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DR基本使用方法
otdr测试原理及使用方法
otdr测试原理及使用方法【原创版3篇】《otdr测试原理及使用方法》篇1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用于测试光纤长度、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参数的光电一体化仪表。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纤中的反射现象,通过测量反射信号的时间和强度,来确定光纤中存在的缺陷位置和类型。
以下是OTDR 测试的基本步骤:1. 连接测试设备:将OTDR 测试仪连接到被测光纤的两端,使用适配器或连接器将光纤与测试仪连接。
2. 设置测试参数:在测试仪上设置需要测试的参数,例如测试距离、测试波长、测试模式等。
3. 获取测试结果:启动测试仪并开始测试,测试仪将发送脉冲信号到光纤中,并接收反射信号。
测试仪将根据反射信号的时间和强度,绘制出光纤的散射信号曲线,从而确定光纤中存在的缺陷位置和类型。
4. 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以确定光纤是否存在缺陷,并确定缺陷的位置和类型。
通常需要比较不同测试结果,以确定光纤是否存在故障。
在使用OTDR 测试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测试仪和光纤的清洁:测试仪的光口和尾纤接头需要保持清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避免外界干扰:测试仪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中使用,避免受到外界干扰,例如电磁干扰、机械振动等。
3. 正确设置测试参数:设置正确的测试参数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测试距离、测试波长等。
《otdr测试原理及使用方法》篇2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用于测试光纤光缆的精密仪表,它通过发送脉冲光信号入射到被测光纤,并检测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测量光纤长度、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参数。
OTDR 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纤中的反射原理,通过测量反射信号的时间和幅度,来确定光纤中存在的故障点或接头。
使用OTDR 测试仪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连接测试仪和被测光纤:将OTDR 测试仪的光口与被测光纤相连接,并保证连接器端面干净整洁。
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方法
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方法一、仪器概述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纤长度、损耗和故障的仪器。
它利用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的特性,通过测量脉冲反射信号的时间和强度来确定光纤中的事件位置和损耗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OTDR的使用方法。
二、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检查OTDR是否正常工作,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屏幕是否正常显示。
2.连接设备:将OTDR与被测光纤连接,并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3.设置参数:根据被测光纤的特性设置OTDR参数,包括波长、脉冲宽度、平均次数等。
三、测试步骤1.启动仪器:按下电源开关启动OTDR,并等待系统自检完成。
2.选择测试模式:根据被测光纤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测试模式,包括单模/多模、短距离/长距离等。
3.设置测试参数:根据被测光纤的特性设置OTDR测试参数,包括起始端点、终止端点、脉冲宽度等。
4.开始测试:按下测试键,OTDR将向被测光纤发送脉冲,并记录反射信号的时间和强度。
测试完成后,OTDR将自动计算出光纤长度、损耗和故障位置等信息,并在屏幕上显示结果。
5.保存数据:如需保存测试数据,可将结果存储到OTDR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设备中。
四、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弯曲光纤:过度弯曲会导致光纤损耗增加,影响测试结果。
2.避免过长的测试距离:过长的测试距离会导致信号衰减严重,影响测试结果。
3.选择适当的波长和脉冲宽度:不同波长和脉冲宽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光纤,选择不当会影响测试结果。
4.保持设备清洁干燥:避免灰尘、水分等杂质进入设备内部,影响仪器正常工作。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OTDR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测试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被测光纤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参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OTDR基本使用方法
OTDR基本使用方法OTDR,即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用来测试光纤中的信号损耗和光纤连接故障的一种仪器。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OTDR是一种重要的测试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定位故障,并分析光纤的性能。
下面将简要介绍OTDR的基本使用方法。
1.连接光缆:首先,将OTDR的输出端口与要测试的光缆连接。
在连接时,要确保连接牢固,以免干扰测试结果。
2.设置测试参数:进入OTDR的测试设置界面,设置测试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测试波长、脉冲宽度、平均时间、测试距离等。
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配置。
3.调校OTDR:在开始测试前,需要先对OTDR进行调校。
调校的目的是校准OTDR对不同光纤长度的测试信号响应。
具体的调校过程会因OTDR型号和厂家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可以通过仪器菜单中的“调校”选项完成。
4.开始测试:设置好测试参数并完成调校后,可以开始进行光纤测试。
OTDR会发出一束测试光脉冲,然后接收光纤中反射的光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OTDR将记录下测试光脉冲的发射时间和接收到的光脉冲的返回时间,从而计算出光纤的衰减损耗和故障位置。
5.分析测试结果:测试完成后,OTDR会将测试结果以曲线图的形式展示。
根据曲线图上的衰减和反射信号强度信息,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点,如连接头损耗、光纤弯曲和断裂等。
6.生成报告: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测试日期、测试人员、测试参数、测试曲线图等。
测试报告有助于后续的故障排查和维护工作。
除了上述基本使用方法,还有一些高级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升OTDR的测试能力。
例如,一些OTDR可以进行故障定位的测量,即根据测试结果中的时间和距离信息,确定故障点的准确位置;另外,一些OTDR还支持光纤库存的管理,可以记录和保存光纤的特性以及相关信息,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在实际使用OTDR进行测试时,还应注意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OTDR操作规范
OTDR操作规范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用于光纤测试和故障定位的重要设备,操作规范对正确使用OTDR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OTDR操作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OTDR操作之前的准备1.确认测试环境:保证测试环境平稳、充分照明,避免强光照射,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安全防护: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3.检查设备:检查OTDR的电源线、测量线缆、连接线等设备是否完好,并确认其连接正确。
二、OTDR的正确操作流程1.设备开机: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启动OTDR,确保设备正常启动并进入运行状态。
2.设备设置:进行相关的测试参数设置,如测试波长、测试间隔、测试时间等,确保测试参数正确。
3.测试光纤线缆连接:将OTDR的发送光纤连接到测试对象的光纤线缆的端口上,确保连接牢固、信号传输正常。
4.开始测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点测试或多点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保持测试设备的稳定,避免晃动产生误差。
5.数据保存:测试完成后,及时保存数据,并进行数据标注、命名,以便后续分析和查看。
6.数据分析:根据保存的数据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判断光纤的故障位置、时延等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
7.结果输出:将测试结果输出为报告或文件,确保信息清晰、准确,方便后续查阅和存档。
三、OTDR操作注意事项1.避免强光照射:在测试过程中要避免强光照射到光纤上,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确保连接牢固:在进行光纤连接时,要确保连接牢固、端口无杂质,并使用专用适配器进行连接。
3.控制测试时间:适量控制测试时间,长时间过高的测试功率会对光纤产生热效应,导致测试结果有误。
4.防潮防尘:确保OTDR设备的存放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避免灰尘、潮气等进入设备,对设备产生危害。
5.避免冷热交替:避免OTDR设备频繁暴露在冷热环境中,避免设备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故障。
四、操作规范的重要性1.提高测试准确性:遵循操作规范可以提高测试准确性,减少操作失误,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OTDR使用方法
OTDR使用方法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用于测试光纤损耗和光纤中断的工具。
它主要通过发送脉冲光信号到光纤中,并通过观察光信号在光纤中反射和散射的情况来确定损耗和中断的位置,从而进行光纤的测试和故障定位。
以下是OTDR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在使用OTDR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OTDR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已连接好电源。
其次,确保光纤连接好,无损耗和中断。
此外,还需要了解被测试光纤的长度和类型。
2.设置参数OTDR设备提供了一系列参数可以设置,以满足不同测试需求。
首先,需要选择测试模式,如自动测试、双向测试或定点测试。
然后,需要设置测试波长,根据被测光纤的类型和长度选择适当的波长。
此外,还可以设置传输时间、平均次数等参数。
3.开始测试在设置好参数后,可以开始进行测试。
首先,选择需要测试的光纤段,通常从光纤的起点开始测试。
然后,按下“开始”按钮,OTDR设备将发送脉冲光信号到光纤中,并开始接收反射和散射的光信号。
4.分析结果测试完成后,OTDR设备将显示测试结果。
通常,结果以光纤长度为横坐标,以光信号的强度为纵坐标进行显示。
用户可以通过分析结果来了解光纤的损耗和中断情况,并进行故障定位。
5.故障定位如果发现光纤存在损耗或中断,可以利用OTDR进行故障定位。
首先,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损耗或中断的位置。
然后,可以通过改变OTDR设备的测试参数,如增加传输时间、减小平均次数等,来提高测试的精确度。
最后,根据改变后的测试结果进行再次分析,以确定故障位置。
6.结果记录当完成测试和故障定位后,需要将测试结果进行记录。
记录包括光纤长度、损耗值、中断位置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拍摄故障位置的照片,以备后续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参考。
总结:OTDR是一种用于测试光纤损耗和光纤中断的工具,具有使用方便、测试精确度高以及故障定位功能等特点。
使用OTDR进行光纤测试的方法包括准备工作、设置参数、开始测试、分析结果、故障定位和结果记录。
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方法简谈
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方法简谈光时域反射仪(OTDR)是一种用于光纤信号的检测和分析的仪器。
它可以测量光纤的长度、损耗和衰减,同时也可以检测光纤中的故障点,如断裂和弯曲等。
OTDR的使用方法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下面将从仪器的准备、连接、参数设置、测量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1.仪器准备在使用OTDR之前,需要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首先,检查仪器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
然后,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启动。
有些OTDR需要进行校准或者进行自动设置,根据仪器的不同,在仪器启动后需要按照仪器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操作。
2.连接光纤将OTDR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连接到被测光纤的两端。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光纤连接的正确性,以免影响后续的测量。
确保连接牢固,避免光纤的弯曲和拉伸,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参数设置OTDR的参数设置是根据实际测量需求来进行的。
主要的设置包括:脉冲宽度、平均时间、灵敏度和波长等。
脉冲宽度决定了OTDR的测量能力和分辨率,通常需要根据被测光纤的长度和性能进行选择。
平均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减小测量误差。
灵敏度决定了OTDR的动态范围,通常需根据光纤的损耗进行设置。
波长选择一般是根据光纤的类型和光源的波长来进行设置。
4.测量操作设置好参数后,可以进行光纤的测量。
首先,启动OTDR仪器,等待它稳定工作。
确认被测光纤连接牢固后,点击仪器的测量按钮开始测量。
这时,OTDR会向光纤发送一定脉冲宽度的光信号,并记录返回的光信号强度和时间信息。
光信号被散射和反射后,返回到OTDR的接收端,根据信号的强度和时间信息,可以分析光纤的长度、损耗和衰减。
5.结果分析OTDR测量结果一般以图形和数据的形式呈现。
图形一般是以距离和衰减为横纵坐标的曲线图或者关联图,可以直观地显示故障点和光纤的性能。
数据方面,可以获得光纤的长度、衰减、损耗等具体数值。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光纤的质量和故障点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优化。
OTDR原理及使用方法介绍
OTDR原理及使用方法介绍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用于检测光纤传输线路的设备,通过发送一束脉冲光信号来测量和分析光纤传输线路上的损耗和反射。
本文将介绍OTDR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OTDR的原理OTDR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脉冲光信号在光纤传输线路中传播的特性。
具体来说,OTDR将发射一束具有高能量的脉冲光信号进入被测光纤中,一部分光信号会被光纤损耗和衰减,而另一部分光信号会被光纤中的缺陷和连接点反射回来。
OTDR接收到反射光信号后,通过计算反射光信号与发射光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和反射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光纤传输线路上的损耗和反射。
具体步骤如下:1.发送脉冲光信号:OTDR发送一束脉冲光信号进入被测光纤,该光信号被称为发射光脉冲。
2.接收反射光信号:光脉冲在传输线路中传播,一部分光信号会被光纤损耗和衰减,而另一部分光信号会被光纤中的缺陷和连接点反射回来,形成反射光信号。
3.分析反射光信号:OTDR接收到反射光信号后,通过计算反射光信号与发射光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和反射光信号的强度来分析光纤传输线路上的损耗和反射。
4.显示和记录结果:OTDR将分析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并可以通过连接电脑或存储设备将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二、OTDR的使用方法使用OTDR进行光纤线路测量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操作知识。
下面介绍一般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OTDR设备以及相关的光纤连接线和测试接头。
确保设备和连接线的质量良好,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此外,还需要清除光纤线路两端的污染物,以免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2.连接和校准:将OTDR设备与被测光纤线路连接,并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校准OTDR 设备的光功率和时间设置,以适应被测光纤线路的特性。
3.发送光脉冲:设置OTDR设备发送光脉冲的参数,如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等。
适当的参数设置能够提高测试精度和减小测试时间。
OTDR的使用方法
OTDR的使用方法OTDR(光时域反射仪)是一种用于测试光纤通信线路损耗和定位故障的仪器。
它通过发送一束脉冲光信号,并测量信号的反射和衰减来分析光纤线路的特性。
以下是OTDR的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在使用OTDR之前,需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适当的校准。
检查电源和连接线,确认设备没有损坏。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连接头和适配器。
2.连接光纤:将OTDR的发送端连接到被测试光纤的一端,接着将接收端连接到同一条光纤的另一端。
确保连接牢固且无松动。
3.设置参数: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设置一些参数。
选择适当的测试波长,通常有850nm,1310nm和1550nm等选择。
选择合适的测试距离,以确保能够覆盖需要测试的光纤段。
还可以选择其他测试参数,如脉冲宽度、平均次数等。
4.开始测试:在设置好参数后,可以开始测试。
按下开始测试按钮,OTDR将发送脉冲光信号进入光纤,并记录从光纤端口反射回来的信号。
5.分析测试结果:OTDR将测得的测试数据以曲线图或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
曲线图显示了光纤上的散射强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来确定光纤的损耗和失真情况。
表格显示了不同距离处的事件(反射、衰减等)的参数,如反射系数、衰减系数、插入损耗等。
6.定位故障: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可以定位光纤上的故障。
常见的故障包括连接不良、断纤、弯曲损坏等。
根据故障的特点,可以确定故障所在的距离和位置。
7.优化光纤线路:根据测试结果,可以优化光纤线路的布局和连接。
比如,根据衰减系数评估线路的质量,查找损耗较大的连接点并进行修复,改变光纤的布置方式等。
8.保存和导出数据:在测试完成后,可以将测试数据保存在OTDR设备或计算机中,以备后续分析和比较。
如果需要与其他人共享数据,可以将数据导出为文件,如CSV、PDF或图片格式。
9.维护和保养:定期清洁OTDR的连接头和适配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遵循OTDR的使用和保养指南,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工作。
otdr测试仪使用方法
otdr测试仪使用方法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测量光纤传输中的信号衰减和损耗的仪器。
它通过向光纤发射脉冲信号,并测量反射和散射的光信号来判断光纤中的损耗情况。
OTDR测试仪的使用方法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OTDR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首先,在进行OTDR测试之前,需要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和合适的设置。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OTDR测试。
第一步,连接光源和接收器。
将光纤连接到OTDR测试仪输出端的光纤接口,并接上光纤适配器。
确保光纤接口和适配器的干净,并紧固好连接。
第二步,选择测试参数。
OTDR测试仪有多个参数需要设置,如测试波长、测试距离、脉冲宽度等。
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精度。
第三步,进行测量。
将OTDR测试仪的探测头安装在要测试的光纤上,并保持稳定。
启动测试仪,开始进行测试。
测试仪将向光纤发射脉冲信号,然后记录反射和散射的光信号。
第四步,分析测试结果。
测试仪将测量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判断光纤的衰减情况、连接点的损耗以及其他的光纤特性。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断光纤是否正常工作,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五步,保存和导出数据。
如果需要保存测试结果,可以将数据保存在测试仪的内部存储器或通过USB接口导出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第六步,维护和清洁。
在使用完OTDR测试仪后,需要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清洁。
清洁光纤接口和适配器,以确保下次测试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OTDR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通过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测试,可以准确地测量光纤的损耗情况和光纤连接点的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OTDR测试仪经常用于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中,可以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光纤传输的正常运行。
OTDR使用经验大全
OTDR使用经验大全一、OTDR的基本操作1.正确接入光纤:在进行OTDR测量前,必须正确连接OTDR设备与被测光纤,确保光纤处于稳固的状态,避免光纤在测量过程中产生额外的损耗。
2.设置合理的参数:根据被测光纤的特性和需求,合理设置OTDR的参数,包括脉宽、平均次数、采样点数等。
参数设置不当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3.避免干扰信号:在进行OTDR测量时,避免与其他光纤信号干扰。
可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如使用光纤盖套等。
4.多次平均测量结果:由于光纤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进行多次测量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结果。
因此,在进行OTDR测量时,建议进行多次平均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
二、OTDR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观察曲线趋势:通过观察曲线的趋势,可以得出光纤链路的变化情况。
如曲线的下降或突变可以表示有一处损耗点或连接点出现问题,曲线的上升或凸起则可能表示有一处反射点或故障点。
2.计算衰减系数:根据OTDR测量得到的光纤损耗曲线,可以计算出光纤的衰减系数,用于评估整个光纤链路的质量和性能。
衰减系数过大可能导致信号传输质量降低、信号的衰减增大等问题。
3.分析故障点位置:结合OTDR测量数据和光纤链路的实际情况,可以大致确定故障点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维护工作。
三、OTDR日常维护与保养1.定期校准:OTDR设备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时间间隔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而定。
2.清洁OTDR:OTDR设备要保持干净,维护好其外部和内部的清洁度。
使用软布进行擦拭,避免使用有毛绒的布料,以免损坏设备。
3.防护设备:OTDR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湿度过高等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4.及时更新软件:OTDR设备的软件需要及时更新,以获取更好的功能和性能。
定期检查厂家提供的软件更新,进行升级。
综上所述,OTDR的使用经验应包括正确的操作、合理的参数设置、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方面。
otdr的使用方法
otdr的使用方法【实用版3篇】《otdr的使用方法》篇1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光时域反射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纤长度、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参数的精密光电一体化仪表。
使用OTDR 进行光纤测量可以分为三步:参数设置、数据获取和曲线分析。
参数设置是人工设置测量参数,包括波长选择、脉宽、测试公里数和测试次数等。
其中,波长选择应遵循与系统传输通信波长相对应的原则;脉宽越长,动态测量范围越大,测量距离更长,但在OTDR 曲线波形中产生盲区更大;测试公里数应根据光缆的长度进行设置,一般设置为实际距离的115% 左右;测试次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数据获取是通过OTDR 测试仪向光纤中注入脉冲光信号,并记录返回的反射信号,从而获取光纤中的信息。
在获取数据时,应将OTDR 测试仪连接到光纤的两端,并将测试仪的参数设置为合适的值。
曲线分析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光纤的长度、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参数。
曲线分析可以采用自动测试状态,也可以采用手动测试状态。
在自动测试状态下,OTDR 测试仪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参数,并生成相应的曲线;在手动测试状态下,需要手动设置参数,并生成曲线。
总之,使用OTDR 测试仪进行光纤测量需要进行参数设置、数据获取和曲线分析三个步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置,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otdr的使用方法》篇2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光时域反射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纤长度、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参数的精密光电一体化仪表。
使用OTDR 进行光纤测量可以分为三步:参数设置、数据获取和曲线分析。
参数设置是使用OTDR 的第一步。
人工设置测量参数包括波长选择、脉宽、测试公里数和测试次数等。
其中,波长选择应遵循与系统传输通信波长相对应的原则;脉宽越长,动态测量范围越大,测量距离更长,但在OTDR 曲线波形中产生盲区更大;测试公里数应根据光缆的长度进行设置,一般设置为实际距离的115% 左右;测试次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方法
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方法光时域反射仪(OTDR)是一种测试光纤中信号传输质量的仪器。
它经常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工程和维护以及故障排除。
OTDR可以检测光纤中的损耗、衰减、反射、折射等特性,帮助用户准确确定光纤连接的性能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时域反射仪的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在使用光时域反射仪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保光纤连接的两端都已插好,并且连接正常。
-确保光时域反射仪已经合适地连接到电源,并处于开启状态。
- 检查OTDR上的测试传输线(launch cable),确保它的连接是正确的。
测试传输线的作用是对光时域反射仪的测量提供一个已知的参考点,确保测试的精确性。
-设置合适的测量参数:包括波长、采样点数、平均次数和测试距离等。
这些参数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所需测试的光纤类型进行设置。
2.进行测试OTDR一般具有触摸屏或物理按钮界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操作方式进行测试。
一般来说,测试过程如下:-使用清洁纤维纸或清洁棉签清洁测量光缆的连接端口,确保端口干净。
-打开光时域反射仪的屏幕,可以看到测试的界面。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如单向测试、双向测试、自动测试等。
-对于单向测试,确定测试起点和终点,并设置测试距离。
对于双向测试,需要设置起点和终点,并进行相应的参数配置。
-开始测试,OTDR将发出一系列的光脉冲信号,并记录其在光纤中的传播时间和强度变化。
这些数据将被用于分析光纤连接的质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测试完成后,OTDR将生成一份测试报告。
用户可以在仪器上查看报告,并将其保存到存储设备中以备后续分析或参考。
3.分析测试结果分析光时域反射仪的测试结果是使用OTDR的关键步骤。
下面是一些分析测试结果的方向:-分析测试结果图形:光时域反射仪将测试结果以图形的形式呈现,用户可以通过观察图形来判断光纤中可能存在的损耗、衰减、反射等问题。
-计算光纤长度:根据OTDR测试结果中的传播时间和光速,可以计算出光纤的长度。
OTDR使用方法学习
OTDR使用方法学习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光纤通信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测试设备,用于对光纤进行有关参数的测量和监测。
OTDR能够检测光纤中的损耗和反射信息,并输出实时的光纤损耗曲线图。
OTDR的使用方法相对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连接测试线路:首先,将OTDR的输出端口与被测试光纤的输入端口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在连接过程中要确保连接头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都要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2.设置测试参数:OTDR有许多可调节的参数,如光纤长度、波长、带宽等。
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设置合适的参数。
通常情况下,光纤长度可以从设备中获取,而波长和带宽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设置。
3.启动测试:设置完参数后,启动OTDR的测试功能。
OTDR将会发送脉冲光信号进入光纤,然后接收来自光纤的反射和散射信号,根据这些信号来计算光纤的损耗和反射信息。
4.分析测试结果:测试完成后,OTDR会生成测试结果,一般是光纤损耗曲线图。
用户可以通过该曲线图来分析光纤中的任何异常情况,比如光纤损耗、接头损耗、光纤衰减、断纤等。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确定光纤的品质和健康状况。
除了上述基本的使用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和技巧:1.设备校准:在进行测试之前,OTDR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通常包括对光纤长度、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等参数的调整和确认。
2.充分了解测试对象:在使用OTDR前,需要对光纤的型号、结构和预期的测试距离有所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用户正确设置测试参数,以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3.注意测试环境:在进行测试时,应尽量避免对光纤进行物理损坏,如过度弯曲、拉伸等。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强光、静电和湿度等因素的干扰。
4.结合其他测试设备:OTDR通常与其他测试设备结合使用,如光功率计、光源等。
通过结合使用这些设备,可以更全面、准确地测试光纤的性能。
OTDR的使用方法
OTDR的使用方法OTDR(光时域反射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纤链路的工具,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和反射特性,能够检测到光纤链路中的损耗、故障和分布反射。
下面将详细介绍OTDR的使用方法。
1.预备工作在使用OTDR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预备工作。
确保OTDR的电源线和连接线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然后打开OTDR并连接OTDR的输出端口与被测光纤的输入端口。
当连接完成后,确保连接稳定无松动。
2.设置参数-脉冲宽度:决定了测试的距离范围。
通常情况下,脉冲宽度越长,测试范围越大,但分辨率越低。
选择合适的脉冲宽度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测试需求。
-平均数:用于降低噪声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平均数越多,测试结果越稳定,但测试时间也会增加。
-测试时间:决定了测试的时间长度。
一般情况下,测试时间越长,测试结果越稳定,但耗时也会相应增加。
-波长:光纤链路中的反射和传输特性与光信号的波长有关。
通常选择合适的波长用于测试。
3.进行测试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测距:确定测试的起点和终点,确保被测光纤完全覆盖在测试范围内。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测试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触发:并不是一直向光纤发送光信号进行测试,需要手动触发测试,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数据采集:测试过程中,OTDR会不断发送光信号,并接收返回的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信号,OTDR会绘制出光纤链路图或波形图。
注意观察信号的强度和形状,以判断光纤链路的状态。
-数据分析: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光纤链路中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包括光纤损耗、连接问题、衰减、反射等。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优化。
4.测试报告在完成测试后,需要生成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含测试的起点和终点、测试的时刻、测试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准确的数据,以便其他人员参考和分析。
5.维护和保存使用完OTDR后,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存。
OTDR的使用流程
OTDR的使用流程一、简介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用于测试光纤传输性能的仪器设备。
它能够提供精确的光纤长度、损耗和衰减等数据,帮助用户排查光纤传输中的故障并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使用OTDR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
二、设备准备在进行OTDR测试之前,需要做好以下设备准备工作:1.OTDR主机:选择一款性能稳定的OTDR主机,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测试准确性。
2.光纤连接器: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光纤连接器,常见的有SC、FC、LC等类型。
3.测试光纤:选择待测试的光纤,并确保其连接良好,无断纤和折纤等问题。
4.光纤清洁工具:在进行测试前,务必使用光纤清洁工具清洁待测光纤的连接端面,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使用流程以下是OTDR使用的基本流程:1.连接光纤–将OTDR的测试光纤连接器插入待测光纤的连接器中,并确保连接牢固。
–确认光纤连接状态良好,无任何松动或异常现象。
2.设置测试参数–打开OTDR主机,进入测试界面。
–根据需要设置相关测试参数,包括波长、脉冲宽度和测试间隔等。
–确保测试参数选择合适,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3.进行测试–点击开始测试按钮,OTDR主机即开始对光纤进行测试。
–OTDR通过发射脉冲光信号,对光纤进行反射和散射的衰减信号进行捕获和分析。
–测试结果将实时显示在OTDR主机的屏幕上,包括衰减曲线、事件定位和光纤长度等数据。
4.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包括查找光纤故障点、测量光纤长度和计算衰减损耗等。
–根据OTDR测试结果,可以判断光纤是否存在断纤、弯曲、连接异常或衰减过大等问题。
5.定位故障点–根据OTDR的事件定位功能,可以准确地定位光纤故障点的位置。
–通过观察测试结果中的反射峰和事件标记,可以找到故障点并判断其类型(如断纤或折纤)。
6.输出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包括光纤故障点的位置、损耗曲线和建议维修方案等。
OTDR使用全攻略
OTDR使用全攻略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常用于光纤测试和诊断的仪器。
它通过发送光脉冲并测量返回的信号来确定光纤中的损耗和反射点。
下面是OTDR使用的全攻略。
1.准备工作首先,确保所使用的OTDR已经进行了校准和调试,并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准备好OTDR所需的测试光缆和接头。
2.连接设备将OTDR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试光纤的连接点相连,然后将接头正确连接到OTDR的输入端口。
3.设置参数在OTDR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所需的测试参数,这些参数通常包括光纤长度、脉冲宽度、采样点数和测试方式等。
确保选择正确的测试模式,例如单向测试或双向测试。
4.进行测试按下开始测试按钮,OTDR将发送光脉冲并记录返回的信号。
测试过程中,OTDR将显示损耗曲线和反射曲线,以及其他衍射信息。
5.分析结果根据OTDR显示的结果,可以分析光纤中的损耗、反射点和其他异常。
损耗曲线可以帮助确定光纤长度和损耗量,反射曲线则可以检测光纤中的反射点和不良连接。
6.故障排除如果发现光纤中存在异常或故障,可以根据OTDR提供的信息进行排除。
通过分析损耗和反射曲线的特征,可以定位并修复故障点。
7.保存报告完成测试后,将测试结果保存为报告。
报告应包括光纤的长度、损耗和反射情况,以及任何异常或故障的详细描述。
8.校准和维护定期对OTDR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注意保护和维护OTDR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结:OTDR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校准,正确连接设备并设置测试参数,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排除故障并保存报告,以及定期校准和维护设备。
通过正确使用OTDR,可以快速准确地测试和诊断光纤网络中的问题。
安捷伦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方法及原理介绍
安捷伦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方法及原理介绍安捷伦光时域反射仪(Agilent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简称OTDR)是一种用于测试光纤传输性能的仪器。
它通过发射和接收光脉冲信号来探测光纤中的反射和衰减情况,从而确定光纤的损耗、长度和连接状态等关键参数。
OTDR广泛应用于电信、通信、有线电视等行业,是网络维护和故障排除的重要工具。
一、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确保OTDR电源和光纤连接正常,并检查测试光纤的光纤长度(待测试段光纤),确认OTDR测试带宽覆盖该长度。
2.设置测试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测试端口的波长、测试间隔和采样点数等参数。
常用的波长有1310nm和1550nm。
设置间隔和采样点数根据待测光纤长度,一般设置成光纤长度的1/10到1/20。
3.准备测试连接OTDR测试端口和待测光纤端口,确保连接牢固。
保护好OTDR测试端口和待测光纤端口处的光纤连接头。
4.启动测试按下OTDR的“测试”按钮,OTDR发送光脉冲信号到待测光纤。
光脉冲信号在光纤中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和反射,OTDR接收到这些信号并进行处理。
5.数据分析OTDR会将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以波形图和数据表的形式显示出来。
可以根据波形图和数据表来判断光纤的长度、损耗和连接状态等参数。
二、原理介绍:光时域反射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时间域反射技术(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它使用脉冲光源来产生短脉冲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待测点。
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和反射。
光脉冲信号通过光纤传输时,会受到光纤的损耗和反射影响。
光纤的损耗是指光脉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光纤本身的吸收、散射等原因而引起的光功率降低。
光纤的反射指的是光脉冲信号在光纤连接点或光纤末端遇到不连续介质时的反射。
OTDR通过发射短脉冲光信号,并监测接收到的光脉冲信号的强度和时间。
当光脉冲信号受到反射时,OTDR会通过计算反射脉冲信号的时间和强度来确定反射点的位置和反射程度。
otdr测试仪使用方法
OTDR测试仪使用方法概述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光时域反射计,用于测试光纤的衰减和衰减不均匀性。
本文档将介绍OTDR测试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基本原理OTDR测试仪通过向光纤发送脉冲光信号,并通过测量纤芯上的反射信号来判断光纤的状态。
利用光的传播速度和信号的回弹时间,OTDR可以测量光纤的长度、损耗以及连接点的反射程度。
OTDR将测试结果以波形图的形式显示,用户可以通过分析波形图来了解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使用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确保OTDR测试仪已经正确连接到被测试的光纤。
2.打开OTDR测试仪的电源,并等待系统启动。
步骤二:设置参数1.使用测试仪的触摸屏或按键,进入设置菜单。
2.设置测试波长:根据被测试光纤的波长,选择相应的测试波长。
3.设置测试范围:根据光纤的长度,选择适当的测试范围。
4.设置脉冲宽度:通过改变脉冲宽度可以改变测量的分辨率和视图范围。
5.设置采样点数: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采样点数。
步骤三:开始测试1.将OTDR测试仪连接到被测试光纤的起点。
2.点击“开始测试”按钮或按下相应的开始测试快捷键。
3.OTDR测试仪开始发送脉冲光信号,并记录反射信号。
4.等待测试仪完成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
步骤四:分析测试结果1.在测试仪的显示屏上查看波形图。
2.使用光标工具,测量特定点的损耗和距离。
3.分析波形图,查找可能存在的故障点,如纤芯折断、连接点松动等。
4.根据测试结果,制定修复计划或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
注意事项•在使用OTDR测试仪之前,确保正确连接光纤,并检查光纤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情况。
•根据被测试光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测试过程中,保持光纤连接的稳定,避免干扰和外力的影响。
•在操作设备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避免造成设备或人员的损坏。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OTDR测试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otdr测试仪使用方法2篇
otdr测试仪使用方法2篇OTDR测试仪使用方法(上)OTDR测试仪是一种用于光纤缆测量的仪器,它通过发送光脉冲并检测反射光和折射光,来确定光纤缆的长度、损耗、连接器和断点位置等信息。
下面我们来介绍OTDR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1. 连接测试仪先将OTDR测试仪与光纤缆相连。
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正确的连接器类型,如SC、FC或LC等。
接口必须紧固,以保证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连接时,如果测试仪与光纤缆之间有其他设备或连接器,也需要将其断开,以避免产生杂散信号干扰。
2. 设置测试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测试参数,如波长、脉冲宽度、平均时间等。
波长应与要测试的光纤缆的光源波长相同,一般常用的波长有850nm、1310nm、1550nm等。
脉冲宽度越短,分辨率越高,但测试距离也会相应缩短。
平均时间越长,信噪比越高,但测试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3. 进行测量在设置好测试参数后,进行测量。
按下测试按钮,测试仪会发出一定长度和时间的光脉冲,并记录下其中的反射光和透射光。
测试完成后,测试仪会自动计算出光纤的长度、断点位置、连接器损耗等信息,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4. 分析测试结果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可以判断光纤缆的质量、损耗、连接状态等。
如果发现连接损耗过大或存在断点,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同时,还可以通过保存测试结果和对比不同时间的测试结果,来监测光纤缆的变化。
OTDR测试仪的使用方法(下)除了基本的使用方法,OTDR测试仪还有一些高级功能和使用技巧,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1. 自动纠正缆长在进行一些长距离测量时,光纤缆的长度可能会因为温度、压力等因素而发生变化,这时测试结果可能会出现误差。
一些高端的OTDR测试仪可以通过加装GPS(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来自动纠正缆长,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选择正确的波长在测试不同类型的光纤缆时,应选择适合的波长。
单模光纤常使用1310nm和1550nm的波长,而多模光纤则更适合使用850nm的波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TDR基本使用方法一、按设备顶部的红色按钮启动机器二、进入系统后选择F3进入专家模式三、在上面图的右面面板有三个按钮:“km”“Ω”“λ”1. km键的作用是选择需要测试的距离,一般选择你实际距离的2倍,在设备屏幕右边出现16KM/8M的字样,这个表示距离16公里每8米采集一个数据。
2. Ω:选好距离和采样距离后选择,这个表示脉宽脉宽越长,动态测量范围越大,测量距离更长,但在OTDR曲线波形中产生盲区更大;短脉冲注入光平低,但可减小盲区。
一般50公里以下选择2500ns和5000ns,50公里以上选择10000ns和20000ns3. λ:波长,这个切换两种波长1310和1550,一般50公里以下选择1310,50公里以上选择1550四、选好以上后连接好光线,这里光纤选择对端收光的一端,否则数据会不正常,五、按下设备右面面板上的红色按钮(TEST/STOP)开始测试,测试1到2分钟即可. 按(A/B SET)选定游标A,转动旋钮,将游标A移动到过渡光纤尾端接头反射峰后的线性区起始点,然后按(A/B SET)选定游标B,转动旋钮,将游标B移动到被测光纤的尾端反射峰前波长1550nm脉宽30ns平均时间30s光纤折射率1.4671这是测试完成后出现的表,在这个表中我们A端在0起始线,B端是那条虚线.可以看到AB两点间相距53.4252KM。
在虚线旁有个高峰后落下,这表示光纤已经到了设备或终端。
在图中a点b点为熔接点,OTDR测试的光线曲线斜率基本一致,若某一段斜率较大,则表明此段衰减较大,b 点为正常情况,a点有上升的情况,是由于在熔接点之后的光纤比熔接点之前的光纤产生更多的后向散光而形成的.如果出现П这个图标或一个高峰后线没有落到底处,这表示这是个跳接。
在图中间上方20.147dB,这表示这条线路的衰减值。
2006-08-14 | OTDR使用方法一/OTDR的使用用OTDR进行光纤测量可分为三步:参数设置、数据获取和曲线分析。
人工设置测量参数包括:(1)波长选择(λ):因不同的波长对应不同的光线特性(包括衰减、微弯等),测试波长一般遵循与系统传输通信波长相对应的原则,即系统开放1550波长,则测试波长为1550nm。
(2)脉宽(Pulse Width):脉宽越长,动态测量范围越大,测量距离更长,但在OTDR曲线波形中产生盲区更大;短脉冲注入光平低,但可减小盲区。
脉宽周期通常以ns来表示。
(3)测量范围(Range):OTDR测量范围是指OTDR获取数据取样的最大距离,此参数的选择决定了取样分辨率的大小。
最佳测量范围为待测光纤长度1.5~2倍距离之间。
(4)平均时间:由于后向散射光信号极其微弱,一般采用统计平均的方法来提高信噪比,平均时间越长,信噪比越高。
例如,3min的获得取将比1min的获得取提高0.8dB的动态。
但超过10min的获得取时间对信噪比的改善并不大。
一般平均时间不超过3min。
(5)光纤参数:光纤参数的设置包括折射率n和后向散射系数n和后向散射系数η的设置。
折射率参数与距离测量有关,后向散射系数则影响反射与回波损耗的测量结果。
这两个参数通常由光纤生产厂家给出。
参数设置好后,OTDR即可发送光脉冲并接收由光纤链路散射和反射回来的光,对光电探测器的输出取样,得到OTDR曲线,对曲线进行分析即可了解光纤质量。
2经验与技巧(1)光纤质量的简单判别:正常情况下,OTDR测试的光线曲线主体(单盘或几盘光缆)斜率基本一致,若某一段斜率较大,则表明此段衰减较大;若曲线主体为不规则形状,斜率起伏较大,弯曲或呈弧状,则表明光纤质量严重劣化,不符合通信要求。
(2)波长的选择和单双向测试:1550波长测试距离更远,1550nm比1310nm光纤对弯曲更敏感,1550nm比1310nm单位长度衰减更小、1310nm比1550nm测的熔接或连接器损耗更高。
在实际的光缆维护工作中一般对两种波长都进行测试、比较。
对于正增益现象和超过距离线路均须进行双向测试分析计算,才能获得良好的测试结论。
(3)接头清洁:光纤活接头接入OTDR前,必须认真清洗,包括OTDR的输出接头和被测活接头,否则插入损耗太大、测量不可靠、曲线多噪音甚至使测量不能进行,它还可能损坏OTDR。
避免用酒精以外的其它清洗剂或折射率匹配液,因为它们可使光纤连接器内粘合剂溶解。
(4)折射率与散射系数的校正:就光纤长度测量而言,折射系数每0.01的偏差会引起7m/km之多的误差,对于较长的光线段,应采用光缆制造商提供的折射率值。
(5)鬼影的识别与处理:在OTDR曲线上的尖峰有时是由于离入射端较近且强的反射引起的回音,这种尖峰被称之为鬼影。
识别鬼影:曲线上鬼影处未引起明显损耗;沿曲线鬼影与始端的距离是强反射事件与始端距离的倍数,成对称状。
消除鬼影:选择短脉冲宽度、在强反射前端(如OTDR输出端)中增加衰减。
若引起鬼影的事件位于光纤终结,可"打小弯"以衰减反射回始端的光。
(6)正增益现象处理:在OTDR曲线上可能会产生正增益现象。
正增益是由于在熔接点之后的光纤比熔接点之前的光纤产生更多的后向散光而形成的。
事实上,光纤在这一熔接点上是熔接损耗的。
常出现在不同模场直径或不同后向散射系数的光纤的熔接过程中,因此,需要在两个方向测量并对结果取平均作为该熔接损耗。
在实际的光缆维护中,也可采用≤0.08dB即为合格的简单原则。
(7)附加光纤的使用:附加光纤是一段用于连接OTDR与待测光纤、长300~2000m的光纤,其主要作用为:前端盲区处理和终端连接器插入测量。
一般来说,OTDR与待测光纤间的连接器引起的盲区最大。
在光纤实际测量中,在OTDR与待测光纤间加接一段过渡光纤,使前端盲区落在过渡光纤内,而待测光纤始端落在OTDR曲线的线性稳定区。
光纤系统始端连接器插入损耗可通过OTDR加一段过渡光纤来测量。
如要测量首、尾两端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可在每端都加一过渡光纤。
3/测试误差的主要因素1)OTDR测试仪表存在的固有偏差由OTDR的测试原理可知,它是按一定的周期向被测光纤发送光脉冲,再按一定的速率将来自光纤的背向散射信号抽样、量化、编码后,存储并显示出来。
OTDR仪表本身由于抽样间隔而存在误差,这种固有偏差主要反映在距离分辩率上。
OTDR的距离分辩率正比于抽样频率。
2)测试仪表操作不当产生的误差在光缆故障定位测试时,OTDR仪表使用的正确性与障碍测试的准确性直接相关,仪表参数设定和准确性、仪表量程范围的选择不当或光标设置不准等都将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
(1)设定仪表的折射率偏差产生的误差不同类型和厂家的光纤的折射率是不同的。
使用OTDR测试光纤长度时,必须先进行仪表参数设定,折射率的设定就是其中之一。
当几段光缆的折射率不同时可采用分段设置的方法,以减少因折射率设置误差而造成的测试误差。
(2)量程范围选择不当OTDR仪表测试距离分辩率为1米时,它是指图形放大到水平刻度为25米/格时才能实现。
仪表设计是以光标每移动25步为1满格。
在这种情况下,光标每移动一步,即表示移动1米的距离,所以读出分辩率为1米。
如果水平刻度选择2公里/每格,则光标每移动一步,距离就会偏移80米。
由此可见,测试时选择的量程范围越大,测试结果的偏差就越大。
(3)脉冲宽度选择不当在脉冲幅度相同的条件下,脉冲宽度越大,脉冲能量就越大,此时OTDR的动态范围也越大,相应盲区也就大。
(4)平均化处理时间选择不当OTDR测试曲线是将每次输出脉冲后的反射信号采样,并把多次采样做平均处理以消除一些随机事件,平均化时间越长,噪声电平越接近最小值,动态范围就越大。
平均化时间越长,测试精度越高,但达到一定程度时精度不再提高。
为了提高测试速度,缩短整体测试时间,一般测试时间可在0.5~3分钟内选择。
(5)光标位置放置不当光纤活动连接器、机械接头和光纤中的断裂都会引起损耗和反射,光纤末端的破裂端面由于末端端面的不规则性会产生各种菲涅尔反射峰或者不产生菲涅尔反射。
如果光标设置不够准确,也会产生一定误差。
OTDR的标准测试距离为240KM。
为什么在实际使用中准确测试距离则为100KM左右。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吗?捋捋有点乱回答:2 人气:30 解决时间:2008-12-05 18:44满意答案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型号的OTDR,我说下我的简单经验吧,供参考!一般我会用自动测试状态先测一次,知道大概的距离,然后再见设置参数设置,第一个参数量程,选为实际距离的115%左右即可,所以利用100公里测试无必要;第二个参数是折射率,按照所测试光纤的折射率进行设置,如果未知,一般设为1.46~1.47;第三个为脉冲宽度,比较不太好选的,一般OTDR会提供几个选项;第四个为测试时间,一般最好30秒以上;对于损耗等,可进行阈值的设置。
完善答案其他答案OTDR OTDR的英文全称是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中文意思为光时域反射仪。
OTDR是利用光线在光纤中传输时的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所产生的背向散射而制成的精密的光电一体化仪表,它被广泛应用于光缆线路的维护、施工之中,可进行光纤长度、光纤的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的测量。
OTDR测试是通过发射光脉冲到光纤内,然后在OTDR端口接收返回的信息来进行。
当光脉冲在光纤内传输时,会由于光纤本身的性质,连接器,接合点,弯曲或其它类似的事件而产生散射,反射。
其中一部分的散射和反射就会返回到OTDR中。
返回的有用信息由OTDR的探测器来测量,它们就作为光纤内不同位置上的时间或曲线片断。
从发射信号到返回信号所用的时间,再确定光在玻璃物质中的速度,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耦合从发射信号到返回信号所用的时间,再确定光在玻璃物质中的速度,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以下的公式就说明了OTDR是如何测量距离的。
d=(c×t)/2(IOR)在这个公式里,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而t是信号发射后到接收到信号(双程)的总时间(两值相乘除以2后就是单程的距离)。
因为光在玻璃中要比在真空中的速度慢,所以为了精确地测量距离,被测的光纤必须要指明折射率(IOR)。
IOR是由光纤生产商来标明。
而形成。
OTDR就测量回到OTDR端口的一部分散射光。
这些背向散射信号就表明了由光纤而导致的衰减(损耗/距离)程度。
形成的轨迹是一条向下的曲线,它说明了背向散射的功率不断减小,这是由于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后发射和背向散射的信号都有所损耗。
给定了光纤参数后,瑞利散射的功率就可以标明出来,如果波长已知,它就与信号的脉冲宽度成比例:脉冲宽度越长,背向散射功率就越强。
瑞利散射的功率还与发射信号的波长有关,波长较短则功率较强。
也就是说用1310nm信号产生的轨迹会比1550nm信号所产生的轨迹的瑞利背向散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