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雅尔塔三巨头会议
“冷战”的概念(Cold war)
•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 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 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
局 部 热 战
美苏全球对抗的冷战格局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一、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 远程巡航导弹
全面冷战
苏联(年)
1949 1953 1957 1968 1968 1968 1975 1984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的代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 》, 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 苏联的 军事政治 集团。
知识小结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 国 的 “ 冷 战 政 策 ”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 形式: 形式,进行遏制 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美国(年) 1945
1952 1958 1960 1966 1972 1970 1982
--------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表现二、德国分裂——柏林墙
全面冷战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 柏林墙全长169.5公 里。沿墙修建了253 个了望塔、136个碉 堡、270个警犬桩。 此外,还有一接触时 就会发出信号的铁栅 栏119.5公里。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班级: 姓名: 学号: 面批时间二次批改: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解析:两极格局:形成发展过程:(1)初步形成:雅尔塔体系确立;(2)最终确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3)演化:60年代后逐渐被美苏争霸格局局面所代替;(4)结束:90年代苏联解体。
特点:(1)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以“冷战”为主要斗争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3)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当堂检测 A层1.“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
”这段话旨在()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建立欧洲共同体 D. 推行杜鲁门主义3.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一说法的依据是①它使受援国度过了经济困难②它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③它使受援国在经济、政治上都受美国控制A.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4.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表现有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出兵朝鲜和越南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5.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都是区域经济集团D.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6.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B.西欧和日本衰落C.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增强D.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改变7.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其宗旨是唤起欧洲经济再生,以便使“自由制度”存在B. 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并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C.它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手段,苏联与东欧都列入计划内D. 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8.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联合国成立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柏林墙事件9.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的重大事件是()A.国共内战的爆发B. 蒋介石退居台湾C.朝鲜战争爆发D. 越南战争的爆发课后拓展 B层10.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上台C.组织北约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力量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不诉诸武力12.假如让你集中写一篇反映1947年至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你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柏林危机C.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3.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课美苏争锋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第1课美苏争锋[学习目标]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思维点拨雅尔塔体制的含义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2.过程(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表现判断正误(1)社会制度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 )答案√(2)“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答案×解析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 )答案×解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问题思考1.下列漫画旨在说明什么问题?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答案反映了美国马歇尔计划打着援助西欧旗号行控制欧洲之实。
2.“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恐怖活动的威胁……而美国必须给予援助。
”这里的“援助”指什么?答案援助指杜鲁门主义。
易错提醒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深化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①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③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兴起 1.原因 1)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客观原因) 2)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原因)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
(3)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 ②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在此国际格局中亚非拉国 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强烈要 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2)兴起: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 南斯拉夫举行 3)主张: 1)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2)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用和平代替“冷战” 4)意义: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 治舞台,有力冲击了两极对峙格局,推动了世界朝多极 化方向发展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北约(1949年) 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成立华约(1955年)
3.“冷战”的影响
1)消极: ①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 分裂为两部分. ②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 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 战”在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①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②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
3)美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4)英国对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1)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表现:①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2)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以冷战形式进行对抗。
2、两极格局形成的概况(1)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形成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2)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
▲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和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3)“冷战”的表现(“冷战”重点在欧洲)▲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借口: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实质:反苏反共,称霸世界)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二次高潮。
③1947年,苏联等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①实施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目的: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范围:西欧接受,东欧拒绝。
影响:西欧经济迅速恢复,美国在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并公开支持东欧反共势力。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
▲军事上:①美国倡建北约组织: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实行集体防御,建立北约组织。
②苏联倡建华约组织: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建立华约组织,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4)“冷战”中的局部“热战”(重点在亚洲)①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高考复习专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实质都是为了遏 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确立美国的霸权地 位。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是美国 “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 美国的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 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 共同反苏反共。
家,遏制“共产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其实质是遏制苏联,称 霸全球 ③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实行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帮 助西欧恢复经济;其目的是扶持和控制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 冷战” 的战略轨道 ④军事上:北约的建立: 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 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 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 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确立: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 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 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 塔体制。 (2)影响: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苏冷战:
(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
具体表现:全面的“冷战” ①德国分裂:(欧洲)
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的分裂:(亚洲)
1948年在美、苏的控制下以北纬38度线为界,8月朝鲜半岛南 部建立大韩民国,9月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历史: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件2(岳麓版必修一)
解析: 解析:选B。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美国现在正以经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 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的关键信息, 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的关键信息, 分析选项,答案为 。 分析选项,答案为B。
命题视角·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
追踪社会热点 朝鲜半岛核问题 朝鲜半岛核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朝鲜半岛核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多次 举行了六方会谈,取得了一定成效。日前, 举行了六方会谈,取得了一定成效。日前,外交 部发言人姜瑜就朝鲜半岛核问题答记者问: 部发言人姜瑜就朝鲜半岛核问题答记者问: 我们希望有关各方着眼大局, 我们希望有关各方着眼大局,继续推进半岛无核 化进程,共同维护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 化进程,共同维护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 我们愿与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愿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朝核问题尽早重回 对话解决的轨道。 对话解决的轨道。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本章线索: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本章线索: 以欧洲为中心(近代) 以欧洲为中心(近代) 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 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 多极化趋势出现(六七十年代) 多极化趋势出现(六七十年代)
西欧、日本、 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上升
两极格局瓦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两极格局瓦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尝试命题1 尝试命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
两个国家。 世纪50年代至 两个国家。对20世纪 年代至 年代朝鲜半岛状 世纪 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 况的正确表述是( 况的正确表述是 )
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 . 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 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 . 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 .
隐形介入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可考查朝鲜半岛的分 美国在欧洲的“冷战”政策, 裂,美国在欧洲的“冷战”政策,在亚州的热战 政策。 政策。
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七第19讲含解析
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1 美苏争锋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雅尔塔体制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苏实力均衡: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基本过程(1)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
(2)政治上:(3)经济上:(4)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1)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内容:遏制苏联,反对社会主义制度。
(公开地、赤裸裸地反共、反苏)(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用经济手段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加强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
(隐蔽的手段)(3)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其本质还是遏制苏联。
二、“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1.德国分裂(1)背景:德国投降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如何处置德国是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
(2)概况: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2.朝鲜战争(1)原因: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进驻朝鲜,形成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美苏两个占领区。
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概况:1950年,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立即派兵干预,随后又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参与朝鲜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1953年,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3)性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3.古巴导弹危机(1)概况: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考纲指导: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知识梳理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主线二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主线三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常规考点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1)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2)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3.影响:一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1)过程:法德和解,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C,从材料中都懂题目的要求,“冷战绝非是其中 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那么哪一事件可以作为美国 外交史上除冷战以外大书特书的篇章呢,A、B、D都是 美苏冷战的一部分。因此排除。而越南战争美国直接参与 的“热战”。
本 课 小 结
杜鲁门 主义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 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 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 欧和东欧古国的都 城……所有这些名城及 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 的势力范围内……”
——丘吉尔
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
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世界体系的理解。根据 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二战后盟国由战时联合走向 分裂对峙的根本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故此题应该选择D。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美苏“冷战”
1、冷战(COLD WAR)的含义:
什么是“冷战”?
“冷战”一词是美国人的发明,它是指“二战”后美 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苏 联、遏制社会主义的政策 。它既不能被称为战争,因为 它争而不战;也不能被称为和平,因为它既不和也不平。 于是,有人称之为“战争与和平的私生子”。 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 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 战争等。 表面“冷”——没有硝烟炮火,枪林弹雨的直接行动 实质“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激烈的 对抗和较量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概念:二战后期,
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 上,美、英、苏等国 讨论了结束战争、处 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 后和平等问题,达成 若干协议,形成的以 美、苏为主导的国际 关系新体系。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苏
英
美
美国白宫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经济: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政治: 制操纵联合国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军事: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苏联克里姆林宫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2、原因:(1)、美苏均势,谁都不敢轻易动武;
(2)、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人民祈望和平,反对战争等。
“冷战”信号?
3、“铁幕演说”——“冷战”信号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
敌“视从态波度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
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
洲大攻陆击的苏铁联幕;已经降落下来。在 这 和呼条 东吁线 欧的古美背国英后的合,首作座都,落…对着…付所所有有苏中的联欧这
——英国前首相 帕默斯顿 (1784~1865)
2、二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 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 ,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 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实 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3、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框架
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冷战的表现)
对峙形式:冷战(是主要但不是唯一形式)
1、“冷战”的概念(Cold war)
❖ “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 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核心:遏制苏联)。
为什么采用“冷战”而不是“热战”形式?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 爆炸成功。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基础题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斗争的起先,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缘由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冲突加剧2.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的一份文件中说:“我们建议由我国负起领导责任,帮助中国建设一个强大的、稳固的和统一的政府,以便他可以成为远东的主要稳定因素。
”材料表明美国帮助中国的根本目的是()A.压制战后的日本和欧洲殖民势力B.稳定远东局势建立世界霸权C.实施“冷战”对抗社会主义苏联的扩张D.扶植国民政府建立亲美政权3.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支配“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支配”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
这表明“马歇尔支配”()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B.是更隐藏的杜鲁门主义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样4.下图是1947年的美国漫画。
漫画中的人物斯大林在标着“欧洲复苏”的篮球筐下,主动拼抢着写有“马歇尔支配”的篮球。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国旨在欧洲复苏B.美苏冷战尚未起先C.苏联经济亟待复原D.美苏关系有所缓和5.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途”,其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一样性并谋求美国的认可;对亚非拉地区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
据此,“三和路途”的提出()A.旨在谋求苏美合作主宰世界B.是苏联对西方国家作出妥协C.大大压缩了苏联的外交空间D.导致社会主义阵营走向瓦解6.西方一位历史学家曾对某一历史事务做出这样评价:“是美国政府想出来帮助欧洲树立信念用的,至少公开宣扬中是这样说的,目的是使其不至于迫于苏联的压力在政治上屈服,走向绥靖和中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五现代西方的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第二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专题要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①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对比,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②二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不存在,加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歧使美苏关系破裂,同时苏联实力的增强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视。
③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2)形成:①美国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
②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成立“经互会”和“华约”。
2.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关系发展的影响(1)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2)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分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
(3)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没有发生。
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2.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①原因:抗衡美苏的需要;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资源共享的需要;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经过: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③作用:推动欧洲经济发展,提高西欧国家政治地位,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发展,加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2)日本经济的崛起:①原因: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和民主改革;美国的援助;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计划;朝鲜战争提供的机遇等。
②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1、什么是“冷战” COLD WAR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 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 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 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2、为什么“冷战”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1)由于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2)也为刚刚饱尝世界大战之苦的各国人民所反对; (3)而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将两败俱伤。
部分观点参考徐天新《冷战时期大国关系》
三、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1.美苏间“冷战”是互动的,美国是“冷战”主要推动者, 而苏联对美国的紧逼不时进行还击; 2.“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而“冷”则是美苏之间斗 争的基本形态; 3.美苏两大阵营实力的不对称性,极大地影响了大国关系的 走向; 4.美苏关系决定着“冷战”的基本走向,但其他大国特别是 中国也反过来影响美苏关系。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英 国 1949年8月,北大西洋公 挪 威
1955年,华沙条约 组织(华约)成立。
约组织(北约)成立。
丹 麦
苏 联
民 德
法 国
西班牙
联 邦 德 国 瑞士
波 兰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形成, 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阿 尔 巴 尼 亚
土 耳 其
二、以什么方式对峙?
“冷战”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及 “冷战”方式的原因、特点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序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美
杜鲁门主义47年 马歇尔计划48年
政治
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47年 经互会49年
苏
经济
外交 军事
国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历史 第十七单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
3.内容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 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促进国际合作,对出现暂时困难 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2)世界银行:初期旨在促进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后转向全球性的发展 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美国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取得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机构的控制权。 (4)《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 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② 35 美元,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2.三大改革
内容
评价
赫鲁晓 夫改革
(1)农业:实行农产品的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鼓励发展家庭 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 植玉米 (2)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下放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给 企业部分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 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 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弊病逐渐暴露
(2)创作方式上,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
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嘲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
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西方人精神 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
上失望、迷惘和苦闷,找不到出路
3.影响 (1)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欧共体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政策,对外“用一个声音说 话”,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1)二战后,美国推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铲除⑦ 军国主义 的社会经济基 础,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朝鲜战争中,日 本得到美国的大量“特需”收入。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易错提醒】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 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1.探究分析: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表明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政策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提示:①变化:由联合苏联到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 动。 ②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确定的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已经被打败,美苏等战时同盟关 系破裂;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2)分析美国为什么要用“冷战”而不是直接的战争方式来遏 制苏联。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①原因:美苏两国军事实力均衡,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 需要,两分天下;兵戎相见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第 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战争为身受世界大战之苦的世界人民所 反对。 ②目的:反共反苏即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请思考: 1.这场长达15年的谍报战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 什么特点? 2.美苏两国关系的演变对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理解 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认识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实质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__战__时__同__盟__的基 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__称__霸__世__界__的全 球战略,把__苏__联___看做其主要障碍。 (3)苏联把确保东西部__边__界__安__全___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 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__意__识_形__态___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的 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加剧了冲突与对抗。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61—1975) 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苏联军事上赶上美国。
课堂练习
1、二战期间,中、苏、美、英社会制度不同却能 缔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根本原因是( ) A、 面临共同的敌人 B、战略上的配合 C、国际会议的促成 D、绥靖政策的破产
A
2、下列哪项不是“冷战”政策实施的内容(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建立北约组织 D、入侵越南
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
国联 邦 德
民 主 德 国
柏林
柏林墙
眺望封锁逃往西德。
被 隔 开 的 东 西 柏 林
政治上:
经济上:
(1947.3) (1947.9)
(1948)
(1949.1)
军事上:
(1949.8) (1955.5)
标志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B
课堂练习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止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 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中“反法西斯”的含义是( ) A.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A
“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 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 行广泛协作。”这段话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建立欧洲共同体 D.推行杜鲁门主义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
1、美苏经济军事实力超群,西欧各国普遍 衰落。
2、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原因)
3、美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对立
“二战”后,美国拥 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 与军事力量。军事上, 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 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 美国白宫 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 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 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 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 美国还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1945年的8月15日,当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时一位欣喜若狂的海军士兵激动地搂过身旁一位陌生护士,旁若无人地长时间亲吻起来。
据这位护士回忆(现年92岁)到:当时她正在广场上,广场上的人都非常激动,突然,她自己被身边一位素不相识的海军战士拉过去亲吻,当时大脑里面一片空白,但没有反对他吻我,因为他曾经为正义而战,同时也为我们的和平而战。
那是好长的一个吻啊!他把我放倒在他的手臂上,我觉得就像是在跳舞。
可惜我那时把眼睛闭上了,没有看清楚到底吻我的人是谁。
但当时他说了一句话,至今除了这位老人之外谁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非常巧的是当时的这一幕正好被一位摄影师拍摄了下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二战胜利和这一纯洁的庆祝方式,于是做了一个巨型的雕像,记下了这一精彩而难忘的瞬间。
而这一吻被称为“和平之吻”,这一吻,惊天动地,它成为一种标志,成为人们渴望和平、庆贺和平的标志。
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战时反法西斯同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24课的学习:一、“冷战”的兴起二战中美苏曾经是并肩而立的盟友,均为正义而战,好的就跟自家哥们一样,是正义的象征,为何战后双方却形成对峙,形同陌路呢?那么冷战到底缘何而起?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第一个框题的内容。
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直接原因)随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继被打倒,美苏之间失去了公共的敌人,失去了继续合作的基础。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但是战后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2、国家利益冲突(根本原因)国际关系领域流传着19世纪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一句话:“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国家利益的不同也决定了美苏之间不可能一路走到头。
他表现在A、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
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53.9%)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4.3%),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
二战后的美国是真正富得流油的国家。
美国依仗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而苏联成了美国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
B、苏联为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二战中,苏联在战火中锻造了一支强悍的武装部队,总兵力接近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4万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并且苏联在战争中大大扩展了疆土,并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二战后,苏联也极力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美国成了苏联向西欧扩展的主要障碍,并存在大国沙文主义;如果当时的世界存在着强大的第三方,那么也不允许美苏两国间的争霸。
但是在二战期间,除了美苏,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战争拖垮了。
英国在二战中损失兵力120万,军费开支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国家预算的4/5被用于军事需要,战争使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共欠外债350多亿美元。
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曾这样描述英国,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法国在战争中曾经被德国占领,战后才依靠盟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地位,但实际上法国实力已经严重衰退,海外殖民地几乎全部丧失。
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
3、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重要原因)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
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由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阵营,相互对立,相互冷战,所以在这样一种相互冷战相互对立状态当中,可说意识形态的力量非常强大,他使得两个阵营互相仇视互相攻击谩骂。
比如说社会主义国家认为法西斯是极右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也就是说法西斯是帝国主义的一种。
而西方认为法西斯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孪生兄弟,他们认为法西斯和共产主义是一根藤上生出来的两个瓜。
4、英国对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的这番演说进一步挑逗了美国人的敏感神经,进一步激化了美苏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和对抗。
但是呢由于二战后整个世界渴望和平,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加上,美苏双方在军事上分庭抗礼,都拥有足以摧毁彼此的实力,所以这就使得双方在对待战争上就比较谨慎,美苏两国不敢也不会轻易发动战争,所以“冷战”成了现实的选择。
那么什么是冷战?比如说爸爸妈妈冷战了,你和你同桌冷战了,对吧。
就是没有摩拳擦掌,短兵相接磨刀霍霍但就是彼此都看彼此不顺眼。
但是呢别这样做,以后不会再有一种关系叫同桌了。
再不会有人把课本放在中间和你一起看,提醒你每天的作业是什么,再不会有人厚着脸皮非要抄你的作业,再不会有人在下雨天你狼狈不堪进教室时借给你梳子镜子……二、两级格局形成的过程所谓美苏冷战,即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交战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包括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1、方式:冷战为主,热战为辅2、表现:政治、经济、军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3.12)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它的目的是什么?A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B 进而向全世界称霸扩张意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两极对峙格局初步形成;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是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政策宣言,也是美国对苏冷战的宣言书。
随后,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复兴经济的方案,即马歇尔计划。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这个130多亿美元,用丘吉尔的话说,马歇尔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马歇尔计划还包括苏联和他控制的东欧国家。
请问,美国真的这么慷慨,他的这个行动到底是天使的善举还是恶魔的别有用心呢?大家思考一下。
130亿美元和今天多少钱,你知道吗?美元在20世纪40年代到现在70多年了,美元价值已经贬了多少了,说出来能吓死你,以黄金的价格为例,黄金跟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盎司黄金多少钱,有人有印象吗,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金,一盎司≈28克≈9钱,我昨天查了一下一盎司黄金1340元,1340元一盎司,跟35美元差不多是40倍,也就是说,今天的美元跟二战后的美元比正好是40分之一的价格,所以130亿乘以40是多少,就是5200亿美元,52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35000亿人民币,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年的GDP也就两三个万亿美元,5200亿美元是半万个亿啊,四年多的是间白给了,美国是不是发烧烧晕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不惮用最恶毒的心态去想美帝国主义,你往坏的想,他把钱给你,他要干嘛,我们一条一条往下看,第一,130亿美元够收买欧洲人心吧,当欧洲全面处于经济崩溃的时候,你把这个雪中送的碳给送到了吧,欧洲对美国人会怎么样,会有一种感谢对吧,这种感谢,将导致欧洲紧密的团结在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周围;第二,这笔钱过去稳定了欧洲的自由经济,也就巩固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欧洲不会被苏联和平演变为社会主义制度,当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西欧就成了美国人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美国的安全用钱买到了,欧洲这么大,要求资助的国家这么多,130亿美元虽然很大的一个数,但是显然不够欧洲复兴,不够!对不对?欧洲还是需要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130个亿吧,美国给不给,美国不给了,我把钱给你了,欧洲上哪儿买东西去,英国残了,法国废了,德国烂了,欧洲这几个倒霉催的国家没一个像个国家的样子了,拿钱买不着东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了,你只能跟美国买去,钱是不是又回来了,说白了压根就没给你现金,给了你130亿美元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在二战当中美国的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美国人不需要这些东西,美国商品是不是就占领了欧洲的国际市场,你的下一个130个亿,你还得买美国货吧,为什么,因为第一个130亿的经济基础是美国给你奠定的吧,你买的美国口的灯泡插座,你买的灯泡就得是美国产的灯泡啊,因为标准都是美国式的啊,美国机器得买美国配件对不对,我为我未来的生产奠定了无数个130个亿,这买卖谁不干啊,还落一个国际大善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美国人阴啊!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很明显,一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来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二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首的战后格局。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对于复兴西欧、抗衡苏联起了重大的作用。
同时也为后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他有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为其称霸世界服务。
简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
关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一次大规模应用,两者实质一致,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确立美国霸权地位。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为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二者相互联系,目的基本一致,手段各具特色。
面对美国抛出马歇尔计划后,对东欧国家也颇有诱惑力,我们姑且称为狼的诱惑,东欧各国曾希望通过接受马歇尔计划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以恢复经济。
但由于马歇尔计划是想使整个欧洲摆脱苏联的控制和影响,因此遭到苏联的拒绝,东欧各国也只好仿效苏联。
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防止东欧国家的离心倾向,在1947年成立了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