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2013届高考历史教学质量自测试题
2013届高考历史教学质量自测试题(四)试卷整理人:徐春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藏经》、《荷马史诗》B、《旧约全书》、《古兰经》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D、《古兰经》、《荷马史诗》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
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
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B、专制君主C、等级君主D、立宪君主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
广东省佛山市2013届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一)试题岳麓版
2013年某某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2.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
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B.“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C.“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13.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14.1912年清帝下诏退位,几百字退位诏书,主要说了三件事:第一,顺应民意,避免战乱宣布退位。
第二,结束帝制,建立某某立宪政体。
第三,由袁世凯组建临时某某政府。
这说明了A.妥协其实是一种历史智慧 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清帝退位类似禅让制 D.新政权保留了君主地位15.甲午战争之前20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约为七百三十万元。
甲午战争后6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共为七十九个,其资本总额为一千七百多万元。
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是A.小农经济彻底破产 B.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清政府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 D.洋务企业丧失了垄断地位16.1923年3月,苏联向孙某某提供了200万墨西哥银元的经济援助,并支援了武器,派遣了政治和军事顾问。
孙某某对他们下达的主要任务是:“按苏联模式组建军队,建立北伐桥头堡。
”这表明当时A.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B.国民党放弃旧三某某义C.孙某某开始走社会主义道路 D.国民党为统一中国作准备17.(中国)国民经济部门基本建设投资(以%计)A.1953—1957年轻工业、农业投资比重接近是因为实行了农轻重协调发展政策B.1958—1962年重工业投资比重大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政策的结果C.1963—1965年农业投资比重加大与解决三年经济困难的经验教训有关D.1953—1963年轻工业投资比重不断下降是因为其他工业品丰富18.某某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2013届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共两大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指定的位置。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总分45分。
1. 中世纪西欧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赏赐给贵族,贵族再分割采邑封给自己的附庸,层层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级。
可见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的( )A .中央集权制度B .宗法制度C .分封制度D .封建制度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
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②秦朝实行分封制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③④3.南朝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编著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4.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5.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创立陶片放逐法B.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C.发放“观剧津贴”,鼓励观赏戏剧D.只承认少数人的公民权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称:“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材料表明罗马法A.巩固罗马的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是私有制社会法律的总结,推动法学研究C.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D.为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7.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四川省泸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四川省沪州市高2010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留。
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2.第I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对该记载理解最准确的是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2.《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
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
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
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④相权的不断加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据道光七年版《(四川)南江县志·棉布谣》:乾隆时“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鬟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
”歌谣反映的社会现象不包括A.四川地区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B.四川地区纺织品远销江浙地区C.四川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很发达D.四川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律主要的进步性在于A.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B.消除了贵族与平民矛盾C.调解了罗马与被征服民族关系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2013年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历史
2013年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2013.3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时间l00分钟,满分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本试卷不上交。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l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旨日:《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司马谈认为六家共同的目标是A.达到天下太平治世B.维护等级秩序C.为统治者出谋划策D.实现君民共治3.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
”这种现象最早是在A.春秋战国B.汉朝C.隋朝D.唐朝4.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③二府三司制④元朝的一省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D.②③5.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
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
陕西省西安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能力试题说明:①本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②本试题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③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④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写清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王国维说:“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
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
”这表明A.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B.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C.周代在承继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D.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25.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6.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B.能够参与中央决策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D.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27.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提倡国人虚心向两方学习C.主张世界各国和平相处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28.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29.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
云南省昆明市2013届高三历史3月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某某某某市2013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某某号、某某、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24.《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
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这实质上表明当时A.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B.诸侯权力增强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25.《汉书》分析某一政策“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该政策的作用是A.稳某某周政治秩序B.削弱周天子权威C.加强中央集权 D.扩大诸侯王权力26.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B.汉唐C.明清D.近代时期27.《明史》载:“万历时,其国(意大利亚)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
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
第二曰欧罗巴洲,中凡七十余国,而意大利亚居其一……”材料说明A.明朝实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B.中国人自居世界中心的观念得到改变C.利玛窦给中国带来新的世界观念D.《万国全图》指引了X和远航28.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员李步云界定了这样两个概念:“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而言的,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以此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法制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B.法治只能与某某制度相契合C.法治必须以法制为基础D.法制侧重静态,法治侧重动态29.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人们经常断言汉语中没有关于‘自由’的词汇,但令人惊奇的事实是,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
浙江省绍兴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绍兴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试卷共页,2大题,26小题。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纸相应位置上。
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实行一种维护贵族统治的制度,它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组织,经过变质和扩大而成。
以下对这一制度叙述正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权力,其余诸子被排斥于统治集团之外B.这一制度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维系统治秩序C.形成了“天子—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制度D.郡县制实行后这一制度在中国开始消失2.“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下列言论与该观点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
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
”这里记载的“州”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B.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C.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D.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4.史载:“冶铁者为排吹炭,今激水鼓之也。
”创造这项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是A.战国的李冰B.战国的郑国C.东汉的杜诗D.元代的王祯5.《唐大和尚东征传》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指马来半岛、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等舶,不知其数。
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
其舶深六七丈。
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指欧洲人)、赤蛮(指非洲人)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
”下列对这一史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一记载可说明:连接中欧的“丝绸之路”在唐朝开始出现B.这一史料可用于证明:唐代的商业经济和对外贸易比较发达C.当时实行严格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此记载当属后人伪造D.这一史料证明:海外贸易税是唐朝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6.清初的军机处原来并非国家正式机关,无公署,办公的“值房”仅有板屋几间,后来才改建瓦屋。
2013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一)
2013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据考证图1是商朝武丁时期甲骨。
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是涉及北方部族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
该图反映出A.商朝神权与王权结合B.天人感应的神权色彩C.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D.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2.下表为秦至唐末宣城地方行政建制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朝代建置名称历史沿革地方体制秦设鄣郡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汉设丹阳郡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辖县十七。
公元139年分设宣城郡。
西汉郡国并行。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唐设置宣州武德三年(620年)改郡为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州。
领县九。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古代宣城一直以丹阳命名B.从秦至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古代地方体制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D.古代政治制度变化无常曲折反复3.《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
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
”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4.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贸易路线是从非洲到美洲再到亚洲B.加速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资本积累C.“三角贸易”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工业革命使奴隶贸易越来越猖獗5.一位近代法国作家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
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消失。
”与此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归来,被南方“独立”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临时”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对袁世凯争夺总统权力的退让B.革命党民主共和的精神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高尚品质D.中华民国政权的不稳定7.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8.1971年中国领导人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推动了被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福建省厦门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l中的人物为后世所称颂,主要是因为他A.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B.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C.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D.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一主张应出自先秦“百家”中的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以下汉字及其书写材料,按其盛行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4.“近侍的逐步政务官化,或称御用机构逐步演化成中枢机构,是传统政治体制运行机制的一大特点。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秦朝三公B.西汉中朝C.唐朝六部D.元朝行省5.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看,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攫取特权B.倾销商品C.掠夺原料D.资本输出6.今年三月十九丑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60周年纪念日,厦门市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
下列同学对其两个纲领共同点的评价,正确的是A.体现了农民的诉求B.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7A.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迅速膨胀B.民族资本发展得益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扶持C.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D.民族资本发展速度快于官僚资本8.张之洞在《劝学篇》中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他所说的“新学”不可能包括A.西方政治制度 B.西洋生产工艺C.外国历史知识D.近代科学技术9.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废天理”等七大罪状,致使“四万万人半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
济南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
2013年1月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说明:练习满分100分,训练时间90分钟。
练习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3页,选项按要求涂在答题卡,第Ⅱ卷为第4页至第6页。
按要求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
“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
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A.地方的封疆大吏B.中央朝廷的重臣C.皇帝的内侍人员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2.法国史学家菲利普·内莫在《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中提出:“罗马人创造了西方意义上的人本身。
”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说法的是A.罗马法维护了贵族的利益B.罗马法界定并保护了私有财产权C.罗马法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D.罗马法开创了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3.近代启蒙思想家一直宣称人民是权力的源泉。
这一思想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A.实行联邦制B.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C.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D.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4.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显明的时代气息。
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A.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D.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5.右图是我军缴获的国民党新六军下级军官李涤生日记。
该日记可能写于A.1946年B.1947年C.1948年D.1949年6.右图为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数目标表。
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A.我国恢复人大政协制度B.我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C.我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备D.我国走上依法治国道路7.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说:“……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湖北省荆州市2013高三历史3月第二次质量检查试题版
荆州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II)历史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相应的地方。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II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题由学生保存。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1904年2月,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说:“窃尝论之,西方阿利安人种之自治力,其发达故最早,即吾中国人之地方自治,宜亦不弱于彼。
顾彼何以能组成一国家而我不能?则彼之所发达者,市制之自治也;而我所发达者,族制之自治也。
”这里梁启超旨在强调A.封建家长制阻碍民众自由发展B.中国人具有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C.中西方基层社会结构差异明显D.生产方式是社会组织的决定力量25.据史载,汉代每年“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廷尉劳勉之,以劝其后。
负多尤为殿者,于后曹别责,以纠怠慢也”,称作上计。
材料表明汉代政府建立上计制度的目的是A.监察郡国B.考核官吏与澄清吏治C.开展社会救济D.征收赋税26.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譬如扇子只是一个扇子,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才放下时便只是一个道理;及摇动时,亦只是这一个道理。
”在此,朱熹主张A .感知是先验的、第一性的 B.物质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C.形而下的扇子是具体的存在D.理是先于物质存在的实体27.据统计,在明中叶问世的小说“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近七十篇,“三言”“二拍”如此铺张的笔墨描写“市井细民”的现象说明了A. 西学东渐促进了“俗文学”的繁荣 B.商品经济促进了市民文学的兴盛C.文学摆脱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束缚D.城市市民阶层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28.清顺治十七年上谕:“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著严行禁止。
福建省三明市2013届高三历史5月质检检测试题人民版
2013年某某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历史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
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O.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A.祭祖扫墓B.踏青游玩C.农业生产D.政治清明14.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这一记载表明A.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D.部分草市发展为城镇15.黄仁字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B.“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C.“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XD.“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16.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维新派和革命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C.顽固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和维新派17.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这两年中,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②二者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本国政府③二者都改变了中国的政体④后者更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8.胡适曾提出“五鬼闹中华”之说,认为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这“五鬼”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敌人;而梁漱溟等人则认为中国的仇敌是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后来将这三者概括为“三座大山”。
广东省汕头市2013届高三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附答案)
汕头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一)历史2013.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
第Ⅱ卷6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粘贴好条形码。
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
这种制度是指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B.三省六部制度C.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D.科举选官制度13.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该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14.英国学者罗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传统文化有三个显著特征。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用表意符号书写而非拼音文字B.崇尚道德伦理而非宗教信仰C.用科举文士理政而非世袭贵族D.崇尚通俗艺术而非高雅艺术15.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崇尚红色而忌讳白色,但是晚清民初以后“通都大邑之女子,无不穿一套缟素(白色)衣裳矣。
”这种变化主要受A.经济水平的影响B.民族危亡的影响C.民族工业的影响D.西洋风尚的影响16.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历史3月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黄冈市2013年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能力测试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1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 本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第I卷140分,第II卷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3. 请将笫I卷和第II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5题140分)24. 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屐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25. 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淸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A.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26,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
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A.以商业职能为主B.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商业限制被打破27. 王安石提出“贤者,鞠以立性者也;圣人,尽性以至诚者也;神生于性,性生于诚.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 “心外无物”B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 “天地为万物之本”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28. “(淸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渝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口递添,月一换。
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朿,每半月为一包……均贵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也”。
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A.防止了大臣专权B.强化了君主专制C.取代了内阁权力D.扩大了统治基础29. 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笹告天下,到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A.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胼D.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30.1900—一1920年,中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 %,近代工业只占14 %, 1920年,中S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 84 % ,传统产业占92. 16 %。
广东省佛山市2013届高三历史普通高考教学质量检测(二)试题(含解析)人民版
2013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题2013.4本试卷共11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能够发现汉初的三位中央高官除萧何外均是贫民出身,他们能够取得官位既非凭借血缘世袭,也非依靠显赫的家世门第,更非由地方官推荐,而是凭借在与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这三人能够成为国家忠臣依据的是军功爵制,答案选B。
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13.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
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说明儒释道三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而佛教地位较为突出,此种现象能够说明当时佛教极为兴盛,地位崇高,结合史实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故答案选B,A项佛教刚开始进入中国,C项佛道兴盛,儒学遭遇极大挑战,D宋代儒学积极吸收佛道思想从而形成程朱理学,地位更加稳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为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3.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文明成果出自两河流域地区的是A. 《摩诃婆罗多》B. 帕特农神庙C. 《吉尔伽美什》D. 狮身人面像2.某考古队在雅典公民大会遗址处发掘出如图所示文物,文物上刻有某些人的名字。
对这些文物的分析,正确的是A.它可作为古代雅典直接民主的证据 B.这些文物全部出自于梭伦改革时期C.陶片上有名字的人都要被放逐国外 D.陶片上刻的不可能是执政官的名字3.《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它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B.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C.它是由平民起草制定的法律 D.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4.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
下列对当时的欧洲社会权力结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A.国王高高在上,市民与贵族屈居其下 B.国王与贵族权力处于至高无上地位C.教皇与贵族相互联合以共同对付国王 D.国王借助等级代表会议来实施统治5.《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是A.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B.春秋时诸侯争霸C.周王室对诸侯已失去控制 D.周代分封制崩溃6.有学者在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7.北魏孝文帝亲政后,主动推行汉化政策,反映了A.提高鲜卑民族自身素质的需要 B.满足游牧民族发展畜牧业的需要C.出于笼络利用汉族地主的目的 D.北方少数民族适应农耕文明的需要8.唐朝时期,有两位学者发表对“秦国统一天下,但享国十五年即亡”的看法。
萧瑀认为:秦并六国后,罢诸侯置太守,故二世而亡;柳宗元认为秦之亡是“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以下对两位学者的观点评价正确的是A.两人的看法相同,都认为秦代因过于暴虐无道而导致速亡B.两人的看法相同,都认为秦代因废除封建体制而导致速亡C.两人的看法不同,萧否定秦行封建,柳则肯定秦实行封建D.两人的看法不同,萧否定秦行郡县,而柳未否定秦行郡县9.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
”他所描述的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军功授爵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0.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注:阻塞),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A.行中书省 B.三省制 C.中书省 D.内阁制12.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13.“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
”这种情形发生在A.罗马帝国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14.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①资本主义萌芽②文艺复兴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宗教改革运动15.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
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迅速扩展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争夺世界霸权加剧16.英国17-18世纪的圈地运动在剥夺农民土地的同时也引发了农业的革命性变化,圈地运动的实质是A.促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B.促使谷物种植与畜牧业结合C.促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D.为工业革命提供原料和市场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了主导地位18.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
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
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这番话的实质是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与英国在全球进行商业竞争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D.推行殖民扩张,控制全世界19.课堂上同学们进行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专题报告时,讨论起照片和绘画两种资料的价值。
以下观点最为合理的是甲:照片是科技产品,不会造假,是过去的真实翻版乙:绘画是画家所作,只要不虚构,就是过去的重现丙:照片和绘画并非是当时人留下的作品,都不可信丁:照片和绘画都不等于过去,只是通往过去的路径A.甲 B.乙 C.丙 D.丁20.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
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 .③①②④B .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D .③④①②21.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群雄竞起”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权力真空 B .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C .美国失去对全球事务主导作用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2.以下图片是20世纪初期在天津海河两岸拍摄的老照片。
根据所学,请你判断海河西岸类似西洋风格的建筑最早可能出现在海河西岸 海河东岸A .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甲午战争后D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 23.下列是各国在华商船航行吨位表(单位:千吨)下述根据数据变化反映甲午中日战争后情况的结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中国商船在与帝国主义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B .英国商船在对华航运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 C .战后美、日、德向老牌英帝国发起严重挑战 D .战后美、日、德在华商船航运势力迅速扩大24.有人称清朝1901-1905年的新政是“第二次洋务运动”,这是因为 A .新政是以学西方为内容的自救运动 B .新政促进了清朝政治经济的现代化 C .新政措施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改革 D .新政没有提出发展实业的具体措施② ③ ④①25.有学者说:这场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这场运动是指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26.梁启超对“史学革命”所做的贡献,不包括A.批判旧史学,反对把史书写成帝王谱牒B.强调借用西方学说探讨社会进化之理论C.提出研究历史要探求历史发展规律D.强调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历史27.直接导致右图中所示宣言发表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8.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9.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
下列两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土改后农民分配土地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①保护了农民利益②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③改变了经营方式④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0.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
”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 B.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 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本性,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B.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后,必然处于挨打受欺的地位C.工业革命提高了西方列强的社会生产力,使其具有征服能力D.西方列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时,东方国家还在继续闭关锁国32.“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
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
……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社会背景是A.同文馆的创办不适合中国社会需要 B. 新学体制与传统教育制度相抵触C. 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D. 封建传统势力和思想观念的阻扰33.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清楚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其等级观念根深蒂固34.下列哪一项与右图所示漫画《梅开三度》最为贴切?A.中国与美国、日本的关系走上正轨B.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正在发生变化C.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D.多极化趋势形成,中美日是重要组成部分35.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以下解释中,合乎美国历史的有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 中世纪西欧(12分) 材料一:中世纪年表中世纪,500-1500500 1000 1300 1500中世纪早期中世纪中期中世纪晚期材料二: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