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信号转导和整合

合集下载

细胞信号转导和整合

细胞信号转导和整合
可引起肌肉收缩和血管的开启、关闭,头痛和痛经是由 前列腺素引起的肌肉收缩所造成的
阿司匹林可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有止痛效果
6.1.2 受体
任何可以特异地结合其他分子, 以介导细胞间的信号、黏附、内 吞或其他细胞学过程的蛋白都称 为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 两种类型:
细胞内受体
6.1.3 信号转导
6.3.2 存在于细胞质中的NO受体 NO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
血管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胞内 Ca2+浓度升高,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细胞释放NO
NO扩散进入平滑肌细胞,与胞质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中心的 Fe2+结合,改变酶的构象,导致酶活性的增强和cGMP合成增 多。
6.4.1 神经元结构
当神经递质与受体蛋白结合后便可造成离子通道瞬间开启或关闭,简单 的改变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结果引发了突触后细胞的兴奋
酶-偶联受体
激素与受体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被活化,活化的 受体与其它蛋白激酶相关联
G蛋白是一种分子开关蛋白
当它结合上GTP即活化
GTP变为GDP时即失活
6.2.1 活化腺苷酸环化酶的 G蛋白偶联受体
功能:启动和协助细胞内信号的逐级放大。
6.2 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 转导
水溶性信号分子
受体蛋白位于靶细胞表面
受体蛋白分为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通讯:一个信号产生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又称配体)传递到另一个靶细胞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信号转导产生靶细胞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靶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

信号传导:是指信号分子从合成的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进行传递。信号传导强调信号的产生、分泌与传送。

信号转导:是指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包括配体与受体的结合、第二信使的产生及其后的级联反应等。信号转导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与结果。

受体:是一类能够结合细胞外特异性信号分子并启动细胞反应的蛋白质。

第二信使:细胞外信号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经信号转导,在细胞内产生非蛋白类小分子,这种细胞内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

分子开关:细胞信号传递级联中,具有关闭和开启信号传递功能的分子。

信号通路: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化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这种反应系列称为细胞信号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细胞的作用是要通过与G蛋白的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将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行为的受体。

cAMP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与细胞相应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双信使系统: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受

体结合,激活膜上的磷脂激酶C,使质膜上的PIP

2分解成IP

3

和DAG两个第二信

使,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两个第二信使分别激活两种不同的信号通路,即IP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双信使系统”反应链: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
磷脂酶C(PLC)→
→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CaM)→细胞反应 →D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或促Na+/H+交换使胞内pH
IP3和DG信号如何终止?
• IP3是通过依次去磷酸化形 成自由的肌醇。
• DG是通过DG激酶使DG磷 酸化成为磷脂酸,进入磷 脂酰肌醇循环;或被DG 酯酶水解为单酰基甘油。
DNA结合结构域
甾类 激素
铰链区
DNA结合部位暴露
细胞内受体蛋白作用模型
第三节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G蛋白耦联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
(一)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通路
反应链: 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 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 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活化的PKC和Ras蛋白激酶的激酶磷酸化级连反应
二、 细胞表面其他酶连受体
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TGF-β受体) 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 受体鸟苷酸环化酶(配体:心房排钠肽) 酪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
三、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五节 信号的整合与控制
一、细胞对信号的整合
细胞对信号反应表现发散性或收敛性特征 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
(三)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离子通道的调控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
受体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配体结合区域和产生效 应的区域。
受体类型: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细胞 表面受体(cell surface receptor)。前者与脂溶性信 号分子结合,后者与水溶性信号分子结合。
细胞内受体: 为胞外亲脂性信号分子所激活。性质 属于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胞内受体超家族)。
NO介导的信号通路
NO很容易从制造的细胞 中扩散出来并且进入到 邻近的细胞。由于NO的 半衰期很短(5-10秒钟), 所以它只能作用于相邻 细胞。NO作用的靶酶是 鸟苷环化酶,使GTP转 变成cGMP。 cGMP又作 为新的信使分子……
NO作为细胞信使通过激 活鸟苷酸环化酶产生 cGMP
NO对血管的作用
(1)信号转导系统的基本组成与信号蛋白
(A)信号识别(特异性):细胞识别胞 外刺激依赖于质膜表面受体。
(B)信号转换:信号通过质膜传递到 胞内。
(C)信号放大:信号传递到胞内效应 器分子引起引起细胞活动发生改变。
(D)细胞应答反应:影响代谢和基因 表达。
(E)信号终止:受体的脱敏和下行调 节,导致信号分子失活对胞外信号 的刺激终止。
Guanylate cyclase
三、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蛋白偶联型受体:7次跨膜蛋白,胞外结构域识别信号分子,胞 内结构域与G蛋白偶联,调节相关酶活性,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 使,将胞外信号转为胞内信号。

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型信号传导:通过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进而传递 信号。
G蛋白型信号传导: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激活G蛋白,进而激活或抑 制效应酶,传递信号。
酶型信号传导:通过酶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等化学修饰,改变酶的活性,进而传递信号。
信号分子:细胞间 传递信息的化学物 质
汇报人:XX
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 了有效的手段。
基因敲除技术:通过特定的基因编辑工具,将细胞中的特定基因进行删除或修改,以研究基因 在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基因敲入技术:将特定的基因片段插入到细胞基因组中,以研究基因在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中 的作用。
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在疾病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可以调节细胞的生 长、分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的异常有关,例如癌症、神经退 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深入了解细胞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为疾病的治疗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个性化医疗:通过对细胞信号传导和 信号转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个 体差异,为个性化医疗提供支持。
生物技术的进步:随着细胞信号传导 和信号转导研究的深入,将推动生物 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 更多可能性。

概述细胞信号的整合方式与控制机制

概述细胞信号的整合方式与控制机制

概述细胞信号的整合方式与控制机制

细胞信号的传递与控制机制是生物体内至关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对于维持组织器官的功能、生长和分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概述细胞信号的整合方式与控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信号接收、信号转导、效应器反应、反馈调节和信号终止。

1.信号接收

细胞信号的传递始于信号的接收。细胞表面存在着多种受体,它们能够识别和结合细胞外环境中的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可能来自细胞内或细胞外,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当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构象变化,进而触发下游的信号转导过程。

2.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是指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将外部信号转化为细胞内具体的生理反应。信号转导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离子通道型、G蛋白偶联型、酶联型和受体型等。这些途径中涉及到的关键元件包括酶、激酶、磷酸化酶、脱氢酶等,它们在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效应器反应

效应器反应是指细胞对外部信号做出的具体生理反应。根据信号的性质和类型,效应器反应可能涉及到细胞形态的改变、生长或分化、

代谢调节等。例如,在神经元中,突触处的神经递质通过与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的效应器反应,导致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或改变其兴奋性。

4.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控制机制,它能够根据细胞内外的环境变化对细胞信号进行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能够减弱外部刺激引起的效应器反应,使细胞回到原始状态;而正反馈调节则能够放大外部刺激引起的效应器反应,使细胞状态进一步向刺激方向发展。例如,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通过负反馈调节降低血糖水平,而胰高血糖素则通过正反馈调节提高血糖水平。

第十二章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十二章细胞的信号转导

cell Biology
4、 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有( )。 A.鸟苷酸环化酶途径 B.腺苷酸环化酶途径 C.磷脂酶C途径 D.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5、常见的几种重要的第二信使有 ① 、 ②、③ 和④ 。 6、根据其作用底物的氨基酸残基特异性,可将信号转 导过程中蛋白激酶分为两类①和②。
cell Biology
cell Biology
cell Biology
cell Biology
四、钙离子/钙调蛋白信使体系
cell Biology
钙离子的信使作用是通过其浓度的升 高或降低来实现的。 细胞内游离的钙离子的浓度是10-8~107mol/L,比胞外钙离子浓度低104~105倍;
cell Biology
主要为镶嵌在胞膜上的糖蛋白 由胞外域、跨膜域和胞内域三部分构成 其配体为水溶性信号分子
胞内受体
DNA结合蛋白 其配体为脂溶性信号分子 作为转录因子,调节基因的表达
(一)膜受体 1、离子通道型受体 由多个亚基组成多聚体 每个亚基具有2、4或5个跨膜域 在胞膜上组装成环状的离子通道
cell Biology
2、G蛋白耦联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是膜受体中最大的家族, 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所有细胞;介导的信 号转导过程较慢,但敏感、灵活,而且类型 多样。
G蛋白 与受体耦联的并能与鸟苷酸结合的蛋白 位于细胞膜胞质面 为可溶性的膜外周蛋白 由α、β和γ三种蛋白基组成。

《细胞信号转导》课件

《细胞信号转导》课件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 件
#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内外相互作用的关键过程,它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 信号传递调控细胞的功能和行为。
什么是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传递分子信号来调节其生理反应和行为的过程。
定义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传递分子信号来调 节其生理反应和行为的过程。
基本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包括信号传递、信号放大、信号 整合和信号传导。
细胞信号转导的类型
细胞信号转导可以分为内源性信号和外源性信号两种类型。
1 内源性信号
来自细胞内部的信号,如细胞自身合成的分 子信号。
2 外源性信号
来自细胞外部的信号,如激素、生长因子和 神经递质等。
细胞信号传递的参与者
细胞信号传递涉及多个参与者,包括激活物、受体和信使分子。
1
激活物
激活物是引发细胞信号传递的触发因素。
2
受体
受体是细胞上识别和结合信号的蛋白质。
3
信使分子
信使分子是传递信号的分子信使,如细胞内嵌合蛋白和化学物质。
细胞信号传递的途径
细胞信号传递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例如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和泛素样修饰途径。
G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可以与G 蛋白相互作用并激活细胞信号 传递的受体。
基因调控
通过激活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转录来调节

细胞传递信息的信号转导途径

细胞传递信息的信号转导途径

细胞传递信息的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在一个有机体中承担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任务,细胞所接收

到的外部信号必须被传递到内部,从而激活或抑制特定的行为和

功能。这种信号传递的过程称为信号转导。信号转导的途径主要

包括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

一、细胞表面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是指定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感受到外部

环境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细胞内部的信号。有两种主要

类型的细胞表面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型受体。

离子通道受体的作用是通过感受到化学或电学信号来调节细胞

的电位或离子浓度。这些受体如神经元细胞表面的神经递质受体,可以让离子穿过细胞膜,从而改变细胞膜电位。

型受体基本上都是蛋白质,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和酪氨酸激酶

受体(TK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广泛分布在人体内,不仅能感

受到最靠近细胞表面的化学信号,也能感受到内分泌系统在人体

内分泌的激素。当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时,G蛋白偶联受体在细

胞内活动,引起了多种反应,包括调节细胞膜、细胞内酶和G蛋

白的活性等。

与刚刚提到的不同,TK受体是通过细胞内部酪氨酸激酶的活

性改变来改变细胞功能。当信号分子和TK结合后,活性发生了改变,细胞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改变细胞的酶活性、内部

的蛋白合成和其他生化反应。

二、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

一旦细胞表面受体被信号分子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就被

激活了,信息转导向细胞内部进行传递。参与信息转导的蛋白主

要包括激酶和磷酸酶。激酶被激活时会磷酸化其下游的靶蛋白,

磷酸酶则终止下游靶蛋白的振荡。

细胞内信息转导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丝裂原激活蛋白(MAPK)途径:MAPK途径的激活是通过

植物生理学: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

植物生理学: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

G蛋白下游的靶效应器很多,包括磷酯酶C(PLC)、 磷酯酶D(PLD)、磷酯酶A2(PLA2)、磷酯酰肌醇3激 酶(PI3K)、腺苷酸环化酶、离子通道等。
通常认为,G蛋白参与的跨膜转换信号方式主要是α亚 基调节,而βγ亚基的功能主要是对G蛋白功能的调节和修饰, 或把G蛋白锚定在细胞膜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 证据表明,G蛋白被受体激活后βγ亚基游离出来也可以直接 激活胞内的效应酶。有些甚至是α亚基和βγ亚基复合体协同 调节。在目前所知道的8种不同的腺苷酸环化酶(AC)同工 酶中,AC1通过α亚基激活,AC2、AC4、AC7则直接被βγ 亚基激活,但需要α亚基存在,两种协同起作用。
在细胞跨膜信号转导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异三聚体G蛋白(heterotrimeric G-proteins,也被称作大G蛋白)。常把异三聚体G蛋白简称为G蛋白。
异三聚体G蛋白由3种不同亚基(α、β、γ)构成,α亚基含 有GTP结合的活性位点,并具有GTP酶活性,β和γ亚基一般 以稳定的复合状态存在。
异三聚体G蛋白参与胞外信号跨膜转换的特点是:胞外信 号被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通过膜上的G蛋白转换到膜内 侧的效应酶上,再通过效应酶产生多种第二信使,从而把胞 外的信号转换到胞内。
胞外的信号经过跨 膜转换进入细胞后, 通常产生第二信使 并通过相应的胞内 信使系统将信号级 联放大,引起细胞 最终的生理反应。

细胞生物学笔记-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笔记-信号转导

细胞的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在信号传递中,细胞将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携带的信息转变为细胞内信号的过程

完整的信号传递程序:

完整的信号传递程序为合成信号分子;细胞释放信号分子;信号分子向靶细胞转运;信号分子与特异受体结合;转化为细胞内的信号,以完成其生理作用;终止信号分子的作用。该过程经配体,受体,胞内信使,其中配体是指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或凡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质,分为水溶性配体(N递质、生长因子、肽类激素)和水溶性配体(N递质、生长因子、肽类激素),是细胞外来的信号分子,又称第一信使。而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选择性地和细胞外环境中特定的活性物质结合,从而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效应;分为细胞表面受体胞内受体(胞浆和核内),细胞表面受体又分为离子通道偶联受体,酶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其中离子通道偶联受体是由几个亚单位组成的多聚体,亚单位上配体的结合部位,中间围成离子通道,通道的“开”关受细胞外配体的调节。具有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本身既有信号的特点。酶偶联受体,或称催化受体、生长因子类受体,既是受体,又是“酶”。是由一条肽链一次跨膜的糖蛋白组成,具有N端细胞外区有配体结合部,C端细胞质区含特异酪氨酸蛋白激酶(TPK)的活性的特点。G蛋白偶联受体是N递质、激素、肽类配体的受体,由一条350-4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组成,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和保守性,其作用特点为分布广,转导慢,敏感,灵活,类型多。

胞内信使是指受体被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能介导信号转导的活性物质,又称为第二信使。第二信指第一信使与受体结合后最早产生的可将信号向下游传递的信号分子。如:cAMP、cGMP、IP3、DAG(二酯酰甘油)、Ca2+等。

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间通讯

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间通讯

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间通讯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细胞间通讯和细胞信号转导来实现各种生物

学功能。细胞间通讯是指细胞之间通过分子信号传递信息的过程,而细胞信号转导则是指细胞内信号分子传递到细胞内的特定目标分子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着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细胞间通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

接触来进行通讯。这种接触通讯主要通过细胞间连接蛋白质,如细胞间连接蛋白(connexin)和黏着蛋白(cadherin)等来实现。这些蛋白质可以形成细胞间连接

通道,使细胞间的信号分子能够直接传递。例如,心肌细胞通过细胞间连接通道传递电信号,从而实现心脏的有序收缩。

除了细胞间的直接接触,细胞间通讯还可以通过细胞外分泌物质来实现。这些

分泌物质可以是蛋白质、激素、细胞外囊泡等。它们通过扩散、受体介导的摄取或细胞外囊泡的融合等方式传递信息。例如,免疫细胞可以释放细胞外囊泡,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从而协调免疫应答。

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内信号分子传递到特定目标分子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

多个信号分子、受体和信号转导通路的相互作用。信号分子可以是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等,它们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的信号转导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涉及到细胞内的酶活性调节、细胞骨架的改变、基因表达的调控等。通过这些反应,细胞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响应。

信号转导通路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个信号转导通路通常包含多个分

子组分,如受体、信号分子、酶、蛋白激酶等。这些分子之间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结合等方式相互作用,形成信号转导的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分为多个级联的步骤,每个步骤都是前一步骤的结果和后一步骤的起点。通过这种级联的方式,细胞可以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合和调控。

12第十二章:细胞信号转导

12第十二章:细胞信号转导
在其他细胞中激 活PKG
12-8
谷氨酸、乙酰 胆碱、组胺等
(Ca2+/钙调素敏感蛋白)
精氨酸
一氧化氮信号
12-8
谷氨酸、乙酰胆碱、组胺等
(Ca2+/钙调素敏感蛋白)
GC二聚体, 有两个酶活性 部位
结合部位
以神经肽为主
催化部位
在视网膜光感受 器,cGMP直接 作用于离子通道。
在其他细胞中激 活PKG
1、什么是受体?什么是配体? 2、受体的种类、作用特点。 3、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途径有哪几种,每种信 号转导途径基本过程。第一,第二信使的概念 和重要的第二信使有哪些? 4、G蛋白的类型及作用机制 5、举例说明信号转导过程的放大效应。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之间联系的信号(第一信使)通过与细胞膜上或胞 内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将信号转换后传给相应的胞内系统 (第二信使途径),使细胞对外界信号做出适当反应的过 程。 细胞内存在多种信号转导方式及途径,而且彼此间可交叉 调控,构成复杂的信号网络(signaling network)。
活化下游的酶类
Ca2+与CaM结合形成复合体
一 信号转导的特点
1、信号转导分子激活机理的类同性 2、信号转导过程的级联反应 3、信号转导途径的通用性与特异性 4、信号转导途径的相互交叉
1 信号转导分子激活机理的类同性

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 (西安农林科技大学)

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 (西安农林科技大学)

不同的细胞通讯

方式

A,内分泌;

B,旁分泌;

C,化学突触通讯;

自分泌

D,自分泌;

E,接触依赖性通

1.2 信号分子及受体

1.2.1 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

◆脂溶性激素;

组胺

肾上腺素IP

3

◆水溶性激素;

◆气体分子。

•成分:短肽、蛋白质、气体分子(如

甲状腺素NO)、氨基酸衍生物、核苷酸衍生雌二醇

•第一信使:水溶性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经膜上的信号信使分子

细胞膜,只能经膜上的信号转换机制实现信号传递,称第一信使。

•第二信使:起信号转换和放大的作用,如cAMP 、cGMP 、IP3、DAG 、Ca 2+。

1.2.2 受体(receptor)

受体: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

某种配体(信号分子),分子

上具有配体结合区域和产生效

应的区域。几乎全为蛋白质且

大多为糖蛋白。受体可分为细

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细

胞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离子

通道耦联受体(ion channel

coupled receptor)、G蛋白耦

联受体p p

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酶连受体

(enzyme linked receptor)。

•特点:①特异性;②饱和性;

③高度的亲和力。

三种类型的细胞表面受体:

A,离子通道偶联受体;B,G蛋白偶联受体;C,酶联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转导

胞外信号引发两类

主要反应:快反应

和慢反应

1.2.3 第二信使与开关分子

蛋白激酶分子开关:蛋白激酶和

蛋白磷酸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靶蛋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信号作用终止
第四十四页,共九十六页。
配体结合改变受体构象,暴露出 与Gs结合位点
Gs的调节作用
配体-受体复合物与Gs结合
GDP解离,GTP取代与之 结合,导致α亚基从Gs复合 物上解离
第四十五页,共九十六页。
α亚基结合并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同时配体与受体解
离,受体恢复原来构象
GTP水解导致α亚基脱离腺苷酸环化酶并与βγ
第五十四页,共九十六页。
(
对 代 谢 的 调 节 快 速 应 答 )
第五十五页,共九十六页。
★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缓慢应答)
cAMP也能启动基因的表达
cAMP
蛋白激酶A
激活转录因子
细胞核
CREB
基因转录
DNA特定位点 ( cAMP 反应 元件)
第五十六页,共九十六页。
Gs
AC
ATP cAMP
ADP核糖化位点。
G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分子开关的作用
第三十六页,共九十六页。
-GDP
非活化型
-GTP+
活化型 第三十七页,共九十六页。
H
腺苷酸环化酶
RR
AA CC
βα GDP
cAMP
β
γ
γ
GTP
ATP
第三十八页,共九十六页。
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 根据引起的级联反应的不同,分为 ◆ cAMP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细胞生物学中的信号转导及其调节机制

细胞生物学中的信号转导及其调节机制

细胞生物学中的信号转导及其调节机制

细胞是生命体系的基本单位,对于生物体内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变化,细胞需要接收并整合信息进行响应。信号转导则是细胞接收、传递并响应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在发育、生长和分化

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准确、及时的完成信号传递,细胞需要精细的机制来调

节信号通路的启动、转换和终止。

一、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信号转导的途径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基于蛋白激酶的信号

传递途径,常见的代表包括了酪氨酸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等。这类信号通路的特点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涉及到多个蛋白激酶的

激活作用。另一类是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信号传递途径,这类信号途径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体内,通过介导蛋白激

酶C、腺苷酰酸环化酶或离子通道等效应物质的作用来刺激细胞

内部的反应。此外,还有一类是尚未完全研究透彻的信号转导途径,如PI3K/Akt信号传递途径,以及NF-κB信号传递途径等。

二、信号转导的调节机制

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功能,细胞需要通过调节信号转导过程来保证信号的准确和时效性。在信号转导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调节机制,包括反馈抑制、协同作用、互相调节等。

1.反馈抑制

反馈抑制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调节信号通路的机制。当细胞内部经过某种刺激后,信号通路被激活,细胞内部产生的产物可以利用某种方式抑制信号通路的活性。此时,信号传递途径的激活程度会逐渐降低,从而达到维持细胞内环境平衡的作用。常见的反馈抑制机制包括基因转录和翻译后调节、磷酸化修饰以及上调下调基因表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嗅觉系统

气味分子与嗅觉系统中的嗅觉神经元上的纤毛 质膜上的气味分子受体蛋白结合,通过G蛋白 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产生高水平cAMP, cAMP引起纤毛质膜上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开启, 引起Na电流,膜电位变化,生物电信号沿着 神经元轴突传向脑中嗅球,传向嗅觉中枢,产 生嗅觉。
味觉系统

味觉分子(sugar)与味觉细胞上的受体蛋 白结合后,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 转导途径产生cAMP;接着cAMP触发蛋白激 酶A转导途径:活化的蛋白激酶A使质膜上 的K离子通道关闭,于是质膜对K离子通透 性减小,导致电压门控Ca离子通道开启, Ca离子扩散进入味觉细胞;胞内Ca浓度增 加引起突触小泡向质膜方向运动并释放神 经递质;神经递质与感觉神经元末梢膜受 体结合,将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传入中 枢产生味觉。
6.4.2 大脑皮质功能特征
皮质功能单侧化(不对称性) 左半球:语言、数学、逻辑思维、相互关联 的信息加工; 右半球:模型识别、脸部识别、空间关系、 非语言思考、一般情感处理以及多种信息同时 处理、应激反应、音调类型 信息在大脑皮层中的加工

6.4.3 人类大脑的进化
大脑结构的比较 脑容量:黑猩猩的3倍 大脑新皮质:高度褶皱 皮质细胞组成:层数最多 皮质祖细胞:分裂次数最多 局部特征:灵长类动物视觉发达(人眼狗鼻) 皮质功能不对称性:由不对称基因调控 智力与大脑皮质发育:智力与皮质活化程度相关 与大脑功能相关基因的进化

NO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
Fig. NO在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中的作用
血管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被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并释放NO,通过扩散进 入临近平滑肌细胞,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
Baidu Nhomakorabea
6.3 通过突触传导神经信号
6.3.1 神经元结构 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 基本结构和功能: 1.胞体有尼氏体的核外染色质; 2.树突为胞体突起,多而细,增加接受信息面; 3.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4.树突是信息的接收端,轴突是信息的输出端。 即在神经元中信息传导具有方向性。
视觉系统

光线照射视杆细胞活化视紫红质;活化的视 紫红质活化转导蛋白G蛋白;G蛋白活化磷脂 二酯酶(PDE);活化的PDE促使cGMP水解 成GMP,使原结合在Na离子通道上的cGMP 离开,因此Na离子通道关闭,膜对Na离子通 透性降低,视杆细胞膜内电位向负值加大方 向变化,阻断了谷氨酸释放,停止了它对双 极神经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抑制”,视杆 细胞将光能转化成生物电,沿着双极神经细 胞、神经节细胞和视神经轴突传到大脑,产 生视觉。
(3). 类固醇激素受体

在缺少激素时,抑制蛋白与LBD结合。当胞外 的激素通过扩散进入细胞质中与LBD结合,引 起LBD构象变化,将抑制蛋白从受体上释放出 来,结合有激素的受体是一种活化的转录因子, 它被转移至细胞核后其DBD就结合到糖皮质激 素应答元件(GRE)上,LBD和位于受体N端 的AD共同刺激靶基因转录。

6.3.4 突触如何传递信息

动作电位传到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电压门控Ca离子 通道开启,Ca离子由胞外流入胞内。内流Ca离子降 低轴浆黏度,又促使突触小泡与前膜黏合并在黏合 处出现破口,泡内神经递质释放到间隙。电信号转 化为化学信号。而末梢内的高浓度Ca离子可通过NaCa通道运往胞外。接着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与后膜上 特异性受体或门控通道蛋白结合,突出后膜上的某 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产生突触后电位。化学信号 又变成了电信号。同时结合的神经递质经酶水解重 新回到小泡。
6.3.2 神经元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6.3.3 突触的结构 突触(synapse):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 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而完成反射活动者,如 肌肉、腺体等)细胞之间传导信息的结构。 突出的结构:前膜、间隙、后膜;突触小泡中 含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神经元分泌的、传递神经信息的信 使;兴奋性:ACh、多巴胺、去甲骨肾上腺素 抑制性:γ-氨基丁酸、甘氨酸
G蛋白

G-蛋白(G-protein)是一种鸟苷酸结合蛋白,是由α、 β和γ三个亚基组成的异三聚体,β和γ亚基总是紧 密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功能单位Gβγ


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的机制:G-蛋白循环。
Gα亚基可分为Gs,Go,Gi,Gq等,其活性可被霍乱毒 素(CT)或百日咳毒素(PT)修饰。 G-pr的效应物:离子通道、腺苷酸环化酶、磷脂 酶C、磷脂酶A2等
细胞内信使 ( INTRACELLULAR MESSENGER )
cAMP cGMP IP3和DAG Ca2+ NO
6.1.1 活化腺苷环化酶的G蛋白偶联受体
M.Rodbell和A.Gilman荣获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1.cAMP信号通 路 (1)细胞外信 号结合所诱导 的G蛋白的活化
1.cAMP信号通路 (1)细胞外信号结 合所诱导的G蛋白的 活化
(2)G蛋白活化腺苷酸环化酶, 合成cAMP
cAMP的降解
(3)cAMP特异地活化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4) 被活化的蛋白 激酶A(催化亚基)转为 进入细胞核,使基因调 控蛋白(cAMP应答结合 蛋白,CREB)磷酸化, 磷酸化的基因调控蛋白 与靶基因调控序列结合, 增强靶基因的表达。

NO通过扩散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与NO受体 结合,激发细胞内可溶性鸟苷环化酶活性,鸟 苷环化酶催化GTP生成cGMP和PPi; cGMP导致蛋白激酶G(PKG)活化,该酶触发 的通路使肌肉松弛和血管舒张; 刺激ANF(心钠素)位于平滑肌细胞表面的受 体,同样可刺激内源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导致 cGMP量增加,肌肉松弛。
6.2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6.2.1 定位于细胞内的亲脂性分子的受体 1. 受体存在部位 细胞质: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 细胞核:雌激素、孕酮、甲状腺素
细胞内受体的本质:激素激 活的基因调控蛋白。 三部分组成: C-端激素结合位点 中部的DNA或Hsp90结合位 点 N-端转录激活结构域 Fig. 细胞内受体蛋白超家族

细胞信号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信号: 蛋白质、多糖、核酸的结构信息

2、物理信号:电、光、磁
3、化学信号: 细胞间通讯的信号分子:激素、神经递质与神经肽、 局部化学介导因子、抗体、淋巴因子 4、细胞内通讯的信号分子 :cAMP, cGMP, Ca2+, IP3, DG、NO


受体: 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分子,可以识 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配体) 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 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 两个功能: 1、识别特异的配体;2、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准 确无误的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产生特定的细 胞反应。 结合特点: 1、同一配体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受体; 2、配体与受体结合的饱和性 受体数目恒定;但是相对的
第六章
细胞的信号转导与整合
主要内容
6.1 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6.2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6.3 通过突触传导神经信号 6.4 脑科学
总论(概念)
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信号从一种 物理的或化学的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指通 过一种胞外的信号与受体结合而引发的一系列过 程,并最终触发一种或多种特意的细胞应答。 细胞信号分子(singnal molecule):指任何存在 于胞外或胞内可以介导细胞对其外界环境或其他 细胞做出应答的分子。 第一信使:细胞外信号分子 第二信使:指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胞内最早 产生的信号分子。
近似昼夜规律 生物钟:24小时11分 输入途径-----光照、温度、声音等引起其运作 生物钟本身------基因调控的震荡机制 输出途径 语言和说话 发声:Broca区 听到说话:Wernicke区

情绪 杏仁核、海马、嗅球;大脑皮质叶一些内部 部分和丘脑、下丘脑的某些部分 调节情绪-----额叶皮质 记忆和学习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意识

6.4 脑科学和认知科学

6.4.1 人脑的结构 6.4.2 大脑皮质功能特征 6.4.3 人类大脑的进化 6.4.4 脑的高级功能



6.4.1 人脑的结构

人脑: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前后中) 脑干:由中脑、脑桥和延脑组成,是呼吸中枢 和活命中枢。 延脑:控制呼吸、心脏和血管功能以及吞咽、 呕吐和消化等内脏功能 脑桥:参与调节延脑的呼吸中枢 中脑:包含若干接收和整合多种感觉信息的 中心


细胞表面受体与跨膜信号转导的 三种模式
1、激动剂控制的离子通道型受体 2、G蛋白偶联型受体 3、具有酶活性的受体
离子通道型受体
共同特点是: 是有多亚基组成受体/离子通道复合 体,除本身有信号接受部位外,又 是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 中间步骤,反应快,一般只需几毫 秒
(1)配体(非电压)依赖性复合体; nAchR (2)电压依赖性复合体
6.1.2 活化磷脂酶C的G蛋白偶联受 体
6.1.3 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活化基因转录
举例: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活
化基因表达的过程
1.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激活腺苷环化酶, 催化ATP生成cAMP; 2.cAMP活化蛋白激酶PKA; 3.进入细胞核的活化PKA在ATP参与下使cAMP 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 4.磷酸化的CREB蛋白与含有CRE的靶基因结合, 并与CBP/P300相互作用控制基因的转录。
6.2.2 存在于细胞之中的NO受体
ACh刺激ACh的GPCR导致磷脂酶C活化将PIP2 降解为IP3和DAG; IP3触发内质网膜上的IP3-Ca离子通道开启导 致细胞质中Ca离子升高; Ca离子/CaM(钙条蛋白)复合物激活NO合成 酶的活性; 在NO合成酶的作用下,以L-精氨酸为底物,以 NADPH为电子供体,等量生成NO和L-瓜氨酸;
6.1.4 基于G蛋白信号转导的感受器响应
两位美国科学家理查德· 阿克塞尔和琳 达· 巴克荣获20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 学奖。他们所进行的的研究阐释了我们 的嗅觉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他们发现了 一个大型的基因家族。这一基因家族由 1000种不同的基因组成(占我们基因总数 的百分之三),这些基因构成了相当数量 的嗅觉受体种类。这些受体位于嗅觉受 体细胞之内,这些细胞在鼻上皮的上端, 可以探测到吸入的气味分子。
6.1 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6.1.1 活化腺苷环化酶的G蛋白偶联受体
6.1.2 活化磷脂酶C的G蛋白偶联受体
6.1.3 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活化基因转录 6.1.4 基于G蛋白信号转导的感受器响应
跨膜信号转导过程包括:

胞外信号被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识 别,受体被活化; 通过胞内信号转导物(蛋白激酶,第二信 使等) 的相互作用传递信号; 信号导致效应物蛋白的活化,引发细胞 应答(如激活核内转录因子,调节基因 表达)。
小脑:接收整合大脑发出的有关运动指令,协 调运动和平衡;接收听觉和视觉信息;协调知 觉和识别功能并进行纠错,与学习记忆有关 间脑:包括上丘脑、丘脑和下丘脑 上丘脑:松果腺和脉络从 丘脑: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的输入中心;运动 信息的主要输出中心;调节人的情绪和觉醒。 下丘脑:负责内环境调节


大脑:左右半球 半球:大脑皮质(外面覆盖的灰质)、内部 的白质(髓质)和深部的基底神经节 实施高级功能的关键部位

6.4.4 脑的高级功能

觉醒和睡眠 觉醒(arousal):指一种可以感知外部世界、 大脑处于正常工作的生理状态。 睡眠(sleep):指一种不断的接受外部的刺 激却没有感知到刺激存在时的生理状态。 网状激动系统(RAS)在调控,RAS被抑制就 由觉醒转入睡眠 血清素(5-羟色胺)--睡眠神经递质 牛奶 褪黑色素白天夜里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