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西风胡杨》示范教案设计优质精品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3)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特点。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深情的赞美。
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悟,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胡杨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2、说说观看图片后的感受,导入第一段。
(二) 直观体验,了解胡杨之美。
1、自由朗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3800平方千米”和“30多万平方千米”他们相差多少,你能用数学知识“算一算”吗?4课件出示比例图,学生直观感受胡杨林面积和沙漠面积的差距。
(三)品味文本,领略胡杨之“最”。
1、快速朗读课文2、3、4自然段,思考:胡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2、学生汇报胡杨的特点,教师板书。
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画一画”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作者都抓住了那些方面来写胡杨的这个特点?(2)学生汇报,互相补充。
教师适时介绍写法特点。
(3)感情朗读。
4、总结第二段写法。
(1)、我们学习这一段时是怎样学习的?(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出学习方法:“找特点----品析词句----找写法----感情朗读”5、运用总结出的学法自学3、4自然段、汇报时,教师引导总结出每个自然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技巧。
6、课件出示3张能概括胡杨特点的图片,学生欣赏,然后带着敬佩、赞美的情感有感情地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细读悟情,体会胡杨之“悲”。
1、导语:胡杨曾孕育了大片绿地,然而今天他为什么变成了这副样子呢?2、默读5、6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写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自由汇报,互相补充订正。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理解“西域文明、塔里木、罗布泊、楼兰、龟兹”等词语。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风胡杨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风胡杨篇一:《西风胡杨》教案【引入课题】一、问句:1、你们有没有见过胡杨树?2、听说在中国西北有一种神奇的树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3、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话吗:“风从塞外来,神州第一楼。
”是什么意思呢?4、你们最近看过电影《战狼2》吗?里面的场景,让你想到了什么?【讲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胡杨林的位置、形成原因、胡杨树的形态特征以及胡杨林的生态价值;明白祖国的西北既有沙漠的荒芜与贫瘠,又有人民的喜悦和奋斗。
【教学重点】了解胡杨的著名景点古浪、张掖,了解胡杨的生态价值,了解胡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切身感受习得的知识能为自己的生活和祖国的繁荣做出一些贡献。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胡杨林的生态价值。
【课前预习】让学生阅读教材P13,预习此课的相关内容,并简单了解一下课文的背景与内容,为下一课的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1、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今天的课程。
2、呈现图片“胡杨树林”,让学生目测图片中的不同之处,并根据不同之处发表自己的看法。
3、出示胡杨树的“基本形态特征”P14,解释胡杨树的特征和树冠的样子。
4、让学生听教师朗读课文,并画出难燃树皮的样子。
二、阅读理解1、每组选出一位同学,读完P14-P17的文章,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让学生回答一下关于胡杨的问题,并加深对胡杨林的印象。
三、联想策略1、结合胡杨林的特点,做一道口算题,如构思、设置、出题等,提高计算能力,培养细心认真的习惯。
2、以《我的祖国》为背景和引子,和学生谈一下祖国巨大的疆土面积,然后再让学生发挥,说一说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想去,是什么让你对那里产生了好奇心等等。
四、辅助教具1、P14-P17的胡杨课文2、胡杨树的图片3、难燃树皮的图片4、胡杨树的植株图5、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胡杨有关的海报、画册、模型等等。
五、学生实践体验1、组织学生看胡杨的宣传片,让学生深入了解西北大好沙漠上的胡杨林。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西风胡杨》。
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如“西风”、“胡杨”、“沙漠”等。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通过写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对自然环境中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产生敬佩之情。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西风胡杨》是一首描绘沙漠中胡杨树坚强生命力的诗歌。
诗歌通过对西风和胡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中生命力的敬佩之情。
2.2 生词和短语:西风:指秋天或冬天的干燥冷风。
胡杨: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树木,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沙漠:指干燥缺水的沙质地带,生存环境恶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提问他们是否知道哪些树木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
引入课文《西风胡杨》,让学生猜测课文中的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木。
3.2 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如课文讲述了什么,胡杨树有哪些特点等。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胡杨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3.3 表达与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胡杨树的印象和感受,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朗读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西风胡杨》,加强语音和语调的感知能力。
4.2 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短文,可以描述胡杨树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其象征意义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如朗读、回答问题、讨论等,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朗读作业和写作作业的质量,评价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西风胡杨》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西风胡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西风胡杨》,使学生了解西北大漠的自然环境和胡杨树的形象,并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加深学生对五年级下册《西风胡杨》这一文化素材的认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西风胡杨》,认识西北大漠的自然环境和胡杨树,并通过阅读理解,理解课文中的意义。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胡杨树的形象。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西风胡杨》的课件、PPT和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阅读课文,并准备好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西风胡杨》这一课文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20分钟)•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胡杨树是什么样的树?–胡杨树为什么能够生长在西北大漠中?–为什么胡杨树被称为“战士树”?–课文中提到的“西风”有何象征意义?•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跟学生进行讨论并给予正确答案。
3. 课文分析与解读(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并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语言表达练习(20分钟)•学生就课文中胡杨树的形象进行描写,可以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个人完成。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写,教师给予点评和改进建议。
5. 拓展延伸(15分钟)•学生自行查找关于胡杨树的资料,并撰写一篇短文,可包括胡杨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历史渊源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西风胡杨》这一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练习,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自主查询资料、撰写短文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词和短语。
(3)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西风胡杨》。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胡杨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简要介绍胡杨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对胡杨树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3. 生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学生朗读并跟读。
(2)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3)学生运用生词和短语进行造句练习。
4. 复述课文:(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抄写并记忆生词和短语。
2. 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短文,可以是自己对胡杨树的感受,或者是关于胡杨树的故事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生词掌握情况:通过造句练习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课文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语文教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
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
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句子:它们 让给 ,让给 ,让给 而将 留给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的多
读几遍。
2、指名学生独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语文 S 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语文教案(2)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 千年不朽。②它们生前 死后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学习 5、6 自然段) 。
1、指名朗读 5、6 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语文 S 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语文教案
语文 S 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
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 的热爱、赞扬之情。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五、布置作业。
语文 S 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语文教案(3)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
资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第19卷《西风胡杨》精品课程公开课教学
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掌握12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前四段自然段落,并背诵其中一段自然段落2、3和4;
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感受作者对胡杨的喜爱和
赞美;
4、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5、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2.学术状况分析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一般都不太重视预习,自主学习能力差,对于一篇课文的字、词、句、篇的认识、理解都建立在老师的引导下,综合阅读能力差。
相对于这篇课文来说,学生
对于胡杨和关于课文中提到的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都是陌生的。
学生理解作者
的写作意图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和难点
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掌握12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前四段自然段落,并背诵其中一段自然段落2、3和4;
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感受作者对胡杨的喜爱和
赞美;
4.1.2学时重点
了解胡杨的特点和作者对胡杨的热爱,理解文本中深奥的句子。
4.1.3学时难点
1.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动情地朗读最胡杨。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胡杨树的特点及其所在的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胡杨树的生活环境。
(2)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来表现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感受胡杨树的坚韧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来表现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胡杨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胡杨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胡杨树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讨论胡杨树的特点及其所在的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他们对胡杨树坚韧精神的感悟。
(2)教师引导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spirit of persisting in adversity demonstrated the poplar trees and share their own experiences or observations related to persistence.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描绘一幅胡杨树的画,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3. 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胡杨树的感悟。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9 西风胡杨教案
1 西 风 胡 杨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
[句导读:开篇交代了胡杨悠久的历史和生长的环境。
“只生在沙漠”表明胡杨生的长环境很艰苦,是沙漠植物。
]2[①本句指出了胡杨的哪些特征?]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
[②“全世界百分之九十”说明了什么?]3我去过塔里木。
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mǎ)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
[句导读: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胡杨林,二者相互映衬。
作者4长,6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❶的流沙❷,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
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shì)度的炙(zhì)热中耸(sǒnɡ)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suǐ)的斑斑盐碱(jiǎn ),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句导读:介绍了胡杨的生长特点,从中“我”感受到胡杨能适应沙漠恶劣的环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它能生存一亿三千万年的原因。
]7[⑤胡杨林不怕炙热和严寒的原因是什么?]段导读:指出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杨,是最无私的树。
[⑥本句又指出了胡杨的一个什么特点?]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yún )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
[⑦胡杨1☜ 2①生存环境是沙漠,生存历史悠久。
3②说明了胡杨的主要生长地点比较集中。
4③说明了胡杨林生长的恶劣环境,赞扬其顽强的生命力。
5④坚韧。
6 ❶漂移: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❷流沙:沙漠中被风吹动转移不定的散沙。
7⑤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
⑥无私。
⑦说明了其无私的精神。
为“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提供保护,说明了什么?]8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cuī)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⑧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段导读:指出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西风胡杨》。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西风胡杨》,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顽强,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胡杨树的精神,即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西风胡杨》的内容简介:课文《西风胡杨》是一首描绘胡杨树的诗歌,通过描绘胡杨树在风沙中的坚韧和不屈,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树的敬仰之情。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西风胡杨》,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胡杨树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胡杨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对胡杨树的兴趣。
3.2 朗读和背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西风胡杨》,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进行背诵练习。
3.3 词语解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通过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并进行例句展示和运用。
3.4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模仿练习。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西风胡杨》的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选择一个词语或句子进行书写练习,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4.2 课堂作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篇小作文,展示自己对胡杨树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风胡杨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西风胡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西风胡杨的特点,理解西风胡杨的形象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课文中把握重点,提取信息。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西风胡杨的故事,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西风胡杨的特点和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风胡杨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2.教具:多媒体投影仪3.环境准备:教室黑板、桌椅、学生课桌上摆放好教材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西风胡杨的图片,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西风胡杨,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跟着教材朗读课文《西风胡杨》。
3. 分组阅读(15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分派一个小节的内容,让他们同组合作阅读文本并总结该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每组汇报自己的阅读结果,并与其他组探讨比较。
4. 整体理解(15分钟)•整体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西风胡杨的特点和意义。
5. 情感教育(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西风胡杨的象征意义,与学生讨论西风胡杨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西风胡杨的情感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西风胡杨的特点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产生了关注。
教学中采用了分组阅读和整体理解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习惯。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胡杨树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胡杨树的赞美之情。
将课文主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胡杨树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生长特点,从而引出课题《西风胡杨》。
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课堂讨论课文描绘了胡杨树怎样的生存环境?胡杨树具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赞美胡杨树?4.课堂讲解5.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
6.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如何向胡杨树学习,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7.课堂小结8.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赞美诗。
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了胡杨树的顽强生命力。
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对胡杨树的赞美之情。
但在生字词学习环节,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胡杨树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生长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胡杨树的生长环境、特点等。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胡杨树怎样的生存环境?学生回答:课文描绘了胡杨树生长在荒漠、盐碱地等恶劣环境中。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西风胡杨》,使学生了解胡杨树的特点及其在西北沙漠中的特殊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感受胡杨树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胡杨树象征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胡杨树的生命力。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胡杨树象征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胡杨树在西北沙漠中的特殊地位。
2. 体会胡杨树象征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西风胡杨》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胡杨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展示胡杨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特点。
b. 学生分享对胡杨树的了解,教师总结。
c. 简介课文《西风胡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习课文:a.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胡杨树的生命力。
b.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胡杨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c.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
4. 品析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胡杨树在风中摇曳的样子,感受胡杨树的美。
b.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胡杨树象征了什么精神?c.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5. 小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胡杨树象征的精神。
b.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c. 布置课后作业:以“我眼中的胡杨树”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完成课后作文:我眼中的胡杨树。
3. 收集有关胡杨树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胡杨树象征的精神是否深入人心。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优秀教案第一课时(1)(精品)
《西风胡杨》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赞美,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赞美。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教学方法通过朗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课前准备搜集相关文学常识,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出示胡杨图片)这就是胡杨,它常年生活在沙漠中,当秋天来临时,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令人陶醉,令人震撼,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西风胡杨》。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3.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师生谈话,进一步认识胡杨。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笔下,胡杨又是一种怎样的树?2.交流汇报。
3.学习生字词(二)深入学习,理清层次1.指名分段连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2.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将四部分内容相连,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三、练习:同学们,面对着这美丽、坚韧、无私、悲壮的胡杨,你想对它说什么呢?(出示课件)胡杨,我想对你说……学生交流。
四、总结:胡杨对人类的要求甚少,却为人类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无愧于“沙漠英雄”的美称。
真是:不到大漠,不知天地之广阔;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2、3、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2.抄写自己喜欢的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六、板书坚韧、最美、最珍贵无私保护环境悲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
西风胡杨
教材简析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云南丽江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独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和词句:穿透去寻深深植根不怕……不怕……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
②它们生前……死后……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2.现在的胡杨怎样?
二、继续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
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