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买花1优秀课件.ppt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写作《记叙文 人物描写(片段)》ppt课件1
作用:
• 使客观事物的特征形象再现出来,使受众得到 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 细节描写还有助于推动作品情节发展,深化作 品的主题。
• 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同时对于烘托人 物心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 使记叙文更具有可读性和真实性,会使你的作 文别开生面。
人物细节描写的类型
1.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
——《我的老师》
心理描写• 借梦境和幻觉来源自映心理。梦境描写,也是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 状态的一种特殊手法。
写人物的幻觉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 世界的重要手段。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原则
1.符合生活的真实。
2.细节要典型。
①细节描写要符合特定的环 境氛围,要 符合特定的人物身份; ②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
但是,那却是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学习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坐在前面,自然而然就会紧张起来。没有必要自己费心思集中精神,那种环境就能帮助你做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太方便,但其实那才是最便于学习的位置。
语言描写
• 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
• 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 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
• 针对同一事物,不同身份地位,经历 个性的在传达自己的情意时候,语言各 具千秋,各显个性。
孙犁《荷花淀》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 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 有什么看头啊!”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0课《虞美人》ppt课件3
本
“
词
中不
,变
“ 变
” 的
”又
的 是
是 什
什么
么?
?
“何时了”“又东 风”“应犹在”专写事 物不变,
“知多少”“不堪 回首”“朱颜改”专写 人生无常。
分两条线索写物是 人非。
4、讨论: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提示:从前六句中的三组对比入手: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宇宙永恒不变)
往事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 (人生短暂无常)
“长亭、 柳”:送 别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 使安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莲、 梅”:
高洁的 品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周敦颐 《爱莲说》)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 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点评:亡国之痛,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 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对自由尊严和安 逸生活的留恋,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亡国之 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 (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 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
“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后宫佳丽的容颜, 词人的容颜, 国家的容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第》)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名句品评
愁 问君能有几多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0课《虞美人》ppt课件2
结构示意图
上阙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问苍天 问人
阶下囚
往事不堪回首 雕栏玉砌朱颜
物是 人非
下阙
愁如春水
亡国之君
情 感 蓄 势
情感 爆发
艺术特色
1、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物是人非的感 慨在这首词中,词人采用隔句相承的手法, 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的短暂无常 ,富有哲理意味。例如,“春花秋月”的无 休无尽与人世间“往事”的短暂无常相比, “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 。如此回环反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 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折传出。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 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 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 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 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雕栏”,雕花的栏杆。“玉砌”,如玉 的石阶。“朱颜”,红润的脸色,指往日萦 绕在身边的宫女们。这些才是最使他不堪忍 受的。他暗自思忖,往日生活于其中的,那 富丽堂的宫殿,想来应该依然存在吧,所不 同的是现在已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他已 从一国之君变成形容枯槁的阶下囚了。
怀念故乡 怀念亲人
春花秋月 往事知多少 小楼又东风
实景
虚写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实景
故国月明中 虚写
雕栏玉砌虚写ຫໍສະໝຸດ 愁朱颜改虚写
几多愁——春水向东流 结句
情虚 景实 交相 融济
“何时了”充满哀怨;“知多少”感 慨无穷;“东风”;冠以“又”字,织 进复杂的心情;“回首”而“不堪”, 沉痛已极;“应犹在”的推测,出自辛 酸的眷恋;“朱颜改”的悲叹,满腹凄 凉。句句写愁,而无一字言愁。
春花开落秋月圆缺时光一年一年溜过, 往往复复到何时才是人生的尽头?人 生短暂,多少的往事还依然记得清清楚 楚。昨晚,东风又吹进小楼,在月光 下,实在不忍去回想我那失去的家国!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7课《荷塘月色》ppt课件3
2.下列蓝色的字注音或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煤C屑(xiè )路 倏(极快地)地 薄(迫近)阴 摇曳 (摆动) B.脉(mài)脉 无恙(差错) 倩(qiàn)影 弥(充满)望 C.参(cēn)差 掬(两手捧取)水 袅娜(nuó) 风致(情趣) D.蓊(wēng)蓊郁郁 妖童媛(yuàn)女 敛裾(衣襟) 惦 (挂念)着
二(4—6) 漫步荷塘 “另有一番样子”
荷塘月色图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四周月色
水墨荷叶图 光影素淡图 蝉唱蛙鼓图
三(7—10) 回到现实 “到底惦着江南”
问题三: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 了心灵的宁静了吗?(3段)
• 第3段是作者的一段心灵独白,流露了朱 自清怎样的心情?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 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环境之中, 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 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 者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超脱现实
问题六:本段写荷塘月色,月色本是难 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从哪些方面 写出荷塘上月色的什么特点?
荷
塘
朱月
自
清色
朱自清
(1898~1948)
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后改名 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 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 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 《背影》出版。 1932年7月, 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 《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 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 于北平,年仅50岁。
A、弥望(mí 充满)倩影(qiàn美丽)风姿(zī姿态) B、温馨(xīng芳香)宛然(wān仿佛)惊诧(chà惊 奇) C、蓊郁(wĕng茂盛)噩梦(è可怕的) 恩泽(zè恩 惠) D、袅娜(niăo nuó柔美的样子) 风致(zhì美的姿态)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0课《虞美人》ppt课件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 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将愁思写得既 形象化,又抽象化:化虚“愁”为实“春水”,而又不言是何 “愁”,这就将个人之“愁”抽象为人类共同的体现,从而获 得更为辽阔的情感共鸣。
(2)衬托手法: “春花秋月”是多么美好的事物,作者却盼“何时了”,以美 景来衬囚牢之情;“东风”就是春风,春风又来,春天又到, 却反衬“不堪回首”的嗟叹;以“雕栏玉砌应犹在”来反衬 “只是朱颜改”
•谢 谢!
2016年3月10日
木兰秋菊(QQ:38462051)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如此强烈对比,回环往复,唱出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 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三)归纳总结
主旨:这首抒情诗,抒发了作者的往事之叹、亡国 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其中既有他为曾经拥有的 王国、权利、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 包含了对故国山河的留恋和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
写作特色:
本词的最后两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最后两句,自问自答,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 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 无尽。
“一江春水向东流”九字,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 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 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这最后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 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到达前后呼应、 游走自如的地步。所以,这两句千古以来,一直被人们称道。
【精选课件】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买花1课件.ppt
中心
买花者狂一掷千金迷不悟 田舍翁叹无这
。获的用然价 同过声是的的人的一首
得不对而买 的鲜嘶,社风都主点诗
成平比然花 人明力诗会俗习题启给
功等手地的 物的竭歌主,以。示人
的,法传不 ,对的的题开为全是的
最可,达同 对比说主。掘常诗诗启
重以来给态 同,教题第出、通歌示
要说揭读度 一也,不二鲜视过发有
因是露者, 事就而是点明而一人两
素本社的来 件是是通启重不种深点
,
,
思考:
当我们今天的生活一天 比一天富足,家中的花卉 一天比天美丽的时候,我 们是不是也应该像白居 易那样,想一想天下还有 多少为温饱生活而辛勤 劳作的"田舍翁"呢?
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
在热闹喧哗的买花场景中,诗人不失时机地推出老 农低头长叹的特写镜头,以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 揭示了当时社会“富贵闲人一束花,十户田家一 年粮”的贫富差距。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一丛颜色浓艳的牡丹花,花价足抵得十户中等人
家所纳的赋税。 结尾从田舍翁低头长叹中挖掘出潜台词,使读者
恍然大悟:那“田舍翁”正是买花钱的实际负担 者!推而广之,买花者的衣食住行,不都来源于 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赋税吗?这两句尖锐地反 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揭露深刻,讽刺辛辣,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买花
长恨歌
琵琶行
鸟
赋得古原草送 别
宫词
暮江吟 观游鱼
问刘十 九
自由诵读 买花
【唐】白居易
来人来织戋直随喧 买迷色笆五看买车 花不如篱束花花马 处悟故护素数去度 低 。有 。家 。水 。上 。灼 :贵 。共 。帝 头一家洒张灼贱道城 独田习复幄百无牡春 长舍为泥幕朵常丹欲 叹翁俗封庇红价时暮 ,,,,,,,,, 此偶人移旁戋酬相喧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在桥边
《在桥边》最新教案2016-1-4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刚学习了《清兵卫与葫芦》,从“小说情节的摇摆”中感受到了人物形象、思想主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在桥边》,看看小说借助“情节的摇摆”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题。
二、相关介绍:1、作者其人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一位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
六年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等,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
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伯尔的小说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手法,情节集中、紧凑。
代表作:短篇《在桥边》,中篇《列车正点到达》(成名作),长篇《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巅峰之作)。
2、关于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二战之后,表现的是一个小人物在国家重建的大背景下的悲欢情绪。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悲欢?为什么有这种悲欢?这种悲欢中隐寓着一个怎样的思想主题呢?三、内容探究:(学生朗读全文,概括小说情节)问1:小说由哪几个情节构成?试作简括。
(10字以内)明确:【开端】(1-3)空洞乏味的工作【发展】(4-5)心悸忘我的暗恋【高潮】(6)突然到来的检查【结局】(7-9)出乎意料的鸿运问2:“我”可能是个什么人?“我”的工作是什么?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一句表明,“我”的身份有可能是一位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或百姓。
“我”的工作是数有多少行人从桥上经过。
问3:文中哪些句子是写“我”的工作状态?明确:“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
”这几句写我工作时的情形。
问4:你能不能从这几句话中读出这个工作的特点?明确:两个“整天”、“计时器”的比喻,这些都表明了这种工作机械、单调、枯燥、乏味。
整天像计时器一样的工作,让人感到很无聊。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卖白菜》1完整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5
情节之结局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 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 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
卖白菜
莫言
完整版课件
授课人:刘娟
1
新课导入
大家喜欢过年吗?在过年的时候都能吃到什么好吃的? 时光倒回40年前,大家猜一猜过年的时候能吃到什么?
完整版课件
2
走进作者
“贫困的经历整整伴随了我20年,对贫困和饥饿的恐 惧影响着我后来的经历和作品,我的小说里有很多贫困 的记忆。”——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 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 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 学博士。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 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 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 “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 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 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完整版课件
18
拓展延伸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完整版课件
16
母亲的形象
1 .小说塑造了一位怎么样的母亲形象?
坚强、自尊、诚信、善良、朴实
2.在母亲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 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
完整版课件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上册教学课件项链-PPT(配教师用书教案)
莫泊桑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说精巧的艺术构思 2.理解曲折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之
间的关系 3.品味欧·享利式的结尾,学习文
章留空的艺术手法
评判小说情节设计的合理性, 我们通常根据的标准:
情节的发展要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 量所推动
情节的设计要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
绘声绘色 讲故事
玛 蒂 尔 德 的 命 运 曲 线
讨论小说的主题
传统的看法是:小说讽刺了小资产阶 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讨论:
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玛蒂 尔德的性格除了爱慕虚 荣追求享乐之外,还有没可 爱的一面呢,在哪些情节中 体现出来?
使用留白艺术有什么好处呢? 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可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 象空间,意蕴深厚,余味 悠长等。
自由讨论:
玛蒂尔德得知借的是假项链 而却归还了一挂真项链后, 情节会怎样发展?
一夜狂欢
友助 夫允
请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无饰
无衣
序幕:痛苦
爱慕虚荣 追求奢华
还清
丢 坚强诚实 假
思考:
序幕部分与项链似乎无多大关 系,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它与 后面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细读,思考:这一部分交代了女 主人公的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现状 梦想 点出了爱慕虚荣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讨论:
这种波澜起伏的情节是否合 乎玛蒂尔德(罗瓦赛尔夫人) 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 其独特的性格是如何掀起一 个又一个波澜的?
分析、鉴赏结局的空白
1.玛蒂尔德听到佛莱思节夫人的惊叹后, 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故事将会怎样发展? 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好吗?
2.使用留白艺术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 们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ppt课件2
研读下阙
• 下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明确: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 • 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 年龄气质(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 精神状态(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 战斗行动(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3课《拿来主义》ppt课件5
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吸: 取精华, 剔除糟粕!
问题(4)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
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
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题设计: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拿来”!
(2).怎样“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1). “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 话说明怎样 “拿”?
(2).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 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 的?是怎样说理的? (4).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 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 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主权丧失
送去 主义
表现 实质 危害
拿来主义
• 送去 —— 主动送去, 媚外求荣, 自欺欺人
• 送来 —— 被动接受, 没有选择, 大受其害
• 拿来 —— 主动挑选,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因果 论证)
思考 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论
述“拿来主义”的主张的?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
但是,那却是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学习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坐在前面,自然而然就会紧张起来。没有必要自己费心思集中精神,那种环境就能帮助你做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太方便,但其实那才是最便于学习的位置。
难读到老师的表情。认真听讲不单纯是指听老师说的话,把握老师的表情和语调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很有必要的。说话比平时更用力,或者表情严肃地强调的那个部分几乎百分之百地会出现在考试中。但是如果坐在后面,那种重要的提示就全都错过了。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课件.ppt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品读课文
初读课文,疏通文字(速读) 1.笑靥(yè):笑时脸上露出的酒窝,也
指笑脸。靥,面颊上的酒窝。 2.惊诧(chà):惊讶,觉得奇怪。 3.殷红(yān):黑红色。 4.萦绕(yíng):缠绕。
不知所措,教室里出现了瞬时的安静。此时,我感觉学 生对我投来异样的目光。 点评:文章开篇就显示出这个老师的与众不同。 ③学生们被我这一口气说出的话逗乐了,教室里的气氛也 一下子轻松了。 点评:教师的态度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只有在轻松的气 氛下,同学们才能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2、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情人 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给老师出了一 个教育上的难题。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事由。
第二部分(第7~10自然段):写教师向 学生讲述红玫瑰和情人节的来历,还不忘 记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课外延伸
关于红玫瑰传说 你所搜集的爱情小语(以小组为单位) 你所喜欢的经典爱情故事 谈谈你学完本课的收获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课外阅读与爱情有关的文章(至少三篇),
之后写出至少300字的读后感,在班上交流。 3.在班中开一次以爱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4.有表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第二部分。
品读佳句
3、我又给学生们一份意外的“礼物” 点评:“我”的教学实践,展现的是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青玉案 元夕》ppt课件4
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一、整体感知(初读)
• 朗读全词,说说你印象最 深的句子。
青朗玉读 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处。
拓展延伸:试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 《青玉案》在内容、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 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 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 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 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 夜鱼龙舞。
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艺衡馆词选》)
胡云翼:“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 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宁愿闲 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
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美人
用意是什么?
她既是作者的志同道合者, 也是作者一种理想人格的 化身。寄寓了词人在政治 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 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 者”或“时俗”)同流合污 的思想感情。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设计第20课《买花》
买花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及其代表作品2、把握诗歌内容,明确本文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矛盾3、体会作者通过塑造“田舍翁”这一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的独特构思4、背诵本诗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歌内容,明确本文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矛盾2、体会作者通过塑造“田舍翁”这一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的独特构思教学步骤:一、作者与背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贞元十五年(公元 798年)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宰相武元衡事直言极谏,被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长庆时,累迁杭、苏二州刺史..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武宗会昌六年,卒于洛阳香山,享年七十五岁..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晚年放意诗酒,号“醉吟先生”..初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又与刘禹锡齐名称为“刘白”..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再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二、整体感知、读懂诗意全诗分两大段..“人人迷不悟”以上十四句,写京城贵游买花;以下六句,写田舍翁看买花..1、诗中描写买花盛况的句子是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2、写人们痴迷牡丹,精心照料牡丹的句子是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3、通译全诗三、理清结构,试着背诵全诗分两大段..“人人迷不悟”以上十四句,写京城贵游买花;以下六句,写田舍翁看买花..蜂拥市场——高价买花——精心护花——老农之叹四、反复诵读,赏析品评1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奔驰着喧闹不已的车马..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地赶去买花..开头用“帝城”点明地点,用“春欲暮”点明时间..“春欲暮”之时,农村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之际,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却忙于“买花”..“喧喧”属于听觉,“车马度”属于视觉,二者将笑语欢呼的情景与车马杂沓的画面同时展现,可谓声态并作..以上四句写“买花去”的场面,为下面写以高价买花与精心移花作好铺垫..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贵贱没有固定的价格,还价要看花朵的数目..鲜艳的红花一百朵,价值二十五匹帛.. 这是写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而挥金如土..“戋戋”,委积貌,形容二十五匹帛堆积起来的庞大体积..“五束素”,即二十五匹帛..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在花的上面张起帷幕遮盖,周围还编起篱笆保护..为花枝洒上水,给树根封上泥,移栽过来,颜色依然如故..既然买花能挥金如土,那么移花之珍若珠宝,也就不言而喻了..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家家以弄花为习俗,人人执迷不悟..诗的前面只作客观描绘,直到“人人迷不悟”,才表露作者的倾向性..不过,“迷不悟”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仍有待于进一步点明..白居易的有些讽谕诗,往往在结尾抽象地讲道理,发议论..这首诗却避免了这种情况..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有一个种田的老汉,偶然来到买花的地方..看着这一切,不禁低下头深深地叹息..只是这叹息,没有人去领会..在热闹喧哗的买花场景中,诗人不失时机地推出老农低头长叹的特写镜头,以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富贵闲人一束花,十户田家一年粮”的贫富差距..1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对点明主旨有何作用:一丛颜色浓艳的牡丹花,花价足抵得十户中等人家所纳的赋税..结尾从田舍翁低头长叹中挖掘出潜台词,使读者恍然大悟:那“田舍翁”正是买花钱的实际负担者!推而广之,买花者的衣食住行,不都来源于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赋税吗?这两句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揭露深刻,讽刺辛辣,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2在艺术表达上有何特点?形成强烈的对比,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3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重金购花的穷奢极欲;对比鲜明,讽刺辛辣.五、归纳白居易诗歌的语言特色..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平易浅畅..这种平易浅切的诗歌语言,在当时整个诗坛变革中正起到了瓦解旧的诗歌语言范型与格套的作用..六、作业同步练习,课外阅读白居易其它作品。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堂PPT)
2020/5/11
11
这人很拙于言词,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老
是闷声不响,他不会说几句恭喜发财,大吉 大利的应酬门面话讨主人家喜欢;也不会说几
句夸赞奉承,道劳拙致于谢言的漂辞亮话叫同行高兴;
更不会长篇大套地训教小工以显示一个头儿 的身份。他说的只是几句实实在在的大实话。 说话很慢,声音很低,跟他那副大骨架很不 相符。
2020/5/11
汪曾祺(1920-1997)
2
评价
1、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平凹
2、北京作协只有两个人写文章写的好,汪曾祺就是其中 一个。
——老舍
3、具有“平淡之中见神奇”的高超的文字功力。
2020/5/11
——中国作家协会
3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 数苦难和挫折,受过
各种不公正待遇,尽
2020/5/11
15
金大力是个瓦匠头儿,可是拿的工钱很
低,比一个小工多不不贪了钱多少。同行师傅们过 意不去,几次提对出生要活给很金知头足儿涨涨工钱。金 大力说:"不。干什为么他活人,着拿想 什么钱。再说,我 家里还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我不比你们指身 为业。这我就知足。"
2020/5/11
16
金家茶炉的一半地方是三口大水缸。因为缸很深, 一半埋在地里。一口缸容水八担,金家一天至少
13
每天,金大力都是头一个来,比别人要早半小时。来 了,把孩子们搬下来搭桥、搭鸡窝玩的砖头捡回砖堆 上去,把碍手得脚的棍棍棒棒归置归置,清除"脚手"
勤劳质朴 板往上提一提,捆"脚
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
做事认真 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0课《歌词二首》ppt课件1
2019/8/3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0
谢谢欣赏!
2019/8/3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1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歌手简介
张明敏出生于1956的中国香港。是香 港著名的民歌歌手,因为他擅长演唱具 中华民族色彩的歌曲,有“爱国歌手” 之称。其演艺事业始于1979年。1984年, 张明敏凭一曲《我的中国心》成为尽人 皆知的香港著名歌手。作品有《乡间的 小路》、《梦驼铃》、《一剪梅》、 《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爸 爸的草鞋》、《中华民族》、《三月里 的小雨》、《外婆的澎湖湾》、《垄上 行》、《长城谣》、《故乡》、《故乡 的风》、《我是中国人》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对比赏析
这两首励志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以丰富的内涵为我们诠释了 “信念”的重要作用,且告诉我们:尽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然而如若没有坚定的信念,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两首歌词都用“隐形的翅膀”比喻人们坚定的信念。没 有翅膀的鸟儿,不能翱翔于蔚蓝的天空;没有坚定信念的人, 难以达到梦想成真的领地。“隐形的翅膀”这一意象的选择, 新颖独特,内蕴丰厚。
《最初的梦想》直抒胸臆,连用了两个假设,表明了 “信念”的重要性;接着以真诚的呼吁,告诫人们要把“梦 想紧握手中”,要朝着“最想去的地方”坚定地前行,不能 半路上止步,要固守一个坚定的信念,“最初的梦想绝对会 到达”。
《隐形的翅膀》含蓄凝重,以简明的语言,细腻地勾画出 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使我们聆听到一曲发自肺腑的心灵倾诉。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0课《虞美人》word教案
前我们要做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之后我们才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
教案
第 1 页共9 页
第 2 页共9 页第____页
前我们要做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之后我们才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
第 3 页共9 页
第 4 页共9 页第____页
第____页
第 5 页共9 页
第____页第 6 页共9 页
教案用纸
方向比速度重要,智慧比吃苦重要,学习比学历重要,机遇比关系重要,要什么比做什么重要!成功之前我们要做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之后我们才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
第7 页共9 页
第8 页共9 页第____页
方向比速度重要,智慧比吃苦重要,学习比学历重要,机遇比关系重要,要什么比做什么重要!成功之前我们要做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之后我们才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
第9 页共9 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山居秋暝》ppt课件3
天气晚来秋
首联在全诗有什么作用?
作用:
1、点明时间(傍晚)、地点(山中)、 (秋)
2、照应标题 3、染幽静清新的氛围。
4、奠定全诗愉悦闲适的情感基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季节
首联作用归纳:
1、交代时间 、地点 、事件缘由 2、照应标题 3、总领全诗或引出下文 4、渲染氛围。 5、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 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 外桃源。
空山新雨后
意象画面
特点意境
空山新雨 晚天秋气
空幽宁静
秋
山
气清神爽
图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作者为读者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
1、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 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 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 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月松间照”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 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 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 落下来。
“清泉石上流”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 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 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 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 境啊!
二读悟“境”
明月松间照
意象画面
特点意境
山居秋暝
------ 王维
山
居
秋 暝王
维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
• 诗歌发展的概况:
《诗经》 《楚辞》
汉魏五、七 言古体诗
唐诗
宋词
清 (集 大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 戋戋五束素
贵贱没有固定的价格,还价要看花朵的数 目。鲜艳的红花一百朵,价值二十五匹帛。 这是写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而挥金 如土。
中心
买花者狂一掷千金迷不悟 田舍翁叹无人晓谕有谁怜
• --
成等 法给 度 件不 过 嘶 诗 主 开 常 通 发 点 这
功 的 最 重 要 因 素 了 。
, 可 以 说 是 本 诗 获 得
, 来 揭 露 社 会 的 不 平
读 者 的 , 运 用 对 比 手
, 来 自 然 而 然 地 传 达
高 价 买 花 的 不 同 态
买花
长恨歌
琵琶行
鸟
赋自由诵读 买花
【唐】白居易
人移旁戋酬相喧
人来织戋直随喧
迷色笆五看买车
不如篱束花花马
悟 。
家 家
故 。
水 洒
护 。
上 张
素 。
灼 灼
数 :
贵 贱
去 。
共 道
度 。
帝 城
习复幄百无牡春
为泥幕朵常丹欲
俗封庇红价时暮
,,,,,,,
句解: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 相随买花去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 移来色如故。
在花的上面张起帷幕遮盖,周围还编起篱 笆保护。为花枝洒上水,给树根封上泥, 移栽过来,颜色依然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家家以弄花为习俗,人人执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 叹无谕
有一个种田的老汉,偶然来到买花的地方。 看着一切不禁低下头深深地叹息。只是这 叹息,没有人去领会。
在热闹喧哗的买花场景中,诗人不失时机地 推出老农低头长叹的特写镜头,以极其鲜 明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富贵闲 人一束花,十户田家一年粮”的贫富差距。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一丛颜色浓艳的牡丹花,花价足抵得十户中
等人家所纳的赋税。 结尾从田舍翁低头长叹中挖掘出潜台词,使
读者恍然大悟:那“田舍翁”正是买花钱 的实际负担者!推而广之,买花者的衣食 住行,不都来源于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 赋税吗?这两句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 削的矛盾,揭露深刻,讽刺辛辣,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
白居易简介
【生平简介】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 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七 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 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八四 二),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文学创作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 杂律四大类。大体上,前三类为古体,后一类 为近体。前三类大致以内容区分,但有相交
讽谕诗是白诗中的精华。代表作有《新乐 府》50首,《秦中吟》10首。它们广泛反 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 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主要作品】
白牡丹
, 第 一 点 启 示 是 诗 歌
首 诗 给 人 的 启 示 有 两
思考:
当我们今天的生活一天 比一天富足,家中的花卉 一天比天美丽的时候,我 们是不是也应该像白居 易那样,想一想天下还有 多少为温饱生活而辛勤 劳作的"田舍翁"呢?
感谢各位老师!
祝: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同 的 人 物 , 对 同 一 事
鲜 明 的 对 比 , 也 就 是
力 竭 的 说 教 , 而 是 通
歌 的 主 题 不 是 通 过 声
题 。 第 二 点 启 示 是 ,
掘 出 鲜 明 重 大 的 社 会
、 视 而 不 见 的 风 俗 ,
过 一 种 人 人 都 习 以 为
人 深 省 的 主 题 。 全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