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111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课件(72张)
主旨三 儒学新气象——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产生
社会特征
主要思想
君主专制
黄宗羲的批君、限君思想
“存天理” 李贽“万物皆生于两”;王夫之“理在气中”
政 “灭人欲”
李贽“禀赋自然”;王夫之“天理所寓”
治 礼教“三 纲”
李贽“男女平等”;黄宗羲“君臣平等”
明亡清兴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明清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政治上:“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成长,既不利于积累财富,也不利于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 张,难以推动工业化。 (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 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上: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很难转化为工商 业资本。
答案:A
2.命题点:明代宦官识字与君主专制的强化 [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 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 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世俗文 学发展
戏曲、小说等“杂书”的消费成为江南地区的一种时尚
市民意 识觉醒
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觉醒。随着市民意识 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 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命题探究 一步到位
[明确已考视角——找规律]
考向一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1.命题点:明朝后期的内阁制度
高”,围绕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时,内阁 的权力膨胀,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因此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 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时,张居正进行了反驳,这说明内阁权势强大, A 项符合题意。内阁权力是由皇帝赋予的,因此说“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是不准确的,排除 B 项;社会经济凋敝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 C 项;明 太祖朱元璋时已经废除丞相,排除 D 项。
二轮复习全攻略必修专题突破课件: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47张PPT)
2.解法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具有阅读能力和分析材料的
能力,即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 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 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考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上页 下页 返回
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再次要特别善于根据材料的新情 景,充分阅读和理解材料信息,结合“设问”和“备选 项”进行判断和选择。 一般可分为三步:
制商人势力;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政府防止国人与外国人 勾结和防范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 外关系上的反映。 3.重农抑商政策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重征 商税,限制商人经营活动,对商人的地位和势力进行压 制;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是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 外商来华贸易。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书》、《本草纲目》等巨著 科技 (2)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小说,四大名著等作品适应市 文化 民生活需要 (3)书法、绘画艺术出现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戏剧繁荣,“
国粹”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上页 下页 返回
高 考 突 破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上页 下页 返回
考向一
题干关键信息: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判
断。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基本政策,因为商人主 要从事商品的贩运和买卖,所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 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 献,所以贬低商人地位,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故判断A
项正确。B项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商人也被称
机构或官职限制、分割相权。
2.内阁制度:阁臣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 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 帝的支持和信任,与以往的丞相比,权力相差甚远, 更谈不上制约皇权。明显体现了皇权高度专制进一步
二轮复习 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 课件(85张)
4.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 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 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解析:B对:由材料“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 知”,但到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 惰的结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 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A错:明朝晚期没 有产生资产阶级。C错:材料没有体现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 现象日益严重。D错:明朝时反正统思想处于萌芽状态,还 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答案:B
3.思想文化 (1)思想: ①王阳明“心学”: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 就是本心和理,主张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②李贽主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 张个性自由。
(2)科学技术: ①《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 的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②《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 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3)文学艺术: ①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②戏曲:明朝时,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 活内容。 ③绘画:文人画代表作品有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二、清朝前期(1644-1840年) 1.政治 (1)清朝初年: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 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 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 大事由皇帝裁决。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高考历史二轮课件(专题4)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第一部分
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4能力突破点三
能力考查方向
能力突破方略
能力突破模型
能力迁移训练
能力突破点一 全面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把君主专制制度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中去认识,要理解 其发展趋势,全面认识其历史影响。 从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的角度分析 东西方的差异。 本部分在高考中经常出现,例如 2013 年山东文综 12 题,2014 年课标全国Ⅱ 27 题等。
第一部分
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6能力突破点三
能力考查方向
能力突破方略
能力突破模型
能力迁移训练
2.消极影响 (1)政治上 :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 素;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2)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阻碍了科技 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4)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B
解析
答案
第一部分
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11能力突破点三
第一部分
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10能力突破点三
能力考查方向
能力突破方略
能力突破模型
能力迁移训练
1.(2014 大纲全国)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废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2)内阁制度形成: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3)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4)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2.清朝的军机处(1)设立背景①康熙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
②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
(2)职能: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
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二、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明清时期的农业生产(1)农耕技术:作物种植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2.明清时期的手工业(1)生产方式:明中叶以后,私营(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中叶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
(3)明清时期的纺织业和制瓷业①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
②明代创造了五彩瓷,清代出现了珐琅彩。
3.明清时期的商业(1)货币金融: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出现票号。
(2)农产品商业化: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4)商帮:形成徽商、晋商等商帮。
4.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古代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主要内容: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并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5.“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1)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禁海、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高考历史二轮课件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分裂割据严重
02
此时期分裂割据现象严重,各地豪强并起,形成多个独立或半
独立的政治实体,加剧了社会动荡。
官僚腐败加剧
03
政治腐败现象普遍,官僚地主势力膨胀,导致政治黑暗和社会
不公。
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现象分析
民族大迁徙与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 民族大量南迁,与汉族人民相互 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民族格局 。
文化交流与传承
各民族在融合过程中,带来了各 自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促进 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儒释道三教并立
此时期儒释道三教并立,相互竞 争又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思 想文化景观。
经济发展缓慢原因探讨
01
战乱频繁破坏生产
长期战乱导致社会生产力遭到严 重破坏,农田荒芜、人口锐减、 经济萧条。
02
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历 史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促进文化交流
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秦统一六国后, 封建制度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奴隶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渐产生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国进入了奴 隶社会时期。夏、商、周三代是中国 奴隶社会的代表。
经济基础与生产力水平
农业经济
中国古代文明的经济基础以农业为主,人们通过耕种土地、饲养家畜等方式获取生活资料 。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设施的兴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
01
02
03
百家争鸣
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 【例题1】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影响 • (2016·全国卷乙)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 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 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B )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 C.削弱六部的权限 •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 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 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 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 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 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
• 【例题2】 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明代内阁制的特点 •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B )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 解析: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
第 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时期)
考向分析
讲 解 一 讲 解 二 讲 解 三
考 向 分 析
①从考查角度和立意看:重点考查内阁制和军机处、明清商品经济繁荣的 表现及赋役制度的演变、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②从命题动向看:从政治文明角度考查中西方民主与专制的比较,从社会 转型角度考查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影响,从政治制 度、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等角度考查历史演变过程的整体性、阶段性特 征。
第五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农业的发展 (1)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提高了粮食总 产量。 (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2.手工业的进步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等行业中 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较大规
⑤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自康熙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 册封。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 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 管辖权。
⑥边疆统治的特点: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 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⑦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
(2)清朝 ①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 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②抗击沙俄: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清 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③平定蒙古: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 和卓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土尔扈特部 回归祖国。 ④设立伊犁将军: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 务。
4.命题点:明代同朝鲜、日本的交往 [2023·湖南卷,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 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书》 《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课件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京剧、昆曲等剧种的形 成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书法艺术
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 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思想文化领域变革
心学思想
明代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 想,强调内心的自省与修 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 响。
实学思潮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兴起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 践,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起 到了推动作用。
01
02
03
明朝建立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 朝,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历 史转变。
清朝入关
清军入关,建立清朝,开 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封建王朝。
封建制度衰落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逐渐 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开始 出现。
政治经济概况
政治制度
01
明清两朝均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权空前
强化。
经济状况
02 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尤其是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对外关系
03
明朝前期实行海禁政策,后期逐渐开放海禁;清朝则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文化科技发展
文化成就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等文学艺 术形式达到了高峰,出现了《红 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
。
科技发展
明清时期,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 就,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 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代表了 当时科技的最高水平。
商帮的出现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市场的扩大,一些地域性的商人集团逐渐形成。这些商帮以地域为纽带, 共同经营某种商品或行业,形成了强大的商业势力。如晋商、徽商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商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7-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例题1(2017课标全国Ⅱ,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
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
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朝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命题分析:①能力: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知识:古代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
-2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对点演练3
(1)明朝中后期,在理学的重重束缚下,早期启蒙思想和市民文学
兴起,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引进了西方科技,并对传统文化
进行了补充。这说明当时( A )
A.出现社会转型的倾向
B.传统文化得以革故鼎新
C.程朱理学的根基遭到动摇 D.早期启蒙思想传播非常广泛
-19-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例题3(2020山东卷,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 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 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命题分析:①能力:本题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问题的能力。 ②知识:明清之际的反封建进步思想。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课件: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宁阳四中
万宝奎
近四年高频考点
明清(1840年前):制度演变、人口问题、明清商贸发展、中 西交融 政治:16年27明代地方管理变迁 17年42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提取信息,自拟 论题 18年41(宋)到明清乡约制度、清末城乡地方自治 经济:16年40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7年27明代前后期玉制器皿的使用变化、 4214~17世 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18年27明代贡赐贸易与思想观念 文化:17年42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18年27明代贡赐贸易与思想观念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2019年考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选考一 :康熙帝
核心整合
一、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项目 背景 明朝 内阁制 过程 影响
归纳知识
整合视角
内容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事务繁忙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明成 祖设立内阁,明朝中后期,阁臣的权力逐渐 增大 使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议政王大臣会议威胁皇权
背景
清朝的 军机处 职能 影响
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协助皇帝处理军国 大事
②作用:中朝参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 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而且大大精确了中央决策的内容,使工 作效率得以提高。
(2)分权法——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重点分析
(九)西学东渐 1、原因 (1)新航路开辟及西方自然科学兴起 (2)西欧宗教改革促使天主教大力开 拓新的传教区 (3)明朝后期,海禁政策逐渐放松 2、内容:以宗教为主,伴随自然科学 和人文学术
二、重点分析
(九)西学东渐 3、影响 (1)促进中国古代科技进步 (2)开拓士大夫视野 (3)影响欧洲启蒙运动 (4)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二、重点分析
(二)明清时期改土归流 3、影响 (1)加强中央集权 (2)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3)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4)促进民族融合
二、重点分析
(三)明朝君权的强化与宦官专权 1、明太祖废宰相,是君权过度强化,是 导致宦官专权的原因 2、明朝部分皇帝有意识地培养宦官力量 以对抗文官集团
(2017·全国Ⅱ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 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 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 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考点:清朝小农经济发展,租佃现象普遍
二、重点分析
(四)明清的农业发展 2、影响 (1)进一步巩固小农经济 (2)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口增长 (3)提高农产品商品化,促进商品 经济发展
二、重点分析
二、重点分析
(五)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2、影响(结合步步高P26) (1)促进市民阶层壮大和市民文学发展 (2)冲击传统观念和等级秩序 (3)工商业者地位有所提高
(2017·全国Ⅰ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 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 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 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经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专制
文化:理学僵化,市民文化继续发展,
进步思想萌发,西学东渐
一、必修内容概述
(一)政治:专制集权的强化(步步高P21) 1、强化专制皇权(步步高P21-22) 2、加强中央集权(步步高P21) 从地方分设三司到改土归流 3、特点及影响(步步高P22)
(五)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1、表现 (1)农产品商品化 (2)区域化分工 (3)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4)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5)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6)商帮的出现
(2019·全国Ⅰ卷)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 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 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 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考点:明朝D.地缓方解行中政央制与度地,方督的抚对制立提高效率
二、重点分析
(二)明清时期改土归流 1、含义:在西南地区,将少数民族首领 管理地方的土司制,改为由中 央朝廷任免的流官制 2、过程: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至清朝 雍正、乾隆年间大规模推行
明
明 明 明 清 明
唐宋-明清 明
考查内容 地区经济差异促进长途贸易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资本增加 小农经济发展表现,租佃现象多
明朝朝贡贸易的表现 昆曲流行,符合人群品味促进流行 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
经济发展的影响,冲击等级秩序 宦官专权与君主专制加强 地方行政制度,避免过度集权 东南人口向台湾迁移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雇工地位上升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考点:长途贸易发展的原因,地域经济差异
(2019·全国Ⅱ卷)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 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 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 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区域长途贸易发展的原因
五年高考真题分析
(一)考查内容 1、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内容 2、政治和文化内容考查较少
(二)考查方式 1、基本采取常规方式考查 2、个别考查的知识点基本基于材料分析, 与课本知识基本无联系
政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巩固,
明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清 时 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考点:明朝宦官专权与君主专制强化
二、重点分析
(四)明清的农业发展 1、表现 (1)人地矛盾突出 (2)租佃关系普遍 (3)高产农作物引进 (4)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2019·全国Ⅲ卷)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 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 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 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考点:清朝商品经济发展表现,资本规模扩大
(2015·全国Ⅱ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 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 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考点:明朝长途贸易发展的原因,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考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雇工地位提高
二、重点分析
(六)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步步高P25)
二、重点分析
(七)明清儒学对孔孟儒学的继承发展(步步高 P26)
二、重点分析
(八)古代科技发展 1、发展的原因 (1)农耕经济发达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中央集权政府的支持 (3)封建教育的发展 (4)各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 2、发展的特点(步步高P26)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冲击等级秩序
(2016·全国Ⅲ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 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 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 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三)文化:承古萌新(步步高P22-23) 3、文学艺术 (1)文学:市民文化进一步发展 (2)戏曲 (3)绘画和书法:受到理学影响
二、重点分析
(一)明清时期督抚制度的演变(步步高P23) 1、演变的过程 2、影响 (1)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晚清时期削弱中央集权
(2016·全国Ⅰ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 ,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 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 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 助于
(2018·全国Ⅲ卷)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 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 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 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 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 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考点:古C.代是科商技品发经展济的繁原荣因的,结政果府支持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历史分期 明清
复习重点
知识点
政治:专制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经济:小农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及影响 文化:市民文化发展
古代科技文化艺术发展
第四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鸦片战争前)
时间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试卷及必修 Ⅰ卷 经济 Ⅱ卷 经济 Ⅲ卷 经济
Ⅰ卷 经济 Ⅱ卷 文化 Ⅲ卷 文化
文化
Ⅰ卷 经济 Ⅱ卷 政治 Ⅰ卷 政治 Ⅱ卷 经济 Ⅲ卷 经济
Ⅰ卷 经济 Ⅱ卷 经济
历史时期 明
明清 清
明 明清 汉-唐-宋-明
一、必修内容概述
(二)经济:新发展与迟滞(步步高P22) 1、农业生产 2、手工业生产 3、商业的发展 4、经济政策
一、必修内容概述
(三)文化:承古萌新(步步高P22-23) 1、思想:心学的发展与批判思想 2、科技成就 (1)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2)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
一、必修内容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