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探究

合集下载

船载雷达海杂波去除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船载雷达海杂波去除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船载雷达海杂波去除算法研究及其应用船载雷达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观测设备,可以用于海洋探测、海情监测、船舶导航等领域。

然而,在使用船载雷达进行海洋探测时,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往往会受到海杂波的干扰,从而影响了雷达的探测效果。

因此,如何准确去除海杂波的干扰,是船载雷达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1. 船载雷达海杂波的特征船载雷达海杂波是由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所引起的一种干扰,其特征是具有很宽的频率带宽、强度不均、杂乱无章、且随着时空变化而不断变化。

船载雷达常见的海杂波有以下几种类型:(1)表面波干扰:由于海洋表面的波浪运动而形成的一种干扰,在船载雷达的探测过程中,经常会被误判为目标信号。

(2)散射干扰:由海水中颗粒、气泡等物质所产生的散射信号,会与真实目标信号混淆在一起。

(3)多径干扰:由于雷达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反射、散射、绕射等多种路径,形成的一种多径信号干扰。

这些海杂波干扰会严重影响到船载雷达的探测效果,降低探测率和定位精度,因此需要研究相应的处理算法来去除海杂波干扰。

2. 船载雷达海杂波去除算法研究现状目前,船载雷达海杂波去除算法主要包括滤波算法、时域积分算法、小波变换算法等。

其中,滤波算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去除海杂波的手段,它采用滤波器对雷达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使得海杂波信号在滤波过程中被抑制,从而去除海杂波的干扰。

滤波算法主要分为线性滤波算法和非线性滤波算法两种类型。

线性滤波算法包括平均滤波、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等,它们都具有简单、易实现的优点,但是其去除海杂波的效果并不理想。

非线性滤波算法则主要包括自适应中值滤波、小波变换滤波等,这类算法可以自适应地根据海杂波的特征进行处理,从而更好地去除干扰。

除了滤波算法外,时域积分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海杂波去除算法。

该算法主要是通过时域上对信号进行积分,从而去除杂波的一种方法。

时域积分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高频干扰,但是其对低频干扰的抑制效果不是太好。

小波变换算法则是近年来研究比较热门的一种海杂波去除算法。

船载风廓线雷达试验与分析

船载风廓线雷达试验与分析

风廓 线雷达 能较 好地 反 映冷 空气前 区的风 向、 力 变化 , 风 与实现 传 真 图吻合较 好 。
关 键词 : 廓 线 ; 空 气过 境 ; 风 冷 试验 ; 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9 9 4 TP 5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60 9 2 1 ) 40 0 —3 1 0 —0 X(0 1 0 —0 60
Ke r s: nd p o ie; o d ar t a s tp oc s e pe i e ; n l i y wo d wi — r fl c l i r n i r e s; x rm nt a a yss
0 引 言
风廓 线雷 达是 一种 遥测 高空水 平风 风 向和风
参考文献:
[1]Wa gT IA auainrs tn pi l c t l — n . strt ei ato t a si io o s c n ln
9 ) 随降水 . 程 , 0/ 尾 9 6 过 出现低 值 的降水过程 占全部
降水 过程的 6 % , 5 而且 包括 了绝 大多 数大 雨过 程 ,
海 面边 界层 风廓 线 的探 测 , 为一 种 新 型 仪 器 其 作 应 用 的还 比较少 。本文 针对 一次 冷空 气过 境过 程 对船载 风廓 线雷 达 进 行 了探 测 试 验 , 过 与 实 况 通
传 真 图对 比分析 , 为船 载 风 廓 线 雷达 使 用 与 推 广 提供借 鉴 。
d t c i e tf hi bo ne wi — o i a r d i g a c d a rt a i r e s, h s p pe na y e h e e ton t s ors p r nd pr fl r da urn ol i r nstp oc s t i a ra l s s t e e

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

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

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是用来描述海浪对船舶的运动造成的多普勒效应的数学模型。

多普勒效应是指物体在移动时发出的频率与接收端接收到的频率不同的现象。

在海洋测量领域中,船体受到海浪的作用会使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多普勒效应。

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主要是用来计算海浪的多普勒效应对雷达船的回波频谱的影响。

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的基础是多普勒效应公式,该公式描述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接收到的频率与发射时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海洋测量中,多普勒效应公式可以表示为:f = fc(1+V/c)其中f是接收到的频率,fc是发射时的频率,V是物体在垂直于接收器方向上的相对速度,c是光速。

基于多普勒效应公式,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可以表示为:S(f) = σ(w) * G(f, w)其中S(f)是雷达回波频谱,σ(w)是海洋波谱,G(f, w)是雷达接收函数。

海洋波谱是描述海浪频率谱分布的函数,它可以看作是一个描述海洋波浪分布的能量谱函数。

在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中,海洋波谱σ(w)可以表示为:σ(w) = A * w^-5exp(-Bw^-4)其中A和B是系数,w是波长。

雷达接收函数G(f, w)是描述雷达接收能力的函数,它包括两个部分:雷达天线指向对角线和接收器响应函数。

在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中,雷达接收函数G(f, w)可以表示为:G(f, w) = (1 + cos^2θ) / (2√2πσ_fr)exp(-[f - (fc + 2Vcosθ/c)]^2/2σ_fr^2)其中θ是雷达与波向之间的角度,σ_fr是雷达的带宽,fc是雷达发射的频率。

该函数可以描述雷达在不同波向下的接收能力,同时也考虑到了雷达带宽的影响。

综上所述,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是一个基于多普勒效应公式、海洋波谱和雷达接收函数的数学模型。

它可以用来计算海浪对雷达回波频谱的影响,以提高海洋测量和航海安全性能的能力。

浅析船用雷达和AIS的综合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

浅析船用雷达和AIS的综合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

船用导航雷达和AIS综合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摘要:船用导航雷达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两部重要的助航仪器,本文分析了导航雷达和AIS在单独使用时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并指出二者在综合应用中所表现出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针对其局限性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导航雷达、AIS、综合应用目前,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航运业迅猛发展,船舶数量急剧增加,于此同时海难、海损事故也随之增加,给广大海员的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和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加强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船舶间、船岸间信息的充分、快速、准确交换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一、船用导航雷达的功能和特点1.雷达在应用中的优势伴随船舶数量的激增,船舶碰撞事故的事故率也居高不下,因此,如何实现船舶间的协调行动,避免船舶碰撞就显得异常重要。

雷达作为船舶避碰的主要助航仪器,从出现至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雷达是自主式导航设备,可以扫描到海面上的具有一定大小的物标并将其回波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从而将海面上物表和本船的相对位置关系清晰显示,让操作者获得较为全面的交通形式图像。

通过对物标船的标绘,可以判断物标船和本船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更可以求取避让措施,核实避让行动的效果。

传统的船舶避碰是用眼睛实际观察周围船舶的运动态势,进而凭借经验采取改向或变速措施来实现船舶间的安全避让。

不难发现,传统的避让方法受受能见度的影响较大,比如海上大雾天气,航海员仅凭肉眼能观测到的距离大大减小,有时会减小到几十米,就不能实现安全航行的目标。

而有了雷达就大不相同,雷达受能见度影响小,精度高(30米左右),决策时间短(通过雷达自动标绘仪—ARPA跟踪物标并求取避让措施仅需3-5分钟时间),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0—20海里,驾驶员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

另一方面,当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时,在避让行动中得雷达观测信息可以作为海事调查的证据,给海事处理也带来了很大方便。

2.雷达在应用中的局限性尽管雷达在应用中有上述的优势,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船舶雷达盲区实验报告

船舶雷达盲区实验报告

船舶雷达盲区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船舶雷达的盲区现象,并对盲区范围进行测量和分析。

2. 实验设备- 船舶雷达装置- 测量工具(比如测量尺、角度测量仪等)- 海上实验场地(如船舶或模拟场地)3. 实验原理船舶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远距离目标侦测和导航的装置。

然而,由于电磁波传播的特性,雷达在某些区域内无法实现有效的探测,这被称为盲区。

船舶雷达的盲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反射物的高度:船舶雷达主要是通过探测目标的反射信号进行测量,因此,物体在船舶雷达波束下的高度越低,就越容易出现盲区。

2. 地平线:雷达波束在地平线以上具有最佳探测效果,而地平线以下则容易形成盲区。

3. 电磁波的衍射和散射:电磁波在穿过物体、海浪等介质时会发生衍射和散射,这也会造成雷达盲区的出现。

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在海上或模拟场地上设置实验装置,保证良好的视野和安全条件。

4.2 测量盲区范围1. 将船舶雷达装置调整到合适的工作频率和功率。

2. 将目标物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和高度上,远离雷达设备。

3.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目标物与雷达装置的距离和角度。

4. 记录下目标物在不同位置下的探测结果,特别注意是否存在盲区区域。

4.3 盲区分析1. 根据实验记录,绘制出目标物与雷达装置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图像。

2. 根据图像分析,确定盲区的范围和特点。

5. 实验结果及讨论根据实验步骤中测量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目标物与雷达之间的距离-角度图像。

通过观察图像,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盲区现象。

首先,我们注意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区域(角度为负值)存在较大的盲区范围。

这是由于地平线以下的物体高度较低,反射信号较弱,所以雷达无法有效探测到这部分区域。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在雷达装置与目标物的水平线上也存在盲区。

这可能是由于电磁波在目标物和海浪等介质上发生衍射和散射,导致信号被消散而无法被雷达接收到。

除了上述的主要盲区外,实验还可能发现其他一些细微的盲区现象,这可能受到海浪、目标物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船用雷达与定位与导航

船用雷达与定位与导航
实时监测船只位置、航速、航向等信息,确保船舶安 全航行。
雷达导航系统
探测障碍物
利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探测周围 障碍物,提供实时、准确的距离
和方位信息。
气象监测
雷达系统可以监测海洋气象信息, 如风向、风速、海浪等,为航行提 供参考。
自动避障
通过雷达探测周围障碍物,自动调 整航向和航速,避免碰撞事故。
惯性导航系统
船用雷达的应用场景
船用雷达广泛应用于船舶导航、避碰、气象观测和海洋调查等领域。在船舶导航中,雷达可以帮助船员探测周围的目标,避 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在避碰中,雷达可以实时监测周围船舶的动态,为船舶提供安全航行的信息。在气象观测中,雷达可以探测降雨、风向和风 速等信息,为航行提供气象保障。在海洋调查中,雷达可以用于探测海底地形、水深和流速等信息,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数 据支持。
标准化和互操作性
为了促进集成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提高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05 安全与法规考虑
安全与法规考虑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雷达设备的合规性
船用雷达设备必须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性 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使用船用雷达设备时,应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 校准。
船用雷达与定位与导航
目录
• 船用雷达系统 • 定位系统 • 导航系统 • 船用雷达与定位与导航的集成应用 • 安全与法规考虑
01 船用雷达系统
船用雷达工作原理
船用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 回来的信号来探测目标,根据目标距 离、方位和高度等信息,形成雷达图 像。
雷达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气象、海 浪等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对接收到 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去噪等处理 ,以提高探测精度。

星载雷达波谱仪反演海浪谱的精度研究

星载雷达波谱仪反演海浪谱的精度研究

像 与真实 的海 浪 具 有 非 线 性 的关 系 , 由图 像 提 取 海浪谱 并 不 直 观 ; AR观 测 受 限 于 海 面 的 运 动 特 S
性 和 海 浪 的 波 长 , 非 所 有 海 况 都 能 成 像 ; 于 并 由
于 1 5 . 的海 浪谱 信息 。 . ~2 0m
真 实孔 径雷 达 波谱 仪是 一种较 新 的遥感 仪 器 ,
时 海 浪谱 观 测 的 能量 误 差 . 种 方 法 的 结 果 一致 。 对 于 给 定 的 海 浪 条 件 , 量 误 差 小 于 2 。 两 能 0 关 键 词 :雷 达 波 谱 仪 ; 浪 谱 ; 度 指 标 ; 量 误 差 海 精 能
中图 分 类号 : 7 2 1 TP 3 .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2 34 9 ( O 0 0 — 0 90 0 5 1 3 2 1 ) 50 0 —8
数据 和现 场 观测 数 据 , 明 R 证 0w S测 量 的 海 浪 谱
与浮标 测 量 的海 浪 谱 相 当 吻合 。Ha sr ¨ 利 ] ue 等
同化 一般 都 是 基 于波 浪谱 的 总 能 量 , 忽 略 了谱 而 的具 体参 数 , 因此 需 要 假 定 波 浪 特 性 。对 于 全球 性 的海浪 预 测 , 要 卫 星 遥 感 技 术 提 供 大 尺 度 海 需
第 3 2卷
5删

3 .
Se t m b r2 0 pe e 01
21 O 0年 9川
A CT A ( (EA N ( I( GI )、 ) ) CA NI SI CA
星 载 雷 达 波 谱 仪 反 演 海 浪 谱 的精 度 研 究
1 引 言

《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范文

《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范文

《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在海洋监测、海洋环境探测以及海上目标识别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海面环境的复杂性和船载平台的运动特性,雷达在探测目标时常常会受到海浪、风力等因素的干扰,导致目标定位不准确,进而影响探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

二、地波超视距雷达基本原理及特点地波超视距雷达利用地波传播特性,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

其基本原理是: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地面传播过程中,会形成反射回波,当回波被雷达接收后,即可对目标进行定位和识别。

该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全天候工作、探测距离远等特点。

然而,由于海面环境的复杂性和船载平台的运动特性,雷达的运动补偿问题成为了影响探测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运动补偿方法研究针对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的目标探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运动补偿方法。

该方法通过集成GPS、IMU等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测船载平台的运动状态,进而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数据进行运动补偿处理。

3.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首先,通过GPS传感器获取船载平台的实时位置和速度信息,同时利用IMU传感器获取平台的姿态和角速度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有效地反映船载平台的运动状态,为后续的运动补偿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3.2 运动补偿处理根据多传感器融合得到的数据,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数据进行运动补偿处理。

具体方法包括:通过对平台姿态和角速度的估算,消除回波数据中的姿态抖动;利用GPS数据对回波数据进行地理位置校正,消除由于船只漂移和海流等因素引起的目标定位偏差。

经过上述处理后,可以有效提高雷达探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运动补偿方法的实际效果,我们在实际海况下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运动补偿处理后,雷达的探测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航海雷达实验报告.

航海雷达实验报告.

实验一船用雷达开关机及主要按钮内容:一.控制电源的开关1.1船电闸刀(SHIP’S POWER SWITCH)船电闸刀开关设在雷达电源间或机舱配电间。

此开关合上后,雷达各分机的加热电阻即通电,用于潮湿天气时加温或驱潮。

当显示器上的雷达电源开关合上时,加热电阻即断电。

在干热天气又不用雷达或在雷达机内进行维修保养时,应拉开船电闸刀。

1.2雷达电源开关(RADAR POWER SWITCH)该开关设在显示器面板上,用于控制雷达中频电源通断,一般有三个位置:1)关(OFF):整个电源切断。

2)预备(STAND-BY):各分机低压电源供电,此时除发射机特高压电源外,全机已供电。

3)发射(ON):低压供电3 min~5 min,使磁控管阴极充分预热后置该开关于"ON’’位置,此时发射机加上特高压,开始发射。

注意:当雷达短时间不用时,应将开关扳回到"STAND 一BY”位置,处于热备用状态。

有的雷达在"ON”位置又分为短、长(SHORT—LONG)两档,以切换脉冲宽度1.3天线开关(SCANNER POWER;ANTENNA POWER)该开关在显示器面板上,用来控制天线驱动电机电源的通断。

接通前应先检查天线上有无障碍。

切断前应先将屏幕“亮度”钮反时针旋到底。

有的雷达天线开关与雷达电源开关同轴安装。

有的雷达在“预备”位置时天线即旋转。

有的雷达则在“发射”位置时天线才旋转,显示器才能调出扫描线。

天线驱动电机的电源常用船电而非中频电,在安装或维修时应予注意。

二、调节图像质量的控钮1.亮度(BRILIAANCE;INTENSITY)该控钮用来调整扫描线的亮度。

开关机前或转换量程前,应先关至最小,开机后应调到扫描线刚见未见。

2.聚焦(FOCUS)该控钮用来调整屏上光点的粗细。

应调到固定距标圈最细、图像清晰为止。

3.增益(GAIN)该控钮用来调整接收机中放放大量,以控制回波和杂波的强弱。

应调到屏上杂波斑点刚见未见,但在观测远距离弱回波时可适当增大。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探究课件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探究课件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海浪生成机制
通过船载雷达观测不同海域的海浪数据,可以研究海浪的生成机制和传播规律,深入了解 海洋动力学的奥秘。
研究海洋环流和潮汐
结合船载雷达观测的海浪数据和海洋环流模型,可以研究海洋环流和潮汐的变化规律,为 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支持。
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02
该技术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海 面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经过处 理和分析,获取海浪的高度、周 期、方向等信息。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发展历程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海洋科学研究。
随着雷达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成 为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逐渐与卫星遥感相结合,实 现了大范围、连续的海浪观测。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的重要性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对于海洋 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监测、海洋 灾害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该技术能够提供实时的海浪信息 ,帮助科学家和预报员了解海洋 环境状况,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
智能化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雷达回波数据的快速、自动处 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船载雷达与卫星遥感的结合
通过结合船载雷达和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全面、连 续观测,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05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在实际应用中
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数据处理与解析的复杂性
由于海浪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对雷达回波数据的处理和解析面临较 大挑战,需要发展高效和精确的数据处理算法。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探究课件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探究课件
变化规律。
海洋灾害预警
通过对海面波浪的实时监测,船 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可以为海洋 灾害预警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支持,有助于降低灾害损失。
海洋工程
在海洋工程建设、海上石油平台 、海上风电等领域,船载雷达观 测海浪技术可以为工程设计和安 全运营提供关键的海面波浪信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ERA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是一种利用雷 达波束探测海面波浪的现代技术手段 。
特点
具有实时性、高精度、远距离探测等 优势,能够获取海面波浪的详细信息 ,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灾害预警和 海洋工程等领域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始阶段
多模式观测能力
未来船载雷达将具备更多观测模式,如同时获取海浪的高 度、速度、方向等信息,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数 据支持。
实时数据处理
通过与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的结合,船载雷达能够实现实 时数据处理和分析,及时为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监测提供 决策依据。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与其他海洋观测技术的融合
与卫星遥感技术的融合
20世纪50年代,雷达技术 的出现为海浪观测提供了 新的手段。
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雷达 技术的不断进步,船载雷 达观测海浪技术逐渐成熟 。
成熟阶段
21世纪初,随着遥感技术 的广泛应用,船载雷达观 测海浪技术得到了广泛应 用和推广。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的应用场景
海洋科学研究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技术为海洋科 学家提供了研究海浪的动力学、 统计学等方面的重要数据,有助 于深入了解海洋系统的复杂性和

舰载相控阵雷达的用途

舰载相控阵雷达的用途

舰载相控阵雷达的用途舰载相控阵雷达是舰船上常见的一种雷达设备,它采用相控阵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扫描、远距离探测、高精度目标跟踪等功能。

舰载相控阵雷达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海上巡逻、目标监视、导弹防御、空中交通管制等。

下面我就舰载相控阵雷达的主要用途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舰载相控阵雷达可以用于实现海上巡逻监视。

舰船在海上行驶时,需要对周围的目标进行监视和探测,以保障舰船的安全。

相比传统的雷达,相控阵雷达具有较大的探测范围和快速扫描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提升海上巡逻的效果。

其次,舰载相控阵雷达可以用于目标跟踪和导航引导。

当舰船需要跟踪某个目标时,相控阵雷达可以实现精确的目标定位和跟踪,辅助舰船进行航行和作战决策。

相控阵雷达的高精度和快速反应速度,可以提供给舰船详尽的目标信息,帮助舰船进行准确的目标追踪和射击。

此外,舰载相控阵雷达还可以用于导弹防御。

在现代战争中,导弹袭击是一种常见的威胁。

相控阵雷达可以实时探测并追踪来袭的导弹,提供给舰船及时的预警信息。

同时,相控阵雷达具有快速扫描和多目标跟踪的能力,可以同时追踪多个目标,并快速计算出最佳的防御方案,为舰船提供有效的导弹防御能力。

另外,舰载相控阵雷达还可以用于空中交通管制。

当舰船在海上进行空中飞行器的起降或巡逻任务时,需要对空中交通进行监控和管制。

相控阵雷达具有高精度的目标跟踪能力,可以实时探测和跟踪空中飞行器,提供给舰船准确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以确保船舶和飞行器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碰撞事故发生。

最后,舰载相控阵雷达还可以用于海上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

相控阵雷达可以探测大气中的湿度、温度、风向等参数,帮助舰船预测和监测气象变化,提供给舰船重要的气象信息。

此外,相控阵雷达还可以监测海洋中的浪高、风浪方向和海浪能量等参数,为舰船提供海况预报,以确保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总结起来,舰载相控阵雷达具有多种应用领域,包括海上巡逻监视、目标跟踪和导航引导、导弹防御、空中交通管制、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等。

《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范文

《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范文

《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以下简称为“地波雷达”)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电磁波反射进行远距离目标探测的雷达系统。

在海洋环境中,由于船只和地形的复杂运动,以及地球曲率、海浪、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波雷达在目标探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运动补偿技术是提高雷达探测精度和稳定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以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

二、地波雷达运动补偿的重要性地波雷达通过地面反射信号来探测目标,因此其性能受到地球曲率、海浪、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此外,船只的摇晃和地形的不规则运动也会对雷达探测的精度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为了减小这些因素对雷达性能的影响,需要进行运动补偿。

运动补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消除船只自身运动引起的系统误差;二是纠正目标运动产生的回波畸变。

通过运动补偿技术,可以提高地波雷达的探测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海上航行、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

三、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运动补偿方法研究针对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的运动补偿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的运动补偿方法。

该方法通过集成惯性测量单元(IMU)、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多种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测船只的姿态和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对船只运动的精确估计和补偿。

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利用IMU、GPS等传感器实时采集船只的姿态和位置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运动估计: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等算法对船只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估计。

该步骤中,需要考虑地球曲率、海浪、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 回波畸变校正:根据运动估计结果,对回波信号进行畸变校正。

通过将回波信号与船只运动信息相结合,实现对回波信号的精确校正,从而消除目标运动产生的回波畸变。

4. 融合与输出:将校正后的回波信号与原始雷达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探测结果。

海浪观测经验总结

海浪观测经验总结

海浪观测经验总结引言海浪观测是海洋科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于海洋气象、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浪观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洋波浪的特征、发展趋势,进而为海洋工程设计、海上作业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总结海浪观测的经验,包括观测方法、工具和数据处理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1. 海浪观测方法海浪观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目测观测、遥感观测和浮标观测。

1.1 目测观测目测观测是最简单、最直观的海浪观测方法。

观测人员可以通过目测海面波浪的高度、周期、形状等特征来评估海浪的情况。

这种方法对于海上作业、沿海旅游等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其主观性较强,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局限性。

1.2 遥感观测遥感观测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海面波浪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遥感观测工具包括卫星、雷达等。

通过遥感观测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海浪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然而,由于设备成本高昂,遥感观测方法在海浪观测中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1.3 浮标观测浮标观测是一种常用的实地观测方法。

通过在海上放置浮标并记录浮标在海浪作用下的运动,可以获取海浪的相关信息。

浮标观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2. 海浪观测工具海浪观测需要借助一些专用工具来进行观测和记录。

以下是常用的海浪观测工具:2.1 测高仪测高仪是用来测量海浪高度的工具。

常见的测高仪有浮标式测高仪和压阻式测高仪等。

测高仪的准确性对于海浪观测至关重要,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测高仪时应特别注意。

2.2 浮标浮标是用来记录海浪波动情况的重要工具。

浮标通常由浮球和传感器组成,通过记录浮标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来获取海浪的信息。

常见的浮标有浮子浮标、浮子压力浮标等。

2.3 遥感设备遥感设备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海浪观测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遥感设备包括卫星、雷达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海浪的实时信息,能够实现远程、全球范围的海浪观测。

3. 海浪观测数据处理技巧海浪观测获取到的原始数据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巡逻船的声纳与雷达系统技术研究

巡逻船的声纳与雷达系统技术研究

巡逻船的声纳与雷达系统技术研究巡逻船作为海上执法或边防巡逻的重要工具,其声纳与雷达系统技术研究备受关注。

声纳与雷达系统在巡逻船上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水下和水面目标的追踪、识别和监测,提高巡逻船的巡逻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巡逻船的声纳与雷达系统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巡逻船的水面监测能力。

声纳系统是巡逻船上常用的水下探测技术之一。

通过发射、接收声波来探测和识别水下目标,实现对海底地形、潜艇和水雷等的探测。

巡逻船的声纳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负责发射和接收声波信号,信号处理器负责对接收到的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而显示器则用于显示分析结果。

巡逻船上的雷达系统主要用于水面目标的监测和识别。

雷达系统通过发射电磁波来探测和跟踪水面目标,如船只、飞机和浮标等。

与声纳系统相比,雷达系统能够实现更远距离的探测,并且不受水下环境的影响。

雷达系统由发射和接收模块、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发射和接收模块负责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处理器负责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显示器用于显示分析结果。

在巡逻船的声纳与雷达系统技术研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探测范围和准确度的提升。

巡逻船在海上执行任务时,需要能够准确地探测到远距离的水下和水面目标,并能够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

其次是抗干扰和抗干涉能力的提高。

在海上环境中,巡逻船的声纳与雷达系统常常面临来自海浪、风浪和其他船只等干扰因素,因此需要提供抗干扰和抗干涉的技术手段。

另外,巡逻船的声纳与雷达系统还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和自动化控制的能力,以应对紧急情况和快速变化的海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声纳与雷达系统技术。

其中之一是利用多波束技术提高探测范围和准确度。

多波束技术可以通过同时发射多个声波或电磁波束来实现对多个方向目标的同时探测,从而大大提高探测的范围和准确度。

另一方面,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和抗干涉能力。

船舶雷达问题研究报告

船舶雷达问题研究报告

船舶雷达问题研究报告1. 引言船舶雷达是一种重要的导航设备,广泛应用于船舶领域。

然而,船舶雷达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船舶雷达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船舶雷达常见问题2.1 目标探测问题在船舶雷达的使用中,常常遇到目标探测问题。

由于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包括海浪、雾、雨等因素的影响,船舶雷达难以准确地探测到目标。

常见的问题包括目标虚警、漏报等。

2.2 数据处理问题船舶雷达采集到的海洋数据通常庞大而复杂,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

然而,由于数据处理算法的复杂性和海上环境的不确定性,船舶雷达数据的处理常常存在问题,比如数据丢失、处理延迟等。

2.3 抗干扰能力问题在船舶雷达的使用中,经常遭遇干扰问题。

包括雷达图像的杂波、信号干扰等,这些干扰会影响船舶雷达的性能和可靠性。

3. 船舶雷达问题的解决方案3.1 目标探测问题解决方案目标探测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雷达天线和发射机,提高波束的方向性和增益,增加目标信号的接收灵敏度。

•引入先进的滤波算法,过滤掉一些无关的噪声和杂波信号,减少虚警的发生。

•结合其他船舶导航设备,如GPS、惯性导航系统等,提高目标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数据处理问题解决方案数据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引入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存储设备,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优化数据处理算法,减少计算复杂度和存储空间占用。

•制定合理的数据处理策略,根据船舶雷达数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的数据压缩和抽取。

3.3 抗干扰能力问题解决方案抗干扰能力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添加合适的抗干扰电路,对雷达接收机进行改进,提高抗干扰能力。

•采用频率扫描技术,通过对频谱的扫描来检测和抑制干扰信号。

•引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和去噪处理,增强对目标信号的识别能力。

4. 结论船舶雷达作为一种重要的导航设备,在目标探测、数据处理和抗干扰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船载X波段测波雷达有效波高的误差分析

船载X波段测波雷达有效波高的误差分析

一段时间内存在较大误差。在 2017年 12月 6日 10:00至 17:00期间,相比于人工目测值,雷达测
得的有效波高值持续偏低。通过分析现场的天气与环境状况,并且对比相同海况下未受降雨影响
和受到降雨影响时不同时刻的二维海浪谱,发现该段时间内因有降雨且能见度低,导致雷达测量的
海浪谱能量异常偏低,信噪比 SNR异常偏低造成 X波段雷达测得的有效波高值异常偏低。在
本研究采用的比测数据分为 3组。第一组比测 数据为 2017年 12月 4日至 7日船舶在南海作业期 间测波雷达的有效波高数据和人工目测数据;第二 组比测数据为 2018年 4月 11日 06:00至 09:00船 舶途经 5号大浮标 (26°59′50″N,121°00′07″E)期 间,测波雷达的有效波高数据和大浮标数据;第三组 比测数据为 2018年 4月 11日 09:30至 13:30船舶 途经 4号大浮标(26°17′23″N,120°42′55″E)期间, 测波雷达的有效波高数据和大浮标的数据。
大浮标的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布放在 台湾海峡的水文气象浮标。大浮标的有效波高数据 每 10min一组,但是只有整点和半点的数据是独立 的,其他点数据为插值出来的(例如 09:10、09:20的 数据和 09:00的数据完全相同;09:40、09:50的数 据和 09:30的数据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只采用整 点和半点的数据用于比较。 1.4 数据的匹配规则
由 X波段测波雷达的测波原理可知,有效波高 的测量和信噪比 SNR有着直接的关系[5]。降雨降 雪,同频干扰,目标物的反射等外部因素,以及雷达
反演过程中使用带通滤波器的带宽大小等内部因 素,都会对测量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 [12] 本研究所 采用的是由德国 GKSS实验室研制的搭载 X波段测 波雷达的 WaMoSII二代海浪监测系统,虽然有对降 雨干扰的抑制以及对噪声的带通滤波,但是在实际 观测期间仍会出现阶段性较大偏差。在 2017年 12 月 6日 10:00至 17:00期间,人工目测发现实际海 浪较大,但雷达测得信噪比较小导致雷达测得有效 波高值异常偏低;在 2018年 4月 11日途经大浮标 期间,由大浮标的有效波高测值可知海浪较小,但雷 达测得信噪比较大导致雷达测得有效波高值异常偏 高;本研究通过对 2次实际观测期间出现的有效波 高异常偏低和偏高进行详细的误差分析,找到误差 产生的可能原因。

海洋水文观测海浪观测目测法和仪器法详细介绍

海洋水文观测海浪观测目测法和仪器法详细介绍

海洋水文观测海浪观测目测法和仪器法详细介绍目测法是通过观察海洋表面的现象和特征进行水文观测的方法,这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测量方法。

目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观测方法。

第一种是利用观测员直接观察海浪特征进行测量,如利用目测方法分别测量波高、波周期和波长。

其中波高是指波浪顶部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波周期是指两个相邻波浪顶部通过其中一点所需的时间;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波浪顶部之间的水平距离。

测量时,观测员一般站在船舷或岸边,利用目测手段,通过直接观察波浪的特征并估计数值。

第二种是利用浮标、航标等固定设施进行测量,如测量海面的涨退和涨干的周期与幅度。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长期观测,通过记录固定设施上标志物的位置变化来进行测量。

浮标和航标会随着涨退和涨干的周期进行上升和下降,观测员可以通过观察标志物的变化来估算涨退和涨干的周期和幅度。

仪器法是利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海洋水文观测的方法,常用的仪器包括浮标、声纳、雷达等。

仪器法的优点是观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进行长期连续观测。

浮标是一种常用的水文观测仪器,通过将浮标投放到海洋中,利用浮标上安装的传感器测量海洋水文要素。

浮标可以通过测量设备记录海洋表面的波高、波周期等水文要素的变化。

声纳是一种用于测量海洋底部形态和水深的仪器。

它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测量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并根据声速来计算出水体的深度。

声纳可以用于测量浅海和深海的水深信息。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测量的仪器,它可以测量海洋表面的风速、降雨量、波高等水文要素。

通过利用雷达接收和发射的电磁波的特性,可以获得水文要素的相关数据。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仪器用于测量海洋水文要素,如气象球、CTD仪器等。

这些仪器可以在海洋水文观测中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数据,为海洋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之,海洋水文观测是通过目测法和仪器法对海洋水文要素进行观测和测量,以获取海洋环境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

目测法通过直接观察波浪特征以及浮标等设施的变化,进行波高、波周期等水文要素的估计;仪器法则通过使用浮标、声纳、雷达等专业设备进行准确测量。

《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范文

《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范文

《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以下简称为“地波雷达”)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电磁波反射特性进行远距离目标探测的雷达系统。

由于海况复杂,船载地波雷达在目标探测过程中常常受到船舶自身运动的影响,导致目标位置信息产生偏差,影响探测精度。

因此,针对船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探测中的运动补偿方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并探讨地波雷达在目标探测中运动补偿的原理及方法,以期提高探测精度和可靠性。

二、地波雷达原理及运动影响分析地波雷达利用低频电磁波在地表形成的反射进行目标探测,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容易受到船舶运动的影响。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产生的摇摆、颠簸等运动,会导致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产生多普勒频移和相位变化,从而影响目标的位置信息。

因此,对船舶运动进行准确补偿是提高地波雷达目标探测精度的关键。

三、运动补偿方法研究为了减小船舶运动对地波雷达目标探测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以下几种运动补偿方法:1. 动力学模型补偿法动力学模型补偿法是通过建立船舶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将船舶的运动状态参数(如航速、航向、摇摆角度等)引入到雷达数据处理中,对回波信号进行实时补偿。

该方法需要精确的船舶运动状态参数,因此通常需要配备高精度的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2. 空间滤波法空间滤波法是通过在雷达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空间滤波器,对回波信号进行空间滤波处理,以消除船舶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和相位变化。

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实时性好的优点,但需要合理选择滤波器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补偿效果。

3. 动态校正法动态校正法是一种基于实时校正的补偿方法,通过在雷达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动态校正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实时校正,以消除船舶运动的影响。

该方法可以适应不同的海况和船舶运动状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四、实验验证与分析为了验证上述运动补偿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实验验证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动力学模型补偿法和空间滤波法在特定条件下均能取得较好的补偿效果,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偿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浪图像分析
对海浪可以用一个二维谱进行描述,某时某地海洋波 浪场的所有统计特征均可从谱函数中获取.从高分辨率的 雷达图像能够测量海浪谱.从雷达图像获取海浪谱较为复
杂,国际上许多研究者在这方面作过研究。可把雷达海浪
回波信号看作一个空间的二维数列.为了提取海浪信息(波 长、波高、波向、波速),必须将二维的海浪回波图像数据 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进行分析。 即二维傅立叶变换。
海浪观测的对象主要指的是风浪和涌浪
风浪:由风直接作用而引起, 波型不规则,背风面较陡,迎风 面较平缓,波峰较大,4到5级风 时,波峰翻倒破碎,出现白浪。 传播方向大都和风向一致。
涌浪:在风力甚小或无风水域 中依靠惯性维持。波型较规则 ,波面圆滑,波面平坦,无破 碎现象,周期大于原来风浪的 周期,来源的波系叠加也可以 形成。
他手段来确定海浪的传播方向;
三、是非线性效应导致SAR图像谱在方位上存在 高波数截断,截断波数之后有信息丢失; 四、沿距离向传播的海浪,它的SAR图像谱存在 “双峰”现象;
五、极化方式和雷达视向对星载SAR海浪成像没
有明显影响.ຫໍສະໝຸດ 雷达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小型高效的船载雷达技术的进步 为工程使用雷达技术远距离观测海浪提供了条件,我国研制了 海浪雷达图像测量纪录仪,将船载雷达观测的海浪图像数字化, 便于计算机处理.船载雷达对海面以3.2 S的更新率直接获得 实口径的高分辨率海浪雷达图像;以20 MHz的采样速率对海浪 雷达回波作高速A/D变换,并采用雷达图像处理技术得到雷达 海浪数值图;进行空间滤波技术处理,得到雷达海浪模式图; 采用二维波谱分析和数据处理,计算出海浪主要参数,包括波 向、波高、周期、波速等.在渤海、黄海进行的现场观测试验 中,结合同步实测海浪数据,采用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对比,结 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我们在国内首次研制 的雷达海浪监测技术系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 景.
(1)浪图像进行处理分析提取海浪要素的方法是可 行的、有效的。 (2)船载雷达海浪测量和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全天候、 全天时、实时、快捷、较大海域范围内的海浪要素测 量。 (3)由自行研制的海浪雷达图像测量记录仪得到的 高分辨率数字化海浪图像具有足够的海浪要素信息, 满足海浪谱分析的要求。
的高分辨率海浪雷达回波图像进行海浪分析方面
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 年来我国研究者在利用星载SAR观测海浪现象方面 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但距工程应用尚有 一段距离.国内外的海洋遥感学家在研究SAR的海 浪成像中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星载SAR成像过程中速度调制是最主要的调 制机制; 二、星载SAR图像谱相对海浪谱有180°的方向 模糊,需通过对成像海区海浪概况的了解或通过其
船载雷达观测海浪探究
海浪:指周期为几秒至几十秒的由于风传输给海面能量 引起的波动现象。是海水运动形式之一,它的产生是
外力、重力与海水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浪、涌浪、近岸浪、内波、潮汐波、海啸、风暴潮。
风浪:
涌浪:
由风直接作用而引起的水面波动称为风浪。
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波浪或由于当地的风力急剧减小、风向
此外,海浪有时还会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港、航道,造成 淤塞等灾害。
海浪促进海水上下层混合,使混合后水层富有氧气, 满足海中鱼类和其他动植物需要; 波浪发电; 海上冲浪;
葡萄牙的“海蛇”海浪发电 站
世界首座商用波浪能发电厂
自1978年美国首次在Seasat卫星上装载合成
孔径雷达(SAR)以来,国际上在利用星载SAR获得
巨浪可引起海上船舶倾覆、折断和触礁,摧毁海上平台, 对海上运输和施工、渔业捕捞、海上军事活动等带来很大的 灾害。 巨浪可摧毁沿海的堤岸、海塘、码头、海水养殖设施等各 类海工建筑物。海浪对沿岸工程设施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 二次巨浪来袭可能会破坏整个港口的设施。据测量,近岸浪 对海岸的压力,可达到每平方米30~50吨。据记载,在一 次大风暴中,巨浪曾把1370吨重的混凝土块移动了10米, 20吨的重物也被它从4米深的海底抛到了岸上。巨浪冲击海 岸能激起60-70米高的水柱。
改变或风平息后遗留的波浪均称涌浪。
近岸浪:风浪或涌浪传至浅水或近岸区后,因受地形影响发生一系
列变化。 内波: 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处而产生的波动。
潮汐波:由于天体引潮力作用所产生的波动。
海啸: 象。 由于海底或海岸附近发生的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形成的波动。
风暴潮:由于气象原因,如台风,强风暴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