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理论介绍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三)危险





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 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 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 ,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 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用生产系统中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结合给出,即 R=f(F\C) r---风险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可分为人、机、环境、管理等四类风险。
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 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 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 则。 (一)系统原理 (二)人本原理 (三)预防原理 (四)强制原理




(二)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16号令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 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 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 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 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 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 排除的隐患。

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

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

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一、现代生产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亨利·福特的大规模生产理论、埃尔顿·梅约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这些理论强调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生产管理,通过合理的劳动分工、优化的工作流程和高效的资源配置来提高生产效率。

2.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由科学家林敬元提出的,强调将生产过程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对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各个环节的协调来提高整体效益。

3.质量管理理论:包括统计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

这些理论强调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控制和售后服务全过程,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

4.系统动力学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是由美国科学家杰伊·福斯特提出的,强调通过对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来分析和优化生产系统的运行。

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1.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

它通过消除各种形式的浪费,如库存、等待、不必要的运输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强调通过减少过程变异来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

它借助统计方法和质量工具,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减少产品的缺陷率。

3.TPM管理:TPM(全员生产维护)是一种将设备维护工作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转嫁给生产人员的管理方法。

通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故障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4.JIT管理:JIT(精确按时制)管理是一种通过减少库存和缩短供应链的管理方法。

它通过实施严格的生产计划和及时的物流配送,使产品在客户需求时准确地交付。

总之,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相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更先进的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生产。

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生产现场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它涉及到生产计划、人员配置、设备维护、物料配送等各个方面,以确保生产线能够有序运行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生产现场管理。

1.五S管理法五S管理法是一种通过标准化和维护生产现场的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五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整理是指对生产现场进行分类、标示和标准化,整顿是指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清扫是指每天对生产现场进行清扫和清理,清洁是指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和保养,素养是指员工对自身素质和行为进行管理和改进。

五S管理法可以提高生产现场的整洁度和有序度,从而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

2.生产布局优化生产布局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生产线上设备和物料的布置位置,以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生产线的流动性。

生产布局优化需要考虑到每个工序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以及物料的流动路径和数量。

通过合理布局,可以提高生产线的运作效率和平衡度,减少等待时间和浪费。

3.班组生产管理班组生产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组织和配置班组,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班组生产管理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和任务量来确定需要的人数和技术水平,同时要考虑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通过合理的班组生产管理,可以确保生产线上有足够的人力和技术支持,提高生产效益。

4.周期检修管理周期检修管理是指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周期检修管理需要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和流程,并安排专人负责执行。

通过周期检修管理,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物料配送管理物料配送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物料配送计划和方法,以保障生产线上物料的及时供应和适量供应。

物料配送管理需要考虑到生产计划和需求量,以及物料的存储和保管条件。

通过物料配送管理,可以减少生产线上的等待时间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计划的准确性。

生产管理理论及方法主要有MRPII理论、JIT理论,TOC(约束理论)

生产管理理论及方法主要有MRPII理论、JIT理论,TOC(约束理论)

TOC与MRPII、JIT的应用比较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现在许多企业还停留在依靠经验阶段,这不适应现代生产管理的需要。

现行的生产管理理论及方法主要有MRPII理论、JIT理论,TOC(约束理论)等。

本文拟对这一种理论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希望对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员有所启发.一、MRPII制造资源计划理论MRPII理论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以制造资源计划为活动核心进行运作,以期达到最有效的企业经营。

其涵盖范因包括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体系,包括经营日标、销售策划、财务策划、生产策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理、现场管理、运输管理、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MRPII的缺本思想就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运用利一学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等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MRPII理论重视计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计划展开的。

二、JIT理论JIT理论是起源于日本丰口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

它的缺本思想可概括为"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JIT理论的最终实现日标是消除浪费,使管理流程化;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反应,及时解决;各生产工序要均衡、同步;追求零库存与柔性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现零缺陷.JIT采用拉动式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各工序由后向前倒序传递生产中的取货和生产指令,各生产单元依照指令进行物料补充和生产。

其优点在于:各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急需的物料,大大降低非急需库存;注重现场管理,工序间出现问题时反应敏感;各部门之间的移动时间、检验时间缩短,从而缩短制造周期,降低企业的成本。

三、TOC理论(约束理论)以色列物理学家Eliyahu M.Goldratt博士在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OPT)的基础上发展厂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简称T0C。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和严格执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安全生产管理涉及到很多理论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理论。

首先,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之一是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工作环境,对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安全文化理论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

安全文化理论认为,安全是一种价值观、信仰和行为习惯,在企业中通过教育、培训和管理来形成和维护。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培养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和关注,使安全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之中。

再次,安全生产管理还涉及到人因工程学理论。

人因工程学理论认为,人类的错误和失误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通过人因工程学的方法,对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和改善,以减少人为错误和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最后,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还借鉴了一些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管理系统理论认为,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流程;管理学中的蓝海战略理论则提醒企业要在安全生产领域找到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策略。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理论和方法。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企业可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的工作,目的是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管理涉及到许多理论和方法,其中包括风险管理理论、安全文化理论、人因工程学理论以及一些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风险管理理论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理论之一。

在风险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将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管理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因素和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明确作业流程、操作规范、责任制范围等内容,从制度上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

4. 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应对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如防爆设备、防护栏杆等,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6. 事故应急管理:建立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对各类事故场景的模拟、演练和应急演习,提高员工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7. 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事故应急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等方面,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一、精益生产理论精益生产理论是在丰田生产方式(TP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管理理论。

其核心原则是通过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价值流映射:通过绘制产品价值流图,从而识别和分析价值流中的浪费,为改进提供指导。

2.一件流:通过实施流程优化,降低零件库存,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生产线上的流畅运作。

3.小批量生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库存,并增加生产灵活性。

4.人员参与:通过培训和激励员工参与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二、6S管理法6S管理法是一套用于现场管理和整理的慢慢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1. 整理(Seiri):清除现场多余的物品,将每个物品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2. 整顿(Seiton):为物品分配固定的位置,并标明名称和数量,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3. 清洁(Seiso):保持生产现场的整洁和清洁,提高生产环境的舒适性。

4. 清楚(Seiketsu):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并确保所有员工遵守。

5. 安全(Seiri):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并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环境和设备。

6. 纪律(Shitsuke):培养良好的习惯,保持良好的现场管理。

三、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方法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

1. 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种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阶段。

通过循环反复执行,不断改进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

2.统计过程控制(SPC):SPC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以确定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

3. 六西格玛(Six Sigma):六西格玛是一种以减少变异和缺陷为目标的质量管理方法。

通过使用六西格玛方法,企业可以降低缺陷率、提高生产效率,并改进质量管理。

四、生产排程方法生产排程方法是为了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时间。

安全生产管理八大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八大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八大理论--无理论不成系统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安全工作可以借鉴的八个理论于世。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是这个冰山的尖角,其实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个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等等。

1、事故冰山理论:事件:伤害:死亡=300:29:1启示:安全管理必须突破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不能流于形式、浮在表面,不能只看到水面上的事故,还要看到水面一下的事件、隐患,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深度入心。

2.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桶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公司就象一只木桶。

安全工作可以借鉴的八个理论这个理论还可以延伸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新木桶理论认为传统的木桶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个木桶能不能容水,容多少水,除了看最短木板之外,还要看这个木桶是否有坚实的底板、木板之间是否有缝隙。

木桶底板是木桶能否容水的基础。

木桶是否有缝隙是能否容水的关键。

木桶的底板是基础,桶箍是关键,而最短木板决定了能容水的最大容量。

成君忆先生在其管理学新著《水煮三国》中将木桶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引申: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木块与木块之间是否紧密。

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战斗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均衡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企业才不会变成一个漏水桶。

团队成员之间对不安全行为相互提醒、监督。

启示:短板:法律保障、安全信息、应急救援、风险识别、安全教育……底板: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如果规程、制度存在缺陷,那么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生产管理理论简介

生产管理理论简介

生产管理理论简介概述生产管理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组织的管理领域,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和顺利进行。

它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计划执行、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等。

生产管理的目标生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最佳利用资源实现高效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它的关键任务是管理物料和资源,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协调、流畅和高效。

生产管理的原则生产管理依赖于一系列原则和方法来确保工作的完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管理原则:1.规划: 生产管理开始于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这包括确定生产目标、资源需求和时间表。

规划为生产过程提供了指导和框架,确保生产能够按计划进行。

2.组织: 生产管理涉及组织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和原材料。

组织过程包括分配任务、指定职责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组织良好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3.执行: 生产管理需要监督和执行生产计划。

这涉及与供应商合作以采购原材料,监控生产进度并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执行阶段需要保持高效、灵活和适应变化。

4.控制: 生产管理需要定期检查生产过程和结果,以确保符合预期。

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检测。

控制能够帮助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

5.改进: 生产管理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当前的生产任务,还应通过不断改进来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效益。

改进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优化流程和培训工作人员来实现。

生产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为了实现高效的生产管理,组织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管理工具:•生产计划工具: 这些工具帮助组织制定和管理生产计划。

它们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管理资源和时间表。

•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 MRP系统帮助组织跟踪和管理物料的需求和库存。

它可以根据生产计划自动计算所需的物料数量,并生成相应的采购和生产订单。

•生产调度软件: 这些软件帮助组织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调度。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是指通过制定、执行和监督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以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预防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为主:预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原则,旨在通过防范措施降低事故和灾害的发生概率。

预防措施包括风险评估、安全设施设备、培训教育等。

预防为主理论要求企业从源头上降低风险,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2.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对安全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强调企业要倡导积极的安全文化,通过培训、宣传、奖惩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安全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3.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对事故和灾害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和控制。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要求企业要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识别和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4. 事故管理:事故管理是指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事故管理机制,及时处置事故,并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减少事故对企业的影响。

5. 法律法规遵守: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要求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规章制度。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行为的合法合规。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是一套科学、系统和连续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预防措施、安全文化建设、风险管理和事故管理等手段,有效提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这些理论的实施和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生产管理理论简介

生产管理理论简介
生产函数表示的产出量是最大的。根据各种生 产要素投入比例是否可以变动,生产函数可分 为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与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生产可能性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1
组 军用品 民用品 合 (亿件) (亿件)
A 30
0
B 28
2
C 24
4
D 18
6
E 10
8
F0
10
民用品 (亿件)
10 F
E
8
▪使用一个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生产的三阶段
Y
1
23
C AB
TP
A’ B’
C’ AP
O
MP
L
第一阶段: 平均产量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递减,但 边际产量仍大于零
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为负值, 总产量也递减
▪使用两个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等产量曲线
假设生产函数中有两种可变投入要素K、L, 它们的数量与产量Q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Q=f(L,K) 该生产函数中,K和L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关 系。
▪使用两个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等产量曲线
组合 劳动 资本 A 2 11 B1 8 C2 5 D3 3 E 4 2.3 F 5 1.8 G 6 1.6 H 7 1.8
K
12 A
10 8B 6
4
2
GH
O 2 4 6 8 10 L
▪使用两个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与等成本线
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 一种投入要素能够用来替代另一种要素的比率 。
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上的斜率。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产量比率的负值,即:

生产管理的理论基础

生产管理的理论基础

生产管理的理论基础生产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整个过程,旨在实现高效、优质、低成本的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企业竞争力。

要深入理解生产管理,就需要掌握其背后的一系列理论基础。

首先,科学管理理论为生产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石。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强调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细致分析和标准化,来提高生产效率。

他主张将工作分解为简单的、可重复的任务,并为每个任务确定最佳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

例如,在工厂生产线上,对每个操作步骤进行精确的规范,包括工人的动作、工具的使用以及工作环境的布置等。

这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浪费、提高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

其次,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理念也是生产管理中的关键理论。

福特将汽车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工序,并通过传送带将零部件依次传递给工人,使得每个工人只需专注于一项特定的任务。

这种流水线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汽车能够大规模生产并普及到大众市场。

它不仅改变了汽车行业,也对其他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现代大规模生产的典范。

另外,运筹学在生产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运筹学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分配、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等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决策。

例如,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可以利用线性规划模型来确定最优的产品组合和生产数量,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并满足市场需求。

在库存管理方面,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确定最佳的订货时机和订货量,以最小化库存成本。

质量管理理论同样是生产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爱德华兹·戴明和约瑟夫·朱兰等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理念强调持续改进和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方法。

戴明的 PDCA 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框架。

朱兰则强调质量的“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帮助企业系统地管理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或超越客户的期望。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为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和财产安全,以及预防和控制事故和灾难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

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包括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评估和预测,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标准,推行操作规程和使用防护设备等。

2.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认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监督和检查: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强调对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督和检查。

通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4.技术支持: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注重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比如,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报警装置,增加监测和控制的精确度;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建立及时沟通和报警机制,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等。

5.协作与沟通: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认为,安全是一项群体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团队,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和权责,加强内外部合作,形成共同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是以科学管理,风险评估,教育培训,监督检查,技术支持和协作沟通为基础,旨在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应用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2、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客观存在无法被消除;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如炸药、旋转的飞轮等;3、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

4、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把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作重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5、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设备或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故障下也不会造成事故,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在其规划设计阶段就有,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失误—安全功能:及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

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强调物的不安全状态6、烟民建危矿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7、事故频发倾理论;事故频发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企业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事故。

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而把企业中的所谓事故频发倾向者解雇。

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的理念。

8、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控制不足—管理(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基本原因—起源论(个人原因、工作原因);直接原因—征兆(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事故—接触;受伤—损坏—损失(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失);9、北川彻三认为事故的基本原因有:管理原因(领导不重视、作业标准不明确、制度有缺陷、人员安排不当、职工积极性不高);学校教育原因(大中小学安全教育不充分);社会或历史原因(安全观念落后、法律监管不完善)直接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以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为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生产活动进行规范、监督和控制的理论体系。

其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包括《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保障了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

第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指导生产活动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分工制度等。

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分工,规范生产活动的操作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第三,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障,包括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督查机构等。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可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层级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进行,提高管理效能。

第四,风险评估和控制。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风险,保障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

风险评估和控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提前识别风险,预防事故发生。

第五,安全培训和教育。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增强其安全管理能力。

通过安全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素养,减少人为失误和操作错误,降低事故风险。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涵盖了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风险评估和控制、安全培训和教育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行。

这些理论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对于提高生产活动的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讲 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一讲 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
生产管理培训
2005.12.16
第一讲
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
供需协调论 劳动分工论 资源整合论 天人和谐论
一、供需协调论
供需协调是组织生产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 所谓供需协调论,就是供方应该按照需方的要求, 合理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形成与需求匹配的生 产能力,准时提供需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按照供需协调论,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方面的一切 变革,还需要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支持 要做到供需协调,供方首先要了解需方,了解顾 客的需求及其变化的规律性;然后,合理地配置 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设 计、运行和改善生产系统,使之适应外界的变化 而不断地完善。
劳动分工论奠定了工业时代组织生产活动的基础。 亨利.福特将劳动分工论运用到极端,他通过细划 工序,使每个工人从事极其简单的操作,从而能 够以极快的节奏出产“T”型车,极大地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创造了大量生产的奇迹。分工的目的 是提高效率,而效率是短缺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竞 争力。 劳动分工论在科学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使各 门学科独立发展,研究工作大大深入,以前所未 有的速度创造科研成果,使各种不同的学科得到 长足的发展,,形成不同专业并造就了一大批从 事各种不同专业的专家
整合的作用
整合的作用有三:一是提高应变能力;二 是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也 能提高本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提 高群体知识创造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 组织的竞争力。整合是在买方市场的条件 下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途径。如果说福特的 大量生产流水线是劳动分工论的杰作,那 么,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就是资 源整合论的产物。
• 产品中包含双重信息即基准功能信息(满足一般要 求)与增强功能信息(实现竞争战略要求) • 前述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可划分为两类: 1.适应环境的功能目标1.适应环境的功能目标-创新、柔性、刚性 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功能目标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功能目标-质量、成本、按期 交货

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

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

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1. 引言生产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对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并且对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达到预定生产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帮助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JIT(Just-in-Time)生产管理方法JIT(只是适时)生产管理方法是一种以减少库存和避免浪费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精确的生产计划和及时的物料供应,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并减少库存成本。

JIT方法的核心原则包括:•实施精确的生产计划,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停滞和等待时间。

•定期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获取所需的物料,并避免库存积压和过多的物料处理。

•建立质量控制机制,保证所需物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减少次品率和重工率。

JIT方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库存成本和浪费。

3.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质量管理理论TQM(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理论是一种强调组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TQM方法的核心原则包括:•建立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并将质量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

•进行全面的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建立和维护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测、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等环节。

•进行持续改进活动,通过追踪和分析质量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TQM方法可以帮助组织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增强竞争力。

4.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用于集成和管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各种资源。

通过ERP系统,组织可以实现以下目标:•统一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

•精确的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预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延误和浪费。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方法,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无事故性。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基本理论:
1. 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之一是预防为主。

这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预判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预防为主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包括从设计、采购、运输、储存、生产、使用到报废等各个环节。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的另一个基本理论是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这意味着每个在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者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员工等。

通过建立责任制,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各方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3. 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三个基本理论是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指在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应急管理包括事故预案的编制、应急设施和装备的准备、应急演练和培训等,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4. 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后一个基本理论是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意味着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措施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和要求。

通过持续改进,可以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包括预防为主、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急管理和持续改进等。

这些理论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无事故性,并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参与协力厂商的评监工作。
18) 不良材料报告书的会签及决策。
19) 来料不良是影响生产线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并经常造成返工,造
成极大的成本和工时浪费。所以,IE人员要参与来料不良报告书的会签
与审批工作。
20) 对于向外承包的工程进行成本估算,并进行报价审核。
21) 参与建立BOM(料单)的架构并跟催其建立工作。(通过MRPII)
等级
总人数 (%) 平均奖金倍数
A
5%
1.8
B
15%
1.4
C
60%
1
D
15%
0.6
E
5%
0.2
(5) 绩效奖金计算方法 绩效奖金= 等级奖金*出勤率 * 秩序率 * 等级系数 +奖(元)-扣(元) 说明: a . 等级奖金分为: A、B、C、D、E 五等级奖金 ,具体如下 : b . 等级评定标准 : 按评分高低自动排等级,不足1人四舍五入,余数记入下 一等级 等级为A时,评分应大于等于95分 有A必有E,有B必有D,等级E的人數 >=等级A的人數 评分一样时,后进厂排在前 C .将扣点的换算 : 1—5点 每点1元 ; 5—10点 每点2元 10 点以上 每点3 元 D.出勤率 = Max[(当月应出勤天数—假别系数*请假天数),0]
IE定义和维护每个机型的标准PP值特别重要。(PP值,PAY POINT,即
支付点数。)
4) 规划生产线,制作生产线配置图
5) 教导班线长,作业人员以能确实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并纠正
错误的作业方式
6) 制作做业指导书(SOP).
7)
制作人力需求表,工具表,辅料表,用来控制生产线的生产状
况,并作为制造部,物料室,工具室的招聘和领用依据。其目的是控制
应发总金额为: 该单位平均绩效奖金*参与绩效计算总人数 八:方法研究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而工作研究是IE程序体系中 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研究包含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部份。
方法研究1.方法、程序2.材料3.工具与设备4.工作环境条件
程序
操作
动作
工艺程序分析——对整个制造程序或工序进行分析
当月应出勤天数 假別系数 : 病假为0.5 事假为 1.0 路程假.婚假.喪假.公休假.公伤假为0 d. 秩序率=(100-扣分合计 ) / 100 组长发现一个缺点扣1分 , 科长发现一个缺点扣2分,经理发现一个缺点扣
3分 ,厂长发现一个缺点扣4分,总经理发现一个缺点扣5分 e.等级系数由各厂自行衡量决定,多能工的等级系数一般比较高。 (6) 各单位实发绩效奖金不能大于应发总金额的10%
u (2)作业测定
u (3)工作激励
u (4)工厂布置
u (5)物料搬运
u (6)表格设计
u (7)信息系统开发
u (8)成本与利润分析
u (9)物料搬运设备选用
u (10)组织研究
u (11)职务评估
u (12)办公设备选用
u (13)管理创新
u (14)系统分析
u (15)库存管理
u (16)质量控制
参加绩效计算总人数 当月耗损金额=当月非工单领料(不含补料)- 当月非工单退料 分摊比率
PC(机箱厂). M/B(主机板厂)比率为:0.05% POWER(电源供应器厂)比率为:0.15% 3. 借用分摊金额= Max[(当月总金额-当月借用金额-目标),0]
参加绩效计算总人数 目标为:PC =3000 ; POWER = 500 ; M/B = 18500
有效工时 (4) 生产绩效与平均绩效奖金的关系
平均绩效奖金=1/2*100*生产绩效的平方 + 1/2*100*OQA良品率立方 - 耗 损与借用分摊金额. 1.OQA(出货品质保证部门)良品率为: (检验总数-不良数量)/检验总 数*100% 2. 耗损分摊金额= Max[(当月耗损金额-当月存仓金额)*比率,0]
意识:
u 成本和效率意识
u 问题和改革意识(“5W1H”提问技巧和鱼骨要因图分析技术)
u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Simplification)、专门化
(Specialization)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即所谓的“3S”
u 全局和整体意识
u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常用技术:
u (1)方法研究
化,为制定工作标准打下基础,也为时间研究做好准备 生产过程与方法研究关系图
生产过程 自然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准备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 工艺过程 检验过程 运输过程 由工艺工序构成 由检验工序构成 由运输工序构成 由操作构成 由动作构成
5)
价值工程
6)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技术
7)
工效学
8)
组织行为学
9)
管理信息系统
10) 现代制造系统
以上所列的是在制造业中常用的10种IE技术,但在不同的工厂,IE有不
同的应用形式,这和行业性质和企业特点相关,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下电
子行业中,台资企业的IE活动:
1) 标准工时的制定
2) 生产流程的制定
3) 生产绩效评核及追踪
规定之处马上提出,并要求修改。
12) 进行方法改善,降低工时,使生产更顺利,并提高效率和质量,降
低成本。
13) 推动成本降低行动。(COST DOWN)
14) 仲裁生产与品管之争执。
15) 工厂布置设计与执行。
16) 新产品投产或新生产线开设前,IE人员要考量实际需求和实际产能
的差异,并进行规划活动,以免影响生产或造成浪费。
一:什么叫生产 生产就是制造产品(有形产品),提供服务(无形产品)的过程性活 动。 经济学上,用生产率(Productivity)来衡量生产系统的转换功能,表示 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生产率=产出/投入)。 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生产要素的作 用 提高效率,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这种目的:改进生产技术和改善管 理。 二: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IE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30年代中期) 泰勒(工业工程之父),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创立了时间研究。主要 著作《科学管理原理》、《记件工资》、《工厂管理》 吉尔布雷斯夫妇,创立了动作研究。提出了影片分析法,还创造了工序 图 甘特,发明了甘特图,将工程进度计划和时间结合起来,用来跟进项目 进度 IE时代(20世纪20年代后期——现在) IE吸收了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创立了一系列的IE原理和方法。如休哈特 建立了“统计质量控制”。另外,进度图、库存模型、人的激励、组织理 论、工程经济、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等。 运筹学发生影响的时期(40年代中期——70年代) 数学规划、优化理论、博奕论、排队论、存贮论 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70年代——未来) 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决策理论、控制理论 三:IE的目标、功能、特点、意识和常用技术等 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 功能:就是通过研究人、机、料、法、环之间的关系,来对整个生产系 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活动。 特点: u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u 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80/20原则) u 注重人的因素是IE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 u IE的重点是面向微观管理 u IE是系统优化技术
22) 新产品导入之主导,各单位之协调,联系及排程之跟催(由PMP人
员主导)。
23) 主导旧产品结束生产之动作。(由PMP人员主导)
24) 召开试产会议及检讨会议。
25) 控制各机种的版本,及返工动作的导入状况。
五:IE的组织形式
1)
集中式组织结构 IE人员集中属IE部管理,被指派到各部门服
务。
2) 分散式组织结构 IE人员固定在低层次部门工作,他们同高层次
u (17)计算机编程
u (18)项目网络技术
u (19)计划网络技术
u (20)办公室工作测定
u (21)动作研究的经济效果
u (22)目标管理
u (23)价值分析
u (24)资源分配网络技术
u (25)工效学
u (26)成组技术(GT)
u (27)事故与可操作性分析
u (28)模拟技术
u (29)影片摄制
生产线的人力和工具滥用状况
8)
依据需要向ME(治具工程师)人员提出需要与构想,要求设计
治、夹具并跟催治夹具上线。
9) 依据工程变更指令(ECO),签核制造通知(MN),并指导生产线采取
应有的行动,以符合工程变更应有的要求。
10) 发出MN以通知相关单位对某些特殊要求之遵循或对不正确动作之
修改。
11) 对生产现场的工具、设备、仪器及人员动作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
50年代,国内就已经开展了IE实践如郝建秀操作法、倪志福技术革新
等。
尽管如此,IE真正在中国“落户”较晚,大约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
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于1990年建立。近10年来,应用IE的行业已
涉及冶金、化工、机械、汽车、能源、石化、飞机、服务业等各种领
域。IE的4项重要技术,即系统分析与统筹规划、工作研究、设施规划 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已形成一定格局。 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实施IE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过渡并与国际接轨的一条有效途径。事实上,目前国内许多外资/合 资企业均设有工业工程师岗位。国内大中型企业应用IE势头日趋旺盛, 并已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比如海尔、联想、TCL、科龙、 美的等先进企业都设有独立的IE部门。 七:生产率问题 美国生产率问题专家D.辛克教授在其著作《生产率管理》一书定义内容 如下: 生产率管理就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 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