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圆形,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果圆形代表我国的总人口,那么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不同民族的人口比例?”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第105页的内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各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关系。

(2)讲解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以我国各民族人口比例为例,计算出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然后根据比例画出相应的扇形。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某校六年级有120人,其中男生68人,女生52人。

请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男女生的人数比例。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然后进行讲解,讲解时重点关注学生对制作方法的掌握。

5. 随堂练习出示随堂练习题:某车间一共有100名工人,其中技术人员30人,生产工人50人,管理人员20人。

请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工人的比例。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进行讲解,讲解时关注学生对制作方法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某校六年级男女生人数比例男生:68人女生:52人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有了初步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案部编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谊或艺术欣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伯牙与子期的相识、相知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另外,在小组讨论中,我尽量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交流。但从成果分享来看,有些小组的讨论还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引导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导,提高讨论的质量。
此外,我还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有时会分散,这也提醒我,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要不断创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可以尝试引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趣味性故事,或者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举例解释:
在讲解文言文词汇与句式时,以“鼓琴”一词为例,解释其在古代的乐器演奏背景下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以及它在文中的用法。
2.教学难点
-文言文词汇的准确理解:六年级学生对于一些生僻的文言文词汇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如“巍巍乎”、“洋洋乎”等。
-文言文句式的运用:如主谓倒装、省略等句式,学生在阅读和表达时可能难以掌握。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伯牙鼓琴》是一篇描绘深厚友谊和艺术共鸣的文言文,它展示了古代人文精神和音乐文化的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伯牙鼓琴》这篇课文。通过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体会友谊、艺术欣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运用,以及课文所表达的友谊和艺术主题。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

2.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简单的作文。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小狗和小猫》的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内容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回答。

4. 作文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2. 黑板、粉笔、教学PPT等教具。

3. 学生练习册、作文纸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生字词和短语。

2.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小狗和小猫》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小狗和小猫》,引导学生跟读。

2. 解释生字词和短语的意思,并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3.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

三、课文理解(20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课文相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内容。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四、作文练习(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个图片或提供一个话题,让学生展开思维。

2. 学生根据所给的图片或话题,进行个人创作。

3. 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并给予意见和建议。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问和解答,澄清疑惑。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鼓励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和短语的运用,提高课文内容相关问题的回答能力。

同时,通过作文练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人创作,并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PPT、小组讨论、提问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自我介绍,礼貌用语和表达感谢的方式。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观点。

3.通过角色扮演,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姓和名。

2.如何在口语交际中使用礼貌用语,表达感谢。

教学准备:1.课件和投影仪2.关于自我介绍和礼貌用语的词汇卡片3.角色扮演任务卡片教学过程:Step1自我介绍老师先自我介绍,告诉学生自己的姓名和职业,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头衔和教师证明。

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上来讲述自己的姓名和年龄,也可以加一些有趣的细节,例如:喜欢的运动、爱好等等。

Step2学习礼貌用语通过张贴卡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用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老师向学生解释每个词语的意思并请学生练习与老师和同学使用这些单词。

Step3学习用语让学生尝试用这些礼貌用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并解释何时要使用这些表达方式,例如:“谢谢您教我手工制作风车,这让我学到了新知识。

”“非常感谢您让我在球队中任职队长,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Step4角色扮演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老师向学生分发小纸条,小纸条写有不同的角色,例如:学生、老师、父母、医生等等。

老师告诉学生,他们需要与其他角色进行对话,并使用教过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老师现场指导和帮助,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

Step5总结老师请学生在黑板上列出他们学到的新词语和句式。

老师要求学生分类,将所有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放在一起。

在这个时候,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什么情况下会使用这些词语,比如感谢别人的帮助或服务,或者询问别人的健康或情况。

教学反思:语文学科的口语交际是学生获得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必要技能。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不仅明白了如何使用姓和名,并且也学到了关于自我介绍、礼貌用语和表达感谢的方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朗读文本。

2.能够模仿并自然流利地表达与交际场景相关的内容。

3.能够积极参与小组互动,发表个人观点。

二、教学重点1.学习并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2.听懂他人的表达并做出适当回应。

3.练习发表个人观点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

2.黑板、白板、五彩粉笔/白板笔。

3.PPT或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提问并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0分钟)•分发课本,让学生阅读第七单元的课文。

•老师阅读课文,强调正确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模仿。

3. 口语模仿练习(15分钟)•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让学生根据每段的意思模仿老师的朗读。

•学生之间互相模仿朗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发表个人观点。

4. 情景对话练习(20分钟)•分成小组,老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情景卡片。

•每个小组根据情景卡片中的内容,进行情景对话练习。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5.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如何做到流利地进行口语交际?•整理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6.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练习课外口语对话,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模仿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营造积极的互动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通过小组互动和情景对话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的末尾,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巩固了所学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教室之外也能积极参与口语交际的实践。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

该单元的主题是《故事里的道理》,旨在通过学习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教学内容包括故事阅读、课文分析、生词学习、语言运用等。

本教案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故事中的道理,明白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价值观念。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提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通过故事传递正能量和积极的思想。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教授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价值观念。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故事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通过故事启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 课本: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 教学辅助材料:词卡、图片等。

2. 教学环境:- 教室布置整洁、宽敞,学生座位排列整齐。

-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方便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故事中有什么道理可以让我们学到?2. 教学展开(40分钟)- 第一课时:故事阅读与分析a. 教师出示故事《小草的心愿》,让学生快速浏览故事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2课《扇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2课《扇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2课《扇形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够使用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圆规和直尺制作扇形统计图;–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扇形统计图;–学会按照给定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作用;–独立绘制扇形统计图并解读数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最近学习的数据统计知识,导入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数据可视化图表。

2. 学习扇形统计图1.请学生观察给定的扇形统计图,并让他们描述图表内容和结论。

2.教师解释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及制作过程,并指导学生注意事项。

3. 练习扇形统计图1.让学生按照提供的数据,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扇形统计图。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各自绘制的扇形统计图,互相提出改进建议。

4. 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扇形统计图,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评价,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制作过程,以及如何分析和比较数据。

通过绘制扇形统计图,我们能更直观地展现数据,对数据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一组数据,使用扇形统计图展示这组数据。

2.复习本课内容,准备与同学分享你的扇形统计图及数据解读。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对扇形统计图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数据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堂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堂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堂设计课时安排:- 课时一:导入新课,呈现研究目标- 课时二:研究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 课时三:进行课文分析,讨论主题和情感表达- 课时四:进行写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课时五:总结回顾,评价研究成果课堂活动设计:课时一:导入新课,呈现研究目标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如通过图片、故事、问题等方式引入主题。

2. 呈现本单元的研究目标和重点,让学生了解将要研究的内容。

课时二:研究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1. 分组阅读课文,每组讨论并概括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课文,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释。

课时三:进行课文分析,讨论主题和情感表达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互动交流。

课时四:进行写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1. 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如相关图片、作品片段等,引导学生展开写作。

2.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和提纲写作,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课时五:总结回顾,评价研究成果1. 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共同评价和欣赏。

2.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回顾本单元的研究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附件:本文档中所述内容为一份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等活动。

课堂设计包括导入新课、学习课文内容、课文分析、写作活动以及总结回顾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5、师范读全文。指导课文朗读。 这 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
篇课文在朗读时,应该怎样停顿呢? 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
6.师:我们来合作读课文,老师读课文 放派词人代表。
的叙述部分,同学读牧童所说的话,一 5、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
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
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2、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第节
周节数:
1.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②语言运用: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③思维能力: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④审美创造: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2. 学习重点难点: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3.教学准备:PPT 课时预习卡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二: 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1.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2.借助注释,复述故事。
教师活动: 1.小组学习要求: (1)小组内合作对照注释,理解文言 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 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 (3)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 来。 现在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小组内合
音乐的魅力,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活动意图:
通过补充资料、教师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走进伯牙内心,体会痛失知音之情。
通过历朝历代关于知音的名句积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影响力,体会知音难觅。
在此基础上,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就很容易了。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艺术之美”组织选文。

主要由两篇精读课文《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一篇略读课文《京剧趣谈》。

课文文质兼美、情真意切,包含着一定的想象意境和联想空间,吸引读者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从而体会艺术形式之美以及艺术家的人格之美。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编排了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编排了一组与传统戏曲有关的词语,“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与各种艺术相关的成语。

这些内容紧扣单元主题,穿越时空,选取了古今中外的音乐、书法、绘画、戏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带领学生开启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学习本单元,既加深了学生对艺术之美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审美、品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提高“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表达能力。

本单元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相关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不足,在理解文本,审美、品鉴能力方面有一定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真实生活与课文内容的联系,更好地体会“艺术之美”,教学时可以调整原有的教材顺序,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补充相关资料。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单元学习主题为“我是艺术传承人”。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2.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京八写具伙。

教学本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把头生活,表达自己在学习艺术或技能方面的感悟展示自己的艺术特长。

从书本到生活,,人阅读到习作,从艺术到语言,既激发了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更让学生在想象中只味艺术。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是小学阶段阅读、表达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训练。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从中年级开始就进行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阅读文本、品鉴语言的能力,能够借助词句的表达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这个单元里则需要引导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行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从而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和情感之美。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七单元教案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七单元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学校:学科:六年级数学上册执教人:七、百分数的应用备课组名称:2023年六年级组集体备课第七单元:比的认识主备人:一、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核心概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育人价值)1、解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解决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3、列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4、能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应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题的步骤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学生可以综合列式,也可以分步列式。

在用方程解决百分数问题时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并清楚地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但不必在书写格式上作过于严格的要求、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核心概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育人价值)二、单元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生活、知识、活动、方法等经验)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命中率、出勤率、合格率等,还有折扣、利息等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它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与分数有所不同。

本单元内容是第四单元百分数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教科书把它单独编为一个单元。

三单元学习目标(基于课标、教材、学情,体现核心素养导向)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会运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会独立思考,养成勇于质疑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能够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主要通过“水结成冰”“火车提速”“家庭支出”和“储蓄”四个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解决与“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有关的实际问题和与储蓄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工程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工程问题》选自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人教版第七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重点内容。本章节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
2.学会运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进行工程问题的计算。
3.能够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例如:并联工程、串联工程、分数工程等。
4.设计不同难度的工程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工程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几个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情况?”(如家庭大扫除、学校运动会准备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工程问题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和分数除法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并联工程与串联工程的区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工程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模拟甲乙两人合作完成工程,观察并记录结果。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七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鹳雀楼》这首古诗;3. 掌握运用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的方法;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登鹳雀楼》;2. 掌握运用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课件、教学反思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于古代诗人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二、学习诗歌《登鹳雀楼》(20分钟)1. 教师朗读《登鹳雀楼》,让学生跟读;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3.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4. 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学习修辞手法(25分钟)1. 教师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2. 通过举例和分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3. 学生分组完成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4.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25分钟)1. 教师给出一幅描绘自然景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用修辞手法来描写;2. 学生分组完成描写练习,展示自己的作品;3. 学生互相评价和讨论,分享不同的描写方法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2. 学生填写教学反思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诗歌《登鹳雀楼》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基本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表达;2.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3.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教学重点1.基本句型的运用;2.日常生活用语的理解。

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熟练地将所学的基本句型运用到实践中;2.学生能否通过口语表达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他人。

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活动一:口语表达1.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将图片内容用口语表达出来;2.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简单的日常交际情境,例如:购物、问路、点餐等;3.让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情景对话,让学生能够在交流时更加自然流畅。

活动二:基本句型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日常生活用语,例如:问候语、道别语、邀请语等;2.教师让学生进行模仿,熟练掌握基本句型;3.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对话情境,让学生互相练习。

活动三:听力理解1.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口语对话录音,让学生听完后回答相应的问题;2.教师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日常口语表达中的词语、语法等;3.教师让学生听写简单的口语对话,检验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情境引导法: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2.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互相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口语表达的练习;3.控制模仿法:教师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基本句型的模仿和练习;4.归纳总结法:将学习到的口语表达法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逐步进行总结。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估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基本句型;2.通过听力理解的测试,检验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简单的口语表达;3.通过口语表达的演练,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所学的口语表达。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基本句型进行日常生活用语的表达,并能够理解其他人的口语表达,从而更加自然地进行口语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和语音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a.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b.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c.根据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解读,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之间的比较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解读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和空间观念,通过绘制和观察扇形统计图,增强对图形的感知和运用。
3.培养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会用扇形统计图清晰地表达数据,进行有效沟通。
4.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统计思维,理解统计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提高数据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扇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比例关系的计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解决扇形统计图中的复杂问题,如组合数据的处理、比较不同扇形区域的差异等。
举例解释:
-难点一:学生在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时,可能会对比例关系的计算感到困惑,如百分比、角度计算等。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二: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难以确定如何将数据分类并绘制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包括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掌握,以及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课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补充资料和引导讲解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熟悉的词汇和短语,并尝试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资料或词汇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讲解点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和自学成果,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针对课文内容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翻译等,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如写作、演讲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结反馈:在课堂结束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以便更好地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和共同成长。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通用7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通用7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选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b点教学重点: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五、教学法分析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

”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应用巩固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部编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课前导入】
通过放映《关于画花的一定要学方法》视频,激发学生学画花
的兴趣。

【自主探究】
1.教师为学生放置干净的水、毛笔和颜料,展示梅花构图的方法,并给予学生练时间;
2.学生自由练后,教师示范银梅绘画方法,学生根据老师示范,研究操作技巧;
3.学生根据自己练,创作自己的梅花作品。

【合作交流】
同桌之间交流,评价自己的绘画过程与作品,指出不足并相互
指导。

【小结反思】
1.展示每位同学的梅花作品,提请学生评价;
2.反思自己的绘画过程和不足之处,查找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第二课时
【课前导入】
通过幻灯片展示“小洲与他的渔网”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研究书
法的兴趣。

【自主探究】
1.教师为学生放置毛笔、墨汁等书法绘画材料,指导学生正确
握笔方法;
2.教师示范草书“行”字的正确写法,鼓励学生进行模仿练;
3.学生根据自己练,创作自己的草书作品。

【合作交流】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书法作品,指出创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并相互点评。

【小结反思】
通过放映书法大师的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书法艺术,反思自己的书法表现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环节的教 学采用了先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 整体感知再 符 鸥和人一样, 也是有感情的, 而且很丰富, 深入感悟, 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 合学生的思 维特点。 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 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 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1)“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 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 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
作业: 书写生字
5 分 钟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 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 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 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设计意图
时间 2 分 钟
个性化处理
导 入
读 思 结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 合, 学习 1 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 至 13 自然 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 段 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 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 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 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
13 分 钟
板书设计: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可爱 ——
趣事
——
喜爱
和谐相处
课题
23 最后一头战象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 11 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 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这 一单元课文的 主题是什么, 学会运用其学 习方法进行学 习,这样,学 生的学习方 法、学习目标 都比较明确, 有助于他们的 自主学习。
时间
个性化处理
学习单元 导读,明 确学习要 求
1、指名读单元导读 2、说说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 有疑则有思, 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 可促进学生 对课文内容 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再 读 课 进行探究。 此 文,质疑 2.小组交流。 环节注意引 导学生提出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 有价值的问 整理。 题。]
8 分 钟
5 分 钟
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 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 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 情感。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 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字词学习可 以通过预习、 小组交流来 完成, 但老师 要注意参与 学生学习中, 了解学习情 况便于指导, 不要将此流 于形式; 此环 节重在引导 学生理清文
7 分 钟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学时注意把 握时间, 对学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 生进行有效 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 的训练, 因为 坟墓。 是预习过, 教 师要教方法, 不要逐字逐 句地读, 要快 速把握段落 的意思。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 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 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 再 读 课 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 在初读了课 文,理解 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文内容的基 字词,扫 础上合作研 除障碍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读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 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 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 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 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1、预习课文,思考课后题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 事。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 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 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 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 不仅引导学 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 生弄清了 “战 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 象”的意思, 复 习 导 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还针对课题 入,交流 质疑, 激发学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 对大象的 生的学习欲 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了解 望。 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 1969 年到云南插队 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 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 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 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 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 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 自己去找答案吧。 速 读 课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 文 , 了 解 在书上进行勾画。 大意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用较快的速 度阅读课文, 把握故事的 主要内容是 本单元的一 个重点, 在教 13 分 钟 设计意图 时间 个性化处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21 老人与海鸥
主备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目标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 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 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 写具体。 1、抓重点语句,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2、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六处省略号的作用。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读写训练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 写一写。
4 分 钟

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 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 议。
5 分 钟
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关心、爱护
15 分 钟
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 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 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 体的。 学习作者的 表达方法是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高段学习的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 一个重点, 注 朗 读 深 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 意引导学生 化 , 学 习 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 旨在意会, 并 表达方法 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 能在以后的 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习作中加以 运用。] 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 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XX 与 XX 的 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 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14 分 钟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 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 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 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 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 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 老人的感情 对课文的总 结采用了一 种学生练笔 的方式, 避免 了老师的说 教, 也进行了 写的训练。 教学中要尊 重学生独特 的阅读体验, 在生生交流 的思维碰撞 中感受老人 对海鸥的爱 及海鸥回报 以老人的爱, 在引导交流 体会的同时, 要相机指导 学生读好有 关的句子和 段落。
老人——————海鸥 依依不舍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保护自然,爱护生物,共创和谐
课题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主备人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的可爱与我们一家喜欢松鼠的情感。 教学目标 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汇报过程中, 2.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 从 题 入 扫除字词障 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 手,了解 碍, 了解课文 松鼠活泼可爱„„) 大意 内容, 理清脉 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 络。 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 汇报预习情况。要求:不重复前面同学的 发言,可以提出疑问。 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 任务是什么? 根 据 提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 示,拟订 体会到了什么? 提纲 由学生自己 拟订自学提 纲, 让他们真 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原则: 正成为学习 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 的主人。 4 分 钟 设计意图 时间 个性化处理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的可爱与我们一家喜欢松鼠的情感。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课前预习课文,观察小动物 一课时
勾画、 批注已 成为高段学 习的一种重 要的思考方 式, 教学中要 让学生多动 笔, “不动笔 不读书”]
15 分 钟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