人口 (万)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面积( 面积(万平 方千米) 方千米)
A
温带
197800
45480 101900 5600 8500 1000
237 426 486 32 4
192 239 11.5 165.6 250
B 亚热带 410200 C D E 热带
材料一:20世纪 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 世纪80年代后期 材料一: 世纪 年代后期,
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 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 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 亿公顷, 亿公顷, 亿吨, 地面积保持 亿公顷 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 亿吨, 亿公顷 粮食总产量8.3亿吨 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 千克三个方案测算, 千克、 千克和 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 千克三个方案测算, 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 千克 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 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 亿 亿 亿 多能养活16亿人 亿人。 多能养活 亿人。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优质课件(共49张PPT)
文化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科技发 展水平
文化生 活消费 水平
决定
开发
数量
资源
环境人 口容量
最主要 的因素
决定
消耗
数量
思考:
假如各块桶板代表 不同的资源种类,那 么“木桶效应”揭示 了什么道理?
他们从渔民变成了农民:开始注重养鸡,鸡成 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 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 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 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 找到的任何东西,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 为了补充蛋白质他们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复 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 在1700 年左右,历经饥饿、混乱,岛上的人口 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 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 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乡村正在 转变,属 过渡型
小结:
历史轨迹 一、人口增长 衡量指标
原因
“J”形曲线 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产力发展水平
3.你是否完全认同马尔萨斯的观点。如果按照 马尔萨斯的观点,将会有什么结果?
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科技发展 水平
文化和生活 消费水平
决定开 发数量
决定消 耗数量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PPT课件-1.2人口合理容量
(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年 70亿 13年 60亿 14年 50亿 30年 40亿
(2)分析1830年以 来,世界人口的增 长趋势。
100年 30亿
20亿 10亿
1830 1930 1960 1974 1987 1999 2011
探究一:“人口爆炸”
人口的“J”型曲线增长
人口的指数增长
探究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主探究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 、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
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小结
“人口爆炸”
人
口 合
环境的限制性
理
三个概念及关系
容
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因素
量
人口容量的特点
谢谢
(2)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国实际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多少才能 保证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协调?如果超过将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3)单从区域资源来看,我国东部和西部单位面积人口容量一 样吗?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小结
思维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 的协调发展,人类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拉什莫尔山(总统山)
C
D E
热带
干旱半 干旱区 青藏区
11.5
165.6 250
486
32 4
8500
1000
各地区最大人口密度不一的产生原因
土地资源
自然 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森林资源
1、自然资源的数 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 的提高,科学技术的 进步而增加。 2、不同地区不同 条件下的自然资源的 限制条件不一样。 3、那么该地区或 国家的人口容量将取 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 资源的数量。
你是否完全认同马尔萨斯的观点。如果按照马 尔萨斯的观点,将会有什么结果? 人口繁殖力与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显然是不平衡 的,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使其结构趋于平衡。
序 潜力区 号 A
B
面积 最大人口密度 万km2 人/km2
可承载人口 万
温带
亚热带
192
239
237
426Biblioteka 45480101900
5600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增长的主要因 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 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 数量越多。
人类 活动
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显著增加
自然 资源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 生活消费水平。
资源(首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拉什莫尔山(总统山)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 ——个别发展中国家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主要发达国家
1.(1)阶段,人口出生率 高 ,人口死亡率 高 ,人 口自然增长率 低 , 属于 传统型 人口增长模式。 2.(4)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人口年龄 结构呈现老龄化,我国的上海 就属于这种类型。 3.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 计划生育 工作,目前 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1)在人口方面
人口增长趋于停滞,出现老龄化问 发达国家: 题,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发展中国家:人口仍在高速增长,劳动力大量 过剩,并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同时影响到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利用资源的能力高,实际消耗的资 源总量很大,不断向发展中国家索 (2)在资源方面 取资源。 发展中国家: 利用资源能力低,资源开发不充 分,同时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 发达国家: 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仍 在排放大量废弃物,同时向发展 中国家转移污染。 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正遭严重破 发展中国家: 坏。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 能源可供18亿人
16亿
粮食的环境承载力
空气可供120亿人 淡水可供19亿人 粮食可供16亿人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 能源可供18亿人
淡水的环境承载力 16亿
空气可供120亿人 淡水可供19亿人 粮食可供16亿人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科技发展 水平
决定开 发数量
资源 决定消 耗数量
文化和生活 消费水平
环境 人口 容量
最主 要的 因素
相对确定而已!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资 源 科 技 经 济 文化水平 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 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受教育和消费水平
浅析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三者的区别
浅析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三者的区别作者:陆光明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7期教材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的内容教学,同学们较难理解,也较容易混淆的是上述三个相关概念。
本人结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浅析如下:人口容量: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所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即极限人口。
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但目前13亿人口已使我国的许多资源以及一些地方的环境不堪重负。
今后必须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主要从资源及社会、经济和消费水平等角度,在维持较高生存标准的情况下,确定地球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体现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
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小。
考虑现有的生活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生活的发展,并考虑资源和消费水平的变化来估算未来的人口数,是一个“适宜”数量。
其影响因素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即最佳人口。
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共同点,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定,因此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都具有相对确定性。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主要是从自然资源(耕地、淡水等)承载能力的角度,确定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强调地球生态系统供养人口的自然基础,体现人口生物学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
能容纳的人口数最大,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环境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的人口容量,把人均消费水平压到最低生存标准,是估算的最大人口数量。
其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1.2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拓宽 和加深了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然而,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2)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土地资源: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人类的不合 理利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工业建筑 用地等)使得农业用地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某些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 于枯竭
给我留一口
2005 年 3月29日 来 自 世 界 95 个 国 家 的 1360 名 科 学 家联合发布了一 份报告,向所有 地球人发出警告: 由于人类的过度 消费,世界2/3的 自然资源已经被 破坏殆尽!人类 一个物种正在威 胁 着 1000 万 其 他 物种的生存,同 时也威胁到人类 自身的生存。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主学习
1.何为“人口爆炸”? 2.自然资源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3.人口的增加影响了那些自然资源? 4.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差别? 5.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6.人口容量的特点?
一、“人口爆炸”
有关科学家预测,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 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 界人口将达85亿,2050 年94亿,2100年108亿, 2600 年 630 亿 , 除 南 极 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 挤满人。
主要论点
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未探知和未发现的 领域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 发多种问题
容量无限 人多为患
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4.环境承载力
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 大小. 5.人口容量的特点 ①临界性(人口数量与合理人口容量相当) ②相对性(随时间、地点、科技水平变化而变化) ③警戒性(人口数量要低于人口容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说课稿
湘教版⾼中地理必修2第⼀章第⼆节⼈⼝的合理容量说课稿第⼆节⼈⼝的合理容量三维⽬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100多年来世界⼈⼝“爆炸性”增长的现象。
2.结合实例理解⾃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及⼈⼝急剧增长对⾃然资源产⽣的影响。
3.理解环境承载⼒、⼈⼝合理容量等概念,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数量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法1.⾃主学习、分析讨论。
2.通过分析环境资源这个限制性因素对⼈⼝增长快慢的影响,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法。
3.联系我国国情,了解、分析、讨论估计我国的环境⼈⼝容量的基本研究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的巨⼤压⼒,培养学⽣正确的⼈⼝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地球的⼈⼝合理容量,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对策。
3.通过了解我国的环境容量,明确我国实⾏计划⽣育的重要性,加强对我国国情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1.⼈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各种⾃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2.地球及我国的⼈⼝合理容量的估计。
3.环境承载⼒、环境⼈⼝容量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环境的限制性。
2.⼈⼝合理容量的估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图⽚、表格。
教学过程复习1.⼈⼝增长模式的类型?2.影响⼈⼝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3.世界⼈⼝增长的历史轨迹是什么形的曲线?⼀、“⼈⼝爆炸”1、展⽰“⼈⼝爆炸”图⽚,谈论“⼈⼝爆炸”性增长的原因。
得出结论:社会⽣产⼒的发展,特别是第⼆次世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们的⽣活⽔平进⼀步提⾼、医疗卫⽣条件⼤⼤改善、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迅速增长。
2、观察书中“世界‘10亿’⼈⼝年表”,讨论每增长10亿⼈所需要的时间。
3、阅读活动内容马:尔萨斯的⼈⼝学说,分析评论两种观点。
得出结论,赞成观点⼆。
⼆、环境的限制性1、提出问题:⼈类和⾃然资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得出结论:⾃然资源是⼈类⽣产⽣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由于世界⼈⼝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类对⾃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
本课时栏目开关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二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 仅 165 平方千米的小岛——智利的复活节岛。 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会说话的木板”和奇 异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早期拉帕努伊人发 现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在岛上迅速繁殖,到 1680 年膨胀到 2 万人,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为了养活增多的人口 他们无节制地开发资源,到 1877 年,岛上只剩下 111 人。
C.b<a<c
D.a<c<b
解析 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
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
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现在我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大于
本课时栏目开关
互动探究区
本课时栏目开关
反思归纳 制约人口容量的因素
制约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丰富程 呈_正__相关 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
度
资源越贫乏,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 平
呈_正__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容量 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低,人 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 度
呈_正__相关
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人 口容量越大;地区对外开放的 程度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本课时栏目开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压力。 2.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 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本课时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一、“人口爆炸” 1.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用的时间①_缩__短__,原因是生产力水
迁移应用 2 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它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 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B.它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 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C.它是指地球空间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 A 项是人口容量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与地球空间无 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 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地理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D 2. C 3. A 4. A 5. A 6. D 7. D 8. C 9. B 10. D 11.A 12. B 13. C14. D 15. B 16. A 17. D 18. A
19. (1) 应选 D处。原因:①在季风区应建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可以减少粉尘、有害气体对居民区的污染;②在河流的下游,既减少污染,又有充足的水源;③离铁路和公路、河流近,交通便利。 (2) 产生废渣、废水、废气。 (3)①利用该厂的废渣在附近建一个矿渣水泥厂或砖厂,变废为宝;②建一个废水处理厂;③在厂区多种一些夹竹桃、月季、丁香等能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20.(1) C (2)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绿化面积少。 (3)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放出的废气造成大气污染,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水域污染。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1. C 2. (1)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受种族主义的影响,巴西足球在长时期演化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技巧娴熟、配合默契、脚法细腻的足球风格。因此,巴西足球文化属于地域文化。 (2) 拉丁美洲主要受天主教的影响,在这种宗教的影响下,人们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长,因此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成为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3. B 4. B 5. D 6. A 7. C8. A 9. D 10. 略单元练习1. C 2. D 3. D 4. D 5. A 6. C 7. C 8. B 9. B 10. C11. D 12. B 13. A14. B 15. D 16. C 17. C 18. B 19. A 20. A 21. B 22. B23. D 24. C 25. B26. (1) 1850 年 1.8% (2) ③ 高 出 生 率 、低 死 亡 率 和 高 自 然 增 长率 (3) A (4) A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一直为正值,但数值减小27. (1) 人口老龄化 D (2)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 到发达地区 (3) 国际美国经济发达28. (1) A 国:人口老龄化 B国:青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2) A 国: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重,兵源不足等)B 国:教育及就业等压力大 (3) A国:适度鼓励生育(移民、健全社会保障制度)B 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29. (1) 沪 苏 津 粤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年轻人比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2)趋势:东部与中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剧(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在增加,中西部地区没有明显变化)。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并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依然很多;由于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造成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资源
人类的 不合理 垦殖
毁坏 大面 积森 林
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沙化速度加快 大气污染程度加深 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人类 生存 环境 恶化
阅读:人类的空间
人类本身占据的空间与人类的 生存空间有何区别呢?
几个概念
人口容量——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 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 高人口数量。
1. 说说自然资源的概念; 2. 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 有人说,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山 水风光也可以当作自然资源。你认为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
世界人口 急剧增长
土地资源
人均土地拥有量 大幅度下降,使 土地承受着越来 越大的压力
人类对土地的不 合理利用,使用 于农业生产的土 地面积正在显著 缩小
1. 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2. 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 北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 点?
活动 阅读: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思考:
下列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观点一: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在世 界人口增长过程中并不存在,因而马尔萨斯人
√口学说荒谬至极,毫无意义。 观点二: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作为一 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 存在的,因而马尔萨斯人口学说在当今尤其值 得人们关注。
科技 发展
人类对各种 矿产资源的 需求量不断 增长
矿产资 源大量 消耗
不可再 生资源
某些重要 矿产资源 正在迅速 减少甚至 趋于枯竭
水资源
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 水资源所占比重很小 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 越来越大
人类对淡水资源的不 合理利用
愈演愈烈的水体污染
淡水资源的 短缺,正日 益严重地困 扰着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
印度的人口压力
给我留一口
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对经济发展、 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给我留一口
环境的限制性
人口增长、经 济发展对资源 需求量增加
人们生活水平 提高,使资源 的人均消耗量 增加
自然资源 供应不足
影响人类 社会的持 续发展
活动 阅读:“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表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 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该表 是某西方学者对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所作的 一个概括性总结。
100
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率越来越快。
世界“10亿”人口年表
活动
读图:
1、计算世界 人口每增加10亿 所用的时间。
2、分析1830 年以来世界人口 的增长趋势。
70亿
60亿 50亿
40亿
30亿
12 12
20亿
13
10亿 30 14
100
人口数量持续上升183,0 增1930长速1960率1越974来19越87 快19。99(年)
自主练习
1. 人口自 然增长率最高的 国家是_____(填 代号),该国应 当采取的人口政 策是什么?
自主练习
1. 人口自 然增长率最高的 国家是_③____(填 代号),该国应 当采取的人口政 策是什么?
自主练习
2.四个国家中, 人口出现负增长 的是( ) ,该国 ①
可能位于 洲, 它可能面临的人 口问题是什么?
自主练习
2.四个国家中, 人口出现负增长 的是( ① ) ,该国 ① 可能位于 洲, 它可能面临的人 口问题是什么?
自主练习
2.四个国家中, 人口出现负增长 的是( ① ) ,该国 ① 可能位于 欧 洲, 它可能面临的人 口问题是什么?
自主练习
3.左图反映 了四个国家的人 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其中人口增 长模式属于“过 渡”型的国家是 ()
2、分析1830 年以来世界人口 的增长趋势。
60亿
50亿
40亿
30亿
12 12
20亿
13
10亿 30 14
100
世界“10亿”人口年表
活动
70亿
读图:
1、计算世界 人口每增加10亿 所用的时间。
2、分析1830 年以来世界人口 的增长趋势。
60亿
50亿
40亿
30亿
12 12
20亿
13
10亿 30 14
乐观派
中间派
悲观派
1972年联合国 人类环境会议公布 的报告认为,将全 球人口稳定在110 亿或略多一些,可 以使地球上的人维 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阅读表格:我国各地区的土地
活动 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 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分 别计算出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 密度。
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 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情况下, 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 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 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活动 阅读: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
你同意 哪一派的 观点?
乐观派 中间派 悲观派
活动 阅读: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
活动 阅读: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思考:
下列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观点一: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在世 界人口增长过程中并不存在,因而马尔萨斯人 口学说荒谬至极,毫无意义。
观点二: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作为一 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 存在的,因而马尔萨斯人口学说在当今尤其值 得人们关注。
下图反映了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
活动
减少的动态关系,请按事物之间的因 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 粮食需求 城市
开垦 新耕地
农药、化肥 用量增加
工矿规模扩大
植被破坏
土地污染加剧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总面积减少 粮食产量下降
矿产资源
人口 增加
自主练习
3.右图反映 了四个国家的人 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其中人口增 长模式属于“过 渡”型的国家是 ( ③)
自主练习
4.四点中 能反映我国城 市人口增长模 式的是( )
自主练习
4.四点中 能反映我国城 市人口增长模 式的是( ① )
世界“10亿”人口年表
活动
70亿
读图:
1、计算世界 人口每增加10亿 所用的时间。
人类生存 的空间越 来越小
下图反映了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
活动
减少的动态关系,请按事物之间的因 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 粮食需求 城市 建设用
减少
量加大 膨胀 地增加
开垦 新耕地
农药、化肥 用量增加
工矿规模扩大
植被破坏
土地污染加剧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总面积减少 粮食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