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亲尝汤药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汉文帝刘恒待母至孝为母亲熬药并亲尝汤药

历史趣谈:汉文帝刘恒待母至孝为母亲熬药并亲尝汤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汉文帝刘恒待母至孝为母亲熬药并亲尝汤药
导语:刘恒于公元前202年出生,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孩子,他的生母是薄姬。

于公元前196年,当时刘邦平定祸乱之后,将他的儿子才8岁的刘恒封为代王,
刘恒于公元前202年出生,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孩子,他的生母是薄姬。

于公元前196年,当时刘邦平定祸乱之后,将他的儿子才8岁的刘恒封为代王,定都于晋阳。

此后刘恒一直在晋阳兴复农业,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且为人宽厚,生活节俭,得到百姓的拥戴。

公元前180年,朝廷得到陈平、周勃等人的整治,诛杀了吕氏势力,使朝政重归刘邦后代之手,于是他们拥立刘恒这样一个宽厚有才能之人为帝,于是刘恒便以汉文帝称帝。

因刘恒为代王的王后很早就逝世,留下的四个孩子也在他登位后不久都去世了,于是刘恒立刘启为太子,窦氏为皇后。

在位期间的汉文帝刘恒在政治方面认定“无为”之说,以法律来规诫百姓和群臣的行为,还改革了刑役,使得一人犯罪不会全家诛连,还使各诸侯回封国德化百姓。

而且还大力鼓励百姓进行农耕,发展国家的农业,以入粟卖爵的方法,免除百姓的田租改善他们的经济处境。

不仅如此汉文帝对待百姓在他是代王的身份时便很好,于是在帝位的刘恒更是减轻徭役和租税,奉行民安国则安的政策。

在军事方面,汉文帝刘恒则是一如之前一样和匈奴和亲,虽然这样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匈奴问题只是缓解其中问题。

于是后来匈奴大举犯汉,汉文帝也是经过数月的调动军力和抵抗才使匈奴退兵。

而汉文帝也因此实行“募民实边”,有利于加强对边界的开发的实力的增强,为后来帝王彻底打击匈奴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逝世,在位二十三年,享年四十五。

生活常识分享。

二十四孝_亲尝汤药

二十四孝_亲尝汤药

二十四孝_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刘恒对他的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亲尝汤药的历史典故_历史典故素材

亲尝汤药的历史典故_历史典故素材

亲尝汤药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我们从小到大听过多少,知道多少,了解又有多少,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推荐亲尝汤药的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亲尝汤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处】《二十四孝》。

【释义】亲自品尝汤药的热度,是孝顺的一种表现。

【历史典故】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初封代王,后来继承皇位,即汉文帝。

刘恒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对他的母后很孝顺,从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后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的母后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后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后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后睡了,才趴在母后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后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后喝。

刘恒孝顺母后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君。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汉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后人为了纪念文帝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成长心语】自古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刘恒却能做到三年如一日。

感恩以孝为先,因为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

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

打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

学会感恩,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国学二十四孝(2)亲尝汤药

国学二十四孝(2)亲尝汤药

国学二十四孝(2)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是《二十四孝》中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

原文: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为之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后人诗赞: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释义:汉代第三个皇帝是汉文帝(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最初被封为代王。

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

他即帝位后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给母亲服用的汤药,他要没有亲口尝过就不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重德治)以仁孝之名闻天下。

孝子名垂青史的例子

孝子名垂青史的例子

孝子名垂青史的例子1、亲尝汤药——刘恒汉文帝刘恒,汉朝第5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2、百里负米——仲由仲由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

长大后,仲由总是想:我如何能为父母准备好一点的饭菜呢?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饭,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奉养双亲。

一百里路是非常远的,没有车子,仲由只能步行。

严冬寒风刺骨,夏日汗流浃背,仲由常常要走上几天几夜,才能赶回家里。

人人都觉得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仲由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

3、鹿乳奉亲——郯子郯子,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郯国国君。

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

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

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4、卖身葬父——董永董永的父亲病亡,无力埋葬,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董永扶亡父灵柩回乡,葬于城北。

在返回偿债途中,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5、千里探亲——方观承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

刘恒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_刘恒母亲薄姬简介

刘恒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_刘恒母亲薄姬简介

刘恒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_刘恒母亲薄姬简介薄姬是吴县人,刘邦的妃子之一,刘恒的生母。

有次薄姬生病,刘恒就为母亲尝汤药,就有了现在刘恒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刘恒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刘恒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刘恒登基成为皇帝,而其母亲成为皇太后,又一次,皇太后病重,卧床不起,并且一病就是三年,刘恒对民尚且存怜爱之心,对自己的母亲更是照顾孝敬。

在母亲病重卧床的期间,汉文帝亲自为其煎药熬药,并在熬好药之后亲自尝一尝,试试味道和温度才给母亲喝。

真所谓天之大,孝为先,汉文帝以身作则,侍奉母亲不怨不艾,如此举动持续了很久,长期孝敬在册,让朝中大臣感动不已,遂将汉文帝亲尝汤药之事载入书中,列为《二十四孝》之中的第二故事,为后人流传赞颂。

在古代的皇帝之中很少有贤明治国,关爱治家的,而汉文帝却在家国两者之上拿捏的非常好,治国他以民为本,而治家以孝为先,如此贤君为后人敬仰,万世千秋!刘恒的母亲薄姬简介薄姬是吴县人,刘邦的妃子之一,刘恒的生母。

当时正是大秦末年,各地起义军不断,薄姬被送到魏王那儿,薄姬的母亲曾带着薄姬去找当时著名的相师许负看相,许负说薄姬生下的孩子以后一定会是天子。

魏王一听很是高兴,就反叛了刘邦自立,他不知道薄姬生的儿子确实是当了皇帝,但不是他的,结果可怜的魏王就被韩信击败,薄姬也被送到刘邦的宫中。

薄姬进到后宫一年多,都没能见过刘邦一面。

而在薄姬年少时和好闺蜜管姬、赵姬约好“苟富贵,勿相忘”,巧合的是后来管姬、赵姬先后入了刘邦的后宫,还都得到过刘邦的召见临幸。

两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她们聊到了薄姬,恰好被刘邦听到了,刘邦很可怜这个女子,当夜就临幸了薄姬。

幸运的事,只是这么一晚上,薄姬就怀孕了,生下了日后的汉文帝刘恒,虽然有了皇子,但是薄姬一来不够漂亮,二来心机不深、不会算计,所以还是不受刘邦的宠爱,再也没有受到刘邦的临幸。

也许是因为知道刘邦不会喜欢自己,薄姬也就懒得去争宠,反而没有和其他的妃子发生什么冲突,安心的培养着刘恒,结果刘邦死后,受到刘邦喜爱的妃子都被吕后幽禁,没能落得个好下场,反倒是薄姬因为不和人争宠能够跟着刘恒一起前往封地。

孝的历史故事

孝的历史故事

孝的历史故事
那我给你讲个“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

汉文帝刘恒啊,那可是个大孝子。

他老妈薄太后生病了,这一病还病得不轻呢。

刘恒就特别着急,每天都守在老妈的床边。

那时候又没有啥特别厉害的西药,全靠喝中药来调理身体。

这中药的味道可不好闻,又苦又涩的,一般人闻着都难受,更别说喝了。

可是刘恒呢,每次在薄太后喝药之前,他都要先尝一尝这药的温度和味道。

他就想啊,要是药太烫了,老妈喝下去不得把嘴给烫坏了;要是药太苦了,老妈喝着得多难受啊。

他就这么一勺一勺地尝,确定温度合适、苦味能忍受了,才端给老妈喝。

就这样,日复一日,薄太后生病的这段时间,刘恒一直都是这么细心地照顾着,毫无怨言。

你想啊,他可是皇帝呢,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但他还是把照顾老妈这件事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他这个举动啊,在当时就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孝顺父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还有一个“啮指痛心”的故事也很有趣。

曾参这个家伙也是个大孝子。

有一天,他家里突然来了客人,他老妈呢就想让他赶紧回来招待客人。

可是这时候曾参在山里砍柴呢,离家里还有一段距离呢。

他老妈也很聪明,她知道自己儿子特别孝顺,于是就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曾参在山里突然就感觉自己心口疼,他就心想:“是不是家里出啥事了?老妈是不是有啥危险了?”他也顾不上砍柴了,扛起柴就往家里跑。


到家才知道,原来是老妈咬手指叫他回来呢。

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是也说明了曾参对他老妈的那种心灵感应般的孝顺,他时刻都把老妈放在心上,一感觉老妈可能有危险就立马飞奔回家。

亲尝汤药(课堂PPT)

亲尝汤药(课堂PPT)
弟子规

夫子 见闻
1
qīn yǒu jí 亲有疾
yào xiān chán 药先尝
zhòu yè shì 昼夜侍
bù líchuáng
不离 床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刘恒
文景之治 窦漪房 刘启 刘彻
3
汉朝的第三个汉文帝刘恒是一 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 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4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 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 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1、急救电话 2、亲人的电话
10
5
刘恒让太医来给母亲诊 断,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 床前。
6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 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 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 喝。
7
最后,刘恒的母亲痊愈了。而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 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8
孟 宗 哭 竹
9
亲尝汤药
当父母生病或有事是,作为子女应该 怎么做?

汉文帝亲尝汤药读后感

汉文帝亲尝汤药读后感

汉文帝亲尝汤药读后感
汉文帝刘恒,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民生的政策,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文帝亲尝汤药,是一篇描写汉文帝亲自品尝药汤的故事,这篇文章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汉文帝有了更深的了解。

文章开头就让人感叹汉文帝的仁德之心。

当时,有一位叫做张敞的官员病重,汉文帝听说后十分担心,亲自前去探望,还让医生为他调制药汤。

在医生调制的药汤前,汉文帝亲自品尝,确保药汤的安全。

这种关爱民众的举动让我对汉文帝的仁德之心深感敬佩。

文章中还描述了汉文帝亲尝药汤的情景,他亲自品尝,还特意让身边的大臣也品尝,以确保药汤的安全。

这种亲民的举动让我深受感动,汉文帝不仅关心百姓的生活,还亲自品尝药汤,确保药品的质量,这种仁德之举令人敬佩。

文章最后叙述了张敞服用药汤后病情逐渐好转的情景,张敞感激涕零,对汉文帝的关怀表示感谢。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汉文帝的关怀之心让人感到温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皇帝,更是一位关心百姓的君主。

通过这篇文章,我对汉文帝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皇帝,更是一位关心百姓,关爱民生的君主。

他的仁德之举让人感到温暖,也让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更加深厚。

希望我们能够从汉文帝身上学习,关心他人,关爱社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亲尝汤药的典故

亲尝汤药的典故

亲尝汤药的典故
这个故事发生在汉文帝身上。

他姓刘名恒,《二十四孝》一书记载,他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就是薄太后。

这个薄太后贤德仁爱,因此从小就培养出刘恒仁孝恭谦的性格。

刘恒做了皇帝后,对薄太后孝顺有加,常常抽空探望母亲,嘘寒问暖,陪伴左右。

他的孝心被大臣们纷纷称赞和学习。

有一次,薄太后生病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这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为了给母亲治病,刘恒到处寻找名医,大夫开出的药方他都要逐一仔细参研,给母亲的汤药,必须由他亲自熬制,亲自尝过,不烫不苦后才给母亲服下。

他彻夜守护在母亲身边,不敢脱掉衣服踏踏实实睡觉,只有母亲睡着了,他才趴在母亲床边眯一会儿,母亲稍有不适,他立刻起身查看。

就这样,一日不间断的坚持了三年,薄太后终于痊愈了。

这三年期间,他既要处理繁杂的朝政,又要照顾母亲,实在是太劳累了,身体很是憔悴。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人。

这就是发生在汉文帝身上亲尝汤药的故事。

作为一国之君,日理万机,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作为儿子,照顾久病在床的母亲,不敢有半分的懈怠。

两件很考验人的难事叠加在一个人身上,实属不易,也同时说明了汉文帝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人。

他的孝行教育了周边的王公大臣,影响了整个时代的民风,以孝道和仁爱治国的理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开创了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景之治"。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分享这个故事,就是警醒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个根本。

关注我,让我们携手弘扬孝道文化。

弟子规经典之《亲尝汤药》

弟子规经典之《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所属类别 :成语《亲尝汤药》是一个讲述的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长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亲尝汤药出自《二十四孝》时间西汉亲尝汤药(亲有疾……)故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亲尝汤药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己亥日,刘恒病死于长安未央宫。

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

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评说天之大,孝为先。

总为自己学习忙、工作忙、生意忙,事情多、应酬多找借口,事情再多总多不过皇帝刘恒吧?皇帝随从何其多,批阅奏章千百万,还要亲侍母亲,不愧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文帝之孝道不愧为中华民族学习之楷模。

流芳百世!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而不是文中所说的"三子"。

他最初被封为代王,代国辖区在今河北、内蒙交界以及山西东北部。

周勃、陈平等在诸吕之乱平定之后,经群臣之议,迎立其为帝。

即位后重本抑末,兴修水利,农业亲尝汤药生产有较大发展。

又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驻兵北方,移民屯田筑城,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北方防御力量,为全面反击匈奴作了准备。

文帝的生母是薄姬,即后来的薄太后。

汉文帝服侍母亲吃药自己先尝

汉文帝服侍母亲吃药自己先尝

汉文帝服侍母亲吃药自己先尝《二十四孝》故事的第二则讲述的是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

作为《二十四孝》故事的前两则,《孝感动天》、《亲尝汤药》讲述了虞舜、汉文帝之孝,也可以看作《二十四孝》中的第一个单元,都是从最高层次的天子角度来说的。

不过也有区别与互补,虞舜、汉文帝虽然都是天子、帝皇,但是虞舜毕竟让人感到传说的虚无缥缈,而汉文帝则让人感到历史的真实性,而且汉文帝行孝之中也没有那种渲染的“孝感”神奇,是实实在在的。

这两则也让人们看到孝子传统在最高层面的遥接、继承与流播的情况。

故事人物刘恒面对皇位很踌躇汉文帝刘恒,以德政治天下,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治世”是治平之世,也就是太平盛世。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庶妻薄姬所生。

秦末,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

楚汉战争初期,魏王豹被韩信、曹参打败,她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织室织布。

刘邦见薄姬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

公元前203年,她便生下了刘恒。

刘邦专宠戚夫人时,薄姬基本上就没有被宠幸过,在后宫争宠中属于中立派,为人谦和,这正是她没有遭到吕后暗算的一个原因。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带兵平定了代地陈豨的叛乱,就立8岁的刘恒为代王。

代王即位后,公元前180年,高后吕雉病死,遵照吕雉的嘱咐,吕产、吕禄各自住在北军和南军不敢离开,他们聚兵长安,妄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刘姓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结成联盟,共同诛灭诸吕。

齐王刘襄发难于外,周勃夺取北军于内,杀尽诸吕的所有男女成员,史称“周勃安刘”。

诸吕被灭后,有人提议立齐王刘襄为皇帝,他不仅是高祖刘邦的长孙,又有首先起兵反诸吕之功。

但因为齐王的母舅家族势力比较强大,大臣们害怕再来一个吕氏专权,所以被否决了。

淮南王刘长也因“家母恶”被否决。

周勃和陈平主张立代王刘恒,“代王方今高祖亲子,最长,仁孝宽厚。

太后家薄氏谨良。

且立长固顺,以仁孝闻于天下。

”这是众人能接受的唯一方案,得到了赞同,于是派人去请代王。

汉文帝为母尝药的故事

汉文帝为母尝药的故事

汉文帝为母尝药的故事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王夫人年老体弱,身体一直不好。

一天,她突然生病,文帝非常担心,便亲自到药铺里去买药。

当他正在选药时,药铺的老板告诉他,只有亲自尝过药的人才能知道它们的效果,于是文帝决定为母亲尝试。

文帝回宫后,亲自为母亲熬制药物,并先尝了一口。

感觉药物味道苦涩,但效果很好。

他拿了药给母亲喝,她很快康复了。

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对文帝心存敬意,称他为孝慈的儿子。

此事也成为了一种标志,表明一个人对母亲的孝心和关爱。

许多人学习文帝,亲自为母亲尝药,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这个故事至今流传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了一种传统的美德。

- 1 -。

汉文尝药

汉文尝药

【汉文尝药】汉孝文帝。

母病在床。

三载侍疾。

汤药亲尝。

【原文】汉文帝、姓刘、名恒。

高祖第三子也。

初封于外为代王。

生母薄太后。

帝朝夕奉养无倦怠。

太后病三年之久。

帝侍疾。

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

所用汤药。

必先亲尝之而后进。

仁孝之名。

闻于天下。

王应照谓三年之病久矣。

而帝之所以小心侍奉者。

历三年如一日。

仁孝至矣。

夫太后役使满前。

文帝贵为天子。

以天下养。

犹必躬尽子职。

况平人父母。

非子媳谁为服事乎。

事亲之道。

自尽其心而已。

【白话解释】汉朝的文帝。

姓刘。

名字叫做恒。

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

他没有做皇帝的时候。

高祖已经封他在代州地方。

所以又叫代王了。

他原来是庶出的。

养身娘就是薄姬。

后来才称薄太后。

但是文帝的天性。

生成是很孝顺的。

朝朝夜夜。

奉养这位母亲。

从来没有懒惰的意思。

薄太后曾经生病。

足足生了三个年头的长久。

文帝服事他母后的病。

总是殷殷勤勤。

看护得很周到。

夜间睡的时候。

眼睛也没有闭好。

衣带并没有解开过。

所煎的汤药。

必定先要自己亲自尝过了。

才进到薄太后面前、叫母后吃的。

因为他有了这样情形。

所以仁孝的名声。

就传遍了天下。

人人都晓得了。

汉文帝亲尝汤药

汉文帝亲尝汤药

不仅如此, 汉文帝还亲自为 薄太后煎药。
只有他觉得药的温度差不多时, 才放心地喂母亲喝。
薄太后问他:“宫里 有宫女可以给我喂药, 你身为一国之君,为什 么还要亲自给我喂呢?” 汉文帝回答说:“她们代 替不了做儿子的一番心 意呀!”
在汉文帝的精心照料下,三年后,他 的母亲终于康复了。
汉16
西汉时期有一个 皇帝叫刘恒,人们都称 他汉文帝。他是汉高祖 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从 小就是一个非常孝顺的 孩子。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 后身体虚弱,得了重病, 一病就是三年。这下可 把汉文帝急坏了,他每 天一有时间就去照看薄 太后。
虽然请了无数名医给母亲看病,但汉 文帝还是不放心,坚持亲自服侍母亲,甚 至晚上都不敢脱衣服睡觉,有时太困了就 在母亲病床边趴一会儿。一定要等母亲睡 着了他才肯休息。
2016

二十四孝故事:汉文帝亲尝汤药

二十四孝故事:汉文帝亲尝汤药

二十四孝故事:汉文帝亲尝汤药
西汉时期的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从小便奉行孝道,他被封为代王时,生母薄太后跟随他住在一起。

刘恒与母亲感情深厚,倾心地侍奉她,尽力让她感到快乐和满足。

然而薄太后身体虚弱,常患病,连续三年都卧病在床。

三年里,汉文帝每日勤理朝政,下朝后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薄太后病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尝药,他总要亲自尝过才放心地让母亲服用,唯恐药饵失调。

那些日子里,汉文帝往往通宵达旦陪伴在母亲身边,整日整夜的没法合眼。

三年后,母亲的身体终于康复,他却由于操劳过度累倒了。

汉文帝的仁义和孝顺感动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并与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