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音乐体系中的音律与十二平均律
音音体系与十二平均律
05
实例演示
利用音音体系进行音乐创作
01
02
03
音音体系是一种音乐创 作中的基本体系,基于 音符的频率关系而非音
分值。
利用音音体系创作音乐 ,需要掌握不同音符的 相对关系,如全音、半
音等。
音音体系中,每个音符 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表 现力,通过组合和搭配 ,可以创作出丰富的音
乐作品。
利用十二平均律进行音乐创作
音音体系与十二平均律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音音体系 • 十二平均律 • 关系与影响 • 比较与参照 • 实例演示 • 总结与展望
01
音音体系
音音体系的定义
音音体系是一种音乐术语,它指的是一种音乐标准化的方式 ,将音乐中的音高、音程和音阶等元素进行量化、标准化和 规范化。
音音体系的出现与发展,为音乐创作、演奏和欣赏提供了更 为准确和可靠的音乐基础,也为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 了便利。
十二平均律的应用范围
01
十二平均律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音乐、乐器制造、音乐理论研究和教育等领域。
02
它不仅适用于西方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还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民族音 乐和传统音乐。
03
此外,十二平均律在乐器制造、音乐理论研究和教育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
03
关系与影响
音音体系与十二平均律的关系
这种音分制度是现代音乐的基础,尤其是西方的古典音乐和 流行音乐。
十二平均律的起源及发展
01
十二平均律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明朝时期,由朱载堉提出。
02
然而,这种音分制度真正的普及和发展是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
期,特别是在巴洛克音乐时期。
巴赫和亨德尔等音乐家在其音乐作品中广泛使用了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详解
十二平均律详解
(原创版)
目录
1.音律的定义与作用
2.十二平均律的概念
3.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历史
4.十二平均律的应用
5.结论
正文
音律是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音乐领域,音律的研究被称为律学。
音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为音乐创作和演奏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规范和标准,使得音乐具有可听性和美感。
十二平均律是一种音律体系,它由 12 个音符组成,分别是 C、D、E、F、G、A、B、C#、D#、E#、F#、G#、A#、B#。
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按照平均律的原则来设定的,即每个音符与它相邻的音符之间的音高差相等。
十二平均律的出现解决了音律之间的不和谐问题,使得音乐更加和谐动听。
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印度,但在欧洲巴洛克时期,它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当时的音乐家和理论家发现,通过使用十二平均律,可以更方便地创作和演奏音乐,因为它使得音符之间的关系更加规范和和谐。
从此,十二平均律逐渐成为西方音乐体系的基础。
在现代音乐中,十二平均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是钢琴、吉他等乐器的音阶基础,而且在爵士乐、流行音乐等众多音乐风格中都有体现。
此外,十二平均律在音乐理论、作曲和演奏方面的应用也为音乐创作和表
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十二平均律作为一种音律体系,对音乐的发展和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解决了音符之间的不和谐问题,而且为音乐创作和演奏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十二平均律zz2009-09-18 14:46“律”,即“音律”(intonation),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do、re、mi、fa、so、la、si,这7个音符就组成了一组音律。
研究音律的学问叫做“律学”。
也就是研究为什么要选择do、re、mi……这7个音(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音)作为规范、这些被当成“标尺”的音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的学问。
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只要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体验,只要他们想积累起关于音乐的知识,迟早都会遇到关于律学的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古今不同民族,虽然各自钟爱的音乐形式可谓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彼此也没有互相借鉴,但大家的律学的基础概念却出奇地相似。
这也许是音乐本身超文化、超地域的魅力所致吧。
(BTW:现代人学习的do、re、mi、fa、so、la、si,这些好像没有意义的单词,其实都是中世纪时西方教会中很流行的一些拉丁文圣咏(chant)的首音节。
这些圣咏是西方现代音乐的源头。
)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
而空气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声波。
所有的波(包括声波、电磁波等等)都有三个最本质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相位。
对于声音来说,声波的频率(声学中一般不考虑波长)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响”,而人耳对于声波的相位不敏感,所以研究音乐时一般不考虑声波的相位问题。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
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
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
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BTW:人耳能分辨的最小频率差是2HZ。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
就这样一直循环找下去吗?不行,因为这样循环下去会没完没了的。我们最理想的情况是某一次循环之后,会得到主音的某一个八度,这样就算是“回到”了主音上,不用继续找下去了。可是(3/2)n,只要n是自然数,其结果都不会是整数,更不用说是2的某次方。律学所有的麻烦就此开始。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BTW:人耳能分辨的最小频率差是2HZ。举例而言就是,人能听出100HZ和102HZ的声音是不同的,但听不出100HZ和101HZ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另外,人耳在高音区的分辨能力迅速下降,原因见后。)
“纯律”的重点是让各个音尽量与主音和谐起来,也就是说让各个音和主音的频率比尽量简单。“纯律”的发明人是古希腊学者塔壬同(今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城)的亚理斯托森努斯(AristoxenusofTarentum)。(东方似乎没有人独立提出“纯律”的概念。)此人是亚理士多德的学生,约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他的学说的重点就是要靠耳朵,而不是靠数学来主导音乐。他的书籍现在留下来的只有残篇,不过可以证实的是他最先提出了所谓“自然音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耳对于声波的频率是指数敏感的。打比方说,100HZ、200HZ、300HZ、4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并不觉得它们是“等距离”的,而是觉得越到后面,各个音之间的“距离”越近。100HZ、200HZ、400HZ、8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才觉得是“等距离”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清楚)。换句话说,某一组声音,如果它们的频率是严格地按照×1、×2、×4、×8……,即按2n的规律排列的话,它们听起来才是一个“等差音高序列”。
音律中的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意思
音律中的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意思?我从百度转来的,虽然很容易查到,但我觉得写的真的很好,尤其像我这种没任何乐理基础,有爱钻牛角的人挺适合。
这是我第一次发贴,谢谢大家!要介绍“十二平均律”,就得先介绍什么是“律”。
“律”,即“音律”(intonation),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do、re、mi、fa、so、la、si,这7个音符就组成了一组音律。
研究音律的学问叫做“律学”。
也就是研究为什么要选择do、re、mi……这7个音(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音)作为规范、这些被当成“标尺”的音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的学问。
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只要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体验,只要他们想积累起关于音乐的知识,迟早都会遇到关于律学的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古今不同民族,虽然各自钟爱的音乐形式可谓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彼此也没有互相借鉴,但大家的律学的基础概念却出奇地相似。
这也许是音乐本身超文化、超地域的魅力所致吧。
(BTW:现代人学习的do、re、mi、fa、so、la、si,这些好像没有意义的单词,其实都是中世纪时西方教会中很流行的一些拉丁文圣咏(chant)的首音节。
这些圣咏是西方现代音乐的源头。
)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
而空气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声波。
所有的波(包括声波、电磁波等等)都有三个最本质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相位。
对于声音来说,声波的频率(声学中一般不考虑波长)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响”,而人耳对于声波的相位不敏感,所以研究音乐时一般不考虑声波的相位问题。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
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
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
十二平均律详解
十二平均律详解【原创版】目录1.什么是十二平均律2.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历史3.十二平均律的应用4.结论正文十二平均律是一种音乐理论,它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代表一个音符。
这种划分方法使得音乐理论和实践更加系统和规范。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十二平均律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其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应用。
首先,什么是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一种音律体系,它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相等的部分。
在十二平均律中,每个音符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这使得音乐的演奏和创作变得更加规范和系统。
在十二平均律中,这十二个部分分别对应着 do、re、mi、fa、so、la、si、do(高八度)这七个音符以及它们的升调和降调。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历史。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如何将音符划分为相等的部分。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家和理论家们开始尝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相等的部分,从而创立了十二平均律。
随着音乐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并开始将其广泛应用于音乐创作和演奏中。
那么,十二平均律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有哪些应用呢?首先,十二平均律为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规范的体系。
作曲家可以根据十二平均律的规律来选择音符,从而创作出和谐动听的音乐。
其次,在音乐演奏中,十二平均律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准确地掌握音符之间的间隔,使得演奏更加和谐。
此外,十二平均律还在音乐教育、音乐分析和音乐史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十二平均律是一种重要的音乐理论,它为音乐创作和演奏提供了一个规范的体系。
从古希腊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家和理论家们不断探索和发展,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纯律 十二平均律适用于
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适用于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是音乐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对于乐理和音乐表达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这三个概念,并探讨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度相生律是指在音程中,当两个音的频率比为3:2时,它们之间的音程被称为纯五度。
五度相生律建立在这个比例关系之上,通过连续的五度相生,可以得到12个不同的音符。
这种纯粹的比例关系使得五度相生律具有高度的和谐感和稳定感,因此在早期音乐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五度相生律也存在一些问题,最显著的是由于连续的五度相生导致的纯五度与纯四度之间的差值,这种差值称为纯五度循环减小。
纯五度循环减小使得五度相生律在不同调性中产生了不和谐的音程,因此在现代音乐中很少应用。
纯律是一种基于纯音程的音律系统,它是五度相生律的一种改进。
纯律通过对五度相生律中的不和谐音程进行微调,使得所有音程都具有高度的和谐感。
具体来说,纯律通过将基准音的频率与其他音的频率之比进行微调,使得所有的音程都尽可能地接近纯粹的音程。
纯律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成为了当时音乐中的基本理论框架。
然而,纯律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它无法涵盖所有的调性,而且在不同调性中产生了不同的音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展出了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将八度音程等分为12个等距的音符,这样可以覆盖所有的调性,并且使得所有的音程都尽可能地和谐。
虽然十二平均律牺牲了一些音程的和谐感,但是它的普适性使得它成为了现代音乐的标准音律系统。
在现代音乐中,十二平均律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乐器都是基于这种音律系统制作的。
同时,十二平均律也在音乐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地丰富了音乐中的和声和旋律。
同时,纯律和五度相生律也在一些特殊的音乐中得到了应用,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和谐感。
总之,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是音乐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并且更好地创作和演奏音乐。
十二平均律
调性布局
通过合理运用十二平均律中的调 性转换规则,作曲家可以在音乐 作品中实现调性的丰富变化和有
机统一。
调式调性转换中运用
01 02
转调手法
在调式调性转换中,十二平均律为转调提供了多种手法和可能性。作曲 家可以通过运用等音转调、近关系转调等手法,实现音乐作品中的调性 变化和对比。
调性对置
十二平均律中的调性对置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在不同调性 之间进行对比和呼应,作曲家可以营造出丰富的音乐色彩和表现力。
尽管十二平均律在音乐领域具有重要 地位,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例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 对音乐音高的精确度和表现力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同时,新的音乐理论和 律制的出现也为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十二平均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通过特定的数学公式,可以计算出十二平均律中每个音的精确频率。这种律制在音乐创作 、演奏和录音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音乐家提供了更加准确和灵活的音高控制手段。
十二平均律与其他律制的比较
与其他音乐律制相比,十二平均律具有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例如,与五度相生律和纯律 相比,它在音高准确性和转调方便性方面更具优势,但在某些和声和旋律的表现力上可能 略显不足。
两个音的频率比为3:4, 如C和F。
大二度至小二度音程
大二度
两个音的频率比为9:8,如C和 D。
小二度
两个音的频率比为16:15,如E 和F。
大三度
两个音的频率比为5:4,如C和E 。
小三度
两个音的频率比为6:5,如A和C 。
增四度至减五度音程
增四度
两个音的频率比为45:32,如F和B。
音律的概念
音律的概念
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称为音律。
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音律有多类,而人们熟知的主要音律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三种。
其中"十二平均律"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中国诗歌一直是有音律的。
虽然中国人直到南北朝时期,才从梵语的输入中发现了声母、韵母的区别,但先人仍然凭借直觉;
在《诗经》、《楚辞》这样诗歌的源头,便唱出了声律和协的押韵诗篇。
明清小学,能整理出先秦以来汉民族语言发音的整个变迁情况,有韵诗歌居功至伟。
扩展资料:
不同的音律不但反映人的不同情绪,而且在长期的民族实践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旋律。
中华音律,主要特征是五声音阶,少用半音,强调和谐。
非洲音律,警惕、沉重,注重节奏,咚·嗒、咚·嗒、咚咚·嗒、咚·嗒,大量使用切分音。
欧美音律,主要特征是集体中强调个性,整体的多音色、多声部。
朝鲜民族的音乐旋律可以伽耶琴的表现为代表。
越南民
族音乐个性特征,用独弦琴可完整表现出来。
可以看出,音乐旋律是与民族居住环境、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联系的。
论音乐基础理论之十二平均律
论音乐基础理论之十二平均律─中国之十二平均律摘要“律”是构成律制的基本单位。
当各律在音度上作精密的规定,形成一种体系时,就成为“律制”(tompe ram。
nI) [1]。
例如,十二平均律、纯律、五度相生律。
律”和“音”二字,含义略有不同。
在一种律制中每一个单位,称为“律”;在音阶中每一个单位,称为“音”。
音律二字合用而成为“音律”时,含义比较广。
除指律制外,兼指在高度上做精密规定的所有的音。
关键词:律制;十二平均律;音律On the music basic theory of equaltemperament─China of equal temperamentAbstrac"Law" co nstitutes the b asic unit of the legal s ystem. When the law in the tone o n the p recisio n requirements, the fo rmatio n of a s ystem, to become a "legal s ystem" (tompe ram. NI) [1]. Fo r examp le, eq ual temperame nt, Chunlu, f ive Aio i law. L aw "and" tone"of the word, the meaning is slightly differe nt in a leg al sys tem in e ac h unit, known as the" law "; sc ale in eac h unit, kno wn as the" tone"temperame nt wo rd combinatio n be come temperame nt, "the b ro ad meaning. addition refers to the legal sys tem of the prec ise p ro vis ions in heig ht all the sound.Key words:Legal system; equal temperament; temperament前言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审慎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
律制详解(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纯律)
律制详解(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纯律)音律是指音高的决定方式。
现代乐器的音律主要有三种:(1) 纯律:纯律中任何两个音的频率都成整数比,这种音律源于号角,因为它可以吹出大调音阶中的三和弦(简谱中的1 3 5),它们的频率之比为4:5:6。
大调音阶中的其它三和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得到,例如简谱中的4 6 1和5 7 2。
这种音律在演奏和声时很有优势,因为频率的整数比可以产生最好的结合。
铜管乐器指法不变时遵循纯律,所以在演奏和声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同样的指法。
由于小调以小三和弦为主(简谱中的 6 1 3),所以频率之比正好与大调相反,为1/6:1/5:1/4,即10:12:15,然而没有一种乐器是按照这种音律定音的。
(2) 五度相生律:事实上它是纯律的一部分,它规定五度音的频率之比为2:3,其他音程都由若干个五度产生,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简谱中的 1 2 3 5 6)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顺序是:宫→徵→商→羽→角。
实践表明,按照五度相生律的音高演奏的旋律是最优美的,弦乐器就是典型的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的乐器。
五度相生律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例如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
虽然EF、BC之间亦为半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
其余相邻两音级之间虽然亦为全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
这种音高的差异就是由于定律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
(3) 十二平均律:简称平均律,它是根据对数关系确定音的频率的,然而在八度上,频率的比值却是严格的1:2,所以更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八度的十二平均律”。
计算频率时,只要对2开12次方根,就可以确定两个半音频率的比值了。
十二平均律是由巴赫首先倡导在钢琴上使用的,钢琴上每个半音具有同等地位,因此这种音律在转调频繁的作品中很有优势。
十二平均律
前几天终于在网上发现了可以下载《十二平均律曲集》的地方,版本也很好,长久以来的夙愿终于得以满足,所以就有了以下的文字。
虽然“纯律”的7声音阶比“五度相生律”的7声音阶要好听,数学上也简单,但它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虽然各个音和主音的比例变简单了,但各音之间的关系变复杂了。原来“五度相生律”7声音阶之间只有“全音”和“半音”2种比例关系,现在则出现了3种:9:8(被叫做“大全音”,major tone,就是原来的“全音”)、10:9(被叫做“小全音”,minor tone)、16:15(新的“半音”)。各位把自然音阶的频率互相除一下就能得到这个结果。更进一步说,如果比较自然音阶中的re和fa,其频率比是27/32,这也不怎么简单,也不怎么好听呢!所以说“纯律”对“五度相生律”的修正是不彻底的。事实上,“纯律”远没有“五度相生律”流行。
自然音阶也有7个音,但和“五度相生律”的7声音阶有不小差别。7个自然音阶的频率分别是:F、9/8F、5/4F、4/3F、3/2F、5/3F、15/8F。确实简单多了吧?也确实好听多了。这么简单的比例,就是“纯律”。
可以看出“纯律”不光用到了3/2的比例,还用到了5/4的比例。新的7个频率中和原来不同的就是5/4F、5/3(=5/4×4/3)F、15/8(=5/4×3/2)F。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十二平均律名词解释
十二平均律名词解释十二平均律简称“十二律”,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之一。
中国古代对声音长度的标准划分有一种叫做“律”的定量单位。
根据研究人员考证,中国最早出现的弦乐器箜篌和排箫等乐器都是产生于十二律的基础上。
关于“十二平均律”这一名词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以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f.herberger, 1806— 1882)为首的数学界大多倾向于它的日耳曼源头。
至今还未发现十二平均律最早的文字记载,但史书里确实有关于黄钟、大吕、太簇、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的记载。
“十二平均律”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主要内容,《史记》上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龙升于天,鼎沦于地,今荆州有鼎城是也。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方圆一寸,其高五尺,铸而为皿,故谓之鼎。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方圆一寸,其高五尺,铸而为皿,故谓之鼎。
黄帝时年尚少,未有冢墓,死即葬于桥山,故庙在焉。
”这个传说不仅把铸造青铜礼器的日期提前了二千余年,而且铸造青铜器具的地点就在湖北省江陵县,而首山,就在湖北省的江陵县附近,楚文化的发祥地。
那么,青铜器的发明者就应该是生活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的楚人。
而楚国被封在长江、汉水间的巴蜀地区,巴蜀又与荆州相邻,所以荆州的冶炼业很可能是从楚地传播过去的。
十二律之中又分黄钟、太簇、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12律。
黄钟是十二律中的第一律,管乐器均用此律。
根据现代计算方法,黄钟的频率是(440/12)×125/6×256=24。
36赫兹,十二律均相同,每两个半音为一个周期,十二律之间距离为一个全音的2/3,即十二律的频率比1比5。
十二平均律中,十二律的振动频率一样,所以各律音程关系没有差别,音色优美。
因此,由于十二律音程关系的固定,各律之间就可以演奏出和谐而美妙的乐曲。
可见,中国的十二平均律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的音律。
现在虽然知道古希腊有12平均律,但只是通过其他间接途径得知的,并非直接验证,因而它是否属于中国的十二平均律,现在还存在争议。
一篇文章让你秒懂“十二平均律”!
一篇文章让你秒懂“十二平均律”!
近期有琴友给小编留言,想重新学习一下十二平均律,希望小编帮忙出一篇相关的文章。
“律”,指音律,是为了让音乐规范化,人们特意将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
音律决定了调式音高,是在漫长的音乐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音律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经常听到的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其中的十二平均律,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被采用。
纯律
音乐中最开始是使用纯律,所谓的纯律,结合了人类耳朵的天性,意为两个音的波长比例越纯粹,那么这两个音听起来就会越和谐,反之则越不和谐。
在早期和谐音程波长的比例中,完全一度音程是最和谐的,完全八度是其次,然而二度、七度音程的比例很奇怪,成为相当不和谐的音程。
和谐音程波长的比例
根据耳朵来要求美声,虽然有非常优美的和声音响效果,却并不符合实际。
早期的乐曲形式较为简单,少有转调,而随着乐曲形式的丰富且日渐复杂,根据以往的波长进行转移调性就会非常麻烦。
为了弥补纯律的不足,十二平均律就应运而生了。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又叫十二等程律,每个相邻的两律之间,波长之比是相等的。
十二平均律把八度的音程,根据波长比例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半音,半音是十二平均律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且两个半音合为一个全音。
优点
由于十二平均律将波长分为均等的十二等份,因此不管如何转移调式,都可以得到均等的音乐效果,很好地补上了纯律的不足。
2分钟学习什么是十二平均律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十二平均律 版本
十二平均律版本对音乐的研究和创作往往需要准确的音高和音调,而十二平均律正是一种用于分割音域的方法。
它将八度音程分割为十二个等分音程,使得音乐创作和演奏更加方便和通用。
本文将介绍十二平均律的概念、原理以及在音乐中的应用。
概念十二平均律是一种将八度音程分割为十二个等分音程的方法。
在十二平均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音程的频率比例都是2的12次方根号的平方,即2^(1/12)。
这种等比例分割的方法使得音域能够平均分布在八度音程内的各个音符上,方便了音乐的创作和演奏。
原理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基于音程的频率比例。
在自然音律中,八度音程的频率比例是2:1,即上一个音符的频率是下一个音符频率的一倍。
而在十二平均律中,八度音程被划分为十二个等分音程,每个等分音程的频率比例为2^(1/12),即上一个音符的频率是下一个音符频率的2^(1/12)倍。
应用十二平均律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音乐的各个领域。
首先,在调式音乐中,十二平均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创作和演奏方式。
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音程和和弦进行编排,使得不同调式的音乐之间能够更加和谐地转换。
其次,在和声学中,十二平均律对于和弦的构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和弦构建中,和弦的音程是按照固定的频率比例来确定的。
而在十二平均律中,不同的和弦都可以通过等分音程来构建,具有了更多的和声变化和表现力。
此外,在乐理教育中,十二平均律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可以通过十二平均律来熟悉不同音符之间的音程关系,充分理解和掌握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基本原理。
同时,十二平均律也为乐器学习提供了基础,例如钢琴等键盘乐器就是按照十二平均律进行调音和排列的。
总结十二平均律作为一种音程分割的方法,为音乐创作和演奏提供了方便和通用性。
通过将八度音程分割为十二个等分音程,使得音乐在不同调式和和弦之间能够更加和谐地转换。
十二平均律在调式音乐、和声学以及乐理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音乐爱好者和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十二平均律是非常必要的。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十二平均律zz2009-09-18 14:46“律”,即“音律”(intonation),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do、re、mi、fa、so、la、si,这7个音符就组成了一组音律。
研究音律的学问叫做“律学”。
也就是研究为什么要选择do、re、mi……这7个音(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音)作为规范、这些被当成“标尺”的音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的学问。
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只要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体验,只要他们想积累起关于音乐的知识,迟早都会遇到关于律学的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古今不同民族,虽然各自钟爱的音乐形式可谓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彼此也没有互相借鉴,但大家的律学的基础概念却出奇地相似。
这也许是音乐本身超文化、超地域的魅力所致吧。
(BTW:现代人学习的do、re、mi、fa、so、la、si,这些好像没有意义的单词,其实都是中世纪时西方教会中很流行的一些拉丁文圣咏(chant)的首音节。
这些圣咏是西方现代音乐的源头。
)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
而空气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声波。
所有的波(包括声波、电磁波等等)都有三个最本质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相位。
对于声音来说,声波的频率(声学中一般不考虑波长)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响”,而人耳对于声波的相位不敏感,所以研究音乐时一般不考虑声波的相位问题。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
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
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
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BTW:人耳能分辨的最小频率差是2HZ。
十二平均律的由来
十二平均律的由来,以及排列十二平均律的由来,以及排列 2010-08-19 19:55:13 作者:汪佳丽来源:liptontea.bokee./5798394.html 文字大小:[大][中][小] 要介绍《十二平均律曲集》,就得先介绍什么是“十二平均律”。
而要介绍“十二平均律”,就得先介绍什么是“律”。
“律”,即“音律”(intonation),指为了使音乐规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do、re、mi、fa、so、la、si,这7个音符就组成了一组音律。
研究音律的学问叫做“律学”。
也就是研究为什么要选择do、re、mi……这7个音(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音)作为规、这些被当成“标尺”的音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的学问。
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只要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体验,只要他们想积累起关于音乐的知识,迟早都会遇到关于律学的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古今不同民族,虽然各自钟爱的音乐形式可谓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彼此也没有互相借鉴,但大家的律学的基础概念却出奇地相似。
这也许是音乐本身超文化、超地域的魅力所致吧。
(BTW:现代人学习的do、re、mi、fa、so、la、si,这些好像没有意义的单词,其实都是中世纪时西方教会中很流行的一些拉丁文圣咏(chant)的首音节。
这些圣咏是西方现代音乐的源头。
)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
而空气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声波。
所有的波(包括声波、电磁波等等)都有三个最本质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相位。
对于声音来说,声波的频率(声学中一般不考虑波长)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响”,而人耳对于声波的相位不敏感,所以研究音乐时一般不考虑声波的相位问题。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
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 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答案》第二章 音律
第二章音律(1)什么叫音律?答: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
(2)什么叫做十二平均律?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ニ平均律的是谁?答:将八度分为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ニ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堉。
(3)什么叫做全音?什么叫做半音?答: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
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
(4)什么叫做五度相生律?答: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5)什么叫做纯律?答: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
如:(6)根据三种音律所定出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差別是怎样的?答:根据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
虽然EF、BC之间亦为半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
其余相邻两音级之间虽然亦为全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
根据纯律所订出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
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半音要大。
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
DE、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全音都小。
(7)什么叫做自然半音?什么叫做自然全音?答:由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
(8)什么叫做变化半音?什么叫做变化全音?答: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
(9)什么叫等音?等音是根据什么而来的?答: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常用的音律
常用的音律
常用的音律有纯八度音律、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纯律。
其中,十二平均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音律,也被视为现代音乐中的标准音律。
纯八度音律是指将一个八度音程等分成十二个半音,每个半音的音高距离相等,即所谓的“全音”。
五度相生律则是以纯五度关系向上或向下推算出来的音律,其最大特点是调性明确,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好,易于表现音乐的旋律感。
纯律则是将一个八度音程等分成六个全音,每个全音之间都有一个小全音,因此纯律的音高关系较为复杂。
此外,常用的音高单位还有半音和全音。
半音是指两个相邻的同名音之间的音高距离,而全音则是由一个半音和另一个半音组成的。
在十二平均律中,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
总体来说,各种音律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力,适用于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音乐体系中的音律与十二平均律?
什么是音乐体系中的音律与十二平均律?
从物理学上看,音乐体系中音的音高,即使振动频率只相差一赫兹,它们也是各不相同的。
然而,这样细微的差别,人的听觉是几乎辨别不出来的。
为了使乐音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们听觉的需要,适应音乐的发展,人们便逐渐开始有意识地对乐音的音高制订出一定购规范。
于是就产生了律。
在乐音体系中,律专指乐音的音高,是有规律的、成体系的标准音高。
在我国古代,“律”与“度”、“量”、“衡”(分别指物体的长短、容积(体积)大小、轻重)一样每个朝代都要制订,颁布国家的标准,可见其重要性。
迄今为止,人们已发现、制订了纯律、三分损益律、平均律(有多种)等多种律制,而现今世界上以十二平均律的应用最为广泛,影响也最大。
所谓平均律,是指将一个八度(倍频程)的音程(参阅例2说明)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的律制。
十二平均律就是将八度音程十二等分(半音)的律制。
世界上最早在理论上计算出十二平均律的人是我国明代的律学家朱载堉(1536—约1610),他在1581年之前就已确定了十二平均律。
然而,他的这一成果并未能及时地应用于音乐实践当中。
在欧洲,17世纪的键盘乐曲已开始要求运用与当时人们的听觉并不太适应的十二平均律。
从18世纪开始,由于转调的发展与调性的扩大,平均律才越来越多地被作曲家应用于作品的实践之中(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这以后十二平均律便逐渐被普遍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