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颜延之在阮籍《咏怀》诗接受史上的贡献

合集下载

阮籍《咏怀诗》接受史研究导论

阮籍《咏怀诗》接受史研究导论

关键词 : 阮籍 ; 咪怀诗>; 《 接受史
中 图 分 类 号 : 0 . I 72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有学者说 :任何一位伟 大 作家 , “ 都应 当有 必要为他 写 部接受史 , 这是文学科 学的一个 内容 , 也是构成一部 完整
学史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精神现象 , 一个作家能否 为人所接受 , 一部文学作 品能否得 以流传 , 了其 自身所应 除 具备的内在价值之外 , 还有赖于适宜 的社会背景、 传播媒介 , 以及千变万化的读者接受形 态。“ 接受是 比创作更为普遍的 文学活动” 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 , , 一部文学作 品也就丧失了 生命力 。因此, 阮籍《 咏怀诗》 研究不应 只是封 闭的作家作品
预期效果和文学意义。

点, 就是以读者为出发点来研究 文学问题 , 认为作 品的意义
和价值是在阅读过程中由读者重新赋予的。 接受美学 以及后来的读者反应文论以读者为中心 , 把久

《 咏怀诗> 接受史研究的现状
2 0世纪 7 0年代以来 , 阮籍研究 在生平思 想、 赋文创 诗 作、 文学史地位等方面 , 都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如陈伯君 的 《 阮籍集校注》 韩格平 的《 林七 贤诗文全集 译著 = 高晨 、 竹 》 、 阳的《 阮籍评传》 韩传达的《 、 阮籍评传》 叶嘉莹的 < 、 阮籍 咏 怀诗讲录》 等等 。据 不完全统 计 ,0世纪初 至今 的 阮籍研 2 究, 约出版论著 20余篇 ( , 中著作 4 5 部) 其 0余部 , 文 2 0 论 0 余篇 。研究内容广泛 , 研究 角度多样 , 研究 成果 丰硕 , 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而在阮籍接受研究方面 , 却一直少人 涉及 , 偶而的学者论及 , 只是 分类别 、 也 分阶段 地从某些 作家 、 作 品与阮籍《 咏怀 诗》 者之 间的关 系来 进行 具体 接受 的研 两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阮籍是中国南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才在当时非常出类拔萃。

阮籍的《咏怀诗》是一首描写自己心境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咏怀诗》以描绘寂静的夜晚为开篇,通过描绘天空中的星辰和月亮,突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接着,诗人在描述花草树木时,以自然界的变幻为对比,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困惑和苦闷。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反思和对名利之束缚的无奈,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幻灭。

《咏怀诗》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己内心的倾诉,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无助和苦闷等情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其次,诗人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自己内心的忧伤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诗作更加富有意境和感染力。

再次,阮籍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作更加深入人心,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最后,诗歌的结构和节奏紧凑,字句简练而富有力量感,使整首诗通篇一气呵成,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幻灭,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情感共鸣力。

这首诗在南朝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阮籍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人们的情感启发有着深远影响。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阮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咏怀诗》是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歌集共有 82 首,每首诗都以五言为主,体现了阮籍诗歌的基本风格。

阮籍的《咏怀诗》主要表达了他对人生和政治的苦闷和无奈,他通过诗歌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情感。

诗中他经常提到的主题包括对人生的反思、对政治的不满、对自然的的向往等等。

在诗歌的内容上,阮籍的《咏怀诗》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他的诗歌常常运用哲理思考来表现人生的真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对政治黑暗的反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诗歌的艺术成就上,阮籍的《咏怀诗》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的诗歌采用了抒情组诗的形式,将哲理思考和情感表达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等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的诗歌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人生和政治的思考,也表现出了他高超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阮籍的《咏怀诗》在诗歌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阮籍

阮籍

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内容摘要: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继承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开拓了五言诗的写作范围,在体例和技巧等方面有不少创新,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结合其具体作品,从三个方面对他的艺术成就做一些简要的分析:一、阮籍的《咏怀诗》忧愤深广,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二、阮籍的《咏怀诗》意旨隐微,寄托遥深,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三、它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关键词:阮籍咏怀组诗忧愤深广意旨隐微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

阮禹之子。

曾任步兵校尉等职,故世称阮步兵。

他本有济世志,但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他只有酣饮以全身远祸,并常常做出一些越礼骇俗之举来表现自己对黑暗政治的反抗和对虚伪礼法的蔑视。

他的代表作是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咏怀诗》是魏晋易代之际险恶的社会现实政治挤压出来的以诗人血泪凝铸成的一曲社会人生的悲歌,是诗人痛苦心灵的回声。

诗以“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的寓意象征手法,抒发了阮籍的忧生伤世之痛,悲天悯人之哀和超尘脱俗之想,表现了诗人孤独、焦虑、苦闷、忧伤的内在思想感情,被誉为我国诗史上创作格调最高的旷世绝作。

这无疑主要取决于阮籍《咏怀诗》突出的艺术成就。

本文试图结合阮籍的具体诗作,对《咏怀诗》的艺术成就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阮籍的《咏怀诗》忧愤深广,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司马氏擅权,大肆屠杀异己。

政治的黑暗和恐怖之中,文人少有全其身者,所谓“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1)。

活着的人,或放浪形骸,或寄情于山水之中,借以逃避祸端,或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

士人政治理想归于破灭,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了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

阮籍的一生是在矛盾和苦闷中挣扎的一生。

阮籍《咏怀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阮籍《咏怀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阮籍《咏怀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魏晋时期著名文士阮籍流存下来82首五言《咏怀诗》,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为后代诗歌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丰富的接受研究内容。

《咏怀诗》是阮籍处于黑暗社会和险恶政治的背景下进行创作的诗歌作品,其独特的体裁形式、写实精神、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为后代同样处在政治压迫下的许多诗人提供了抒发情怀的新样式,先后有左思、郭璞、陶渊明、陈子昂以及李白等,他们学习或借鉴阮籍《咏怀诗》,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及执着追求理想的思想,指斥社会的不平,抒发内心的苦闷。

下面,结合他们的一些具体作品来作深入的探讨,审视其在后世诗歌中的影响及相关表现。

首先,咏怀咏史的体裁形式。

阮籍《咏怀》被认为是最早的文人作家以“组诗咏怀”的作品,整部作品包含有八十余首五言诗歌,虽说并不是同一时间所作,但就其较为集中的“咏怀”主题和一致的五言诗体而言,在诗歌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首创意义,即开创了以组诗咏怀咏史的诗歌形式。

西晋左思被认为是创新了“咏史”。

如果将左思《咏史》八首从内容上加以分析,无非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愤世嫉俗的不平,这也正是阮籍《咏怀诗》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如清代学者何焯评论道:“题云《咏史》,其实乃咏怀也。

”所以说,左思《咏史》是别裁《咏怀诗》中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一些内容。

后来的郭璞《游仙诗》则是别裁以仙喻俗、借仙讽俗的另一体。

郭璞力矫过去咏王乔、赤松为内容的正格游仙诗,大大改变了此前的游仙诗中那种客观描写仙人生活的内容,而在游仙中显出作者的寄托,与反映社会现实结合,写仙志在刺俗,借游仙来咏怀。

所以,郭璞的《游仙诗》和阮籍《咏怀诗》中的游仙篇一样,都不过是借仙喻隐,以游仙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六朝伟大诗人陶渊明的那些咏怀感遇性作品,如《饮酒》、《拟古》、《杂诗》、《读山海经》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咏怀诗。

清代方东树曾评论说:“《饮酒》二十首,据序亦是杂诗,直抒胸臆,直抒即事,借饮酒为题耳,非咏饮酒也。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阮籍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深情、激越著称。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咏怀》一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入手,分析其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人的影响。

一、艺术特点1、奔放豪迈阮籍《咏怀》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奔放豪迈,这种豪放的风格体现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他的个性和才华。

阮籍在诗中展现了自己的豪放、奔放的个性,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奔放的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力量和生气,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2、情感深刻阮籍《咏怀》诗的另一个艺术特点就是情感深刻。

他的诗歌表现了他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强烈的情感。

阮籍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悲愤、失落和思考,他的诗歌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

3、意境深远阮籍《咏怀》诗的意境深远。

他通过诗歌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阮籍的诗歌充满了深邃的思想,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二、对后人的影响阮籍《咏怀》诗对后人的影响深远。

他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也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和文化。

具体来说,阮籍《咏怀》诗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阮籍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照,许多文学家受到了他的影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2、影响了后世的思想阮籍的诗歌不仅表现了他的个性和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他的诗歌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激发了后世人们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3、影响了后世的文化阮籍的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文化的载体。

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状况,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诗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阮籍《咏怀诗》历代阐释的探究

对阮籍《咏怀诗》历代阐释的探究

C N SN A GA G
对阮籍《 咏怀诗》 历代阐释的探究
董继兵
摘 要 阮籍《 咏怀诗》 在文 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和杰 出的艺术成就 , 历代 许多诗评 家对其 作出 了丰富而多样 的 阐释 , 结合这 些诗评家 、 评论家所处 的时代 背景、 同的注解 目的 与阐释方式 , 些阐释 可分 为三种类型 : 慎的“ 以 不 这 谨 难


谨- 的“ 以情测" 嗅 难
在阮籍去世之后 , 晋宋之交 的文人颜 延之便 给《 咏怀诗 》 作 与钟嵘几乎 同时的刘勰 , 在他的文学批 评巨著《 文心雕龙 》 注, 并作出评 价 :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 , “ 故发此 咏耳 。” 又说 : 中也对 阮籍诗歌 作 出独 到而精 当的评论 : 阮籍使 气 以命 诗 ” “ 、 “ 嗣宗身仕乱朝 , 常恐罹谤 遇祸 , 因兹发 咏 , 故有忧 生之嗟 , 虽志 “ 旨遥深” 阮 。在刘勰看来 , 阮籍 诗歌 首先 是凝情之作 , 诗人创作 在刺讥 , 而文 多隐避 , 百代之下 , 难以情测。”] 1 2 根据现存史料 , 颜 诗歌 时表现 出来的主观感情是激荡奔放的 , 且思 维敏捷 , 并 善于 延之 在接 受美学意义上可 以被认 为是 阮籍 《 咏怀诗》 “ 的 第一读 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 , 自己对 于现实 的感受诉诸笔端 , 将 因而诗 者” “ ,第一读者” 的接受态度对 阮籍诗歌 的整个接受研究有重要 歌也就具有强烈的感情 色彩。“ 阮旨遥深 ” 是刘勰紧承颜 延之的 意义 。 姚斯在《 文学研究 中一种挑 战的文学史》 中有一段关于“ 第 “ 文多隐蔽 ” 评论而来 , 进一步强 调阮籍 诗歌具有 含蓄深沉 的风 读者” 的重要论述 :文学与读 者的关 系有美学 的 、 “ 也有历史的 格特征 。 内涵 。美学蕴藏于这一事实之 中: 部作 品被读者首次接受 , 一 包 直 到唐代 注《 文选》 的李 善 , 还是 对阮籍诗 歌主 旨采取谨 也 括 同已经 阅读过的作品进行 比较 ,比较中就包含着对作品审美 慎的推测态度 。李善在注《 文选 》 阮籍《 咏怀诗》 时说道 :此独取 “ 价值的一种检验 。 中明显的历史蕴涵是 : 其 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 十七首咏怀者 , 谓人情怀。 籍于魏末晋 文之代 , 常虑祸患及 己, 故 在一代又一代 的接受之链 上被充实和丰富 ,一部作品的历 史意 有此诗。多刺 时人无故 旧之情 , 逐势利而 已。观其体趣 , 实为幽 义就是在这过程 中得以确定 ,它的审美价值也就是在这过程中 深 , 非夫作者 , 不能探测之 。” 中可 以看到 , 从 李善结合阮籍所身 得以证实 。”】 【 3 颜延之注解 《 咏怀诗》 是配合着 阮籍 当时所身处 的 处的特殊 的时代背景和险恶 的政治局势 ,试 图去真正探求阮籍 动荡社会和险恶政局 , 指出《 咏怀诗 》 的意 旨过于隐晦曲折 , 令人 创作诗歌 的主要意 图, 并且强调 《 咏怀诗》 刺世” 为“ 之作 , 指明 了 难以捉摸 , 而总的表现 出“ 忧生 之嗟” 志在 刺讥 ” 和“ 的思想 内容。 诗人 的写作 目的和诗歌的主要 内容是为 了讽刺 当时 的险恶政治 所谓 “ 忧生之 嗟” 指阮籍对人生特别是对 个体生命存 在的忧伤 和世 态炎凉 , , 这在历史上对于探讨 阮籍《 咏怀诗》 的诗歌 内容和 和感 叹;志在刺讥 ”说 明阮籍诗歌 的主旨在 于讽刺时事和讥笑 思想 意义 , 善向前迈 出了非常可贵的一 步。 “ 李 同时 , 在李善看来 , 世俗 , 表现 了他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和忧虑。 在颜延之的手上 ,忧 阮籍 《 “ 咏怀诗 》 的诗歌风 格也还是幽远 高深 的含蓄特征 , 这是 继 生之嗟” 志在刺讥 ” 和“ 就构 成了《 咏怀诗》 的两个基本旋律 , 并从 续顺承前人的评论。 此确定了阮籍《 咏怀诗》 在后世评论 中的大体框架和基本思路 。 值得注意的是 , 从颜延之 、 钟嵘 、 刘勰直到李善 , 们是 与阮 他 梁代钟嵘 的《 诗品》 是在 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史上非常重要的 籍生活 时代较 近的评论家 , 但对待 阮籍 《 咏怀诗》 却是采取着谨 只强调 一个 总体印象是 “ 忧生之 嗟 、 以情测 ”并没 难 , 部论著 , 分别评述 由汉至齐梁 的诗人共 1 3 , 2 家 探讨诗歌风格 慎 的态度 , 究其原因 , 的源流和品评诗人及其作品的优劣 。他首先就将阮籍 列入 仅有 有按诗歌中的某 首某句去具体扣合历史人物 和时事 。 的十二家“ 上品” 诗人之中 , 评论道 :其源 出于《 “ 小雅》 无雕 虫之 除了历史上的阮籍本 身就具有 非常复杂的思想性 格 ,令人难 以 , 还有 当时社会 的文学传播途径过于狭窄 , 传播 功。而《 咏怀》 之作 , 可以陶性灵 , 发幽思 。言在耳 目之 内, 寄八 理解的一些行为 , 情 方式过于简单 ,所 以对一些史料不 多的作家 与作 品就难 以断然 荒之表 。 洋洋乎会于风雅 , 使人忘其鄙近, 自致远大 , 颇多感慨之 只好谨 慎地进行 个人推 测 , 出比较模糊 作 词 。厥 旨渊放 , 归趣难求 。” 在钟嵘看来 , 阮籍诗歌就其形式 而言 作 出简明扼要的评价 , 表现为语言清新 自 而无 明显 的雕琢痕迹 ,并且肯定 了 《 然 咏怀 的总体评价 。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阮籍是晋朝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人生哲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其代表作《咏怀》更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方面进行探讨。

一、诗歌风格的独特性阮籍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其诗歌作品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个性与情感,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阮籍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烈,富有音乐性,常常采用对仗和押韵等手法,使诗歌更富有韵律感和感染力。

阮籍的诗歌内容充满了浓郁的人生哲理,尤其是《咏怀》一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悲悯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这些思想内涵都是在诗歌中通过一种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使人们在欣赏阮籍的诗歌时,不仅可以感受到其艺术魅力,还可以领悟到其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二、诗歌主题的深刻性阮籍的诗歌主题深刻,常常涉及到人生、社会、伦理、人性等多个方面。

《咏怀》一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悲悯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在诗中,阮籍通过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于世间事物的洞悉和对于人性的深刻认识。

在表现社会现状方面,阮籍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描绘和批判,表达了对于时代的忧虑和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

在表现自身命运方面,阮籍通过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悲悯,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对于命运的无力。

三、诗歌形式的多样性阮籍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诗、七言诗,也有律诗、绝句、长短句等多种形式,且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

例如,阮籍的《咏怀》一诗就是一首长篇绝句,其结构严谨,意蕴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时代的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悲悯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另外,阮籍的《灌园集》中的诗歌形式也非常多样,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长短句等多种形式,且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

四、诗歌意境的深远性阮籍的诗歌意境深远,常常将诗歌与自然、人生、哲学等方面相结合,以此表现出其诗歌的深刻内涵和广阔意境。

阮籍《咏怀诗》赏析(82首)

阮籍《咏怀诗》赏析(82首)

阮籍《咏怀诗》赏析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

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

拥曹的何晏、夏侯玄人被杀。

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

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

山涛本来与阮籍、嵇康等人为友。

同在“竹林七贤”之列,后来投靠司马氏。

正始十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权利后的十年间,全国进入恐怖状态。

(只到高平陵政变十六年后,司马氏才最后取而代之,夺了曹家的帝位。

)这一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了危机感和幻灭感。

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故阮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

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

”注云:“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

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艺术成就,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孤寂和无奈情绪。

阮籍生活在魏晋时期,这个时期动荡不安,社会动荡和朝政腐败使得他深感世态炎凉,对人生充满了痛苦和绝望。

阮籍咏怀诗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他对个人命运的深思熟虑。

阮籍身世不凡,但却饱受苦难,他的诗中常常表达对命运的抱怨和不满,他思考自己的存在和意义,以及人们面对逆境时的无奈和无助。

其次,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关注。

阮籍对当时社会的腐败和混乱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他用诗歌抒发了对政治腐败、阶级压迫以及社会不公的不满之情,表达了对社会的强烈关注。

最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寄托。

面对世态炎凉的社会,阮籍常常将希望寄托于大自然,他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讽刺,来表达自我超越和心灵寄托的愿望。

同时,他也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借鉴,来寻找真理和安慰自己内心的痛苦。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内涵。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伤性。

他的诗作中常常运用比喻、夸张和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他的诗歌也不缺乏幽默和讽刺的元素,通过对社会和人们行为的嘲讽和批评,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总体来说,阮籍咏怀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抒
发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和大自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抵抗和追求,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座瑰宝。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首先,阮籍的《咏怀》体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阮籍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饱受亲历战乱、家国沦丧的痛苦,对社会现实感到深深的愤慨和无奈。

在这种情感的熏陶下,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悲怆。

《咏怀》中,他用悲壮的笔墨描绘了自己心中对国家兴亡、民众遭难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家园沉沦的愤懑,对人命如草芥的感叹。

他不仅感受着个体的痛苦,也代表了许多中国古代诗人对国家命运和社会人伦的忧虑和关切。

其次,阮籍的《咏怀》富有音乐性与鲜明的个性韵味。

阮籍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具音乐天赋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音乐的美感。

《咏怀》中的诗句节奏韵律清晰流畅,语言优美。

他能够利用声韵、格律等手法,营造出独特的音韵美感,并能够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其音乐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同时,他的《咏怀》也展示了他独特的个性韵味。

他在诗歌表达上敢于直面社会现实,不回避现实的残酷与黑暗,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一点在当时的诗坛堪称独具特色。

这种鲜明的个性韵味也成为《咏怀》的一大特点。

再者,阮籍的《咏怀》是诗歌表现形式上的创新。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咏怀》的形式是非常独特的。

诗中,阮籍运用了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结合事实的叙述,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同时,《咏怀》也采用了诗歌对话的手法,使得整个诗篇更加生动鲜活。

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使得《咏怀》在当时的诗坛上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最后,阮籍的《咏怀》具有时代气息和普世意义。

尽管距离阮籍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千余年,但是《咏怀》中所呈现出的对生活的侧重、对世间万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探讨,却是永恒不衰的。

在当今社会,人们依然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和启发。

阮籍的《咏怀》具有时代气息,同时也具有普世意义。

总之,阮籍的诗歌《咏怀》是他诗歌艺术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现。

诗中融入了他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具有音乐性与鲜明的个性韵味,创新了诗歌表现形式,同时具有时代气息和普世意义。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阮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代表作之一《咏怀》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阮籍的诗歌以真情实感、豪放洒脱、刚柔并济为特点,他的诗歌艺术成就得到了历代文学家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一、阮籍的生平和文学成就阮籍(170-217年),字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阮籍年少时便有才华,曾经拜访过当时的文学泰斗曹操,被曹操誉为“少年才子”。

后来,阮籍投靠了蜀汉政权,担任过官职,但因为不满官场腐败,最终离开了政治舞台,隐居于家中,致力于文学创作。

阮籍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其诗歌作品主要分为《咏怀》、《九思》、《咏史》、《七言诗》等。

其中,《咏怀》是他最为著名的诗集之一,共收录了70余首诗歌,涉及了生活、政治、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咏怀》的艺术成就1. 真情实感阮籍的诗歌以真情实感为主要特点。

他的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真实感受,没有浮华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却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例如他在《咏怀·其二》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珍视之情,读者不难感受到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2. 豪放洒脱阮籍的诗歌豪放洒脱,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和格律,常常以自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他在《咏怀·其十五》中写道:“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表现出自己在醉酒之后的豪放和畅快,读者不难感受到他的奔放与自由。

3. 刚柔并济阮籍的诗歌中既有刚强有力的表达方式,也有柔情似水的温柔感受,这种刚柔并济的表现方式,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生动和有力。

例如他在《咏怀·其三十三》中写道:“万物皆有情,天地共此时。

只因同处异,忧来与谁期。

”表现出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感悟和情感,读者不难感受到他的深情与力量。

三、结语阮籍的《咏怀》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珍品,其艺术成就得到了历代文学家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对阮籍和他的诗的认识

对阮籍和他的诗的认识

阮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诗人和名士,他的诗歌以隐晦寓意、充满哀伤情调和生命意识著称。

他的代表作是82首《咏怀诗》,这些诗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在魏晋之际的痛苦、抗争、苦闷和绝望的心路历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他的诗歌对五言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隐晦特征使他的《咏怀诗》成为古代罕见的政治朦胧诗。

阮籍的性格孤僻、轻荡,他在政治上有济世之志,但同时又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

他的行为常常表现出一种放荡不羁、不拘礼法的态度,这使得他在当时的社会中被视为异类。

然而,他的才华和名声却让他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政治方面,阮籍曾被召为太尉掾,但很快就因病辞归。

他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感到失望,对于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感到厌倦,因此选择了远离政治中心的道路。

尽管如此,他对于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于人性的洞察力却让他在诗歌中表现出了深刻的政治主题。

在个人生活中,阮籍也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人。

他喜欢喝酒,常常独自一人喝得酩酊大醉,以此来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他的行为举止也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但他却因此而更加引人注目。

总的来说,阮籍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历史人物,他的诗歌和
个人行为都表现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阮籍《咏怀诗》源出《小雅》解

阮籍《咏怀诗》源出《小雅》解

阮籍《咏怀诗》源出《小雅》解林家骊;陶琳【摘要】钟嵘<诗品>认为阮籍的<咏怀诗>源出于<小雅>,王夫之<古诗评选>则认为出于<国风>.分析阮籍<咏怀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际、诗歌旨趣,并征引南朝颜延年、沈约等人对<咏怀诗>的体裁、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的评价,笔者认为<咏怀诗>从风格体制来说,应该是源出于<小雅>,并有所发扬光大,且对后世的"咏怀"、"感遇"一类诗歌有深远的影响.【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5(027)001【总页数】7页(P5-10,25)【关键词】阮籍;咏怀诗;小雅;风格;体制【作者】林家骊;陶琳【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南朝梁钟嵘《诗品》选择自汉至梁120多位诗人,别其等第,分为上、中、下三品,再论其作品的优劣和前后作家间的继承关系,探讨了一些重要作家诗歌的渊源。

他把诗歌的远源分为《国风》、《小雅》和《楚辞》,认为后来的诗人都是由这三个源头分别发展而来。

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小雅》一系,只有阮籍一人。

《诗品上》“晋步兵阮籍诗”条曰:“其源出于《小雅》,无雕虫之巧,而《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

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颜延注解,怯言其志。

”[1]指出阮籍《咏怀诗》的渊源在于《小雅》。

然而清人王夫之却说:“步兵《咏怀》,自是旷代绝作,远绍《国风》,近出入于《古诗十九首》,而以高朗之怀,脱颖之气,取神似于离合之间。

大要如晴云出岫,舒卷无定质。

”[2]认为阮籍《咏怀诗》的远祖是《国风》,近祖是《古诗十九首》。

古代阐释视野中的阮籍五言《咏怀诗》

古代阐释视野中的阮籍五言《咏怀诗》

古代阐释视野中的阮籍五言《咏怀诗》林海摘要:在阮籍五言《咏怀诗》的古代阐释史上,以史证诗是主流,阮籍被解读成曹魏的忠臣,并以此为出发点,牵合当时的时事来解读阮诗,大部分阮诗被阐释成政治讽喻诗。

本文尝试借助解释美学理论来梳理此现象,认为是阮籍的家世和生平的召唤结构、阮诗的召唤结构及阐释者的定向期待三者合力的结果。

关键词:阮籍五言诗;阐释史;召唤结构;定向期待引言研究阮籍诗歌,因史料的缺乏,从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势必会有附会穿凿的尴尬,本文不打算趟此浑水,而欲另辟蹊径,借助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来梳理古代阮籍诗歌的阐释史,从作家及作品的召唤结构、阐释者定向期待三个方面,对阮籍诗歌研究史上以史证诗,甚至以政事来附会的现象作一解释。

阮籍诗歌的阐释史现象作为典型的个案,对于解释我国古代与其相类的诗人(如温庭筠)的阐释现象也不乏借鉴意义。

一、绪论阮嗣宗的诗歌自颜延年、沈约以来,为其五言诗作注的代不乏人,在阮嗣宗诗歌的接受史及传播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这些注释参与建构了在阅读视野中阮诗的艺术特色。

阮籍诗歌的阐释史,大致可按研究方法及理论视野的不同,分为古代与现代两段,本文只探讨古代部分。

历代阐释阮籍五言《咏怀诗》的方法,张建伟认为可分以史证诗和以玄理解诗两种:“第一,以史证诗。

五臣《文选注》、刘履《选诗补注》、何焯《义门读书记》、陈沆《诗比兴笺》、蒋师爚《咏怀诗注》、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古直《阮嗣宗诗笺定本》、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等多用以史证诗的方法。

……第二,以玄理、生命意识的角度解释《咏怀诗》。

从玄理的角度研究《咏怀》诗始于黄侃先生。

”[1]笔者同意此观点。

在阮籍诗歌阐释史上以史证诗乃主流,以玄理解诗的方法要到民初才有黄侃先生大量运用,因此在阮籍诗歌接受史上,以史证诗派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也即意味着阮诗在古代阐释史中形成的艺术特色主要由以史证诗派建构,本文讨论的重点也就放在以史证诗派上。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赏析:忧思深邃与时代挣扎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赏析:忧思深邃与时代挣扎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赏析:忧思深邃与时代挣扎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是其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作总计平生所作,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更是以其深刻的忧思和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成为后人广泛研究和赏析的经典之作。

一、作品原文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坐起来弹琴。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失群的大雁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2、注释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夜中,中夜、半夜。

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

薄帷,薄薄的帐幔。

鉴,照。

孤鸿:失群的大雁。

号:鸣叫、哀号。

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

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三、创作背景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

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

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1)文学赏析阮籍的《咏怀》第八十二首首是有名的抒情组诗,当中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

《夜中不能寐》是《咏怀诗》的第一首,它表现了诗人生活在黑暗现实中的内心苦闷,反映了诗人看不见希望和出路的忧思。

阮籍《咏怀诗》研究

阮籍《咏怀诗》研究

阮籍《咏怀诗》研究阮籍《咏怀诗》研究阮籍,东晋末年才子佳人,其名声遗留至今,与他的作品《咏怀诗》也是备受关注。

《咏怀诗》是阮籍的代表作之一,流传至今。

本文将从《咏怀诗》的内容、写作背景和主题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其深层次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咏怀诗》的内容。

《咏怀诗》共有二十首,每首诗的字数都比较短,但言辞凄凉,情感真挚。

这些诗作主题涉及到阮籍自身的家庭、友情、社会等方面。

阮籍一生居于乱世之中,对于家国充满感伤和失落,他的诗作中渗透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痛苦折磨。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咏怀诗》的写作背景。

《咏怀诗》写作的时间正值东晋末年,这个时期正处于乱世之中。

阮籍的家族由于投靠了司马家族而引来了袭乱之祸,阮籍自幼丧父,沦为孤儿,流离失所。

乱世之下,阮籍的人生境遇也是动荡不安的,对于这种动荡和不安,他用诗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情感。

随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咏怀诗》的主题。

《咏怀诗》的主题以怀旧、伤感为主,通过描写阮籍个人的遭遇和对乱世的触动,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从内容上看,诗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乱世的感慨。

阮籍用悲伤的笔触描绘了自己身处乱世中的无助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咏怀诗》的深层次意义。

《咏怀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仅是阮籍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乱世的深思和对社会的反思。

阮籍通过描写自己个人遭遇和对乱世的思考,表达了对乱世之下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忧虑。

他以自己的诗作来呼吁社会的重建和人心的安抚,显示出他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注和痛苦。

总之,阮籍的《咏怀诗》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作品。

它通过对个人遭遇和乱世的描写,体现了思想家的深邃思考和对社会的深情呼唤。

这些诗作,既是阮籍个人情感的宣泄,同时也是对乱世现象的犀利剖析。

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意蕴,使得这部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珍视和推崇,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历史、品味诗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阮籍_咏怀诗_出世思想与_咏怀诗_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阮籍_咏怀诗_出世思想与_咏怀诗_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47卷第3期2010年5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47,No.3May 2010文学研究论阮籍《咏怀诗》———出世思想与《咏怀诗》发展的三个阶段赵沛霖(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摘要:《咏怀诗》中存在着一条不经意间形成的出世思想萌生和发展的线索。

按这条线索,《咏怀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出世思想的萌生和初步形成,对出世思想从个别层面的肯定到初步把它作为人生价值取向;二、经历了出世思想所带来的内心矛盾冲突及其所引起的迷茫、痛苦之后,特别是从哲学高度寻找到确立人生价值的思想前提之后,出世的处世原则得以正式确立;三、把出世远游认定为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归宿,表现出对于神仙世界的强烈向往。

从数量的分布看,从第一个到第三个阶段关于出世思想的诗歌逐渐增多,而反映精神痛苦的诗歌逐渐减少,直至第三个阶段全无,说明诗人已经从出世远游中找到了“快乐”。

这条思想线索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是他心灵历程的真实写照,对于诗人艺术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阮籍;咏怀诗;出世思想;心灵历程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19(2010)03-0005-07收稿日期:2009-10-13作者简介:赵沛霖,男,天津市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①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36页。

阮籍《咏怀诗》向有“反复零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中,令读者莫求归趣”①之称,这个观点影响很大,至今学术界仍然认为《咏怀诗》凌乱无序,不可梳理。

诚然,八十二首《咏怀诗》非一时之作,没有完整统一的布局和预设的思想线索,而是因情触景,随事寓意,写作的时间跨度又长,其间政局变幻,波诡云谲,诗人的思想情怀随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诗品》 《 卷上)
其 中 的“ 言在 耳 目之 内 , 寄八 荒之 表 ” “ 多 情 和 颇
武帝李夫人也 ; 以善歌妙舞幸于二帝也。 并 ” 第十首《 步出上东门》 “ :下有采薇士 , 有嘉 一 L 树林。 颜延之注日: 《 ” “ 史记 ・ 龟策传》 ‘ 日: 无虫
日嘉林 ’” 。
《 文艺对话录》 “ :诗神就像这块磁石 , 她首先给人 灵感 , 得到这灵感 的人们又把它递传给旁人 , 让旁 人接 上他 们 , 悬成 一 条 锁 链 。 _这里 所 谓 的 “ ”I 诗 神” 指的是第一个对某 篇诗作做 出解释 或评价 ,
而且这 些解 释 或评 价 被后 代 的读 者 所 接 受 、 可 认
无论是在文才方面的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其十五还是在武略方面的少年学击刺妙伎过曲城其六十一也不论在品德方面的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其十五以及理想志意方面的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其三十九字里行间描绘的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理想处于昂扬奋发状态的诗人自我形象
维普资讯
2 06卷 1 月 第2 0 6年 第 5期 ( )
感慨之辞 , 旨渊放 , 厥 归趣难求” 与颜延之 “ 而文 多隐蔽。百代 之下 , 以情 测” 难 的意思相若 。而 “ 颜延之注解 , 怯言其志” 则表 明了钟嵘在对 《 咏 怀》 诗品评 时确实是参看 了颜延之 的阮诗 注的。 另外刘勰《 文心雕龙 ・ 明诗》 所说的“ 阮旨遥深” , 大概也受到颜延之的影响。对后代人的影响则不
的审美 思潮 多 么地 不 同 , 直 为后 世 的读 者 所 喜 一
文学与读者的关 系有 美学的、 也有历史 的 内涵。美学蕴藏 于这一事 实之 中: 一部作 品被读 者 首 次接 受 , 包括 同 已经 阅 读 过 的 作 品进行 比较, 比较 中就 包含着对作品审 美价 值的 一种检 验 。其 中 明显 的 历 史蕴 涵是 : 第
Junl f a eegT ahr C l (( m nt s&Sc l e ne) ora o n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g Hu a ie 版) i i es Y hn eces o ee l 人文社会科学 o a S e i
V 12 o5 o.6N .
0c . 0 6 t2 0
【 关键词】颜延之; 阮籍;咏怀》接受 《 ; 【 中图分类号】I 72 2 .2 0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8 3 2 0 ) 50 3 _4 0 36 7 ( 0 6 0 - l( 0 )
阮籍所首创 , 也无论不 同时代
和传承。这一美学概念在接受美学家姚斯那里得 到了继承和发 展, 姚斯在其 《 文学研究 中一种挑 战的文学史》 中把“ 第一读者” 的概念表述得更为 清 晰和完 整 :
他的注现存只有三条 , 保存在李善 的《 文选》 注之 《 咏怀》 诗十七首里 。现将 《 文选 ・ 阮籍 ( 咏怀 )
“ 第一 读者 ” 。 颜延 之是 魏晋 南北 朝 时期 的 著名 文学 家 。他
《 咏怀》 诗接受史局面的颜延之 , 我们理应表示足
够 的重 视 。


颜延之乃《 咏怀》 诗的“ 第一读者”
在《 咏怀》 诗的接受史上 , 首先打开局 面的是
南 朝宋 的颜 延 之 。用 西方 接 受 美 学 的术语 来说 ,
个 读者 的理 解将 在 一代 又 一代 的接 受之链
上被 充 实和 丰 富 , 部 作 品 的 历 史 意 义 就是 一
在这过 程 中得 以确 定 , 的 审 美价 值 也 就 是 他 在这过 程 中得 以证 实。 协
很 明显, 这里所谓的“ 第一读者” 并不是真正意义 上 的第一个阅读 文学作 品的人 , 而是如诗神那样 第一个对某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 比较 , 进而作出评 价, 且该评价不断地 被其后 的读 者所传 承的人 。 毫无疑问 , 对于《 咏怀》 诗来说 , 延之确 实是其 颜

爱 。这一方面 固然是 因为《 咏怀》 诗拥有 强大的 生命力 , 在某些方 面反映了人类共 同的思索和追 求, 因此才 能如醇酒一般愈久弥香 ; 另一方面, 也 因为历代著名文学家 和诗评家为主 的读 者, 如颜 延之 、 钟嵘 、 刘勰 、 萧统等对《 咏怀 》 诗的推介和定 位, 正是 由于他们 的颇具号召力的推介 , 才使《 咏 怀》 的接受 得 以顺 利进 行。而作 为首 先打 开 诗
论颜 延之在 阮籍《 咏怀》 诗接 受史上 的贡献
杜 凤 侠
( 清华 大学 人文学 院 , 北京 10 8 ) 0 0 4
【 摘
要】在阮籍《 咏怀》 诗接受史上, 南朝宋的颜延之对阮籍其人其诗的评价, 极大地影响 了后世的读
者, 推动 了《 咏怀》 诗的接 受。而颜 、 阮创作与人 生境 况的相似 相通 , 是颜对 阮其人 其诗接 受的原 因。颜对 正 阮其人其诗 的评 价 已内化 为我们 民族审美心理 的一部分。
诗》 颜延之注辑评如下 : 十七首 中第三首《 树下成蹊》 “ 嘉 : 嘉树下成 蹊, 东园桃与李。 颜延之注 日:《 ” “ 左传》 ‘ :季孙 氏
[ 收稿 日期]20 - - 060 0 6 3 [ 作者简介]杜风侠 ( 99一 ) 女 , 17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硕 士生 , 主要从事古代文 学研究。
颜延之是《 咏怀》 诗的“ 第一读者” 。那么何谓 “ 第

读者” 呢?这要追溯到古希腊 的哲人柏拉 图的
在 当时的诗坛上声望很高 , 和谢 灵运齐 名, 并称 “ 颜谢 ” 。在阮籍《 咏怀》 诗的阐释史上 , 与后来 的
沈约 、 萧统 以及更后来的明清诗评家相比较 , 颜延 之距离阮籍生活的时代是最近 的。 颜延之是现存最早 为《 咏怀》 诗作注 的学者 ,

3】 ・
维普资讯
有嘉树 ’ ” 。
其鄙近, 自致远 大。颇 多感 慨 之 辞 , 旨渊 厥
第八首《 平生少年时》 “ :西游咸阳中, 赵李相
经过 。 颜延 之 注 日 : 赵 , ” “ 汉成 帝 赵 后飞 燕也 ; , 李
放 , 趣 难 求。颜 延 之 注 解, 言 其 志。 归 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