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与建立
第四章 外植体的选择、消毒和接种
六、外植体的褐变及其防止措施
褐变
•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 酚氧化酶被激后活,使细胞内的酚类物质 氧化成棕褐色醌类物质,这种致死性的褐 化物不但向外扩散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 色,而且还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严重影 响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器官分化,最后变褐 而死亡的现象
影响褐变的因素
• 植物种类:一般木本植物,单宁、色素含量 高的植物易发生褐变 。
容器内主要受培养基水分含量和封口材料的影响。 前者 又受琼脂含量的影响。在冬季应适当减少琼脂用量, 否则, 将使培养基干硬,不利于外植体接触或插进培养基, 导致生 长发育受阻。封口材料直接影响容器内湿度情况,封闭度较高 的封口材料易引起通透性受阻,也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
环境的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培养基的水分蒸发, 一般要求 70~80%的相对湿度, 常用加湿器或经常洒水的方法来 调节湿度。湿度过低会使培养基丧失大量水分,导致培养基 各种成分浓度的改变和渗透压的升高,进而影响组织培养的 正常进行;湿度过高时,易引起棉塞长霉,造成污染。
• 连续转移 • 加抗氧化剂:如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 • 加活性碳 • 加多胺类物质,如精胺、亚精胺
培养物的玻璃化现象及其预防措施
玻璃化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培养物增殖培养时,若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 或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相对含量高,培养基 中离子种类,比例不适,琼脂浓度低,不良 培养环境如温度过低或过高,光照时间过长 及通气不良,易造成组培苗含水量高,茎叶 透明,出现畸形,发生玻璃化现象
10.5 外植体的选择
外植体的选择
外植体的选择
在同一植物的各个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中,其形态发生的能力,因植株的年龄、季节及生理状态而有很大不同,因此,选择外植体对离体快速繁殖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考虑的六个因素
1.选择优良的种质
2.选择健壮的植株
3.外植体的增殖能力
4.外植体的大小
5.外植体的的年龄和着生部位
6.选取外植体的季节和时间
1.选择优良的种质
植株的表型应具有良好的性状特性,或具有特殊的基因型。对植株进行严格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如对病虫害的抵抗性、对不良逆境的抵抗性、产量和质量的好坏等综合指标进行选择等。
2.选择健壮的植株
离体培养的试材,最好从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选取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因其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离体培养容易取得成功。
海芋
外植体必须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并且应在培养基中继续筛选增殖能力最强的材料。
3.外植体的增殖能力
4.外植体的大小
建立无菌培养体系时,采用外植体的大小根据不同植物材料而异。外植体太大易污染;太小容易形成愈伤组织,甚至难以成活。一般选取外植体大小为0.5-1.0cm。
植株生长时间的长短,年龄的高低均对培养结果有影响,从成年植株或幼年植株上所取的外植体,培养结果截然不同。
一般从幼年植株上采取外植体容易成功;从成年植株上取的外植体不易成功。
5.外植体的的年龄和着生部位
6.选取外植体的季节和时间
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时,对选择外植体的季节显得特别重要。
一般按照植物生长的最适时期取材,春夏季节取材灭菌容易,秋冬季取材难以成活,雨季湿热季节取材不易成功。
一般来说,处于生长季中的较幼嫩的材料易培养,接种时较大的外植体则有较大的再生能力。
组培苗生产技术—外植体的选择、处理与接种(植物组织培养课件)
龙牙百合的许多器官、组织都可作为外植体, 如鳞片、花梗、叶片、茎尖、腋芽、花瓣、花托 、花丝、花药、胚、子房、根尖等,其中采用鳞 片作外植体的较多。
以鳞片为例,在选取外植体时,要选择具备龙牙百合品种特征 、无病虫害危害的种球。外部鳞片易污染要将其剥离,中部 鳞片肉质厚,生长势强,易诱导小鳞茎,是最佳的外植体。 内部鳞片幼嫩,诱导率低,不易产生小鳞茎,故不宜采用。 就季节性而言,以秋、冬季的鳞片分化成小鳞茎的能力最强 ,
(2)在无病虫害的田块,连续晴天3~4d时选取生长健壮、新萌发且未着地 的匍匐茎段3cm长作外植体。
3、蔬菜(龙牙百合) 龙牙百合特征:鳞茎,无皮,广卵形,外部鳞片长,将整个鳞茎 包裹,直径5~15厘米,白色,茎高90厘米左右,直立茎上叶 多而散生,披针形,叶色从浓绿,光滑。花单生茎顶。花朵 呈喇叭状长筒形,白色,有清香。
外植体种类及基因型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
任务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取飘香藤顶
芽或叶片,进行无菌操作,要求 每瓶接种1-2个材料,接种完成 后,作记号,放入培养室培养, 7天后记录观察结果并完成实训 报告。
四、外植体的接种
(一)外植体的接种(无菌操作)
是把经过表面消毒后的植物材料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细胞,并 将它 们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上的全部操作过程。整个接种过程均须无菌 操作。 操作过程中引起的污染,主要由空气中的细菌和工作人员本身引起的。 因此除接种室空气消毒外,应特别注意防 止工作人员本身引起的污染。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第四节、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二、炼苗(驯化)
驯化的目的: 通过减肥、增光、降温、控水等措施,提高 试管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光合 作用的能力,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
第四节、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三、试管苗的移栽
(一)移栽方法:
1、直接移栽法 2、常规移栽法 3、嫁接移栽法
第四节、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四、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途径
1、试管苗的生理状况:移栽壮苗 2、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适当加入生长素,去 除细胞分裂素,有利生根,提高成活率 3、无机盐浓度:适当降低 4、加入少许活性炭 5、控制好移栽前10天的光、温、湿环境因子 6、使试管苗从无菌向有菌逐渐过渡
第1章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构建及操作技术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接种时的无菌操作技术:
(1)对接种材料进行消毒; (2)先解开包口纸,将试管等拿成斜角,使试管口在酒 精火焰上方转动,灼烧数秒钟; (3)用灼烧过的镊子夹取外植体送入试管内,轻轻插入 或放在培养基表面; (4)接种完后,将管口在火焰上再灼烧数秒钟; (5)接种时,接种员双手不能离开工作台,不能说话、 走动和咳嗽等; (6)接种工具随时蘸95%酒精灼烧,避免交叉污染; (7)接种完毕后要清理干净并用70%酒精擦工作台。
如何选择植物组培最合适的外植体?
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所有植物细胞在理论上都具有重新形成新植株的能力,然而在同
一植物的各个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中,其形成新植株的能力因植物年龄、季节及生理状态
而有很大不同,对培养的反应也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对于组培的成功是很重要的。1. 外植体的类型
外植体可分为带芽外植体和分化组织构成的外植体两种类型。
1.1 带芽的外植体
如茎尖、侧芽、原球茎、鳞芽等,利用此类外植体进行培养有两种目的:一是诱导茎轴伸长,为此就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赤霉素;
另一个是抑制主轴发育,促进腋芽最大限度的生长,以产生丛生芽,为此则在培养基中加入
细胞分裂素。这类外植体产生植株的成功率高,而且很少发生变异,容易保存材料的优良特性。
1.2 由分化组织构成的外植体
如茎段、叶、根、花茎、花瓣、花萼、花粉、胚珠、果实等,这类外植体大多由已分化的细
胞组成,需要经过脱分化诱导出愈伤组织,再分化出芽或胚状体,然后形成新植株,因此这
里外植体形成的后代可能有变异。
2. 外植体的选择条件
2.1 外植体的部位
确定取材部位时,一方面要考虑朋友材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外植体材料经
过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是否会引起不良变异,丧失了原品种的优良性状。
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茎尖无疑是较好的取材部位,因为其形态已经基本建成,生长速度快,茎段侧芽或顶芽容易萌发,遗传性状稳定,同时也是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重要途径。但是茎尖
常常受到材料来源的限制,因此,茎段成为广泛应用的外植体材料。
而一些草本植物可以采用叶片、叶柄、花瓣等作为外植体。一些培养较困难的植物,可选取
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与建立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常用如下抗生素: 链霉素(10 mg/L)、青霉素(20mg/L)、地霉素(5mg /L)、夹竹桃霉素(20mg/L)、杆菌肽(50mg/L)、 新霉素(1mg/L)。 例如:用奥复星(氧氟沙星注射液)40~80 mg/L、 注射用的青霉素96~192 mg/L可有效抑制枣树试 管苗的细菌污染,而链霉素40~800mg/L和硫酸 庆大霉素20~60mg/L抑制枣树细菌效果不明显。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1、基因型:
再生能力 (1)、双子叶>单子叶; (2)、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3)、双子叶植物中:茄科(Solanacea);秋海棠 科(Begoni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 再生力特强;郁金香(Tulip)再生力较弱。 (4)、同一种植物中:活体(in vivo)再生力强者, 离体(in vitro)再生力也强。
• 污染估算:首次接种通常污染 率40—60% 按40%计:接种100个材料 1个材料/容器: 污染量=100X40%=40 获得量=100-40=60。 2个材料/容器: 2污染:1X40%X40%=16% 弃掉 1污染:2X40%X40%=32% 2未污染:60%X60%=36% 污染率=100-36=62% 污染量=100X62%=62 获得量=100-62=48
植物组织培养实务--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
植物组织培养实务--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
1、外植体的选择
外植体是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能够再生新植株,任何器官、任何组织、单个细胞和原生质体都可以作为外植体。但实际上,不同品种、不同器官之间的分化能力有巨大差异,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为保证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成功,选择合适的外植体是非常重要的。
(1)选择优良的种质及母株
无论是离体培养繁殖种苗,还是进行生物技术研究,培养材料的选择都要从主要的植物入手,选取性状优良的种质、特殊的基因型和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植株。尤其是进行离体快繁,只有选取优良的种质和基因型,离体快繁出来的种苗才有意义,才能转化成商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及器官或组织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培养后容易成功。
(2)选择适当的时期
组织培养选择材料时,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发育阶段,对大多数植物而言,应在其开始生长或生长旺季采样,此时材料内源激素含量高,容易分化,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快,增殖率高。若在生长末期或已进入休眠期时采样,则外植体可能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花药培养应在花粉发育到单核靠边期取材,这时比较容易形成愈伤组织。百合在春夏季采集的鳞茎、片,在不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可自由地生长、分化;而其他季节则不能。叶子花的腋芽培养,如果在1月至翌年2月间采集,则腋芽萌发非常迟缓;而在3-8月间采集,萌发的数目多,萌发速度快。
(3)选取适宜的大小
培养材料的大小根据植物种类、器官和目的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快速繁殖时叶片、花瓣等面积为5mm2,其他培养材料的大小为0.5~1.0cm。如果是胚胎培养或脱毒培养的材料,则应更小。材料太大,不易彻底消毒,污染率高;材料太小,多形成愈伤组织,甚至难以成活。
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知识及操作技术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原理
一、植物细胞全能性
一个细胞一旦沿着某一条特定的途径分化发 育后,一般不会再回复到未分化状态,但在组织 培养条件下,可能发生脱分化和再分化。 Totipotency:Each cell of a multicellular organism contains all of the genes needed to form the whole plant.
(3)肌醇
作用:适当使用肌醇,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以 及胚状体和芽的形成。对组织和细胞的繁殖、分 化有促进作用,对细胞壁的形成也有作用。 又叫环己六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使用浓度:一般为lOOmg/L,
(4)氨基酸 (almino acide)
作用:是很好的有机氮源,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 用。 种类:最常用的是甘氨酸,其他的如精氨酸、谷 氨酸,谷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等。 使用浓度:为10—200mg/L。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技术
一、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 二、培养基及制备 三、无菌技术 四、培养环境
一、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
1. 外植体的类型 分生组织 带芽外植体 胚 雌雄配子体
2. 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 取材植株预栽培 取材植株的预处理 培养材料的贮藏 外植体的预处理 外植体的消毒、灭菌 外植体的切离和接种
最新组培实验外植体选择处理及接种培养知识讲解
(3)玻璃器皿的灭菌 • 湿热灭菌法——即将玻璃器皿包扎后置入蒸汽灭菌锅中进
行高温高压灭菌,灭菌时间可延长达25min—30min。 • 干热灭菌法——即将玻璃器皿置入电热烘箱中进行灭菌。 • 煮沸灭菌——即将玻璃器皿放入水中煮沸进行灭菌。
(4)金属器械的灭菌 火焰灭菌法:即把金属器械放在95%的酒 精中浸一下,然后放在火焰上燃烧灭菌。 这一步骤应当在无菌操作过程中反复进 行。 干热灭菌法:即将拭净或烘干的金属器械用 纸包好,盛在金属盒内,放在烘箱中灭菌。
②对易污染而难灭菌的材料用多种药液交替浸泡消毒: • 一是将外植体用洗涤液充分洗净并修整干净; • 二是将材料放入75%洒精中灭菌30-60s; • 三是在1:500的Roccal B(一种商品灭菌剂名)稀释液中
浸5min; • 四是在2.5%次氯酸钠溶液中灭菌20—30min; • 五是用无菌水冲洗5次,或放入无菌的0.1mol盐酸(HCl)
超净工作台的过滤装置失效 培养用器皿的口径过大 为了减少损失,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在每个操作环节注意防 止污染的发生。
• 2.污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预防措施
• 发现污染的材料应及时处理,否则将导致培养室环境污染。 对一些特别宝贵的材料,可以取出再次进行更为严格的灭 菌,然后接入新鲜的培养基中重新培养。要处理的污染培 养瓶最好在打开瓶盖前,先集中进行高压灭菌,再清除污 染物,然后洗净备用。现就根据污染途径,阐述污染的几 种预防措施。
实验三 外植体的选择、处理及消毒
实验三、外植体的选择、处理及消毒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实验,能熟练准确配制MS培养基母液和组培室常用的化学试剂。
2、使学生能熟练准确配制培养基,并能根据实验目的设计适合的培养基配方
和熟练的掌握外植体的表面消毒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同时能设计和配制
胡萝卜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熟练掌握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基本操作技
术,进一步熟悉、规范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1、外植体的选择
外植体是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能够再生新植株,任何器官、任何组织、单个细胞和原生质体都可以作为外植体。但实际上,不同品种、不同器官之间的分化能力有巨大差异,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为保证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成功,选择合适的外植体是非常重要的。
(1)选择优良的种质及母株
无论是离体培养繁殖种苗,还是进行生物技术研究,培养材料的选择都要
从主要的植物入手,选取性状优良的种质、特殊的基因型和生长健壮的无
病虫害植株。尤其是进行离体快繁,只有选取优良的种质和基因型,离体
快繁出来的种苗才有意义,才能转化成商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及
器官或组织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培养后容易成功。
(2)选择适当的时期
组织培养选择材料时,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发育阶段,对大多数
植物而言,应在其开始生长或生长旺季采样,此时材料内源激素含量
高,容易分化,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快,增殖率高。若在生长末
期或已进入休眠期时采样,则外植体可能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花药
培养应在花粉发育到单核靠边期取材,这时比较容易形成愈伤组织。百合
第四章——组培外植体的选择及无菌操作
选取材料的大小一般在0.5-1.0cm之间。胚胎培 养或脱毒在0.5cm以下。材料太大易污染,材料太小 难于成活。
1.叶片 0.5cm×0.5cm
2.微茎尖 0.2-0.5mm
3.带节茎段 0.5-1.0cm
外植体取材方法--确定大小
二、外植体的灭菌
(一 )外植体的灭菌 原则:杀菌又不伤害活细胞。(选择消毒剂,浓度、时间)
三,组培污染原因和预防措施
1、污染原因 污染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
杂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病原菌:细菌及真菌两大类。
⑴细菌污染特点-菌斑呈黏液状,接种后1-2天发现。 污染途径: 外植体带菌
培养基及器皿灭菌不彻底 操作人员未遵守操作规程
⑵真菌污染的特点-污染部分长有不同颜色的霉菌,接种后3-10天发现。 污染途径: 周围环境不清洁 超净工作台过滤装置失效 培养瓶的口径过大
2、污染的预防措施
⑴防止材料带菌的措施 -茎尖作外植体时,进行预培养(无糖)或暗培养。无糖营养液或 自来水使枝条抽枝,以新抽嫩枝作外植体。 -晴天取材,下午取材,经日晒过可杀死部分细菌或真菌。 -接种时除去外部韧皮组织,只接内部的分生组织。
(2)外植体的灭菌 -多次灭菌法,次氯酸钠-无菌水-次氯酸钠 -多种药液交替浸泡法,肥皂水-酒精-次氯酸钠-无菌水。
1.3 材料取材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17
b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3、减轻褐变现象发生的措施
①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②合适的培养条件: ③连续转移 ④加抗氧化剂: ⑤加活性炭
18
b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三)玻璃化现象
1、定义: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 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明水渍状, 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
19
b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15
b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二)、外植体的褐变
1、定义:
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 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 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 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 材料的培养。
16
b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2、褐变的主要原因
①植物品种 ②生理状态 ③培养基成分 ④培养条件不当
第1章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构建及操作技术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一、外植体的选择: 种质优良
选材
取材的最适时期
1
植株健壮
适宜的大小
b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二、外植体灭菌
1:对材料进行预处理 2:材料表面灭菌: 1)水洗,滤纸吸干; 2)70%酒精浸30~60s; 3)用灭菌剂处理; 4)用无菌水冲洗.
பைடு நூலகம்
外植体的选取原则
• 其中,幼嫩茎尖、花蕾5分钟;老枝条7-8 分钟,如花楸50日龄实生苗幼茎0.1%的升 汞溶液浸泡10~15min,无菌水冲洗8次。涮 洗完毕,植物材料的表面灭菌就做完了, 这时的材料就可以接种了。
为什么要用无菌水涮呢? 这是因为各种消毒剂不但能杀灭微生物,也 能杀伤植物细胞,所以消毒的时间要考虑选定, 消毒后又要尽量将消毒剂对植物的影响压缩到最 低限度。
• 灭菌溶液要充分浸没材料,宁可多用些灭菌溶液, 切勿勉强在一个体积偏小的容器里灭菌很多材料。 否则,污染会大幅度增加。
表面灭菌注意事项源自文库
1、表面消毒剂对植物组织是有害的,应正确选择消毒剂的浓度 和处理时间,以减少组织的死亡。 2、在表面消毒后,必须用无菌水漂洗材料3次以上以除去残留杀 菌剂,但若用酒精消毒,则不必漂洗。
5.接种
• 把分割好的植物材料放入准备好的培养基中,叶 片、茎段、茎尖、花蕾、花托每瓶接种一块。
(三)试管苗的初代培养
• 外植体消毒灭菌后,接种到培养基上,首先要得 到无菌材料,然后逐渐促其分化和生长,这是试 管苗的第一代,称为初代培养。以后通过不断转 接试管苗,使试管苗很快扩大数量,这种不断培 养转苗的过程称为继代培养。
2.洗涤
第一步 刷洗、冲洗 • 采来的植物材料除去不用的部分,将需要的部分仔细弄干 净, 如用适当的刷子、画笔等刷洗,硬的材料可用刀刮。 • 把材料切割到适当大小,视清洁程度而异,置自来水龙头 下,流水冲洗几分钟至数小时, 易漂浮或细小的材料可用尼龙丝网袋、塑料纱窗或铜丝网 笼扎住,置烧杯中冲洗。 第二步是用洗涤剂溶液浸泡并搅动, • 洗衣粉可按每100ml水加1-2角匙的量配制,即浓度较高 为好。 • 大约浸泡5-10分钟,然后倒掉洗涤剂溶液,流水下冲洗 30-6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 与取样外植体年龄有关: 引起褐化程度的轻重常与取 样外植体组织的年龄有关, 通常是幼龄部位产生褐化 较轻,随着组织的老龄化 而褐化加重。因此,在外 植体接种时常需要剥去鳞 片和大叶片,尤其是以切 取幼嫩的芽尖或切取顶芽 分生组织(或带少量叶原 基)接种更为理想 。
材料预处理: • 在对外植体进行常规化学灭菌之前,对特殊材料进行特殊预处理,可以收到很好的 效果。例如,在对密披绒毛的枇杷幼果进行灭菌之前,先把绒毛刮去,灭菌效果很 好。对于密披绒毛的叶片,可先连枝带叶放在自来水下冲洗,去除污物后,用0.5 %Tween20浸1h(其间换新鲜液2~3次),然后进行常规灭菌,就可起到彻底杀菌 的作用。对兰花花芽常规灭菌之前,先用10%的杀藻铵(Benzalkonium Chloride) 溶液浸渍材料10min,效果很好。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5、褐变(Browning): (1)、概念:外植体在培养容器中被氧化变褐而死亡 的现象。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2)、外植体材料褐化原理:
植物组织的褐化是通过含铜的氧化酶如多酚氧化酶和 酪氨酸酶起作用所致,其作用的底物通常是酪氨酸 和邻位羟酚类化合物如绿原酸等。酶和底物在植物 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是在组织内的不同部位,当细胞 受伤或组织垂死时,酶和底物就跑到一起发生作用, 当酚被氧化为活性酸化物和环形多聚体氧化蛋白时 便形成深色化合物,这些物质又很快被氧化和变成 复杂的抑制性物质,从而导致外植体材料变褐死亡 并使培养基变褐 。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杜鹃花 ‘Rhodoendron’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2、根据母株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阶段选择:
年 龄 生长 童年期 转变年期 开花 成年期
阶段发育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2、根据母株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阶段选择:
植株的生长与发育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5)、内源菌防治: 植物组织培养中对材料只能进行表面灭菌, 而对材料组织内部所带的细菌往往难 以对付。 1. 表面污染与内源污染的区别: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 常见内源菌:芽孢杆菌(rod bacteria)为主,尤其是 Bacilus licheniformis 和B.subtilis (“white ghost”)。 真菌中主要是镰刀菌(Fusarium)、轮枝孢菌(Verticillium)、 瓶霉菌(Phialophora)和丝核菌(Rhizoctonia)。 • 内源菌的检测:通常情况下,通过观察培养瓶就可看到 一些污染的迹象;但是对于生长缓慢的细菌或内生菌来 说,仅靠肉眼观察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指示培养,即采 用微生物特别容易生长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让外植体 上的微生物快速生长,然后予以鉴定[培养基中加入蛋白 胨(peptone)、胰蛋白胨(trypone)或酵母汁(YE)]。
2、根据母株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阶段选择:
年 龄 或 幼 化 程 度
外 植 体 建 立
阶 段 发 育
外 植 体 建 立
母株年龄和幼化程度与外植体建立
母株阶段发育与外植体建立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杜鹃花 ‘van Weerden Poelman’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6)、特殊污染源: 污染中特别注意一种呈乳白色的细菌污染,这种 细菌为芽孢杆菌。法国林木育种协会鉴定为迟 缓芽孢杆菌(Bacilluslenlus),它外被荚膜,耐 高温,一般灭菌剂难以杀死。它可以随培养材 料、用具等传播;它可出现在培养基表面,或 呈滴形云雾状存在于培养基内。 若出现应及时淘汰污染源,并对所用过的器皿和 用具进行严格高温灭菌处理。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 抗生素对植物材料的毒性因植物类型不同差异很大,因 此,用植物离体培养进行基本的测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 一步。由于植物毒性影响或抗生素渗透性差,在处理污 染实验中,抗生素对分离组织也可能失效。了解抗生素 对细菌和植物二者的效应,是消除污染和保护培养物的 关键。 • 此外,抗生素常作为预防污染作用而加入到培养基中, 或者在已鉴定出细菌污染的情况下,用于抑制细菌生长 或消灭细菌。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在中性培养基(pH6.5— 7.5)中比常规状态提高许多,而在酸性条件下则失效, 而且抗生素具有热敏感性,不能采用高温高压灭菌,只 能采用过滤灭菌的方法加入培养基。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1)、产生污染的因素: ①外植体:通常多年生的木本材料比一二年生的草本材料带菌多; 老的材料比幼嫩的带菌多;田间生长的材料比温室的带菌多; 带泥土的材料比清洁的带菌多。一年中以雨季的材料带菌多, 一天中以中午阳光最强时的材料带菌少。 ②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压力、时间和正确使用情况, 以及过滤灭菌中过滤膜孔径、过滤灭菌器械的灭菌处理、过滤 灭菌操作等均影响培养基的灭菌效果。 ③操作环节:接种室是否清洁、干燥、密闭,是否经常用紫外线 灯照射、甲醛熏蒸、70%酒精喷雾杀菌等,操作是否等熟练。 ④培养环境:培养室要求清洁、密闭。每天用70%酒精喷雾除菌、 降尘,每周用少量甲醛熏蒸灭菌。如有空气过滤装置效果更好。 培养室相对湿度太高时,污染加重。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 单独使用一种抗生素,通常效果很差,几种抗生素 的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协同增益作用,但有时也可 能使个别药物相互作用而失效。几种高浓度杀菌剂 配合使用很可能对植物有毒害。 • 对于某一特定细菌,确定抗生素的最低杀菌剂量是 很重要的,这种最低剂量可以通过不同浓度的抗生 素与细菌进行液体共同培养来确定。若找到有效浓 度,则在实验处理前就可确定对植物材料的毒性范 围。
4、污染(Infection)
能否有效地控制微生物污染是植物离体培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技术 之一。对于离体培养的探索性研究实验,污染会导致实验失败; 对于大规模的离体繁殖生产来说,污染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生产厂家都十分重视微生物污染问 题。 植物离体培养中的污染可分为外植体、培养基、无菌操作和培养 环境四个方面。其中培养基和无菌操作方面的污染,目前已得 到十分有效的控制。外植体方面污染最复杂,也最难控制,其 可能是细菌引起的,也可能是真菌引起的;微生物可能是附生 性的,也可能是内生性的。近年来,国外较重视各种微生物的 鉴定,并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这方面 的研究进展较快。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常用如下抗生素: 链霉素(10 mg/L)、青霉素(20mg/L)、地霉素(5mg /L)、夹竹桃霉素(20mg/L)、杆菌肽(50mg/L)、 新霉素(1mg/L)。 例如:用奥复星(氧氟沙星注射液)40~80 mg/L、 注射用的青霉素96~192 mg/L可有效抑制枣树试 管苗的细菌污染,而链霉素40~800mg/L和硫酸 庆大霉素20~60mg/L抑制枣树细菌效果不明显。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4)、附生菌控制:
• 采用化学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杀死附生菌,但是一些较特殊的外植体材料,如密披绒 毛的叶片或幼果、花芽或带苞片的叶芽,附生菌可能潜伏在外植体上,无法彻底清 除。这时,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附生菌。 取材来源: • 从保护条件下生长的植株上取材,可有效地控制微生物污染。保护条件指温室、培 养箱、生长室等。从温室、培养箱里取材,可有效减少附生菌的群体数量。从栽培 于温室中的植株上取材和从露地取材相比,前者污染率更低。 • 所取植株的生长土壤,是组织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如果采用温室栽培,事先 应进行土壤灭菌。此外,灌溉水也可能成为污染源。取材于用过滤水和用缄市饮用 水灌溉的植株,前者大大降低了微生物污染.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1、主要任务:成功的将外植
体建立在试管中。
2、主要技术环节:
(1)、外植体的选择 (2)、外植体的消毒 (3)、培养基的选择、配制 (4)、外植体消毒与接种
3、关键问题:
(1)、污染(Infection) (2)、褐变(Browning)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3 个材料/容器: 污染率=100-(60%)3=78.4% 污染量=100X78.4%=79 获得量= 100X(60%)3= 21 4 个材料/容器: 获得量= 100X(60%)4=13 5 个材料/容器: 获得量= 100X(60%)5=8 • 防止污染的对策: 小容器、多数量、尽量分散、相 互隔离
• 污染估算:首次接种通常污染 率40—60% 按40%计:接种100个材料 1个材料/容器: 污染量=100X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0%=40 获得量=100-40=60。 2个材料/容器: 2污染:1X40%X40%=16% 弃掉 1污染:2X40%X40%=32% 2未污染:60%X60%=36% 污染率=100-36=62% 污染量=100X62%=62 获得量=100-62=48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2)、污染的防止: • 母株保护:保持母株清洁,减少喷 灌。温室种植,喷施杀菌(虫)剂, 减少病原菌含量。 • 材料选择:选取生长发育健壮,病 虫危害少的材料。 • 严格清洗、消毒与无菌操作。 • 小容器、分散接种。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3)、污染估算及对策: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4、根据外植体的大小选择:
外 植 体 大 小
外 植 体 建 立
外植体大小与外植体建立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3、根据时间和季节取材
生 长 物 质 含 量
抑 制 物 质 含 量
时间或季节
时间或季节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3、根据时间和季节取材
取材时间 取材时间
物 质 含 量
抑制物质
生长物质
时间或季节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4、根据母株位置选择:
具原基结构的外植体:茎尖、 侧芽、原球茎、鳞芽、分生 组织 不具原基结构的外植体:根、 茎、叶、花、果等器官,需要 脱分化。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防止方法: • 在培养基中加入抗 生素。 • 利用茎尖培养。 • 利用无菌材料。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抗生素防治内源菌: • 外植体顶芽培养发现的污染、不同采收期外植体存 在的污染和表面彻底消毒后的细菌污染都可能是内 生菌造成的。内生菌的污染,无论用何种表面消毒 方法都不能彻底消除,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进行 间接防治处理。 • 选用适当的抗生素特别重要。理想的抗生素应该具 备以下特性:可溶性、稳定性、不受pH高低和培养 基差异的影响、无边界效应、广谱性、杀菌性、不 产生抗性诱导、既廉价又对人体无害。
第三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建立
(3)、褐化发生的可能因素: • 与组培植物品种有关: 不同的植物种与品种之间常有很大差异,有人 把此归结为基因型的不同。一般来说,植物 材料中单宁类和多种羟酚类化合物的含量高, 易引起外植体材料的严重褐化。多数木本植 物比草本植物易引起褐化,多年生草本植物 比一年生草本植物易引起褐化 。
根据细胞全能性学说,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 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都能再生出一个 新植株。但是,要使每个细胞的全能性都 表现出来,在目前还是不易做到的事。因 而,外植体(初始培养物)的选择非常重 要。
第二节 外植体(培养物)的选择
1、基因型:
再生能力 (1)、双子叶>单子叶; (2)、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3)、双子叶植物中:茄科(Solanacea);秋海棠 科(Begoni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 再生力特强;郁金香(Tulip)再生力较弱。 (4)、同一种植物中:活体(in vivo)再生力强者, 离体(in vitro)再生力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