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理论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

合集下载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3、案例分析
以某部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例,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和语言特点对于目标语言的 读者来说可能较为陌生,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却无法自由发挥其主体性对这些文 化元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导致译文的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 会导致目标语言
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出现偏差,也使得译者的文化地位更加边缘化。
一、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两种语和文化之间的桥梁。然而,在当前的翻 译研究中,译者的地位往往被忽视或边缘化。这种边缘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译者的身份认同困境
译者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但往往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保持中立,以便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然而, 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译者的中立性受到质疑。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鉴和交融,推动社会的文化 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本次演示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和发展 方向。要改变译者文化地位边缘化的现象,需要从提升译者的文化地位、培养译 者的主体意识、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译者主体性的 重要性,
译者主体性的边缘化对翻译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首先,会导致翻译质量下 降。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受限,无法充分表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译者的观点,从而 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其次,这会打击译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当译者的观点和 风格被忽视或限
制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从而影响到其翻译 的动力。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积极寻求合作。译者可以与其他译者或目标语言文化的专家进行合作, 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呈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译者的观点。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以 提高翻译的质量,还可以增强译者的主体性意识。

互文性观照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互文性观照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互文性观照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摘要:互文性是指文本(广义上)之间的一种依赖和指涉关系。

将译者主体性置于互文性的视角之下进行研究,一是有助于把握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纵深层次;二是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

翻译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阅读、阐释、二度创作),充分体现了具有三重身份的译者(读者、阐释者、第二作者)如何戴着互文性的眼镜来发挥其主体性。

论文关键词:互文性,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如今,翻译研究已经走出了原来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对等”等理论探讨的窠臼。

更多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视角来研究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

互文性就是其中的一种视角,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语境下,运用关联理论来探讨互文性标记的翻译。

(Garcia, 2001);2)译者能否识别出不同文本的互文性标记(这一观点是基于互文性对文本类型的演变有一定的影响)(Kirk,2000);and 3)互文性对词的含义的影响。

(蒋骁华,1998:20-25)本文拟从互文性的角度,初步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在阅读、阐释和二度创作的三阶段中恰当发挥主体性的问题。

一、互文性溯源及翻译上的延伸互文性这个概念首先是由法国的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的《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一书中提出的,认为当前文本都是以先前对话的存在为前提的,这种符号系统之间的相互转换,相互指涉就是互文性。

作为评判结构主义的产物,互文性强调文本结构的不稳定性和文本间的相互作用。

这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原来文本自足封闭的系统,使单个文本的意义多元化,意义空间开放化,使对文本内部的孤立的符号研究转向文本与其外部关系的研究。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理论,互文性强调整个世界的文本一体性,所有文本具有多层含义,这些多层含义只有通过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得以体现。

据此,一种文化中的所有文本,由于他们组合在文化这个巨大的母体结构中,因此不可避免地相互关联。

互文性视阈下《道德经》英译的译者主体性

互文性视阈下《道德经》英译的译者主体性

互文性视阈下《道德经》英译的译者主体性摘要:在互文性视阈下,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本进行阐释和再创,其中包含了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改写,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必然糅合了译者自己的互文性前见。

通过对《道德经》不同时期英译本翻译特点的梳理,探究在互文性视阈下,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对《道德经》英译本的影响。

译者只有在三环节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译出质量上乘的译文。

关键词:互文性《道德经》译者主体性翻译翻译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许多学者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对翻译进行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扩大了翻译研究的空间,也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互文性理论便是其中一种。

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文本外的社会、文化、政治、性别等因素对译本的影响与操纵。

互文性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贡献,在于它将翻译研究所避不开的维度及对社会历史关系的把握彰显出来,将翻译置于历史政治、社会文化、权利话语的大视野中再度把握。

翻译作为一门跨语言、跨文化、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学科,其研究必定具有动态、多元、开放性的互文性特点。

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视角,探讨在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译者主体性对《道德经》译本翻译策略的影响。

一、互文性理论与翻译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由法国符号学家、解构主义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是当今理论界备受瞩目的流派之一。

置身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理论交锋语境的克里斯蒂娃吸取了许多前人的理论成果,从巴赫金对话思想与复调理论中得到了启发并发展出了这套理论。

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由马赛克般的引文拼接而成,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1]。

在其之后,不少文学理论家就互文性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阐释。

如英国文体学家罗杰?福勒就用“羊皮纸”作比写作中的互文性现象,他认为“一部作品是由早先作品的断简残篇构成的”,“就像将原有文字刮去后再度使用的羊皮纸,在新墨痕的字里行间还能看出早先的文本为擦净的痕迹”[2]。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2 0 1 4年 2月
跨 文 化交 际视域 下 的译 者主 体性 和 主体 问性
张 晖
[ 摘 要 ]译 者 主 体 性和 主体 间性 的研 究 受到 了翻 译 学术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 通 过 介 绍 翻 译 的 单 一 主 体 论
及 多元 主体 论 梳 理 了翻译 主体 的研 究 情况 。 基 于 跨 文 化 视 角 , 从翻译择取 , 翻译分析策 略, 翻 译 行 为 三 个 方 面 阐释 了翻 译 活 动 中 的译 者 主体 性 。在 此 基 础 上 , 又 介 绍 了翻 译 主 体 间 性 的 情 况 , 指 出译 者 、 赞 助
“ 仆人 ” , 要求 译 者 “ 一仆 事 二 主 ” 。这些 比喻 无 一
三元关 系。从这个 三元关 系可 以看 出 , 译者既 是原 发语篇 的接受者 , 又 是 目的语 篇 的创 造 者 , 始 终 处 于翻译 活动的核 心地位 。因此 , 长久 以来人们 都习 惯 性地把译 者看作 翻译活动 的唯一 主体 , 因为译 者 既是原文 的读者 , 又是 译 文 的作 者 , 对 翻译实 践 起 着 决定 性 的作 用 , 正所谓“ 成” 也译 者 , “ 败” 也译 者 。然而 , 承 认 译 者 在 翻译 中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并不 意味着译 者 就是 唯一 的翻译 活 动 的主体 。
商、 读者都为翻译 的主体, 好的译作 不仅要依靠译者 的独 自创造, 也要发挥赞助人 、 出版社 、 作者、 读者等
多方 面 力量 的主 体 作 用 。 [ 关 键 词 ]翻 译 活 动 ; 译者; 主体性; 主体 间 性 ; 跨 文化 交 际 [ 中图 分 类号 ]H 3 1 5 . 9 [ 文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号 ]1 0 0 9— 5 1 0 1 ( 2 0 1 4 ) 0 l 一 0 1 3 5— 0 4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1 —1 2

试论翻译中多重主题的互文性

试论翻译中多重主题的互文性

试论翻译中多重主题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论作为后现代文本理论,对翻译中文本的转换做出了新的阐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其翻译中多重主体——作者、译者、读者都具有互文性。

标签:互文性;文本;翻译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翻译家们不仅专注于翻译实践活动,对翻译问题的理性思考与系统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翻译研究向纵深领域发展,同时研究的宽广度也不断扩大,把翻译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地被应用于翻译的研究领域中,解决翻译中的各种问题,丰富了翻译研究方法,改变了人们对翻译的最初认识,扩大了翻译研究的领域。

“互文性”就是其中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新概念,互文性理论的引入为翻译研究者拓宽了视野,使之用开放、多元、发散的思维方式来重新审视各种翻译问题。

一、互文性理论“互文性”,亦称“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或“文本互指性”。

20世纪60年代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丽斯蒂娃在向西方介绍巴赫金的研究成果时,发展了巴氏理论,首创了“互文性”这一术语。

克丽斯蒂娃认为:“语词(或文本)是众多语词(或文本)的交汇,人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另一个语词(或文本)来。

每一个文本都是由对其他文本的援引而构成的镶嵌图案,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引和转换。

”索绪尔的符号系统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互文性理论的直接来源。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任何文本都是互文的,没有单独的文本,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文本与文本永远处于交叉、重复、吸收和转化之中,构成了绵延不断的文本群体。

要想解读一部文本,首先要对文本中出现的典故套用等进行挖掘和研究,获得更多的与该文本相关的互文知识,这样才能达到对该文本的正确理解。

互文性可分为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

宏观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在立意、艺术手法、结构安排等整个写作手法上曾受到其它文本的影响,它们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关之处,是文本在宏观上与其它文本的联系。

从互文视角看译者的主体性介入

从互文视角看译者的主体性介入

从互文视角看译者的主体性介入
从互文视角看译者的主体性介入
互文性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译文与原文被看作互文关系.译者作为读者和作者,在互文性空间对互文符号的价值作出评估,决定其在互文阅读与表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译语文化空间构建类似的互文网络,这一过程与译者的主体性密切相关,因而译文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译者的主体介入痕迹.
作者:周政权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常州工学院翻译研究所,江苏常州,213002 刊名: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26(3)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互文性译者介入。

阐释学理论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葛浩文译本《生死疲劳》为例

阐释学理论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葛浩文译本《生死疲劳》为例

阐释学理论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葛浩文译本《生死疲劳》为例20世纪末,“文化转向”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界对译者的关注度迅速提升,开始意识到译者的主观性。

与此同时,译者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其身份、地位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译者不再是无人关注的幕后工作者。

阐释学包含了对意义的理解以及阐释,增加了翻译研究角度的同时,还使得人们对译者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了解。

目前,阐释学理论的提出,使得译者主体性有了更加完善的解释,为相关研究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方面,葛浩文的英译本《生死疲劳》堪称范例。

一、阐释学及译者主体性(一)阐释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阐释学(Hermenutics)盛行于西方文化的思潮中,其主要内容包含了追求意义理解和阐释,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认为,人类文化中具有能动性的“自我”的创造性,即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彰显了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

乔治斯坦纳进一步提出了“阐释运作”模式,这一模式对翻译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共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补偿(compensation)”。

阐释学理论指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前,首先对译本进行选择,符合自身审美以及价值观,才会进行翻译,这就是信赖过程。

因为译者自身积累的语言学、美学等知识体系,会在吸收译文的同时,再产生自身独特的见解,这一过程被称为侵入、吸收的过程。

在翻译活动结束之后,因为译者对母语结构的改变,而出现目标文化拒斥现象,所以需要对译文进行最后的“补偿”阶段,最终,译文才能够符合语言学要求,并被目标文化所认同,这一过程将不会受到直译、意译以及拟作的拘束,使话语的指涉作用发挥到最佳,也使得翻译的过程更加完整化。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从译本的选择、对原作的阐释过程及语言上的再创造,都足以彰显译者主体性。

(二)译者主体性查建明和田雨指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具有主体地位,具有受动性、自主性等特点”。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引言一、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1. 促进文化交流译者主体性是翻译活动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一大因素。

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译者需要将外语信息转化为自己的母语,并且需要借助自己对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和体验,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习惯。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使得翻译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文化特色。

2. 提高译文质量译者主体性对译文的质量和风格有着直接的影响。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融入可以使译文更富有个性化和作者意图的再现性,使译文更加通顺、准确和地道。

3. 塑造译者形象译者主体性也是译者个人形象的展示。

一个优秀的译者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文字功底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通过译者主体性的展现,可以更好地展示译者的专业素养和创造力,为译者的形象树立起更加鲜明的个性。

二、基础翻译课堂中构建译者主体性的方法1. 提倡自由翻译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倡自由翻译的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翻译,鼓励他们在翻译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师生间进行即时互动和讨论,使学生有机会表达个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体验在翻译课堂中,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新闻资讯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体验和感悟。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经验,对所学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使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译者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在翻译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和专业翻译作品,培养他们对文字的灵敏感知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在自由翻译过程中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 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和潜力,教师可以策划一些互动交流活动,例如翻译比赛、译者沙龙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同学们及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翻译心得和体会,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译者主体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摘要:自文化转向之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文化地位得以确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的创造性等方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理解翻译策略创造性翻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由于受到环境、文学作品、译者的个人因素、翻译目的、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译者在翻译中有发挥主体性的自由。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原文文本的读者,翻译策略的决策者也是目标语言的写,因此,译者将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主体性的西。

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一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的第一步就是对原文的理解,此时译者就是读者译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是翻译的开端。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翻译的不是原文的意图而是译者所理解的原文的意图。

对原文理解的复杂性导致了译者不同的译文。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不同的读者会对原文有不同的解读,译者有权力在充分地考虑之后将他们自己的解读翻译出来。

翻译历史上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通过译者自己解读的翻译往往是最成功的译作翻译理论家斯坦纳(G。

teiner)将阐释用于翻译研究,他提出了阐释学分析的四个翻译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

信赖就是译者相信原文有意义,而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侵入的目的便是吸收,但吸收过程中难免丧失译入语本色,因而补偿就很必要。

不难看出,斯坦纳的翻译步骤无一不强调译者的能动性。

首先通过审美选择翻译文本,然后表现出译者兼具读者和阐释者两种文学身份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审美、情感、想像等文学能力解读源语文本中的空白期待视野和解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阐释多元化的产生;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简而言之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和译者个人能力的差异使得译者对相同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显示了译者主体性留下的印迹。

汉语互文信息的翻译——从接受美学与陌生化视阈看译者主体性

汉语互文信息的翻译——从接受美学与陌生化视阈看译者主体性
化古 远神 秘 的魅 力 。

的互文信息在文学作品中得到继承 , 能否成功传递 这些信息 , 是一个译本是否忠实于民族文化和民族
历史的体现 。“ 确切地说 , 译者所进行 的阅读是批
评 有 关文 学体 裁 、 主题 、 技 巧 或策 略 以及 书 中 暗含 的社 会 和 历史背 景等 的互 文性 知识 , 才能对 原文 及原 文 的风 格作 出 比较 忠实 的 阐释 。 ” ④
续事项与其原型的源与末 的关系, 也包括这些源于
同一原型 的许多事项 间的相似性。“ 互文性与其 说是指一部作品与特定前文本的关系, 不如说是指

部作品在一种文化的话语空间之 中的参与 , 一个
学更侧重读者的期待视野与空 白的补充 , “ 姚斯没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2— 2 3 作者简介 : 陈 琪, 福建泉州人 , 讲师 , 从事英语翻译 与英语教学研究。
V o 1 . 3 2 N o . 1
2 0 1 3 . 2
汉语 互 文 信 息 的翻 译
— —
从接受美学与陌生化视阈看译者 主体性
陈 琪
( 黎明职业大学 , 福建 泉州 3 6 2 0 0 0 )
摘 要 : 接受美学认为 , 读者的解释对文本意义的生成有着重大作用。不同读者对同一个文本 会有不同的解释 , 译者对文本的不同解释在翻译中得 以体现。汉语丰富的文化意象使 得卷帙浩繁 的各式文学作品都有着丰富的互文信息, 根据 西方文论 中陌生化理论 , 译
第3 2卷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 o u na r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e n t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互文性视域下《三体》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

互文性视域下《三体》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

互文性视域下《三体》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作者:蔡佳宏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05期内容摘要:翻译是一种互文性的跨文化交流,自翻译研究与互文性理论结合以来,翻译研究的互文性打破传统翻译研究的封闭模式,视角再次转移到翻译多重主体之一的译者身上。

本文从互文性理论角度研究并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扮演原文讀者、原文阐释者和译文作者三重身份。

关键词:刘宇昆《三体》译者主体性互文性一.引言《三体》登顶科幻文学之巅为中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提供了借鉴意义。

目前《三体》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体》翻译方法研究、对外传播研究、译者主体性研究:部分学人(康硕,2017;许浩,2017;韩袁钧,2017)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厚翻译理论、改写理论、功能对等原则等视角总结了多种翻译方法;另外,相关研究(陈枫、马会娟,2016;刘舸、李云,2018)立足于《三体》的传播模式,认为该作品对外传播的成功得益于国内外的有利形势、中外合作的出版模式;此外,也有相关论文(姜培培,2017;李洋,2017)从翻译伦理、传播学视角探讨《三体》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

由此可以看出,现有《三体》英译研究较少通过互文性理论研究译者主体性,而《三体》英译本的成功得益于刘宇昆双重文化身份所赋予的双语使用能力,因此还需从刘宇昆华裔作家身份来审视《三体》英译本生产流传的影响。

二.互文性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互文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

这一概念最初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旨在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以及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

之后,里法特尔(M.Riffaterre)和巴尔特(R.Barthes)进一步拓展了互文性的意义空间,他们认为,互文性是读者阅读和感知的主要模式,是以历时性和共时性同时展开的言语整合(蒂费纳·萨莫瓦,2003:3-18)。

从本质上说,翻译也是一个跨时空的交际行为,翻译的文本性与翻译研究的共时/历时层面使互文性进入翻译研究的视域找到了理论的契合,从而使翻译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维度。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摘要】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借助自身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情感体验,赋予原作独特的诠释和表达。

本文首先从翻译的定义和主体性入手,探讨了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以及译者主体性在实际翻译中的表现方式和与原文的关系。

接着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实际应用,讨论了其作用和局限性,并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解与看法做出总结。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启发出更具个性和魅力的译文,但也可能使原文的意境和细节有所偏离。

译者需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自身主体性,以确保翻译作品既忠实于原作又能传达出独特的译者风格。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定义、重要性、表现方式、关系、实际应用、作用、局限性、理解、看法1. 引言1.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活动,指的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或口头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翻译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翻译扮演着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的角色。

通过翻译,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作品和思想,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不仅仅对文字进行准确的转换,还要注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确保所译文本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最终翻译成果的质量和效果。

了解并认识译者的主体性对于深入理解文学翻译的本质和意义至关重要。

1.2 翻译的主体性翻译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个人的主观意识和审美情趣所表现出来的特质。

翻译并非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一个充满个人色彩和体验的艺术过程。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每位译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语言风格,这些因素会在译文中得到体现。

译者主体性不仅能够为译文增添个性和鲜活感,还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的内涵和风格。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肖飒摘要:近些年有关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突出了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和翻译主体地位。

但实际上,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作者和读者皆为翻译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译作是这三者智慧的结晶。

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的关系。

为保证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从主体性研究延伸到主体间性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翻译主体的几种争议及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是在翻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毫无疑问,是译者在进行翻译。

但长期以来,纵观中西翻译史,译者的主体地位始终未得到确立。

直到1980年,翻译研究者才把译者为翻译主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科学研究。

从此之后,就译者是翻译主体一说再无反对声音出现。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翻译主体争论和研究的重点进而转向翻译主体包括哪些成员与怎样界定翻译主体等问题。

一、国内翻译主体研究现状西方文化翻译理论于1980年开始引入我国。

在它的影响下,国内翻译理论从传统研究阶段迈向了现代研究阶段,有关翻译问题的研究也相继展开。

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人员包括:杨武能、许钧、谢天振、查明建、屠国元等。

在《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中,杨武能辩称,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通常是人,主体和客体也是相互对应的。

因此,他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与其他文学活动一样都是人。

”也就是说,作家、翻译家、原著、翻译作品及其读者这五个要素中,原著和翻译作品仅是一种工具或传播工具。

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承载者是创造的客观对象。

在所有这些创造性活动中,翻译者无疑是中心人物,并且扮演着最积极的角色。

在原著和作者面前,他是一名读者;在译本和译文读者面前,他又成了一名作者。

(1)谢天振在《译介学》中表示,除了将翻译者和读者视为翻译的主体之外还包括接受環境。

很明显,这与他所讨论的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有关。

(2)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看,刘宓庆认为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和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赫施阐释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孔雀东南飞》英译本为例

赫施阐释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孔雀东南飞》英译本为例

雀东南飞》 的英译 , 旨在从新 的视角理解文学 翻 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收稿 日 : 0 1 0 — 6 期 2 1 — 7 1 基金项 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安徽地方文化外宣翻译中译 者主体性研 究 A S F9 0 6 )安庆师 范学院青年 ( H K 0 —1] 3 ; ) 科研基金项 目“ 阐释学与典籍 英译研究” S 2 1 ) (K 0 0 。 4 0 作者简介 :钱灵杰 , 安徽宣城人 , 男, 安庆师 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 陈光明, 安徽安庆人 , 男, 安庆师 范学院教授 , 组织部部长。
动性的一面, 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
翻译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周旋 , 离不开对原文
的理解和阐释, 而阐释学正是关于理解、 解释及其 方法论的学科 , 与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选择
阐释学理论对译者主体进行动态系统研究是可行 的。现有文献多以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为理论视
角切入 , 论证译者主体误读及创造性叛逆 的合理 性, 研究角度有待扩展 , 研究内容需要深化。本文 借助美 国阐释学家赫施 ( ic ) 于文 本 “ Hr h 关 s 意 义” 意味” 与“ 的哲学理论 , 分析我国古代诗歌《 孔
21 年 l 月 01 O
第 3 第1 o卷 0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u a o A q g e c es oe e S c l c n e E i n o m l f n i a h r C l g ( o i i c d i ) n T l aS e t o


引 言
二、 译者 主体性 研究 述要
长期以来 , 受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 作 者中心论与原著 中心论在翻译理论 中占据绝对统 治地位 。传统译论认为 , 译者应该通过语 言的转 换, 忠实、 客观地用译文将原作表达 出来 , 翻译 其 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 的重视。2 O世纪 7 O年代 , 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 人们对 翻译的认识不再 停 留在语言层面 , 不再一味试 图寻找与原文本对 等的影子 , 而是逐渐将翻译文本看做是经过变形 与改造 、 融人译者 主观审美意 向和历史存在 的艺

互文性视角下看冰心译者主体性——以《先知》为例

互文性视角下看冰心译者主体性——以《先知》为例

41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15期总第814期No.15,2020Total of 814《先知》作为纪伯伦代表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在东西方世界均有其影响力。

书中智慧更是永不过时,给每一个时代的人们以不同程度的启发。

同时,《先知》也是冰心首部译介作品,对其后来的翻译实践有重要启发意义。

冰心在美国朋友家中初读原作有感便于次年着手组织译介,说明《先知》在语言或思想上有其魅力之处。

换言之,冰心与纪伯伦的互文性记忆方面有着某种默契,促使冰心产生记忆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沟通。

无论是作为原文读者还是译者身份,冰心在这个庞大交织的互文性网络空间中,既和纪伯伦、原文本进行对话,也和译文、译文读者进行对话。

一方面识别互文片段,理解纪伯伦的写作意图;另一方面结合译文读者的接受度和译入语言文化环境,灵活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产生新的互文文本。

因此,从互文性视角看冰心翻译实践,跨越限于文本之间的语符转换研究,将冰心、纪伯伦、《先知》以及相关互文本置于联动的互文性对话中,看冰心翻译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为研究者带来新的启发。

1 互文性视域下冰心多重身份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指出每个文本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1]。

因此,每个文本都是互文本,借助引用、参照、典故等互文性指涉手段与前文本进行跨时空对话。

翻译活动中,译本相较于原文本而言也是一个互文本,成为完善和补充原文本互文性织网中的又一个织体。

译者必须紧随原作者之笔,追踪另一文化圈内的互文性线索,以求准确解读和传译原作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2]。

因此,从互文性视角看冰心翻译《先知》的过程,要跳出译者这单一主体身份,或者仅聚焦原作和译作两个文本之间的研究。

而是从开放、动态、对话的层面,看冰心如何完成原文本阅读、原文本阐释以及新文本生成这三个互文性活动。

反思解构视角下译者主体性问题

反思解构视角下译者主体性问题

反思解构视角下译者主体性问题一、译者主体性的逐渐显现解构思潮诞生之前,翻译研究受结构主义的影响颇深。

结构主义学者往往把语言放在封闭的系统中考察,在该系统中,语言的各个要素互相依靠并组成系统的全部。

因此,文学批评常聚焦于某部作品的“主题、主旨思想、关键词、过多的比喻、引用、索引卡及参照上”。

这样一来,一部著作常常被结构主义者看做自给自足的整体,认为“文学批评可以发现、描述、进而稳固文本的意义,尽管这种意义是基于文本间互文基础上的”。

也正是由于结构主义的影响,翻译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提倡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在封闭的系统中研究语言的内在要素。

在这样的研究体系里,译者往往被置于从属地位,因为很多学者主张翻译不过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调和罢了,他们不让译者来摆弄这些不同的语言。

因此,结构主义影响下的翻译研究大体上关心的是语言本身,特别是实现翻译对等的方法和策略,诸如意译和直译等。

而译者则被束之高阁或干脆受到冷落。

在德里达和其他后结构主义学者看来,此种封闭的研究有诸多不利之处。

为了彰显与结构主义理论的不同,德里达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以颠覆封闭的西方哲学体系。

在德里达看来,解构一个概念首先要追根溯源,他提出:解构一个主题,如果确有其事,则意味着首先用系统的方法,从历史演变来分析一个概念的形成和不同的层面。

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历史,而每个主题的概念亦有很长、很厚重、很复杂的历史过程。

从这段文字来看,解构一个概念同解读这个概念的历史形成过程息息相关,而且通过历史的解读,亦能找出此种概念形成的轨迹。

德里达认为,“解构一个主题首先是系统地分析某个概念形成、使用、合法化等方面的轨迹”。

解构主义主张历史地分析某个概念而不是将这个概念全然去除。

因此,从解构角度分析译者的主体性也应该首先审视主体性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即其演变和逐渐合法化的历程。

翻译研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导思想和研究重点,于是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些主导思想进行分析后才能看出这些思想的局限性,并进而窥探解构主义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从对话、互文性到译者的主体性

从对话、互文性到译者的主体性

从对话 、 互文性到译者 的主体 性
刘1 昊 口

( 加拿 大安 大略省 口笔译协会 , 渥太华 K I N 7 B 7 )
[ 摘要】 互文性理论 自问世 以来对翻译研 究和实践产 生了深远 的影响。译 者在 翻译 活动 中不再是机械地分析原文本及再现“ 忠实” , 而是 积极地发掘 、 阐释 、 并 重现和 发挥原文及译文的互文性痕迹 , 从 而突 出 体现了 译 者 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分析 互文性理论 的起源及发展 , 意 在揭示翻译实践 中如何利用互文性理论来更好地为翻译实践服务 , 并通过实践进 一步反 思互文 性理论 。 【 关键词】 翻译研 究 : 对话 : 互文性 : 译者主体性
度, 即 译者 和 读 者关 系来 看 的 话 , 大 体 分 为 两种 情 况 。一种 是 本雅 明说 的“ 考 虑受 众无 益 ” 。倘 若 如此 , 译 者 基 本 不 会 甚 至 完 全 忽 略 目标 读 者 的 反
性 的提 倡 者 ) 来说 , 主体 间性 的理 论 同建 立在 个人 意识 的真 理 和 意 义之 上 的理 论 形 成 鲜 明对 比 。一 个 个体 可能在 灵 光一现 中获得 某 个知识 , 哈 贝马斯
却 坚持 认 为 这种 知 识 只有被 翻 译 成 理性 的和 可理
解 的话 语 时才 能进 入 主 体 间领 域 。主 体 间性 的领 域 不是 创 造一 个 个体 的心 智 , 而是一 种 可 交流知 识
的媒介 , 由 多重主体性 的互动 所创 造并 维持 】 。
应, 那么读者就被束之高 阁, 而译者则成了译作 的 作者 , 其翻译不是为了迎合读 者 , 那么其 自身主体 性 同样得到极大显现 。另一种情况是译者将读者 的预期和接受程度考虑进去 。即便如此 , 译者的主 体性同样得到展现 , 因为如果译者翻译时不将受众 考虑进去 , 那么读者 阅读译 文时可能会一 头雾水 。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 译者挥舞着魔法棒 , 给读者上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关健词:译者主体性的目的意识读者意识论文摘要:本文以王佐良先生翻译of studies的译本作为切入点,从翻译的目的、译者的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以及译作与原作的关系等方面具体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和作用。

1前言培根的这篇《谈读书》短小隽永,以生动简洁而庄重正式的表达作者对读书的种种领悟。

文章层次清楚,观点鲜明,文中虽无高亢激昂之词,却于简单平实之间蕴含哲理,引人深思。

而王佐良先生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其译文措词得体,简练精确;行文流畅,脉络清晰。

文体选择适当、严谨一致;译文不仅忠实地传递了原文的信息,而且恰当地再现了原文的各种风格意义和价值。

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风格上实现了高度的掣合堪称形神兼备的佳译。

2译者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的本质特性。

这种本质特性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

以翻译而论,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的对象性活动就是具体的翻译行为,即将作品从译出语转化为译入语的活动。

主体性本身包含着受动性(即原作者的语言风格、情趣,目标读者的期待视域、审美要求以及译者自身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因素对译者的制约性)、为我性(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包括翻译中体现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而主观能动性是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征。

基于对这种主体性的理解,译者主体性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即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下面作者结合王佐良先生译的Of Studies《谈读书》的分析,从翻译的目的性、译者的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与原作的关系具体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2.1从翻译的目的性看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有“充分再现原作不朽的文化艺术价值”的意向,因此他在译文中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内容,尽力不忽略原作中的艺术价值,力图传达其不同内涵。

文化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解析

文化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解析

第34卷第1期中州大学学报2017年2月Vol. 34 No. 1 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 Feb. 2017文化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解析易明(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0)摘要: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之一,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桥梁。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

文章阐述了文化立场与译者主体性之间制约与依存的关系,认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建立在译者、作者和译入语读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译者应该站在构建翻译生态系统平衡的立场上,正确理解作者和原文本,恰当处理源语言文本和译入语文本的关系,建立不同文化的共生关系。

关键词:文化;翻译;译者主体性DOI: 10.13783/j. cnki. cn41 - 1275/g4. 2017.01.024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 -3715(2017)01 -0109 -04— '引言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活动中译者在尊重原文本的基础上而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表现为译 者的文化意识、生活经历、审美标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西方,译者主体性经历了被忽视——被选择——被强调的过程;在中国,专家学者们自 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译者主体性进行研究。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而 且有别于其主观性,前者的发挥融于制约与反制 约的过程中,而后者的发挥涉及个人意愿的支配,具有任意性的特点。

在翻译中,译者作用的客体是原作,译前工作需要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读原文,译中工作需要其充分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实现译作与原作信息上的对等。

译者在 翻译活动中应该在尊重原文本的基础上寻求与目 标语相匹配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是作者因素与读 者因素,甚至是作者、译者、读者彼此间时空关系 共同作用的结果。

译者主体性作用于翻译过程的 各个细节,小至对原文本的理解、阐释、语言再创 作,大至翻译的目的、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 择,从本质上讲这也是译者语言素养、文学素养和 艺术素养的再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互 文 性 理 论 ;翻译 ;译 者地 位 ;泽 者 主体 性 中 图分 类 号 :14 0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l3 2 1 )6 0 8 — 3 6 1 2 5 (0 0 0 —0 10
也 者 一的 .


互 文 性 理 论
互 文 本 , 作 与 原 作 之 间 必 然 具 有 互 文 关 系 , 作 译 译 是 啄作 的延 续 与 创 新 , 即 一 个 文 本 总 会 同 别 的 文 本 发 生 这 样 或 那 样 的 关 系 。任 何 文 本 都 不 能 够 脱 离 它 以前 以及 与 它 同时 存 在 的其 他文 本 的影 响 。
斯 韦 蒂 其 译 ■ ・努 在 《

章 中 提 出 : 隐 身 “
译 者 在 当 代 英 美 文 胡译 作 品 的 “ 身 隐
人们 对互 文性理 论 的研究 是二 十 世纪几 十年 代才
开 始 的 。殷 企 平 在 谈 “ 文 性 ” 文 中 把 互 文 性 原 互 一
见 译者的痕迹 , 认 块玻 璃 .让读者 感
互 文 性 理 论 是 当 代 西 方 后 现 代 主 义 文 化 思 潮 中 产 生 出来 的 一 种 文 本 理 论 ,它 起 源 于 二 十 世 纪
初 的 现 代 语 言 学 .是 当 代 义 论 中最 为 复 杂 的 理 论
之 一 。互 文 性 (netxu l y 是 指 文 本 问 的 相 互 关 I tr tai ) e t
收 稿 日期 :2 1 — 1 1 0 0 1— 6
作 者 简 介 :冯 锦 (9 7 )女 , 16 一 , 湖南 怀 化 人 , 江 农 林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浙
教 学
21 00年第6期 ・81-
宁 波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影 响 。同 样 也 折 射 出其 译 者 的地 位 往 往 是 被 忽 略
我 国传 统 翻 泽观 认 为 ,翻 译 只 是 语 际 之 间 的
也是 基 于 翻译 活 动 本 身 的特 点 , 泽作 与 原 作 之 间 必 然 具 有 互 文 关 系 , 译 者 是 最 活跃 的 因 素 . 着最 积 极 主 动 而 l 起
的作 用 。译 者 在 翻 译 过 程 中扮 演 了 层 主 体 性 角 色 : 青 , 释 者 和 再 创 作 者 。 读 阐
了的 。
翻译 对 象 的 前 提 下 ,为 实 现 翻 译 目的 而 在 翻 译 活 动 中 表 现 出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译 者 主体 性 除 了 具 有 能 动 性 、 我 性 和 受 动 性 三 个 基 本 特 征 之 外 , 具 为 还 有 “ 译 主 体 自觉 的 文 化 意 识 、 文 品 格 和 文 化 、 翻 人 审 美 创 造 性 。 ”1 [ 6 泽者 的主 体性 贯穿 于 翻译 活动 的全过 程 . 而
冯 锦 .汤 丹
( .浙 江 农 林 大 学 ,杭 州 3 1 0 ;2 1 l 3 0 .长 沙 师 范 专 科 学校 , 长 沙 400) 1 1 0
摘 要 :传 统 翻 译 观 以 原 著 和原 作 者 为 中 心 , 语 音的 转 换 为 核 心 ,忽 略 了 译 者 的 创造 性 。 据互 文 性 理 论 , 以 依
毫无 疑 问 , 互文 性理 论打 破 了传统 翻译的 意 义观 ,
为 翻 泽实 践 找 到 了新 的 理 论 依 据 , 也 为 翻 译 研 究 提 供 了新 的 视 角 。
系 , 一概念 是法 国符 号学 家 、 权 主义批评 家 朱 这 女
丽 娅 ・ 里 斯 蒂 娃 (ui rs v ) 解 读 巴 赫 金 著 克 J l K it a 在 a e
21 年 00
l 月 2
宁 波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r a o n bo Polt c c o n l f Ni g y e hni
De . 2 0 c 0l
V0. 4 N06 1 . 1
第 1 4卷 第 6期
互 文性 理论 视 阈下 的译 者 主体 性
种 使 译 文 透 明 的幻 的 通 顺 易 懂 ,也 反 泽产 生 的广 泛 深 刻
则 概 括 为 强 调 文 本 的 不 确 定 性 和 人 们 可 以 不 断 改 写 、 成 和 阐释 文 本 _ 完 2 l
从 互 文 的 角 度 来 看 翻 译 实 践 ,一 切 文 本 皆 为
英美 文化 中主 张“ 顺 ” 通 翻译 策 略 的 归 化 翻 译
文 特 征 。 互 文 性 不 但 强 调 文 本 之 问 存 在 互 相 指 涉 的关系 , 且 强调 文本 内部也 存在 互相 指涉 关系 。 而 这 种 理 解 文 本 的 方 式 为 翻 泽 提 供 了 一 个 崭 新 的 文 本 分析视 角 。哈蒂姆 和梅 森富 有远 见地 将这 一理 论 引 入 翻 译 领 域 :其 他 众 多 学 者 如 罗 兰 ・ 巴特 、 德 里 达 等 又 继 承 和 进 一 步 发 展 了这 一 理 论 。存 中 国 ,
二 、 统 翻 译 观 下 的 译 者 地 位 传

在 翻 译 研 究 领 域 , 期 以来 , 原 语 为 中 心 的 长 以
传统 翻 译观 把 忠实 作 为 译作 应 遵守 的第 一准 则 , 认 为 翻 译 就 是 模 仿 ,泽 作 依 赖 于 原 作 ,缺 乏 创 造 性 , 以 翻译 价 值 低 于 创 作 所
作 基 础上 推 出 的。她 在 《 符号 学 , 意 分 析研 究 》 语
(9 9年 ) 书 中 指 出 :任 何 一 篇 文 本 的 写 成 都 如 16 一 “ 同 一 幅语 录 彩 图 的 拼 成 了别 的文 本 。 ”1 她 看 来 , 何 文 本 都 具 有 互 l l 在 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