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夷陵之战分析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章夷陵之战诸葛亮智取魏军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章夷陵之战诸葛亮智取魏军在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也是诸葛亮在这一战中展现了他卓越的智慧和计策。
本文将重点描述夷陵之战的背景、诸葛亮的智谋和最终取胜的关键因素。
夷陵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刘备率领蜀军进攻襄阳,同时征战于江陵、夷陵等地。
诸葛亮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也是武将刘备最为倚重的智囊。
此战之前,襄阳已在刘备的攻势下失守,而夷陵成为了刘备为后方保障的重要战略要地。
诸葛亮得知魏军主将曹仁率领大军前来支援夷陵,他迎来了他最大的挑战。
面对敌军的强势,诸葛亮冷静思考,制定了一套精妙的计策来迎战。
首先,诸葛亮从军事情报中了解到曹仁守军的饮水口在船上,这给了他一个有力的突破口。
综合情报,诸葛亮发现魏军的弱点就在于抽水设备,如果能够将其摧毁,则曹仁守军会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束手无策。
于是,诸葛亮决定用火攻的方式。
他命令将数十艘空船编队准备,同时安排战船装载上燃烧弹。
第二天,诸葛亮亲自率领船队,在夜幕中悄无声息地接近魏军舰队。
夜深人静时,他点燃了燃烧弹,船队沿江一齐冲破魏军的封锁线,将船上的火弹丢向敌舰。
火焰夜晚的映照下,整个夷陵江上犹如燃起的巨大火海。
魏军大乱,曹仁大意之下,未能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
战局迅速向蜀军有利转变,诸葛亮及时调集援军,全线出击,彻底击溃了魏军。
夷陵之战的胜利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诸葛亮准确判断了魏军的要害,即抽水设备,通过火攻成功地摧毁敌军的供水系统,给了蜀军主动权。
二是他善于抓住时机,选择在夜幕降临时实施火攻,充分利用了暗夜隐藏行动的优势。
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使得蜀军在夷陵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夷陵之战中,诸葛亮展现了他过人的智慧和策划能力,凭借精妙的计策成功地摧毁魏军的水源,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他的智谋和军事才能为刘备赢得了重要战略优势,在这场战斗中为刘备的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演义第九十二章夷陵之战诸葛亮智取魏军
三国演义第九十二章夷陵之战诸葛亮智取魏
军
东吴孙权与刘备联合攻打曹魏时,曹魏大将司马懿亲自率军前来支援,于夷陵之战与孙权军对峙。
诸葛亮为了取胜,仔细谋划,运筹帷幄,将魏军智取。
第一步,分化魏军。
诸葛亮在夜间放火,将魏军的船只烧毁,导致魏军士气下降,出现不和之心。
诸葛亮趁机向魏军派出刺探军情的密探,撞见了魏军将领郭淮和张郃交谈,诈称吴军已经到达,使魏军心生恐惧。
正中诸葛亮的下怀,魏军士气更加低落。
第二步,利用地利。
夷陵地势险要,每到一处都有山川云集,形成自然屏障。
诸葛亮充分利用地势,建造高高低低的哨岗,使吴军和魏军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对方动静,揣摩敌方意图。
第三步,制造假象。
诸葛亮在探察魏军营寨时,假装缓慢而无计划地行动,引起了魏军的轻视。
而此时吴军伏兵正在魏军的远离阵地处埋伏,诸葛亮指挥伏击队在魏军进攻时突然出击,将魏军打得措手不及,一败涂地。
通过以上三步,诸葛亮成功地智取魏军。
他的策略巧妙,善用了分化、地利、假象等战术,将魏军无情地击溃。
这次胜利,不仅在夷陵之战上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更增强了孙权对诸葛亮的信任,为后来三国鼎立时期奠定了基础。
三国志系列历史战役分析重温三国时代的英雄传说
三国志系列历史战役分析重温三国时代的英雄传说三国志系列历史战役分析:重温三国时代的英雄传说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和激烈的战争时期之一。
三国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这一时期众多历史战役的精彩纷呈。
本文将分析三国志系列中的历史战役,带领读者再次回味那段令人叹为观止的英雄传说。
一、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三国时代最重要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199年。
当时,北方的袁绍与南方的曹操为了争夺中原而展开激烈的战斗。
双方兵力众多,战局陷入胶着状态。
最终,曹操利用谋士郭嘉的计谋,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成功击败了袁绍。
这场战役的胜利,使曹操确立了统一北方的地位,成为三国时代最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二、赤壁之战赤壁之战被誉为三国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208年。
当时,曹操为了扩大统治范围,进攻了孙权的东吴国。
然而,周瑜和孙权巧妙地利用火攻战术,在赤壁击败了曹操的大军。
这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孙权东吴国的地位,使得曹操的北方统一大业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三、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2年,当时刘备率领蜀国军队出兵攻打孙权的东吴。
这场战役赢得了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指挥家诸葛亮的称号。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蜀国军队并未能够击败东吴的坚固防线,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场战役的失败对刘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挫折,标志着他东征的梦想破灭。
四、五丈原之战五丈原之战发生在公元234年,是蜀国和魏国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当时,蜀国的刘备试图通过战争夺取中原地区,但最终在五丈原受到了曹魏大军的反击。
这场战役以刘备的失败告终,同时也是刘备生命的最后一战。
五丈原之战标志着三国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刘备去世后,曹魏和孙吴成为三国中的主要势力。
五、合肥之战合肥之战发生在公元234年,是曹魏和东吴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当时,曹魏军队试图攻占东吴的重要城市合肥,但最终未能成功。
孙权借助水路的优势,堵塞了曹魏的进攻路线,并击溃敌军。
合肥之战的胜利对于东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使他们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保持了相对的优势地位。
夷陵之战是“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
夷陵之战是“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作者:袁在平来源:《三峡论坛》2017年第05期摘要:夷陵之战中,陆逊“以弱制强”、刘备“恃强惨败”。
此战反映出许多政治的、外交的、特别是战略战术等深刻问题,有着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则极力宣传夷陵之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
他们或写文章在较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或在自己的专著中阐发这一观点。
夷陵之战是否“以弱制强”之战,这关系着这场战争“在中国军事史中的定位”问题。
本文从史实出发,深入探索,并纵观剖析了夷陵之战的背景、起因、发生、发展、结局等全过程,从而掲示和批驳了不同论者在立论、论述、论证上的谎谬及其治学的随意性。
并得出结论:刘备投入此战的总兵力达10万人以上,陆逊军5万对刘备军10万人以上,最后刘备全军覆灭,“只身逃入白帝城”,故夷陵之战是“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
关键词:夷陵之战;陆逊;刘备中图分类号:K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5-0011-06张启揆先生《关于蜀吴夷陵之战的几个疑点》[1](以下简称《疑点》)一文,是一篇颇有研究成绩的文章。
作者明确提出夷陵之战主战场在江南,而不在江北;提出作为夷陵之战主战场的夷道猇亭,也自然是在江南,而并非在今人所称的江北猇亭——即古老背。
这无疑在夷陵之战的研究与评价中,起到释解疑团及纠正谬误的作用。
《疑点》认为,夷陵之战是一场作战双方军队人数相当的战争;故此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
此说,笔者则不敢苟同。
笔者后来还发现,持夷陵之战不是“以弱制强”之战论者,还大有人在,如杨德炳、马植杰、蒋福亚、彭凯等诸多学者;只是在这些论者之中,张启揆的观点、论证,更具代表性罢了。
显然,这就不是一个个别现象问题了。
故此,笔者围绕着夷陵之战是否“以弱制强”之战这一课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考查、研究,并写下此文,以求教于大方。
一、关于是否“以弱制强”之战之争夷陵之战,是否“以弱制强”之战,这的确是一个关系着这场战争“在中国军事史中的正确定位”(《疑点》)问题,故不应小视。
也谈谈夷陵之战
也谈谈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吴蜀之间争夺荆州的战役,交战于夷亭,决战于猇亭,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备发起的,又以刘备失败退回白帝城,东吴全面胜利而告终。
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发动这场战争呢?为什么又失败了呢?这值得我们去探索、去思考。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那段历史吧。
公元221年四月(阳历5月),刘备在成都称帝。
7月,他率领十几万大军以为关羽报仇为名,浩浩荡荡,挥师东下。
东吴派陆逊为都督,率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恒、宋谦、鲜于丹等领兵5万人迎战。
开始,刘备派将军吴班、冯习在巫县打败了吴将李异,取得了胜利,接着又占领了姊归。
公元222年1月,刘备占领了长江两岸,屯兵夷陵。
2月,刘备到达猇亭,立营数十屯。
陆逊坚守有利地形,以逸待劳,而不与蜀军交战。
双方对峙到闰六月,时天气酷热,蜀军移营于深山密林之中。
陆孙抓住时机,火攻蜀营,并趁火烧之机全线出击,攻破蜀军40余营,蜀军溃败至马鞍山。
陆逊督各军乘胜追击,从四面逼进,蜀军溃不成军,刘备带少数随从逃回白帝城。
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死于白帝城。
这场战争是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的战争,是一次决定性的战争。
蜀国经过此战争力量大大地削弱,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从此以后,再也无力涉足中原,与中原争雄,只能偏安山禺,与魏、吴呈三足鼎立之势。
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发动这场战争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夺荆州,报关羽之仇。
刘备在得了益州之后,实力大增,诸葛亮的隆中策略本来可以指日可待,只待天时有变。
《三国志.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由此可见荆州的重要性。
然而,东吴趁关羽攻打樊城之际,吕蒙“白衣”过江,从后面突袭关羽的后方,不但荆州丢失了,而且关羽被擒杀害,使他丧失了一州之地(实际只有荆州的三分之一),诸葛亮的隆中策略无法实现了,荆州必须夺回来。
三国时期的战场赤壁官渡与夷陵
三国时期的战场赤壁官渡与夷陵三国时期的战场赤壁、官渡与夷陵三国时期,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和战争,其中赤壁、官渡与夷陵三个战场尤为引人注目。
这三个战场的发生和结果,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成为了后来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描写。
本文将分别介绍赤壁、官渡与夷陵三个战场,探讨它们在三国时期的重要性。
一、赤壁战场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刘备与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对抗曹操的一次重要战役。
曹操率领庞大的北方军队,企图征服江南地区。
然而,赤壁之战最终以诸葛亮火攻曹操船队的胜利告终。
这个战场因为战斗发生地的地形特点,被称为赤壁。
赤壁战场的地形十分狭窄,两侧为长江水域,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通行。
诸葛亮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发动了一场巧妙的火攻,烧毁了曹操的大量船只,使曹操军队陷入了无法逃脱的困境。
这场战役无疑是刘备和孙权成功抵御曹操进攻的重要一步,也为后来的政治格局铺平了道路。
二、官渡战场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至204年,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次著名战役。
此时中原地区群雄并起,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争夺领导权。
官渡之战成为了判断中原政治格局的重要一役。
官渡战场位于今天河北省、山西省交界处,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曹操率领疲惫不堪的军队,巧妙地布下阵法,最终击败了袁绍的军队,确立了自己在北方的统治地位。
官渡之战的结果,为曹操在中原地区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夷陵战场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至209年,是刘备与刘表之间的一场战斗。
刘备率领蜀军进攻刘表的夷陵,试图夺取荆州地区的控制权。
这场战役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白衣渡江,描绘了刘备以身作则,率领众将军越过江河的情景。
夷陵战场地处江南沿江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便利。
刘备凭借出色的水军和优秀的将领,迅速攻占了夷陵,并最终获得了荆州的控制权。
这场战役对于刘备在江南地区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刘备奠定了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地位。
总结起来,三国时期的三个战场赤壁、官渡与夷陵,都是非常重要的战役。
三国之战夷陵之战的历史背景
三国之战夷陵之战的历史背景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战乱时期,魏、蜀、吴三国相互争夺领土和统治权,战争此起彼伏。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重要的一场战役,此战体现了三国交锋中的一些重要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吴、蜀两国正处于同魏国作战的阶段。
吴国由孙权统治,而蜀国则由刘备和后来的刘禅继承。
吴国与蜀国有着同仇敌忾之心,希望能够联合起来对抗魏国。
二、地理背景夷陵位于长江沿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连接上游和下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控制住夷陵就等于控制住了长江的咽喉要地,对于吴国和蜀国来说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战争前因夷陵之战的战争前因可以追溯到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南征计划。
诸葛亮希望通过南征夷陵来达成蜀国对吴国的制衡,同时也可以得到夷陵地区的重要资源。
然而,诸葛亮在南征途中因病去世,南征计划因此而搁置。
四、战争爆发夷陵之战最终由吴国向蜀国发动。
吴国大将陆逊率领大军进攻夷陵地区,意图夺取此地,稳固吴国在长江中游的地位。
蜀国统帅姜维奋起抵抗,但由于吴军兵力强大,并且夷陵地势复杂,姜维最终失败,夷陵沦陷于吴国之手。
五、战后影响夷陵之战的结果对于吴国和蜀国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考验。
吴国巩固了自己在长江中游的地位,从而与魏国抗衡;而蜀国则失去了夷陵这一重要地域,对其南征计划形成了很大的挫折。
夷陵之战也进一步加剧了三国各方势力之间的对立与较量。
综上所述,夷陵之战在三国时期具有重要历史背景。
政治、地理和战争前因等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夷陵之战的爆发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此战对于吴国和蜀国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了解三国时期战争的规模和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回内容讲解
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回内容讲解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以“夷陵之战”为主线,主要描写了刘备攻占夷陵,孙权献荆州,周瑜之死等情节。
以下是对第四十回的内容讲解:
这一回开篇,刘备、孙权两军在夷陵展开激烈的战斗。
刘备采纳了黄承儿的献策,派关羽、赵云、马超分兵三路,以火攻之法,成功攻占夷陵,使得刘备军得以控制荆州。
在战局之外,却有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
周瑜因长期劳苦,疲于应对内外交困,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对自己的家人产生深深的牵挂,尤其是对妻子黄承儿的深情厚意,让人感慨万分。
为了保护荆州,孙权只得向刘备献出荆州,并与刘备结为联盟,共同抵御曹操。
孙权的这一决定,既是权谋之举,也是出于对刘备的信任。
这一情节展示了在乱世之中,势力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
同时,却也因为刘备得到荆州,让孙权在东吴的地位进一步受到挑战。
这也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加深了东吴与蜀汉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回中,蜀、吴两军的明争暗斗,英勇的战士和智勇双全的
谋士共同构成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与此同时,作者也通过周瑜的离世,表达了对英雄的深深怀念与悲痛之情。
总的来说,第四十回通过夷陵之战的描写,展现了三国演义中蜀、吴两军的交锋,以及权谋和忠诚的表现。
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引人入胜,让人对这个动荡时期的历史充满了好奇和思考。
夷陵之战的历史评价如何
夷陵之战的历史评价如何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夷陵之战的历史评价,希望大家喜欢!在夷陵之战中,多亏于陆逊擅于正确分析军情,大胆后退诱敌,沉得住气,后发制人,巧用火攻,终于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
而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
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
在具体作战上,他又不擅于观察地形,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没有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如果说荆州之失和关羽之死动摇了蜀汉的根基,那么吴军的一把火,则烧毁了蜀汉的希望,此后不管孔明再怎么辛苦,都没有使蜀汉重振旗鼓。
在历史上,这场战役却是三分天下的重要工具,蜀汉受到削弱,从而促成了吴蜀之间实力的平衡,使得曹魏独大,而此后吴蜀均无力单独面对曹魏,联盟成为了历史必然的走向。
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是也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不听丞相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毅然决定倾全国之力,亲率蜀汉军队七十多万人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
,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
而孙权本来想求和,但没成功,于是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
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
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所以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
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
《三国演义》夷陵之战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夷陵之战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夷陵之战的主要内容是: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率领蜀汉军队攻打东吴,陆逊坚守不出,两军形成相持局面。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因关羽被杀,刘备不顾诸葛亮等人劝阻大举攻吴。
刘备先派遣吴班、冯习为先锋带领4万多人攻取峡口,在巫地(今湖北巴东)打败吴军将领李异、刘阿部,夺取秭归。
随后又派大将黄权驻守长江北岸,派马良去武陵争取当地部落首领沙摩柯的支持。
面对蜀汉大军压境,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辖制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5万人开往前线迎击蜀汉军队。
陆逊正确分析形式,避开蜀汉大军锐气,果断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带。
然后在那里转入防御,占领有利地势,集中兵力伺机决战。
夷陵之战介绍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
该战役发生于公元221年,是刘备为关羽、争夺荆州而与东吴孙权爆发的一场激战。
最终,东吴将领陆逊率领吴军取得了胜利,使得蜀汉实力大损。
在夷陵之战前,蜀汉的刘备成功统一了益州,意图进一步扩大势力。
与此同时,东吴孙权则占领了荆州,并与刘备产生了矛盾。
关羽在荆州被孙权所杀,刘备为 ** 并争夺荆州,毅然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
公元221年,刘备亲率蜀汉大军进攻东吴,意图一举夺回荆州。
初期,蜀汉军队在刘备的指挥下连战连胜,吴军陷入了被动局面。
然而,随着战事的推移,吴军在东吴将领陆逊的指挥下开始逐步反击。
在夷陵地区,刘备率领的蜀汉大军与陆逊率领的吴军展开了决战。
由于蜀汉军队长时间作战,疲惫不堪,加上刘备指挥失误,战局逐渐对蜀汉不利。
在关键时刻,陆逊果断发动火攻,将蜀汉军队击溃。
刘备被迫率领残军撤回蜀地,途中因病去世。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一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役,战后,蜀汉国力大损,再无力与东吴和曹魏争夺天下。
而东吴则在此次战役中巩固了势力,开始与蜀汉、曹魏三足鼎立。
此次战役在中国历史和民间传说中具有重要地位,成为了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题材。
夷陵之战展现了三国时期将领们的智慧和英勇,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夷陵之战的故事
夷陵之战的故事
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中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
战斗的地点是长江南岸的夷陵地区,故称为夷陵之战。
当时,东汉朝廷已经分崩离析,三国鼎立。
曹操统领魏国,刘备统领蜀国,孙权统领吴国。
这场战斗的参与者是刘备和孙权两方。
背景是,刘备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进军荆州,并击败了曹操的部队,将荆州纳入蜀国版图。
然而,他的军队带来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对当地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孙权看到了机会,认为刘备对于新占领的土地无法有效管理,便派遣周瑜率领大军进攻夷陵地区,意图夺回失去的领土。
周瑜是孙权的重要将领,被誉为江东的瑜亮,非常有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
刘备得知孙权的进攻后,派遣自己的重臣诸葛亮前往夷陵指挥战斗。
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被誉为卧龙先生,智勇双全。
夷陵地形复杂,地势险要,加之孙权军队的猛攻,使得刘备军队处于相对不利的境地。
然而,凭借诸葛亮的智慧和周密的防守布局,刘备成功地守住了夷陵,并将孙权军队击退。
夷陵之战的胜利对于刘备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它巩固了蜀国在荆州的地位,增加了刘备在三国格局中的影响力。
同时,这场战斗也显示出诸葛亮作为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官的才华,为后来的蜀汉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夷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展现了三国时期各方势力之间的较量和智慧的角逐。
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对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读后感之5 三大战役
《三国演义》读后感——评三大战例
在《三国演义》中,有三大著名的战役,它们分别是袁绍曹操的官渡之战,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和吴蜀夷陵之战。
在袁曹官渡之战中,曹操仅7万人马,并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反观袁绍,拥雄兵70万,兵精粮足。
但袁绍骄傲自满,刚愎自用,不仅不听手下正确建议,反而逼反谋臣许攸和猛将张颌,逼死对他中心耿耿的谋臣田丰;而曹操虚心纳谏,集思广益,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一举攻占袁绍粮草基地—乌巢,使得袁绍全军崩溃,兵败如山倒,仅带八百余骑逃窜。
经过此战,曹操由弱变强,一举奠定了在汉末军阀混战中的优势。
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中,孙刘以联军7万余人抗击曹操20多万人。
这时曹操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兵精粮足,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但以周瑜为首的孙刘联军,利用曹军水土不服、军心不稳、人心不齐的弱点,再运用苦肉计、反间计、连环计,并用火攻,让曹操几十万大军在谈笑间就樯橹灰飞烟灭。
经过此战,孙权、刘备分别在江东和荆州站稳脚跟,并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
在吴蜀夷陵之战中,蜀国皇帝刘备不顾国家利益,仅为报兄弟私怨,撕破吴蜀联盟,几尽全国之力,去攻打昔日盟友—吴国,反被吴国年轻书生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几乎全
军覆没,落得白帝托孤,含恨而死。
经过此战,蜀国元气大伤,由强变弱,虽经诸葛亮百般努力,也无济于事。
这三大战役,对三国的形成与走向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它们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我们从胜利方中可以得到人心稳定,上下齐心,谋划得当的经验。
从失败方中可以得到骄傲轻敌,人心涣散,谋划不当的教训。
enjoypjj
2014。
夷陵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双方兵力是多少?
夷陵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双方兵力是多少?提到夷陵之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三国时期蜀国与吴国之间的一场战役,蜀国在这其中的惨败,尤其是第二年主君刘备的死亡,都让人唏嘘不已。
也有人知道,这又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可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种说法是...提到夷陵之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三国时期蜀国与吴国之间的一场战役,蜀国在这其中的惨败,尤其是第二年主君刘备的死亡,都让人唏嘘不已。
也有人知道,这又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可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那么,夷陵之战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役,以少胜多的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双方交战的兵力又分别是多少呢?章武元年(221年),爆发了汉末三国时代三大决战的最后一场大战——夷陵之战。
章武二年(222年),陆逊统率的吴军利用火攻大败刘备统率的蜀汉军,取得了夷陵之战的完胜。
全军覆没的蜀汉从此元气大伤,刘备也在几个月后病逝于白帝。
由于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列为汉末三国时代三大决战之一,很多人都认为夷陵之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小说《三国演义》更是说刘备率领的蜀汉军多达七十五万人。
那么蜀汉与东吴的“夷陵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呢?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刘备所控制的地区仅剩下了益州。
当时益州的总人口尚不足百万,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到的七十五万蜀汉大军是肯定不存在的。
根据史书记载推测,刘备当时拥有全部兵力也就十几万而已,还要分出部分兵力防备曹魏。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的主力约为四万人左右,黄权率领五千余人防御曹魏,还有沙摩柯率领的一万“五溪蛮”军在南线,总兵力大约在五万五千人左右。
“火烧连营”之后,赵云又率领不到两万军队赶来支援,蜀汉在夷陵之战中投入的兵力约为七万左右。
东吴方面,吴军主力分别由陆逊、徐盛、潘璋三员大将率领,总兵力约为五万余人。
另外夷陵城中还有孙桓率领的数千守军,潘睿率领数千军队在南线与“五溪蛮”军作战,后方还有诸葛瑾率领的一万预备队。
浅谈夷陵之战爆发的成因
标题一:浅谈三国著名战役“夷陵之战”爆发的成因标题二:“夷陵之战”是否应该发生?是否必然发生?导语:公元221年,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起大规模战争,最终在夷陵一带(今湖北宜都)东吴大破蜀汉。
这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史称“夷陵之战”(或猇亭之战)。
这一战刘备元气大伤、蜀汉实力大损,对其后的灭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那么不禁要问,在历史的长河里,夷陵之战是否应该发生?是否必然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图1 夷陵之战示意图一、军事实力。
时至夷陵之战前昔,三分天下,曹魏早已灭袁术、吕布、袁绍、马腾,坐拥西凉、长安、汝南、冀州、幽州等地,尽收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以北部分区域,属于当时实力最为强劲、幅员最为辽阔的一方。
但曹魏历经赤壁、汉中等战役失利,民力军力皆已疲敝,全国的战略重心侧重于屯田,此时魏国希望的是蜀吴两国互相制约,而自己断然不会出兵。
反观西蜀,刘备入川灭刘璋、张鲁,收取益州和汉中实力大增,军事和国力都处于上升期。
再看东吴,孙权雄踞江东富饶之地,北据曹魏有长江天堑又得赤壁大胜,又破关羽收荆州占尽地利。
此时东吴和西蜀的军事实力正值锋芒,军事摩擦发生概率极大。
二、出师理由。
(1)对于蜀国,刘备是汉氏宗亲,对割据一方的江东孙权出兵,名正言顺。
同时荆州的丢失和关羽的战亡,更是对江东这个曾经的盟友怀恨在心,怀着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灭东吴和曹魏早已成为他心中的目标。
还有一个方面,刘焉、刘璋父子经营西川多年,现在易主归刘备所有,臣子人民多有不服,刘备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安抚蜀中臣民。
而且原先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领都已年迈,新一代的将领没有历经较大战役需要磨练。
从这次参战的蜀将有:冯习、张南、黄权、沙摩柯等,基本都是新一代将领与原来刘璋旧部,所以这次更像是主公带领的一场练兵。
图2 公元222年局势图(2)对于东吴,在赤壁战胜魏国、荆州灭关羽,壮大了孙权的实力和信心,对他来说出兵攻魏国难度太大,长江天堑对江南东吴是一个天然屏障,反之对江北曹魏也未尝不是,而且合肥之战中魏将张辽让江东吃尽苦头。
夷陵之战刘备大败的原因是什么
夷陵之战刘备大败的原因夷陵之战是一场以积极防御成功扭转战局的著名战役,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过后,三国鼎立的平衡局面维持了数十年之久,而也为东吴和蜀汉后来联手灭魏做下了铺垫。
经此一战,蜀汉的刘备元气大伤,经丞相诸葛亮领导休养生息五年之久才得已恢复,可见在这场战役中,刘备输的有多惨,败得有多重。
刘备以报东吴擒杀关羽之仇为名,亲率五万大军,挟威而来,军心振奋,气势热烈,信心满满,志在必得,战役的结果却是如此反转,可见刘备在这场战役中并没有占得天时,人和,地利的全面优势,首先,出师之名不正,以报兄弟之仇陷国家于战争中,这不是一个明君该有的胸怀,也许有人说,刘备不仅仅是报关羽被杀之仇,他是想借这个名,重新夺回荆州,因为荆州的地理位置对于蜀汉太过重要了,不管怎样,刘备出师之名不正,而且,面对刚刚称帝的蜀汉,百姓尚未安居乐业,国库尚未充实,这样的国内储备不足以支持打这样一场声势浩大,日旷持久的战役。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时,刘备没有听取大家的意义,在战争开始,赵云,诸葛亮都曾劝谏过刘备不要打这场战,可他们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没有打消刘备的念头,从一开始,群臣反对的战役就没有好的结局。
而且在战役指挥上,刘备也算不上军事才能卓著,并犯了兵家大忌,让军中的营帐连绵四百理驻扎,这给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全灭蜀军提供了机会。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多少夷陵之战是以蜀汉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终蜀汉刘备大败的经典战例,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是一场以积极防御,以逸待劳,最后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在双方的兵力投入上,真实的历史人数并没能经过演义的那样夸大,经后人考据,双方兵力相差不大,为了突显夷陵之战的反转效果,很多人夸张了蜀汉的兵力,说有20万之从,而东吴只有7万左右,从而显现夷陵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可是,事实并不是如此,在后人的考证下,当时蜀汉刘备自已亲率了4万人的兵力,然后还联络了西南少数部族蛮夷,共一万人左右的兵力,合计才五万人左右,而东吴方面,也只有五万人左右,两军实力其实相差不大。
三国演义夷陵之战读后感
三国演义夷陵之战读后感《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曹操军队在南征时所遭遇的一次重大失败。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深深感受到了曹操、周瑜以及其他人物的个性魅力和人性弱点,对这段历史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深刻地感受到曹操的谋略实力。
为了进军江南,曹操众多次亲自走访江南,细心观察周围环境、分析敌情,最终领军进攻夷陵。
虽然对手是周瑜,但曹操依旧倾其所有的智慧力量,最终成功打败周瑜。
这样的谋略,让我不禁想起以前高中时学习《孙子兵法》的情景,军事智慧的确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比拼。
然而,周瑜作为一个伟大的将领,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进取心和信念。
刚开始战事进展不太好的时候,周瑜并没有浅薄的退缩,反而振奋士气,鼓舞全军,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探索敌情,并最终通过两次鏖兵让曹操彻底失败。
周瑜的勇气和魄力让人不由得对这位历史上的英雄产生敬佩之情。
另外,我也看到了《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团结。
周瑜在战役开始时就心有不甘,并着手修桥筑路以便邀请曹操一决雌雄。
在这个过程中,他成功地向赵云伸出了友谊的手。
即使在战斗中,周瑜和赵云也一起合力攻击曹操,最终打败他。
这正是团结的力量,几个人联合起来可以创造奇迹。
最后,我也意识到《三国演义》中有时候角色并不极致完美。
虽然周瑜在夷陵之战中表现出色,但他和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一节中的表现却略有些轻率和想当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或自己的过去来征服问题,需要总是抱着求知的态度去面对变化的未来。
总之,读完夷陵之战这一章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人物的人性与智慧,看到了《三国演义》中透露的深层次信息。
这让我深受启发,更加珍惜每一时刻,珍惜我们面对的每一个挑战,并学习如何通过合作达成目标。
夷陵之战故事300字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是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
刘备在称帝后,一心想要报仇,因为关羽之死让他对孙权恨之入骨。
尽管翊军将军赵云建议他应该先攻打曹魏,但刘备听不进去。
他留下诸葛亮守成都,自己率军攻打东吴。
刘备的军队在开始时取得了几座城的胜利,但随后在夷陵遭遇了孙权的顽强抵抗。
孙权派遣陆逊为都督,与刘备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刘备的军队在夷陵扎营,陆逊则采用火攻战术,一夜之间将刘备的七百里连营烧成灰烬。
刘备的军队在火灾中损失惨重,刘备本人也险些丧命。
夷陵之战使得刘备元气大伤,最终败退至白帝城。
此次战役也使得蜀汉与东吴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尽管后来刘备与孙权进行了和亲,但两国之间的仇恨已经无法完全消除。
夷陵之战对蜀汉和东吴两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三国演义中的孙权陆逊与夷陵之战
三国演义中的孙权陆逊与夷陵之战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和他们之间的纷争。
其中,孙权和陆逊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在夷陵之战中展现出了他们的智谋和勇气。
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2年,面临曹魏的进攻,孙权派遣陆逊领导东吴大军作为主帅前往阻击。
夷陵之战对东吴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夷陵地势险要,若失去夷陵,曹魏将直逼荆州,威胁到东吴的根基。
陆逊作为孙权重要的谋士和将领,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智慧。
面对曹魏势力的进攻,陆逊首先采取了秋水之计,引诱曹魏大军深入东吴境内。
然后,他趁曹魏军队进入夷陵地区后,依托太湖水势,采取火攻计,在黄承儿关键时刻放飞火船,燃烧曹魏的水军舰队,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伤亡。
陆逊巧妙运用火攻,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东吴的地理优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独特的战略眼光。
他深知曹魏水军实力强大,想要直接对抗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采取了以弱攻强、以智取胜的策略,充分利用了曹魏将领张辽在夜间攻城时的忽视,最终成功引爆火攻,击溃了曹魏的水军舰队。
夷陵之战的胜利不仅彰显了陆逊的军事才能,也展示了他忠诚而机智的性格。
他在为夷陵之战做准备期间,曾向孙权提议撤走妻子和亲人,以免身后留下牵挂影响战局。
他的为国家利益放弃个人情感的行为得到了孙权的高度赞赏。
与此同时,孙权作为东吴的君主,也在夷陵之战中展现了他英明果断的领导能力。
孙权看到陆逊的计谋后,对他充分信任,并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配合。
他深知夷陵之战的重要性,也清楚只有集中各方力量才能战胜曹魏。
孙权善于识人用人,他的决策为东吴最终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夷陵之战的胜利对东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巩固了东吴的地盘,也增强了孙权的声望和统治基础。
同时,夷陵之战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
总结起来,孙权和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展示了他们的军事才能、智慧和勇气。
他们巧妙运用地理优势和火攻计,成功地击溃了曹魏水军舰队,最终取得了胜利。
三国演义之夷陵之战
三国演义之夷陵之战公元208年,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夷陵之战震动了整个江南地区。
这场战役发生在三国演义中,是刘备率领蜀军与孙权率领吴军的激烈较量。
夷陵之战的结果对于三国时期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夷陵位于长江上游,地势险要,是吴蜀两国争夺的关键要地。
刘备为了巩固自己在西南地区的势力,决定先发制人,攻占夷陵,以便进一步向下游拓展。
而孙权则不愿意放弃这块战略要地,派遣大将陆逊率领吴军坚守夷陵城。
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
整个战役历时一个多月,从初夏一直持续到盛夏。
双方都派出了精锐部队,经过多次激烈交战,互有胜负。
由于地形复杂,战斗异常艰苦,每一寸土地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然而,刘备的副将赵云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色,多次奋勇杀敌,终于攻下了夷陵城。
夷陵一役,不仅彰显了蜀军的战斗力,更让刘备在西南地区的威信大增。
夷陵之战是一场兵不血刃的胜利。
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对抗并没有造成双方大量的伤亡,但夺取了关键的夷陵地区,对蜀军势力的壮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役后,刘备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孙权被迫退守东南。
这场战役对于整个三国时期的格局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夷陵之战结束后,刘备迅速巩固了自己在西南地区的势力,成功统一了南蛮各族,并向南下进军,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版图。
而孙权意识到自己在长江上游地区的势力受到了威胁,因此加强了与刘备之间的联络,以及对上游地区的巩固。
这场战役使得刘孙两方势力紧密结合,形成了南北抗衡的局面。
夷陵之战的结果证明了蜀军胆识过人,勇敢无畏,同时也体现了赵云作为刘备重要武将的英勇表现。
这场战役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重要篇章,也是刘备和赵云的重要里程碑。
总结起来,夷陵之战是三国演义中一场重要的战役。
这场战役对于刘备和孙权的势力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整个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夷陵之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以及人物之间的较量和智谋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志朱然传》:“然别攻破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
从上述三个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到:
在敌方的记载《三国志黄权传》中,刘备失败是因为陆逊军队实施了“乘流断围”战术,所谓“乘流断围”,就是利用河流切断敌人的连营。
实际上,陆逊在这次战役的最后阶段,使用的是一个很先进的战术——两栖登陆,断敌后路。等敌人前线各营垒被登陆部队切断后路,陷入慌乱后,才突然开始发动火攻,这样才能成功。我这样说大家一定不认可,但是我是有证据的:
——《三国志陆逊传》: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
你拿火把冲过去,人家士兵难道都站在营垒里等着你来烧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你的士兵还没开始冲锋,对方必然会派军队出来迎战,挡住你这些拿火把的士兵。你的士兵一手拿火把,另一手拿什么?拿刀剑则不能拿盾牌,反之亦然,那么在双方格斗中,吃亏的就是拿火把的士兵。也就是说,你还没等冲到敌人营垒放火,就在半路被人家干掉了。
2、 陆逊大踏步后退的距离是多少?
易教授在课上讲,是大踏步后退了数百里。我以为这个说法太不准确,会造成错误认识。
我们知道,夷陵之战分两个阶段进行,中间停止了大约5个月时间。在第二阶段开始前,双方的态势是:蜀军前锋在秭归一线,吴军前锋在夷陵一线。因此,陆逊的后退,只是从战略咽喉夷陵后退到了夷道猇亭一线。这个距离是多少?按现代里程,是29千米,也就是70汉里左右。与数百里相差很多。希望易教授能够注意这个问题。
4、 刘备真的犯了700里连营的错误吗?
好象当前的教科书都是认同的,易教授也不例外。但是仔细分析刘备的实际兵力部署和当地地理情况,你会发现,刘备其实并没有错误,是曹丕在那胡乱分析。
其一,大家批评刘备700里连营,不外是认为他分散了兵力。但是从历史资料中看,刘备并未分散兵力:
——《三国志吴主传》: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
刘备计划的3个战役目的,都是要靠攻占巫、秭归地区这个有限战役目标来完成的。攻占该地区、打败东吴军队后,可以说是为关羽报了仇(虽然好象不过瘾),同时也挽回了蜀汉国家和刘备个人的威信,而且巫、秭归地区是边界地带,东吴军队不多,打必然能胜。
而最关键的:是该地区不重要,不会影响到东吴的安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孙权接受而不要引起双方的大决战,因为那样的结果,最高兴的是曹丕。
其次,刘备军在兵力上也没有很大优势。我们知道:陆逊在夷陵前线的兵力,大致是其带来的5万加上原来在夷陵战区的残余部队,大致55000人。而刘备的军队组成是:
——原夷陵进攻兵团:43000人(步兵4万,骑兵3千左右)
——刘备的近卫军:2万人左右(曾出动8000进行埋伏)
——700里后勤线路的护卫部队:5—7千人
当然如果从巫开始计算,距离就长了。但是问题是巫和秭归是刘备大军击败陆逊后主动攻占的,而不能计算在陆逊主动大踏步后退的行动里程中。
3、 陆逊主要靠什么战术消灭了刘备大军?
易教授在课上讲的过于简单,好象就是吴军每人拿个火把,冲上去放火,就烧掉了蜀军的几十个营垒。其实打仗哪有这样简单容易的?
从上述记载看,公元221年7月,刘备就已经率军攻打东吴的巫、秭归,并且击败了吴将陆议(陆逊原名)、李异、刘阿,攻占了东吴的巫、秭归地区。所以孙权才被迫在当年8月迁移到武昌并承认曹丕代汉的事实。我们知道:孙权也一直打着光复汉室的名义抵抗曹操,而承认曹丕代汉就等于今后就没有了这个号召力。曹丕代汉是前一年11月的事情,孙权一直没有承认,直到221年8月才承认。为什么?因为刘备真的开战了,而且陆议、李异、刘阿在前线吃了败仗。孙权必须全力对付刘备,才不得不向曹丕称臣。
第三,就算刘备最后打败了陆逊,那么势必要用这些兵力攻占荆州,还要据守。那么这样一来,刘备的大本营——益州可就空虚了。孙权如果丢了荆州,那可是关系到东吴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必然全力来争夺。以刘备的兵力则必然不能两线作战。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刘备的作战目的就是打下巫和秭归,而根本没打算进攻夷陵以东的荆州。请看记载:
——《三国志先主传》: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
——《三国志吴主传》:八月,城武昌,……自魏文帝践阼,权使命称籓,及遣于禁等还。
——《三国志陆逊传》: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黄权的北线侧翼保护部队:5千人左右
大致总体为75000人,而实际在夷陵战场的只有63000人左右。
因此,双方在夷陵一线的兵力是大致相当打多,以弱胜强之类的内容。以这样的兵力,能否击败当前敌人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夺回整个荆州了。
4、 刘备真的犯了700里连营的错误吗?
二、 我的个人观点
1、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易教授在课上大致认为目的有3点:
——为关羽报仇
——刘备要以攻为守,不敢打曹魏,只能打相对弱小的孙权
——荆州必须夺回
本人部分同意易教授的观点,认为3大目的其实应是:
首先,易教授的讲解总体是很好的,我一直很喜欢。
在这里只是根据易教授《夷陵之战》讲课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同时希望澄清一些问题。
一、 问题
1、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2、 陆逊大踏步后退的距离是多少?
3、 陆逊主要靠什么战术消灭了刘备大军?
我们要问:刘备大军为何不乘胜进攻夷陵,而要在秭归停留5个月时间?要知道5个月,古代差不多可以打一次大战役了。
因此,结合前面分析的刘备夺回荆州的不利因素,我们可以知道:本次作战,刘备的实际目标就是攻占东吴的一小部分不重要地区,这样一来,即让孙权可以接受,又挽回了国家和自己的威信,也在形式上为关羽报仇了。而这个地区,刘备仔细研究后认为:只有巫、秭归地区。我们知道:益州的东大门是永安,荆州的西大门是夷陵,而巫、秭归地区正好位于这两个大门中间,也基本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很高的军事、经济价值。如果要打到夷陵,陆逊也分析过,那是荆州的咽喉,孙权是不会接受的。
但是问题出现了!!!
刘备的大军在221年7月击败陆议、李异、刘阿,攻占巫、秭归之后,如果是要夺取荆州,自然应乘胜追击,继续东进,进攻夷陵等地,此时孙权的增援大军还没有来到,这难道不是进军的最好时机吗?
可是奇怪现象出现了。胜利的蜀汉大军停在了秭归,完全没有继续东进夷陵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主帅刘备本人竟也离开了前线秭归,返回了后方(具体位置不详)。这样,时间过了8月、9、10、11、12月,到了222年的1月,双方才再次发生战斗,而且战斗竟然是东吴先挑起的。
因此,刘备大军就不顾大家反对,开始了东征,并且按照计划打下了巫、秭归地区。于是刘备的东征其实已经结束了。下面就看孙权是否接受这个最低的条件了。从221年8月开始,孙权开始外交活动:投降魏国,避免两线作战。到了11月,魏国特使终于来到东吴,孙权的外交活动成功,于是孙权开始集结兵力,目的是夺回巫、秭归地区。也就是不接受刘备的最低补偿要求。因而引发了夷陵之战的第二阶段作战。
而在《三国志朱然传》中,则明确记载了这个实施断围的指挥官是朱然,他负责进行了“别攻破备前锋,断其后道”的任务。我们知道,刘备的中军其实是不在猇亭的,而是在后面的夷陵一线,前面猇亭的是其前军主力。我们要注意记载中的“别”字,在这里是表明朱然军不是与陆逊军一同行动而是单独行动的,因为要深入敌后。
再看《三国志陆逊传》的记载,请注意“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也就是说诸军同时俱攻是要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一尔势成”,那么陆逊大军要等待什么形势出现后,才各军同时发动呢?当然只能是“断其后道”的行动。我们都明白,一支军队一旦被切断了后路,是非常惊恐的,因为不仅与中军失去了联系,援军也上不来,补给也没有,撤退也跑不掉。
其一,东吴有强大的水军,不仅可以夺取制水权,还可以快速、隐蔽地运送部队敌后登陆;
其二,刘备本有一支小水军,虽然打不过东吴水军,但是可能会阻挠登陆作战,而陆逊在汇报中也提到了:“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也就是说,陆逊是担心刘备水陆并进的,但是后来刘备自己把水军留在夷陵,而只以陆军推进到猇亭,这才给陆逊创造了条件;
——《三国志陆逊传》: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
对比两个记载,我们看到,刘备是连营了,总数量是《三国志吴主传》记载的五十馀营,而其中在夷陵到猇亭之间的前军主力就占四十馀营,这大概还不包括刘备中军的营垒。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后面630里的漫长后勤线路上,蜀军营垒不会超过10个,大致在6-7个,其中,秭归、巫这些城市要点是必然有营垒驻军的。因此,实际上,刘备依然集中了蜀军参战兵力的85%以上在前线地区作战,而没有700里平均分配兵力。
因此,陆逊大军其实是在实施了敌后两栖登陆作战,切断刘备前军之后,才趁敌人惊慌全面发动火攻,从而一举奠定胜局的。现代历史、军史书,无一例外地没有看到陆逊这个伟大的战术表现。朝鲜战场上,人民军是怎样突然溃败的?大家都知道是因为麦克阿瑟的仁川敌后两栖登陆,切断了人民军主力的后路。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陆逊有条件实施这个两栖登陆吗?我认为是有的:
——《三国志吴主传》: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
——《三国志先主传》: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
从上述记载,我们发现,是东吴方面在前线先动手干掉了蜀军五屯,使双方战事才又重新开始。随后刘备率军又回到秭归前线,并开始进军夷陵。
——为关羽报仇
——刘备要以攻为守,不敢打曹魏,只能打相对弱小的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