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胖胖)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简洁范本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能帮助读者把握
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断句示例,希望能够对
大家的文言文阅读有所帮助。
1.《红楼梦》:石、夏、芸、李、箫、金、芷、等诸姑娘,自
东府游后,无别说,只说何其苦夫!之是水月庄矣。
2.《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史记》:高祖乃平天下,创业未半,而五帝分裂,天倦人杰,使高祖兴起,此特为高祖崛起之际人杰地利所为也。
4.《左传》:楚子使相孟尝君使于吴。
吴子曰:“寡人有三宝,谓之不堪与?”对曰:“何宝?请闻之。
”曰:“一宝去女,二宝
去臣,三宝去亲。
”
5.《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
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是尽量按照意义和
语法结构进行划分。
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应该注意标点符号的运
用以及句子的词序和结构。
只有掌握了断句的技巧,才能准确理解古文的含义,提高阅读效率。
希望以上示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断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透过古文的断句之道,我们可以更好地品味古人的智慧和文化。
加油!。
文言文句子停顿规律和技巧总结
文言文句子停顿规律和技巧总结
1. 嘿,你知道不,文言文句子停顿可有规律啦!就好像咱走路,一步一步得有节奏。
比如说,遇到“而”“则”这样的字,就像遇到个小拐弯,得停一下。
2. 咱拿“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来说,读到“而”这儿就得顿一下,要不读起来可就别扭啦,就像跑步喘不过气儿似的。
3. 还有啊,那些个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啥的,那也是要停顿的。
就好比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之秋”后面得停,像是给它单独的时间站出来一样。
4. 有次我读文言文,就是没注意停顿,结果读得乱七八糟,家人都笑话我呢,就跟那刚学说话的小孩儿似的。
5. 再就是句子意思转折的时候,也得停顿哦!就像走在路上突然改变方向了似的。
6. 记得有回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读文言文,有个同学停顿错了,一下子全班都哄笑起来啦。
7. 另外,那些特殊句式,像判断句、倒装句啥的,都有它们专门的停顿地方。
这就像是给它们量身打造的停顿规则。
8. 哎呀呀,掌握了这些文言文句子停顿规律和技巧,读起文言文可就顺溜多啦,再也不会闹笑话咯!。
文言文断句的具体方法
文言文断句具体方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3、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4、(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规则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规则(仅供参考)整理:南昌三中青云谱校区危立春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结合课内文言语句谈朗读节奏的划分:1、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 .例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例2:城/非不高也2、动词和宾语从句之间停顿 .例1:忘/路之远近例2:念/无与为乐者3、动词和介宾短语(补语)之间或介宾短语(状语)和动词之间停顿 .例1:骈死/于槽枥之间例2:苟全性命/于乱世例3:以衾/拥覆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例1:其一/犬坐于前例2:山行/六七里5、句首发语词、表时间的状语和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
如夫“”、“盖”、“故”、“惟”、“自”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例1:夫/环而攻之例2:既而/儿醒例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
例1:佳木/秀而繁阴。
例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3:吾/谁与归7、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
例1:可/以一战例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8、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9、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分析:虞“山”为山名,“王毅叔远甫”即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则无敌国外患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
文言断句的七个口诀
文言断句的七个口诀
文言断句的七个口诀如下:
1.“曰”后冒(:),“哉”问叹(?!)。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文言文中,
如果遇到“曰”字,其后通常会有冒号;如果遇到“哉”字,通常表示
疑问或感叹,其后可能会有问号或感叹号。
2.“于”、“而”一般在中间。
这句话说明,“于”和“而”这两个词在
文言文中通常位于句子的中间。
3.“耶”、“乎”经常表疑问(?)。
这句话表示,“耶”和“乎”这两个
字在文言文中常常用来表示疑问,其后可能会跟问号。
4.“则”前断句常加逗(,)。
“则”字在文言文中的出现,常常表示一种
条件或转折,其前可能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时需要在“则”字前断
句,并在断句处加上逗号。
5.“矣”、“耳”、“焉”后常加句(。
)。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文言文中
出现“矣”、“耳”、“焉”这些词时,它们后面通常会是一个完整的
句子,需要在这些词后断句,并加上句号。
6.“者”、“也”作用表停顿,或句(。
)或逗(,)酌情看。
这句话表示,
“者”和“也”在文言文中可以用来表示停顿,其后可能是句号,也可
能是逗号,需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酌情判断。
7.仔细琢磨只等闲。
这是断句的总口诀,意思是在做文言文的断句时,需
要仔细琢磨句子的意思和结构,不能马虎从事。
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
能准确地进行断句。
请注意,以上口诀只能作为断句的辅助工具,实际断句时还需要结合语境和文意进行理解。
文言文节奏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1、一狼/洞其中。
2、君之病/在肌肤。
3、宋/何罪之有。
二、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
如:1、忘/路之远近。
2、恐/前后受其敌。
3、衔/远山,吞/长江。
三、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如: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鸣之/而不能通起意。
五、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如:1、尝/与人佣耕。
2、俄而/百千人大哭。
六、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领起,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如:1、且/人患志之不立。
2、其/真无马邪?3、至若/春和景明。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七、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如:1、问/(渔人)所从来。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八、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如:1、泉香/而酒洌。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斗折/蛇行。
4、属予作文/以记之。
九、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如:1、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个雨/山前。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十、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
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
如: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文言文断句的5个小妙招
文言文断句的5个小妙招
1. 寻找句末的关键词:文言文中的句子往往会用一些表示句尾的关键词,比如“也”、“而”、“然”等。
这时,你只要把它们当作句号,就能够将句子分割出来了。
2. 熟悉常用的句式:文言文当中,会有一些特定的句式,比如“名词+不及+名词”,“名词+并+名词”等等,我们如果熟悉这些句式,就可以很快地将它们分隔开来。
3. 找出主谓宾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往往都是一个主谓宾结构,比如“秦氏和燕氏,各有其国”这句中,“秦氏和燕氏”就是主语,“各有其国”就是谓语,这样,我们就可以以谓语来将句子分开了。
4. 重点寻找助动词:文言文中的句子,往往都会有一些助动词,比如“使”、“令”等,如果我们在句子中找到了这些助动词,就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句子的结束,从而将句子分隔开来。
5. 寻找句中的逗号:文言文中的句子,往往会有一些逗号,比如“去者,若返之”中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句中的逗号,就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句子的结束,从而将句子分隔开来。
文言文断句歌诀
进 言 者 皆 曰 天 下 已 安 已 治 矣 臣 独 以 为 未 也 曰 安 且 治者 非 愚 则 谀 皆 非 事 实 知 治 乱 之 体 者 也 夫 抱 石厝 之 积 薪 之 下 而 寝 其 上 火 未 及 燃 因 谓 之 安 方 今 之 势 何 以 异 此
进 言 者 皆 曰 /天 下 已 安 已 治 矣 /臣 独 以 为 未 也/ 曰 安 且 治 者 /非 愚 则 谀 /皆 非 事 实 知 治 乱 之 体 者 也 /夫 抱 石厝 之 积 薪 之 下 而 寝 其 上 /火 未 及 燃 / 因 谓 之 安 /方 今 之 势/ 何 以 异 此
5
6
表感叹
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 恐怕…吧? 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无乃不可乎? ②得无…乎/耶? 莫非/该不是…吧? ①若辈得无贫乎?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③其…欤? 不是…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庶几…欤? …或许/大概…吧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①与其…孰若…? 与其…,哪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练习
01
04
02
03
为 政 有 能 声 盗 悉 窜 他 境 至 夜 户 不 闭 尝 有 使 客 亡 橐 中 物 移 书 诘 盗 公 亮 报 吾 境 不 藏 盗 殆 从 之 者 廋 耳 索 之 果 然 (2016年课标一卷)
为 政 有 能 声/ 盗 悉 窜 他 境 /至 夜 户 不 闭/ 尝 有 使 客 亡 橐 中 物 /移 书 诘 盗 /公 亮 报 吾 境 不 藏 盗 /殆 从 之 者 廋 耳/ 索 之 果 然 。
文言文断句歌诀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首尾虚词要相识 名词代词看语法 对话引文曰云问 结构修辞要看清 固定句式心中装
首尾虚词要相识
常在句首的语气词: 盖 夫 凡 且 其 窃 虽 则 唯 殆 常在句首的副词: 犹 将 岂 诚 苟 乃 遂 故 焉用 然则 未尝 常在句首的相对独立叹词:嗟夫 呜呼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尝 曩 俄 及 曩者 今者 顷之 向之 未及 已而 斯须 既而 俄而 是时 常在句末语气词: 也 矣 欤 哉 耶 乎 耳 而已
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
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
以下是 6 条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及例子:
口诀一:“主谓动宾要分清,句子结构看得明。
”例如:“吾爱读书”,“吾”是主语,“爱读”是谓语,“书”是宾语,一下子就能断清楚啦!
口诀二:“名词代词常为首,找准它们不会愁。
”像“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就是这里的名词呀,从这开始断句,没错的!
口诀三:“曰云言后常断开,对话自然现出来。
”比如“孔子曰”“公曰”这里肯定得断开呀,这句话不就清晰了!
口诀四:“关联词前多留意,前后意思有关联。
”像“虽然”“然则”之类的前面,就是一个断句点嘛,就像“虽然吾今日疲惫,然则仍坚持读书”。
口诀五:“排比句式看整齐,节奏韵律藏玄机。
”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种有规律的,断句不是轻松加愉快嘛!
口诀六:“修辞之处细思量,特殊句式有方向。
”比如“何陋之有”这样的倒装句,就得特别注意断句啦!
总之,掌握了这些口诀,文言文断句就不再那么头疼啦,多练习肯定能熟练起来的!。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断句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规则之一,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在文言文中,断句的准则主要包括停句、顿挫、停息、停滞和分句等。
第一章停句停句是在文言文句子中,在意义完整的地方停下来,使句子更易读懂。
停句的标点符号一般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例1:________其治李林甫者,可别也。
例2:________人不可镕于器,器不可附于人。
第二章顿挫顿挫是文言文中重要的断句规则之一,它是指在一个长句中适当地断开,以增加语气的变化和表达的准确性。
顿挫的标点符号一般包括逗号、分号和破折号。
例1:________人之初,性本善。
例2:________天生万物,以养人为本。
第三章停息停息是文言文中断句的一种方式,它用于表示句子的停顿、呼应或起承转合关系。
停息的标点符号一般包括顿号、句号和问号,也可以省略标点符号而靠意义的变化进行断句。
例1:________春秋之时,战国之际。
例2:________身世这等,真是可怜。
第四章停滞停滞是文言文中的断句方式之一,它用于表示句子中的一种停顿,延缓语气的表达。
停滞的标点符号一般是顿号。
例1:________言者,无罪也。
例2:________平常心,看世间百态。
第五章分句分句是文言文中断句的一种方式,它是在句子中适当地划分出多个分句,以使句子的结构更加清晰。
分句的标点符号一般是逗号、顿号和句号。
例1:________君子贤者,其言也信。
其行也动。
其忠也君。
其义也勇。
例2:________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不思而问之,不亦愚乎。
第六章总结断句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规则之一,包括停句、顿挫、停息、停滞和分句等几种方式。
合理的断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结构。
1.本文档涉及附件:________(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附件的详细描述和附加)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法律名词进行详细解释)。
文言文断句详细版
文言文断句详细版文言文断句是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技能。
掌握好这一技能,能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
断句,顾名思义,就是将没有标点的文言文划分出句子的停顿。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
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
比如,文言文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位置相对固定。
主语通常在句子开头,谓语在主语之后,宾语则在谓语之后。
通过对句子成分的分析,我们能大致判断出句子的停顿位置。
再说说虚词。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着特定的作用和用法,很多时候能帮助我们断句。
像“之”“乎”“者”“也”“矣”“焉”等常见虚词,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都有一定规律。
比如,“之”字用作助词时,常出现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这时就可以据此断句。
古人行文也有一些习惯和规律。
比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当我们遇到这些修辞手法时,往往可以根据句式的整齐和对称来进行断句。
还有就是对文意的理解。
要断好句,必须先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只有明白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出句子的停顿。
举个例子来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我们先分析句子成分,“医”是主语,“好治不病”是谓语,“以为功”是补语。
再看虚词,这里没有特别明显能帮助断句的虚词。
然后考虑文意,这句话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这当成自己的功劳。
所以断句应该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又比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式整齐,所以断句为“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除了以上这些方法,我们还需要多读多练。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言文经典作品,积累语感和经验,这样在断句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文言文断句需要我们掌握语法知识、虚词用法、古人行文规律,并结合对文意的理解,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一定能够攻克这一难关,更好地领略文言文的魅力。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Ⅰ卷)-语文(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Ⅰ卷】语文·全解全析1236711121520 C B A D D A B A A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春、秋’是一年必经的两个季节,代表着一年的轮回,因此孔子用‘春秋’二字命名史书”错。
原因不全面,不只是这一个原因。
材料一第一段“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春、秋两个季节是各国的诸侯前往京都行礼朝会的时节。
此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了一年的轮回,因为一年必须经过春、秋两季。
而史书记载的都是国家一年或者几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因此‘春秋’两字便成了史书的一个专有的代名词”。
B. “与《公羊传》《毂保传》相比较,《左传》运用‘春秋笔法’更为成熟,对孔子的影响更大”错,属于于文无据。
材料一第一段“根据史料我们能够考证,《春秋》这本书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后,就已经失传,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各种版本,大部分是由《左传》《毅梁传》这三部史书拼接融合而成的”,并未有《左传》运用“春秋笔法”更为成熟的相关内容。
D. “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在书中表现出一种与天道、与历史抗争的批判性”错,表述绝对化。
材料二第二段“司马迁还常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以达到‘微而显’的表达效果,……司马迁对天道不公的诘问似乎隐含着一层相对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叙述要有一种与天道、与历史抗争的批判性,也许这才是他所说的发愤著书的真义所在”,据此看出是一种推断。
故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春秋笔法’同样也未得到发展”错,材料一第三段“然而秦王朝的短命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再度发展的机会,……从而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十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发展必然也带动着春秋笔法这一历史叙述手法的新生与发展”,意思是儒家思想在汉初是有发展的,而儒家思想的发展必然也带动着春秋笔法这一历史叙述原则的新生与发展。
故选B。
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文言文的断句
3 句首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优先停顿)。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连词,如“若”“而”“然 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这 些词语的后面往往要停顿。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可/以一战。
6 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
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 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 “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①颓然乎/其间者。
9
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自称 、 别称、谦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
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现代文用作状语的成分,文言 文中往往后置用作补语。如果介宾短语作补语,谓语 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刻/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 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
例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
(1)主谓之间要停顿。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③吾/与谁归?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⑤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谓语和宾语之间一般也要停顿。
①衔/远山,吞/长江。 ②恐/前后受其敌。 ③恐/托付不效。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④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4 句首状语(时状、地状)后要停顿。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断句,乃文章之要务也。
断句之法,有其独特之技艺。
首当其冲者,须明文意,通其情理。
其次,宜顾句法,着眼于句与
句之间的关系。
再者,宜注音律,注意韵律之和谐。
最后,宜顾整体,重视文章之整体结构。
首先,明文意者,即须明了文章之主旨,理清文章之脉络。
如此,则得以断句为文,使其意义得以贯通,不至断裂。
其次,顾句
法者,即在断句时,须顾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可断其本义,
使其义理混淆。
再者,注音律者,即在断句时,宜注意文章之韵律,使其音韵和谐,不至杂乱无章。
最后,顾整体者,即在断句时,宜
顾及整体结构,使其条理清晰,不可杂乱无章。
综上所述,文言文断句之基本方法,乃在明文意、顾句法、注
音律、顾整体之间寻求平衡,使其文章之断句得以得当,意义得以
贯通。
愿学者能以此为戒,潜心修习,臻至精妙。
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一、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1.据顶真,进行断句。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句读。
2.据名词(或代词),进行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3.据虚词,进行断句。
“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4.据对话,进行断句。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
对话、引语常用“曰”、“谓”、“云”、“语”、“道”、“白”、“对”、“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二、文言文翻译的四大步骤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
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
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
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
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重点难点题型测试1.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标在文中)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胖胖)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学习目标1、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2、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言文断句能力。
【要点提示】(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三)文言断句的基本方法:例1、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例2、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总结:当堂断句练习:太宗(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例3、(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
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例4、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总结:当堂断句练习: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例5、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例6、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
文言文,古汉语,文法深,断句难。
欲求解,口诀传,遵循规,无遗言。
一、看标点,易断句。
凡有标点,皆可断处,句读之间,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常作,句中停顿,若遇助词,必断无疑。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若断此处,意义难全。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为句,两句为一,六字为句,三句为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序,先主后宾,断句于此,不失其义。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韵脚为据,韵脚对应,断句无误。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之句,断法相同,若断此处,对仗不合。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之句,句末问号,断句于此,疑问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之句,句末感叹,断句于此,感叹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之句,意犹未尽,断句巧妙,意蕴深远。
翻译如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文法深奥,断句困难。
想要解开其中的奥秘,这里有口诀传授,遵循这些规则,不会有遗漏。
一、看标点,易断句。
只要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地方,句读之间的分隔,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经常作为句中的停顿,如果遇到助词,必定要在这里断句。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如果在这里断句,会导致意义不完整。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一句,两句一组,六字一句,三句一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的语序,主语在前,宾语在后,断句于此,意思不会出错。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以韵脚为依据,韵脚对应的地方,断句不会有错。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的句子,断句的方法相同,如果在这里断句,对仗就会不协调。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句的句子,句末有问号,断句于此,疑问就会显得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句的句子,句末有感叹号,断句于此,感叹就会显得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的句子,意思还没有表达完,断句要巧妙,才能表达出深远的含义。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主谓之间停顿。
如“一狼/洞其中”。
2. 动宾之间停顿。
如“无/丝竹之乱耳”。
3. 动词与后置状语之间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骈死/于槽枥之间”。
4. 遇到省略句时,在省略的词语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
5. 遇到倒装句时,通常在倒装的成分后停顿。
如“甚矣/汝之不惠”。
6. 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词语停顿,如发语词、总结性词语、连词等后面要停顿。
如“夫/环而攻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
如“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8. 遇到提示停顿的成分时,自然停顿。
如“省略成分断没错”。
以上是文言文停顿划分的基本原则,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1、具 2、秦 璧 奏 人 及
告 王 秦 左
沛 坐 王∕ 右 ∕
∕ 公 章 秦 左
沛 台 王 右
公 见 大 皆
大 相 喜 呼
惊。 如∕ 相 如 奉 传 以 示 美 万 岁。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 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 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 句提供了方便。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 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 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 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 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 为陛下禽也
例6、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 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 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 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 能遍知乎!
规律六:
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
固定结构,如“„„者„„也”、“不 亦„ „乎”、“何„„之有”,“孰与„„ 乎” “为„„所„„”、“受„„于„„”, “无乃„„乎”,“得无„„乎”等, 根据 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2、找虚词,定句读。
实际 3、凭对话、引文定句读。 操作 4、据修辞,定句断。 中要 综合 5、依总分,定句读。 运用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断句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 断句方式一: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 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女婿
• 断句方式二: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幼子
断句不同
遗嘱迥异
⑶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 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9: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 此之谓失其本 心
☆当堂断句练习: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
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 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故知胜有五 /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 胜 / 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 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
例11:孔子曰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 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 晏乐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 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 /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 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 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例9: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 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 矣然后能事其亲。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 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 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 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 /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规律三:凭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白” “语” “道” “谓” “对” “云” “言”等为标志 。不过,一定 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 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 略。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 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 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 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例3、 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文言文断句。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 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 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 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 国计者过矣。”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第三步: 抓住标志,巧妙断句。 第四步:通读分 用“/”断句。(4分)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 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 请少罢减。
自己比照一下其参考答案: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 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
规律四:
辨句式, 依修辞,定句读。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 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 方便。
⑴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 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 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 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 1、句首:“夫、惟、盖、凡、窃、请、敬”等 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 嗟乎、呜呼等。 • 2、句尾:“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 词。 • 3、句中:“以、于、为、而、则”等连词。
⑷有些常用的关联词 如“苟” “虽” “纵”“是故”
“则” “于是”“向使”“然 而”“无论”“至若”“以”“继 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
6、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
【答案】1、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 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2、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 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 以王为能市马。 3、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 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 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 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4、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 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 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 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 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当堂断句练习: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 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 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 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 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 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 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规律五: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 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当堂断句练习: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 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 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老而无妻曰鳏 / 老而无夫曰 寡 / 老而 无子曰 独 / 幼而无父曰 孤 / 此四者 / 天下之穷民而无 告者也。
◆
罢减。
例2、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 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 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 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 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 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 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 /诸将咸顿首称善。
第二人称 尔曹(你们这些人)
汝(女)、若、其、而、乃、若属、汝辈、
第三人称 之、彼、其、或(有的人)、 莫(没有谁)、相(互指代词) 谦 皇帝自称:寡人、朕、孤、不谷 男性自称:臣、仆、不才、鄙人、愚 女性自称:妾、贱妾、婢子 和尚自称:老衲
称
王或帝:陛下 ;君称臣:卿 尊 一般人:子、公、君、夫子、足下、贵执事 称 对和尚的尊称:长老、师父
问人的有: “谁”“孰”“何”;
问事的有: “奚”“胡”“曷”“恶”“安”“焉” “何”等。
常见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 “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还常作指示代词
☆当堂断句练习:太宗(指唐太宗)令
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 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 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 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当堂断句练习:师旷曰盲臣安敢戏
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 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 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 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 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例10: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 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 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 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 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例4、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
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 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 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 人之皦皦何也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 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 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 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 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 人/不亦诬天下士了哉
例5、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信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 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当堂断句练习: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 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 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 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 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 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 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 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 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 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