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中国通史之再造统一资料

合集下载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2018年4月14日

第01集《中华道路》上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雄伟壮观的锦绣山河,孕育着无限的生机,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悠久辉煌的古老文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塑造出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在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上,一场场历史大剧不断上演,无数的曲折与坎坷,考验着这块土地上的民族与众生,自强不息,厚物载德,勇于探索,敬守家园,爱好和平,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无论风雨飘摇,困难重重,中国人都能迎难而上,顽强奋斗,渡过难关,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真理,无论烟雾弥漫,障碍重重,中国人都能够坚韧不拔,沉着冷静,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道路。缔造中国与人类的幸福,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丰富而多彩,曲折面灿烂,绵延而不断,在这片土地上生根绽放,演绎出无数的传奇往事。这些古老的历史,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历久而弥新,她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的复兴之路,她像一位母亲守护着我们梦的摇篮。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人类星球的北纬30度上下,东方、西方群星璀璨,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孟子、庄子、黑子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或联袂登场,或接踵而出,在西方,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东方称之为百家争鸣。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这个时代都被称为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这里是位于滕州市的墨子纪念馆,和别的思想家不同墨子的塑像极具特立独行之状,他身着布衣,肩背行囊,俨然是一位风尘仆仆的行者,黑子的一生相伴着各种各样鬼斧神工般的发明,而这些发明被巧妙地运用到黑子的思想实践当中,在纷乱的战火间,黑子和他的弟子更像一个苦行僧团体,有着最坚定的意志,人人皆可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他们不遗余力地宣传兼爱、非攻主张。兼爱,没有任何亲疏贵的爱,非攻,就是反对战争。

中国通史第40集~45集知识点

中国通史第40集~45集知识点

中国通史第40集~45集知识点

中国通史第40集

公元398年北魏统治了中原大部分地区,而后,跋鲜卑将国都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为抵抗北部柔然攻击,在长城沿线设立一系列军镇(沃野、怀朔-高欢、武川-宇文泰、抚冥、柔玄)。

公元493年迁至洛阳后,北方六镇地位一落千丈。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六镇成为不安定的地方,六镇大起义中的高欢(东魏)、宇文泰(西魏)主宰了北魏王朝的命运。新兴的突厥和不作为的南朝,中国陷入更为混乱的政治割据中。

公元541年,杨坚(后来的隋文帝)在西魏出生,身为父亲的同州刺史杨忠(后被宇文泰封为隋国公-隋朝的来历)将他交由智仙尼姑抚养,取佛教小名“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

—宇文泰统治西魏,设置府兵制,设八大柱国,下有十二大将军(杨忠)。此时西魏东魏的统治者分别为宇文觉和高洋,杨坚先后被赐予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娶独孤家族第七个女儿,岳父独孤信为八大柱国之一,也是鲜卑贵族,西魏开国功臣。(独孤家族一门三皇后,长女嫁于北周皇帝,成为北周明帝皇后。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八柱国李虎的儿子李昞-唐高祖李渊的父亲。第七个女儿成为隋朝的文献皇后),杨氏被赐鲜卑族姓“普六茹氏”。

公元577年,北周(原西魏)灭北齐(原东魏),北方实现了统一,天下三分变成了南北对峙。杨坚36岁上升为柱国,女儿杨丽华,被周武帝选为太子妃,即宣帝皇后,杨坚任大司马。遭周宣帝猜忌,为化解,杨坚请求外调扬州,暂时远离政治中心,隐忍中等待。

公元580年,宣帝亡,静帝即位,隋王杨坚灭尉迟迥、司马消难、益州王

谦等,还汉姓。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

第02集中华先祖

梦想,人类前行的动力。

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有着最古老的文明。我们有过辉煌,也曾经历苦难,但是,梦想一直照耀我们前行。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我们在铸造新的辉煌。这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梦想的时代,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我们将带您回到远古聆听我们祖先最古老的故事。

泥河湾遗址群河北省阳原县

桑干河婉蜒延伸,由东向西,横贯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全境,将一片叫做泥河湾的地方切割成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峡谷,这个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地方,却是迄今发现的我们远古祖先最北端的活动地点。

成顺泉河北省阳原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

成:在大约二百万年以前,这里是一个大湖,这个湖的面积是九千多平方公里,当时是最大的一个古湖,淡水湖。

一系列的考古活动,把泥河湾的名字同中国漫长的石器时代以及人类的起源联系起来。1978年,考古人员在泥河湾一个叫做小长梁的地方,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这是泥河湾首次发现史前遗物。2001年,考古人员在泥河湾另一处遗址的发掘中有了意外的收获,在现场,一具远古猛犸象骨骼化石出现在人们面前。

成顺泉河北省阳原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

成:当时,发掘出草原猛犸象的肋骨16条,还有它的门齿。

令人惊奇的是,这具化石除了保存有十分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的痕迹外,一件大象肋骨附近的燧石刮削器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成顺泉河北省阳原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

成:其中有一条大象肋骨,它上面就放着一块刮削器,这个就说明当时人类刮骨吃肉以后,把石器放在大象肋骨上,现在从16条肋骨上看,都有刮削器刮的痕迹。

中国通史第40集笔记100字左右

中国通史第40集笔记100字左右

中国通史第40集笔记100字左右

楔子

1、陈后主之后三百多年,王朝更迭十分频繁。北方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黄

河流域期间,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南朝亦如是。

2、南北朝后期,长江成为了割据政权的割裂带,然而统一同样也是大势所趋。

但彼时,南朝政治腐朽,无心统一。北朝则受到游牧民族牵制,无力统一。

3、北魏军事要塞:武川镇

①王气所聚:先后走出了北周、隋、唐三朝皇室,左右中国近三百年历史

北方六镇地位变化

1、北魏为抵抗北部游牧民族柔然的攻击,便在长城沿线设立的一系列军镇

2、六镇边将多有拓跋氏贵戚贤臣充任,社会地位搞。虽地域远离政治中心,但

并不影响仕途,反而常被特别提拔。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北方六镇地位一落千丈。

①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变为清途所隔。不仅边镇军将失去了

荣耀,连镇兵镇民们都归入了贱民的行列

3、反弹:六镇起义

①军将之间,一同出生入死,故而意气相投,十分团结。加之积怨已久,

六镇起义拉开序幕。

②后,怀朔镇高欢武川镇和宇文泰脱颖而出,最终将北魏分割为东西魏。

4、北魏的分裂削弱了北方的力量,加上塞外新兴的突厥,不作为的南朝,中国政治愈发混乱。

东西魏(北周北齐)

1、杨坚的成长期间,东西魏的战争不断。后,战争的天平逐渐倒向西魏

①对峙初期,宇文泰集团处于劣势。因为经过六镇洗礼的鲜卑武装,有20多万

都归入了高欢的麾下,由宇文泰所统领的军队,不过区区一万。

西魏

1、弱,借府兵制而强

①西魏集团弱,鲜卑军队数量少。若要稳定关中政治秩序,并与东魏集团抗

衡,就必须依靠关中本地的汉人豪强。

②府兵制:广募关陇豪强,以增军旅。同时安定了关中局势

中国通史4050集观后感

中国通史4050集观后感

中国通史4050集观后感

中国通史40集观后感:

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历史。寒假期间,朱老师推荐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中国通史》。看了这部纪录片第四十集,我完全改变了我心中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历史的需求。它让我看到了一段生动的历史,一个生动的中国。

《中国通史》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了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每看完一集后都会有不同的'感触,每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都是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造成的。

《魏晋佛教》这是第四十集,它技术运用同样精湛,在新技术营造的场面中,历史重新打开了他的面纱沉睡了200年的佛经,停滞了17年的鸠摩罗什,无数为探寻真理踏上不归路的僧侣。时代的创伤、个体的屈辱,人为了理想究竟会有怎样的付出?

在《中国通史》中,背景、事件、人物彼此的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采用专家访谈,民风采集,史料呈现,3D动画造景等多种手段为我们还原了那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复活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特别是隋文帝杨坚再造统一的那一集,军队、战船、天险、宫殿、城池,在

3D技术的应用下,那么立体,那么现代,又那么富有古典韵味。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发明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存在着影响。地动仪,圆周率引领了科学的发展,都江堰,大运河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中获得自己的感悟,然后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这才是历史留給后人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中国通史每集内容概括

中国通史每集内容概括

中国通史每集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集《源远流长——史前文明与早期国家》概括:讲述了从起源到夏朝建立前各种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

第二集《创业帝王——启的生平与夏朝的建立》概括:介绍了启这位开创了中国世袭制度的创业帝王。

第三集《青铜时代的辉煌——商周文明的发展》概括:讲述了商周时期物质文化的发展。

第四集《春秋战国——诸侯纷争与百家争鸣》概括: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及各学派百家争鸣的现象。

第五集《大一统帝国——秦汉文明的崛起与融合》概括:讲述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与外族的交流。

第六集《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与文化发展》概括: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和清谈之风对文化的影响。

第七集《隋唐五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概括:讲述了隋唐五代时期科技、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发展。

第八集《宋元——疆域辽阔的王朝》概括:介绍了宋元时期疆域辽阔的王朝的建立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九集《明清——封建社会的高峰与转型》概括:讲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峰以及向近代的转型。

由于中国通史的集数和每集内容都不尽相同,因此以上概括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通史的内容,建议您查阅相关视频平台或咨询专业人士。

中国通史纪录片100集标题

中国通史纪录片100集标题

中国通史纪录片100集标题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集中华道路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集中华先祖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集农业起源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4集文明起源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5集邦国时代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6集夏王朝觅踪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7集殷商兴亡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8集商代文明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9集武王克商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0集周公摄政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1集周王室的衰落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2集春秋争霸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3集孔子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4集列国变法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5集战国七雄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6集诸子百家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7集秦国崛起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8集秦始皇统一中国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9集楚汉战争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0集郡国并行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1集文景之治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2集汉武帝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3集两汉经学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4集昭宣政治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5集王莽改制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6集光武中兴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7集丝绸之路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8集清议与党锢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9集黄巾起义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0集三国鼎立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1集诸葛亮治蜀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2集西晋统一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3集魏晋风度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4集门阀政治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5集梁武帝治国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6集孝文帝改革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7集北周武帝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8集陈朝兴亡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9集魏晋佛教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精选篇1)

正史尤其是通史,大多为官方记录,很多时候史实被埋没,成为事件的罗列,毫无情趣可言。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选取了以两晋南北朝为主体作为前7集的故事,从治蜀到隋炀帝亡国。这段介于汉、唐两朝“大治”之间的“大乱”,堪称中国中古史上最丰富也最波折的一段,头绪多、典故多、传奇多。看了试播的前7集,完全改变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需求。正史,可以很有趣;正史,可以很动情;正史,让我们感悟现实。

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对于大众来说,其真正价值不在故事本身,而在铺陈线索。《中国通史》中,背景、事件、人物的彼此关系交待得非常清楚,这就为专家访谈、民风采集、史料呈现、3D动画造景之间的穿越提供了强大的逻辑支撑。

最明显的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拓跋鲜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尝试失败,进而回溯为什么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转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而后,由孝文帝与冯太后的亲民之举,带出春耕传统、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黄糕习俗、秦汉以来的籍田活动等。有了横纵大背景与个体人物事件交织的逻辑,“穿越”终于不再只是无厘头恶搞,而成为一种精彩的叙事手法。

逻辑线索的另一个好处,是提供给观众更多自修的可能性。看完《魏晋风度》,我第二天就去搜出了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看完《魏晋佛教》,忍不住查了查慧远和尚的《沙门不敬王者论》。这些史料,除非专业需要,很少有人会主动想起去研读。

人们过于偏爱野史,热衷颠覆,所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嵇康的忠贞、僧侣们的执着,便因过于“正经”而显得“味道”不足。但其实,这才是真正可能抽

《中国通史》观后感范文

《中国通史》观后感范文

《中国通史》观后感

《中国通史》观后感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通史》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选取了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主体作为前7集的故事,从诸葛亮治蜀到隋炀帝亡国。

正史尤其是通史,大多为官方记录,很多时候史实被埋没,成为事件的罗列,毫无情趣可言。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选取了以两晋南北朝为主体作为前7集的故事,从治蜀到隋炀帝亡国。这段介于汉、唐两朝“大治”之间的“大乱”,堪称中国中古史上最丰富

也最波折的一段,头绪多、典故多、传奇多。看了试播的前7集,完全改变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需求。正史,可以很有趣;正史,可以很动情;正史,让我们感悟现实。

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对于大众来说,其真正价值不在故事本身,而在铺陈线索。《中国通史》中,背景、事件、人物的彼此关系交待得非常清楚,这就为专家访谈、民风采集、史料呈现、3D

动画造景之间的穿越提供了强大的逻辑支撑。

过膝高跟最明显的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拓跋鲜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尝试失败,进而回溯为什么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转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而后,由孝文帝与冯太后的亲民之举,带出春耕传统、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黄糕习俗、秦汉以来的籍田活动等。有了横纵大背景与个体人物事件交织的逻辑,“穿越”终于不再只是无厘头恶搞,而成为一种精彩的叙事手法。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三篇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三篇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三篇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1

今日上午,我看了一部纪录片,他的名字叫《中国通史》的第27集《丝绸之路》。

当时在汉朝的时候,皇帝准备派一位使臣去远方的西部,可是,没有人敢主动出来,有一位名叫张骞的人,他却主动站了出来,并要求自己可以去西藏,为东西两部的友情作出奉献。就这样,张倩带着一个大部队,前往去西部的路上。可是当时的地理位置还没有如今这么方便,况且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此行要去的目的地是哪里,而且要前往去西部的路上,还必需经过一条必经之路,这条路就是匈奴的领地,他们必需当心翼翼的,要不然就得被匈奴抓住了。他们还是没有躲过难关,被匈奴抓住后,流放到了一处十分寒冷的地方,当天和他的团队。靠着顽强的意志,胜利摆脱了这次难关,他们还是没有来到西部,而是来到了一个很接近西部的一个小国家,名叫大菀,这儿的皇帝十分欢迎张骞一行人,好好的款待了他们,这里的皇帝十分愿意能与汉国建立好友谊。但是张骞他们还是没有找到西部,所以只能无功而返。

第一次前往区西部的路上,就是12年,但是张骞还是不想放弃,因为他能不能在历史上名垂千古,就靠这一次,第一次去西藏十分顺利,但是在他回来一年之后,他就去世了,班固的弟弟班超,十分像第二个张骞,他们翻过崇山峻岭,像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

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叫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的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40集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40集

第40集再造统一

主要内容:讲述南北朝时期后期,杨坚建立隋朝再造统一的历程。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在北方,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前,期间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短的政权只存在过八年;在南方,朝代更迭也同样频繁,南北朝后期的长江不仅成为割据政权的断裂带,更是中华民族难以愈合的伤痕。然而统一是历史的趋势、政治的需要、经济的要求、文化的向往、人民的渴望,但此时的南朝由于政治腐朽昏庸,无心统一,北朝则受游牧民族的牵制,无力统一。

六镇起义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的武川镇遗址曾是北魏的军事要塞,后人感慨武川镇乃王气所聚,在这个区区弹丸之地先后走出了北周、隋、唐三朝皇室,左右了中国近三百多年的历史。

背景

公元398年,北魏占领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这个由游牧民族拓跋鲜卑建立起来的政权将国都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

为了抵抗北部游牧民族柔然的攻击、拱卫平城,北魏在长城沿线设立了一系列军镇,其中有六个最为重要,除武川镇外,另外五个分别是沃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这就是著名的北方六镇,北魏抵抗柔然的军事主力集中在北方六镇。

六镇军将多由拓跋氏贵戚贤臣充任,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虽然远离政治核心,却不影响仕途,常被特别提拔,因此当时人物忻慕为而之。

然而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至洛阳后,北方六镇地位一落千丈。镇守边疆的勇士们逐渐被遗忘,成为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弃儿,当时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六镇的军将们不但失去了往日的荣耀,镇兵镇民们甚至被归入了贱民的行列。

中国通史40-48集笔记100字

中国通史40-48集笔记100字

中国通史40-48集笔记100字

40集,再造统一:北魏北方六镇分裂成东魏西魏,隋文帝(那罗延)杨坚,其父是宇文泰的隋国公,独孤家族:四女李渊之母,七女隋文帝之妻。胡汉民族杂糅关陇集团北周宇文泰。此时由北至南:突厥,隋朝,陈朝。

41,炀帝功过:三省六部制,皇帝:门下省尚书省内史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兵部。杨广受戒,江南天台宗。东都洛阳,京杭大运河。重建丝绸之路,于张掖开世博会驴友当政。征辽战争,三征高丽,

42,贞观之治:李渊(唐高祖)李世民(唐太宗)父子。玄武门之变(李世民VS李建成李元吉)。十八学士智囊团。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炫板腔。文成公主。《二十四史》中八部。贞观书法四大家。“以人为镜”。

43,武则天: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媚娘。唐朝嫔妃制度:皇后、四妃(贵妇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等)、婕妤九个、美人九个、才人九个,宝林二十七个、御女二十七个、采女二十七个。感业寺当尼姑。李治称帝,关陇集团:长孙无忌、褚遂良。第一个“举报箱”,明堂。打破门阀制度。

44,开天(开元开宝)盛世:李旦—李隆基。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农耕技术。公孙大娘的舞蹈头发草书。广运潭盛会。

45,安史之乱:张九龄。李林甫口蜜腹剑,杨国忠。安禄山。七年半之久。38岁杨玉环自缢于马嵬坡。郭子仪。甘露之变。

46,中晚唐的困局: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甘露之变。唐末农民起义: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

47,世界都会长安:西安十三朝古都。阿倍仲麻吕,平城京平安京(京都)仿照长安城。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中国通史》观后感

《中国通史》观后感

《中国通史》观后感

《中国通史》观后感(精选5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1

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选取了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主体作为前7集的故事,从诸葛亮治蜀到隋炀帝亡国。

正史尤其是通史,大多为官方记录,很多时候史实被埋没,成为事件的罗列,毫无情趣可言。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选取了以两晋南北朝为主体作为前7集的故事,从治蜀到隋炀帝亡国。这段介于汉、唐两朝“大治”之间的“大乱”,堪称中国中古史上最丰富也最波折的一段,头绪多、典故多、传奇多。看了试播的前7集,完全改变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需求。正史,可以很有趣;正史,可以很动情;正史,让我们感悟现实。

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对于大众来说,其真正价值不在故事本身,而在铺陈线索。《中国通史》中,背景、事件、人物的彼此关系交待得非常清楚,这就为专家访谈、民风采集、史料呈现、3D动画造景之间的穿越提供了强大的逻辑支撑。

过膝高跟最明显的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拓跋鲜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尝试失败,进而回溯为什么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转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而后,由孝文帝与冯太后的亲民之举,带出春耕传统、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黄糕习俗、秦汉以来的籍田活动等。有了横纵大背景与个体人物事件交织的逻辑,“穿越”终于不再只是无厘头恶搞,而成为一种精彩的叙事手法。

逻辑线索的另一个好处,是提供给观众更多自修的可能性。看完《魏晋风度》,我第二天就去搜出了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看完《魏晋佛教》,忍不住查了查慧远和尚的《沙门不敬王者论》。这些史料,除非专业需要,很少有人会主动想起去研读。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2018年4月14日

第01集《中华道路》上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雄伟壮观的锦绣山河,孕育着无限的生机,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悠久辉煌的古老文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塑造出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在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上,一场场历史大剧不断上演,无数的曲折与坎坷,考验着这块土地上的民族与众生,自强不息,厚物载德,勇于探索,敬守家园,爱好和平,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无论风雨飘摇,困难重重,中国人都能迎难而上,顽强奋斗,渡过难关,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真理,无论烟雾弥漫,障碍重重,中国人都能够坚韧不拔,沉着冷静,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道路。缔造中国与人类的幸福,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丰富而多彩,曲折面灿烂,绵延而不断,在这片土地上生根绽放,演绎出无数的传奇往事。这些古老的历史,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历久而弥新,她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的复兴之路,她像一位母亲守护着我们梦的摇篮。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人类星球的北纬30度上下,东方、西方群星璀璨,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孟子、庄子、黑子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或联袂登场,或接踵而出,在西方,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东方称之为百家争鸣。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这个时代都被称为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这里是位于滕州市的墨子纪念馆,和别的思想家不同墨子的塑像极具特立独行之状,他身着布衣,肩背行囊,俨然是一位风尘仆仆的行者,黑子的一生相伴着各种各样鬼斧神工般的发明,而这些发明被巧妙地运用到黑子的思想实践当中,在纷乱的战火间,黑子和他的弟子更像一个苦行僧团体,有着最坚定的意志,人人皆可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他们不遗余力地宣传兼爱、非攻主张。兼爱,没有任何亲疏贵的爱,非攻,就是反对战争。

中国通史观后感(通用5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通用5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

中国通史观后感(通用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通史观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选取了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主体作为前7集的故事,从诸葛亮治蜀到隋炀帝亡国。

正史尤其是通史,大多为官方记录,很多时候史实被埋没,成为事件的罗列,毫无情趣可言。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选取了以两晋南北朝为主体作为前7集的故事,从治蜀到隋炀帝亡国。这段介于汉、唐两朝“大治”之间的“大乱”,堪称中国中古史上最丰富

也最波折的一段,头绪多、典故多、传奇多。看了试播的前7集,完全改变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需求。正史,可以很有趣;正史,可以很动情;正史,让我们感悟现实。

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对于大众来说,其真正价值不在故事本身,而在铺陈线索。《中国通史》中,背景、事件、人物的彼此关系交待得非常清楚,这就为专家访谈、民风采集、史料呈现、3D

动画造景之间的穿越提供了强大的逻辑支撑。

最明显的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拓跋鲜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尝试失败,进而回溯为什么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转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而后,由孝文帝与冯太后的亲民之举,带出春耕传统、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黄糕习俗、秦汉以来的籍田活动等。有了横纵大背景与个体人物事件交织的逻辑,“穿越”终于不再只是无厘头恶搞,而成为一种精彩的叙事手法。

转给学生!大型纪录片《中国通史》1-100全集!

转给学生!大型纪录片《中国通史》1-100全集!

转给学生!大型纪录片《中国通史》1-100全集!

《中国通史》第一集:中华道路

《中国通史》第二集:中华先祖

《中国通史》第三集:农业起源

《中国通史》第四集:文明起源

《中国通史》第五集:邦国时代

《中国通史》第六集:夏王朝迷踪

《中国通史》第七集:殷商兴亡

《中国通史》第八集:商代文明

《中国通史》第九集:武王克商

《中国通史》第十集:周王室衰落

《中国通史》第十一集:周工摄政

《中国通史》第十二集:春秋争霸

《中国通史》第十三集:孔子

《中国通史》第十四集:列国变法

《中国通史》第十五集:战国七雄

《中国通史》第十六集:诸子百家

《中国通史》第十七集:秦国崛起

《中国通史》第十八集:秦始皇统一中国

《中国通史》第十九集:楚汉战争

《中国通史》第二十集:郡国并行(上)

《中国通史》第二十集:郡国并行(下)

《中国通史》第二十一集:文景之治

《中国通史》第二十二集:汉武帝(上)

《中国通史》第二十二集:汉武帝(下)

《中国通史》第二十三集:两汉经学(上)《中国通史》第二十三集:两汉经学(下)《中国通史》第二十四集:昭宣之治(上)

《中国通史》第二十四集:昭宣之治(下)

《中国通史》第二十五集:王莽改制(上)《中国通史》第二十五集:王莽改制(下)《中国通史》第二十六集:光武中兴(上)

《中国通史》第二十六集:光武中兴(下)《中国通史》第二十七集:丝绸之路

《中国通史》第二十八集:清议与党锢(上) 《中国通史》第二十八集:清议与党锢(下)《中国通史》第二十九集:中国通史黄巾起义《中国通史》第三十集:《中国通史》三国鼎立《中国通史》第三十一集:诸葛亮治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视中国通史之再造

统一

2012中央电视台中国通史

再造统一

北魏有北方六镇,镇守边疆:沃野镇、怀朔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武川镇。

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所以这些边远六镇的将领百姓成为汉化改革的遗漏。空间上的距离造成了地位上的差距,边境将士居民的地位下降,甚至沦为贱民行列。

强大的军事力量、牢固的家族关系、积聚已久的怨气造成了六镇的起义(沃野首先起义),最终产生两大军事集团高欢(东魏)和宇文泰(西魏)。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战争不断。

541年,宇文泰时的隋国公杨忠诞生儿子杨坚。543年,宇文泰着手军制改革。550年,府兵制完成。八柱国: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十二大将军(杨忠其一)。

两首领儿子分别先后废掉皇帝,建立北齐(高洋)、北周(宇文觉)。

上柱国独孤信三女儿成为三皇后:大女儿嫁给北齐皇帝、四女儿(李渊的妈妈)嫁给上柱国李虎的儿子李昞(唐高祖的父亲)、七女儿嫁给杨坚。

577年,北齐鲜卑族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北周则由于改革,民族之间融合。最终北周武帝时,北周代北齐,天下由三分变为南北对峙。

杨坚的三女儿杨丽华嫁给周宣帝,成为皇后,杨坚也成为大司马。八岁静帝即位,581年被杨坚废掉,建立大隋王朝。杨坚开始谋求统一中国,但又忌惮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所以制定先解决外部矛盾,再进攻陈朝。由于突厥内部矛盾尖锐,各可汗之间有矛盾,割据势力分立。581年,长孙晟上奏远交近攻,离强和弱的策略。583年,杨爽分兵八道出击突厥,大败沙钵略可汗,突厥战败,加上内部矛盾的进一步加大,突厥分为东西突厥。最终突厥臣服隋朝。接着隋朝就专注统一南方了。先是接受高颖:在江南收获季节在江北屯兵,虚张声势,诱使陈朝屯兵防守,之后又撤去。这样有两个用处:1.破坏江南经济。2.麻痹陈朝,为以后进攻增加突然性。之后崔仲方制定更加具体的策略,在长江的武昌西游(上游)大建战船,把武昌东游(下游)作为主攻方向,跨江进攻建康(陈朝国都)。尽管隋朝进攻在即,但陈后主却认为江南乃王气所在,再加上长江天鉴,依然歌舞升平。最终被隋朝攻陷,藏在枯井,带着两嫔妃:张丽华,孔贵嫔,由此可见陈后主真不适合当皇帝,隋文帝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并没有杀了陈后主,而且赐侯爵,给予生活帮助,当然这也有安抚江南百姓和群众的目的。

玉树后庭花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这一直被称为亡国之音。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

形象的描绘出了陈朝灭亡之景。

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灭亡了。中国自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起,经过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获得了统一。

感受:

1.统一是历史的趋势,是政治的需要,经济的要求,文化的向往,人民的渴望。

2.乱世是需要一位强权的强者来一统天下的。

3.政治联姻也是争权的一种手段。

4优柔寡断的人不适合当皇帝治理国家。

5.红颜祸水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