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学资料人教版
人教版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义
人教版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义
===================================
本文档是为了帮助考生复2023年高考物理而编写的总复讲义。
以下是讲义的主要内容:
1. 电学
- 电荷与电场
- 电势与电势差
- 电容与电
- 电流与电阻
-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 电磁波与光
2.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 基本粒子
-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 材料的导电性与半导体
- 材料的磁性与电磁感应
- 材料的机械性质与热性质- 材料的光学性质与光学仪器
3. 光学
-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
- 光的折射与光的全反射
- 光的干涉和衍射
- 光的偏振与光的波动性
- 光的吸收与光的光效应
4. 物理学中的力
- 动力学基本定律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平衡力与平衡条件
- 牛顿运动定律与力学应用- 静力学与多体系
5. 相对论与现代物理
- 狭义相对论
- 相对论量子力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 核反应与辐射
6. 常见物理实验
- 光学实验
- 电学实验
- 力学实验
请注意,本讲义旨在提供高考物理总复的提纲,以便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复。
正式的考试大纲和题型请以相关考试部门的官方公告为准。
祝各位考生备考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高中物理人教版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全套教案
教学内容:牛顿运动定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牛顿第一、第二、第三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
掌握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能够分析力的方向和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各种力的分析和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实例引出牛顿运动定律:一个物体静止不动,需要外力推动才能运动,这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体现。
2. 讲授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么保持静止状态,要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物体作用在另一物体上的力,另一物体一定对其作用有相等大小相反方向的力。
3. 实例分析
通过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实践操作
让学生做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如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拉伸变化。
5. 总结归纳
总结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
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小测验或实验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
精选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合集5篇)
精选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合集5篇)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合集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精选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机械能及其转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2)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转化。
(2)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滚摆,棉线,铁锁,人造卫星挂图。
(四)教学过程1.复习: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
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2.引入新课: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
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3.进行新课: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图14.5-1,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高三物理讲解人教版
高三物理讲解人教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三物理教学,以人教版教材为基准,涵盖高三物理的核心知识点和难点。
教学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基础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具体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模块的深入讲解,以及对物理实验和现象的分析与解读。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为高三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还存在理解不深、应用不灵活等问题。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认知风格和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高考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理基础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模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运用公式、求解答案等步骤,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具备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培养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学会从现象中提炼本质,培养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探究与合作: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未知领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团队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总结归纳、类比迁移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2)培养积极态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案全集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案全集教学内容:力学教学目标:1. 了解Newton三大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掌握如何应用Newton三大定律解决物体运动中的问题。
3. 能够理解惯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教学重点:1. Newton三大定律的概念和内容。
2. 如何应用Newton三大定律解决物体运动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惯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掌握如何应用Newton三大定律解决复杂的物体运动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物体运动的实验器材。
3. 教学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Newton三大定律的基本概念。
2. 教学内容:介绍Newton第一定律。
3. 学生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惯性的概念及作用。
4. 教师示范:演示惯性实验,引导学生对惯性的理解。
5. 练习: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应用Newton第一定律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Newton第一定律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内容:介绍Newton第二定律。
3. 学生活动:通过实验,验证Newton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4. 教师示范:演示如何应用Newton第二定律解决运动问题。
5. 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Newton第二定律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Newton第二定律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内容:介绍Newton第三定律。
3. 学生活动:通过实验,验证Newton第三定律的正确性。
4. 教师示范:演示如何应用Newton第三定律解决运动问题。
5. 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Newton第三定律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Newton三大定律的整体掌握情况。
2. 教学内容:综合运用Newton三大定律解决复杂运动问题。
3. 拓展:介绍一些物体运动中的特殊情况。
4. 总结:总结Newton三大定律的应用及意义。
高中物理教案全套人教版
高中物理教案全套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波的分类及传播规律3. 认识不同材料对波的传播的影响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重点:1. 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波的传播规律3. 材料对波的传播的影响教学难点:1. 理解波的传播规律2. 掌握不同材料对波的传播的影响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幻灯片2. 实验器材:弹簧、波纹池、声音源等3. 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探讨波的概念,引出波的物理性质。
二、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验,让学生理解波的基本概念,包括振幅、波长、频率等。
三、波的分类及传播规律(15分钟)1. 讲解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分类及传播规律。
2. 进行实验展示不同波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四、材料对波的传播影响(15分钟)1. 讲解不同材料对波的传播速度、频率等的影响。
2.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对波的传播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五、应用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分析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讨论波的传播规律及材料对波的传播的影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做简单的笔记。
八、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波和材料物理性质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应用练习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波与材料的物理性质。
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中积极思考,对波的传播规律和材料对波的影响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但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波的传播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5篇
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压强》,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首先,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力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全章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二、说学情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过渡句)通过比较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利于后续的应用。
因此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五、教学方法(过渡句)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5篇(实用)
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5篇(实用)教案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篇1教学分析电动势是本章的一个难点。
教科书明确提出了“非静电力”的概念,让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理解非静电力,知道非静电力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并能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去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教科书直接给出了电动势的定义式,但只是说“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没有用比值的方法严格定义。
电源的内阻在后面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习中很重要,本节作了一些铺垫。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实验认识新的规律,通过阅读来了解前人的工作过程,跟着教师的思路一环套一环地接受新的概念等,这都是经历科学过程的不同形式。
教学目标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为电能的装置。
2.了解电路中(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
4.理解电源内电阻。
教学重点难点电动势概念的建立是重点也是难点。
此套书多处对“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思想都有阐述和铺垫,此处再次运用这种功能关系的观点来学习电动势。
可以使学生对电源电动势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
本节课从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进行比较建立电动势的概念。
也为后面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习作了铺垫。
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演示、逻辑推理。
在电压和电动势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中通过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进行比较教学,建立新的概念。
课前准备教学媒体金属板、酸溶液、灵敏电流计、多种型号的干电池、学生电源、导线、电键、小灯泡、投影仪。
知识准备1.课前复习:电势差的定义式:U=Wq2.课前说明: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由于它们带负电荷,电子向某一方向的定向移动相当于正电荷向相反方向的定向移动。
高三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一、力的作用和效果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力的作用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2. 力的效果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形状和方向等。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动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可以分为动能转化和动能守恒两个方面。
2. 动能转化动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热能等。
3. 动能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系统中,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三、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流1. 电流电流是电荷流动的方向和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阻抗阻抗是电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分为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几种形式。
四、电磁感应和电磁波1. 感应电流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变化的磁场有关。
2. 电磁波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传播方式,具有电场和磁场的振荡。
五、原子物理和核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的电子构成,根据电子的能级分布,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光谱现象。
2. 核反应核反应是原子核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裂变和聚变等。
六、相对论和量子物理1. 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研究的是高速运动下的物体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包括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等。
2. 量子物理量子物理是研究微观领域的物理现象,如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等。
七、重要实验和仪器1. 迈克尔逊-莫雷干涉仪迈克尔逊-莫雷干涉仪被用于测量光速。
2. 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原子尺度的表面形貌和电荷分布。
以上是高三物理人教版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力的作用和效果、机械能守恒定律、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流、电磁感应和电磁波、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以及重要实验和仪器等内容。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加深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高中物理全册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全册教案人教版
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
第一单元:运动的基本概念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2. 掌握描述运动的基本量和单位。
教学重点:
1.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描述运动的基本量和单位。
教学难点:
1. 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理解。
2.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的思考,引出运动的基本概念。
二、概念讲解
1. 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2. 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3. 描述运动的基本量和单位。
三、示例分析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运动的相关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练习与讨论
1. 划分小组,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所学知识点,解决学生对概念的困惑。
五、评价与反思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运动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反思。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加深对运动的理解和应用,以提高学习效果。
七、课堂总结
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概括重点内容,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高三物理人教版下册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人教版下册知识点总结在高三物理学习中,人教版下册是我们的主要教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快速、准确地掌握这些知识,我将对人教版下册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学篇1. 力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力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作用点与力矩- 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共线、平行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力的平衡和不平衡-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3. 一维运动学-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 匀变速直线运动-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4. 二维运动学- 平抛运动- 斜抛运动- 圆周运动- 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5. 动能和功-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 动能定理和功的性质- 功的正负和功率的计算6. 力学实验- 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关系 -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 - 平抛运动实验二、热学篇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的定义和测量- 热平衡与热传递- 热量的计算公式2. 物质的热性质- 热胀冷缩- 热容和比热容- 相变和热力学第一定律3. 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 广义物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关系4. 热机和热量转化- 热机的基本原理- 卡诺循环- 热机的效率和排放问题5. 物体的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 内能的概念和计算-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三、光学篇1.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定律和像的成因 - 镜面反射和平面镜成像2. 光的折射和透镜- 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 - 透镜的成像公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3.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干涉现象- 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 - 衍射光栅的作用和原理4. 颜色和光的色散- 光的颜色和彩色成因- 光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 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四、电学篇1. 电荷和静电场- 电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电场的定义和特点- 电场力和电场强度2. 电场和电势- 电势能和电势差- 等势线和电势的分布 - 电场和电势的关系3.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 电阻和电路连接方式- 简单电路和串并联电路4. 基本电路元件-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概念-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5.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安培定律和磁场的计算-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以上是高三物理人教版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应用,努力提高物理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全套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全套
主题:力学基础
本节课将介绍力学基础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力学的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
1. 理解力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力的计算公式。
3. 理解牛顿三定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和分类、牛顿三定律的理解。
难点:牛顿三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力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和分类。
二、讲解(15分钟)
1. 引导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分类。
2. 介绍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详细讲解牛顿三定律,让学生理解每一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分组练习计算力的大小。
2. 分析给定情境下的力的作用和方向。
3. 利用牛顿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5分钟)
通过课堂讨论总结力学基础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牛顿三定律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讲解了力学基础概念和牛顿三定律,但在练习环节可以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以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实验示范,让学生亲自体验力的作用和效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以上为第一节课的教案范本,后续课程教案可根据具体内容和教学要求逐步完善。
人教版高中高三物理上册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部分力学§1.力一、力重力和弹力目的要求:理解力的概念、弄清重力、弹力,会利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知识要点: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3)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2、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可用弹簧秤测量。
(3)方向:竖直向下,(4)重心:重力作用点,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5)重心的测量方向: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薄片物体重心用悬挂法;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并使之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有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轻绳的弹力方向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支持力或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撑或被压的物体;弹簧弹力方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
(4)大小:弹簧弹力大小F=kx (其它弹力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例题分析:例1、画出图1-1中各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弹力(各接触面光滑)例2、有一劲度因数为K2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上面连一质量为m 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物块上,开始时弹簧K1处于原长(如图1-2所示)现将弹簧k1的上端A缓慢地竖直向上提高,当提到K2 的弹力大小为2mg/3时,求A点上升的高度为多少?例3、一个量程为1000N的弹簧秤,原有弹簧锈坏,另换一根新弹簧。
当不挂重物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0N,当挂1000N的重物时,弹簧秤的读数为810N,则这个新弹簧秤的量程为多少N ?答案:例1 略;例2、mg(1/k1+1/k2)/3 或5mg(1/k1+1/k2)/3例3、1237.5 牛二、摩擦力目的要求:理解摩擦力的概念、会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判定与大小运算知识要点:1、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粗糙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种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物理高三知识点资料书人教版
物理高三知识点资料书人教版物理高三知识点资料书(人教版)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高中阶段的必修学科之一。
本文按照人教版的教材内容,将高三学习物理所需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括,以供同学们学习和复习参考。
第一章:基本物理量和国际单位制1.1 基本物理量的概念1.2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1.3 基本物理量的量纲与量纲式1.4 衍生物理量和复合单位1.5 国际单位制中的前缀及应用第二章:运动的基本概念2.1 位移与路径2.2 时间和时刻2.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2.4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2.5 自由落体运动2.6 运动图象的画法和分析第三章:力学3.1 力的概念和性质3.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系3.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3.4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3.5 引力和重力,万有引力定律3.6 加速度和力的关系3.7 特殊力的研究(弹力,摩擦力)3.8 斜面运动3.9 曲线运动第四章:力的合成与分解4.1 力的合成4.3 常见力的合成问题4.4 平衡和平衡条件第五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5.1 不受力的物体的运动状态5.2 受力作用下物体的滑动和静止5.3 分析力的应用问题5.4 风沙暴爆炸推进器运动问题第六章:动量和动量守恒6.1 动量和冲量6.2 动量守恒6.3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第七章:能量守恒7.1 功与功率7.3 功率的计算7.4 功与能量的关系7.5 动能和势能7.6 机械能守恒7.7 总能守恒和示例第八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动8.1 振动的基本概念8.2 单摆的运动规律和周期8.3 弹簧振子的振动8.4 简谐振动的能量8.5 机械波的概念和特性8.6 波的传播特性和介质第九章:光学9.1 光的直线传播和透射9.2 光的反射和镜像9.3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9.4 球面镜和成像规律9.5 光的色散和光谱第十章:电学10.1 电荷和电场10.2 静电场和电场强度10.3 质点在静电场中的运动10.4 电势能和电势差10.5 电容和电容器10.6 并联和串联电容器10.7 电流和电流强度10.8 电阻和欧姆定律10.9 串联和并联电阻10.10 电功和电功率第十一章:磁学11.1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11.2 磁场中质点的运动11.3 洛伦兹力11.4 直线电流和安培定律11.5 磁场中载流线圈和电流弯曲第十二章:电磁感应12.1 电磁感应现象12.2 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12.3 磁场中的感应电动势12.4 电磁感应中的应用第十三章:交流电13.1 交流电和交流电压13.2 交流电的频率和周期13.3 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13.4 交流电的功率和功率因数本文对高三物理人教版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和概括,涵盖了基本物理量和国际单位制、运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动、光学、电学、磁学、电磁感应以及交流电等内容。
高中物理整体讲解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整体讲解教案人教版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明确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 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了解物质的基本特性和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 熟练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应对新技术和新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钻研、勇于创新的学风;- 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敢于质疑和挑战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物质的基本特性3. 物理现象的规律4.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三、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物质的基本特性3. 物理现象的规律四、教学难点1.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2. 物理现象的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1. 解释法:通过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现象的解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4. 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或引用物理学实验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学习:通过讲解、示范、实验、讨论等形式,系统性地介绍物理学基本概念、物质特性和物理现象的规律。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总结:通过讨论总结,强化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定期考试和综合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3. 实践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和实践活动评价,评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最新模板多篇
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最新模板多篇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最新模板1第一节功(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2、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
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进行新课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
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
高中人教版物理全套教案
高中人教版物理全套教案科目:物理版本:人教版年级:高中章节:全套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4. 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力、运动和能量;3. 声、光、电磁等物理现象;4. 原子、核能等微观世界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引言: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2. 实验:通过实验展示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实验方法;3. 理论:讲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如质量、力、能量等概念;4. 练习:进行练习,检查学生对物理学概念的掌握程度。
第二课:力、运动和能量1. 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3. 能量的定义和转化过程;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力、运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声、光、电磁现象1. 声与光的传播规律;2. 电磁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 实验演示:展示声、光、电磁现象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第四课:微观世界1. 原子、核能等微观世界的基础知识;2. 实验探究:利用实验揭示原子、核能等微观世界的奥秘;3. 物理学的未来:展望物理学的发展和未来。
教学方法:1. 听课:讲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 实验:通过实验演示物理现象,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3. 练习:进行练习,巩固和检查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掌握;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
评价方式:1. 日常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表现、实验操作情况等;2. 作业考核评价:布置相关作业,考核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3.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质量。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3. 评价方式是否全面客观,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波的反射和折射》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波的反射和折射》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1.掌握波在反射和折射时的基本规律。
2.掌握计算反射和折射的角度。
3.了解常见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 教学重点1.波的反射规律。
2.波的折射规律。
3. 教学难点1.波的反射和折射角度的计算。
2.学生对于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及对应的解释。
4. 教学方法1.讲授。
2.实验。
3.探究教学法。
5.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介绍波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
第二步:探究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获取波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并让学生自己探究波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进一步探究波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第三步:讲解1.通过完整的段落讲解,巩固学生对波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的理解。
2.讲解波的反射和折射角度的计算,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反射和折射的角度。
第四步:实验1.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波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角度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记录数据,让学生对反射和折射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第五步:归纳与拓展1.通过学生实验所得数据的总结和归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波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掌握。
2.介绍常见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如镜面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对反射和折射应用更加深入的理解。
6.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波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和角度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常见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观察和记录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从实验中获得对反射和折射规律的更深入的理解。
二、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在引入环节的展示和探究环节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这种方式不但让学生参与度高,而且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2.在讲解环节中,语言和解释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三省四市统一考试暨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安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C .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一楞次定律D .伽利略通过对理想斜面的研究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正弦式交变电源,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lA ,变压器副线圈接有电阻R 和电容器C ,并均能正常工作。
若理想电压表示数为l0V ,副 线圈的输出功率为2W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容器所能承受的电压值至少为10VB .电容器所能承受的电压值至少为210 VC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l :5D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l :2516.真空中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部分电场线如图所示,分别标记为l 、2、3、4、5,且l 、2和5、4分别关于3对称。
以电场线3上的某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圆与各电场线的交点分别为a 、b 、c 、d 、e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c a E E >B .电势d b φφ>C .将一正电荷由a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D .将一负电荷由b 点移到e 点,电势能增大1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它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其中还有备用卫星在各自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地球半径为R ,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6.6R 。
如果某一备用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地球自转周期的1/8,则该备用卫星离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A .0.65RB .1.65RC .2.3RD .3.3R18.2011年春节期间,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整治酒驾 行动。
据统计,酒驾违法者比往年同期下降了40%,人们的安全驾车意识明显增强。
执法交警所使用的酒精测试仪主要原件是一种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这种具有N 型导电性的氧化物的电阻会随其周围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设这种传感器的电阻与酒精气体的浓度c 成反 比,在如图所示的简化原理图中,电压表示数U 与酒精气体浓度c 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U 越大,表示c 越小,但c 与U 不成反比B .U 越大,表示c 越小,与U 成反比C .U 越大,表示c 越大,但C 与U 不成正比D .U 越大,表示c 越大,c 与U 成正比 R R 0E r 氧化物传感器C19.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
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 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 0时刻以速度v 2着地。
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在0~t 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 0一3t 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 .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 .在t 0~3t 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221v v v +>D .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20.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先受大小为F 1的恒力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受大小为 F 2的恒力做匀速运动、再受大小为F 3的恒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
已知这三个力的方向均水平向右且作用时间相等。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这三个力中,F 1做功最多B .这三个力中,F 2做功最多C .这三个力中,F 3做功最多D .在全过程中,这三个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21.如图甲所示,正六边形导线框abcdef 放在匀强磁场中静止不动,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 垂直,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t=0时刻,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设产生的感应电流顺时针方向为正、竖直边cd 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水平向左为正。
则下面关于感应电流I 和cd 所受安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t /s O B - - - 2B 0 B 0 1 2 3 4 5 6 - - - -B 0 -2B 0 a b c d e f 左 右 图甲 图乙 t /s O F- --2F F 0 1 2 3 4 5 6 -F 0 -2F 0t /s O F - - - 2F F 0 1 2 3 4 5 6 -F 0 -2F 0 t /s O i - - - I 0 0 1 2 3 4 5 6 -I 0 t /s O i - --I0 0 1 2 3 4 5 6 -I 0 A BC D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22.(4分)下图甲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___mm.下图乙是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片厚度的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__cm.23.(11分)某物理兴趣小组要精确测量一只电流表G(量程为l mA 、内阻约为l00Ω)的内阻。
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流表A 1:量程为3mA 内阻约为200Ω;电流表A 2:量程为0.6A ,内阻约为0.1Ω;定值电阻R 1:阻值为l0Ω;定值电阻R 2:阻值为60Ω;滑动变阻器R 3:最大电阻20Ω,额定电流1.5A ;直流电源:电动势l.5V ,内阻0.5Ω;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精确测量电流表G 的内阻,你认为该小组同学应选择的电流表为____、定值电阻为__________。
(填写器材的符号)(2)在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按照你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1,电流表G 的示数为I 2, 则电流表G 的内阻的表达式为rg=_______(4)请列出你所知道的测量电阻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种)24.(14分)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该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0,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1)如图甲所示,滑块从O 点由静止释放,下滑了位移x=lm 后到达P 点,求滑块此时的速率。
(2)如果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 与另一个质量为M=2.7kg 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 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绳恰好水平,其长度L=5/3m(如图乙所示)。
再次将滑块从0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滑至P 点的速度大小。
(整个运动过程中M 不会触地,sin530=0.8,cos530=0.6,g 取10m /s 2)图甲 图乙25.(18分)为了使粒子经过一系列的运动后,又以原来的速率沿相反方向回到原位,可设计如下的一个电磁场区域(如图所示):水平线QC 以下是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区域I(梯形PQCD) 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区域II(三角形APD)内的磁场方向与I 内相同,但是大小可以不同,区域Ⅲ(虚线PD 之上、三角形APD 以外)的磁场与Ⅱ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已知等边三角形AQC 的边长为2L ,P 、D 分别为AQ 、AC 的中点。
带正电的粒子从Q 点正下方、距离Q 点为L 的0点以某一速度射出:在电场力作用下从QC 边中点N ,以速度V 0垂直QC 射入区域Ⅰ,再从P 点垂直AQ 射入区域Ⅲ,又经历一系列运动后返回O 点。
(粒子重力忽略不计)求:(1)该粒子的比荷;(2)粒子从O 点出发再回到O 点的整个运动过程所需时间。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一定质最的理想气体温度由T 1降低到T 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气体体积增大,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B .如果气体体积减小,则气体的压强一定不变C .如果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则气体一定放出热量D .不管气体体积怎样变化,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2)(10分)一定质鼍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再变化到状态C ,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T 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 时的体积为l×10-3m 3。
求:(i)该气体在状态C 时的体积;(ⅱ)该气体从状态A 到状态B 再到状态c 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传递的热量。
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在某一均匀介质中由波源O 发出的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其波速为5m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P DQ C N v 0 匀强电场方向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Ⅲ Ⅱ Ⅰ TA.此时P、Q两点运动方向相同B.再经过0.5s质点N刚好在(-5m,20cm)位置C.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横波的频率一定为3HzD.波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无关(2)(10分)如图所示,含有两种单色光的一细光束,以入射角θ射入厚度为d的平行玻璃砖中,该玻璃砖对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且21nn 。
求两束单色光从下表面射出时出射点之间的距离。
35.[物理——选修3—5](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B.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2)(10分)如图所示,已知水平面上的P点右侧光滑,左侧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滑块在水平面上P点的右侧分别以速度v1、v2向右运动,由于V1>V2而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滑块的速度均在一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