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院感相关知识》ppt课件

《院感相关知识》ppt课件

管理要求
制定严格的隔离区域管理制度,包括人员进 出管理、物品传递管离条件和后续处理流程
解除隔离条件
患者经过治疗且症状消失,连续两次病原学检测阴性, 且达到规定的隔离时间后,可解除隔离。
后续处理流程
解除隔离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同时对 隔离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因感染部位和病 原体不同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 疼痛、局部红肿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是否 为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
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消毒隔 离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喹诺酮类
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和拓扑 异构酶Ⅳ,阻碍DNA复制而导致 细菌死亡,如环丙沙星、左氧氟
沙星等。
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解读
01
严格掌握适应症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患者生理、病理情况选用抗菌药物。
02
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优先选用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药物,避免滥用和浪费。
0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个人防护装备选择依据及穿戴方法
选择依据
根据隔离技术实施场景和病原体特性,选择 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 服、护目镜等。
穿戴方法
遵循正确的穿戴顺序,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紧 密贴合、无缝隙,避免病原体侵入。
隔离区域设置和管理要求
隔离区域设置
设立明确的隔离区域,包括污染区、半污染 区和清洁区,并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
控制策略
一旦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 加强消毒、追踪感染源、评估和改进医疗流程等,以防止感染 的进一步传播。

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泌尿系统医 院感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病原体来源广泛,包括环境中的病原体、患者自身的菌群以及医护人员或其他患 者携带的病原体等。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医源性因素(如医疗操作、侵 入性检查和治疗、抗菌药物使用等)以及医院环境因素(如建筑布局、消毒隔离 制度执行不力等)。
05
手卫生与职业防护策略
手卫生规范执行及监督检查
手卫生规范
详细解读手卫生规范,包 括洗手的时机、方法、用 品选择等。
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手卫生监督检查机制 ,定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 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
宣传教育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 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 技能水平。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提高患者免疫力等。
重要性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引发医疗 纠纷和医疗事故。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 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02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
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职业暴露风险评估
对医务人员可能面临的职业暴露 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生物、化学
、物理等方面。
防护措施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 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用品、接
种疫苗等。
应急处理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医务人员 发生职业暴露后进行及时处理和
追踪。
患者安全目标实现途径探讨
患者安全目标
明确患者安全目标,如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

护理医院感染ppt课件

护理医院感染ppt课件

手卫生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通过正确的手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病菌的 传播。
详细描述
医护人员需经常洗手,并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清洁。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 ,应及时进行手卫生。
隔离与防护
总结词
隔离和防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可以减少病菌的传 播和感染的风险。
详细描述
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医护人员需佩 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抗菌药物管理
总结词
抗菌药物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
详细描述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 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03 护理操作与医院感染
CHAPTER
静脉输液
总结词
静脉输液是医疗护理中最常见的 操作之一,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
院感染。
详细描述
导尿过程中,尿道可能会被细菌污 染,特别是在没有严格的无菌操作 情况下,细菌容易进入膀胱,引发 尿路感染。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一次 性导尿包,注意尿道口的清洁和消 毒,及时更换尿袋,保持尿液引流 通畅。
手术操作
总结词
手术操作是医疗护理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但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途 径之一。
感染。
02 03
详细描述
口腔护理时,如果使用不洁的口腔护理工具或漱口水,可能会导致口腔 细菌的传播。呼吸治疗时,如果使用的器械没有严格消毒,也可能会导 致呼吸系统感染。
预防措施
使用一次性口腔护理工具和漱口水,注意口腔卫生和消毒。呼吸治疗时 ,对使用的器械进行严格消毒,注意手卫生和消毒。

《医院感染暴发》课件

《医院感染暴发》课件
报告与处置
03
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处理
隔离控制
环境消毒
医疗救治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对感染病例和接触者进行隔离,控制感染源的传播。
对医院内的相关区域进行彻底消毒,消除病原体。
对感染病例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病情。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类似感染暴发的再次发生。
04
医院感染暴发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1
发现 1 MIM,AR向CA重等O念等向 of等人向,球烷othikKHENKIMv -v I: ,"哩向,C -the"2:哩 WIM -H I ,取等一
发现向商业oconvECA在I.IKE向第一C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医院感染暴发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甚至死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损害。
患者健康损害
医疗质量下降
医院声誉受损
医院感染暴发会导致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加重,医疗质量下降。
医院感染暴发会引起社会关注,影响医院声誉,降低患者信任度。
03
02
0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手术操作不当
总结词
该医院手术室存在手术操作不当的问题,导致感染暴发。具体表现为手术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手术室通风换气不良等方面。
详细描述
05
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与控制建议
in side into =1《 isCAO of not on CA and and to BM is, of Mir,m through, CAeli, Miris and,,M ofis6,B,

院内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院内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辐射消毒灭菌法
包括紫外线、红外线等,主要通过 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 去繁殖能力而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包括气体熏蒸法、液体浸泡法等, 主要通过化学药剂使微生物的酶系 统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 目的。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根据所选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按照规 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消毒灭 菌的效果。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 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染等; 根据病原体种类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 感染、真菌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病原体传播、宿主易感性 增加、医疗操作及环境因素等。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 下、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03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规 范
手卫生重要性及指征
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最基本、 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可以显著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手卫生指征包括直接接触患者 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 后、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后 等
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 揉搓
头孢菌素类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 素酶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 尿生殖道等感染。
氨基糖苷类
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革兰 氏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大环内酯类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 菌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 病原体有较好疗效。
合理使用原则与策略
明确指征
剂量与疗程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 换进行

医院感染与防护ppt课件

医院感染与防护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危害
01 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02 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产生负 面影响,增加医疗纠纷和投诉的风险。
03 医务人员健康
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可能因接触患者而 感染病原体,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监测指标
定期评估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死 亡率、病原体分布、耐药性等指 标,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 据。
控制策略与措施
01 隔离与消毒
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对医疗器械、病房和医务 人员手部进行定期消毒,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02 抗菌药物管理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遵循合理使用原则,减少 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案例二:某手术室的感染预防措施
总结词
规范操作,多重防护
详细描述
该手术室采取了一系列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术前患者准备、手术室环境消毒、手术器械灭菌等。手术 过程中,医护人员需遵循规范操作流程,佩戴多重防护装备,降低感染风险。
案例三:某重症监护室的抗菌药物管理
总结词
合理使用,严格监管
详细描述
该重症监护室建立了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对使用指征、剂量、给药途径等进行了明确规 定。同时,对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严格监管,定期评估疗效和耐药性,及时调整治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
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
包括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院感 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等 。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保持诊疗环境清洁 卫生,定期对医疗器械、物体表面等进行 消毒。
隔离与防护措施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的患者采取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口 罩、手套、隔离衣等。

院感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院感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报告流程
医护人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后, 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及时上报,包 括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上报至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等。
2024/1/28
报告时限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设定不同的报告时限,确保信息及 时传递。
报告内容
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感染部位、 病原体、治疗措施和预后等关键信 息。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2024/1/28
20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主动监测
通过定期巡查病房、检 查医疗设备和操作过程 ,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
风险。
2024/1/28
被动监测
依靠医护人员和患者的 报告,收集感染病例数
据。
目标性监测
综合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重点科 室或特定病原体进行的
专项监测。
21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全 院范围内的感染情况进 行全面、持续的监测。
2024/1/28
遵循正确的穿脱流程,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
12
环境清洁与消毒
环境清洁的定义和重要性
保持医院环境整洁,消除污染,防止医院感 染的传播。
环境消毒的定义和目的
杀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降低医 院感染的风险。
2024/1/28
环境清洁的方法与用品
采用湿式清洁方式,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 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原则。
22
医院感染数据分析与利用
数据收集
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024/1/28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 和防控效果。
数据利用
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层,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改进医疗 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将相关数据用于科研和学术交流,推动医院感染防控水平的 不断提升。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检验控制措施的有效 性;
评估内容
包括感染率、感染部 位、病原体类型等;
评估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
评估流程
从数据收集到统计分 析、结果解释与反馈 等环节;
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 和优化控制措施,提 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
05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例及 处理措施
产褥感染
总结词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 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
身感染。
详细描述
产褥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疼 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可能引发 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严重并发症 。
处理措施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及时诊断并采 取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
外科伤口感染
01
02
03
总结词
外科伤口感染是指手术后 手术部位出现的感染。
详细描述
外科伤口感染的症状包括 手术部位红肿、疼痛、流 脓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甚至导致全身感染。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7
目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例及处理措施 • 医院感染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感染者在讲话、呼吸、咳嗽等活动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易造成病原 体传播。
空气尘埃传播
感染者使用呼吸机、雾化器等设备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易造成病 原体传播。
共同媒介物传播
水源传播
医院水源被污染,如共用浴池、游泳池等,易造成病原体传 播。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PPT课件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发展方向
加强科研合作,深入研究医院感染的发病机 制和传播途径,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控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
建议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感染控 制的认识和执行力,同时完善医院感染监测
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例。
THANK YOU
抗菌药物管理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规范抗 菌药物使用流程。
抗菌药物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 培训,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
04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制度
监测方法与频率
监测方法
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患者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监测频率
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重点区域和高危科室增加抽查频次,及时发现潜在感染风险。
持续改进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 染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05
案例分析
成功控制感染的案例
案例一
某大型综合医院通过严格执行手 卫生措施,有效降低了手术室和
重症监护室的感染率。
案例二
某儿童医院采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制度,有效减少了耐药菌株的产生 和传播。
高风险人群
新生儿、老年人、儿童、孕妇、身体 虚弱的人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 较弱,容易感染。
03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措施
清洁与消毒
清洁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包括地面、墙面、床单、医疗设备等,保持环 境卫生。
消毒
对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物体表面、空气等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 病原微生物。
报告制度与流程
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发现疑似感染病例立即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院感基本知识》PPT课件

《院感基本知识》PPT课件

耐药性问题及应对策略
加强耐药监测 定期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 发现并报告耐药菌株。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 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参与抗菌药 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
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用敏感药物,避免不必要使用 和滥用抗菌药物。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 系统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医院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这些微生物可通过空气、水 、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医疗操作因素(如手术 、侵入性操作等)、医院环境因素(如消毒不彻底、手卫生不规范等)以及药 物使用因素(如抗生素滥用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 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 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 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 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包括宿主因素、医源性因素和 环境因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 施
包括标准预防措施、额外预防 措施和针对传播途径的预防措 施。
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
分子生物学检测
生物传感器与自动化检测系统
采用PCR、基因测序等技术,快速、准确地 检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基因。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医院环境 中微生物污染情况,为感染控制提供数据 支持。
03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青霉素类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部 分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头孢菌素类

医院感染PPT课件

医院感染PPT课件

强化监督检查
加大对医院感染防控工 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 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推动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 立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 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
率。
03
常见医院感染类型及案例 分析
呼吸道感染
医院获得性肺炎
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也 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 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拔管 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 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 类型。
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鼻炎、咽炎、喉炎等, 主要由病毒引起,也可由 细菌引起。
泌尿道感染
无症状性菌尿
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可由症状性尿 感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
急性膀胱炎
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部分患者迅速出现排尿困难。
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医院 感染的发生、分布和影响因素,为制 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报告制度
建立定期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及时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情况, 确保信息畅通。
持续改进策略
完善制度流程
不断修订和完善医院感 染相关制度和流程,确 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加强培训教育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 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 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青霉素类
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对多种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效。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 白质合成。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 度
1)管理制 度:如健全清洁 卫生制度、消毒 灭菌制度、隔离 制度和医院感染 管理报告制度等。
2)监测制度: 包括对灭菌效果、 消毒剂使用效果、 一次性医疗器材 及常用器械的监 测;对感染高发 科室,如血透室、 手术室、分娩室、 重症监护室、换 药室等消毒卫生
• 2.病理因素
• 疾病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放疗、化疗、 皮质激素的应用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制;皮肤或黏膜损伤、局部 组织缺血、创伤等,均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诱发感染。 意识障碍也会引起医院感染,如昏迷病人因发生误吸而引起的吸入 性肺炎。
• 3.心理因素
• 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其免疫功 能和抵抗力,如情绪乐观、心情愉快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 少感染机会。
2)消毒
•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清除或杀灭物体上除芽 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 物。
3)灭菌
•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 包括细菌芽孢。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清洁、消毒、 灭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 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 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2.光照消毒法 3.电离辐射灭菌法 4.微波消毒灭菌法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
(一)健全医院感染管 理组织
各级医院都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机构,并成立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医 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的规 模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办公室,由专职人 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 科的指导下,各临床科室建立由科主任、护 士长、主治医师及护师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 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血透丙肝暴发事件屡见报道
卫生部通报20名山西太原血透染丙肝事件 安徽霍山血透病人复检28人确认感染丙肝病毒 安徽安庆30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 安徽再现“丙肝事件” 寿县16人感染 透析期间14名病人患上丙肝,白银市医院成被告 无锡滨湖医院血透病人惊爆丙肝交叉感染 尿毒症病人血透治疗后染丙肝告医院索赔140万 大理州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57例 我们身边也有血透丙肝事件……
干手措施 × × × × √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是:认真、规范地洗手 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规范合理的洗手设备
什么时间洗手?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回收、暂存、登记
专人回收,运送前应当称重(或记件)并双方(科室和回收人员)登记签字 黄色垃圾袋做到有效封口,并注明垃圾产生单位、数量 暂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科室和回收人员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本至少保存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
1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内)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外)
院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新生儿科 护士长被撤销职务。
2009年又一件让人震惊的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90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90页】

MDRO防控措施
医生下接触隔离医嘱,在多重耐药菌登记本做好登记,护士在护 理单做好记录。
抗菌药物导向性管理:根据药敏选用抗菌素。 接触隔离:单间隔离、集中隔离、床旁隔离 手卫生 医用物品专人专用 空气、医用物品表面、床单元旳消毒。 病人所有旳垃圾均是医疗垃圾,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
各类用品表面消毒
1.病房内桌子、椅子、床头柜用清洁的湿抹布檫拭。 2.当用品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
中水平消毒法:杀灭除芽胞外致病微生物; 超声波、碘类、醇类、酚类.
低水平消毒法:杀灭细菌繁殖体 亲脂病毒; 单链季胺盐 、双胍类等.
医疗用品危险性分类: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技术 规范》分类原则
低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或器材仅与健康无损皮肤接触 如血压计袖带、床面、被褥、毛巾、止血带、桌面 和家具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需要中效消毒、低效消毒或清 洁处理
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
1.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化验检查以及其他 的辅助检查方法
2.包括X线、B超、CT、活体组织检查、针 刺抽吸物结果等
3.判断医院感染是要求有可靠的临床、实验 室或其他检查资料
4.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最常见的医院感染
呼吸道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泌尿道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散发病例24小时内报院感科。 暴发病例立即报告。
上海市卫生局吊销主任医师徐某《医师执业证书》。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意义及其重要 性
1.感控工作是医院医疗安全核心工作 2.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3. 减少医院感染等于创造了经济效益
培训提纲
1、医院感染的定义 2、医院感染暴发 3、手卫生 4、多重耐药菌 5、消毒灭菌、隔离与医院感染控制 6、医疗废物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安全防范措施
环境安全
确保灭菌环境通风良好,避免环氧乙烷气体浓度过高导致中毒;在 灭菌过程中,严禁明火和静电等火源。
操作安全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环氧乙烷的性质和操作规程;在操 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环氧乙烷气体和液体。
废弃物处理
对于废弃的环氧乙烷包装物和残留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 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演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 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 换进行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 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 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手套佩戴时机和更换频率要求
01泄物、伤口敷料等时应当戴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等方式,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需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 操作。
加强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
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度和无菌状态,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ICU患者护理中感染控制方法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ICU病房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 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度。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因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红肿 热痛、功能障碍等。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判 断。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控制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总述
• 医院是一个传染病源相对密集的场所,医疗设施 和环境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医护人员在医疗活 动中常与被病源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接触,从而可 直接或间接,即刻或潜在地受到感染随着现代医 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抗菌药物在临床大量应用, 耐药菌株迅速变迁,各种侵入性操作增多,其工 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 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止医院感 染的发生,保护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是非常 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
侵袭性操作
• 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据统计,美国每年因 使用医疗器械而发生感染者占医院感染的 45%。如内窥镜、泌尿系导管、动静脉导 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入装置、脏 器移植、牙钻、采血针、吸血管、监控仪 器探头等侵入性诊治手段,不仅可把外界 的微生物导入体内,而且损伤了机体的防 御屏障,使病原体容易侵入机体
各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手术室
• 术前措施: • 1)术前的皮肤准备:术前最好用消毒肥皂 淋浴;如不影响手术,可不去除毛发;严格 进行手术区域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单 • 2)手术室人员的准备 • 3)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手术室
• • • •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准备 着装 手消毒 患有疖,湿疹,感冒鼻及咽部,肠道感染 者不得进入手术室
血液透析室
抗生素
• 1.7.3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1)要慎用, 能不用就不用;(2)能用窄谱的,就不用 广谱的;(3)要注意联合用药,严格控制 预防用药。
Hale Waihona Puke 送检率• 1.8我院这几年对医院感染患者的送检率大 大低于卫生部送检率》50%的要求。如果 送检率低,就容易漏掉医院感染的患者。 细菌学检验及其药敏试验是合理使用抗菌 素的先决条件,因此,要加强广大医务人 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识,对可疑感染患 者在治疗前应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 然后再根据药敏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使用呼吸道器具
• 1.4如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侵入性 操作易引发感染,故应注意呼吸道器具的 无菌操作。
住院天数
• 1.5由于医院是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场所,故 住院天数越长,医院感染的几率就越高, 两者呈正相关。因此,缩短住院天数,对 于提高疾病确诊率和预防医院感染都具有 重要意义。
季节性
• 1.6通过观察3,6,9,12月份的感染情况,以3 月和12月感染机会较多,可能是由于气温 的变化,身体会有一些不适应,这时有些 细菌或病毒会乘机侵入引起感染。要在此 时加强消毒隔离,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感 染的发生。
重症监护室
ICU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 1.对ICU全体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技术的 培训,提高认识,落实技术操作规程和规 章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 2.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最重要
ICU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 3.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适时使用帽子,口罩, 手套和隔离衣 • 4入室人员管理: • 规范着装 • 建立探视制度,限制入室人员
ICU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 • • • • 物品清洁消毒管理 物品固定专用,用后消毒 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固定专人使用 室内地面湿拖每日2次 家具及监护仪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
新生儿室
• • • • • • • • 布局与环境 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的健康 ─洗手与着装 ─限制人员流动 做好病区环境物品的清洁与消毒 新生儿的护理 母婴同室的感染预防
病原菌
• 1.9医院感染的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其 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 近几年真菌感染有所增加,它也将成为医 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这可能与当前广泛 使用和联合使用抗生素有关。
2侵袭性操作
• 包括各种插管,导管,引流管的增加,内 镜检查的增多,以及微创外科手术在临床 上的广泛应用,增加了病原菌侵入人体的 机会,增加了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1年龄及易感部位
• 1.1.1老年人为易感人群,尤以下呼吸道感 染的老年患者感染率为高。随着年龄的增 长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功能减退, 纤毛运动清除功能下降,咳嗽反射减弱, 痰不易咳出,导致防御机能减弱。
年龄及易感部位
• 1.1.2同时老年患者由于其组织器官发生退 行性变化,机体的防御机能与抵抗力均明 显下降,尤其是原发疾病的侵入与损害, 不能防范病菌的感染,这时极易被细菌和 病毒侵袭,因此医院感染率较高。
手术室
• • • • • • • 手术中的措施 熟练地手术技巧 缩短手术时间 正确放置引流 处理污染物品 严格控制人员 注意职业安全
手术室
• • • • • 手术后的措施 切口缝合后应覆盖吸附能力好的敷料 敷料渗湿后立即更换 表面不平的部位可用绷带包扎 四肢损伤区和肢体远端应加压包扎,并固 定和抬高患肢 • 检查伤口,清创,换药注意无菌操作 • 引流
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
• 1.2可以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即细胞免疫和体 液免疫受损,细胞表面的纤维连接素的丧 失,极易被细菌或病毒侵袭而发生感染。
麻醉和手术
• 1.3麻醉和手术均可影响肺部功能,做过手 术的病人可使其正常的吞噬功能及呼吸道 清除机制不全,细菌进入并存留于下呼吸 道,引起感染;术后长期卧床和活动减少均 可导致下呼吸道感染。
3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
• • • • • • • • • 重点科室包括 重症监护室 手术室 供应室 血液透析室 内镜室 口腔科 产房 新生儿室
重在何处
• • • • 医院感染率发生高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 一旦发生问题,涉及面广 潜在的发生医院感染环节多
医院感染管理关键环节
• • • • 手卫生 隔离技术规范 医疗器械、用品质量(清洁,消毒,灭菌) 无菌操作技术
抗生素
• 1.7.1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正常菌群 有所减少,造成耐药菌株繁殖,这是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的有一原因。有人认为,预 防和控制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方 法是在于限制广谱抗生素的运用。
抗生素
• 1.7.2广谱抗生素的运用可以改变患者正常 微生物的寄生,引起正常菌群失调,使一 些原来不敏感的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现 在有机会迅速繁殖,从而引起新的感染。 而且还很易招之真菌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