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标志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A.扩大2倍B.不变C.缩小2倍D.扩大4倍3.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A.=B.=a+bC.=﹣ D.=4.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A.抛掷1个均匀的骰子,出现4点向上B.任意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C.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13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5.“五一”期间,某中学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租一辆小型巴士前去某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租车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位同学,结果每位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3元车费.若小组原有x人,则所列方程为()A.﹣=3 B.﹣=3C.﹣=3 D.﹣=3A.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C.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但不互相垂直平分D.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对角线相等”的性质7.若M(,y1)、N(,y2)、P(,y3)三点都在函数(k>0)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2>y3>y1B.y2>y1>y3C.y3>y1>y2D.y3>y2>y18.若代数式+的值为2,则a的取值范围是()A.a≥4 B.a≤2 C.2≤a≤4 D.a=2或a=49.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若四边形EFGH为菱形,则对角线AC、BD应满足条件是()A.AC⊥BD B.AC=BD C.AC⊥BD且AC=BD D.不确定10.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AD、AB上,依次连接EB、EC、FC、F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已知S1=2、S2=12、S3=3,则S4的值是()A.4 B.5 C.6 D.7二、填空题如果分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12.当x=时,分式的值为零.13.请写出2的一个同类二次根式.1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15.在▱ABCD中,AB:BC=4:3,周长为28cm,则AD=cm.16.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点P是AB的中点,PO=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17.如图,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对角线的交点M,分别于AB、BC交于点D、E,若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9,则k的值为.18.四边形ABCD中,∠A=∠B=90°,AB=AD=4,BC=7.以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为顶点画一个腰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并使得三角形的另两个顶点都在四边形的边上.如果要求画出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则最多可以画出个这样的等腰三角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4分)19.(16分)计算:(1)×+(﹣1)2;(2);(3)解方程:=+2;(4)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20.(6分)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2,3)、B(﹣6,0)、C(﹣1,0).(1)请画出△ABC关于坐标原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B′C′,并写出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2)若将点B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请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3)请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21.(6分)某中学为了解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情况,对部分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作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户外活动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图1);(2)若该中学共有10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为1小时的学生人数.22.(6分)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23.(6分)已知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ax+b的图象交于点A(1,4)和点B(m,﹣2).(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关系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3)如果点C与点A关于x轴对称,求△ABC的面积.24.(8分)小王乘坐公交车从A地前往B地,返程时改为乘坐出租车.已知出租车的平均时速是公交车平均时速的2倍还多9km,返程时所花的时间是去程时所花时间的.求公交车的平均时速.25.(8分)已知直角梯形ABCD,AB∥CD,∠C=90°,AB=BC=CD,E为CD的中点.(1)如图(1)当点M在线段DE上时,以AM为腰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MN,判断NE与MB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如图(2)当点M在线段EC上时,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26.(8分)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组织大家利用矩形进行图形变换的探究活动.(1)第一小组的同学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对折、展平,得折痕EF(如图1);再沿GC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B′处(如图2),请求出∠B′GC的度数.(2)第二小组的同学,在一个矩形纸片上按照图3的方式剪下△ABC,其中BA=BC,将△ABC沿着直线AC的方向依次进行平移变换,每次均移动AC的长度,得到了△CDE、△EFG和△GHI,如图4.已知AH=AI,AC长为a,现以AD、AF和AH 为三边构成一个新三角形,已知这个新三角形面积小于15,请你帮助该小组求出a可能的最大整数值.-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标志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结合选项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2.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A.扩大2倍B.不变C.缩小2倍D.扩大4倍【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可将式中的x,y都用2x,2y来表示,再将后来的式子与原式对比,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因此分式的值不变.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分式的性质的理解,分式中元素扩大或缩小N倍,只要将原数乘以或除以N,再代入原式求解,是此类题目的常见解法.3.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A.=B.=a+bC.=﹣D.=【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当a≠b时,原式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B、当=a+b,原式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成立,故本选项正确;D、=,故本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4.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A.抛掷1个均匀的骰子,出现4点向上B.任意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C.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13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考点】随机事件.【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相应事件的类型即可.【解答】解:抛掷1个均匀的骰子,出现4点向上是随机事件,A错误;任意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是随机事件,B错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是随机事件,C错误;13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是必然事件,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5.“五一”期间,某中学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租一辆小型巴士前去某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租车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位同学,结果每位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3元车费.若小组原有x人,则所列方程为()A.﹣=3 B.﹣=3C.﹣=3 D.﹣=3【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设小组原有x人,根据题意可得,出发时又增加了两位同学,结果每位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3元车费,列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小组原有x人,可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A.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C.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但不互相垂直平分D.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解答】解:A、可判断为菱形,故本选项错误,B、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C、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故本选项错误,D、菱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7.若M(,y1)、N(,y2)、P(,y3)三点都在函数(k>0)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2>y3>y1B.y2>y1>y3C.y3>y1>y2D.y3>y2>y1【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将M(,y1)、N(,y2)、P(,y3)三点分别代入函数(k>0),求得y1、y2、y3的值,然后再来比较它们的大小.【解答】解:∵M(,y1)、N(,y2)、P(,y3)三点都在函数(k>0)的图象上,∴M(,y1)、N(,y2)、P(,y3)三点都满足函数关系式(k>0),∴y1=﹣2k,y2=﹣4k,y3=2k;∵k>0,∴﹣4k<﹣2k<2k,即y3>y1>y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所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都满足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8.若代数式+的值为2,则a的取值范围是()A.a≥4 B.a≤2 C.2≤a≤4 D.a=2或a=4【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若代数式+的值为2,即(2﹣a)与(a﹣4)同为非正数.【解答】解:依题意,得|2﹣a|+|a﹣4|=a﹣2+4﹣a=2,由结果可知(2﹣a)≤0,且(a﹣4)≤0,解得2≤a≤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与化简.二次根式规律总结:当a≥0时,=a;当a≤0时,=﹣a.9.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若四边形EFGH为菱形,则对角线AC、BD应满足条件是()A.AC⊥BD B.AC=BD C.AC⊥BD且AC=BD D.不确定【考点】中点四边形.【分析】满足的条件应为:AC=BD,把AC=BD作为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HG平行且等于AC的一半,EF平行且等于AC的一半,根据等量代换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得到HG和EF平行且相等,所以EFGH为平行四边形,又EH等于BD的一半且AC=BD,所以得到所证四边形的邻边EH与HG相等,所以四边形EFGH为菱形.【解答】解:满足的条件应为:AC=BD.理由如下:∵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在△ADC中,HG为△ADC的中位线,所以HG∥AC且HG=AC;同理EF∥AC 且EF=AC,同理可得EH=BD,则HG∥EF且HG=EF,∴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又AC=BD,所以EF=EH,∴四边形EFGH为菱形.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断及菱形的判断进行证明,是一道综合题.10.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AD、AB上,依次连接EB、EC、FC、F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已知S1=2、S2=12、S3=3,则S4的值是()A.4 B.5 C.6 D.7【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影阴部分S2是三角形CDF与三角形CBE的公共部分,而S1,S4,S3这三块是平行四边形中没有被三角形CDF与三角形CBE盖住的部分,故△CDF面积+△CBE面积+(S1+S4+S3)﹣S2=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而△CDF与△CBE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据此求得S4的值.【解答】解: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则S△CBE =S△CDF=S,由图形可知,△CDF面积+△CBE面积+(S1+S4+S3)﹣S2=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S=S△CBE +S△CDF+2+S4+3﹣12,即S=S+S+2+S4+3﹣12,解得S4=7,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各部分图形面积的和差关系: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CDF面积+△CBE面积+(S1+S4+S3)﹣S2.二、填空题(2011•玉溪)如果分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x≠﹣1.【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若分式有意义,则分母x+1≠0,通过解关于x的不等式求得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分母x+1≠0,即x≠﹣1.故答案是:x≠﹣1.【点评】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12.当x=﹣3时,分式的值为零.【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分式的值为零时:分子等于零,但是分母不等于零.【解答】解:依题意得:x+3=0且x﹣3≠0,解得x=﹣3.故答案是:﹣3.【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13.请写出2的一个同类二次根式(不唯一).【考点】同类二次根式.【分析】直接利用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2的一个同类二次根式可以是:(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m>1.【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所在的象限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m﹣1>0,解得m>1.故答案为:m>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是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15.在▱ABCD中,AB:BC=4:3,周长为28cm,则AD=6cm.【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进而得出AB+BC=14cm,求出AD的长即可.【解答】解:∵▱ABCD中,AB:BC=4:3,周长是28cm,∴设AB=4x,则BC=3x,AB+BC=14cm,∴7x=14,解得x=2,故BC=AD=6cm.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未知数表示出AB,BC的长是解题关键.16.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点P是AB的中点,PO=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24.【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B=BC=CD=A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2OP,进而得到AB长,然后可算出菱形ABCD的周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B=BC=CD=AD,∵点P是AB的中点,∴AB=2OP,∵PO=3,∴AB=6,∴菱形ABCD的周长是:4×6=24,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相等.17.如图,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对角线的交点M,分别于AB、BC交于点D、E,若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9,则k的值为3.【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本题可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E、M、D入手,分别找出△OCE、△OAD、矩形OABC的面积与|k|的关系,列出等式求出k值.【解答】解:由题意得:E、M、D位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S△OCE =,S△OAD=,过点M作MG⊥y轴于点G,作MN⊥x轴于点N,则S□ONMG=|k|,又∵M为矩形ABCO对角线的交点,∴S矩形ABCO=4S□ONMG=4|k|,由于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k>0,则++9=4k,解得:k=3.故答案是:3.【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本知识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同学们应高度关注.18.四边形ABCD中,∠A=∠B=90°,AB=AD=4,BC=7.以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为顶点画一个腰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并使得三角形的另两个顶点都在四边形的边上.如果要求画出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则最多可以画出4个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题意可知:因为∠A、∠B是直角,∠C是钝角,确定以A、B、D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是固定的;再次探讨以C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个数确定答案即可.【解答】解:∵∠A、∠B是直角,∠C是钝角,确定以A、B、D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是固定的;∴以∠A、∠B为顶角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算作一个,以∠C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一个;∵∠C是锐角,∴以∠C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一个,以BC、CD上的点作为顶角的顶点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同算作一个.综上所知: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长度的值有4种可能.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图形的剪拼,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与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4分)19.(16分)(2016春•无锡期末)计算:(1)×+(﹣1)2;(2);(3)解方程:=+2;(4)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分析】(1)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计算即可;(2)先分母、分子因式分解,再通分,计算即可;(3)先去分母,再解方程即可;(4)先化简,再把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8+3﹣2=11﹣2;(2)原式=﹣===;(3)去分母得,2x+9=12x﹣21+6x﹣18整理得,x=3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4)原式=•=∴当x=时,值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分式的化简取值、解分式方程,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和解分式方程要验根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2,3)、B(﹣6,0)、C(﹣1,0).(1)请画出△ABC关于坐标原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B′C′,并写出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2,﹣3);(2)若将点B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请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0,﹣6);(3)请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3,3)或(﹣7,3)或(﹣5,﹣3).【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中心对称图形.【分析】(1)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即可;(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A′(2,﹣3);故答案为:(2,3);(2)B″(0,﹣6);故答案为:(0,﹣6);(3)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3,3)或(﹣7,3)或(﹣5,﹣3).故答案为:(3,3)或(﹣7,3)或(﹣5,﹣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变换以及中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1.某中学为了解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情况,对部分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作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户外活动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图1);(2)若该中学共有10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为1小时的学生人数.【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时间是0.5小时的有10人,占20%,据此即可求得总人数,利用总人数乘以百分比即可求得时间是1.5小时的一组的人数,即可作出直方图;(2)先求出1小时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总人数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10÷20%=50(人),1.5小时的人数是:50×24%=12(人),如图:(2)根据题意得:1000×=400(人),答:该校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为1小时的学生人数是400人.【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22.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考点】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已知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只需证得它的一个内角是直角即可;在等腰△ABC中,AD是底边的中线,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得∠ADC是直角,由此得证.【解答】证明:∵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AE∥BC,AB=DE,AE=BD.∵D为BC中点,∴CD=BD.∴CD∥AE,CD=AE.∴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AB=AC,D为BC中点,∴AD⊥BC,即∠ADC=90°,∴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方法.23.已知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ax+b的图象交于点A(1,4)和点B(m,﹣2).(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关系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3)如果点C与点A关于x轴对称,求△ABC的面积.【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先求出k、点B坐标,再利用方程组求出一次函数y2即可.(2)利用图象,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由此写出不等式的解集.(3)先求出点C坐标,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y1=的图象经过点A(1,4)和点B(m,﹣2).∴k=4,m=﹣2,∵一次函数y2=ax+b的图象经过A(1,4)和点B(﹣2,﹣2),∴解得∴y1=,y2=2x+2,(2)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x<﹣2或0<x<1;(3)∵点C与点A关于x轴对称,A(1,4),∴点C坐标(1,﹣4),=×3×8=12.∴S△ABC【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学会利用图象根据条件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小王乘坐公交车从A地前往B地,返程时改为乘坐出租车.已知出租车的平均时速是公交车平均时速的2倍还多9km,返程时所花的时间是去程时所花时间的.求公交车的平均时速.【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公交车的平均时速为x km/h,A、B两地的距离为S km,即可根据返程时所花的时间是去程时所花时间的,根据时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或设公交车的平均时速为x km/h,去程时所花时间为t h,根据往返的路程相等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公交车的平均时速为x km/h,A、B两地的距离为S km,由题意得:=×解得x=27经检验x=27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公交车的平均时速为27 km/h.解法2:设公交车的平均时速为x km/h,去程时所花时间为t h,由题意得:xt=(2x+9)×t解得x=27答:公交车的平均时速为27 km/h.【点评】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正确设出未知数,确定相等关系是关键.25.已知直角梯形ABCD,AB∥CD,∠C=90°,AB=BC=CD,E为CD的中点.(1)如图(1)当点M在线段DE上时,以AM为腰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MN,判断NE与MB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如图(2)当点M在线段EC上时,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考点】直角梯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分析】(1)NE=MB且NE⊥MB,可以利用测量的方法得到结论;(2)首先证明四边形ABCE为正方形,进而可以证得△NAE≌△MA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NE=MB;延长NE、BM交于点F.证明∴∠EFB=∠C=90°即可证得:NE⊥MB.【解答】解:(1)NE=MB且NE⊥MB.(2)成立.理由:连接AE.∵E为CD中点,AB=BC=CD,∴AB=EC.又AB∥CD,即AB∥CE.∴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C=90°,∴四边形ABCE为矩形.又AB=BC,∴四边形ABCE为正方形.∴AE=AB.∵等腰直角三角形AMN中,∴AN=AM,∠NAM=90°.∴∠1+∠2=90°.又∠2+∠3=90°,∴∠1=∠3.∴△NAE≌△MAB.∴NE=MB.延长NE、BM交于点F.由△NAE≌△MAB可得,∠AEN=∠ABM.∴∠4=∠6.∵∠5=∠6,∴∠4=∠5.又∠EMF=∠BMC,∴∠EFB=∠C=90°.∴BM⊥N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证得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是关键.26.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组织大家利用矩形进行图形变换的探究活动.(1)第一小组的同学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对折、展平,得折痕EF(如图1);再沿GC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B′处(如图2),请求出∠B′GC的度数.(2)第二小组的同学,在一个矩形纸片上按照图3的方式剪下△ABC,其中BA=BC,将△ABC沿着直线AC的方向依次进行平移变换,每次均移动AC的长度,得到了△CDE、△EFG和△GHI,如图4.已知AH=AI,AC长为a,现以AD、AF和AH 为三边构成一个新三角形,已知这个新三角形面积小于15,请你帮助该小组求出a可能的最大整数值.【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到△BB'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答案;(2)分别取CE、EG、GI的中点P、Q、R,连接DP、FQ、HR、AD、AF、AH,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新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2,连接BB',由题意得EF垂直平分BC,故BB'=B'C,由翻折可得,B'C=BC,∴△BB'C为等边三角形,∴∠B'CB=60°,∴∠B'CG=30°,∴∠B'GC=60°;(2)如图4,分别取CE、EG、GI的中点P、Q、R,连接DP、FQ、HR、AD、AF、AH,∵△ABC中,BA=BC,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CDE、△EFG和△GHI都是等腰三角形,∴DP⊥CE,FQ⊥EG,HR⊥GI.在Rt△AHR中,AH=AI=4a,AH2=HR2+AR2,HR2=a2,则DP2=FQ2=HR2=a2,AD2=AP2+DP2=6a2,AF2=AQ2+FQ2=10a2,新三角形三边长为4a、a、a.∵AH2=AD2+AF2,∴新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其面积为a×a=a2.∵a2<15,∴a2<15,∴a的最大整数值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掌握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带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的是()A.射击运动员只射击1次,就命中靶心B.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C.抛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为6D.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y=-3x B.y=3x C.y=13x D.y=-13x4.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和1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B.摸到黄球是不可能事件C.摸到白球与摸到黄球的可能性相等D.摸到红球比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5.一组数据共40个,分为6组,第1到第4组的频数分别为10,5,7,6,第5组的频率为0.1,则第6组的频数为()A.4B.6C.8D.106.若互不相等的四条线段的长a、b、c、d满足,m是任意实数,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B.C.D.7.如图,在▱ABCD中,CE平分∠BCD交AD于点E,若AE=2,▱ABCD的周长等于24,则线段AB的长为()A.5B.6C.7D.8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时,应假设直角三角形中()A.两锐角都大于45°B.有一个锐角小于45°C.有一个锐角大于45°D.两锐角都小于45°9.正方形A1B1C1A2,A2B2C2A3,A3B3C3A4,…,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B1B2B3,…分别在直线y=x+1和x轴上,则点C2000的纵坐标是()A.22000B.21999C.22000﹣1D.21999﹣1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AD=3,∠BAD的平分线AE交CD于点E,连接BE,若∠BAD=∠BEC,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B.C.D.15第9题第10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一个口袋中装有4个白色球,1个红色球,7个黄色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球是白色球的概率是.12.已知x+y=5,xy=3,则=.13.已知点P(m,n)是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则m2+n2的值为.14.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8,其边长是方程x2﹣9x+20=0的一个根,则该菱形的面积为.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宽度为1的长方形纸带,平行于y轴,在x轴的正半轴上移动,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A、D,两边分别交函数y1=(x>0)与y2=(x >0)的图象于B、F和E、C,若四边形ABCD是矩形,则A点的坐标为.16.(3分)如图,将△ABC 的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ED ,点D 正好落在BC 边上.已知∠C =80°,则∠EAB = °.17.(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4,4),C (﹣2,﹣2),点B ,D 在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上,对角线BD 交AC 于点M ,交x 轴于点N ,若BN ND=53,则k 的值是 .18.(3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AD =2√3,E 是AB 边上一点,AE =2,F 是直线CD 上一动点,将△AEF 沿直线EF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点A ′,当点E ,A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DF 的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共计64分)19.(6分)解方程(1)22)3(4)23(-=+x x (2)111142=+-+-x x x20.解方程:(1)x 2 - 4x + 2 = 0;(2)x (x - 1) = 2(x - 1).21.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1.22.某超市第一次用3000元购进某种干果销售,第二次又调拨9000元购进该种干果,但第二次的进价比第一次进价每千克提高了20%,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如果超市按每千克9元的价格出售,问超市销售这种干果共盈利多少元?23.某学校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向园林公司购买一批树苗.公司规定:若购买树苗不超过60棵,则每棵树苗售价120元;若购买树苗超过60棵,则每增加1棵,每棵树苗售价均降低0.5元,且每棵树苗的售价降到100元后,不管购买多少棵树苗,每棵树苗售价均为100元.如果该学校向园林公司支付树苗款8800元,那么这所学校购买了多少棵树苗?24.如图,把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若∠A=90°,AB=AC,且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2).(1)求点C的坐标;(2)将△ABC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m个单位长度至第一象限内的△DEF位置,若B、C两点的对应点E、F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求m、k的值和直线EF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直线EF交y轴于点G,问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M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P,使得四边形PGMF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和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如图,在Rt△ABC中,∠B=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 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DF=AE;(2)当t=10时,四边形AEFD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BEDF能否为正方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6.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BD=BE,连接DE,Q为DE的中点,有一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E点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1)如图1,连接DP、PQ,则S△DPQ=(用含t的式子表示);(2)如图2,M、N分别为AD、AB的中点,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PQ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如图3,连接CQ,AQ,试判断AQ、CQ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7.(1)问题背景如图甲,∠ADC=∠B=90°,DE⊥AB,垂足为E,且AD=CD,DE=5,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小明发现四边形ABCD的一组邻边AD=CD,这就为旋转作了铺垫.于是,小明同学有如下思考过程:第一步:将△A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第二步:利用∠A与∠DCB互补,证明F、C、B三点共线,从而得到正方形DEBF;进而求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类比迁移如图乙,P为等边△ABC外一点,BP=1,CP=3,且∠BPC=120°,求四边形ABPC的面积.(3)拓展延伸如图丙,在五边形ABCDE中,BC=4,CD+AB=4,AE=DE=6,AE⊥AB,DE⊥CD,求五边形ABCDE的面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的是()A.射击运动员只射击1次,就命中靶心B.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C.抛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为6D.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分析】利用随机事件以及确定事件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射击运动员只射击1次,就命中靶心,是随机事件,故选项错误;B、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是必然事件,故选项正确;C、抛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为6,是随机事件,故选项错误;D、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是随机事件,故选项错误.故选:B.2.(3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3.(3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y=-3x B.y=3x C.y=13x D.y=-13x【分析】只需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解答】解:设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把(1,3)代入,得3=k 1,解得k=3.则该函数解析式为:y=3 x.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4.(3分)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和1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B.摸到黄球是不可能事件C.摸到白球与摸到黄球的可能性相等D.摸到红球比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分析】根据可能性的大小,以及随机事件的判断方法,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摸到红球是随机事件,∴选项A不符合题意;∵摸到黄球是随机事件,∴选项B不符合题意;∵白球和黄球的数量相同,∴摸到白球与摸到黄球的可能性相等,∴选项C符合题意;∵红球比黄球多,∴摸到红球比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可能性的大小,以及随机事件的判断,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5.一组数据共40个,分为6组,第1到第4组的频数分别为10,5,7,6,第5组的频率为0.1,则第6组的频数为()A.4B.6C.8D.10【分析】首先计算出第5组的频数,再用总数减去前5组的频数可得第6组的频数.【解答】解:第5组的频数:40×0.1=4,则第6组的频数为:40﹣10﹣5﹣7﹣6﹣4=8,故选:C.6.若互不相等的四条线段的长a、b、c、d满足,m是任意实数,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B.C.D.【分析】熟练掌握比例和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各种演变.【解答】解:A,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错误;B,根据比例的性质可知该等式不成立,错误.C,根据乘法交换律,交换两内项的位置,应是,错误;D,若,根据分式的合比性质,得①,②.①÷②,得.正确.故选:D.7.如图,在▱ABCD中,CE平分∠BCD交AD于点E,若AE=2,▱ABCD的周长等于24,则线段AB的长为()A.5B.6C.7D.8【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C=∠DCE,进而得出DE=DC=AB求出即可.【解答】解:在▱ABCD中,CE平分∠BCD交AD于点E,∴∠DEC=∠ECB,∠DCE=∠BCE,AB=DC,AD=BC,∴∠DEC=∠DCE,∴DE=DC=AB,∵ABCD的周长等于24,AE=2,∴AB+AD=12,∴AB+AE+DE=12,∴AB=5.故选:A.8.(3分)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D边的中点,菱形ABCD 的周长为32,则OE的长等于()A.4B.8C.16D.18【分析】先根据菱形ABCD的周长为32,求出边长AB,然后根据E为AD边中点,可得OE=12AB,即可求解.【解答】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32,∴AB=8,∵E为AD边中点,O为BD的中点∴OE=12AB=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菱形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性质.9.(3分)已知两个函数y1=k1x+b与y2=k2x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1,2),B(2,﹣1),则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为()A.x<﹣1或x>2B.x<﹣1或0<x<2 C.﹣1<x<2D.﹣1<x<0或0<x<2【分析】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在图象上即为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时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函数y1=k1x+b与y2=k2x的图象相交于点A(﹣1,2),B(2,﹣1),∴函数y1=k1x+b与y2=k2x的图象:x<﹣1或0<x<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关键是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0.(3分)如图,点B是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上的一点,矩形OABC的周长是20,正方形OCDF与正方形BCGH的面积之和为68,则k的值为()A.8B.﹣8C.16D.﹣16【分析】首先设B(a,b),再根据正方形BCGH和正方形OCDF的面积之和为68,可得a2+b2=68,由矩形OABC的周长是20,可得a+b=10,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a+b)2=100可计算出ab的值,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设B(a,b),∵正方形BCGH和正方形OCDF的面积之和为68,∴a2+b2=68,∵矩形OABC的周长是20,∴a+b=10,∴(a+b)2=100,a2+b2+2ab=100,68+2ab=100,ab=16,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k≠0),∵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k=ab=16,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关键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周长得到a2+b2=68,a+b=10.11.一个口袋中装有4个白色球,1个红色球,7个黄色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球是白色球的概率是.【分析】从袋中任取一球有4+1+7=12种可能,其中摸出白球有四种可能,利用概率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球是白色球的概率是.12.已知x+y=5,xy=3,则=.【分析】由已知条件得到x>0,y>0,则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原式=+=+,然后通分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答】解:∵x+y=5>0,xy=3>0,∴x>0,y>0,∴原式=+=+=•,=×=.故答案为.13.已知点P(m,n)是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则m2+n2的值为5.【分析】将P(m,n)代入一次函数y=﹣x+3和反比例函数y=的关系式可得,m+n=3,mn=2,进而利用∴m2+n2=(m+n)2﹣2mn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点P(m,n)是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交点,∴m+n=3,mn=2,∴m2+n2=(m+n)2﹣2mn=9﹣4=5,故答案为:5.14.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8,其边长是方程x2﹣9x+20=0的一个根,则该菱形的面积为24.【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得到x1=4,x2=5,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菱形的边长为5,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然后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解:x2﹣9x+20=0,(x﹣4)(x﹣5)=0,x﹣4=0或x﹣5=0,∴x1=4,x2=5,∵菱形一条对角线长为8,∴菱形的边长为5,∵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2×=6,∴菱形的面积=×6×8=24.故答案为:24.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宽度为1的长方形纸带,平行于y轴,在x轴的正半轴上移动,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A、D,两边分别交函数y1=(x>0)与y2=(x >0)的图象于B、F和E、C,若四边形ABCD是矩形,则A点的坐标为(,0).【分析】设点A的坐标为(m,0)(m>0),根据矩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坐标特征即可找出点A、C的坐标,再根据点C在反比例函数y2=(x>0)的图象上,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m的分式方程,解方程求出m值,将其代入点A坐标中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点A的坐标为(m,0)(m>0),则点B坐标为(m,),点C坐标为(m+1,),∵点C在反比例函数y2=(x>0)的图象上,∴=,解得:m=,经检验m=是分式方程=的解.∴点A的坐标为(,0).故答案为:(,0).16.(3分)如图,将△ABC的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ED,点D正好落在BC边上.已知∠C=80°,则∠EAB=2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D,∠BAC=∠EAD,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C=∠ADC,然后求出∠CAD,∠BAE=∠CAD,从而得解.【解答】解:∵△ABC的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ED,∴AC=AD,∠BAC=∠EAD,∵点D正好落在BC边上,∴∠C=∠ADC=80°,∴∠CAD=180°﹣2×80°=20°,∵∠BAE=∠EAD﹣∠BAD,∠CAD=∠BAC﹣∠BAD,∴∠BAE=∠CAD,∴∠EAB=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确定出△ACD是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7.(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菱形ABCD的顶点A(4,4),C(﹣2,﹣2),点B,D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对角线BD交AC于点M,交x轴于点N,若BNND=53,则k的值是﹣15.【分析】求得直线BD的解析式,根据题意设B点的纵横坐标为5n,则D点的纵坐标为﹣3n,因为B、D在直线y=﹣x+2上,即可得出B(﹣5n+2,5n),D(3n+2,﹣3n),即可得出k=(﹣5n+2)•5n=(3n+2)•(﹣3n),从而求得k=﹣15.【解答】解:∵点A(4,4),C(﹣2,﹣2),∴直线AC为y=x,M(1,1),∵菱形ABCD中AC⊥BD,∴设直线BD为y=﹣x+b,代入M(1,1),求得b=2,∴直线BD为y=﹣x+2,∴N(2,0),∴ON=2,∵BNND =53,设B点的纵横坐标为5n,则D点的纵坐标为﹣3n,∵B、D在直线y=﹣x+2上,∴B(﹣5n+2,5n),D(3n+2,﹣3n),∵点B,D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k=(﹣5n+2)•5n=(3n+2)•(﹣3n),解得n=1,∴k=﹣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表示出B、D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8.(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2√3,E是AB边上一点,AE=2,F是直线CD上一动点,将△AEF沿直线EF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点A′,当点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DF的长为6﹣2√7或6+2√7.【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再证明CF=CE即可解决问题.(注意有两种情形)【解答】解:如图,由翻折可知,∠FEA=∠FEA′,∵CD∥AB,∴∠CFE=∠AEF,∴∠CFE=∠CEF,∴CE=CF,在Rt△BCE中,EC=√BC2+EB2=√(2√3)2+42=2√7,∴CF=CE=2√7,∵AB=CD=6,∴DF=CD﹣CF=6﹣2√7,当点F在DC的延长线上时,易知EF⊥EF′,CF=CF′=2√7,∴DF=CD+CF′=6+2√7故答案为6﹣2√7或6+2√7.【点评】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的突破点是证明△CFE的等腰三角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略20.略21.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1.【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22.某超市第一次用3000元购进某种干果销售,第二次又调拨9000元购进该种干果,但第二次的进价比第一次进价每千克提高了20%,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如果超市按每千克9元的价格出售,问超市销售这种干果共盈利多少元?【分析】设第一次购进这种干果的数量为x千克,则第二次购进这种干果的数量为(2x+300)千克,利用单价=总价÷数量,结合第二次的进价比第一次进价每千克提高了20%,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x的值,再利用总盈利=销售总额﹣进货成本,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设第一次购进这种干果的数量为x千克,则第二次购进这种干果的数量为(2x+300)千克,依题意得:=(1+20%)×,解得:x=600,经检验,x=60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9(x+2x+300)﹣3000﹣9000=9×(600+2×600+300)﹣3000﹣9000=6900(元).答:超市销售这种干果共盈利6900元.23.某学校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向园林公司购买一批树苗.公司规定:若购买树苗不超过60棵,则每棵树苗售价120元;若购买树苗超过60棵,则每增加1棵,每棵树苗售价均降低0.5元,且每棵树苗的售价降到100元后,不管购买多少棵树苗,每棵树苗售价均为100元.如果该学校向园林公司支付树苗款8800元,那么这所学校购买了多少棵树苗?【分析】设这所学校购买了x棵树苗(60<x<100),则每棵树苗的售价为(150﹣0.5x)元,利用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符合题意的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60×120=7200(元),(120﹣100)÷0.5+60=100(棵),100×100=10000(元),7200<8800<10000,∴购买的树苗棵树超过60棵,且不足100棵.设这所学校购买了x棵树苗(60<x<100),则每棵树苗的售价为120﹣0.5(x﹣60)=(150﹣0.5x)元,依题意得:x(150﹣0.5x)=8800,整理得:x2﹣300x+17600=0,解得:x1=80,x2=220(不合题意,舍去).答:这所学校购买了80棵树苗.24.如图,把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若∠A=90°,AB=AC,且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2).(1)求点C的坐标;(2)将△ABC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m个单位长度至第一象限内的△DEF位置,若B、C两点的对应点E、F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求m、k的值和直线EF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直线EF交y轴于点G,问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M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P,使得四边形PGMF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和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作CH⊥x轴于H,如图,利用“AAS”证明△ABO≌△CAH,得到AH=OB =2,CH=OA=4,则OH=OA+AH=6,然后根据第二象限的坐标特征写出C点坐标;(2)根据平移的性质得D(﹣4+m),E(m,2),F(﹣6+m,4),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2•m=4(﹣6+m),解得m=12,则E点坐标为(12,2),F点的坐标为(6,4),所以k=24,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EF的解析式;(3)先确定G点坐标为(0,6),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G点为GF为中点,根据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得到G点坐标为(3,5),设M点坐标为(x,0),利用G点为MP为中点得到P点坐标为(6﹣x,10),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10(6﹣x)=24,解得x=,从而得到M点和P点坐标.【解答】解:(1)作CH⊥x轴于H,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2).∴OA=4,OB=2,∵∠BAC=90°,∴∠BAO+∠CAH=90°,而∠BAO+∠ABO=90°,∴∠CAH=∠ABO,在△ABO和△CAH中,∴△ABO≌△CAH(AAS),∴AH=OB=2,CH=OA=4,∴OH=OA+AH=6,∴C点坐标为(﹣6,4);(2)∵△ABC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m个单位长度至第一象限内的△DEF位置,∴D(﹣4+m),E(m,2),F(﹣6+m,4),∵点E、F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2•m=4(﹣6+m),解得m=12,∴E点坐标为(12,2),F点的坐标为(6,4),∴k=12×2=2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px+q,把E(12,2),F(6,4)代入得,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6;(3)如图,∵当x=0时,y=﹣x+6=6,∴G点坐标为(0,6),∵四边形PGMF为平行四边形,∴Q点为GF为中点,∴Q点坐标为(3,5),设M点坐标为(x,0),∵Q点为MP为中点,P点坐标为(6﹣x,10),∵P(6﹣x,10)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10(6﹣x)=24,解得x=,∴M点坐标为(,0),P点坐标为(,10).25.如图,在Rt△ABC中,∠B=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 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DF=AE;(2)当t=10时,四边形AEFD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BEDF能否为正方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已知条件可得Rt△CDF中∠C=30°,即可知DF=CD=AE=2t;(2)由(1)知DF∥AE且DF=AE,即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出AD=60﹣4t =20cm,AE=2t=20cm,则AD=AE,得出四边形AEFD是菱形;(3)四边形BEDF不为正方形,若该四边形是正方形即∠EDF=90°,即DE∥AB,此时AD=2AE=4t,根据AD+CD=AC求得t的值,继而可得DF≠BF,可得答案.【解答】解:(1)∵Rt△ABC中,∠B=90°,∠A=60°,∴∠C=90°﹣∠A=30°.又∵在Rt△CDF中,∠C=30°,CD=4t∴DF=CD=2t,∵AE=2t∴DF=AE;(2)四边形AEFD是菱形.理由:∵DF∥AB,DF=AE,∴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当t=10时,AD=60﹣4t=20cm,AE=2t=20cm,∴AD=AE,∴四边形AEFD是菱形;(3)四边形BEDF不能为正方形,理由如下:当∠EDF=90°时,则DE∥BC.∴∠ADE=∠C=30°,∴AD=2AE,∵CD=4t,∴DF=2t=AE,∴AD=4t,∴4t+4t=60,∴t=时,∠EDF=90°但DF=15,DE=15,∴DF≠DE,∴四边形BEDF不可能为正方形.26.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BD=BE,连接DE,Q为DE的中点,有一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E点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1)如图1,连接DP、PQ,则S△DPQ=(用含t的式子表示);(2)如图2,M、N分别为AD、AB的中点,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PQ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如图3,连接CQ,AQ,试判断AQ、CQ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求BD=5,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S△DPQ=(S△BED﹣S△BDP)可求解;(2)当t=时,可得BP==BE,由中位线定理可得MN∥BD,MN=BD=5,PQ ∥BD,PQ=BD=5,可得MN∥PQ,MN=PQ,可得结论.(3)连接BQ,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QD+∠BQA=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Q=CQ,∠DCQ=∠CDQ,由“SAS”可证△ADQ≌△BCQ,可得∠AQD=∠BQC,即可得结论.【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B=3,BC=4,∴BC=4,CD=3,∴BD==5,∴BD=BE=5,∵Q为DE的中点,∴S△DPQ=S△DPE,∴S△DPQ=(S△BED﹣S△BDP)==t.故答案为:t.(2)当t=时,四边形MNQP为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M、N分别为AB、AD的中点,∴MN∥BD,MN=BD=,∵t=时,∴BP==BE,且点Q是DE的中点,∴PQ∥BD,PQ=BD=,∴MN∥PQ,MN=PQ,∴四边形MNQP是平行四边形.(3)AQ⊥CQ.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Q,∵BD=BE,点Q是DE中点,∴BQ⊥DE,∴∠AQD+∠BQA=90°,∵在Rt△DCE中,点Q是DE中点,∴DQ=CQ,∴∠DCQ=∠CDQ,且∠ADC=∠BCD=90°,∴∠ADQ=∠BCQ,且BC=AD,DQ=CQ,∴△ADQ≌△BCQ(SAS),∴∠AQD=∠BQC,且∠AQD+∠BQA=90°,∴∠BQC+∠BQA=90°,∴∠AQC=90°,∴AQ⊥CQ.27.(1)问题背景如图甲,∠ADC=∠B=90°,DE⊥AB,垂足为E,且AD=CD,DE=5,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小明发现四边形ABCD的一组邻边AD=CD,这就为旋转作了铺垫.于是,小明同学有如下思考过程:第一步:将△A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第二步:利用∠A与∠DCB互补,证明F、C、B三点共线,从而得到正方形DEBF;进而求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5.(2)类比迁移如图乙,P为等边△ABC外一点,BP=1,CP=3,且∠BPC=120°,求四边形ABPC的面积.(3)拓展延伸如图丙,在五边形ABCDE中,BC=4,CD+AB=4,AE=DE=6,AE⊥AB,DE⊥CD,求五边形ABCDE的面积.【分析】(1)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正方形EBFD的面积计算即可;(2)如图乙中,延长PC至D,取CD=1,连接AD.只要证明△ABP≌△ACD(SAS),即可推出四边形ABPC的面积等于△APD的面积;(3)如图丙中,延长CD至DF=AB,连接EF、BE、CE.只要证明五边形ABC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BCFE的面积即可;【解答】解:(1)由题可知.故答案为25.(2)如图,延长PC至D,取CD=1,连接AD.∵等边△ABC中,∠BAC=60°,∠BPC=120°,∴∠BPC+∠BAC=180°,∴四边形ABPC中,∠ABP+∠ACP=360°﹣180°=180°,∴∠ABP=∠ACD=180°﹣∠ACP,又∵AB=AC,BP=CD,∴△ABP≌△ACD(SAS),∴AP=AP,∠BAP=∠CAP.∵∠BAP+∠P AC=∠BAC=60°,∴∠CAD+∠P AC=60°,∴△APD为等边三角形且PD=PC+CD=3+1=4,∴.(3)如图,延长CD至DF=AB,连接EF、BE、CE.∵AB=DF,AE=DE,∠BAE=∠FDE=90°,∴△ABE≌△DFE(SAS),∴EB=EF.∵CD+AB=CD+DF=4,BC=4,∴CD+DF=CF=BC,∴△EBC≌△EFC(SSS),∴.。

苏科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一、解答题1.如图,将▱ABCD的边DC延长到点E,使CE=DC,连接AE,交BC于点F,连接AC、BE.(1)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2)若∠AFC=2∠ADC,求证:四边形ABEC是矩形.2.先化简:22241a aa a a+--÷-,再从﹣1、0、1、2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3.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在AD上,且AE=DF求证: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4.如图1,矩形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点B的坐标为(6,8).D是AB边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将△BCD沿直线CD翻折,使点B落在点E处.(1)求直线AC所表示的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2,当点E恰好落在矩形的对角线AC上时,求点D的坐标;(3)如图3,当以O、E、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求△OEA的面积.5.如图,矩形ABCD中,AB=8,AD=6,点O是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B,CD边于点E,F.(1)求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2)当DE =DF 时,求EF 的长.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D 的边BC 平行于x 轴,点A 、C 分别在直线OM 、ON 上,点A 的坐标为(3,3),矩形EFGH 的顶点E 、G 也分别在射线OM 、ON 上,且FG 平行于x 轴,EF :FG =3:5.(1)点B 的坐标为 ,直线ON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2)当EF =3时,求H 点的坐标;(3)若三角形OEG 的面积为s 1,矩形EFGH 的面积为s 2,试问s 1:s 2的值是一个常数吗?若是,求出这个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7.如图,在正方形ABCD 内有一点P 满足AP AB =,PB PC =.连接AC 、PD .(1)求证:APB DPC ∆∆≌;(2)求PAC ∠的度数.8.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连接CD ,过E 作EF ∥DC 交BC 的延长线于F .(1)证明: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CDEF 的周长是16cm ,AC 的长为8cm ,求线段AB 的长度.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AB// OC,点B,C的坐标分别为(15,8),(21,0),动点M从点A沿A→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C沿C→O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M,N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1)在t=3时,M点坐标,N点坐标;(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OAMN是矩形?(3)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NCB能否为菱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10.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1)将矩形纸片沿BD折叠,点A落在点E处(如图①),设DE与BC相交于点F,求BF 的长;(2)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如图②),求折痕GH的长.11.为了解某区初中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长的情况,随机抽取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阅读时长分为四类:2小时以内,2~4小时(含2小时),4~6小时(含4小时),6小时及以上,并绘制了如图所示不完整的统计图.(1)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3)扇形统计图中,课外阅读时长“4~6小时”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 ;(4)若该区共有10 000名初中生,估计该地区中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长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12.某商店分别花500元和750元先后两次以相同的进价购进某种商品,且第二次的数量比第一次多5千克.问第一次购进这种商品多少千克?13.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O=DO,点E、F分别在AO,CO 上,且BE∥DF,AE=CF.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14.为更有效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某市就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工具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1和图2所示的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B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度;(4)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E的百分比是.15.商店把进货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售出,每天可销售200件,现采用提高售价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0.5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件,物价局规定该商品的利润率不得超过60%,问商店应将售价定为多少,才能使每天所得利润为640元?商店应进货多少件?【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AB=CD,然后根据CE=DC,得到AB=EC,AB//EC,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断即可;(2)由(1)得的结论先证得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通过角的关系得出FA=FE=FB=FC,AE=BC,得证.【详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CE=DC,∴AB=EC,AB∥EC,∴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2)∵由(1)知,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FA=FE,FB=F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又∵∠AFC=2∠ADC,∴∠AFC=2∠ABC.∵∠AFC=∠ABC+∠BAF,∴∠ABC=∠BAF,∴FA=FB,∴FA=FE=FB=FC,∴AE=BC,∴四边形ABEC是矩形.【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矩形的判定,关键是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三角形全等,然后推出平行四边形通过角的关系证矩形.2.1a 2--,当1a =-时,原式1=3 【分析】 本题根据分式的除法和减法运算法则,结合平方差以及提公因式法将题目化简,然后从1-、0、1、2中选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详解】原式2(1)1111(2)(2)22a a a a a a a a a +--=-⨯=-=-+---, 由已知得:若使原分式有意义,需满足0a ≠,20a a -≠,240a -≠,即当0a =、1、2、2-时原分式无意义,故当1a =-时,原式11123=-=--.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在于对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等运算法则的运用,其次注意计算仔细即可.3.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对角线互相平分,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式平行四边形,可得证明结论.【详解】如答图,连接BC ,设对角线交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OD ,OB=OC .∵AE=DF ,OA ﹣AE=OD ﹣DF ,∴OE=OF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4.(1)483y x =-+;见解析;(2)()6,5D ;见解析;(3)12或694,见解析. 【分析】 (1)利用矩形的性质,求出点A 、C 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Rt △AE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即可求解;(3)①当EC =EO 时,ON =12OC =4=EM ,则△OEA 的面积=12×OA ×EM ;②当OE =OC时,利用勾股定理得:22222NE EC CN EO ON =﹣=﹣,求出ON =234,进而求解. 【详解】 解:(1)∵点B 的坐标为()68,且四边形OABC 是矩形, ∴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6008,、,, 设AC 的表达式为y kx b +=,把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上式得608k b b +=⎧⎨=⎩,解得438k b ⎧=-⎪⎨⎪=⎩, ∴直线AC 所表示的函数的表达式483y x =-+; (2)∵点A 的坐标为()60,,点C 的坐标为()08,, ∴OA =6,OC =8.∴Rt △AOC 中,AC =226+8=10,∵四边形OABC 是矩形,∴∠B =90°,BC =6,AB =8,∵沿CD 折叠,∴∠CED =90°,BD =DE ,CE =6,AE =4,∴∠AED =90°,设BD =DE =a ,则AD =8﹣a ,∵Rt △AE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22248a a +-=,解得a =3, ∴点D 的坐标为()65,; (3)过点E 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EN ⊥OC ,EM ⊥OA ,OC ⊥OA ,∴∠ENO =∠NOM =∠OME =90°,∴四边形OMEN 是矩形,∴EM =ON .①当EC =EO 时,∵EC =EO ,NE ⊥OC ,∴ON =12OC =4=EM , △OEA 的面积=12×OA ×EM =12×6×4=12; ②当OE =OC 时,∵EN ⊥OC ,∴∠ENC =∠ENO =90°,设ON =b ,则CN =8﹣b ,在Rt △NEC 中,222NE EC CN -=,在Rt △ENO 中,222NE EO ON -=,即()2222688b b ---=,解得:b =234, 则EM =ON =234, △OEA 的面积=12×OA ×EM =12×6×234=694; 故△OEA 的面积为12或69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及一次函数,关键是灵活运用知识点及函数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常用勾股定理这个方法.5.(1)见解析;(2)152【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得到AB ∥CD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FO=∠BEO 再证明△DOF ≌△BO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F=BE ,从而得到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2)先证明四边形BEDF 是菱形,再得到DE=BE ,EF ⊥BD ,OE=OF ,设AE=x ,则DE=BE=8-x 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DFO =∠BEO .在△DOF 和△BOE 中 DFO BEO DOF BOE OD OB ∠∠⎧⎪∠∠⎨⎪⎩=== ,∴△DOF≌△BOE(AAS).∴DF=BE.又∵DF∥BE,∴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解:∵DE=D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EDF是菱形.∴DE=BE,EF⊥BD,OE=OF.设AE=x,则DE=BE=8-x,在Rt△ADE中,根据勾股定理,有AE2+AD2=DE2,∴x2+62=(8-x)2.解得x=74.∴DE=8-74=254.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有AB2+AD2=BD2,∴BD=10.∴OD=12BD=5.在Rt△DOE中,根据勾股定理,有DE2-OD2=OE2,∴OE=154.∴EF=2OE=152.【点睛】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6.(1)(3,2),12y x=;(2)H(16,11);(3)4415,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A的坐标为(3,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求出C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ON的解析式.(2)点E在直线OM上,设点E的坐标为(e,e),由题意F(e,e﹣3),G(e+5,e﹣3),由点G在直线ON上,可得e﹣3=12(e+5),解得e=11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连接EG,延长EF交x轴于J,延长HG交x轴于k.设E(a,a),EF=3m,FG=5m,则G(a+5m,a﹣3m),由点G在直线y=12x上,可得a﹣3m=12(a+5m),推出a=11m,推出E(11m,11m),H(16m,11m),F(11m,8m),G (16m,8m)J(11m,0),K(16m,0),求出S1,S2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A的坐标为(3,3),∴直线OM的解析式为y=x,∵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B(3,2),∴C(4,2)设直线ON的解析式为y=kx(k≠0),把C的坐标代入得,2=4k,解得k=12,∴直线ON的解析式为:y=12 x;故答案是:(3,2),12y x ;(2)∵EF=3,EF:FG=3:5.∴FG=5,设矩形EFGH的宽为3a,则长为5a,∵点E在直线OM上,设点E的坐标为(e,e),∴F(e,e﹣3),G(e+5,e﹣3),∵点G在直线ON上,∴e﹣3=12(e+5),解得e=11,∴H(16,11).(3)s1:s2的值是一个常数,理由如下:如图,连接EG,延长EF交x轴于J,延长HG交x轴于k.设E(a,a),EF=3m,FG=5m,则G(a+5m,a﹣3m),∵点G在直线y=12x上,∴a﹣3m=12(a+5m),∴a=11m,∴E(11m,11m),H(16m,11m),F(11m,8m),G(16m,8m)J(11m,0),K (16m,0),∴S△OEG=S△OEJ+S梯形EJKG﹣S△OKG=12×11m×11m+12(8m+11m)•5m•12﹣12×16m×8m=44m 2,S 矩形EFGH =EF •FG =15m 2, ∴12S S =224415m m =4415. ∴s 1:s 2的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4415. 【点晴】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1)见解析;(2)15°【分析】(1)根据PB=PC 得∠PBC=∠PCB ,从而可得∠ABP=∠DCP ,再利用SAS 证明即可;(2)由(1)得△PAD 为等边三角形,可求得∠PAB=30°,∠PAC=∠PAD-∠CAD ,因此可得结果.【详解】解:(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C=∠DCB=90°,AB=CD ,∵BP=PC ,∴∠PBC=∠PCB ,∴∠ABP=∠DCP ,又∵AB=CD ,BP=CP ,在△APB 和△DPC 中, AB CD ABP DCP BP CP =⎧⎪∠=∠⎨⎪=⎩,∴△APB ≌△DPC (SAS );(2)由(1)得AP=DP=AB=AD ,∴△PAD 为等边三角形,∴∠PAD=60°,∠PAB=30°,在正方形ABCD 中,∠BAC=∠DAC=45°,∴∠PAC=∠PAD-∠CAD=60°-45°=1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方法是解答的关键.8.(1)详见解析;(2)10cm【分析】(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推知BD ∥FC ,2DE =BC ,然后结合已知条件“EF ∥DC ”,利用两组对边相互平行得到四边形DCFE 为平行四边形;(2)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B =2DC ,即可得出四边形DCFE的周长=AB+BC,故BC=16﹣AB,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详解】(1)证明:∵D、E分别是AB、AC的中点,∴ED是Rt△ABC的中位线,∴ED∥BC.BC=2DE,又EF∥DC,∴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DC=EF,∵DC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AB=2DC,∴四边形DCFE的周长=AB+BC,∵四边形DCFE的周长为16cm,AC的长8cm,∴BC=16﹣AB,∵在Rt△ABC中,∠ACB=90°,∴AB2=BC2+AC2,即AB2=(16﹣AB)2+82,解得:AB=10cm,【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1)(3,8);(15,0);(2)t=7;(3)能,t=5.【分析】(1)根据点B、C的坐标求出AB、OA、OC,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M、CN,再求出ON,然后写出点M、N的坐标即可;(2)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当AM=ON时,四边形OAMN是矩形,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先求出四边形MNCB是平行四边形的t值,并求出CN的长度,然后过点B作BC⊥OC于D,得到四边形OAB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OD=AB,BD=OA,然后求出CD,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然后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验证.【详解】解:(1)∵B(15,8),C(21,0),∴AB=15,OA=8,OC=21,当t=3时,AM=1×3=3,CN=2×3=6,∴ON=OC-CN=21﹣6=15,∴点M(3,8),N(15,0);故答案为:(3,8);(15,0);(2)当四边形OAMN是矩形时,AM=ON,∴t=21-2t,解得t=7秒,故t=7秒时,四边形OAMN是矩形;(3)存在t=5秒时,四边形MNCB能否为菱形.理由如下:四边形MNCB是平行四边形时,BM=CN,∴15-t=2t,解得:t=5秒,此时CN=5×2=10,过点B作BD⊥OC于D,则四边形OABD是矩形,∴OD=AB=15,BD=OA=8,CD=OC-OD=21-15=6,在Rt△BCD中,BC=22BD CD=10,∴BC=CN,∴平行四边形MNCB是菱形,故,存在t=5秒时,四边形MNCB为菱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综合以及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梯形的问题、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1)25 4(2)15 2【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DB=∠ED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DB=∠DBC,然后求出∠FBD=∠FDB,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BF=DF,设BF=x,表示出CF,在Rt△CDF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H=BH,设BH=DH=x,表示出CH,然后在Rt△CDH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x,再连接BD、BG,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详解】(1) 由折叠得,∠ADB=∠EDB,∵矩形ABCD的对边AD∥BC,∴∠ADB=∠DBC,∴∠FBD=∠FDB ,∴BF=DF ,设BF=x ,则CF=8−x ,在Rt △CDF 中,222+=CD CF DF即2226(8)x x +-=解得x=254故答案:254(2)由折叠得,DH=BH ,设BH=DH=x ,则CH=8−x ,在Rt △CDH 中, 222+=CD CH DH即2226(8)x x +-=解得x=254连接BD 、BG ,由翻折的性质可得,BG=DG ,∠BHG=∠DHG ,∵矩形ABCD 的边AD ∥BC ,∴∠BHG=∠DGH ,∴∠DHG=∠DGH ,∴DH=DG ,∴BH=DH=DG=BG ,∴四边形BHDG 是菱形,在Rt △BCD 中, S 菱形BHDG =12BD ⋅GH=BH ⋅CD , 即12×10⋅GH=254×6,解得GH=152.故答案:15 2【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翻折的性质并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1.(1)200;(2)图见解析;(3)144;(4)6 500人【分析】(1)用阅读时长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除以对应百分比即可计算;(2)先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求出课外阅读时长在“2~4小时”和“4~6小时”的人数,然后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用360°乘以课外阅读时长“4~6小时”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出;(4)用初中生总数乘以一周课外阅读时长不少于4小时的百分比即可.【详解】(1)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50÷25%=200(名);(2)课外阅读时长“2~4小时”的有:200×20%=40(人),课外阅读时长“4~6小时”的有:200-30-40-50=80(人),故条形统计图如下:;(3)阅读时长在“2小时以内”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30÷200×100%=15%,课外阅读时长“4~6小时”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360°×(1-20%-25%-15%)=144°;(4)10000×(1-20%-15%)=65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结合,由图表获取数据是解题关键.12.第一次购进这种商品10千克【分析】根据“商店分别花500元和750元先后两次以相同的进价购进某种商品,且第二次的数量比第一次多5千克”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第一次购进这种商品x千克,则第二次购进这种商品(x+5)千克,由题意,得5007505x x=+,解得x=10.经检验:x=10是所列方程的解.答:第一次购进这种商品10千克.【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得出分式方程的解之后要验根.13.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BE∥DF,∴∠BEO=∠DFO,在△BEO与△DFO中,BEO DFO BO DOBOE DOF ∠=∠⎧⎪=⎨⎪∠=∠⎩,∴△BEO≌△DFO(ASA),∴EO=FO,∵AE=CF,∴AE+EO=CF+FO,即AO=CO,∵BO=DO,∴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4.(1)5000;(2)条形统计图见解析;(3)18;(4)4%.【分析】(1)根据选A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总人数;(2)根据(1)中的结果,可以求得选C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选B的人数为250,调查的总人数为5000,即可计算出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B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4)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E 的百分比.【详解】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2300÷46%=5000(人),故答案为:5000;(2)选用C 的学生有:5000×30%=1500(人),补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B 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0°×2505000=18°, 故答案为:18;(4)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E 的百分比是:2005000×100%=4%, 故答案为:4%.【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5.商店应将售价定为12元,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商店应进货160件.【分析】设售价为x 元,则销售量为10200100.5x -⎛⎫-⨯ ⎪⎝⎭件,根据利润=数量⨯每件的利润,每天所得利润为640元列出方程,再根据利润率不得超过60%,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设售价为x 元,据题意得10(8)200106400.5x x -⎛⎫--⨯= ⎪⎝⎭ 化简得2281920x x -+=,解得112x =,216x =又8860%x -<⨯12.8x ∴≤16x ∴=不合题意,舍去12x ∴=, ∴1210200101600.5--⨯=(件).答:商店应将售价定为12元,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商店应进货160件.【点睛】本题考查了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的运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苏科版)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苏科版)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苏科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某的取值范围是()A.某<2B.某≠2C.某≤2D.某≥22.计算A.aB.b的结果是()C.1D.﹣b3.己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P(2,﹣3),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一、二象限D.第三、四象限4.下列根式中,与A.B.C.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D.5.有40个数据,共分成6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是10,5,7,6,第5组的频率为0.10,则第6组的频率为()A.0.25B.0.30C.0.15D.0.206.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已知△ABC的周长是15,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25B.20C.15D.107.如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等分成6个扇形区域,并涂上了相应的颜色,转动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是()第1页共30页A.B.C.D.8.关于某的方程A.a>﹣1=1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C.a<﹣1D.a<﹣1且a≠﹣2B.a>﹣1且a≠09.如图,矩形ABCD中,AB=4,BC=6,P是CD边上的中点,E是BC 边上的一动点,M,N分别是AE、PE的中点,则随着点E的运动,线段MN 长为()A.B.4C.2D.不确定10.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y=(k>0,某>0)的图象上,过点A、B作某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延长线段AB交某轴于点C,若OM=MN=NC,S△BNC=2,则k的值为()A.4B.6C.8D.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1.当某=______时,分式没有意义.12.袋子里有5只红球,3只白球,每只球除颜色以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是白球的可能性.13.如果+=0,则+=______.14.已知函数y=和y=3某+n的图象交于点A(﹣2,m),则nm=______.15.如图所示,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5,BC=8,则EF的长为______.第2页共30页1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AD=3,AE平分∠DAB交BC的延长线于F点,则CF=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某+b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y1<y2,则某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8.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平分∠BAC交BD于点E,则BE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或说明过程,并把解答过程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9.计算:20.解方程:某﹣.+|﹣3|.21.先化简,再求值:÷(m﹣),其中m=.第3页共30页22.如图,点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CE∥BD,EB∥AC,连接OE.(1)求证:OE=CB;(2)如果OC:OB=1:2,CD=,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23.某报社为了解苏州市民对大范围雾霾天气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的看法,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您觉得雾霾天气对您哪方面的影响最大?”五个选项分别是;A.身体健康;B.出行;C.情绪不爽;D.工作学习;E.基本无影响,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三种统计图百分比表.雾霾天气对您哪方面的影响最大A、身体健康B、出行C、情绪不爽D、工作学习E、基本无影响(1)本次参与调查的市民共有______人,m=______,n=______;(2)请将图1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图2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中A部分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是______度.24.已知函数y=(k﹣2)某为反比例函数.m15%10%n5%(1)求k的值;(2)若点A(某1,2)、B(某2﹣1)、C(某3,﹣)是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三点,则某1、某2、某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号连接);(3)当﹣3≤某≤﹣时,求y的取值范围.25.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承担一项筑路任务,甲队单独施工完成此项任务比乙队单独施工完成此项任务多用10天,且甲队单独施工45天和乙队单独施工30天的工作量相同.(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任务需要多少天?(2)若甲、乙两队共同工作了3天后,乙队因设备检修停止施工,由甲队继续施工,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甲队的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要使甲队总的工作量不少于乙队的工作量的2倍,那么甲队至少再单独施工多少天?26.(10分)(2022春张家港市期末)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 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1)求证:△ABG≌△AFG;(2)求∠EAG的度数;(3)求BG的长.27.(10分)(2022苏州一模)如图,在直角坐标系某Oy中,一直线y=2某+b经过点A(﹣1,0)与y轴正半轴交于B点,在某轴正半轴上有一点D,且OB=OD,过D点作DC⊥某轴交直线y=2某+b于C点,反比例函数y=(某>O)经过点C.(1)求b,k的值;(2)求△BDC的面积;(3)在反比例函数y=(某>0)的图象上找一点P(异于点C),使△BDP与△BDC的面积相等,求出P点坐标.。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 学 试 卷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可以看作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若x,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 )A. 2x x y+-B. 22y xC. 3223y xD.()222-y x y3.分式x yx y-+--可变形为( )A.x yx y -+- B. -x yx y-+ C.+-x yx yD.x yx y-+ 4.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3天内下雨B.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广告C. 367人中至少有2人公历生日相同D. a 抛掷1个均匀的骰子,出现4点向上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6.如图,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与菱形ABCD 的边AD 交于点()1E 4F 122--,,,,则函数2y x=-的图象在菱形ABCD 内的部分所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12<x <2或-2<x <-12B. -4<x <-1C. -4<x <-1或1<x <4D.12<x <2 7.在反比例函数y 2019x=-图象上有三个点()()()112233A x y B x y C x y ,、,、,,若x 1<0<x 2<x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32y y y <<B. 231y y y <<C. 312y y y <<D. 321y y y <<8.已知2a 4<<,则化简2212a a a 8a 16-++-+的结果是( ) A. 2a 5﹣B. 52a ﹣C. ﹣3D. 39.如图,E 、F 、G 、H 分别是BD 、BC 、AC 、AD 的中点,且AB =CD .结论:①EG ⊥FH ;②四边形EFGH 是矩形;③HF 平分∠EHG ;④EG 12=BC ;⑤四边形EFGH 的周长等于2A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10.已知PA 2PB 4==,,以AB 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 ,使P 、D 两点落在直线AB 的两侧.当∠APB=45°时,PD 的长是( );A. 25B. 26C. 32D. 5二、填空题11.2x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当x =________时,分式x 3x 5-+的值为零. 13.8一个同类二次根式:________.14.已知反比例函数y=2k x-(k 为常数,k≠2)的图像有一支在第二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P 是CD 边上一点,且AP 和BP 分别平分∠DAB 和∠CBA ,若AD=5,AP=8,则△APB 的周长是 .16.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M 、N 分别为边AB 、BC 的中点,连接MN .若MN =1,BD 23=,则菱形的周长为________.17.如图,五个全等的小正方形无缝隙、不重合地拼成了一个“十字”形,连接A 、B 两个顶点,过顶点C 作CD ⊥AB ,垂足为D .“十字”形被分割为了①、②、③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恰好可以无缝隙、不重合地拼成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长与宽的比值为________.18.如图,△ABO 的面积为3,且AO=AB,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 ,则k 的值为___.三、解答题19.计算:(1)232713(6322223+. (3)2x 1x 42x 4---.(4)解方程:x341 x3x3+=+ -+.20.先化简,再求值:(21a a1)a1a1--÷++,其中a13=+2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AC,AE∥BD.求证:四边形AODE是矩形;2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解答题1.如图,将▱ABCD 的边DC 延长到点E ,使CE =DC ,连接AE ,交BC 于点F ,连接AC 、BE .(1)求证:四边形ABEC 是平行四边形;(2)若∠AFC =2∠ADC ,求证:四边形ABEC 是矩形.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F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1)求证:CE=CF ;(2)若点G 在AD 上,且∠GCE=45°,则GE=BE+GD 成立吗?为什么?3.解下列方程:(1)9633x x=+- ; (2)241111x x x -+=-+ . 4.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在AD 上,且AE=DF求证:四边形BECF 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1,矩形的边OA 在x 轴上,边OC 在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6,8).D 是AB 边上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将△BCD 沿直线CD 翻折,使点B 落在点E 处. (1)求直线AC 所表示的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2,当点E 恰好落在矩形的对角线AC 上时,求点D 的坐标;(3)如图3,当以O 、E 、C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求△OEA 的面积.6.已知:如图,在 ABCD中,点E、F分别在AD、BC上,且∠ABE=∠CD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7.如图,矩形ABCD中,AB=8,AD=6,点O是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B,CD边于点E,F.(1)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2)当DE=DF时,求EF的长.8.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CD,过E作EF∥DC交BC的延长线于F.(1)证明: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CDEF的周长是16cm,AC的长为8cm,求线段AB的长度.9.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1)x2﹣4x﹣5=0;(2)y(y﹣7)=14﹣2y;(3)2x2﹣3x﹣1=0.10.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上,且BE=DF求证:AC、EF互相平分.11.我校对本校的八年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分成“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一般般”、“不感兴趣”四种类型,分别记为A、B、C、D.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所给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问卷共随机调查了_________名学生,扇形统计图中m_________,扇形D所对应的圆心角为_________°;(2)请根据数据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估计选择“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共约有多少人?12.为了解某区初中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长的情况,随机抽取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阅读时长分为四类:2小时以内,2~4小时(含2小时),4~6小时(含4小时),6小时及以上,并绘制了如图所示不完整的统计图.(1)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3)扇形统计图中,课外阅读时长“4~6小时”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 ;(4)若该区共有10 000名初中生,估计该地区中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长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13.定义: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准矩形”;有两组邻边(不重复)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准菱形”.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若∠A=∠C=90°,则四边形ABCD是“准矩形”;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若AB=AD,BC=DC,则四边形ABCD是“准菱形”.(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分别在图③、图④中画出“准矩形”ABCD和“准菱形”ABCD′.(要求:D、D′在格点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准矩形”是矩形;②一组对边相等的“准矩形”是矩形;③一组对边相等的“准菱形”是菱形;④一组对边平行的“准菱形”是菱形.(3)如图⑤,在△ABC中,∠ABC=90°,以AC为一边向外作“准菱形”ACEF,且AC=EC,AF=EF,AE、CF交于点D.①若∠ACE=∠AFE,求证:“准菱形”ACEF是菱形;②在①的条件下,连接BD,若BD=,∠ACB=15°,∠ACD=30°,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CEF的面积.14.为更有效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某市就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工具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1和图2所示的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 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B 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度;(4)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E 的百分比是 .15.已知ABC ∆是边长为8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出发,分别在三角形的边或延长线上运动,他们的运动时间为()t s .()1如图1,若P 点由A 向B 运动,Q 点由C 向A 运动,他们的速度都是1/cm s ,连接PQ .则AP =__,AQ = ,(用含t 式子表示);()2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PQ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P 点由A 出发,沿射线AB 方向运动,Q 点由C 出发,沿射线AC 方向运动,P 的速度为3/,cm s Q 的速度为./acm s 是否存在某个a 的值,使得在运动过程中BPO ∆恒为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AB=CD,然后根据CE=DC,得到AB=EC,AB//EC,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断即可;(2)由(1)得的结论先证得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通过角的关系得出FA=FE=FB=FC,AE=BC,得证.【详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CE=DC,∴AB=EC,AB∥EC,∴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2)∵由(1)知,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FA=FE,FB=F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又∵∠AFC=2∠ADC,∴∠AFC=2∠ABC.∵∠AFC=∠ABC+∠BAF,∴∠ABC=∠BAF,∴FA=FB,∴FA=FE=FB=FC,∴AE=BC,∴四边形ABEC是矩形.【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矩形的判定,关键是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三角形全等,然后推出平行四边形通过角的关系证矩形.2.(1)见解析(2)成立【解析】试题分析:(1)由DF=BE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可证△CEB ≌△CFD ,从而证出CE=CF . (2)由(1)得,CE=CF ,∠BCE+∠ECD=∠DCF+∠ECD 即∠ECF=∠BCD=90°又∠GCE=45°所以可得∠GCE=∠GCF ,故可证得△ECG ≌△FCG ,即EG=FG=GD+DF .又因为DF=BE ,所以可证出GE=BE+GD 成立.试题解析:(1)在正方形ABCD 中,{BC CDB CDF BE DF∠∠===∴△CBE ≌△CDF (SAS ).∴CE=CF .(2)GE=BE+GD 成立.理由是:∵由(1)得:△CBE ≌△CDF ,∴∠BCE=∠DCF ,∴∠BCE+∠ECD=∠DCF+∠ECD ,即∠ECF=∠BCD=90°,又∵∠GCE=45°,∴∠GCF=∠GCE=45°. CE =CF∵∠GCE =∠GCF , GC =GC∴△ECG ≌△FCG (SAS ).∴GE=GF .∴GE=DF+GD=BE+GD .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1)35x =;(2)原方程无解 【分析】(1)分式方程两边同乘以(3+x )(3﹣x )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分式方程两边同乘以(x +1)(x ﹣1)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得结果.【详解】解:(1)方程两边同乘(3+x )(3﹣x ),得9(3﹣x )=6(3+x ),解这个方程,得x =35, 检验:当x =35时,(3+x )(3﹣x )≠0, ∴x =35是原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同乘(x +1)(x ﹣1),得4+x 2﹣1=(x ﹣1)2,解这个方程,得x =﹣1,检验:当x =﹣1时,(x +1)(x ﹣1)=0,∴x =﹣1是增根,原方程无解.【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对角线互相平分,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式平行四边形,可得证明结论.【详解】如答图,连接BC ,设对角线交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OD ,OB=OC .∵AE=DF ,OA ﹣AE=OD ﹣DF ,∴OE=OF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5.(1)483y x =-+;见解析;(2)()6,5D ;见解析;(3)12或694,见解析. 【分析】 (1)利用矩形的性质,求出点A 、C 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Rt △AE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即可求解;(3)①当EC =EO 时,ON =12OC =4=EM ,则△OEA 的面积=12×OA ×EM ;②当OE =OC 时,利用勾股定理得:22222NE EC CN EO ON =﹣=﹣,求出ON =234,进而求解. 【详解】 解:(1)∵点B 的坐标为()68,且四边形OABC 是矩形, ∴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6008,、,, 设AC 的表达式为y kx b +=,把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上式得608k b b +=⎧⎨=⎩,解得438k b ⎧=-⎪⎨⎪=⎩, ∴直线AC 所表示的函数的表达式483y x =-+; (2)∵点A 的坐标为()60,,点C 的坐标为()08,, ∴OA =6,OC =8.∴Rt △AOC 中,AC =226+8=10,∵四边形OABC 是矩形,∴∠B =90°,BC =6,AB =8,∵沿CD 折叠,∴∠CED =90°,BD =DE ,CE =6,AE =4,∴∠AED =90°,设BD =DE =a ,则AD =8﹣a , ∵Rt △AE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22248a a +-=,解得a =3, ∴点D 的坐标为()65,; (3)过点E 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EN ⊥OC ,EM ⊥OA ,OC ⊥OA ,∴∠ENO =∠NOM =∠OME =90°,∴四边形OMEN 是矩形,∴EM =ON .①当EC =EO 时,∵EC =EO ,NE ⊥OC , ∴ON =12OC =4=EM , △OEA 的面积=12×OA ×EM =12×6×4=12; ②当OE =OC 时,∵EN ⊥OC ,∴∠ENC =∠ENO =90°,设ON =b ,则CN =8﹣b ,在Rt △NEC 中,222NE EC CN -=,在Rt △ENO 中,222NE EO ON -=,即()2222688b b ---=,解得:b =234,则EM=ON=234,△OEA的面积=12×OA×EM=12×6×234=694;故△OEA的面积为12或69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及一次函数,关键是灵活运用知识点及函数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常用勾股定理这个方法.6.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ED∥BF,再结合已知条件∠ABE=∠CDF推断出EB∥DF,即可证明.【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ABC=∠ADC,∴∠ADF=∠DFC,ED∥BF,∵∠ABE=∠CDF,∴∠ABC-∠ABE=∠ADC-∠CDF,即∠EBC=∠ADF,∴∠EBC=∠DFC,∴EB∥D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7.(1)见解析;(2)15 2【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得到AB∥C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FO=∠BEO再证明△DOF≌△BO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F=BE,从而得到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先证明四边形BEDF是菱形,再得到DE=BE,EF⊥BD,OE=OF,设AE=x,则DE=BE=8-x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DFO=∠BEO.在△DOF和△BOE中DFO BEO DOF BOE OD OB ∠∠⎧⎪∠∠⎨⎪⎩=== , ∴△DOF ≌△BOE(AAS ).∴DF =BE .又∵DF ∥BE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2)解:∵DE =DF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EDF 是菱形.∴DE =BE ,EF ⊥BD ,OE =OF .设AE =x ,则DE =BE =8-x ,在Rt △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有AE 2+AD 2=DE 2,∴x 2+62=(8-x)2.解得x =74. ∴DE =8-74=254. 在Rt △ABD 中,根据勾股定理,有AB 2+AD 2=BD 2,∴BD=10.∴OD =12BD =5. 在Rt △DOE 中,根据勾股定理,有DE 2-OD 2=OE 2,∴OE=154. ∴EF =2OE =152. 【点睛】 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8.(1)详见解析;(2)10cm【分析】(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推知BD ∥FC ,2DE =BC ,然后结合已知条件“EF ∥DC ”,利用两组对边相互平行得到四边形DCFE 为平行四边形;(2)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B =2DC ,即可得出四边形DCFE 的周长=AB +BC ,故BC =16﹣AB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详解】(1)证明:∵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ED 是Rt △ABC 的中位线,∴ED ∥BC .BC =2DE ,又 EF ∥DC ,∴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DC =EF ,∵DC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AB =2DC ,∴四边形DCFE 的周长=AB +BC ,∵四边形DCFE 的周长为16cm ,AC 的长8cm ,∴BC =16﹣AB ,∵在Rt △ABC 中,∠ACB =90°,∴AB 2=BC 2+AC 2,即AB 2=(16﹣AB )2+82,解得:AB =10cm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1)x 1=-1,x 2=5.(2)y 1=7,y 2=﹣2.(3)12x x == 【分析】(1)根据因式分解法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因式分解法即可求出答案.(3)利用公式法求解可得.【详解】(1)x 2﹣4x ﹣5=0,分解因式得:(x +1)(x ﹣5)=0,则x +1=0或x ﹣5=0,解得:x 1=-1,x 2=5.(2)y (y ﹣7)=14﹣2y ,移项得,y (y ﹣7)-14+2y =0,分解因式得:(y ﹣7)(y +2)=0,则y ﹣7=0或y +2=0,解得:y 1=7,y 2=﹣2.(3)2x 2﹣3x ﹣1=0,∴a =2,b =﹣3,c =﹣1,则△=(﹣3)2﹣4×2×(﹣1)=17>0,∴x 1,x 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10.证明见解析【分析】连接AE 、CF ,证明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到AC 、EF 互相平分.【详解】解:连接AE 、CF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BC ,AD ﹦BC ,又∵DF ﹦BE ,∴AF ﹦CE ,又∵AF ∥CE ,∴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AC 、EF 互相平分.【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11.(1)50;32;43.2 (2)见解析 (3)1120人【分析】(1)由A 的数据即可得出调查的人数,得出16100%32%50m =⨯= (2)求出C 的人数即可;(3)由1000(16%40%)⨯+,计算即可.【详解】(1)816%50÷=(人),16100%32%50⨯=,10016403236043.2100---⨯︒=︒ 故答案为:50,32,43.2(2)5040%2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200016%40%1120⨯+=(人);答:估计选择“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共约有1120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12.(1)200;(2)图见解析;(3)144;(4)6 500人【分析】(1)用阅读时长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除以对应百分比即可计算;(2)先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求出课外阅读时长在“2~4小时”和“4~6小时”的人数,然后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用360°乘以课外阅读时长“4~6小时”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出;(4)用初中生总数乘以一周课外阅读时长不少于4小时的百分比即可.【详解】(1)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50÷25%=200(名);(2)课外阅读时长“2~4小时”的有:200×20%=40(人),课外阅读时长“4~6小时”的有:200-30-40-50=80(人),故条形统计图如下:;(3)阅读时长在“2小时以内”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30÷200×100%=15%,课外阅读时长“4~6小时”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360°×(1-20%-25%-15%)=144°;(4)10000×(1-20%-15%)=65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结合,由图表获取数据是解题关键.13.(1)见解析;(2)①②③④;(3)①证明见解析;②3【分析】(1)根据准矩形和准菱形的特点画图即可;(2)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和菱形的判定定理结合准矩形和准菱形的性质对每一个选项进行推断即可;(3)①先根据已知得出△ACF≌△ECF,再结合∠ACE=∠AFE可推出AC∥EF,AF∥CE,则证明了准菱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C=EC即可得出准菱形ACEF是菱形;②取AC的中点M,连接BM、DM,根据四边形ACEF是菱形可得A、B、C、D四点共圆,点M是圆心,根据圆周角定理可推出∠BMD=90°,即可求出AC,再根据∠ACD=30°即可求出AD,CD的长,则可求出菱形的面积.【详解】(1);(2)①因为∠A=∠C=90°,结合一组对边平行可以判断四边形为矩形,故①正确;②因为∠A=∠C=90°,结合一组对边相等可以判断四边形为矩形,故②正确;③因为AB=AD,BC=DC,结合一组对边相等可以判断四边形为菱形,故③正确;④因为AB=AD,BC=DC,结合一组对边平行可以判断四边形为菱形,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3)①证明:∵AC=EC,AF=EF,CF=CF,∴△ACF≌△ECF(SSS).∴∠ACF=∠ECF,∠AFC=∠EFC,∵∠ACE=∠AFE,∴∠ACF=∠EFC,∠ECF=∠AFC,∴AC∥EF,AF∥CE,∴准菱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AC=EC,∴准菱形ACEF是菱形;②如图:取AC的中点M,连接BM、DM,∵四边形ACEF是菱形,∴AE⊥CF,∠ADC=90°,又∵∠ABC=90°,∴A、B、C、D四点共圆,点M是圆心,∵∠ACB=15°,∴∠AMB=30°,∵∠ACD=30°,∴∠AMD=60°,∴∠BMD=90°,∴△B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M=DM=22BD=22×2=1,∴AC=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AD=AC×sin30°=1,CD=AC×cos30°=3,∴菱形ACEF的面积=12×1×3×4=2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4.(1)5000;(2)条形统计图见解析;(3)18;(4)4%.【分析】(1)根据选A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总人数;(2)根据(1)中的结果,可以求得选C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选B的人数为250,调查的总人数为5000,即可计算出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B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4)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E的百分比.【详解】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2300÷46%=5000(人),故答案为:5000;(2)选用C的学生有:5000×30%=1500(人),补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B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0°×2505000=18°,故答案为:18;(4)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E的百分比是:2005000×100%=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5.(1)(),6AP tcm AQ t cm ==-;(2)存在,8163t s s=或;(3)存在, 3/a cm s =.【分析】(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表示出来(2)要讨论PA AB ⊥,PQ AC ⊥两种情况,即可求出对应的时间(3)根据BPQ ∆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作QM BP ⊥于M ,用a ,t 的代数式表示出AP ,CQ ,AQ ,BP 等边长,再根据ABC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30AQM ︒∠=,从而得出2AQ AM =,讨论P 在线段AB 内运动和P 在AB 外运动两种情况,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6AP tcm CQ tcm AQ t cm ===-()2存在8163t s s=或时,使得APQ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是 ①当PA AB ⊥时,由题意有28t t =-,解得83t s = ②当PQ AC ⊥时,由题意有()8,2t t =-解得163t s = ∴综上所述,存在8163t s s =或时,使得APQ ∆为直角三角形 ()3存在3/a cm s =时,BPQ ∆恒为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理由是:作QM BP ⊥于M ,如图2所示由题意得:3,AP t CQ at ==,则8,83AQ at BP t =+=-,PQ BQ QM BP =⊥12PM BM BP ∴==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 ︒∴∠=30AQM ︒∴∠=2AQ AM ∴=, ①当83t ≤时,由题意有832382t t at -⎛⎫+=+ ⎪⎝⎭,解得3/a cm s =, ②当83t ≥时,由题意有382382t t at -⎛⎫-=+ ⎪⎝⎭,解得3/a cm s =, ∴综上所述,存在3/a cm s =时,BPQ ∆恒为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动点等知识点,记住它们的常用性质和把动点问题转换成代数式求解问题是解题关键.。

苏科版八年级苏科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版八年级苏科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版八年级苏科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一、解答题1.自2009年以来,“中国•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享誉全国.“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所描绘的就是我市发达的油菜种植业.为了解某品种油菜籽的发芽情况,农业部门从该品种油菜籽中抽取了6批,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有关数据如表:(1)分别求a和b的值;(2)请根据以上数据,直接写出该品种油菜籽发芽概率的估计值(精确到0.1);(3)农业部门抽取的第7批油菜籽共有6000粒.请你根据问题(2)的结果,通过计算来估计第7批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时的发芽粒数.2.某文化用品商店用120元从某厂家购进一批套尺,很快销售一空;第二次购买时,该厂家回馈老客户,给予8折优惠,商店用100元购进第二批该款套尺,所购到的数量比第一批还多1套.(1)求第一批套尺购进时的单价;(2)若商店以每套5.5元的价格将第二批套尺全部售出,可以盈利多少元?3.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摄影”、“航模”、“围棋”四个课外兴趣小组,要求每人必须参加,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学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请你根据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过计算估计选择“围棋”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有多少人.4.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过点A 作AF ∥BC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四边形ADCF 是菱形;(3)若AC =6,AB =8,求菱形ADCF 的面积.5.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是BC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将射线AE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交CD 边于点F ,AE 、AF 分别交BD 于G 、H 两点. (1)当∠BEA =55°时,求∠HAD 的度数;(2)设∠BEA =α,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DFA 的大小;(3)点E 运动的过程中,试探究∠BEA 与∠FEA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如图,在正方形ABCD 内有一点P 满足AP AB =,PB PC =.连接AC 、PD .(1)求证:APB DPC ∆∆≌; (2)求PAC ∠的度数.7.已知23x =23y =求22x xy y ++的值。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3.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B.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C.调查我市食品合格情况D.调查无锡电视台《第一看点》收视率4.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A.购买一张福利彩票,中特等奖B.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水到100℃,沸腾C.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D.在一个仅装着白球和黑球的袋中摸出红球5.如图,矩形ABOC的面积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A,则k的值为()A.B.﹣C.2 D.﹣26.下列性质中,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互相平分7.下列算式正确的()A.=1 B.=C.=x+y D.=8.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字母a的取值范围为()A.a≥﹣1 B.a>﹣1 C.a≤﹣1 D.a<﹣19.如图,在▱ABCD中,点E为AB的中点,F为BC上任意一点,把△BEF沿直线EF翻折,点B的对应点B′落在对角线AC上,则与∠FEB一定相等的角(不含∠FEB)有()A.2个B.3个C.4个D.5个10.已知点(a﹣1,y1)、(a+1,y2)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若y1<y2,则a的范围是()A.a>1 B.a<﹣1C.﹣1<a<1 D.﹣1<a<0或0<a<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结果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当x=时,分式的值为0.12.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3.一组数据共有50个,分成四组后其中前三组的频率分别是0.25、0.15、0.3,则第四组数据的个数为.14.在结束了初中阶段数学内容的新课教学后,唐老师计划安排60课时用于总复习,根据数学内容所占课时比例,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则唐老师安排复习“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时间为课时.15.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x+2图象的交于点A(﹣1,a),则k=.16.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90°,E、F分别为AB、AD的中点,BC=6,CD=4,则EF=.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D∥x轴,A(﹣3,),AB=1,AD=2,将矩形ABCD向右平移m个单位,使点A,C恰好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得矩形A′B′C′D′,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8.如图,在△ABC中,AB=BC=4,S△ABC=4,点P、Q、K分别为线段AB、BC、AC 上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说理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1);(2).20.(1)计算:;(2)先化简,再求值:(﹣4)÷,其中x=1.21.解方程:﹣=﹣2.22.某校分别于2015年、2016年春季随机调查相同数量的学生,对学生做家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开展情况分为“基本不做”、“有时做”、“常常做”、“每天做”四种),绘制成部分统计图如下.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b=%,“每天做”对应阴影的圆心角为°;(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2016年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估计其中“每天做”家务的学生有多少名?23.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购物街”节目吗?其中有一个游戏环节是大转轮比赛,转轮上平均分布着5、10、15、20一直到100共20个数字.选手依次转动转轮,每个人最多有两次机会.选手转动的数字之和最大不超过100者为胜出;若超过100则成绩无效,称为“爆掉”.(1)某选手第一次转到了数字5,再转第二次,则他两次数字之和为100的可能性有多大?(2)现在某选手第一次转到了数字65,若再转第二次了则有可能“爆掉”,请你分析“爆掉”的可能性有多大?2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AD上,且EC平分∠BED.(1)△BEC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2)若AB=2,∠DCE=22.5°,求BC长.25.如图,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 在第一象限).(1)当点A的横坐标为4时.①求k的值;②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当﹣4<x<1(x≠0)时,y的取值范围;(2)点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ACB=90°,且△ACB的面积为10,求k的值.26.京广高速铁路工程指挥部,要对某路段工程进行招标,接到了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从投标书中得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若由甲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30天完成.(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8.4万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5.6万元.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为500万元.为缩短工期并高效完成工程,拟安排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追加预算多少万元?请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27.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12,0),B(6,6),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与原点O关于点C对称.(1)利用直尺和圆规在图1中作出点D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判断四边形OBD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在图1中,动点E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OA运动,到达点A时停止;同时,动点F从点O出发,以每秒a个单位的速度沿OB→BD→DA运动,到达点A 时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4时,直线EF恰好平分四边形OBDA的面积,求a的值;②当t=5时,CE=CF,请直接写出a的值.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结合选项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2.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A、B选项的被开方数中含有未开尽方的因数或因式;C选项的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因此这三个选项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解答】解: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D、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3.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B.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C.调查我市食品合格情况D.调查无锡电视台《第一看点》收视率【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根据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适合采用抽样调查,B.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适合采用普查,C.调查我市食品合格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D.调查无锡电视台《第一看点》收视率,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选:B.4.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A.购买一张福利彩票,中特等奖B.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水到100℃,沸腾C.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D.在一个仅装着白球和黑球的袋中摸出红球【考点】随机事件.【分析】随机事件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根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是随机事件,故选项正确;B、是必然事件,故选项错误;C、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必然事件,故选项错误;D、是不可能事件,故选项错误;故选A.5.如图,矩形ABOC的面积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A,则k的值为()A.B.﹣C.2 D.﹣2【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由于点A是反比例函数y=上一点,矩形ABOC的面积S=|k|=4,再结合图象经过第二象限,则k的值可求出.=|k|=,又双曲线位于第二象限,则k=,【解答】解:由题意得:S矩形ABOC故选:B.6.下列性质中,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互相平分【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错误.菱形不具有的对角线相等这个性质.B、错误.矩形不具有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这个性质.C、错误.矩形不具有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这个性质.D、正确.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故选D.7.下列算式正确的()A.=1 B.=C.=x+y D.=【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A、分子(﹣a+b)2=(a﹣b)2,再与分母约分即可;B、把分子和分母都除以﹣1得出结论;C、是最简分式;D、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10倍,要注意分子和分母的每一项都要扩大10倍.【解答】解:A、==1,所以此选项正确;B、=≠,所以此选项错误;C、不能化简,是最简分式,所以此选项错误;D、=≠,所以此选项错误;故选A.8.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字母a的取值范围为()A.a≥﹣1 B.a>﹣1 C.a≤﹣1 D.a<﹣1【考点】分式方程的解.【分析】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根据解为正数,求得a的范围,但还应考虑分母x+1≠0即x≠﹣1.【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x﹣a=x+1,解得:x=a+1,根据题意得:a+1>0且a+1+1≠0,解得:a>﹣1且a≠﹣2.即字母a的取值范围为a>﹣1.故选:B.9.如图,在▱ABCD中,点E为AB的中点,F为BC上任意一点,把△BEF沿直线EF翻折,点B的对应点B′落在对角线AC上,则与∠FEB一定相等的角(不含∠FEB)有()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翻折的性质可知,EB=EB',由E为AB的中点,得到EA=EB',根据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找到与∠FEB相等的角,再根据AB∥CD,也可得到∠FEB=∠ACD.【解答】解:由翻折的性质可知:EB=EB',∠FEB=∠FEB';∵E为AB的中点,∴AE=BE=EB',∴∠EAB=∠EBA,∵∠BEB'=∠EAB+∠EB'A,∴2∠FEB=2∠EAB=2∠EB'A,∴∠FEB=∠EAB=∠EB'A,∵AB∥CD,∴∠BAE=∠ACD,∴∠FEB=∠ACD,∴与∠FEB相等的角有∠FEB',∠EAB,∠EB'A,∠ACD,∴故选C.10.已知点(a﹣1,y1)、(a+1,y2)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若y1<y2,则a的范围是()A.a>1 B.a<﹣1C.﹣1<a<1 D.﹣1<a<0或0<a<1【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反比例函数中k>0,则同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由于y1<y2,而a﹣1必小于a+1,则说明两点应该在不同的象限,得到a﹣1<0<a+1,从而得到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在反比例函数y=中,k>0,∴在同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a﹣1<a+1,y1<y2∴这两个点不会在同一象限,∴a﹣1<0<a+1,解得﹣1<a<1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结果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当x=﹣时,分式的值为0.【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可以求出x的值.【解答】解:由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2x+1=0,2x﹣1≠0,由2x+1=0得x=﹣,2x﹣1≠0得x≠,故x=﹣.故答案是:﹣12.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2.【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2﹣x≥0,解得,x≤2,故答案为:x≤2.13.一组数据共有50个,分成四组后其中前三组的频率分别是0.25、0.15、0.3,则第四组数据的个数为15.【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先根据各小组的频率和是1,求得第四组的频率;再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第四组数据的个数.【解答】解:∵一组数据共有50个,分成四组后其中前三组的频率分别是0.25、0.15、0.3,∴第四组的频率为:1﹣0.25﹣0.15﹣0.3=0.3,∴第四组数据的个数为:50×0.3=15.故答案为15.14.在结束了初中阶段数学内容的新课教学后,唐老师计划安排60课时用于总复习,根据数学内容所占课时比例,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则唐老师安排复习“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时间为6课时.【考点】扇形统计图.【分析】先计算出“统计与概率”内容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60即可.【解答】解:依题意,得(1﹣45%﹣5%﹣40%)×60=10%×60=6.故答案为6.15.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x+2图象的交于点A(﹣1,a),则k=﹣1.【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两个函数交点的坐标满足这两个函数关系式,因此将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和一次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得待定的系数.【解答】解:由题意,解得k=﹣1.故答案为:﹣1.16.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90°,E、F分别为AB、AD的中点,BC=6,CD=4,则EF=.【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连接BD,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D,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如图,连接BD,∵∠C=90°,BC=6,CD=4,∴BD===2,∵E、F分别为AB、AD的中点,∴EF是△ABD的中位线,∴EF=BD=×2=.故答案为:.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D∥x轴,A(﹣3,),AB=1,AD=2,将矩形ABCD向右平移m个单位,使点A,C恰好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得矩形A′B′C′D′,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得到AB=CD=1,BC=AD=2,根据A(﹣3,),AD∥x轴,即可得到B(﹣3,),C(﹣1,),D(﹣1,);根据平移的性质将矩形ABCD向右平移m个单位,得到A′(﹣3+m,),C(﹣1+m,),由点A′,C′在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得到方程(﹣3+m)=(﹣1+m),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1,BC=AD=2,∵A(﹣3,),AD∥x轴,∴B(﹣3,),C(﹣1,),D(﹣1,);∵将矩形ABCD向右平移m个单位,∴A′(﹣3+m,),C(﹣1+m,),∵点A′,C′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3+m)=(﹣1+m),解得:m=4,∴A′(1,),∴k=,∴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故答案为y=.18.如图,在△ABC中,AB=BC=4,S△ABC=4,点P、Q、K分别为线段AB、BC、AC上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2.【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作点P关于BD的对称点P′,连接P′Q与BD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K,然后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线段最短的性质可知P′Q ⊥BC时PK+QK的最小值,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A作AH⊥BC交CB的延长线于H,∵AB=CB=4,S△ABC=4,∴AH=2,∴cos∠HAB==,∴∠HAB=30°,∴∠ABH=60°,∴∠ABC=120°,∵∠BAC=∠C=30°,作点P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P′,过P′作P′Q⊥BC于Q交AC于K,则P′Q 的长度=PK+QK的最小值,∴∠P′AK=∠BAC=30°,∴∠HAP′=90°,∴∠H=∠HAP′=∠P′QH=90°,∴四边形AP′QH是矩形,∴P′Q=AH=2,即PK+QK的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说理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1);(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解答】解:(1)原式=2+4﹣=5;(2)原式=2+2+3﹣(2﹣3)=5+2+1=6+2.20.(1)计算:;(2)先化简,再求值:(﹣4)÷,其中x=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1)先通分,再把分子相加减即可;(2)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除法即可.【解答】解:(1)原式====﹣1;(2)原式===x﹣2,当x=1时,原式=1﹣2=﹣1.21.解方程:﹣=﹣2.【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1+6﹣x=﹣2x+6,解得:x=﹣1,经检验x=﹣1是分式方程的解.22.某校分别于2015年、2016年春季随机调查相同数量的学生,对学生做家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开展情况分为“基本不做”、“有时做”、“常常做”、“每天做”四种),绘制成部分统计图如下.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19%,b=20%,“每天做”对应阴影的圆心角为144°;(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2016年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估计其中“每天做”家务的学生有多少名?【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以求得而2016年抽调的学生数,从而可以求得a、b的值以及“每天做”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2)根据统计图可以求得“有时做”、“常常做”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统计图可以估计“每天做”家务的学生的人数.【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2016年抽调的学生数为:80÷40%=200,则a=38÷200×100%=19%,∴b=1﹣19%﹣21%﹣40%=20%,“每天做”对应的圆心角为:360°×40%=144°,故答案为:19,20,144;(2)“有时做”的人数为:20%×200=40,“常常做”的人数为:200×21%=42,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3)由题意可得,“每天做”家务的学生有:1200×40%=480(人),即该校每天做家务的学生有480人.23.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购物街”节目吗?其中有一个游戏环节是大转轮比赛,转轮上平均分布着5、10、15、20一直到100共20个数字.选手依次转动转轮,每个人最多有两次机会.选手转动的数字之和最大不超过100者为胜出;若超过100则成绩无效,称为“爆掉”.(1)某选手第一次转到了数字5,再转第二次,则他两次数字之和为100的可能性有多大?(2)现在某选手第一次转到了数字65,若再转第二次了则有可能“爆掉”,请你分析“爆掉”的可能性有多大?【考点】可能性的大小.【分析】要求可能性的大小,只需求出各自所占的比例大小即可.求比例时,应注意记清各自的数目.【解答】解:(1)由题意分析可得:要使他两次数字之和为100,则第二次必须转到95,因为总共有20个数字,所以他两次数字之和为100的可能性为;(2)由题意分析可得:转到数字35以上就会“爆掉”,共有13种情况,因为总共有20个数字,所以“爆掉”的可能性为.2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AD上,且EC平分∠BED.(1)△BEC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2)若AB=2,∠DCE=22.5°,求BC长.【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DEC=∠ECB=∠BEC,推出BE=BC 即可;(2)证出AE=AB=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即可得出BC的长.【解答】解:(1)△BE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EC=∠BCE,∵EC平分∠DEB,∴∠DEC=∠BEC,∴∠BEC=∠ECB,∴BE=BC,即△BEC是等腰三角形.(2)∵四边形ABCD是矩形,∴∠A=∠D=90°,∵∠DCE=22.5°,∴∠DEB=2×(90°﹣22.5°)=135°,∴∠AEB=180°﹣∠DEB=45°,∴∠ABE=∠AEB=45°,∴AE=AB=2,由勾股定理得:BC=BE===2,答:BC的长是2.25.如图,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 在第一象限).(1)当点A的横坐标为4时.①求k的值;②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当﹣4<x<1(x≠0)时,y的取值范围;(2)点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ACB=90°,且△ACB的面积为10,求k的值.【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①根据点A的横坐标是4,可以求得点A的纵坐标,从而可以求得k的值;②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以写出y的取值范围;(2)根据点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ACB=90°,且△ACB的面积为10,灵活变化,可以求得点A的坐标,从而可以求得k的值.【解答】解:(1)①将x=4代入y=x得,y=3,∴点A(4,3),∵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的图象交于A点,∴3=,∴k=12;②∵x=﹣4时,y==﹣3,x=1时,y==12,∴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知,当﹣4<x<1(x≠0)时,y的取值范围是y<﹣3或y>12;(2)设点A为(a,),则OA==,∵点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ACB=90°,且△ACB的面积为10,∴OA=OB=OC=,∴S△ACB==10,解得,a=,∴点A为(2,),∴=,解得,k=6,即k的值是6.26.京广高速铁路工程指挥部,要对某路段工程进行招标,接到了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从投标书中得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若由甲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30天完成.(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8.4万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5.6万元.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为500万元.为缩短工期并高效完成工程,拟安排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追加预算多少万元?请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表示出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及各自的工作效率.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列方程求解;(2)根据题意,甲乙合作工期最短,所以须求合作的时间,然后计算费用,作出判断.【解答】解:(1)设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根据题意,得.解得x=90.经检验,x=90是原方程的根.∴x=×90=60.答: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分别需60天和90天.(2)设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天,则有.解得y=36.需要施工费用:36×(8.4+5.6)=504(万元).∵504>500.∴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不够用,需追加预算4万元.27.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12,0),B(6,6),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与原点O关于点C对称.(1)利用直尺和圆规在图1中作出点D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判断四边形OBD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在图1中,动点E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OA运动,到达点A时停止;同时,动点F从点O出发,以每秒a个单位的速度沿OB→BD→DA运动,到达点A 时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4时,直线EF恰好平分四边形OBDA的面积,求a的值;②当t=5时,CE=CF,请直接写出a的值.【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作射线OC,截取CD=OC,然后由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行可得到四边形的形状;(2)①由直线EF恰好平分四边形OBDA的面积可知直线EF必过C,接下来,证明△OEC ≌△DFC,从而可求得DF的长度,于是得到BF=8,然后再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OB的长,从而可求得a的值;②先求得点E的坐标,然后求得EC的长,从而得到CF1的长,然后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OBA=90°,在△BCF1中,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F1的长,从而可求得a的值,设点F2的坐标(b,6),由CE=CF列出关于b的方程可求得点F2的坐标,从而可求得a的值,在Rt△CAF3中,取得AF3的长,从而求得点F运动的路程,于是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1)如图所示:四边形OBDA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点C为线段AB的中点,∴CB=CA.∵点D与原点O关于点C对称,∴CO=CD.∴四边形OBDA是平行四边形.(2)①如图2所示;∵直线EF恰好平分四边形OBDA的面积,∴直线EF必过C(9,3).∵t=4,∴OE=4.∵BD∥OA,∴∠COE=∠CDF.∵在△OEC和△DFC中,∴△OEC≌△DFC.∴DF=OE=4.∴BF=12﹣4=8.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OB==6.∴4a=6+8.∴a=2+.②如图3所示:∵当t=5时,OE=5,∴点E的坐标(5,0).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EC==5.∵CE=CF,∴CF=5.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OB=BA=6,又∵OA=12.∴△OBA为直角三角形.∴∠OBA=90°.①在直角△F1BC中,CF1=5,BC=3,∴BF1=.∴OF1=6﹣.∴a=.②设F2的坐标为(b,6).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5.解得;b=5(舍去)或b=13.∴BF2=13﹣6=7.∴OB+BF2=6+7.∴a=.③∵BO∥AD,∴∠BAD=∠OBA=90°.∴AF3==.∴DF3=6﹣.∴OB+BD+DF3=6+12+6﹣=12﹣+12.∴a=.综上所述a的值为或或.。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年级数学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作图必须用 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C.B. D.2.分式x-2 1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A.x ≠ 1B.x>1C.x<1D. x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中国好声音节目”是必然事件 B.某种彩票中奖概率为 10%是指买十张一定有一张中奖 C.神舟飞船发射前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抽样调查D.了解某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4.若点 A(1,y1)、B(2,y2)在反比例函数 y= 1x的图像上,则 y1、y2 的大小关系为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 2+ 3= 5B.2 2- 2= 2C. (-4)×(-9)= -4× -9D. 6÷ 3= 36.如图,P 为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BD 上任一点,过点 P 作 PE⊥BC 于点 E,PF⊥CD 于点 F,连接 EF.给出以下 4 个结论:①△FP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P=EF;③AD=PD;④∠PFE=∠BAP.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是ADA.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第1页 共6页PFBE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不需写出解答 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7.使式子 x-3有意义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第 6 题)过程,8.若分式xx2--11的值为零,则 x 的值为 ▲ .9.计算32 2- 12的结果是 ▲ .10.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2)和(-2,3),则 m 的值为 ▲ . 11.如图,转盘被平均分成 8 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标注数字 1、2、3,4、5、6、7、8,任意 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 对于下列事件:①指针落在标有 5 的区域; ①指针落在 标有 10 的区域; ①指针落在标有奇数的区域;①指针落在能被 3 整除的区域.其中,发生可 能性最大的事件是 ▲ .(填写序号) 12.已知菱形的面积是 5,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x、y(x>0,y>0),则 y 与 x 的函数 表达式为 ▲ .13.如图,□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点 E,F 分别是线段 AO,BO 的中 点.若 AC+BD=24 cm,△OAB 的周长是 18 cm,则 EF 的长为 ▲ cm.y18273645(第 11 题)ADEOFBC(第 13 题)CEBD PxOA(第 15 题)14.已知等式n(n1+1) = 1n-n+1 1,对任意正整数 n 都成立.计算:1×12+ 2×13+3×14+4×15+…+n(n1+1) =▲.15.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0)、(0,2),对角线的交点为P,反比例函数y= kx(k>0)的图像经过点P,与边BA、BC分别交于点D、E,连接OD、OE、DE,则△ODE 的面积为 ▲ .16.设函数 y=x-2 与 y=3x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m,n),则m1 -1n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88 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 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7 分)解方程:x-1 2 = xx--21-3.第2页 共6页18.(8 分)计算:(1) 2a3 · 8a(a≥0);(2) 6 (2 3-31 3).19.(8 分)先化简[x-3 1-3 (x-1)2]÷xx- -21,然后从-1,0,1,2 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 x 的值代入求值.20.(8 分)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 40 只,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完全相同.小颖做摸球实验,搅匀后,她从盒子里随机摸出一只球记下颜色后,再把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下表是实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摸球的次数 n1002003005008001 000 3 000摸到白球的次数 m651241783024815991803m 摸到白球的频率 n0.650.620.593 0.604 0.601 0.599 0.601(1)请估计:当 n 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 ▲ ;(精确到 0.1) (2)若从盒子里随机摸出一只球,则摸到白球的概率的估计值为 ▲ ; (3)试估算盒子里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21.(8 分)某校开设武术、舞蹈、剪纸等三项活动课程,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这三项活动 课程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人从中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下面两幅统计 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 ;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已知该校有 1 200 名学生,请你根据样本估计全校学生中喜欢剪纸的人数.喜欢三类活动课程的学生人数条形统计图 人数30 302418141210660 武术舞蹈剪纸女生喜欢三类活动课程的人数扇形统计图男生 女生剪纸 武术 20% 舞蹈第3页 共6页22(. 8 分)小明到眼镜店调查了近视眼镜镜片的度数和镜片焦距的关系,发现镜片的度数(y 度) 是镜片焦距 x(厘米)(x>0)的反比例函数,调查数据如下表:眼镜片度数 y (度) 400 625 800 1000 1250 …镜片焦距 x (厘米) 25 16 12.5 10 8 … 表达式;(1)求 y 与 x 的函数(2)若小明所戴近视眼镜镜片的度数为 500 度,求该镜片的焦距.23.(8 分)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曾研究一列数,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这个数列的第 n 个数为 15[1+2 5n -1-2 5n](n 为正整数),例如这 个数列的第 8 个数可以表示为 15[1+2 58 -1-2 58].根据以上材料,写出并计算:(1)这个数列的第 1 个数; (2)这个数列的第 2 个数.24.(8 分)如图,在□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E,∠ABC 的平分线交 AD 于点 F.(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2)若AB=5,BF=8,AD=125, 则□ABCD的面积是 ▲ .AFDBEC(第 24 题)第4页 共6页25.(8分)“五一”期间,某商铺经营某种旅游纪念品.该商铺第一次批发购进该纪念品共花费 3 000元,很快全部售完.接着,该商铺第二次批发购进该纪念品共花费9 000元.已知第二次 所购进该纪念品的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个,第二次的进价比第一次的进价提高了20%. (1)求第一次购进该纪念品的进价是多少元? (2)若该纪念品的两次售价均为9元/个,两次所购纪念品全部售完后,求该商铺两次共盈利 多少元?26.(10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B 是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像上任意一点,将点 B 绕原点 O 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到点 A. (1)若点 A 的坐标为(4,2).①求 k 的值;①在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像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得①AOP 是等腰三角形且①AOP 是顶 角,若存在,写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 k=-1,点 B 在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像上运动时,判断点 A 在怎样的图像上运动? 并写出表达式.yB AOx(第 26 题)第5页 共6页27.(7 分)(1)方法回顾 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时,为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思路如下: 第一步添加辅助线:如图 1,在△ABC 中,延长 DE (D、E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到点 F,使得 EF=DE,连接 CF; 第二步证明△ADE①△CFE,再证四边形 DBCF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 DE∥BC,DE=12BC.ADEFBC图1(2)问题解决 如图 2,在正方形 ABCD 中,E 为 AD 的中点,G、F 分别为 AB、CD 边上的点,若 AG= 2,DF=3,∠GEF=90°,求 GF 的长.AEDGFB图2CD E AFGCB图3(3)拓展研究 如图 3,在四边形 ABCD 中,∠A=105°,∠D=120°,E 为 AD 的中点,G、F 分别为 AB、CD 边上的点,若 AG=3,DF=2 2 ,∠GEF=90°,求 GF 的长.第6页 共6页。

最新苏科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最新苏科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最新苏科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一、解答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1=∠2,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BC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C重合),将射线AE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交CD边于点F,AE、AF分别交BD于G、H两点.(1)当∠BEA=55°时,求∠HAD的度数;(2)设∠BEA=α,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DFA的大小;(3)点E运动的过程中,试探究∠BEA与∠FEA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1,矩形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点B的坐标为(6,8).D是AB边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将△BCD沿直线CD翻折,使点B落在点E处.(1)求直线AC所表示的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2,当点E恰好落在矩形的对角线AC上时,求点D的坐标;(3)如图3,当以O、E、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求△OEA的面积.4.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 的延长线于F,连接CF.(1)求证:AEF≌△DEB;(2)若∠BAC=90°,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5.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BD=BE,连接DE,Q 为DE的中点,有一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E点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1)如图1,连接DP、PQ,则S△DPQ=(用含t的式子表示);(2)如图2,M、N分别为AD、AB的中点,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PQ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如图3,连接CQ,AQ,试判断AQ、CQ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6.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CD,过E作EF∥DC交BC的延长线于F.(1)证明: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CDEF的周长是16cm,AC的长为8cm,求线段AB的长度.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AB// OC,点B,C的坐标分别为(15,8),(21,0),动点M从点A沿A→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C沿C→O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M,N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1)在t=3时,M点坐标,N点坐标;(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OAMN是矩形?(3)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NCB能否为菱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8.在Rt△AEB中,∠AEB=90°,以斜边AB为边向Rt△AEB形外作正方形ABCD,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如图1).(1)求证:EO平分∠AEB;(2)猜想线段OE与EB、EA之间的数量关系为(直接写出结果,不要写出证明过程);(3)过点C作CF⊥EB于F,过点D作DH⊥EA于H,CF和DH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G(如图2),求证: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9.化简求值:221211x x xx x x x++⎛⎫-÷⎪--⎝⎭,其中31x=-10.如图,矩形EFGH的顶点E,G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AD,BC上,顶点F,H在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1)求证:BG=DE;(2)若E为AD中点,FH=2,求菱形ABCD的周长.11.某商店分别花500元和750元先后两次以相同的进价购进某种商品,且第二次的数量比第一次多5千克.问第一次购进这种商品多少千克?12.某路口红绿灯的时间设置为:红灯40秒,绿灯60秒,黄灯4秒.当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小?根据什么?13.为更有效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某市就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工具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1和图2所示的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 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B 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度;(4)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E 的百分比是 .14.如图,在▱ABCD 中,BC =6cm ,点E 从点D 出发沿DA 边运动到点A ,点F 从点B 出发沿BC 边向点C 运动,点E 的运动速度为2cm /s ,点F 的运动速度为lcm /s ,它们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EF ∥AB .15.如图,已知()()1,0,0,3,90,30A B BAC ABC ︒︒∠=∠=.(1)求ABC ∆的面积;(2)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QAB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所有可能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3,2P m ⎛⎫ ⎪ ⎪⎝⎭,且过点P 作PH x ⊥轴于H ,请用含m 的代数式 表示梯形PHOB 的面积,并求当ABP ∆与ABC ∆面积相等时m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易证∠DAC=∠AC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D ∥BC ,AB ∥CD ,由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试题解析:证明:∵∠1+∠B+∠ACB=180°,∠2+∠D+∠CAD=180°,∠B=∠D ,∠1=∠2, ∴∠DAC=∠ACB ,∴AD ∥BC ,∵∠1=∠2,∴AB ∥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1)10°;(2)135DFA α∠=︒-;(3)∠BEA =∠FEA ,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3)延长CB 至I ,使BI =D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BA =∠BAD =90°,∴∠EAB =90°﹣∠BAE =90°﹣55°=35°,∴∠HAD =∠BAD ﹣∠EAF ﹣∠EAB =90°﹣45°﹣35°=10°;(2)∵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BA =∠BAD =∠ADF =90°,∴∠EAB =90°﹣∠BAE =90°﹣α,∴∠DAF =∠BAD ﹣∠EAF ﹣∠EAB =()90459045αα︒-︒-︒--︒=,∴∠DFA =90°﹣∠DAF =()9045α︒--︒=135°﹣α;(3)∠BEA =∠FEA ,理由如下:延长CB 至I ,使BI =DF ,连接AI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AB ,∠ADF =∠ABC =90°,∴∠ABI =90°,又∵BI =DF ,∴△DAF ≌△BAI (SAS ),∴AF =AI ,∠DAF =∠BAI ,∴∠EAI =∠BAI +∠BAE =∠DAF +∠BAE =45°=∠EAF ,又∵AE 是△EAI 与△EAF 的公共边,∴△EAI ≌△EAF (SAS ),∴∠BEA =∠FE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及全等三角形,关键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外角和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然后求解.3.(1)483y x =-+;见解析;(2)()6,5D ;见解析;(3)12或694,见解析. 【分析】(1)利用矩形的性质,求出点A 、C 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Rt △AE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即可求解;(3)①当EC =EO 时,ON =12OC =4=EM ,则△OEA 的面积=12×OA ×EM ;②当OE =OC 时,利用勾股定理得:22222NE EC CN EO ON =﹣=﹣,求出ON =234,进而求解. 【详解】 解:(1)∵点B 的坐标为()68,且四边形OABC 是矩形, ∴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6008,、,, 设AC 的表达式为y kx b +=,把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上式得608k b b +=⎧⎨=⎩,解得438k b ⎧=-⎪⎨⎪=⎩, ∴直线AC 所表示的函数的表达式483y x =-+; (2)∵点A 的坐标为()60,,点C 的坐标为()08,, ∴OA =6,OC =8.∴Rt △AOC 中,AC,∵四边形OABC 是矩形,∴∠B =90°,BC =6,AB =8,∵沿CD 折叠,∴∠CED =90°,BD =DE ,CE =6,AE =4,∴∠AED =90°,设BD =DE =a ,则AD =8﹣a ,∵Rt △AE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22248a a +-=,解得a =3, ∴点D 的坐标为()65,; (3)过点E 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EN ⊥OC ,EM ⊥OA ,OC ⊥OA ,∴∠ENO =∠NOM =∠OME =90°,∴四边形OMEN 是矩形,∴EM =ON .①当EC =EO 时,∵EC =EO ,NE ⊥OC ,∴ON =12OC =4=EM , △OEA 的面积=12×OA ×EM =12×6×4=12; ②当OE =OC 时,∵EN ⊥OC ,∴∠ENC =∠ENO =90°,设ON =b ,则CN =8﹣b ,在Rt △NEC 中,222NE EC CN -=,在Rt △ENO 中,222NE EO ON -=,即()2222688b b ---=,解得:b =234, 则EM =ON =234, △OEA 的面积=12×OA ×EM =12×6×234=694; 故△OEA 的面积为12或69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及一次函数,关键是灵活运用知识点及函数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常用勾股定理这个方法.4.(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AF∥BC得∠AFE=∠EBD,继而结合∠AEF=∠DEB、AE=DE即可判定全等;(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E是AD的中点,∴AE=DE,∵AF∥BC,∴∠AFE=∠DBE,∵∠AEF=∠DEB,∴△AEF≌△DEB;(2)∵△AEF≌△DEB,∴AF=DB,∵AD是BC边上的中线,∴DC=DB,∴AF=DC,∵AF∥D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BAC=90°,AD是BC边上的中线,∴AD=DC,∴□ADCF是菱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5.(1)15344t;(2)当t=52时,四边形MNQP为平行四边形,证明见解析;(3)AQ⊥CQ,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求BD=5,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S△DPQ=12(S△BED﹣S△BDP)可求解;(2)当t=52时,可得BP=52=12BE,由中位线定理可得MN∥BD,MN=12BD=5,PQ∥BD,PQ=12BD=5,可得MN∥PQ,MN=PQ,可得结论.(3)连接BQ,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QD+∠BQA=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Q=CQ,∠DCQ=∠CDQ,由“SAS”可证△ADQ≌△BCQ,可得∠AQD=∠BQC,即可得结论.【详解】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B=3,BC=4,∴BC=4,CD=3,∴BD=22BC CD+=5,∴BD=BE=5,∵Q为DE的中点,∴S△DPQ=12S△DPE,∴S△DPQ=12(S△BED﹣S△BDP)=11135t3222⎛⎫⨯⨯-⨯⨯⎪⎝⎭=15344t-.故答案为:15344t-.(2)当t=52时,四边形MNQP为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M、N分别为AB、AD的中点,∴MN∥BD,MN=12BD=52,∵t=52时,∴BP=52=12BE,且点Q是DE的中点,∴PQ∥BD,PQ=12BD=52,∴MN∥PQ,MN=PQ,∴四边形MNQP是平行四边形.(3)AQ⊥CQ.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Q,∵BD=BE,点Q是DE中点,∴BQ⊥DE,∴∠AQD+∠BQA=90°,∵在Rt△DCE中,点Q是DE中点,∴DQ=CQ,∴∠DCQ=∠CDQ,且∠ADC=∠BCD=90°,∴∠ADQ=∠BCQ,且BC=AD,DQ=CQ,∴△ADQ≌△BCQ(SAS),∴∠AQD=∠BQC,且∠AQD+∠BQA=90°,∴∠BQC+∠BQA=90°,∴∠AQC=90°,∴AQ⊥CQ.【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6.(1)详见解析;(2)10cm【分析】(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推知BD∥FC,2DE=BC,然后结合已知条件“EF∥DC”,利用两组对边相互平行得到四边形DCFE为平行四边形;(2)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B=2DC,即可得出四边形DCFE的周长=AB+BC,故BC=16﹣AB,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详解】(1)证明:∵D、E分别是AB、AC的中点,∴ED是Rt△ABC的中位线,∴ED∥BC.BC=2DE,又EF∥DC,∴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DC=EF,∵DC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AB=2DC,∴四边形DCFE的周长=AB+BC,∵四边形DCFE的周长为16cm,AC的长8cm,∴BC=16﹣AB,∵在Rt△ABC中,∠ACB=90°,∴AB2=BC2+AC2,即AB2=(16﹣AB)2+82,解得:AB=10cm,【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1)(3,8);(15,0);(2)t=7;(3)能,t=5.【分析】(1)根据点B、C的坐标求出AB、OA、OC,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M、CN,再求出ON,然后写出点M、N的坐标即可;(2)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当AM=ON时,四边形OAMN是矩形,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先求出四边形MNCB是平行四边形的t值,并求出CN的长度,然后过点B作BC⊥OC于D,得到四边形OAB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OD=AB,BD=OA,然后求出CD,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然后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验证.【详解】解:(1)∵B(15,8),C(21,0),∴AB=15,OA=8,OC=21,当t=3时,AM=1×3=3,CN=2×3=6,∴ON=OC-CN=21﹣6=15,∴点M(3,8),N(15,0);故答案为:(3,8);(15,0);(2)当四边形OAMN是矩形时,AM=ON,∴t=21-2t,解得t=7秒,故t=7秒时,四边形OAMN是矩形;(3)存在t=5秒时,四边形MNCB能否为菱形.理由如下:四边形MNCB是平行四边形时,BM=CN,∴15-t=2t,解得:t=5秒,此时CN=5×2=10,过点B作BD⊥OC于D,则四边形OABD是矩形,∴OD=AB=15,BD=OA=8,CD=OC-OD=21-15=6,在Rt△BCD中,BC=22=10,BD CD∴BC=CN,∴平行四边形MNCB是菱形,故,存在t=5秒时,四边形MNCB为菱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综合以及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梯形的问题、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1)求证见解析;(22OE=EB+EA;(3)见解析.【分析】(1)延长EA 至点F ,使AF =BE ,连接OF ,由SAS 证得△OBE ≌△OAF ,得出OE =OF ,∠BEO =∠AFO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2)判断出△EO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3)先根据ASA 证得△ABE ≌△ADH ,△ABE ≌△BCF ,△ADH ≌△DCG ,△DCG ≌△CBF ,得出FG =EF =EH =HG ,再由∠F =∠H =∠AEB =90°,由此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延长EA 至点F ,使AF =BE ,连接OF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OA =90°,OB =OA ,∵∠AEB =90°,∴∠OBE +∠OAE =360°﹣90°﹣90°=180°,∵∠OAE +∠OAF =180°,∴∠OBE =∠OAE ,在△OBE 与△OAF 中,0OB A OBE OAF BE AF =⎧⎪∠=∠⎨⎪=⎩,∴△OBE ≌△OAF (SAS ),∴OE =OF ,∠BEO =∠AFO ,∴∠AEO =∠AFO ,∴∠BEO =∠AEO ,∴EO 平分∠AEB ;(22OE =EB +EA ,理由如下:由(1)得:△OBE ≌△OAF ,∴OE =OF ,∠BOE =∠AOF ,∵∠BOE +∠AOE =90°,∴∠AOF +∠AOE =90°,∴∠EOF =90°,∴△EO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OE 2=EF 2,∵EF =EA +AF =EA +EB ,∴2OE 2=(EB +EA )2, 2OE =EB +EA ,OE =EB +EA ;(3)证明:∵CF ⊥EB ,DH ⊥EA ,∴∠F =∠H =∠AEB =90°,∵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AD ,∠BAD =90°,∴∠EAB +∠DAH =90°,∠EAB +∠ABE =90°,∠ADH +∠DAH =90°,∴∠EAB =∠HDA ,∠ABE =∠DAH .在△ABE 与△ADH 中,EAB HDA AB ADABE DAH ∠=∠⎧⎪=⎨⎪∠=∠⎩, ∴△ABE ≌△ADH (ASA ),∴BE =AH ,AE =DH ,同理可得:△ABE ≌△BCF ,△ADH ≌△DCG ,△DCG ≌△CBF ,∴BE =CF ,AE =BF ,AH =DG ,DH =CG ,DG =CF ,CG =BF ,∴CG +FC =BF +BE =AE +AH =DH +DG ,∴FG =EF =EH =HG ,∵∠F =∠H =∠AEB =90°,∴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9.11x +【分析】通分合并同类项,再约分,代入求值.【详解】 原式222111(1)x x x x x x -=⋅=+-+代入得原式3==.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混合运算要注意先去括号;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除法要统一为乘法运算.10.(1)详见解析;(2)8【分析】(1)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FG HE GFH EHF =∠=∠,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得BFG DHE ∠=∠,又根据菱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BF EDH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即可得证;(2)如图,连接EG ,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EG 的长,再根据中点的性质、菱形的性质、题(1)的结论可得四边形ABGE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AB 的长,然后根据菱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详解】(1)∵四边形EFGH 是矩形,//FG HE EH FG ∴=GFH EHF ∴∠=∠180,180BFG GFH DHE EHF ∠=︒-∠∠=︒-∠BFG DHE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BC ∴GBF EDH ∴∠=∠在BGF ∆和DEH ∆中,BFG DHE GBF EDH FG HE ∠=∠⎧⎪∠=∠⎨⎪=⎩()BGF DEH AAS ∴∆≅∆BG DE ∴=;(2)如图,连接EG∵四边形EFGH 是矩形,2FH =2EG FH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BC AD BC ∴=∵E 为AD 中点AE DE ∴=BG DE =,//AE BG AE BG ∴=∴四边形ABGE 是平行四边形2AB EG ∴==∴菱形ABCD 的周长为248⨯=故菱形ABCD 的周长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作图是解题的关键.11.第一次购进这种商品10千克【分析】根据“商店分别花500元和750元先后两次以相同的进价购进某种商品,且第二次的数量比第一次多5千克”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第一次购进这种商品x千克,则第二次购进这种商品(x+5)千克,由题意,得5007505x x=+,解得x=10.经检验:x=10是所列方程的解.答:第一次购进这种商品10千克.【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得出分式方程的解之后要验根.12.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绿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黄灯的可能性最小.【分析】根据在这几种灯中,每种灯时间的长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因为绿灯持续的时间最长,黄灯持续的时间最短,所以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绿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黄灯的可能性最小.【点睛】本题考查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根据时间长短确定可能性的大小是解答的关键.13.(1)5000;(2)条形统计图见解析;(3)18;(4)4%.【分析】(1)根据选A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总人数;(2)根据(1)中的结果,可以求得选C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选B的人数为250,调查的总人数为5000,即可计算出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B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4)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E的百分比.【详解】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2300÷46%=5000(人),故答案为:5000;(2)选用C的学生有:5000×30%=1500(人),补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B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0°×2505000=18°,故答案为:18;(4)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观点E的百分比是:2005000×100%=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4.t=2【分析】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BF=tcm,AE=(6﹣2t)cm,由EF∥AB,BF∥AE可得出四边形ABFE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BF=tcm,AE=(6﹣2t)cm,∵EF∥AB,BF∥AE,∴四边形ABFE为平行四边形,∴BF=AE,即t=6﹣2t,解得:t=2.答:当t=2秒时,EF∥A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找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12332)存在.(0,23Q或()32或(0,3-或33⎛⎫⎪⎪⎝⎭;(2)PHOB S 梯形334m =-,56m =-时,ABC ABP S S ∆∆=. 【分析】 (1)根据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B 、AC 的长,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设Q (0,a ),分三种情况①AB=BQ 时;②AB=AQ 时;③BQ=AQ 时进行讨论求解即可;(3)由题意,OH=﹣m ,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得()12PHOB S OB PH OH =⨯+⨯梯形334m =-,结合图形可得ABP ABO PAH S S S S ∆∆∆=+-梯形PHOB 33m =-,再由ABP ABC S S ∆∆=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m 值.【详解】()()()11,0,0,3A B , 2AB ∴=,又90,30BAC ABC ︒︒∠=∠=, 2BC AC ∴=,设AC a =,则2BC a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BC AB AC =+,即()2224a a =+,得:233a =, 11223232233ABC S AC AB ∆∴==⨯⨯=; ()2存在设()0,Q a ,则(2224,3AB BQ a ==-,221AQ a =+,①当AB BQ =时,即22AB BQ =, (243a ∴=-,解得:123a =232a =,()()120,23,0,32Q Q ∴=+=-; ②当AB AQ =时,即22AB AQ =, 241a ∴=+解得:3a =-或3a =(舍去,与B 重合),()30,3Q ∴-;③当BQ AQ =时,即22BQ AQ =, ()2231,232a a a ∴-=+=,解得:3a =, 430,Q ⎛⎫∴= ⎪ ⎪⎝⎭,综上:在y 轴上存在一点()0,23Q +或()0,32-或()0,3-或30,⎛⎫ ⎪ ⎪⎝⎭,使QAB ∆为等腰三角形;()33,P m ⎛ ⎝⎭, (),0H m ∴,3,12OH m PH AH m ∴=-==-+, ()12PHOB S OB PH OH ∴=⨯+⨯梯形, ()13322m =⨯⨯-⎭334m =,1113222AOB S OA OB ∆==⨯⨯=,()11122APH S AH PH m ∆==⨯-)1m =-, ABP ABO PAH S S S S ∆∆∆∴=+-梯形PHOB)124m =+--=, ABP ABC S S ∆∆=,+=, ∴112243m =-, 解得:56m =-,即S =梯形PHOB ,当56m =-时,ABC ABP S S ∆∆=.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方根、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各知识点串起来,进行探究、推理和计算.。

苏科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百度文库

苏科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百度文库

苏科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5AB =,6AC =,过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BDE ∆的面积为( )A .22B .24C .48D .442.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CD ,AD ∥BC ;②AB=CD ,AD=BC ;③AO=CO ,BO=DO ;④AB ∥CD ,AD=BC .其中一定能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共有A .1组B .2组C .3组D .4组 3.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D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4.如图,将△ABC 沿着它的中位线DE 折叠后,点A 落到点A ’,若∠C =120°,∠A =26°,则∠A ′DB 的度数是( )A .120°B .112°C .110°D .100°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6.如图,在△ABC 中,∠ACB=90°,BC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BC 于点D ,交AB 于点E ,且BE=BF ,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 为正方形的是( )A .BC=ACB .CF ⊥BFC .BD=DFD .AC=BF7.下面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为了解某校八年级3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8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320名学生的全体是总体B .8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 .每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D .8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9.我们把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若一个任意..四边形的面积为a ,则它的中点四边形面积为( )A .12aB . 23aC .34aD .45a 10.某校共有2000名学生,为了解学生对“七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则样本容量是( )A .2000B .200C .20D .2二、填空题11.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6只红球,1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只球.摸出的是红球的可能性_____摸出的是白球的可能性(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如图,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都是1,点A 、B 、C 、D 、O 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若COD 是由A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次得到的,则至少需要旋转______°.13.若分式x 3x 3--的值为零,则x=______.14.一个样本的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4组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5,则第5组的频率为______ 。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1)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1)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使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1C.x≥1D.x≠12.(3分)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A.等边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矩形D.圆3.(3分)下列事件中的必然事件是( )A.一箭双雕B.守株待兔C.水中捞月D.旭日东升4.(3分)下列分式中属于最简分式的是( )A.B.C.D.5.(3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当AB=BC时,它是菱形B.当∠ABC=90°时,它是正方形C.当AC=BD时,它是矩形D.当AC⊥BD时,它是菱形6.(3分)在“生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中,为了解甲、乙、丙、丁四所学校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小丽制定了如下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抽取乙校初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B.在丙校随机抽取600名学生进行调查C.随机抽取150名老师进行调查D.在四个学校各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7.(3分)在Rt△ABC中,∠C=90°,∠A=30°,BC=4,D、E分别为AC、AB边上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DE到F,使得EF=2ED,连接BF,则BF长为( )A.2B.2C.4D.48.(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则下列关于反比例函数y=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图象在一、三象限B.y随x的增大而减小C.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当x<0时,y>09.(3分)已知:a2+b2=3ab(a>b>0),则的值为( )A.B.3C.D.510.(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与坐标原点重合,点E是x轴上一点,连接AE、BE,若AD平分∠OAE,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AE上的点A、F,且AF=EF,△ABE的面积为18,则k的值为( )A.﹣6B.﹣12C.﹣18D.﹣2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2分)给出下列3个分式:,,,它们的最简公分母为.12.(2分)当x= 时,分式的值为零.13.(2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6的点数,抛掷这枚骰子,若抛到偶数的概率记作P1,抛到奇数的概率记作P2,则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14.(2分)已知实数a、b满足+|6﹣b|=0,则的值为.15.如图,面积为3的矩形OABC的一个顶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另三点在坐标轴上,则k= .16.(2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D作DH⊥BC于点H,连接OH,若OA=8,OH=6,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17.(2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1=k1x(k1≠0)与反比例函数y2=(k2≠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1),则关于x的不等式k1x﹣>0的解集为.18.(2分)如图,E为正方形ABCD中BC边上的一点,且AB=3BE=6,M、N分别为边CD、AB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MN⊥AE,则AM+NE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4分.)19.(8分)计算:(1)+|3﹣|﹣()2;(2)﹣(3+)(3﹣).20.(8分)(1)计算:;(2)解方程:.21.(6分)化简代数式÷(x+),并求当x=7时此代数式的值.22.(8分)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 ,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23.(8分)如图,在▱ABCD中,延长BC到点E,使得BC=CE,连接AE、DE.(1)求证: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AB=AE=4,BE=2,求四边形ACED的面积.24.(8分)某文具店王老板用240元购进一批笔记本,很快售完;王老板又用600元购进第二批笔记本,所购本数是第一批的2倍,但进价比第一批每本多了2元.(1)第一批笔记本每本进价多少元?(2)王老板以每本12元的价格销售第二批笔记本,售出60%后,为了尽快售完,决定打折促销,要使第二批笔记本的销售总利润不少于48元,剩余的笔记本每本售价最低打几折?25.(8分)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BC=10,P是AD边上一点,将△ABP沿着直线PB折叠,得到△EBP.(1)请在图2上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AD边上作出一点P,使P、E、C三点在一直线上(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此时AP的长为;(2)请在图3上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AD边上作出一点P,使BE平分∠PBC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此时△BEC的面积为.26.(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C两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以线段BC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BCD,顶点A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反比例函数y=(x>0,k >0)的图象经过点A,且与边CD相交于点E.(1)若BC=4,求点E的坐标;(2)连接AE,OE.①若△AOE的面积为24,求k的值;②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得AE⊥OA,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的边OC、OA分别在x轴、y轴上,已知B(m,4)(m>0),AB上有一点P(n,4),将△OAP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60°得到△OA1P1.(1)点A1的坐标为;连接PP1,若PP1⊥x轴,则n的值为;(2)如果m﹣n=2.①当点P1落在OC上时,求CP1的长;②请直接写出CP1最小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分析】根据中a≥0得出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即可.【解答】解:要使有意义,必须x﹣1≥0,解得:x≥1.故选:C.2.【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解答】解:A.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分析】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A、一箭双雕,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B、守株待兔,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C、水中捞月,是不可能事件,不符合题意;D、旭日东升,是必然事件,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4.【分析】最简分式的标准是分子,分母中不含有公因式,不能再约分.判断的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且观察有无互为相反数的因式,这样的因式可以通过符号变化化为相同的因式从而进行约分.【解答】解:A、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原式=﹣,不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原式=,不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原式=x﹣3,该式子不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分析】利用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及菱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得到该结论正确;B、当∠ABC=90°时,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能得到正方形,故错误,C、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以判断该选项正确;D、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得到该选项正确;故选:B.6.【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具体性和代表性解答即可.【解答】解:为了解甲、乙、丙、丁四所学校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在四个学校各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最具有具体性和代表性,故选:D.7.【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进而求出AE、EB,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DE∥BC,得到∠AED=∠AED=6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C=90°,∠A=30°,BC=4,∴AB=2BC=8,∠ABC=60°,∵E为AB边上的中点,∴AE=EB=4,∵D、E分别为AC、AB边上的中点,∴DE∥BC,∴∠AED=∠AED=60°,∴∠BEF=∠ABC=60°,在Rt△AED中,∠A=30°,∴AE=2DE,∵EF=2DE,∴AE=EF,∴△BEF为等边三角形,∴BF=BE=4,故选:C.8.【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可以得到k<0,b>0,从而可以得到b﹣k>0,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各个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k<0,b>0,∴b﹣k>0,∴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故选项A正确;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B错误、选项C错误;当x<0时,反比例函数y=的函数值y<0,故选项D错误;故选:A.9.【分析】首先进行配方,得出a+b以及a﹣b的值,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a>b>0,a2+b2=3ab,∴(a﹣b)2=ab,(a+b)2=5ab,∴a+b>0,a﹣b>0,∴的值为:.故选:A.10.【分析】连接BD,先由AD平分∠EAO得∠DAE=∠OAD,由矩形ABCD的性质得到∠OAD=∠ODA,从而得到∠EAD=∠ADO,故而AE∥BD,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E和△AOE的面积相等,然后设点A的坐标,结合AF=EF得到点F和点E的坐标,最后结合△AOE的面积求出k的取值.【解答】解:连接BD,则OA=OD,∴∠OAD=∠ADO,∵AD平分∠EAO,∴∠EAD=∠OAD,∴∠EAD=∠ADO,∴AE∥BD,∴S△AEB=S△AEO=18,设A(a,),∵AF=EF,∴F(2a,),E(3a,0),∴S△AEO=×(﹣3a)×=18,∴k=﹣12,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分析】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一个因式;(3)同底数幂取次数最高的,得到的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解答】解:分式,,的分母分别是ab、a3b,abc,故最简公分母是a2bc;故答案为a2bc.12.【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0;(2)分母≠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得x﹣2=0且x+2≠0,解得x=2.故当x=2时,分式的值为零.故答案为:2.13.【分析】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出P1,P2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抛到偶数的概率P1==,抛到奇数的概率P2==,则P1=P2.故答案为:P1=P2.14.【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和为0求出a、b的值,再代入化简.【解答】解:∵+|6﹣b|=0,又∵≥0,|6﹣b|≥0,∴a﹣3=0,6﹣b=0.∴a=3,b=6.∴==2.故答案为:15.【分析】因为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S是个定值,即S =|k|.【解答】解:根据题意,知S=|k|=3,k=±3,又因为反比例函数位于第四象限,k<0,所以k=﹣3,16.【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得OA=OC=8,OB=OD,AC⊥BD,则AC=16,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求出BD的长度,然后由菱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OA=OC=8,OB=OD,AC⊥BD,∴AC=2OA=16,∵DH⊥AB,∴∠BHD=90°,∴BD=2OH=2×6=12,∴菱形ABCD的面积=AC•BD=×16×12=96,故答案为:96.17.【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然后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写出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根据交点坐标和图象即可得出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1=k1x(k1≠0)与反比例函数y2=(k2≠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正比例函数y1=k1x(k1≠0)与反比例函数y2=(k2≠0)的图象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1),∴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1),如图,则关于x的不等式k1x﹣>0的解集为x<﹣3或0<x<3,故答案为:x<﹣3或0<x<3.18.【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AE的长,由“ASA”可证△ABE≌△DAH,可得DH=AE=2,通过证明四边形NEGM是平行四边形,可得NE=MG,MN=EG=AE=2,由AM+NE =AM+MG,则当点A,点M,点G三点共线时,即AM+NE的最小值为AG,由勾股定理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H∥MN,交AB于H,过点E作EG∥MN,过点M作MG∥NE,两直线交于点G,连接AG,∵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B=∠BAD=90°,∵AB=3BE=6,∴BE=2,∴AE===2,∵DH∥MN,AB∥CD,∴四边形DHNM是平行四边形,∴DH=MN,∵MN⊥AE,DH∥MN,EG∥MN,∴DH⊥AE,AE⊥EG,∴∠BAE+∠AHD=90°=∠AHD+∠ADH,∠AEG=90°,∴∠BAE=∠ADH,在△ABE和△DAH中,,∴△ABE≌△DAH(ASA),∴DH=AE=2,∴MN=DH=AE=2,∵EG∥MN,MG∥NE,∴四边形NEGM是平行四边形,∴NE=MG,MN=EG=AE=2,∴AM+NE=AM+MG,则当点A,点M,点G三点共线时,AM+NE的最小值为AG,∴AG===4,故答案为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4分.)19.【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进而合并得出答案;(2)直接分母有理化以及结合乘法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3+3﹣2﹣3=;(2)原式=﹣(9﹣6)=4+4+3﹣3=4+4.20.【分析】(1)先因式分解,再通分,最后同分母相加,结果化为最简分式;(2)先因式分解,再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系数化为一,最后一定检验.【解答】解:(1)原式=+===;(2)x(x+2)﹣(x+2)(x﹣2)=8,x2+2x﹣x2+4=8,2x=8﹣4,x=2,经检验x=2为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21.【分析】根据分式的加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解:÷(x+)=÷==,当x=7时,原式==.22.【分析】(1)根据A组的频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人数,然后即可计算出m的值,以及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2)根据D组所占的百分比和(1)中的结果,可以计算出D组的频数,从而可以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根据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解答】解:(1)本次调查的人数为:10÷10%=100,m%=40÷100×100%=40%,∴m=40,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360°=14.4°,故答案为:40,14.4;(2)D组的频数为:100×25%=25,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3)3000×=870(人),答: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有870人.23.【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D∥BC,AD=BC,再证AD=CE,即可得出结论;(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CE=90°,则平行四边形ACED是矩形,再由勾股定理得AC=,即可求解.【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BC=CE,∴AD=CE,∵AD∥CE,∴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2)解:由(1)得: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AB=AE,BC=CE=BE=,∴AC⊥BE,∴∠ACE=90°,∴平行四边形ACED是矩形,在Rt△ACE中,由勾股定理得:AC===,∴矩形ACED的面积=AC×CE=×=.24.【分析】(1)设第一批笔记本每本进价为x元,则第二批每本进价为(x+2)元,由题意:某文具店王老板用240元购进一批笔记本,很快售完;王老板又用600元购进第二批笔记本,所购本数是第一批的2倍,列出分式方程,解方程即可;(2)设剩余的笔记本每本打y折,由题意:王老板以每本12元的价格销售第二批笔记本,售出60%后,为了尽快售完,决定打折促销,要使第二批笔记本的销售总利润不少于48元,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1)设第一批笔记本每本进价为x元,则第二批每本进价为(x+2)元,由题意得:,解之得:x=8,经检验,x=8为原方程的解,答:第一批笔记本每本进价为8元.(2)第二批笔记本有:=60(本),设剩余的笔记本每本打y折,由题意得:,解得:y≥7.5,答:剩余的笔记本每本最低打七五折.25.【分析】(1)以C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交AD于点P,则∠CBP=∠CPB,而∠CBP =∠APB,所以AP=2(2)以为AB边再矩形内作等边三角形ABE,作∠ABE的角平分线BP与AD交于点P,则BE平分∠PBC,作EH⊥BC,然后求出BE,从而得到△BEC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2,点P为所作;∵CP=CB=10,∴PD===8,∴AP=AD﹣DP=10﹣8=2;故答案为2;(2)如图3,点P为所作,过E作EH⊥BC于H,∵△ABE为等边三角形,∴∠ABE=60°,BE=BA=6,∴∠EBC=30°,∴EH=BE=3,∴S△BEC=×10×3=15.故答案为15.26.【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BC=4,求得A(2,4),得到k=2×4=8,于是求得点E的坐标为;(2)①设A(a,2a)(a>0),则点,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②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OAB=∠B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B=DE,由①可知,A(a,2a)(a>0),则点,求得OB=a,,推出k=0,于是得到答案.【解答】解:(1)在正方形ABCD中,AB=BC=4,∴A(2,4),∵A(2,4)在的图象上,∴k=2×4=8,∵OC=OB+BC=6,∴x E=6,将x E=6代入中,得:,∴点E的坐标为;(2)①设A(a,2a)(a>0),则点,∵S梯形ABCE=S△AOE=24,∴得a2=9,∴k=2a2=18;②答:不存在,理由:∵AE⊥OA,∴∠OAB+∠BAE=90°,∵∠BAD=∠BAE+∠DAE=90°,∴∠OAB=∠DAE,∵∠ABO=∠D=90°,AB=AD,∴△OAB≌△EAD(ASA),∴OB=DE,由①可知,A(a,2a)(a>0),则点,∴OB=a,,∴,∴a=0,∴k=0,∵k>0,∴不符合题意,不存在.27.【分析】(1)连接AA1,过A1作A1D⊥x轴于D,设PP1与x轴交于E,根据将△OAP 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60°得到△OA1P1,B(m,4),可得∠AOA1=∠POP1=60°,OA=OA1=4,OP=OP1,即得A1D=OA1=2,OD==2,故A1(2,2),由PP1⊥x轴,可得∠POE=30°,在Rt△POE中,即得OP=8,OE=4,故n =4;(2)①连接PP1,过P作PF⊥x轴于F,由△POP1是等边三角形,PF⊥x轴,知P1F=OP1=PP1,而PF=4,即得P1F=,根据m﹣n=2,即BP=2=CF,即得CP1=CF﹣P1F=;②过A1作A1R⊥OA于R,过P1作P1S⊥A1R于S,由m﹣n=2,得m=2+n,C(2+n,0),证明△A1RO∽△P1A1S,可得OR:A1R:OA1=A1S:P1S:A1P1=1::2,OR=2,A1R=2,从而有P1(2+n,2﹣n),即得CP12=(n﹣)2+1,故CP12最小为1,CP1最小值是1.【解答】解:(1)连接AA1,过A1作A1D⊥x轴于D,设PP1与x轴交于E,如图:∵将△OAP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60°得到△OA1P1,B(m,4),∴∠AOA1=∠POP1=60°,OA=OA1=4,OP=OP1,∴∠A1OD=30°,△POP1是等边三角形,∴A1D=OA1=2,OD==2,∴A1(2,2),∵△POP1是等边三角形,∴∠OPP1=60°,∵PP1⊥x轴,∴∠OEP=90°,∴∠POE=30°,在Rt△POE中,PE=OA=4,∴OP=8,OE==4,∴P(4,4),即n=4,故答案为:(2,2),;(2)①连接PP1,过P作PF⊥x轴于F,如图:∵△POP1是等边三角形,PF⊥x轴,∴P1F=OP1=PP1,∵PF=4,∴P1F==,∵m﹣n=2,即BP=2=CF,∴CP1=CF﹣P1F=;②过A1作A1R⊥OA于R,过P1作P1S⊥A1R于S,如图:∵m﹣n=2,∴m=2+n,∴C(2+n,0),∵∠OA1P1=∠OAP=90°,∴∠RA1O=90°﹣∠SA1P1=∠A1P1S,又∠A1RO=∠A1SP1,∴△A1RO∽△P1A1S,∵∠AOA1=60°,OA=OA1=4,∴OR:A1R:OA1=A1S:P1S:A1P1=1::2,OR=2,A1R=2,∵P(n,4),∴A1P1=AP=n,∴A1S=n,P1S=n,∴P1(2+n,2﹣n),∴CP12=(2+n﹣2﹣n)2+(2﹣n﹣0)2=n2﹣2n+4=(n﹣)2+1,∴n=时,CP12最小为1,∴当P1(,),C(3,0)时,CP1取最小值,最小值是1.。

苏科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初二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一、解答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2,4),请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画出△A1B1C1绕原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1)求证:CE=CF;(2)若点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解答下列问题:(1)作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2)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形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4.在Rt△AEB中,∠AEB=90°,以斜边AB为边向Rt△AEB形外作正方形ABCD,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如图1).(1)求证:EO 平分∠AEB ;(2)猜想线段OE 与EB 、EA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直接写出结果,不要写出证明过程);(3)过点C 作CF ⊥EB 于F ,过点D 作DH ⊥EA 于H ,CF 和DH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G (如图2),求证: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5.解方程:224124x x x +-=-- 6.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1,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解答下列问题:(1)作出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的111A B C ∆;(2)作出111A B C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222A B C ∆.7.如图,在ABC 中,∠BAC =90°,DE 是ABC 的中位线,AF 是ABC 的中线.求证DE =AF .证法1:∵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 .∵AF 是ABC 的中线,∠BAC =90°,∴AF=,∴DE=AF.请把证法1补充完整,连接EF,DF,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DE=AF 证法2:8.解方程:x21 x1x-= -.9.(方法回顾)(1)如图1,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作一条直l交边BC于点P,BE⊥AP于点E,DF⊥AP 于点F,若DF=2.5,BE=1,则EF=.(问题解决)(2)如图2,菱形ABCD的边长为1.5,过点A作一条直线l交边BC于点P,且∠DAP=90°,点F是AP上一点,且∠BAD+∠AFD=180°,过点B作BE⊥AB,与直线l交于点E,若EF=1,求BE的长.(思维拓展)(3)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点P在AD所在直线上的上方,AP=2,连接PB,PD,若△PAD的面积与△PAB的面积之差为m(m>0),则PB2﹣PD2的值为.(用含m的式子表示)10.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区某校倡议八年级学生利用双休日加强课外阅读,为了解同学们阅读的情况,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同学周末阅读时间,并且得到数据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众数是小时,中位数是小时;(2)计算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3)该校八年级共有500人,试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1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 ﹣1)x+m 2=0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当x 12﹣x 22=0时,求m 的值.12.商店把进货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售出,每天可销售200件,现采用提高售价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0.5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件,物价局规定该商品的利润率不得超过60%,问商店应将售价定为多少,才能使每天所得利润为640元?商店应进货多少件?13.如图,点P 为ABC ∆的BC 边的中点,分别以AB 、AC 为斜边作Rt ABD ∆和Rt ACE ∆,且BAD CAE α∠=∠=,DPE β∠=.(1)求证:PD PE =.(2)探究:α与β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4.如图,已知()()1,0,0,3,90,30A B BAC ABC ︒︒∠=∠=.(1)求ABC ∆的面积;(2)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QAB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所有可能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3P m ⎛ ⎝⎭,且过点P 作PH x ⊥轴于H ,请用含m 的代数式 表示梯形PHOB 的面积,并求当ABP ∆与ABC ∆面积相等时m 的值?15.已知ABC ∆是边长为8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出发,分别在三角形的边或延长线上运动,他们的运动时间为()t s .()1如图1,若P 点由A 向B 运动,Q 点由C 向A 运动,他们的速度都是1/cm s ,连接PQ .则AP =__,AQ = ,(用含t 式子表示);()2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PQ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P 点由A 出发,沿射线AB 方向运动,Q 点由C 出发,沿射线AC 方向运动,P 的速度为3/,cm s Q 的速度为./acm s 是否存在某个a 的值,使得在运动过程中BPO ∆恒为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解:(1)如图所示:点A 1的坐标(2,﹣4).(2)如图所示,点A 2的坐标(﹣2,4).【解析】试题分析:(1)分别找出A 、B 、C 三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然后根据图形写出A 点坐标.(2)将△A 1B 1C 1中的各点A 1、B 1、C 1绕原点O 旋转180°后,得到相应的对应点A 2、B 2、C 2,连接各对应点即得△A 2B 2C 2.2.(1)见解析(2)成立【解析】试题分析:(1)由DF=BE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可证△CEB ≌△CFD ,从而证出CE=CF . (2)由(1)得,CE=CF ,∠BCE+∠ECD=∠DCF+∠ECD 即∠ECF=∠BCD=90°又∠GCE=45°所以可得∠GCE=∠GCF ,故可证得△ECG ≌△FCG ,即EG=FG=GD+DF .又因为DF=BE ,所以可证出GE=BE+GD 成立.试题解析:(1)在正方形ABCD 中,{BC CDB CDF BE DF∠∠===∴△CBE ≌△CDF (SAS ).∴CE=CF .(2)GE=BE+GD 成立.理由是:∵由(1)得:△CBE ≌△CDF ,∴∠BCE=∠DCF ,∴∠BCE+∠ECD=∠DCF+∠ECD ,即∠ECF=∠BCD=90°,又∵∠GCE=45°,∴∠GCF=∠GCE=45°. CE =CF∵∠GCE =∠GCF , GC =GC∴△ECG ≌△FCG (SAS ).∴GE=GF .∴GE=DF+GD=BE+GD .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1)作图见解析;(2)D(1,1),(-5,3),(-3,-1)【分析】(1)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分别写出点A 、B 、C 的对应点A 1、B 1、C 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 1B 1C 1;(2)分类讨论:分别以AB 、AC 、BC 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根据网格的特点,确定对角线后找对边平行,即可写出D 点的坐标.【详解】解:(1)如图,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0),(4,1),(2,2)---,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则点A 、B 、C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分别为(1,0),(4,1),(2,2)--,描点连线,△A 1B 1C 1即为所作:(2)分别以AB、AC、BC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则由图可知D点的坐标分别为:(3,1),(1,1),(5,3)---.故答案为:(1,1),(5,3),(3,1)【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作图即平行四边形存在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点的坐标,确定第四个点的坐标,以对角线作为分类讨论,不容易漏掉平行四边形的各种情况.4.(1)求证见解析;(22OE=EB+EA;(3)见解析.【分析】(1)延长EA至点F,使AF=BE,连接OF,由SAS证得△OBE≌△OAF,得出OE=OF,∠BEO=∠AFO,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2)判断出△EO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3)先根据ASA证得△ABE≌△ADH,△ABE≌△BCF,△ADH≌△DCG,△DCG≌△CBF,得出FG=EF=EH=HG,再由∠F=∠H=∠AEB=90°,由此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延长EA至点F,使AF=BE,连接OF,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OA =90°,OB =OA ,∵∠AEB =90°,∴∠OBE +∠OAE =360°﹣90°﹣90°=180°,∵∠OAE +∠OAF =180°,∴∠OBE =∠OAE ,在△OBE 与△OAF 中,0OB A OBE OAF BE AF =⎧⎪∠=∠⎨⎪=⎩,∴△OBE ≌△OAF (SAS ),∴OE =OF ,∠BEO =∠AFO ,∴∠AEO =∠AFO ,∴∠BEO =∠AEO ,∴EO 平分∠AEB ;(22OE =EB +EA ,理由如下:由(1)得:△OBE ≌△OAF ,∴OE =OF ,∠BOE =∠AOF ,∵∠BOE +∠AOE =90°,∴∠AOF +∠AOE =90°,∴∠EOF =90°,∴△EO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OE 2=EF 2,∵EF =EA +AF =EA +EB ,∴2OE 2=(EB +EA )2, 2OE =EB +EA , 2OE =EB +EA ;(3)证明:∵CF ⊥EB ,DH ⊥EA ,∴∠F =∠H =∠AEB =90°,∵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AD ,∠BAD =90°,∴∠EAB +∠DAH =90°,∠EAB +∠ABE =90°,∠ADH +∠DAH =90°,∴∠EAB =∠HDA ,∠ABE =∠DAH .在△ABE 与△ADH 中,EAB HDA AB ADABE DAH ∠=∠⎧⎪=⎨⎪∠=∠⎩, ∴△ABE ≌△ADH (ASA ),∴BE =AH ,AE =DH ,同理可得:△ABE ≌△BCF ,△ADH ≌△DCG ,△DCG ≌△CBF ,∴BE =CF ,AE =BF ,AH =DG ,DH =CG ,DG =CF ,CG =BF ,∴CG +FC =BF +BE =AE +AH =DH +DG ,∴FG =EF =EH =HG ,∵∠F =∠H =∠AEB =90°,∴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5.-1【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去分母得:(x+2)2-4=x 2-4,解得:x=-1,经检验x=-1是分式方程的解.【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6.(1)见解析 (2)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图形的旋转变换以及作图,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 、B 、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的点1A 、1B 、1C 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作图,找出点1A 、1B 、1C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点2A 、2B 、2C 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详解】【点睛】解答此类型题目首先要清楚旋转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按照图形定义进行作图,作图时先找点,继而由点连成线.7.2BC ,2BC ,证明见解析 【分析】 证法1: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DE=12BC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12BC ,等量代换证明结论;证法2:连接DF 、EF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DF ∥AC ,EF ∥AB ,证明四边形ADFE 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证明即可.【详解】证法1:∵DE 是△ABC 的中位线,∴DE=12BC , ∵AF 是△ABC 的中线,∠BAC=90°, ∴AF=12BC , ∴DE=AF ,证法2:连接DF 、EF ,∵DE 是△ABC 的中位线,AF 是△ABC 的中线,∴DF 、EF 是△ABC 的中位线,∴DF ∥AC ,EF ∥AB ,∴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BAC=90°,∴四边形ADFE 是矩形,∴DE=AF . 故答案为:12BC ;12B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8.2x =.【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去分母得:x 2-2x+2=x 2-x ,解得:x=2,检验:当x=2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9.(1)1.5;(2)58;(3)4m . 【分析】(1)【方法回顾】如图1,利用“AAS ”证明ABE ADF ≌,则BE AF =,AE DF =,然后利用EF AE AF =-得到DF BE EF -=.(2)【问题解决】证明()DAF ABE ASA △≌△,推出1DF AE AF EF AF ==+=+,AF BE =,再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3)【思维拓展】如图3中,过点P 作PN BA ⊥交BA 的延长线于N ,PM DA ⊥交DA 的延长线于M ,设PN x =,PM y =.设==AB AD a ,由PAD PAB S S m -=△△,推出1122ay ax m -=,可得2ay ax m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1)【方法回顾】如图1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 AD ∴=,90BAD ∠=︒,90BAE DAF ∠+∠=︒,90BAE ABE ∠+∠=︒,ABE DAF ∴∠=∠,()ABE ADF AAS ∴△≌△,BE AF ∴=,AE DF =,EF AE AF =-, 2.5DF =,1BE =2.51 1.5EF DF BE ∴=-=-=.故答案为1.5.(2)【问题解决】如图2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AD ∴=,BE AB ⊥,90ABE DAF ∴∠=∠=︒,180BAD AFD ∠+∠=︒,即180BAP FAD AFD ∠+∠+∠=︒,180ADF FAD AFD ∠+∠+∠=︒,BAP ADF ∴∠=∠,()DAF ABE ASA ∴△≌△,1DF AE AF EF AF ∴==+=+,AF BE =,90DAF ∠=︒,222AF AD DF ∴+=,2223()(1)2AF AF ∴+=+. 58AF ∴=,58BE AF ∴==. (3)【思维拓展】如图3中,过点P 作PN BA ⊥交BA 的延长线于N ,PM DA ⊥交DA 的延长线于M ,设PN x =,PM y =.90PMA MAN PNA ∠=∠=∠=︒,∴四边形PMAN 是矩形,PN AM x ∴==,PM AN y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AD ∴=,设==AB AD a ,PAD PAB S S m -=△△,∴1122ay ax m -=,2ay ax m ∴-=, 222222()[()]222()4PB PD x a y y a x ay ax ay ax m ∴-=++-++=-=-=,故答案为4m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10.(1)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见解析,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众数是1.5小时,中位数是1.5小时;(2)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32小时;(3)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为290人.【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学生数,从而可以求得阅读时间1.5小时的学生数,进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由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抽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众数、中位数.(2)根据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以求得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即可得.【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本次调查的学生数为:30÷30%=100,阅读时间1.5小时的学生数为:100﹣12﹣30﹣18=40,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由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知,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众数是1.5小时,中位数是1.5小时,故答案为1.5,1.5;(2)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100×(12×0.5+30×1+40×1.5+18×2)=1.32小时,即所有被调查同学的平均阅读时间为1.32小时.(3)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为500×40+18100=290(人).故答案为(1)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见解析,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众数是1.5小时,中位数是1.5小时;(2)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32小时;(3)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为290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11.(1)m≤14;(2)m=14.【分析】(1)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0,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2)由x12-x22=0得x1+x2=0或x1-x2=0;当x1+x2=0时,运用两根关系可以得到-2m-1=0或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据此即可求得m的值.【详解】解:(1)由题意有△=(2m-1)2-4m2≥0,解得m≤14,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14;(2)由两根关系,得根x1+x2=-(2m-1),x1•x2=m2,由x12-x22=0得(x1+x2)(x1-x2)=0,若x 1+x 2=0,即-(2m-1)=0,解得m =12, ∵12>14, ∴m =12不合题意,舍去, 若x 1-x 2=0,即x 1=x 2 ∴△=0,由(1)知m =14, 故当x 12-x 22=0时,m =14.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公式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2.商店应将售价定为12元,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商店应进货160件.【分析】设售价为x 元,则销售量为10200100.5x -⎛⎫-⨯ ⎪⎝⎭件,根据利润=数量⨯每件的利润,每天所得利润为640元列出方程,再根据利润率不得超过60%,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设售价为x 元,据题意得10(8)200106400.5x x -⎛⎫--⨯= ⎪⎝⎭化简得2281920x x -+=,解得112x =,216x = 又8860%x -<⨯12.8x ∴≤ 16x ∴=不合题意,舍去12x ∴=, ∴1210200101600.5--⨯=(件). 答:商店应将售价定为12元,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商店应进货160件.【点睛】本题考查了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的运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1)详见解析;(2)2180αβ+=︒,证明见解析.【分析】(1)如图,分别取AB 、AC 的中点M 、N ,连接DM 、PM 、PN 、NE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M NE =,DM PN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BMD CN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MP BAC ∠=∠=CNP ∠,进而可得DMP PNE ∠=∠,于是可根据SAS 证明MDP NPE ∆≅∆,从而可得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MP MPN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PN MDP ∠=∠,然后在DMP ∆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如图,分别取AB 、AC 的中点M 、N ,连接DM 、PM 、PN 、NE . 点P 为ABC ∆的边BC 的中点, ∴12PM AC =, NE 为Rt AEC ∆斜边上的中线,∴12NE AN AC ==, PM NE ∴=,同理可得:DM PN =,12DM AM AB ==, ADM BAD ∴∠=∠,2BMD BAD ∴∠=∠,同理,2CNE CAE ∠=∠,又BAD CAE α∠=∠=,BMD CNE ∴∠=∠,又PM 、PN 都是ABC ∆的中位线,//PM AC ∴,//PN AB ,BMP BAC ∴∠=∠,CNP BAC ∠=∠,BMP CNP ∴∠=∠,∴DMP PNE ∠=∠,MDP NPE ∴∆≅∆(SAS),PD PE ∴=;(2)解:α与β的数量关系是:2180αβ+=︒;证明://PN AB ,BMP MPN ∴∠=∠,∵MDP NPE ∆≅∆,EPN MDP ∴∠=∠,在DMP ∆中,∵180MDP DPM DMP ∠+∠+∠=︒,∴180MDP DPM DMB PMB ∠+∠+∠+∠=︒,而22DMB BAD α∠=∠=,2180EPN DPM MPN α∴∠+∠++∠=︒,DPE DPM MPN EPN β∠=∠+∠+∠=,2180αβ∴+=︒.【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4.(12332)存在.(0,23Q 或()32或(0,3-或3⎛ ⎝⎭;(2)PHOB S 梯形334m =,56m =-时,ABC ABP S S ∆∆=. 【分析】 (1)根据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B 、AC 的长,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设Q (0,a ),分三种情况①AB=BQ 时;②AB=AQ 时;③BQ=AQ 时进行讨论求解即可;(3)由题意,OH=﹣m ,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得()12PHOB S OB PH OH =⨯+⨯梯形334m =,结合图形可得ABP ABO PAH S S S S ∆∆∆=+-梯形PHOB 33=,再由ABP ABC S S ∆∆=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m 值.【详解】()()(11,0,3A B , 2AB ∴=,又90,30BAC ABC ︒︒∠=∠=, 2BC AC ∴=,设AC a =,则2BC a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BC AB AC =+,即()2224a a =+,得:233a =, 11223232233ABC S AC AB ∆∴==⨯⨯=; ()2存在设()0,Q a ,则(2224,3AB BQ a ==-,221AQ a =+,①当AB BQ =时,即22AB BQ =, (243a ∴=-,解得:123a =232a =, (()120,23,32Q Q ∴==;②当AB AQ =时,即22AB AQ =, 241a ∴=+ 解得:3a =3a =B 重合),(30,3Q ∴;③当BQ AQ =时,即22BQ AQ =, (2231,32a a a ∴=+=, 解得:3a =43Q ⎛∴= ⎝⎭,综上:在y 轴上存在一点(0,23Q +或()32或(0,3或30,3⎛ ⎝⎭,使QAB ∆为等腰三角形;()33,2P m ⎛ ⎝⎭, (),0H m ∴,3,1OH m PH AH m ∴=-==-+, ()12PHOB S OB PH OH ∴=⨯+⨯梯形, ()1332m =⨯⨯-⎭ 334m =, 11313222AOB S OA OB ∆==⨯⨯=, ()113122APH S AH PH m ∆==⨯-)31m =-, ABP ABO PAH S S S S ∆∆∆∴=+-梯形PHOB)33331424m m =+-- 33=, ABP ABC S S ∆∆=,33233+=, ∴112243m =-, 解得:56m =-,即S =梯形PHOB ,当56m =-时,ABC ABP S S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方根、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各知识点串起来,进行探究、推理和计算.15.(1)(),6AP tcm AQ t cm ==-;(2)存在,8163t s s=或;(3)存在, 3/a cm s =.【分析】(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表示出来(2)要讨论PA AB ⊥,PQ AC ⊥两种情况,即可求出对应的时间(3)根据BPQ ∆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作QM BP ⊥于M ,用a ,t 的代数式表示出AP ,CQ ,AQ ,BP 等边长,再根据ABC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30AQM ︒∠=,从而得出2AQ AM =,讨论P 在线段AB 内运动和P 在AB 外运动两种情况,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6AP tcm CQ tcm AQ t cm ===-()2存在8163t s s=或时,使得APQ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是 ①当PA AB ⊥时,由题意有28t t =-,解得83t s = ②当PQ AC ⊥时,由题意有()8,2t t =-解得163t s = ∴综上所述,存在8163t s s =或时,使得APQ ∆为直角三角形 ()3存在3/a cm s =时,BPQ ∆恒为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理由是:作QM BP ⊥于M ,如图2所示由题意得:3,AP t CQ at ==,则8,83AQ at BP t =+=-,PQ BQ QM BP =⊥12PM BM BP ∴==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 ︒∴∠=30AQM ︒∴∠=2AQ AM ∴=, ①当83t ≤时,由题意有832382t t at -⎛⎫+=+ ⎪⎝⎭,解得3/a cm s =, ②当83t ≥时,由题意有382382t t at -⎛⎫-=+ ⎪⎝⎭,解得3/a cm s =, ∴综上所述,存在3/a cm s =时,BPQ ∆恒为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动点等知识点,记住它们的常用性质和把动点问题转换成代数式求解问题是解题关键.。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y=x没有交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A.k>1 B.k<1 C.k>﹣1 D.k<﹣12.若ab<0,则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B.C.D.3.如图,反比例函数y1=和正比例函数y2=nx的图象交于A(﹣1,﹣3)、B两点,则﹣nx≥0的解集是( )A.﹣1<x<0 B.x<﹣1或0<x<1 C.x≤1或0<x≤1 D.﹣1<x<0或x≥1 4.如图,矩形AOBC中,顶点C的坐标(4,2),又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P,则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A.y=(x>0)B.y=(x>0)C.y=(x>0)D.y=(x>0)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与x轴相交于点C,AB⊥x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1,则AC的长为__________(保留根号).6.如图所示,P1(x1,y1)、P2(x2,y2),…,P n(x n,y n)在函数y=(x>0)的图象上,△OP1A1,△P2A1A2,△P3A2A3,…,△P n A n﹣1A 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OA1,A1A2,…,A n﹣1A n,都在x轴上,则y1+y2=__________,y1+y2+…+y n=__________.7.如图,已知双曲线)经过矩形OABC边AB的中点F,交BC于点E,且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2,则k=__________.8.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点A、D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F在AB上,点B、E在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上,正方形ADEF的面积为4,且BF=2AF,则k值为__________.9.已知n为正整数,是整数,则n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0.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__________.11.一个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的菱形,顺次连接它的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12.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36cm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__________.13.任何实数a,可用[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如[4]=4,[]=1.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8[]=2[]=1,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的,①对81只需进行__________次操作后变为1;②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二、解答题14.先化简,再求值:÷(a﹣1﹣),其中a是方程x2﹣x=2014的解.15.已知x是正整数,且满足y=+,求x+y的平方根.16.某中学为了解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情况,对部分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作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户外活动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图1);(2)若该中学共有10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为1小时的学生人数.17.如图,两个边长均为2的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DEF,点B、C、F在同一直线上,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置在D点处,DP交AB于点M,DQ交BF于点N.(1)求证:△DBM≌△DFN;(2)延长正方形的边CB和EF,分别与直角三角板的两边DP、DQ(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点G和点H,试探究下列问题:①线段BG与FH相等吗?说明理由;②当线段FN的长是方程x2+2x﹣3=0的一根时,试求出的值.18.如图,经过原点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与双曲线y=(k≠0)相交于A、B、P、Q四点,其中A、P两点在第一象限,设A点坐标为(3,1).(1)求k值及B点坐标;(2)若P点坐标为(a,3),求a值及四边形APBQ的面积;(3)若P点坐标为(m,n),且∠APB=90°,求P点坐标.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经过点B,连结OB.将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并延长至A,使OA=2OB,且点A的坐标为(4,2).(1)求过点B的双曲线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指出当x<﹣1时,y的取值范围;(3)连接AB,在该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S△ABP=S△ABO?若存在,求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如图①,两个菱形ABCD和EFGH是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对角线均在坐标轴上,已知菱形EFGH与菱形ABCD的相似比为1:2,∠BAD=120°,其中AD=4.(1)点D坐标为__________,点E坐标为__________;(2)固定图①中的菱形ABCD,将菱形EFCH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角(0°<α<90°),并延长OE交AD于P,延长OH交CD于Q,如图②所示,①当α=30°时,求点P的坐标;②试探究:在旋转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角度α,使得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推断出α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y=x没有交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A.k>1 B.k<1 C.k>﹣1 D.k<﹣1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作答.解答:解:直线y=x过一、三象限,要使两个函数没交点,那么函数y=的图象必须位于二、四象限,那么1﹣k<0,则k>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结合函数图象解答较为简单.2.若ab<0,则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B.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根据ab<0及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可以从a>0,b<0和a<0,b >0两方面分类讨论得出答案.解答:解:∵ab<0,∴分两种情况:(1)当a>0,b<0时,正比例函数y=ax数的图象过原点、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无此选项;(2)当a<0,b>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原点、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选项B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3.如图,反比例函数y1=和正比例函数y2=nx的图象交于A(﹣1,﹣3)、B两点,则﹣nx≥0的解集是( )A.﹣1<x<0 B.x<﹣1或0<x<1 C.x≤1或0<x≤1 D.﹣1<x<0或x≥1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求出≥nx,求出B的坐标,根据A、B的坐标结合图象得出即可.解答:解:∵﹣nx≥0,∴≥nx,∵反比例函数y1=和正比例函数y2=nx的图象交于A(﹣1,﹣3)、B两点,∴B点的坐标是(1,3),∴﹣nx≥0的解集是x<﹣1或0<x>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函数的图象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图象的能力.4.如图,矩形AOBC中,顶点C的坐标(4,2),又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P,则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A.y=(x>0)B.y=(x>0)C.y=(x>0)D.y=(x>0)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过P点作PE⊥x轴于E,PF⊥y轴于F,根据矩形的性质得S矩形OEPF=S矩形OACB=2,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求得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解答:解:过P点作PE⊥x轴于E,PF⊥y轴于F,如图,∵四边形OACB为矩形,点P为对角线的交点,∴S矩形OEPF=S矩形OACB=×8=2.∴k=2.∴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y=(x>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与x轴相交于点C,AB⊥x轴于点B,△A OB的面积为1,则AC的长为(保留根号).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勾股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由于△AOB的面积为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知k=2,解由y=x+1与联立起来的方程组,得出A点坐标,又易求点C的坐标,从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解答:解:∵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AB⊥x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1,∴k=2.解方程组,得,.∴A(1,2);在y=x+1中,令y=0,得x=﹣1.∴C(﹣1,0).∴AB=2,BC=2,∴AC==2.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图象交点坐标的求法及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与其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的关系,即S=|k|.6.如图所示,P1(x1,y1)、P2(x2,y2),…,P n(x n,y n)在函数y=(x>0)的图象上,△OP1A1,△P2A1A2,△P3A2A3,…,△P n A n﹣1A 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OA1,A1A2,…,A n﹣1A n,都在x轴上,则y1+y2=3,y1+y2+…+y n=3.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作P1B⊥x1轴于B,P2C⊥x轴于C,P3D⊥x轴于D,如图,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x1=y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x1•y1=9,易得y1=3,则A1(6,0),于是有x 2=6+y2,再利用x2•y2=9解得y2=3﹣3,同理得到x3=6+y3,y n=3﹣3,所以y1+y2+…+y n=3.解答:解:作P1B⊥x1轴于B,P2C⊥x轴于C,P3D⊥x轴于D,如图,∵△OP1A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x1=y1,而x1•y1=9,∴y1=3,∴A1(6,0),∴x2=6+y2,∵x2•y2=9,∴(6+y2)•y2=9,解得y2=3﹣3,∴y1+y2=3;∴A1A2=6﹣6,∴OA2=6,∴x3=6+y3,而x3•y3=9,∴(6+y3)•y3=9,解得y3=3﹣3,∴y n=3﹣3,∴y 1+y2+…+y n=3++3﹣3+3﹣3+3﹣3=3.故答案为3,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7.如图,已知双曲线)经过矩形OABC边AB的中点F,交BC于点E,且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2,则k=2.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如果设F(x,y),表示点B坐标,再根据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2,列出方程,从而求出k的值.解答:解:设F(x,y),E(a,b),那么B(x,2y),∵点E在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上,∴S△COE=ab=k,∵点F在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上,∴S△AOF=xy=k,∵S四边形OEBF=S矩形ABCO﹣S△COE﹣S△AOF,且S四边形OEBF=2,∴2xy﹣k﹣xy=2,∴2k﹣k﹣k=2,∴k=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的难点是根据点F的坐标得到其他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等于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8.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点A、D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F在AB上,点B、E在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上,正方形ADEF的面积为4,且BF=2AF,则k值为﹣6.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先由正方形ADEF的面积为4,得出边长为2,BF=2AF=4,AB=AF+BF=2+4=6.再设B点坐标为(t,6),则E点坐标(t﹣2,2),根据点B、E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利用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k=6t=2(t﹣2),即可求出k=﹣6.解答:解:∵正方形ADEF的面积为4,∴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2,∴BF=2AF=4,AB=AF+BF=2+4=6.设B点坐标为(t,6),则E点坐标(t﹣2,2),∵点B、E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6t=2(t﹣2),解得t=﹣1,k=﹣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9.已知n为正整数,是整数,则n的最小值是21.考点:二次根式的定义.分析:如果一个根式是整数,则被开方数是完全平方数,首先把化简,然后求n的最小值.解答:解:∵189=32×21,∴=3,∴要使是整数,n的最小正整数为21.故填:2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求值能力,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10.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2.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3=0,所以增根是x=3,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未知字母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3),得m=2+(x﹣3),∵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3=0,即增根是x=3,把x=3代入整式方程,得m=2.故答案为2.点评:解决增根问题的步骤:①确定增根的值;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11.一个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的菱形,顺次连接它的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是12cm2.考点:中点四边形.分析:根据顺次连接这个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且矩形的边长分别是菱形对角线的一半,问题得解.解答:解:∵E、F、G、H分别为各边中点∴EF∥GH∥AC,EF=GH=AC,EH=FG=BD,EH∥FG∥BD∵DB⊥AC,∴EF⊥EH,∴四边形EFGH是矩形,∵EH=BD=3cm,EF=AC=4cm,∴矩形EFGH的面积=EH×EF=3×4=12cm2,故答案为:12cm2.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连接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矩形,且矩形的边长是菱形对角线的一半.12.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36cm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6cm.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边长,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点B、D关于AC对称,再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BE与AC的交点即为所求的使PD+PE的和最小时的点P的位置,然后根据PD+PE=BE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36cm2,∴边长AB=6cm,∵△ABE是等边三角形,∴BE=AB=6cm,由正方形的对称性,点B、D关于AC对称,∴BE与AC的交点即为所求的使PD+PE的和最小时的点P的位置,∴PD+PE的和的最小值=BE=6cm.故答案为:6cm.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对称性,熟记性质以及最短路线的确定方法确定出PD+PE的和的最小值=BE是解题的关键.13.任何实数a,可用[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如[4]=4,[]=1.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8[]=2[]=1,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的,①对81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②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255.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专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①根据规律依次求出即可;②要想确定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关键是确定二次操作后数的大小不能大于4,二次操作时根号内的数必须小于16,而一次操作时正整数255却好满足这一条件,即最大的正整数为255.解答:解:①[]=9,[]=3,[]=1,故答案为:3;②最大的是255,[]=15,[]=3,[]=1,而[]=16,[]=4,[]=2,[]=1,即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正整数是255,故答案为:255.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猜想能力.二、解答题14.先化简,再求值:÷(a﹣1﹣),其中a是方程x2﹣x=2014的解.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将括号内的部分通分,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因式分解后约分即可.解答:解:原式=÷[﹣]=÷=•==,∵a是方程x2﹣x=2014的解,∴a2﹣a=2014,∴原式=.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熟悉约分、通分和因式分解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x是正整数,且满足y=+,求x+y的平方根.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平方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求出x的值,再求出y的值,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2﹣x≥0且x﹣1≠0,解得x≤2且x≠1,∵x是正整数,∴x=2,∴y=4,x+y=2+4=6,x+y的平方根是±.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6.某中学为了解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情况,对部分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作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户外活动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图1);(2)若该中学共有10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为1小时的学生人数.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时间是0.5小时的有10人,占20%,据此即可求得总人数,利用总人数乘以百分比即可求得时间是1.5小时的一组的人数,即可作出直方图;(2)先求出1小时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总人数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10÷20%=50(人),1.5小时的人数是:50×24%=12(人),如图:(2)根据题意得:1000×=400(人),答:该校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为1小时的学生人数是400人.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17.如图,两个边长均为2的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DEF,点B、C、F在同一直线上,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置在D点处,DP交AB于点M,DQ交BF于点N.(1)求证:△DBM≌△DFN;(2)延长正方形的边CB和EF,分别与直角三角板的两边DP、DQ(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点G和点H,试探究下列问题:①线段BG与FH相等吗?说明理由;②当线段FN的长是方程x2+2x﹣3=0的一根时,试求出的值.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如图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就可得出BD=FD,∠ADB=∠CDF=∠ADB=∠CFD=45°,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1=∠ADM,进而得出∠3=∠4,由ASA就可以得出结论;(2)①如图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GCD≌△HED就有CG=EH,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得出结论;②先解方程x2+2x﹣3=0就可以求出FN=1,得出CN=1,如图2,就可以得出△CND≌△FNH,得出CD=FH=2,就可以得出GB=2,GN=5,由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NH 的值,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1,∵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DEF是边长正方形,∴BC=FC,BD=FD,∠ABD=∠ADB=∠CDF=∠ADB=∠CFD=45°,∠DCB=∠DEF=∠E=∠HFN=∠ADC=90°.∴∠ADM+∠CDM=90°,∵∠PDQ=90°,∴∠CDM+∠CDN=90°.∴∠ADM=∠CDN.∴∠ADB﹣∠ADM=∠CDF﹣∠CDN,∴∠MDB=∠NDF.在△DBM和△DFN中,,∴△DBM≌△DFN(ASA);(2)①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DEF是边长正方形,∴BC=FC=EF,BD=FD,∠ABD=∠ADB=∠CDF=∠ADB=∠CFD=45°,∠DCB=∠DEF=∠CDE=∠E=∠HFN=∠ADC=90°.∴∠EDH+∠1=90°,∵∠PDQ=90°,∴∠CDM+∠1=90°.∴∠CDM=∠EDH.在△CDG和△EDH中,,∴△CDG≌△EDH(ASA),∴CG=EH,∴CG﹣CB=EH﹣EF,∴BG=FH.②∵x2+2x﹣3=0,∴x1=1,x2=﹣3.∵FN的长是方程x2+2x﹣3=0的一根,∴FN=1.∴CN=1,∴CN=FN.在△CND和△FNH中,,∴△CND≌△FNH(ASA),∴CD=FH=2,∴GB=2,∴GN=5.在Rt△FNH中,由勾股定理,得NH=.∴==.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等式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关键.18.如图,经过原点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与双曲线y=(k≠0)相交于A、B、P、Q四点,其中A、P两点在第一象限,设A点坐标为(3,1).(1)求k值及B点坐标;(2)若P点坐标为(a,3),求a值及四边形APBQ的面积;(3)若P点坐标为(m,n),且∠APB=90°,求P点坐标.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1)根据分别莲花山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k=3×1=3,再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得到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B点坐标为(﹣3,﹣1);(2)先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1,即P点坐标为(1,3),再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得到点P与点Q关于原点对称,所以点Q的坐标为(﹣1,﹣3),由于OA=OB,OP=OQ,则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到四边形APBQ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出AB,PQ,可得到即AB=PQ,于是可判断四边形APBQ 为矩形,再计算出PA和PB,然后计算矩形APBQ的面积;(3)前面已经证明四边形APBQ为平行四边形,加上∠APB=90°,则可判断四边形APBQ 为矩形,则OP=OA,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m2+n2=10,且mn=3,则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m+n)2﹣2mn=10,可得到m+n=4,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把m、n看作方程x2﹣4x+3=0的两根,然后解方程可得到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解答:解:(1)把A(3,1)代入y=得k=3×1=3,∵经过原点的直线l1与双曲线y=(k≠0)相交于A、B、∴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B点坐标为(﹣3,﹣1);(2)把P(a,3)代入y=得3a=3,解得a=1,∵P点坐标为(1,3),∵经过原点的直线l2与双曲线y=(k≠0)相交于P、Q点,∴点P与点Q关于原点对称,∴点Q的坐标为(﹣1,﹣3),∵OA=OB,OP=OQ,∴四边形APBQ为平行四边形,∵AB2=(3+3)2+(1+1)2=40,PQ2=(1+1)2+(3+3)2=40,∴AB=PQ,∴四边形APBQ为矩形,∵PB2=(1+3)2+(3+1)2=32,PQ2=(3﹣1)2+(1﹣3)2=8,∴PB=4,PQ=2,∴四边形APBQ的面积=PA•PB=2•4=16;(3)∵四边形APBQ为平行四边形,而∠APB=90°,∴四边形APBQ为矩形,∴OP=OA,∴m2+n2=32+12=10,而mn=3,∵(m+n)2﹣2mn=10,∴(m+n)2=16,解得m+n=4或m+n=﹣4(舍去),把m、n看作方程x2﹣4x+3=0的两根,解得m=1,n=3或m=3,n=1(舍去),∴P点坐标为(1,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比例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会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线段的长;理解坐标与图形的性质.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经过点B,连结OB.将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并延长至A,使OA=2OB,且点A的坐标为(4,2).(1)求过点B的双曲线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指出当x<﹣1时,y的取值范围;(3)连接AB,在该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S△ABP=S△ABO?若存在,求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1)作AM⊥x轴于点M,BN⊥x轴于点N,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OM∽△OBN,OA=2OB,再根据OA=2OB,点A的坐标为(4,2)可得出B点坐标,进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由函数图象可直接得出结论;(3)根据AB两点的坐标可知AB∥x轴,S△ABP=S△ABO=5,再分当点P在AB的下方与当点P在x轴上方两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作AM⊥x轴于点M,BN⊥x轴于点N,∵OB⊥OA,∠AMO=∠BNO=90°,∴∠BON+∠NBO=90°∵∠BOA=90°∴∠BON=∠AOM=90°∴∠AOM=∠NBO,∴△AOM∽△OBN.∵OA=2OB,∴==,∵点A的坐标为(4,2),∴BN=2,ON=1,∴B(﹣1,2).∴双曲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2)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1时,0<y<2;(3)存在.∵y A=y B,∴AB∥x轴,∴S△ABP=S△ABO=5,∴当点P在AB的下方时,点P恰好在x轴上,不合题意舍去;当点P在x轴上方时,点P在第二象限,得AB•(y P﹣2)=5,即×5×(y P﹣2)=5,解得y P=4,∴点P坐标为(﹣,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涉及到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难度适中.20.如图①,两个菱形ABCD和EFGH是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对角线均在坐标轴上,已知菱形EFGH与菱形ABCD的相似比为1:2,∠BAD=120°,其中AD=4.(1)点D坐标为(2,0),点E坐标为(0,1);(2)固定图①中的菱形ABCD,将菱形EFCH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角(0°<α<90°),并延长OE交AD于P,延长OH交CD于Q,如图②所示,①当α=30°时,求点P的坐标;②试探究:在旋转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角度α,使得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推断出α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由于∠BAD=120°,易知∠OAD=60°,通过解直角△AOD来求OD、OA的长度;然后利用相似比来求OE的长度;(2)由(1)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知,OA=2,OD=2,EF=2.①作PM⊥OA于点M,易求AM、PM的长度;②如果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那么首要满足的条件是AP∥FE,由于∠FEO=60°,因此∠APO必为60°,此时△AOP中,∠APO=∠OAP=60°,因此△AOP是等边三角形,已知两菱形的位似比为2:1,因此EF=AD,也就是EF=AP,由此可得出当α=60°时,AP EF,即四边形APEF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解:(1)如图①,∵∠BAD=120°,四边形ABCD是菱形,∴∠OAD=∠BAD=60°.又∵在直角△AOD中,AD=4,∴OA=AD•cos60°=4×=2,OD=AD•sin60°=4×=2.又菱形EFGH与菱形ABCD的相似比为1:2,∴OE:OA=1:2,∴OE=1,∴点D坐标为(2,0),点E坐标为(0,1).故答案是:(2,0),(0,1);(2)①由(1)知,OA=2,OD=2,∠OAD=60°.∵菱形EFGH与菱形ABCD的相似比为1:2,AD=4,∴EF=AB=AD=2.①当α=30°时,∠APO=90°,则AP=OA=1.如图②,作PM⊥OA于点M.则AM=AP=,PM=,∵OM=OA﹣AM=,∴点P的坐标是(,);②当α=60°时,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在旋转过程中,EF=2,∠FEO=60°,∠OAP=60°,当射线OE旋转角度α=60°时,得△AOP 是等边三角形,此时∠APO=60°,AP=2,∴AP=EF,∴∠APO=∠FEO,得AP∥EF,∴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当α=60°时,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旋转变换以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综合性强.在求线段OA和OD时,也可以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和勾股定理进行解答.。

苏科八年级苏科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八年级苏科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八年级苏科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一、选择题1.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5AB =,6AC =,过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BDE ∆的面积为( )A .22B .24C .48D .442.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CD ,AD ∥BC ;②AB=CD ,AD=BC ;③AO=CO ,BO=DO ;④AB ∥CD ,AD=BC .其中一定能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共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3.某市决定从桂花、菊花、月季花中随机选取一种作为市花,选到月季花的概率是( ) A .13B .12C .1D .0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M (2,2).规定“把正方形ABCD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M 的坐标变为( )A .(﹣2012,2)B .(﹣2012,﹣2)C .(﹣2013,﹣2)D .(﹣2013,2)5.若分式4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0 B .-2 C .4D .4或-26.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 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矩形,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A .矩形B .菱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7.“抛一枚均匀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这一事件是( ) A .必然事件 B .随机事件C .确定事件D .不可能事件8.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3x+36=0的两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3 B .15C .18D .13或189.如果把分式aa b-中的a 、b 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 )A .是原来的2倍B .是原来的4倍C .是原来的12D .不变10.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边AB 延长线上一点,且BD =BE ,则∠E 的大小为( )A .15°B .22.5°C .30°D .45°二、填空题11.小明用a 元钱去购买某种练习本.这种练习本原价每本b 元(b >1),现在每本降价1元,则他现在可以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_____.12.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BC =30°,则∠OCD =_____°.13.若分式x 3x 3--的值为零,则x=______.14.某口袋中有红色、黄色小球共40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为30%,则口袋中黄球的个数约为_____.15.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50名学生进行调查.整理样本数据如表: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1200名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是_____. 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BD 交于点O ,DE ⊥AC 于点E ,若∠AOD =110°,则∠CDE =________°.17.若点()23,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________. 18.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下列事件:①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②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③面朝上的点数是奇数,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_.19.若点A(﹣4,y1),B(﹣2,y2)都在反比例函数1yx=-的图象上,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y1_____y2.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是菱形,OB=OD=2,∠BOD=60°,将菱形OBCD绕点O旋转任意角度,得到菱形OB1C1D1,则点C1的纵坐标的最小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某校为了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决定举办一台文艺晚会,为了了解学生最喜爱的节目形式,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规定每人从“歌曲”,“舞蹈”,“小品”,“相声”和“其它”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题:最喜爱的节目人数歌曲15舞蹈a小品12相声10其它b(1)在此次调查中,该校一共调查了名学生;(2)a=;b=;(3)在扇形计图中,计算“歌曲”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估计最喜爱“相声”的学生的人数.22.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F,连接CF.(1)求证:AEF≌△DEB;(2)若∠BAC=90°,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23.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BD=BE,连接DE,Q 为DE的中点,有一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E点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1)如图1,连接DP、PQ,则S△DPQ=(用含t的式子表示);(2)如图2,M、N分别为AD、AB的中点,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PQ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如图3,连接CQ,AQ,试判断AQ、CQ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4.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上,且BE=DF求证:AC、EF互相平分.2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C=3.(1)在图①中,P是BC上一点,EF垂直平分AP,分别交AD、BC边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PE是菱形;(2)在图②中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面积最大的菱形,使得菱形的四个顶点都在矩形ABCD 的边上,并直接..标出菱形的边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6.解方程:x21 x1x-= -.27.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区某校倡议八年级学生利用双休日加强课外阅读,为了解同学们阅读的情况,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同学周末阅读时间,并且得到数据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众数是小时,中位数是小时;(2)计算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3)该校八年级共有500人,试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28.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D,BC⊥CD,AB=BC,∠ABC=120゜,∠MBN=60゜,∠MBN绕B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1)当∠MBN绕B点旋转到AE=CF时(如图1),试猜想线段AE、CF、EF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为.(不需要证明);(2)当∠MBN绕B点旋转到AE≠CF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CF、EF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先判断出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DE的长度,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BD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出△BDE是直角三角形,计算出面积即可.【详解】解:∵AD∥BE,AC∥DE,∴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AC=DE=6,在RT△BCO中,BO=224AB AO-=,即可得BD=8,又∵BE=BC+CE=BC+AD=10,∴△BDE是直角三角形,∴S△BDE=124 2DE BD⋅=.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属于基础题,求出BD的长度,判断△BDE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C解析:C【解析】如图,(1)∵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AB∥CD,∴∠ABC+∠BCD=180°,又∵∠BAD=∠BCD,∴∠BAD+∠ABC=180°,∴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3)∵在四边形ABCD中,AO=CO,BO=D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4)∵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四边形ABCD可能是等腰梯形,也可能是平行四边形;综上所述,上述四组条件一定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有3组.故选C.3.A解析:A【分析】共有3种花,选到月季花占其中的一种,利用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所有机会均等的可能共有3种,而选到月季花的机会有1种, 因此选到月季花的概率是13,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概率计算,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A解析:A 【分析】根据题意求得第1次、2次、3次变换后的对角线交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规律:第n 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为:当n 为奇数时为(2﹣n ,﹣2),当n 为偶数时为(2﹣n ,2),继而求得结果. 【详解】解:∵对角线交点M 的坐标为(2,2),根据题意得:第1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2),即(1,﹣2), 第2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2,2),即(0,2), 第3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3,﹣2),即(﹣1,﹣2),第n 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为:当n 为奇数时为(2﹣n ,﹣2),当n 为偶数时为(2﹣n ,2),∴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M 的坐标变为(﹣2012,2).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变化,对称与平移的性质.得到规律:第n 次变换后的对角线交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当n 为奇数时为(2﹣n ,﹣2),当n 为偶数时为(2﹣n ,2)是解此题的关键.5.C解析:C 【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可以得到4020x x -=⎧⎨+≠⎩,从而求出x 的值.【详解】解:由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4020x x -=⎧⎨+≠⎩,由40x -=,得:4x =, 由20x +≠,得:2x ≠-. 综上,得4x =,即x 的值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进行解题.6.D解析:D 【分析】先画出图形,再根据中位线定理、矩形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如图,点,,,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AD 的中点,四边形EFGH 是矩形 连接AC 、BD由中位线定理得://,//AC GH BD EH 四边形EFGH 是矩形 90EHG ∴∠=︒,即EH GH ⊥EH AC ∴⊥ BD AC ∴⊥即四边形ABCD 一定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线定理、矩形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依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并掌握中位线定理是解题关键.7.B解析:B 【详解】 随机事件.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就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即可判断: 抛1枚均匀硬币,落地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故抛1枚均匀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选B.8.A解析:A 【解析】试题解析:解方程x 2-13x+36=0得,即第三边长为9或4.边长为9,3,6不能构成三角形; 而4,3,6能构成三角形, 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3+4+6=13, 故选A .考点:1.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2.三角形三边关系.9.D解析:D 【分析】把2a 、2b 代入分式,然后进行分式的化简计算,从而与原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解:把2a 、2b 代入分式可得22222()a a aa b a b a b==---,由此可知分式的值没有改变,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分式的值不变.10.B解析:B 【分析】由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推出∠ABD=45°,由∠ABD=∠E+∠BDE ,BD=BE ,推出∠BDE=∠E ,即可求解. 【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D=45°, ∵∠ABD=∠E+∠BDE , ∵BD=BE , ∴∠BDE=∠E . ∴∠E=12×45°=22.5°,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二、填空题11.【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 ﹣1)元, 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本), 故答案为. 解析:1a b - 【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 ﹣1)元, 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1ab -(本), 故答案为1a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列代数式,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60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平分每一组对角解答即可. 【详解】解:∵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AC⊥BD,∠DBC=∠BDC=30°, ∴∠DOC=90°解析:60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平分每一组对角解答即可. 【详解】解:∵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AC ⊥BD ,∠DBC =∠BDC =30°, ∴∠DOC =90°,∴∠OCD =90°﹣30°=60°, 故答案为: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3【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详解】依题意,得|x|-3=0且x-3≠0,解得,x=-3.故答案是:-3.【点睛】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解析:-3【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详解】依题意,得|x|-3=0且x-3≠0,解得,x=-3.故答案是:-3.【点睛】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4.28【分析】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所以用黄球的频率乘以总球数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0×(1﹣30%)=28(个)答:口袋中黄球的个解析:28【分析】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所以用黄球的频率乘以总球数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0×(1﹣30%)=28(个)答:口袋中黄球的个数约为28个.故答案为:28.【点晴】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5.720【分析】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占比,再乘以1200即可得.【详解】由表可知,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占比为则(人)即估计该校1200名初中学生视解析:720【分析】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占比,再乘以1200即可得.【详解】由表可知,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占比为7914100%60% 50++⨯=则120060%720⨯=(人)即估计该校1200名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是720故答案为:720.【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的数量,理解题意,掌握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6.35【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得到∠OCD的度数,再根据DE⊥AC即可得到∠CDE的度数.【详解】∵∠AOD=110°,∴∠ODC+∠OCD=110°,∵四边形ABCD是解析:35【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得到∠OCD的度数,再根据DE⊥AC即可得到∠CDE 的度数.【详解】∵∠AOD=110°,∴∠ODC+∠OCD=110°,∵四边形ABCD是矩形,∴OC=OD,∴∠ODC=∠OCD=55°,又∵DE⊥AC,∴∠CDE=180°-∠OCD-∠DEC=180°-55°-90°=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7.6【详解】解:由题意知:k=3×2=6故答案为:6解析:6【详解】解:由题意知:k=3×2=6故答案为:618.①③②【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分别求出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然后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即可.【详解】解: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①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的有1种结果,其概率为;解析:①③②【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分别求出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然后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即可.【详解】解: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①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的有1种结果,其概率为16;②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的有4种结果,其概率为42 63 =;③面朝上的点数是奇数的有3种结果,其概率为31 62 =;∵112 623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②;故答案为:①③②.【点睛】考查了基本概率的计算及比较可能性大小,用到的知识点为:可能性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9.<【分析】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得出答案.【详解】∵反比例函数中,k =﹣1<0,∴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点A (﹣4,y1),B (﹣2,y2)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得出答案.【详解】 ∵反比例函数1y x=-中,k =﹣1<0,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点A (﹣4,y 1),B (﹣2,y 2)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上,且﹣2>﹣4, ∴y 1<y 2,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把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0.【分析】连接OC ,过点C 作CE⊥x 轴于E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E =BC =1,CE =,由勾股定理可求OC 的长,据此进一步分析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连接OC ,过点C 作CE⊥x 轴于点E ,解析:-【分析】连接OC ,过点C 作CE ⊥x 轴于E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E =12BC =1,CE 勾股定理可求OC 的长,据此进一步分析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连接OC ,过点C 作CE ⊥x 轴于点E ,∵四边形OBCD是菱形,∴OD∥BC,∴∠BOD=∠CBE=60°,∵CE⊥OE,∴BE=12BC=1,CE3∴2223OC OE CE=+=∴当点C1在y轴上时,点C1的纵坐标有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50;(2)8,5;(3)108°;(4)240人.【分析】(1)从表格和统计图中可以得到喜欢“小品”的人数为12人,占调查人数的24%,可求出调查人数,(2)舞蹈占50人的16%可以求出a的值,进而从总人数中减去其他组的人数得到b的值,(3)先计算“歌曲”所占的百分比,用360°去乘即可,(4)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喜欢“相声”的百分比估计总体的百分比,进而求出人数.【详解】(1)12÷24%=50人故答案为50.(2)a=50×16%=8人,b=50﹣15﹣8﹣12﹣10=5人,故答案为:8,5.(3)360°×1550=108°答:“歌曲”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08°;(4)1200×1050=240人答:该校1200名学生中最喜爱“相声”的学生大约有240人.【点睛】考查扇形统计图、频数统计表的制作方法,明确统计图表中的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AF∥BC得∠AFE=∠EBD,继而结合∠AEF=∠DEB、AE=DE即可判定全等;(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E是AD的中点,∴AE=DE,∵AF∥BC,∴∠AFE=∠DBE,∵∠AEF=∠DEB,∴△AEF≌△DEB;(2)∵△AEF≌△DEB,∴AF=DB,∵AD是BC边上的中线,∴DC=DB,∴AF=DC,∵AF∥D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BAC=90°,AD是BC边上的中线,∴AD=DC,∴□ADCF是菱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23.(1)15344t;(2)当t=52时,四边形MNQP为平行四边形,证明见解析;(3)AQ⊥CQ,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求BD=5,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S△DPQ=12(S△BED﹣S△BDP)可求解;(2)当t=52时,可得BP=52=12BE,由中位线定理可得MN∥BD,MN=12BD=5,PQ∥BD,PQ=12BD=5,可得MN∥PQ,MN=PQ,可得结论.(3)连接BQ,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QD+∠BQA=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Q=CQ,∠DCQ=∠CDQ,由“SAS”可证△ADQ≌△BCQ,可得∠AQD=∠BQC,即可得结论.【详解】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B=3,BC=4,∴BC=4,CD=3,∴BD=22BC CD+=5,∴BD=BE=5,∵Q为DE的中点,∴S△DPQ=12S△DPE,∴S△DPQ=12(S△BED﹣S△BDP)=11135t3222⎛⎫⨯⨯-⨯⨯⎪⎝⎭=15344t-.故答案为:15344t-.(2)当t=52时,四边形MNQP为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M、N分别为AB、AD的中点,∴MN∥BD,MN=12BD=52,∵t=52时,∴BP=52=12BE,且点Q是DE的中点,∴PQ∥BD,PQ=12BD=52,∴MN∥PQ,MN=PQ,∴四边形MNQP是平行四边形.(3)AQ⊥CQ.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Q,∵BD=BE,点Q是DE中点,∴BQ⊥DE,∴∠AQD+∠BQA=90°,∵在Rt△DCE中,点Q是DE中点,∴DQ=CQ,∴∠DCQ=∠CDQ,且∠ADC=∠BCD=90°,∴∠ADQ=∠BCQ,且BC=AD,DQ=CQ,∴△ADQ≌△BCQ(SAS),∴∠AQD=∠BQC,且∠AQD+∠BQA=90°,∴∠BQC+∠BQA=90°,∴∠AQC=90°,∴AQ⊥CQ.【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4.证明见解析【分析】连接AE、CF,证明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到AC、EF互相平分.【详解】解:连接AE、CF,∵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AD﹦BC,又∵DF﹦BE,∴AF﹦CE,又∵AF∥CE,∴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AC、EF互相平分.【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25.(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EF垂直平分AP推出AF=PF=AE=PE即可判断;(2)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和这条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作菱形的对角线,此时的菱形即为矩形ABCD内面积最大的菱形.【详解】(1)证明: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1=∠2,∵EF垂直平分AP,∴AF=PF,AE=PE,∴∠2=∠3,∴∠1=∠3,∴AE=AF,∴AF=PF=AE=PE,∴四边形AFPE是菱形;(2)如图②,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和这条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作菱形的对角线,连接各个点,所得的菱形即为矩形ABCD内面积最大的菱形;此时设菱形边长为x,则可得12+(3-x)2=x2,解得x=53,所以菱形的边长为5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6.2x .【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去分母得:x2-2x+2=x2-x,解得:x=2,检验:当x=2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27.(1)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见解析,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众数是1.5小时,中位数是1.5小时;(2)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32小时;(3)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为290人.【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学生数,从而可以求得阅读时间1.5小时的学生数,进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由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抽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众数、中位数.(2)根据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以求得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即可得.【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本次调查的学生数为:30÷30%=100,阅读时间1.5小时的学生数为:100﹣12﹣30﹣18=40,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由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知,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众数是1.5小时,中位数是1.5小时,故答案为1.5,1.5;(2)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100×(12×0.5+30×1+40×1.5+18×2)=1.32小时,即所有被调查同学的平均阅读时间为1.32小时.(3)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为500×40+18100=290(人).故答案为(1)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见解析,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众数是1.5小时,中位数是1.5小时;(2)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32小时;(3)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为290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28.(1)AE+CF=EF;(2)如图2,(1)中结论成立,即AE+CF=EF;如图3,(1)中结论不成立,AE=EF+CF.【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ABE≌△CB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E=∠CBF=30°,进而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2)如图2,延长FC到H,使CH=AE,连接BH,根据题意可得△BCH≌△BAE,则有BH=BE,∠CBH=∠ABE,进而可证△HBF≌△EBF,推出HF=EF,最后根据线段的等量关系可求解;如图3,在AE上截取AQ=CF,连接BQ,根据题意易得△BCF≌△BAQ,推出BF=BQ,∠CBF=∠ABQ,进而可证△FBE≌△QBE,推出EF=QE即可.【详解】解:(1)如图1,AE+CF=EF,理由如下:∵AB⊥AD,BC⊥CD,∴∠A=∠C=90°,∵AB=BC,AE=CF,∴△ABE≌△CBF(SAS),∴∠ABE=∠CBF,BE=BF,∵∠ABC=120°,∠MBN=60°,∴∠ABE=∠CBF=30°,∴11,22AE BE CF BF==,∵∠MBN=60°,BE=BF,∴△BEF是等边三角形,∴1122AE CF BE BF BE EF +=+==,故答案为AE+CF=EF;(2)如图2,(1)中结论成立;理由如下:延长FC到H,使CH=AE,连接BH,∵AB⊥AD,BC⊥CD,∴∠A=∠BCH=90°,∴△BCH≌△BAE(SAS),∴BH=BE,∠CBH=∠ABE,∵∠ABC=120°,∠MBN=60°,∴∠ABE+∠CBF=120°-60°=60°,∴∠HBC+∠CBF=60°,∴∠HBF=∠MBN=60°,∴∠HBF=∠EBF,∴△HBF≌△EBF(SAS),∴HF=EF,∵HF=HC+CF=AE+CF,∴EF=AE+CF,如图3,(1)中的结论不成立,为AE=EF+CF,理由如下:在在AE上截取AQ=CF,连接BQ,∵AB⊥AD,BC⊥CD,∴∠A=∠BCF=90°,∵AB=BC,∴△BCF≌△BAQ(SAS),∴BF=BQ,∠CBF=∠ABQ,∵∠MBN=60°=∠CBF+∠CBE,∴∠CBE+∠ABQ=60°,∵∠ABC=120°,∴∠QBE=120°-60°=60°=∠MBN,∴∠FBE=∠QBE,∴△FBE≌△QBE(SAS),∴EF=QE,∵AE=QE+AQ=EF+CE,∴AE=EF+C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初二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各小题的唯一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四个“中国结“的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23=( )A 5B 6C .23D .323.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330x x -+= B .22x xy -= C .212x x+=D .()21x x -=4.若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过点(1,-2),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A .12y x =B .12y x =-C .2y x= D .2y x=-5.利用配方法解方程221x x +=时,方程可变形为( )A .()212x += B .()212x -=C .()210x +=D .()210x -=6.若53a b =,则a bb +的值为( ) A .23 B .35C .83D .17.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四条边都相等 C .对角相等 D .对边平行8.某电影上映第一天票房收入约1亿元,以后每天票房收入按相同的增长率增长,三天后累计票房收入达到4亿元.若增长率为x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4x += B .()214x +=C .()2114x ++=D .()()21114x x ++++=9.如图,在△ ABC 中,DE BC ∥,若23AE BE =,则AED BCDE S S 四边形△的值为( )A .23B .49 C .425D .42110.关于x 的方程()()221x x p -+=(p 为常数)根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有两个相异正根B .有两个相异负根C .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D .无实数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1.计算22=________.121x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如果△A +△C =200°,那么△A 的度数是________度. 1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mx ++=的一个根是2,则m 的值为________. 15.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D ,AB 的中点,若AC =4,则EF 的长是________.16.反比例函数()0ky k x=<,当13x ≤≤时,函数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4,则k =________. 17.分式41m -的值是整数,则正整数m 的值等于________. 18.如图,在菱形ABCD 中,△B =60°,BC =4,动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AD 上,且BE =AF .则EF 长度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6分)计算:(11827123(2)1212363⎛⎝ 20.(本题满分8分) 解方程:(1)2x x =; (2)()2215x x +=.21.(本题满分8分) 解分式方程:(1)3202x x -=-; (2)31244xx x -+=--. 22.(本题满分5分) 先化简,再求值:352242a a a a -⎛⎫÷+- ⎪--⎝⎭,其中12a =-. 23.(本题满分6分)为了解某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小组对该市这学期初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册数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 (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市共有12000名初中生,估计该市初中学生这学期课外阅读超过2册的人数. 24.(本题满分6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点E ,F 对角线AC 上,且AE =CF .连接BE ,DF ,若BE =DF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5.(本题满分9分)类比和转化是数学中解决新的问题时最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回顾旧知,类比求解】12x +=.解:去根号,两边同时平方得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x =________. 经检验,x =________是原方程的解. 【学会转化,解决问题】 运用上面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30x -=; (224521x x x +=.26.(本题满分9分)如图,直线y =3x 与反比例函数ky x=交于点A ,B ,点C 的坐标为(5,0),AC =5.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直接写出不等式30kx x-<的解集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无需解答过程) (3)过点B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D ,求△ ACD 的面积.27.(本题满分9分)如图,在△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C 于点D ,E ,BE 交AD 于点F ,AB =AD .(1)求证:BFD CAB ∽△△; (2)求证:AF =DF ; (3)EFFB的值等于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无需解答过程)28.(本题满分10分)如图,正方形ABCD 中,5AB =E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DE =AB ,()090EDC αα∠=︒<<︒连结CE ,AE ,过点D 作DF △AE ,垂足为F .直线DF 交CE的延长线于点G ,连结AG .(1)当α=20°时,求△DAE 的度数; (2)判断△AEG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当GF =1时,求CE 的长.参考答案11.2 12.1x ≥- 13.100 14.72-15.2 16.6-17.2,3,518.23三、解答题19.(1)解:原式=323323332= (2)解:原式27232=12232=92=20.(1)解:移项得:20x x -=,∴()10x x -=,∴10x =,21x =(2)解:去括号并移项得:22520x x -+=,∴()()2120x x --=∴12x =,212x =21.(1)解:去分母得:3(x -2)-2x =0 解得:x =6经检验:x =6是原方程的解 △ 原方程的解为x =6(2)解:去分母得:–3+2(x -4)=1-x 解得:x =4经检验:x =4是原方程的增根 △ 原方程无解22.解:原式()23452222a a a a a ⎛⎫--=÷- ⎪---⎝⎭()()()322233a a a a a --=⨯-+-()123a =-+ 当12a =-时,原式1115232=-=-⎛⎫-+ ⎪⎝⎭23.解:(1)100(2)略 (3)2010120003600100+⨯= 24.证明:在△AEB 和△CFD 中AE CF AB CD BE DF =⎧⎪=⎨⎪=⎩∴()SSS AEB CFD ≌△△∴EAB FCD ∠=∠∴AB CD ∥ △AB =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线四边形 25.(1)x +1=4;3;3 (2)△ 23x -= 两边平方得x -2=9△x =11经检验x =11是原方程的解 △ 原方程的解为x =11△ 24512x x x +=+两边同时平方得2245441x x x x +=++ 解得1x =经检验x =1是原方程的解 △ 原方程解为x =1 26.解:(1)设点A 坐标为(t ,3t ),作AE △x 轴,则OE =t ,AE =3t ,△ CE =5-3t 在Rt△AEC 中,222AE CE AC += △()()222355t t +-= 解得t =1△ A (1,3)△ k =xy =3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3y x= (2)由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知B (-1,-3) △ 不等式的解集为x <-1或0<x <1 (3)依题意点D 坐标为(0,-3) 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1130y k x k =-≠ 将A 点坐标代入得16k =()1630y x k =-≠ 令0y =得12x =∴1,02F ⎛⎫ ⎪⎝⎭ ∴()192733222ACD ACF DCFS S S =+=⨯⨯+=△△△27.解:(1)△ DE 垂直平分BC ,∴12BD CD BC ==,BE CE = △△C =△EBD△AB =AD ,△△FDB =△ABD ,△BFD CAB ∽△△ (2)由(1)可知12FD BD AB BC ==,1122FD AB AD AF ===,即AF =FD (3)1328.解:(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C =90°,AB =AD , △△CDE =20°,△△ADE =70°,△DE =AB ,△DA =DE ,△ ()118070552DAE DEA ∠=∠=⨯︒-︒=︒. (2)结论:△AE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AD =DE ,DF △AE ,△ DG 是AE 的垂直平分线,△ AG =GE ,△ △GAE =△GEA , △DE =DC =AD ,△△DAE =△DEA ,△DEC =△DCE ,△△DAE +△DEA +△DEC +△DCE +△ADC =360°,△△DEA +△DEC =135°, △△GEA =45°,△△GAE =△GEA =45°,△△AGE =90°, △△AE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如图,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210AC ==,△△AE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F △AE ,△GF =AF =EF =1,△2AG GE ==,∵222AC AG GC =+,∴22GC =2EC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参考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参考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语句所描述的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清明时节雨纷纷C .没有水分,种子发芽D .太阳从东方升起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若式子x +3x -3+x +5x -4有意义,则x 满足的条件是( )A .x ≠3且x ≠-3B .x ≠3且x ≠4C .x ≠4且x ≠-5D .x ≠-3且x ≠-5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2=-3B .3×5=15C .(2)2=4D .14÷7=2 5.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AOB =60°,则ABBC =( )A .12 B .3-12 C .32 D .336.(教材P132练习T2)点(-5,y 1),(-3,y 2),(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像上,则( )A .y 1>y 2>y 3B .y 3>y 1>y 2C .y 2>y 1>y 3D .y 1>y 3>y 2 7.代数式x -2x 2-4x +4÷1x +6的值为F ,则F 为整数值的个数有( )A .0个B .7个C .8个D .无数个8.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内的一个动点,且AD =EB =8,BF =2,则DE +CF的最小值为()A.10B.311C.7 2D.97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9.函数y=xx+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0.计算:(5+1)(5-1)=________.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其中点A在x 轴正半轴上.若BC=3,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12.某林木良种繁育试验基地为全面掌握“无絮杨”品种苗的生长规律,定期对培育的1 000棵该品种苗进行抽测.如图是某次随机抽测该品种苗的高度x(cm)的统计图,则此时该基地高度不低于300 cm的“无絮杨”品种苗约有________棵.13.反比例函数y=kx(k≠0)在第一象限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点A的坐标为(3,1),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k的值为________.14. 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3-mx+2=1的解为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15.当今大数据时代,“二维码”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某兴趣小组从某个二维码中截取部分开展数学实验活动.如图,在边长为3 cm 的正方形区域内通过计算机随机掷点,经过大量重复试验,发现点落在区域内黑色部分的频率稳定在0.7左右,据此可以估计这个区域内白色部分的总面积约为________.16.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分别是线段OB ,OA 上的点,若AE =BF ,AB =5,AF =1,BE =3,则BF 的长为________. 17.如图,Rt △OAB 与Rt △OBC 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BOC =30°,BA ⊥OA ,CB ⊥OB ,若AB =3,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像恰好经过点C ,则k =________.18.如图,∠BOD =45°,BO =DO ,点A 在OB 上,四边形ABCD 是矩形,连接AC ,BD 交于点E ,连接OE 交AD 于点F .下列四个判断:①OE 平分∠BOD ;②∠ADB =30°;③DF =2AF ;④若点G 是线段OF 的中点,则△AE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19~26题每题6分,27~28题每题9分,共66分) 19.计算: (1)x xy 2÷⎝ ⎛⎭⎪⎫-23x y ×12x 4y ; (2)(3-2)2+12.20.解方程: (1)3x x -1-21-x =1; (2)x x -2-1=4x 2-4x +4.21.先化简,再求值:⎝ ⎛⎭⎪⎫1-x +1x ÷x 2-1x 2-x ,其中x =2-1.22.今年五一文旅消费强势爆发,旅游数据创新高,国家文旅部公布的5年来全国“五一”假期旅游数据见下表: 年份 接待游客(亿人次) 同比增长率 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率 2019 1.95 13.70% 1 200.0 16.10% 2020 1.15 -41.03% 480.0 -60.00% 2021 a 100.00% 1 152.0 140.00% 2022 1.6 -30.43% 660.0 -42.71% 20232.7471.25%b125.00%知识链接:同比增长率=(当年发展水平-上一年同期水平)÷上一年同期水 平×100%,如2023年的接待游客同比增长率=(2.74-1.6)÷1.6×100%=71.25%,2020年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率=(480-1 200)÷1 200×100%=-60.00%. (1)求表中的数据a ;(2)请补全如下的接待游客人数与年份的折线统计图;(3)小明说“在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两个方面2023年全国‘五一’假期已全面超越2019年全国‘五一’假期”,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3.随着2022年底城东快速路的全线通车,徐州主城区与东区之间的交通得以有效改善,某人乘车从徐州东站至戏马台景区,可沿甲路线或乙路线前往.已知甲、乙两条路线的长度均为12 km,甲路线的平均速度为乙路线的32倍,甲路线的行驶时间比乙路线少10 min,求甲路线的行驶时间.2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相交于点O,OA=3,BD =8,AB=5.(1)△AOB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2)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k1x+b与双曲线y2=k2x相交于A(-2,3),B(m,-2)两点.(1)求y1,y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过点B作BP∥x轴交y轴于点P,求△ABP的面积;(3)根据函数图像,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26.如图,已知在△ABC中,点D是AC的中点,过点D作DE⊥AC交BC于点E,过点A作AF∥B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E,CF.(1)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2)若CF=2,∠F AC=30°,∠B=45°,求四边形ABCF的周长.27.△ABC中,∠ACB=90°,AC=BC,点D为边AB的中点,点E在线段CD上,连接AE,将线段A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F,连接CF.(1)如图①,当点E与点D重合时,求证:CF=AE;(2)当点E在线段CD上(与点C,D不重合)时,依题意补全图②;用等式表示线段CF,ED,A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8.[概念认识]有一组对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对直角四边形”.[数学理解](1)下列有关“对直角四边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①对直角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②对直角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③对直角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内角的对角;④对直角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2)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90°,AB=20,BC=24,CD=7,AD=15.求证:四边形ABCD是对直角四边形;[问题解决](3)如图②,在对直角四边形ABCD中,∠DAB=∠BCD=90°,若CA平分∠BCD.求证AB=AD.答案一、1.B 2.A 3.B 4.B5.D 【点拨】∵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BC =90°,AO =BO .∵∠AOB =60°,∴△ABO 是等边三角形. ∴∠BAO =60°.∴∠ACB =30°.∴AC =2AB . ∴BC =3AB .∴AB BC =33. 6.B7.B 【点拨】x -2x 2-4x +4÷1x +6=x -2(x -2)2·(x +6)=x +6x -2=x -2+8x -2=1+8x -2.∵代数式x -2x 2-4x +4÷1x +6的值为F ,且F 为整数∴8x -2为整数,且x ≠2. ∴x -2的值为1,8,4,-1,-8,-2,-4,共7个 ∴F 为整数值的个数有7个.8.A 【点拨】如图,取BG =BF =2,连接EG ,CE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C =CD =AD =8 ∴CG =BC -BG =6. ∵EB =8,BF =2 ∴EF =6.在△BGE 和△BFC 中⎩⎨⎧BG =BF ,∠EBG =∠CBF ,BE =BC =8,∴△BGE ≌△BFC (SAS).∴∠BEG=∠BCF,∠BGE=∠BFC.∴∠EGC=∠CFE.∵BE=BC=8,∴∠BEC=∠BCE,即∠FEC=∠GCE.∴∠FCE=∠GEC.又∵CG=EF=6,∠EGC=∠CFE,∴△GEC≌△FCE.∴EG=CF.∴DE+CF=DE+EG.∴当E,G,D三点共线时,DE+CF=DE+EG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DG的长.在Rt△CDG中,DG=DC2+CG2=10,即DE+CF的最小值为10.二、9.x>-310.411.(3,0)12.28013.1(答案不唯一)14.m>1且m≠315.2.7 cm2【点拨】∵经过大量重复试验,发现点落在区域内黑色部分的频率稳定在0.7左右,∴估计点落在区域内白色部分的概率为1-0.7=0.3.∴估计区域内白色部分的总面积约为3×3×0.3=2.7(cm2).16.22 【点拨】如图,过A作AN⊥BD于N,过B作BM⊥AC于M∴∠ANO=∠ANB=∠BMA=90°.∵四边形ABCD是矩形∴OB=12BD,OA=12AC,AC=BD.∴OB=OA.∵S△AOB=12OB·AN=12OA·BM,∴AN=BM.∵AE=BF,∴Rt△ANE≌Rt△BMF(HL).∴FM=EN.∵AN=BM,AB=BA,∴Rt△ABN≌Rt△BAM(HL).∴BN=AM.设FM=EN=x.∵AF=1,BE=3,∴BN=3-x,AM=1+x.∴3-x=1+x.∴x=1.∴FM=1,AM=2.∵AB=5,∴BM=AB2-AM2=21.∴BF=FM2+BM2=1+21=22.17.4 3 【点拨】如图,过点C作CE⊥x轴,垂足为E.∵BA ⊥OA ,CB ⊥OB ,∴∠OAB =∠OBC =90°.∵∠AOB =∠BOC =30°,AB = 3 ∴OB =2AB =23,BC =12OC ,∠COE =90°-30°-30°=30°.在Rt △OBC 中,OB 2+BC 2=OC 2,∴12+14OC 2=OC 2.∴OC =4(负值已舍去).∴CE =12OC =2,∴OE =OC 2-CE 2=2 3.∴点C (23,2),∴k =23×2=4 3.18.①③④ 【点拨】①∵四边形ABCD 是矩形∴EB =ED .又∵BO =DO ,∴OE 平分∠BOD ,故①正确.②∵∠BOD =45°,BO =DO∴∠ABD =12×(180°-45°)=67.5°.∵四边形ABCD 是矩形,∴∠OAD =∠BAD =90°.∴∠ABD +∠ADB =90°.∴∠ADB =90°-67.5°=22.5°,故②错误.③易知OE ⊥BD ,∴∠OEB =90°.∴∠BOE +∠OBE =90°.∵∠BDA +∠OBE =90°,∴∠BOE =∠BDA .∵∠BOD =45°,∠OAD =90°,∴∠ADO =45°=∠BOD .∴AO =AD .∴△AOF ≌△ADB (ASA).∴AF =AB .连接BF ,∵∠BAD =90°,∴BF =2AF .∵BE =DE ,OE ⊥BD .∴DF =BF .∴DF =2AF ,故③正确.④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如图所示.∵G 是OF 的中点,∠OAF =90°∴AG =OG .∴∠AOG =∠OAG .∵∠AOD =45°,OE 平分∠AOD∴∠AOG =∠OAG =22.5°.∴∠F AG =67.5°.∵四边形ABCD 是矩形,∴EA =ED .∴∠EAD =∠EDA =22.5°.∴∠EAG =∠EAD +∠F AG =90°.∵∠AGE =∠AOG +∠OAG =45°∴∠AEG =45°=∠AGE .∴AE =AG .∴△AE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④正确.综上,判断正确的是①③④.三、19.【解】(1)原式=⎝⎛⎭⎪⎫-x ×32×12 xy 2·y x ·x 4y = -34x x 4y 4=-34x ·x 2y 2=-34x 3y 2;(2)原式=3-4 3+4+2 3=7-2 3.20.【解】(1)方程两边同乘x -1,得3x +2=x -1.解这个方程,得x =-32.检验:当x =-32时,x -1≠0∴x =-32是原方程的解.(2)方程两边同乘(x -2)2,得x (x -2)-(x -2)2=4.解这个方程,得x =4.检验:当x =4时,(x -2)2≠0∴x =4是原方程的解.21.【解】原式=x -(x +1)x ·x (x -1)(x +1)(x -1)=-1x ·x x +1=-1x +1当x =2-1时,原式=-12-1+1=-22. 22.【解】(1)a =1.15×(1+100%)=2.3.(2)补全折线统计图如图:(3)同意.理由如下:由题意知b =660.0×(1+125%)=1 485∵2.74>1.95,1 485>1 200∴2023年全国“五一”假期已全面超越2019年全国“五一”假期.23.【解】设甲路线的行驶时间为x min ,则乙路线的行驶时间为(x +10)min由题意得12x =32×12x +10,解得x =20 经检验,x =2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甲路线的行驶时间为20 min.24.(1)【解】△AOB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D =8∴OB =OD =12BD =4.∵OA =3,OB =4,AB =5,∴OA 2+OB 2=AB 2∴△AOB 是直角三角形,且∠AOB =90°.(2)【证明】由(1)可知,∠AOB =90°.∴AC ⊥BD∴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25.【解】(1)∵直线y 1=k 1x +b 与双曲线y 2=k 2x 相交于A (-2,3),B (m ,-2)两点∴3=k 2-2,解得k 2=-6. ∴双曲线y 2的表达式为y 2=-6x .把B (m ,-2)代入y 2=-6x ,得-2=-6m ,解得m =3∴B (3,-2).把点A (-2,3)和B (3,-2)的坐标代入y 1=k 1x +b ,得⎩⎨⎧-2k 1+b =3,3k 1+b =-2,解得⎩⎨⎧k 1=-1,b =1.∴直线y 1的表达式为y 1=-x +1.(2)过点A 作AD ⊥BP ,交BP 的延长线于点D .∵BP ∥x 轴,∴AD ⊥x 轴,BP ⊥y 轴.∵A (-2,3),B (3,-2)∴BP =3,AD =3-(-2)=5.∴S △ABP =12BP ·AD =12×3×5=152.(3)-2<x <0或x >3.26.(1)【证明】∵在△ABC 中,点D 是AC 的中点∴AD =DC .∵AF ∥BC ,∴∠F AD =∠ECD ,∠AFD =∠CED .∴△AFD ≌△CED (AAS).∴AF =EC .又∵AF ∥EC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又∵DE ⊥AC ,∴四边形AECF 是菱形.(2)【解】如图,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由(1)知四边形AECF是菱形,∴AE=CE=AF=CF=2.∵∠F AC=30°∴∠F AE=2∠F AC=60°.∵AF∥BC,∴∠AEB=∠F AE=60°.∵AG⊥BC,∴∠AGB=∠AGE=90°.∴∠GAE=30°.∴GE=12AE=1,∴AG= 3.∵∠B=45°,∴∠BAG=90°-45°=45°=∠B.∴BG=AG= 3.∴BC=BG+GE+CE=3+1+2=3+3,AB= 6.∴四边形ABCF的周长=AB+BC+CF+AF=6+3+3+2+2=6+3+7.27.(1)【证明】∵∠ACB=90°,AC=BC,点D为边AB的中点∴CD⊥AD,AD=CD.∵将线段A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F∴AF=AE,∠F AE=90°.∵点E与点D重合,∴AF⊥AD,AF=AD.∴AF∥CD,且AF=CD.∴四边形AFCD为平行四边形.∴CF=AD,即CF=AE.(2)【解】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所示.线段CF,ED,A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F=ED+AD.证明:如图,过点F作FG⊥AB,交DA的延长线于点G,则∠FGA=90°. ∵∠ACB=90°,AC=BC,点D为边AB的中点∴CD⊥AB,AD=CD.∴∠FGA=∠ADE=90°.∴FG∥CD.∵将线段A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F∴AF=AE,∠F AE=90°.∴∠F AG+∠EAD=90°.∵∠F AG+∠GF A=90°∴∠GF A=∠EAD.∴△F AG≌△AED(AAS).∴AG=ED,FG=AD=CD.易证四边形FGDC为矩形∴CF=DG=AG+AD=ED+AD.28.(1)②③(2)【证明】如图①,连接BD.∵∠A=90°,AB=20,AD=15∴BD=AB2+AD2=202+152=25.在△BCD中,CD=7,BC=24∵CD2+BC2=72+242=252=BD2∴△BCD为直角三角形,且∠C=90°.∴四边形ABCD是对直角四边形.(3)【证明】如图②,过点A作AE⊥CD,AF⊥BC,分别交CD的延长线,BC于点E,F∴∠1=∠2=∠3=90°.又∵CA平分∠BCD,∴AE=AF.在四边形AFCE中,∠1=∠3=∠BCD=90°,∴∠EAF=90°.又∵∠BAD=90°,∴∠EAF-∠DAF=∠BAD-∠DAF.∴∠DAE=∠BAF.∴△DAE≌△BAF (ASA).∴AD=AB.。

新苏科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新苏科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新苏科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解答题1.某校为了解“课程选修”的情况,对报名参加“艺术鉴赏”、“科技制作”、“数学思维”、“阅读写作”这四个选修项目的学生(每人限报一项)进行抽样调查.下面是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1)此次共调查了名学生,扇型统计图中“艺术鉴赏”部分的圆心角是度.(2)请把这个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现该校共有800名学生报名参加这四个选修项目,请你估计其中有多少名学生选修“科技制作”项目.2.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直角坐标系中按要求画图和解答下列问题:(1)以A点为旋转中心,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B1C1,画出△AB1C1.(2)作出△ABC关于坐标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2B2C2.(3)作出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P.若点P向右平移x(x取整数)个单位长度后落在△A2B2C2的内部,请直接写出x的值.3.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 的延长线于F,连接CF.(1)求证:AEF≌△DEB;(2)若∠BAC=90°,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4.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点 E , F 分别为 OB , OD 的中点,延长 AE 至 G ,使 EG =AE ,连接 CG .(1)求证:△ABE≌△CDF ;(2)当 AB 与 AC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 EGCF 是矩形?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端点除外)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连接AE、AF.那么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3)x+3k=0.(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k的值;(2)求证:不论k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7.计算:242933 x x xx x-----8.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1)将矩形纸片沿BD折叠,点A落在点E处(如图①),设DE与BC相交于点F,求BF 的长;(2)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如图②),求折痕GH的长.9.(发现)(1)如图1,在▱ABCD中,点O是对角线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求证:△AOE≌△COF;(探究)(2)如图2,在菱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若AC=4,BD=8,求四边形ABFE的面积.(应用)(3)如图3,边长都为1的5个正方形如图摆放,试利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一条直线平分这5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的面积.(要求:保留画图痕迹)10.如图,在△ABC中,DE∥BC,EF∥AB,BE平分∠ABC,试判断四边形DBF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1.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区某校倡议八年级学生利用双休日加强课外阅读,为了解同学们阅读的情况,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同学周末阅读时间,并且得到数据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众数是小时,中位数是小时;(2)计算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3)该校八年级共有500人,试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12.商店把进货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售出,每天可销售200件,现采用提高售价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0.5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件,物价局规定该商品的利润率不得超过60%,问商店应将售价定为多少,才能使每天所得利润为640元?商店应进货多少件?13.(数学实验)小明在学习轴对称一章角平分线一节后,做了一个实验:第一步:如图1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平角∠AOB ;第二步:如图2在平角∠AOB 内画一条射线,沿着射线将平角∠AOB 裁开;第三步:如图3将∠AO'C'放在∠COB 内部,使两边分别与OB 、OC 相交,且O'A =O'C'; 第四步:连接OO', 测量∠COB 度数和∠COO'度数.(数学发现与证明)通过以上实验,小明发现OO'平分∠COB . 你能根据小明的实验给出的条件:(1)∠AO'C'与∠COB 的关系是 ;(2)线段O'A 与O'C'的关系是 . 请您结合图3将小明的实验条件和发现结论完成下面“已知”“求证”,并给出证明.已知:求证:证明:14.发现:如图1,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 a AB c a c ==>.(1)填空:当点A 位于 上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用含,a c 的式子表示)(2)应用:如图2,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3,1BC AB ==,分别以,AB AC 为边,作等腰直角ABD ∆和等腰直角ACE ∆,连接,CD BE .①请找出图中与BE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BE 长的最小值.(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10,0,点P 为线段AB 外一动点,且2,,PA PM PB ==60BPM ︒∠=,请直接写出AM 长的最小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15.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CD ,AB=BC ,∠ABC =120゜,∠MBN=60゜,∠MBN 绕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 ,F .(1)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如图1),试猜想线段AE 、CF 、EF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不需要证明);(2)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 、CF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解:(1)200,144.(2)见解析;(3)120名【分析】(1)根据阅读写作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学生总数,再用艺术鉴赏的人数除以总人数乘以360°,即可得出 “艺术鉴赏”部分的圆心角.(2)用总学生数减去“艺术鉴赏”,“科技制作”,“阅读写作”,得出“数学思维”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科技制作”所占的百分比乘以总人数800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学生总数:50÷25%=200(名)“艺术鉴赏”部分的圆心角:80200×360°=144° 故答案为:200,144.(2)数学思维的人数是:200-80-30-50=40(名),补图如下:(3)根据题意得:800×30200=120(名),答:其中有120名学生选修“科技制作”项目.2.(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3)x的值为6或7.【分析】(1)分别作出B、C的对应点B1,C1即可解决问题;(2)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2、B2、C2即可解决问题;(3)观察图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作图如下:△AB1C1即为所求;(2)作图如下:△A2B2C2即为所求;(3)P点如图,x的值为6或7.【点睛】本题考查旋转、中心对称图形,格点作图,熟练掌握对称、旋转及网格作图的特征是解题关键.3.(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AF∥BC得∠AFE=∠EBD,继而结合∠AEF=∠DEB、AE=DE即可判定全等;(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E 是AD 的中点,∴AE =DE ,∵AF ∥BC ,∴∠AFE =∠DBE ,∵∠AEF =∠DEB ,∴△AEF ≌△DEB ;(2)∵△AEF ≌△DEB ,∴AF =DB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DC =DB ,∴AF =DC ,∵AF ∥DC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BAC =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 =DC ,∴□ADCF 是菱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4.(1)见解析;(2)2AC AB =时,四边形EGCF 是矩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 ,AB ∥CD ,OB=OD ,OA=OC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E=∠CDF ,证出BE=DF ,由SAS 证明△ABE ≌△CDF 即可;(2)证出AB=OA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G ⊥OB ,∠OEG=90°,同理:CF ⊥OD ,得出EG ∥CF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OE ∥CG ,EF ∥CG ,得出四边形EGCF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AB ∥CD ,OB=OD ,OA=OC ,∴∠ABE=∠CDF ,∵点E ,F 分别为OB ,OD 的中点,∴BE=12OB ,DF=12OD , ∴BE=DF ,在△ABE 和△CDF 中,AB CD ABE CDF BE DF =⎧⎪∠=∠⎨⎪=⎩∴≅ABE CDF SAS()(2)当AC=2AB时,四边形EGCF是矩形;理由如下:∵AC=2OA,AC=2AB,∴AB=OA,∵E是OB的中点,∴AG⊥OB,∴∠OEG=90°,同理:CF⊥OD,∴AG∥CF,∴EG∥CF,∵EG=AE,OA=OC,∴OE是△ACG的中位线,∴OE∥CG,∴EF∥CG,∴四边形EGCF是平行四边形,∵∠OEG=90°,∴四边形EGCF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或OA=OC)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证明见解析.【分析】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或OA=OC)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由于CE平分∠BCA,那么有∠1=∠2,而MN∥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有∠1=∠3,等量代换有∠2=∠3,于OE=OC,同理OC=OF,于是OE=OF,而OA=OC,那么可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又CE、CF分别是∠BCA及其外角的角平分线,易证∠ECF是90°,从而可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详解】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或OA=OC)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证明:如图,∵CE平分∠BCA,∴∠1=∠2,又∵MN∥BC,∴∠1=∠3,∴∠3=∠2,∴EO=CO,同理,FO=CO,∴EO=FO,又∵OA=O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CF是∠BCA的外角平分线,∴∠4=∠5,又∵∠1=∠2,∴∠1+∠5=∠2+∠4,又∵∠1+∠5+∠2+∠4=180°,∴∠2+∠4=90°,∴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开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ECF是90°.6.(1)k=1;(2)证明见解析.【分析】(1)把x=1代入方程,即可求得k的值;(2)求出根的判别式是非负数即可.【详解】(1)把x=1代入方程x2﹣(k+3)x+3k=0得1﹣(k﹣3)+3k=0,1﹣k﹣3+3k=0解得k=1;(2)证明:1,(3),3a b k c k==-+=24b ac∆=-∴△=(k+3)2﹣4•3k =(k﹣3)2≥0,所以不论k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7.3x-【分析】先把分式进行合并,再进行因式分解,然后约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原式22242969(3)3333x x x x x xxx x x--+-+-====----;【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8.(1)254 (2)152【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DB=∠EDB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DB=∠DBC ,然后求出∠FBD=∠FDB ,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BF=DF ,设BF=x ,表示出CF ,在Rt △CDF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H=BH ,设BH=DH=x ,表示出CH ,然后在Rt △CDH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x ,再连接BD 、BG ,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详解】(1) 由折叠得,∠ADB=∠EDB ,∵矩形ABCD 的对边AD ∥BC ,∴∠ADB=∠DBC ,∴∠FBD=∠FDB ,∴BF=DF ,设BF=x ,则CF=8−x ,在Rt △CDF 中,222+=CD CF DF即2226(8)x x +-=解得x=254故答案:254(2)由折叠得,DH=BH ,设BH=DH=x ,则CH=8−x ,在Rt △CDH 中, 222+=CD CH DH即2226(8)x x +-=解得x=254连接BD、BG,由翻折的性质可得,BG=DG,∠BHG=∠DHG,∵矩形ABCD的边AD∥BC,∴∠BHG=∠DGH,∴∠DHG=∠DGH,∴DH=DG,∴BH=DH=DG=BG,∴四边形BHDG是菱形,在Rt△BCD中,S菱形BHDG=12 BD⋅GH=BH⋅CD,即12×10⋅GH=254×6,解得GH=152.故答案:152【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翻折的性质并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9.(1)见解析(2)8(3)见解析【分析】(1)根据ASA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2)证明S四边形ABFE=S△ABC可得结论.(3)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答案不唯一).【详解】(1)【发现】证明: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OC,AD∥BC,∴∠EAO=∠FCO,在△AOE和△COF中,EAO FCOAO COAOE COF∠=∠⎧⎪=⎨⎪∠=∠⎩,∴△AOE≌△COF(ASA).(2)【探究】解:如图2中,由(1)可知△AOE≌△COF,∴S△AOE=S△COF,∴S四边形ABFE=S△ABC,∵四边形ABCD是菱形,∴S△ABC=12S菱形ABCD,∵S菱形ABCD=12•AC•BD=12×4×8=16,∴S四边形ABFE=12×16=8.(3)【应用】①找出上面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以及下面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的对角线交点,连接即可;②连接下面左边数第二个小正方形右上角和左下角的顶点;③分别找出第二列两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并连接,与最上面的小正方形最上面的边交于一点,把这个点与图形底边中点连接即可.如图3中,直线l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菱形,理由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出DE=BD,进而利用菱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详解】四边形DBFE是菱形,理由如下:∵DE∥BC,EF∥AB,∴四边形DBEF是平行四边形,∴DE∥BC,∴∠DEB=∠EBF,∵BE平分∠ABC,∴∠DBE=∠EBF,∴∠DBE=∠DEB,∴BD=DE,∴平行四边形DBEF是菱形.【点睛】此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解答.11.(1)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见解析,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众数是1.5小时,中位数是1.5小时;(2)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32小时;(3)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为290人.【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学生数,从而可以求得阅读时间1.5小时的学生数,进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由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抽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众数、中位数.(2)根据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以求得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即可得.【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本次调查的学生数为:30÷30%=100,阅读时间1.5小时的学生数为:100﹣12﹣30﹣18=40,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由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可知,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众数是1.5小时,中位数是1.5小时,故答案为1.5,1.5;(2)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100×(12×0.5+30×1+40×1.5+18×2)=1.32小时,即所有被调查同学的平均阅读时间为1.32小时.(3)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为500×40+18100=290(人).故答案为(1)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见解析,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众数是1.5小时,中位数是1.5小时;(2)所有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32小时;(3)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为290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12.商店应将售价定为12元,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商店应进货160件.【分析】设售价为x 元,则销售量为10200100.5x -⎛⎫-⨯ ⎪⎝⎭件,根据利润=数量⨯每件的利润,每天所得利润为640元列出方程,再根据利润率不得超过60%,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设售价为x 元,据题意得10(8)200106400.5x x -⎛⎫--⨯= ⎪⎝⎭ 化简得2281920x x -+=,解得112x =,216x =又8860%x -<⨯12.8x ∴≤16x ∴=不合题意,舍去12x ∴=, ∴1210200101600.5--⨯=(件). 答:商店应将售价定为12元,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商店应进货160件.【点睛】本题考查了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的运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1)互补;(2)相等;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写出已知、求证,过O '作O D '⊥OC 于D ,O E '⊥OB 于E ,证明Rt △Rt AO D '≅△C O E '',推出O D O E '=',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OO 平分∠COB .【详解】(1)∠AO'C'与∠COB 的关系是互补;(2)线段O'A 与O'C'的关系是相等.已知:AO C ∠''+∠COB=180︒,O'A=O'C',求证:'OO 平分∠COB .证明:过O '作O D '⊥OC 于D ,O E '⊥OB 于E ,∵O C B O OB C O O ∠=∠+∠''''',∠AO C ''+∠COB=180︒,∴AO O ∠'+'AOO ∠ =180︒-(O OB C O O ∠+∠'''),即O C B O OB C O O ∠=∠+∠'''''=180︒-(AO O ∠'+'AOO ∠),又OAO ∠'=180︒-(AO O ∠'+'AOO ∠),∴O C B OAO ∠=∠''',∵O'A=O'C',∴Rt △Rt AO D '≅△C O E '',∴O D O E '=',∵O D '⊥OC ,O E '⊥OB ,∴'OO 平分∠CO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4.(1);BC a c -;(2)①BE DC =,证明见解析,②32;(3)AM 最小为(6,3P 或(33.【分析】(1)根据点A 位于CB 上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小值,即可得到结论;(2)①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AB ,AC=AE ,∠BAD=∠CAE=90°,推出△CAD ≌△EA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BE ;②由于线段BE 长的最大值=线段CD 的最大值,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 (3)以AP 为边向右边作等边三角形APC ,连接BE 后,易证APM CPB ≅,此时AM=BC ,然后根据(1)的结论求值即可,点P 坐标可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求.【详解】解:()1AC BC AB a c ≥-=-当A 位于BC 线段上AO ,取到最小值a c -故答案为:;BC a c - ()2①ABO ∆和AE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AB AD AE AC ∴===,2BAD EAC BD ∠=∠=BAE BAD EAD EAC EAD DAC ∴∠=∠-∠=∠-∠=∠∴在ABE ∆和ADC ∆中AB AD BAE DAC AE AC =⎧⎪∠=∠⎨⎪=⎩()BAE DAC SAS ∴∆≅∆BE DC ∴= ②而32DCBC BD ≥-=-BE 最小值为32-,当且仅当D 在线段BC 上取到()3以AP 为边向右边作等边三角形APC ,连接BCAPC ∆为正三角形,2,60AC AP PC APC ︒∴===∠=又60MPB ︒∠=APM APC MPC ∴∠=∠-∠60MPC ︒=-∠MPB MPC =∠-∠CPB =∠∴在APM ∆和CPB ∆中AP CP APM CPB PM PB =⎧⎪∠=∠⎨⎪=⎩()APM CPB SAS ∴∆≅∆()10226AM BC AB AC ∴=≥-=--=AM ∴最小为6,此时C 在线段AB 上,P 的横坐标为1232AP +⨯= 纵坐标为222222322AP AP ⎛⎫⎛⎫-=-= ⎪ ⎪⎝⎭⎝⎭((3,P∴或.【点睛】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15.(1)AE+CF=EF;(2)如图2,(1)中结论成立,即AE+CF=EF;如图3,(1)中结论不成立,AE=EF+CF.【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ABE≌△CB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E=∠CBF=30°,进而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2)如图2,延长FC到H,使CH=AE,连接BH,根据题意可得△BCH≌△BAE,则有BH=BE,∠CBH=∠ABE,进而可证△HBF≌△EBF,推出HF=EF,最后根据线段的等量关系可求解;如图3,在AE上截取AQ=CF,连接BQ,根据题意易得△BCF≌△BAQ,推出BF=BQ,∠CBF=∠ABQ,进而可证△FBE≌△QBE,推出EF=QE即可.【详解】解:(1)如图1,AE+CF=EF,理由如下:∵AB⊥AD,BC⊥CD,∴∠A=∠C=90°,∵AB=BC,AE=CF,∴△ABE≌△CBF(SAS),∴∠ABE=∠CBF,BE=BF,∵∠ABC=120°,∠MBN=60°,∴∠ABE=∠CBF=30°,∴11,22AE BE CF BF==,∵∠MBN=60°,BE=BF,∴△BEF是等边三角形,∴1122AE CF BE BF BE EF +=+==,故答案为AE+CF=EF;(2)如图2,(1)中结论成立;理由如下:延长FC到H,使CH=AE,连接BH,∵AB⊥AD,BC⊥CD,∴∠A=∠BCH=90°,∴△BCH≌△BAE(SAS),∴BH=BE,∠CBH=∠ABE,∵∠ABC=120°,∠MBN=60°,∴∠ABE+∠CBF=120°-60°=60°,∴∠HBC+∠CBF=60°,∴∠HBF=∠MBN=60°,∴∠HBF=∠EBF,∴△HBF≌△EBF(SAS),∴HF=EF,∵HF=HC+CF=AE+CF,∴EF=AE+CF,如图3,(1)中的结论不成立,为AE=EF+CF,理由如下:在在AE上截取AQ=CF,连接BQ,∵AB⊥AD,BC⊥CD,∴∠A=∠BCF=90°,∵AB=BC,∴△BCF≌△BAQ(SAS),∴BF=BQ,∠CBF=∠ABQ,∵∠MBN=60°=∠CBF+∠CBE,∴∠CBE+∠ABQ=60°,∵∠ABC=120°,∴∠QBE=120°-60°=60°=∠MBN,∴∠FBE=∠QBE,∴△FBE≌△QBE(SAS),∴EF=QE,∵AE=QE+AQ=EF+CE,∴AE=EF+C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与试题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与试题解析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填空题1.计算:=______.2.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八年级2班通过投票确定班长,小明同学获得总计40张选票中的30张,得票率超过50%,成为班长,小明得票的频率是______.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5.学校为了考察我校七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从七年级的10个班共540名学生中,每班抽取了5名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的容量是______.6.若实数x满足等式(x+4)3=﹣27,则x=______.7.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除了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的4个白色球,1个红色球,5个黄色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球是黄色球的概率是______.8.若关于x的方程=+2产生增根,那么m的值是______.9.如图,△ABC中,∠ACB=90°,∠ABC=25°,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后得到△A′B′C′,且点A在A′B′上,则旋转角为______.10.如图,矩形的长为4,宽为a(a<4),剪去一个边长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一个矩型,同样的方法操作,在剩下的矩形中再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若剪去三个正方形后,剩下的恰好是一个正方形,则最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正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C.矩形 D.等腰梯形12.在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 D.13.如图,△ABC与△A1B1C1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①∠BAC=∠B1A1C1;②AC=A1C1;③OA=OA1;④△ABC与△A1B1C1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4.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相交于点F,则∠BFC 为()A.45°B.55°C.60°D.75°15.点A、B分别是函数y=(x>0)和y=﹣(x<0)图象上的一点,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a、b,且OA=OB,a+b≠0,则ab的值为()A.﹣4 B.﹣2 C.2 D.4三、解答题(65分)16.计算:(1)(3﹣2)÷(2)﹣.17.小强同学对本校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绘成如下不完整的三个统计图表.各组频数、频率统计表(1)a=______,b=______,∠α=______,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若该校有学生3200人,估计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3)根据以上信息,请您给校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18.△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将△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19.如图,△OBD中,OD=BD,△OBD绕点O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OAC,此时B,D,C三点正好在一条直线上,且点D是BC的中点.(1)求∠COD度数;(2)求证:四边形ODAC是菱形.20.某校九(1)、九(2)两班的班长交流了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Ⅰ)九(1)班班长说:“我们班捐款总数为1200元,我们班人数比你们班多8人.”(Ⅱ)九(2)班班长说:“我们班捐款总数也为1200元,我们班人均捐款比你们班人均捐款多20%.”请根据两个班长的对话,求这两个班级每班的人均捐款数.2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1)将矩形纸片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如图①所示),连接DE,DE和BC 相交于点F,试说明△BDF为等腰三角形,并求BF的长;(2)将矩形纸片折叠,使B与D重合(如图②所示),求折痕GH的长.22.如图,直线y=x+m和双曲线y=相交于点A(1,2)和点B(n,﹣1).(1)求m,k的值;(2)不等式x+m>的解集为______;(3)以A、B、O、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顶点P的坐标是______.23.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CE=BF.连接DE,过点E作EG⊥DE,使EG=DE,连接FG,FC.(1)请判断:FG与C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位置关系是______;(2)如图2,若点E,F分别是边CB,BA延长线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作出判断并给予证明;(3)如图3,若点E,F分别是边BC,AB延长线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判断.24.如图,点A(2,2)在双曲线y1=(x>0)上,点C在双曲线y2=﹣(x<0)上,分别过A、C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F、E,以A、C为顶点作正方形ABCD,且使点B 在x轴上,点D在y轴的正半轴上.(1)求k的值;(2)求证:△BCE≌△ABF;(3)求直线BD的解析式.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计算:=4.【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去解即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42=16,∴=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2.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0且x≠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即可确定x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x≥0且x≠1.故答案为:x≥0且x≠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3.八年级2班通过投票确定班长,小明同学获得总计40张选票中的30张,得票率超过50%,成为班长,小明得票的频率是0.75.【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数与频率的关系:频率=,解答即可.【解答】解:∵小明同学获得总计40张选票中的30张,∴频数为30,数据总数为40,∴频率===0.75.故答案为:0.75.【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频率的求法:频率=.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k>2.【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以确定2﹣k的符号,即可解答.【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2﹣k<0,∴k>2.故答案为:k>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记忆(1)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学校为了考察我校七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从七年级的10个班共540名学生中,每班抽取了5名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的容量是50.【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析】根据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可得答案.【解答】解:从七年级的10个班共540名学生中,每班抽取了5名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的容量是50,故答案为:50.【点评】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6.若实数x满足等式(x+4)3=﹣27,则x=﹣7.【考点】立方根.【分析】把(x+4)看作一个整体,利用立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3)3=﹣27,∴x+4=﹣3,解得x=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是基础题,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7.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除了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的4个白色球,1个红色球,5个黄色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球是黄色球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使用树状图分析时,一定要做到不重不漏.【解答】解:∵共有4+1+5=10个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球是黄色球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8.若关于x的方程=+2产生增根,那么m的值是1.【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2=0,将x=2代入整式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1=m+2x﹣4,由题意得:x﹣2=0,即x=2,代入整式方程得:2﹣1=m+4﹣4,解得:m=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9.如图,△ABC中,∠ACB=90°,∠ABC=25°,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后得到△A′B′C′,且点A在A′B′上,则旋转角为5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由将△ACB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即可得△ACB≌△A′B′C′,则可得∠A'=∠BAC,△AA'C是等腰三角形,又由△ACB中,∠ACB=90°,∠ABC=25°,即可求得∠A'、∠B'AB的度数,即可求得∠ACB'的度数,继而求得∠B'CB的度数.【解答】解:∵将△ACB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ACB≌△A′B′C′,∴∠A'=∠BAC,AC=CA',∴∠BAC=∠CAA',∵△ACB中,∠ACB=90°,∠ABC=25°,∴∠BAC=90°﹣∠ABC=65°,∴∠BAC=∠CAA'=65°,∴∠B'AB=180°﹣65°﹣65°=50°,∴∠ACB'=180°﹣25°﹣50°﹣65°=40°,∴∠B'CB=90°﹣40°=50°.故答案为:50°.【点评】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旋转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0.如图,矩形的长为4,宽为a(a<4),剪去一个边长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一个矩型,同样的方法操作,在剩下的矩形中再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若剪去三个正方形后,剩下的恰好是一个正方形,则最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或1.【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第一次操作后剩余长方形的两边分别是(4﹣a)与a,因为无法判断(4﹣a)与a 的大小,故该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两种可能,第二次操作后的情形与第一次操作后的情形一样,依此类推第三次操作后的四边形的两边就有四种可能,具体分析求取所求.【解答】解:如图所示:同样的方法操作3次后最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有以下四种可能:∵最后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有4﹣2a﹣a=a或a﹣4+2a=4﹣2a或2a﹣4﹣4+a=4﹣a或4﹣a﹣2a+4=2a﹣4解之得a=1或a=或a=3或a=.∴①当a=1时,最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②当a=时,则a﹣4+2a=,而4﹣2a=,即:,故最后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③当a=3时,2a﹣4﹣4+a=1,4﹣a=1,即最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④当a=时,4﹣a﹣2a+4=,2a﹣4=,即最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综上所述,最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或1故:答案为或1【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性质与联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在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宽不能大于其长.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正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C.矩形 D.等腰梯形【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结合选项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解答】解:A、正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C、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2.在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 D.【考点】同类二次根式.【分析】将选项中的各个数化到最简,即可得到哪个数与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2,=,=,=3,∴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类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什么是同类二次根式,注意要将数化到最简,再找哪几个数是同类二次根式.13.如图,△ABC与△A1B1C1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①∠BAC=∠B1A1C1;②AC=A1C1;③OA=OA1;④△ABC与△A1B1C1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中心对称.【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性质即可判断.【解答】解: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则①②④正确;对称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故③正确;故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正确理解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相交于点F,则∠BFC 为()A.45°B.55°C.60°D.75°【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E=15°,∠BAC=45°,再求∠BFC.【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又∵△ADE是等边三角形,∴AE=AD=DE,∠DAE=60°,∴AB=AE,∴∠ABE=∠AEB,∠BAE=90°+60°=150°,∴∠ABE=(180°﹣150°)÷2=15°, 又∵∠BAC=45°, ∴∠BFC=45°+15°=6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本题的关键是求出∠ABE=15°.15.点A 、B 分别是函数y=(x >0)和y=﹣(x <0)图象上的一点,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a 、b ,且OA=OB ,a +b ≠0,则ab 的值为( ) A .﹣4 B .﹣2 C .2D .4【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A 、B 两点的坐标,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点A 、B 分别是函数y=(x >0)和y=﹣(x <0)图象上的一点,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a 、b ,∴A (a ,),B (b ,﹣)且a >0,b <0. ∵OA=OB ,a +b ≠0,∴a=﹣,b=﹣∴ab=•=,∴ab=﹣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65分) 16.计算:(1)(3﹣2)÷(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加减法.【分析】(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利用二次根式除法运算法则求出答案;(2)首先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进而化简,再进行加减运算得出答案.【解答】解:(1)(3﹣2)÷=(12﹣6)÷=6÷=6;(2)﹣=﹣=﹣=﹣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17.小强同学对本校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绘成如下不完整的三个统计图表.各组频数、频率统计表(1)a=0.15,b=100,∠α=126,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若该校有学生3200人,估计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3)根据以上信息,请您给校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在0≤t<0.5的频数和频率,求出抽查的总人数b,再用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在0.5≤t<1的频数除以总人数b的值,求出a,根据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求出C组所占百分比,再乘以360°,求出∠α即可;(2)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用该校学生总数乘以样本中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所占百分比,计算即可;(3)根据题目信息,可提建议:适当减少作业量.【解答】解:(1)抽查的总的人数b=20÷0.2=100(人),a=15÷100=0.15,∠α=360°×(1﹣0.2﹣0.15﹣0.3)=360°×0.35=126°.填表如下:故答案为:0.15,100,126;(2)3200×(0.35+0.3)=2080(人);(3)适当布置家庭作业,减少作业量,使一半左右的学生在1小时内完成作业.【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也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18.△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将△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画出△A1B1C1即可;(2)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平移后的△A2B2C2即可.【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A1(2,1);(2)△A2B2C2如图所示A2(6,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旋转变换,熟知图形旋转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如图,△OBD中,OD=BD,△OBD绕点O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OAC,此时B,D,C三点正好在一条直线上,且点D是BC的中点.(1)求∠COD度数;(2)求证:四边形ODAC是菱形.【考点】旋转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分析】(1)如图,根据题意证明△OBC为直角三角形,结合OC=,求出∠B即可解决问题.(2)首先证明AC∥OD,结合AC=OD,判断四边形ADOC为平行四边形,根据菱形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由题意得:OC=OD=BD;∵点D是BC的中点,∴CD=BD,OD=BC,∴△OBC为直角三角形,而OC=,∴∠B=30°,∠OCD=90°﹣30°=60°,;∵OD=CD,∴∠COD=∠OCD=60°.(2)∵OD=BD,∴∠DOB=∠B=30°,由旋转变换的性质知:∠COA=∠CAO=∠B=30°,∴∠AOD=90°﹣2×30°=30°,∴∠CAO=∠AOD=30°,∴AC∥OD,而AC=OD,∴四边形ADOC为平行四边形,而OC=OD,∴四边形ODAC是菱形.【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变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20.某校九(1)、九(2)两班的班长交流了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Ⅰ)九(1)班班长说:“我们班捐款总数为1200元,我们班人数比你们班多8人.”(Ⅱ)九(2)班班长说:“我们班捐款总数也为1200元,我们班人均捐款比你们班人均捐款多20%.”请根据两个班长的对话,求这两个班级每班的人均捐款数.【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首先设九(1)班的人均捐款数为x元,则九(2)班的人均捐款数为(1+20%)x元,然后根据九(1)班人数比九(2)班多8人,即可得方程:﹣=8,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设九(1)班的人均捐款数为x元,则九(2)班的人均捐款数为(1+20%)x 元,则:﹣=8,解得:x=25,经检验,x=2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九(2)班的人均捐款数为:(1+20%)x=30(元)答:九(1)班人均捐款为25元,九(2)班人均捐款为30元.【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注意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1)将矩形纸片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如图①所示),连接DE,DE和BC相交于点F,试说明△BDF为等腰三角形,并求BF的长;(2)将矩形纸片折叠,使B与D重合(如图②所示),求折痕GH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ADB=∠ED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B=∠DBC,从而求得∠BDE=∠DBC,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BF=DF,即可证得△BDF为等腰三角形,设BF=DF=x,则FC=8﹣x,在RT△DCF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F的长;(2)由折叠性质得DH=BH,设BH=DH=y,则CH=8﹣y,在RT△CDH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H、DH的长,由翻折的性质可得,BG=DG,∠BHG=∠DHG,进而得出∠DHG=∠DGH,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DH=DG,从而得出BH=DH=DG=BG,证得四边形BHDG是菱=BD•GH=BH•CD,即可求得GH的长.形,然后根据S菱形【解答】解:(1)如图①,由折叠得,∠ADB=∠EDB,AD=DE,AB=BE,∵在矩形ABCD中,AD∥BC,∴∠ADB=∠DBC,∴∠BDE=∠DBC,∴BF=DF,∴△BDF为等腰三角形,∵AB=6,BC=8.∴DE=8,设BF=DF=x,∴FC=8﹣x,在RT△DCF中,DF2=DC2+FC2,∴x2=62+(8﹣x)2,解得x=,∴BF的长为;(2)如图②,由折叠得,DH=BH,设BH=DH=y,则CH=8﹣y,在RT△CDH中,DH2=DC2+CH2,即y2=62+(8﹣y)2,解得y=,连接BD、BG,由翻折的性质可得,BG=DG,∠BHG=∠DHG,∵在矩形ABCD中,AD∥BC,∴∠BHG=∠DGH,∴∠DHG=∠DGH,∴DH=DG,∴BH=DH=DG=BG,∴四边形BHDG是菱形,在RT△BCD中,BD==10,=BD•GH=BH•CD,即×10•GH=×6,∵S菱形解得GH=.【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菱形的判定,菱形的面积等,折叠的性质的应用是本题的关键.22.如图,直线y=x+m和双曲线y=相交于点A(1,2)和点B(n,﹣1).(1)求m,k的值;(2)不等式x+m>的解集为﹣2<x<0或x>1;(3)以A、B、O、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顶点P的坐标是(3,3)或(﹣3,﹣3)或(﹣1,1).【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1)先把A(1,2)代入直线y=x+m求出m的值,再代入双曲线y=求出k的值即可;(2)把B(n,﹣1)一次函数求出n的值,故可得出其坐标,利用函数图象可直接得出不等式的取值范围;(3)设P(x,y),再分OA,AP,AB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求出x、y的值即可.【解答】解:(1)∵点A(1,2)是直线y=x+m与双曲线y=的交点,∴1+m=2,解得m=1;k=1×2=2;(2)∵点B在直线y=x+1上,∴n+1=﹣1,解得n=﹣2,∴n(﹣2,﹣1).由函数图象可知,当﹣2<x<0或x>1时,一次函数y=x+m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上方.故答案为:﹣2<x<0或x>1;(3)设P(x,y),∵A(1,2),B(﹣2,﹣1),O(0,0),∴当OA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2+x=1,y﹣1=2,解得x=3,y=3,∴P1(3,3);当AP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x+1=﹣2,y+2=﹣1,解得x=﹣3,y=﹣3,∴P2(﹣3,﹣3);当AB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x=1﹣2=﹣1,y=2﹣1=1,∴P3(﹣1,1).综上所述,P点坐标为P1(3,3),P2(﹣3,﹣3),P3(﹣1,1).故答案为:(3,3)或(﹣3,﹣3)或(﹣1,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涉及到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在解答(3)时要注意进行分类讨论.23.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CE=BF.连接DE,过点E作EG⊥DE,使EG=DE,连接FG,FC.(1)请判断:FG与CE的数量关系是FG=CE,位置关系是FG∥CE;(2)如图2,若点E,F分别是边CB,BA延长线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作出判断并给予证明;(3)如图3,若点E,F分别是边BC,AB延长线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判断.【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只要证明四边形CDG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FG=CE,FG∥CE;(2)构造辅助线后证明△HGE≌△CED,利用对应边相等求证四边形GHBF是矩形后,利用等量代换即可求出FG=C,FG∥CE;(3)证明△CBF≌△DCE后,即可证明四边形CEGF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解:(1)FG=CE,FG∥CE;(2)过点G作GH⊥CB的延长线于点H,∵EG⊥DE,∴∠GEH+∠DEC=90°,∵∠GEH+∠HGE=90°,∴∠DEC=∠HGE,在△HGE与△CED中,,∴△HGE≌△CED(AAS),∴GH=CE,HE=CD,∵CE=BF,∴GH=BF,∵GH∥BF,∴四边形GHBF是矩形,∴GF=BH,FG∥CH∴FG∥C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D=BC,∴HE=BC∴HE+EB=BC+EB∴BH=EC∴FG=EC(3)成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CD,∠FBC=∠ECD=90°,在△CBF与△DCE中,,∴△CBF≌△DCE(SAS),∴∠BCF=∠CDE,CF=DE,∵EG=DE,∴CF=EG,∵DE⊥EG∴∠DEC+∠CEG=90°∵∠CDE+∠DEC=90°∴∠CDE=∠CEG,∴∠BCF=∠CEG,∴CF∥EG,∴四边形CEGF平行四边形,∴FG∥CE,FG=CE.【点评】本题三角形与四边形综合问题,涉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从而求证出平行四边形.24.如图,点A(2,2)在双曲线y1=(x>0)上,点C在双曲线y2=﹣(x<0)上,分别过A、C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F、E,以A、C为顶点作正方形ABCD,且使点B 在x轴上,点D在y轴的正半轴上.(1)求k的值;(2)求证:△BCE≌△ABF;(3)求直线BD的解析式.【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1)把A点坐标代入y1=可求得k的值;(2)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C=AB,∠ABC=90°,再由角的互余关系证出∠BCE=∠ABF,由AAS即可证明△BCE≌△ABF;(3)由△BCE≌△ABF得出BE=AF=2,CE=BF,设OB=x,则OE=x+2,CE=BF=x+2,点C的坐标为:(﹣x﹣2,x+2),代入双曲线y2=﹣(x<0)得出方程:﹣(x+2)2=﹣9,得出x=1,OB=1,B(﹣1,0),AG=5,再由HL证明Rt△BOD≌Rt△CGA,得出OD=AG=5,得出D(0,5),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把B、D坐标代入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k、b,即可得出直线BD的解析式.【解答】(1)解:把点A(2,2)代入y1=,得:2=,∴k=4;(2)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AB,∠ABC=90°,BD=AC,∴∠EBC+∠ABF=90°,∵CE⊥x轴,AF⊥x轴,∴∠CEB=∠BFA=90°,∴∠BCE+∠EBC=90°,∴∠BCE=∠ABF,在△BCE和△ABF中,,∴△BCE≌△ABF(AAS);(3)解:连接AC,作AG⊥CE于G,如图所示:则∠AGC=90°,AG=EF,GE=AF=2,由(2)得:△BCE≌△ABF,∴BE=AF=2,CE=BF,设OB=x,则OE=x+2,CE=BF=x+2,∴OE=CE,∴点C的坐标为:(﹣x﹣2,x+2),代入双曲线y2=﹣(x<0)得:﹣(x+2)2=﹣9,解得:x=1,或x=﹣5(不合题意,舍去),∴OB=1,BF=3,CE=OE=3,∴EF=2+3=5,CG=1=OB,B(﹣1,0),AG=5,在Rt△BOD和Rt△CGA中,,∴Rt△BOD≌Rt△CGA(HL),∴OD=AG=5,∴D(0,5),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把B(﹣1,0),D(0,5)代入得:,解得:k=5,b=5.∴直线BD的解析式为:y=5x+5.【点评】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目,考查了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特征等知识,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特别是(3)中,需要通过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和作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相关点的坐标,才能求出直线的解析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B.y=﹣C.y=D.y=1﹣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为()A.1 B.﹣1 C.1或﹣1 D.3.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除颜色不同其余都相同的球,如果口袋中装有4个黑球且摸到黑球的概率为,那么口袋中球的总数为()A.12个B.9个C.6个D.3个4.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必定是()A.邻边不等的平行四边形 B.矩形C.正方形D.菱形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0,AE平分∠BAD,若CE=2,则AB的长度是()A.10 B.8 C.6 D.46.如图所示,DE∥FG∥BC,且AD=DF=FB,这两条平行线把△ABC分成三部分,则这三部分的面积的比为()A.1:1:1 B.1:2:3 C.1:3:5 D.1:4:97.若分式方程=2+有增根,则a的值为()A.4 B.2 C.1 D.08.如图所示,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18cm,底边上的高长18cm,现沿底边依次向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cm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A.第4张B.第5张C.第6张D.第7张9.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若y≤1,则x的范围为()A.x≥1 B.x≥2 C.x<0或0<x≤1 D.x<0或x≥210.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B的角平分线分别交AB、BD于M、N两点,若AM=2,则正方形的边长为()A.4 B.3 C.2+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11.化简:=______.12.把方程x(x﹣1)=0化为一般形式是______.13.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每一支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4.如果,那么=______.15.如图,直线AD∥BE∥CF,BC=AC,DE=4,那么EF的值是______.16.如图,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有9个格点,已知取定点A和B,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17.已知,则m+n=______.18.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如图摆放,被分割成了5个部分.①,②,③这三块的面积比依次为1:4:41,那么④,⑤这两块的面积比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化简或计算:(1)(2).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1.解方程:(1)3x2+4x﹣7=0(2).22.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某校组织了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得分数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绘制统计图如下(未完成),解答下列问题:(1)若A组的频数比B组小24,求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a、b的值;(2)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n°,求n的值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优秀,全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多少名?23.通常儿童服药量要少于成人.某药厂用来计算儿童服药量y的公式为,其中a 为成人服药量,x为儿童的年龄(x≤13).问:(1)3岁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______;(2)请求出哪个年龄的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一半?24.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若AD,BD是方程x2﹣10x+16=0的两个根(AD>BD).求:(1)CD的长;(2)的值.25.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E,F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E=DF,∠A=∠D,AB=DC.(1)求证: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2)若AD=10,DC=3,∠EBD=60°,则BE=______ 时,四边形BFCE是菱形.26.如图,已知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B,点A的坐标为(1,2),过点A 作AC∥y轴,AC=1(点C位于点A的下方),过点C作CD∥x轴,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D,过点B作BE⊥CD,垂足E在线段CD上,连接OC、OD.(1)求△OCD的面积;(2)当BE=AC时,求CE的长.27.(10分)(2014•潮安县模拟)已知:如图,▱ABCD中,AD=3cm,CD=1cm,∠B=45°,点P从点A出发,沿A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3cm/s;点Q从点C出发,沿C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连接并延长QP交BA的延长线于点M,过M作MN⊥BC,垂足是N,设运动时间为t(s)(0<t<1).(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QDM是平行四边形?(2)证明:在P、Q运动的过程中,总有CQ=AM;(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ANPM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8.如图,直线l:y=x﹣1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且AB=AC.(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P(n+1,n)(n>1)是直线l上一点,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于M,N两点.连接MC,NA,当MC∥NA时,求n的值.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B.y=﹣C.y=D.y=1﹣【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是(k≠0),可以判定各函数的类型是否符合题意.【解答】解:A、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正确;B、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错误;C、y与x+1的反比例函数,错误;D、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重点是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式(k≠0).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为()A.1 B.﹣1 C.1或﹣1 D.【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0代入方程,即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2﹣1=0且a﹣1≠0,解得:a=﹣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特别需要注意的条件是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3.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除颜色不同其余都相同的球,如果口袋中装有4个黑球且摸到黑球的概率为,那么口袋中球的总数为()A.12个B.9个C.6个D.3个【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由口袋中装有4个黑球且摸到黑球的概率为,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口袋中装有4个黑球且摸到黑球的概率为,∴口袋中球的总数为:4÷=12(个).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必定是()A.邻边不等的平行四边形 B.矩形C.正方形D.菱形【考点】中点四边形.【分析】作出图形,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EF=GH=AC,FG=EH=BD,再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AC=BD,从而得到四边形EFGH的四条边都相等,然后根据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解答.【解答】解:如图,连接AC、BD,∵E、F、G、H分别是矩形ABCD的AB、BC、CD、AD边上的中点,∴EF=GH=AC,FG=EH=BD(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EF=GH=FG=EH,∴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菱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0,AE平分∠BAD,若CE=2,则AB的长度是()A.10 B.8 C.6 D.4【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AD=BC,AD∥BC,推出∠DAE=∠BAE,求出∠BAE=∠AEB,推出AB=BE,设AB=CD=x,则AD=BC=x+2得出方程x+x+2=1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AD∥BC,∴∠DAE=∠BAE,∵AE平分∠BAD,∴∠DAE=∠BAE,∴∠BAE=∠AEB,∴AB=BE,设AB=CD=x,则AD=BC=x+2∵▱ABCD的周长为20,∴x+x+2=10,解得:x=4,即AB=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推出AB=BE,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6.如图所示,DE∥FG∥BC,且AD=DF=FB,这两条平行线把△ABC分成三部分,则这三部分的面积的比为()A.1:1:1 B.1:2:3 C.1:3:5 D.1:4:9【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相似得△ADE∽△AFG,则=,由D、F是AB的三等分点得=,从而得出S1与S2的关系,同理得出S1与S2+S3的关系,所以S1:S2:S3=1:3:5.【解答】解:∵DE∥FG,∴△ADE∽△AFG,∴=,∵AD=DF,∴AF=2AD,∴=,∴=,同理得:=,∴=,∴S1:S2:S3=1:3: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熟知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还要熟练掌握比例的性质.7.若分式方程=2+有增根,则a的值为()A.4 B.2 C.1 D.0【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分析】已知方程两边都乘以x﹣4去分母后,求出x的值,由方程有增根,得到x=4,即可求出a的值.【解答】解:已知方程去分母得:x=2(x﹣4)+a,解得:x=8﹣a,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4,即8﹣a=4,则a=4.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分式方程的增根即为最简公分母为0时,x的值.8.如图所示,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18cm,底边上的高长18cm,现沿底边依次向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cm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A.第4张B.第5张C.第6张D.第7张【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求得顶点到这个正方形的长,再根据矩形的宽求得是第几张.【解答】解: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正方形中平行于底边的边是3,所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设从顶点到这个正方形的线段为x,则,解得x=3,所以另一段长为18﹣3=15,因为15÷3=5,所以是第5张.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比例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若y≤1,则x的范围为()A.x≥1 B.x≥2 C.x<0或0<x≤1 D.x<0或x≥2【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找到纵坐标为1的以及小于1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即可.【解答】解:在第一象限纵坐标为1的以及小于1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为x≥2;在第三象限纵坐标为1的以及小于1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为x<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给定函数的取值范围确定自变量的取值,可直接由函数图象得出.10.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B的角平分线分别交AB、BD于M、N两点,若AM=2,则正方形的边长为()A.4 B.3 C.2+D.【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过点M作MF⊥AC于点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FM=BM,再由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可得出∠FAM=45°,在直角三角形中用∠FAM的正弦值即可求出FM的长度,结合边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M作MF⊥AC于点F,如图所示.∵MC平分∠ACB,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AB=45°,FM=BM.在Rt△AFM中,∠AFM=90°,∠FAM=45°,AM=2,∴FM=AM•sin∠FAM=.AB=AM+MB=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FM的长度.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角平分的性质及正方形的特点找出边角关系,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即可得以解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11.化简:=3.【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即可.【解答】解:=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基础题型,比较简单.12.把方程x(x﹣1)=0化为一般形式是x2﹣x=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直接整理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x(x﹣1)=0化为一般形式为:x2﹣x=0.故答案为:x2﹣x=0.【点评】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 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13.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每一支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k>3.【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中,当反比例函数的系数大于0时,在每一支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可得k﹣3>0,解可得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每一支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可得k﹣3>0,解得k>3.故答案为:k>3.【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体现反比例系数与图象的关系.14.如果,那么=.【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比例设x=2k,y=5k,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设x=2k,y=5k,则===.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设k法”表示出x、y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15.如图,直线AD∥BE∥CF,BC=AC,DE=4,那么EF的值是2.【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分析】根据BC=AC可得=,再根据条件AD∥BE∥CF,可得=,再把DE=4代入可得EF的值.【解答】解:∵BC=AC,∴=,∵AD∥BE∥CF,∴=,∵DE=4,∴=2,∴EF=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关键是掌握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16.如图,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有9个格点,已知取定点A和B,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由取定点A和B,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有4种情况,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取定点A和B,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有4种情况,∴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7.已知,则m+n=3.【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把等式右边通风,然后用对应项系数相等求出m,n【解答】解:∵,∴==,∴m+n=4,2m+5n=﹣1,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是分式的加减法,主要考查了通分,恒等式的应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本题的关键是建立方程组.18.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如图摆放,被分割成了5个部分.①,②,③这三块的面积比依次为1:4:41,那么④,⑤这两块的面积比是9:14.【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易知①、②、④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设①的直角边为x,根据①、②的面积比,可得②的直角边为2x,然后设正方形的边长为y,根据①、③的面积比,求出y、x的关系式,进而可得④、⑤的面积表达式,由此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①、②、④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①,②这两块的面积比依次为1:4,∴设①的直角边为x,∴②的直角边为2x,∵①,③这两块的面积比依次为1:41,∴①:(①+③)=1:42,即x2:3xy=1:42,∴y=7x,∴④的面积为6x•6x÷2=18x2,⑤的面积为4x•7x=28x2,∴④,⑤这两块的面积比是18x2:28x2=9:14.【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公式,及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化简或计算:(1)(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先化简,再计算乘法即可得;(2)先将括号内二次根式化简,再计算括号内二次根式减法,最后依次计算除法、乘法可得.【解答】解:(1)原式=×=6;(2)原式=2÷(﹣2)•2=2÷(﹣)×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利用分式除法运算法则化简,进而结合分式加减运算法则化简,进而将x的值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1﹣×=1﹣=,把x=﹣1代入得:原式==﹣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正确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是解题关键.21.解方程:(1)3x2+4x﹣7=0(2).【考点】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1)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解即可;(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分解因式得:(3x+7)(x﹣1)=0,解得:x1=﹣,x2=1;(2)去分母得:x2﹣x﹣2x=2x2﹣3x+1,整理得:0=1,不可能,则此分式方程无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某校组织了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得分数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绘制统计图如下(未完成),解答下列问题:(1)若A组的频数比B组小24,求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a、b的值;(2)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n°,求n的值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优秀,全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多少名?【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若A组的频数比B组小24,且已知两个组的百分比,据此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得a、b的值;(2)利用36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3)利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解答】解:(1)学生总数是24÷(20%﹣8%)=200(人),则a=200×8%=16,b=200×20%=40;(2)n=360×=126°.C组的人数是:200×25%=50.;(3)样本D、E两组的百分数的和为1﹣25%﹣20%﹣8%=47%,∴2000×47%=940(名)答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940名.【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23.通常儿童服药量要少于成人.某药厂用来计算儿童服药量y的公式为,其中a 为成人服药量,x为儿童的年龄(x≤13).问:(1)3岁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2)请求出哪个年龄的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一半?【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根据儿童服药量y的公式为,将x=3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当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一半时,即=,求出x即可.【解答】解:(1)∵儿童服药量y的公式为,其中a为成人服药量,x为儿童的年龄(x≤13),∴3岁儿童服药量为:y==;∴3岁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故答案为:;(2)当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一半时,即=,解得:x=12,检验得:当x=12时,x+12≠0,∴x=12是原方程的根,答:12岁的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一半.【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一半时”列出方程,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24.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若AD,BD是方程x2﹣10x+16=0的两个根(AD>BD).求:(1)CD的长;(2)的值.【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1)先解方程x2﹣10x+16=0,得知AD、BD的值,在证明Rt△ADC∽Rt△CDB,由其性质的CD 的长.(2)Rt△ABC∽Rt△CD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解答】解:(1)解方程x2﹣10x+16=0,得:x1=2,x2=8∴AD=8,BD=2.∵CD⊥AB于D,∴∠ADC=∠CDB=90°.∵∠A+∠ACD=∠ACD+∠DCB,∴∠A=∠DCB.在Rt△ADC与Rt△CDB中,∴Rt△ADC∽Rt△CDB,∴,即:CD2=AD•BD=8×2=16CD=4即:CD的长为4(2)与(1)同法可证Rt△ACB∽Rt△CDB则====即:=.【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巧用相似的性质.25.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E,F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E=DF,∠A=∠D,AB=DC.(1)求证: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2)若AD=10,DC=3,∠EBD=60°,则BE=4时,四边形BFCE是菱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分析】(1)由AE=DF,∠A=∠D,AB=DC,易证得△AEC≌△DFB,即可得BF=EC,∠ACE=∠DBF,且EC∥BF,即可判定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BFCE是菱形时,BE=CE,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解答】(1)证明:∵AB=DC,∴AC=DB,在△AEC和△DFB中,∴△AEC≌△DFB(SAS),∴BF=EC,∠ACE=∠DBF∴EC∥BF,∴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BFCE是菱形时,BE=CE,∵AD=10,DC=3,AB=CD=3,∴BC=10﹣3﹣3=4,∵∠EBD=60°,∴BE=BC=4,∴当BE=4 时,四边形BFCE是菱形,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26.如图,已知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B,点A的坐标为(1,2),过点A 作AC∥y轴,AC=1(点C位于点A的下方),过点C作CD∥x轴,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D,过点B作BE⊥CD,垂足E在线段CD上,连接OC、OD.(1)求△OCD的面积;(2)当BE=AC时,求CE的长.【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根据图象上的点满足函数解析式,可得D点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2)根据BE的长,可得B点的纵坐标,根据点在函数图象上,可得B点横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1)y=(x>0)的图象经过点A(1,2),∴k=2.∵AC∥y轴,AC=1,∴点C的坐标为(1,1).∵CD∥x轴,点D在函数图象上,∴点D的坐标为(2,1).∴.(2)∵BE=,∴.∵BE⊥CD,点B的纵坐标=2﹣=,由反比例函数y=,点B的横坐标x=2÷=,∴点B的横坐标是,纵坐标是.∴CE=.【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图象上的点满足函数解析式.27.(10分)(2014•潮安县模拟)已知:如图,▱ABCD中,AD=3cm,CD=1cm,∠B=45°,点P从点A出发,沿A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3cm/s;点Q从点C出发,沿C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连接并延长QP交BA的延长线于点M,过M作MN⊥BC,垂足是N,设运动时间为t(s)(0<t<1).(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QDM是平行四边形?(2)证明:在P、Q运动的过程中,总有CQ=AM;(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ANPM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连结AQ、M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出AP=DP,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已知得出△AMP∽△DQP,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求出AM的值,从而得出在P、Q运动的过程中,总有CQ=AM;(3)根据已知条件得出BN=MN,再根据BM=AB+AM,由勾股定理得出BN=MN=(1+t),根据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出MN⊥AD,设四边形ANPM的面积为y,得出y=×AP×MN,假设存在某一时刻t,四边形ANPM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得出t2+t=×3×,最后进行整理,即可求出t的值.【解答】解:(1)连结AQ、MD,∵当AP=PD时,四边形AQDM是平行四边形,∴3t=3﹣3t,解得:t=,∴t=s时,四边形AQDM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MP∽△DQP,∴=,∴=,∴AM=t,即在P、Q运动的过程中,总有CQ=AM;(3)∵MN⊥BC,∴∠MNB=90°,∵∠B=45°,∴∠BMN=45°=∠B,∴BN=MN,∵BM=AB+AM=1+t,在Rt△BMN中,由勾股定理得:BN=MN=(1+t),∵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MN⊥BC,∴MN⊥AD,设四边形ANPM的面积为y,∴y=×AP×MN=×3t×(1+t)=t2+t(0<t<1).假设存在某一时刻t,四边形ANPM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t2+t=×3×,整理得:t2+t﹣1=0,解得:t1=,t2=(舍去),∴当t=s时,四边形ANPM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性的综合,用到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有一定难度.28.如图,直线l:y=x﹣1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且AB=AC.(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P(n+1,n)(n>1)是直线l上一点,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于M,N两点.连接MC,NA,当MC∥NA时,求n的值.【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由直线l:y=x﹣1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即可求得点A与B的坐标,又由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且AB=AC,可求得点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由点P(n+1,n)(n>1)是直线l上一点,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于M,N两点,可表示出M,N两点的坐标,继而表示出PM,PN,PC,PA的长,由MC∥NA,可得=,继而可得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y=x﹣1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0,﹣1),∵AB=AC,A,B,C都在直线l上,∴点C的坐标为(2,1),∵点C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1=,解得:k=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点P (n +1,n )(n >1)是直线l 上一点,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y=与y=﹣的图象于M ,N 两点,∴M (,n ),N (﹣,2),∴PM=n +1﹣,PN=n +1+,PC==(n ﹣1),PA==n , ∵MC ∥NA ,∴=,即=,整理得:n 2﹣3n +2=0,解得:n 1=2,n 2=1(舍去),∴n=2.【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注意求得点C 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PM ,PN ,PC ,PA 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