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珠三角区域经济带中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广州经济发展概述

广州经济发展概述

广州经济发展概述广州市位于中国南部,是广东省的省会,也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本文将对广州经济的发展进行概述,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一、广州的地理位置优势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香港和澳门,与深圳等重要城市相距不远。

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广州成为了连接内地与海外的重要门户城市。

广州港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物流能力吸引了大量的贸易和投资。

二、开放政策的推动作为国家重点开放城市,广州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广州率先试行了一系列市场化的经济改革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国际企业进驻。

同时,广州积极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广州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传统制造业一直是广州的优势产业,如纺织、鞋业、电子产品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广州逐渐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广州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创新驱动的发展广州一直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著称。

作为中国知识型经济的重要区域,广州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研发能力。

广州还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业团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五、城市建设的提升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城市之一,不断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

城市规划的科学化、绿化环境的改善、交通网络的完善等都为广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同时,广州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城市经济增加了新的增长点。

六、国际合作的推进广州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国际企业进驻,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

与此同时,广州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和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和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和规划第一章:引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群之一。

该城市群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9个城市,以及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等14个城市。

该地区拥有密集的河网、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科技水平,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并不平衡。

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形态不够现代化,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在规划和发展中,必须考虑如何实现城市群的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城市群发展的现状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该地区GDP已经超过了台湾省、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总和。

在这一地区,广州、深圳被誉为中国的“双引擎”,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而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则吸引了大量人才的流入,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城市群。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压力。

例如,最大的城市广州,由于其空间经济的发展受制于地理条件,市中心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状况。

而深圳、珠海等城市对外开放较早,但在产业布局上存在一定的平衡问题。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城市形态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第三章:城市群发展的规划为了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政府对城市群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首先,政府在布局上加强了城市的联系和协调。

例如,在交通方面,政府启动了“十字”铁路和“三纵三横两环一圈”高速公路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联系。

在产业方面,政府着力推动企业的平衡发展,避免集中在某一地区。

其次,政府注重城市形态的建设。

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城市形态的设计,避免了城市建设中的“人工美化”现象。

例如,在内环线的广州越秀区内,政府大力推广“地上挂园”空间设计理念,使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第四章:城市群发展的展望在政府的规划和发展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未来仍然充满着发展的机遇。

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现状及发展趋势

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现状及发展趋势

广东省及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广东省及珠三角经济发展概况(一)广东省概况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

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

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

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2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8.2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9.28亿元,增长13.0%。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7%,金融保险业增长26.9%,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2.9%。

人均生产总值达32713元,增长12.9%。

(二)珠三角经济区块概况1、总体情况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3个市、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23.2%。

2006年末,常住人口4446.9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551.11万人),约占全省的47.8%。

地区生产总值2142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三次产业比重为2.4∶51.7∶4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分别达5889.14亿元和6681.94亿元,占全省的72.4%和73.3%,城市化水平82.1%。

2、经济发展基础(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珠三角经济区是我国南方入海的重要通道,外向型经济十分发达。

200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进出口总值5069.42亿美元,增长23.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96%。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刘璟
【期刊名称】《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年(卷),期】2014(025)002
【摘要】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

近几年来,珠三角的经济略微往粤东西北扩散,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没有十分显著的变化。

本文从珠三角一体化、珠三角与东西北的经济发展形势新变化和区域政策的推行及重大措施的实施三个方面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未来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帮助。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刘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2.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
4.《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解读
5.广东省成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马兴瑞协调解决河长制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对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趋势。

一、广东省城市经济现状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城市经济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像东莞、佛山、中山等二线城市也在不断崛起,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产业多样化。

传统的制造业一直是广东省的支柱产业,而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1.地理优势。

广东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航运渠道使得广东省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入。

2.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从1978年开始,广东省率先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并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打破了原有的经济体制,为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3.良好的投资环境。

广东省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政策创新和营商环境改善,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在广东省的各个城市中,政策稳定,市场规模庞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1.高端制造业的崛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升级,广东省的制造业将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深圳市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珠海市也在积极发展智能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2.创新驱动发展。

广东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引进人才、设立科研基地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广东省的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广东省的服务业将继续蓬勃发展。

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湾区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国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大湾区经济一体化指的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包括香港、澳门和广东省九个城市共同组成的经济合作区。

本文将探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 加速资金流动和人才流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将加速资金和人才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

一体化的政策和措施降低了各个城市间的经济壁垒和限制,促进了跨城市和跨境的投资与合作。

这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流入该区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 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将不同城市的产业进行整合和协同,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这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升,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例如,香港的金融业与深圳的科技产业相结合,推动了科技金融融合的创新发展。

3. 打造国际化门户城市群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将加快构建一个国际化门户城市群,提升整个区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该区域将成为国际贸易、金融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各个城市将互补优势,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

例如,广州的制造业基础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相结合,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大湾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二、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挑战1. 竞争与协作的平衡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将在区域内形成激烈的经济竞争。

各个城市将争夺资源和投资,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在竞争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协作和合作,形成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如何平衡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是推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城市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协同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将导致城市规模和人口增加,给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各个城市需要协同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

否则,将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统筹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将导致跨城市和跨境的人口流动增加,给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带来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香港和澳门三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该区域内的城市都有各自的经济特色,包括旅游、金融、制造业等。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并为东南亚和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下面我将从发展现状、挑战和发展战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发展现状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已经逐渐崛起。

香港一直是该地区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澳门和珠海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香港的发展。

广州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城市,也是主要的制造业中心。

其他城市也在发展中,如深圳为该地区的科技中心,湛江则是一个主要的重工业中心。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也有很多旅游景点,如珠海的澳门、香港的迪士尼乐园和广州的南沙湾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的流动性。

由于该区域内有很多城市,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非常频繁。

而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过于依赖低工资的外来劳动力,加剧了当地的社会矛盾,失去了自身的发展动力。

其次,该区域内的城市早已有了各自的规划和政策,如何合理规划、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最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粤港澳大湾区很容易受到台风、海啸、地震等天气灾害的影响。

三、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上述挑战,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

其中之一是促进产业创新和协调发展。

在此战略下,该区域将支持科技企业,并通过加强交通互联改善人流、货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性,加强城市规划协调,缓解城市拥挤,做的让更多的人在该地区寻找到发展的机遇。

二是推进开放合作和共建一体化。

在此战略下,该区域将加强对外开放和加强与全球的经济联系,推动更多的国际公司来粤港澳大湾区。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在此战略下,该区域将加快铁路和公路建设,提高区域交通流动性,同时加强环境保护。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珠三角是指中国广东省东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该地区拥有发达的经济、交通和制造业等优势,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这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现状
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制造业集群之一,主要集中在珠海、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

另外,珠三角还具有出色的交通和物流优势,其中的珠江水道更是成为南中国海沿岸较为便捷的交通走廊。

除此之外,珠三角的商贸业也发展迅速,北京路步行街等商圈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趋势
珠三角区域正逐步朝着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发展,转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环保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创新转型,提高科技含量。

此外,珠三角地区未来还将增强自主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更加深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机遇。

珠三角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和文化资源,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可以预见,今后该地区将继续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保持重要地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s Gu n z o t l a a g h u i ef P l y k r h u d ma e sr tg t i h o t x. T e it gai n o a g h u F s a o l e a g o s . o i ma e s s o l k t e y wi n t e c n e t h n e rt fGu n z o — o h n c u d b o d c a h o o p r n t .Wi e g a f e o o c a d s a p i z t n,trir n u ty a d h a q at r c n my s o l e p o td p ot i u y t t o l o c n mi n  ̄i o t h h l mi i ao e t y id sr a n e d u re e o o h u d b r mo e s
化 进程 的 同 时 , 积极 发 展 支柱产 业 , 大力 发展 总部 经 济和 第三 产 业 , 并 以此 推 动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优 化发 展 。
关键 词 : 三 角一体 化 ; 市发展 ; 珠 城 战略 中 图分类 号 : 9 G2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4 0 0 ( 0 0 0 - 0 1 0 17 - 4 8 2 1 ) 3 0 0 - 6
2 l世 纪是 全 球化 和 区 域 经 济 一体 化 的世 纪 。 积 极推 进城 市 问深 度 整 合 , 是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既 内在 要 求 和 必 然 趋 势 , 是 应 对 经 济 全 球 化 挑 也 战 , 升 区 域 整 合 实 力 和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现 实 选 提 择 。珠 江三 角 洲是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先 行 地 区 , 是 我 国重要 的经 济 中 心 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域 , 全 国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在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快,粤东、粤西地区相对滞后。

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滞后。

三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工业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大。

四是人口流动问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造成社会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大政府对滞后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促进其就业稳定。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但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关键词】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对策建议、引言、背景介绍、问题意识、正文、对策建议一、对策建议二、对策建议三、对策建议四、结论、总结问题、展望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广东面临着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发展与环保矛盾日益尖锐。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议题。

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只有深入分析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并加强政策实施和监督,才能实现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围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识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显现。

在广东区域内,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珠三角地区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经济总量占据广东省的70%以上,但粤东西北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明显滞后,人口聚集和资源利用不均衡,导致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新时代广东经济发展:挑战、机遇与战略

新时代广东经济发展:挑战、机遇与战略
广东社会科学 2019年第 1期
新时代广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
在全国领先的地位面临挑战,但再次迎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新一轮广东 发展需要新战略: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统领,发挥广东毗邻港澳独特优势,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深 化粤港澳合作;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为统领,着力建设沿海经济带,重点打造广东环北部湾经 济增长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营商环境,着力促进企业成长;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统领,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以建设现代产 业体系为统领,以产业园区为抓手,培育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广东产业发展水平。
国技术实现快速发展的阶段即将结束。第二,产业发展差距缩小,国外产业向广东转移的速度开 始放慢,广东靠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实现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结束。第三,市场体制和 管理水平差距缩小,广东可以直接模仿和借鉴的国外经济体制和管理经验越来越少,广东经济体 制机制改革的边际效率开始降低。
体制政策优势减弱。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以往许多改革举措率先在广东推行, 许多体制政策率先在广东实施,与其他地区相比,广东在许多方面具有突出的体制和政策优势。 而且,这些体制和政策优势又因广东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而得以强化。正是凭借这些优势, 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域外资金,集聚了众多的各类人才,获得了惊人的巨大发 展。然而,今天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之间体制和政策上的相对落差越来越小, “先行 先试” 也不再是广东的独有 “特权”,广东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体制政策优势明显减弱,主要靠特 殊体制和政策吸引域外商资、集聚优秀人才、获得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结束。
(二) 挑战 领先地位面临挑战。发展优势的弱化,表明广东在全国改革开放发展大局中的领先地位受到 挑战。早先很多重大改革举措和体制创新都率先发生于广东,如创办经济特区,推行对外开放, 引进利用外资,发展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等,广东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绝对优势和特 殊地位。然而,今天则不同了,率先发生于广东的新的改革开放举措越来越少,率先发生于其他 地区的新的改革开放举措越来越多。广东改革开放的步伐被其他地区快速追赶上来,有些方面甚

怎么看待珠三角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怎么看待珠三角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怎么看待珠三角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珠三角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珠三角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珠三角地区包括广东省的珠海市、深圳市、广州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一地区以经济发达、产业多样、创新能力强和人才集聚等特点而闻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珠三角地区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正逐渐失去竞争力。

高成本、劳动力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许多制造企业不得不将业务转移到其他地区或国家。

然而,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传统制造业,也需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其次,珠三角地区在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差距。

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相比,珠三角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尚未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和创新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持续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珠三角地区需要加大对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培养和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并加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合作。

此外,珠三角地区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

尽管该地区吸引了许多人才,但由于高成本生活和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许多人才选择离开珠三角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因此,珠三角地区需要采取措施留住和吸引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居住条件,以及创造更有竞争力的就业机会。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珠三角地区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一方面,珠三角地区将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以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区也将加强与世界各地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和技术创新资源。

未来,珠三角地区将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发展环境。

通过推动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资本、人才和技术的自由流动,珠三角地区有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势分析

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势分析

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势分析珠三角经济区是中国最富有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其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都居于全国前列。

本文将从发展模式和优势两个方面对珠三角经济区进行分析。

一、发展模式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个拥有23个城市的大区域,珠三角经济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各城市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关系,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例如,珠海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深圳以创新创业为主导产业,广州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等,各城市之间互相补充,在合作中实现了共同发展。

此外,珠三角经济区以港澳为桥头堡,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形成了特殊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 产业发展模式珠三角经济区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之一,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转型和区域调整,珠三角经济区开始向高端制造业和创新型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深圳“科技创新”、广州“城市科技创新”等产业发展计划,以及珠海的“智能制造”等制造业项目,都是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促进珠三角经济区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优势分析1. 区位优势珠三角经济区紧临港澳地区,位于我国最发达的沿海地带,交通便利,与世界各地联系紧密,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

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珠三角经济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更加致力于推动区域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

2. 产业优势珠三角经济区一直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尤其是在高科技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

同时,在近年来的产业转型升级中,珠三角经济区加大了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重点扶持,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人才优势珠三角经济区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倡导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深圳的高层次人才计划、珠海的“千人计划”等,吸引了国内外的优秀人才集聚到珠三角经济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与对策

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与对策

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与对策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状况珠三角地区是指中国南部的一个地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

这些城市都是经济发达、工业兴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

1.城市化进程快速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

其中,广东省是中国城市化率最高的省份之一,已经超过了70%。

2.经济发展迅速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

其中,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已经超过香港。

广州也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

3.人口过于密集由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这也导致了城市人口的过于密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随之而来。

其中,深圳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2000人/平方公里,是中国城市中的最高纪录之一。

三、珠三角地区问题分析1.城市规划不够科学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和高度性。

一些城市计划没有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分布不科学。

这种现象导致了城市的开发空间浪费、交通拥挤严重、城市安全风险增加等问题。

2.交通拥堵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珠三角地区的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发达,但仍然难以解决市民的出行需求。

另外,城市道路狭窄,交通流量大,导致了交通拥堵问题更加严重。

3.空气污染问题由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工业和能源消耗量也相应增加,导致了空气污染问题的突出。

一些地区的空气质量已经严重超标,成为了城市治理的重要难题。

四、对策建议1.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按照生态优先、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推进城市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集约化,以形成优良的城市空间结构、人居环境和场所氛围,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协调。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中广东的定位问题研究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中广东的定位问题研究

; 定位 将 有利 于广 东在 新 一 轮 经济 竞 争 中保 持 领跑 者的 地 位 , 同 隹确
时能 不断 深 化泛珠 三 角 经济 舍作 的 实质 进程


泛 珠三 角区域经济 合作 在 资 艨 ,产 业 .市 场 等 方 面 有较 强 的 瓦
补性.合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 力.在新
世 纪 开端 K城 经 济 一 体 化趋 势 越 演 越
《 三)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中
有利 于保证广东经 济发展战健逛泛 珠jf 域合作连向更 f j 区 广阔的

州.广西4省区属于西部地区,而江西、
具 _定位为2璩=角龙头目百爨晕幂;譬辩 可
弱 .发展 速 度 匣
建 泛殊 角经 济 合作
框 .通 过 市场 化 的 形式 .实 现 农 部 和 部之 的 对接 .J: 业转 移 、资 金 散 旱交 ¨ 通 嘲络 的衔 接 f 利 卡婀 部 地 区加 快 大 月 J : 发 的步 伐 . 也使扶 贫 工作 落 寅 剑实 处 这
血 娃 抑 制 地 簋 扩 大 趋 势 . 加 老 、
少 .边 社会 经 济发 展 的途 径之 一 .
仁 富
泛珠 t角区域 合作的提 【 { .对整台
资源 、改善 两部地 I 济 状 况必 然 会 起 到 X经
: 、广 ; 泛殊三 角区域 经济
以救的促进作』
时 ,任 域台作发展
数 旌 人 口的 6 1 % 55

【 域坯 是 边 描 地 寮I
其 南 J J 2古 与 东南 3闻 f 1 I { i ;
越 『 和老 挝 】 的 边 界线 达 40 80
( 甸 缅
多公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广东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思路探究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广东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思路探究

合作 为广东 缩 小东 西 两翼 与珠三 角 区域 经济 差距 带
来 了机遇 。
从 广东 范 围来看 ,东西 两翼 地 处广 东 东 南 、西 南沿 海地 区 ,离 经 济发 达 的港澳 台和小 珠 江 三角 洲
广东东 西 两翼 指 的是广 东省 东部 和西部 的沿海
地 区 ,东翼 包 括 汕 头 、潮 州 、揭 阳 、汕尾 4个 市 , 土 地 面积 1 7 1 m ;西翼 包 括 阳江 、茂 名 、湛 . x0 k 5
20 0 3年 ,地 缘 相 近 、人 缘 相 亲 、经 贸关 系 密
的交 汇点 ,是东 盟 、大 西 南 、和珠 三 角三 大 经济 圈 的交 汇点 ;东翼 居 闽 、粤 、赣 、台经 济圈 的 自然 地 理 中心 , “ 三 角” 和 “ 珠 闽南 三 角 ” 之 间, 中南 是 地 区对外 的联 系 门户 。东 西翼 可分 别成 为 中南 、大 西 南 地 区的 出海 通道 ,成 为泛珠 三 角 内陆 省 区参 与
出海 通道 功能 和 内陆 省 区与珠 三 角连 接通 道 的桥 头
堡功 能 。
2. 4 %和 4 . 9 9 %。作为广东省内经 济发展大大落后 0
于珠 三 角的经 济 区 ,两翼应 抓 住泛 珠三 角 区域 合作 提供 的机遇 。
相对 于大 部分 泛珠 三 角 的经 济 区 ,广东 东西 两 翼拥 有一定 的资 源优 势 。
地 区 相对 较 近 。珠 三 角 是 泛 珠 三 角 区 域 的 经 济 中
心 ,未来 是要 通过发 挥 向周 边 辐射 的功 能 ,带动 整
江 3个 市 ,土 地面 积 31 x 0 k .8 1 m ,两 翼 占全 省 面 积 的 2 . ;2 0 7% 0 0 4年 年末 户 籍 人 I数 东 翼 16 06 : 2 1 5 . 万人 ,西 翼 16 94万 人 ,两 翼共 占全 省 的 4 . ; 4 . 24 % 是 两个 人 多地 少 的 省 内经 济 区。 两 翼 的 土地 面 积 、 人 口分 别 是珠 三 角 的 1 . 、11倍 ;然 而 ,2 0 3倍 . 03 年 两 翼 的 G P和 人 均 G P 仅 相 当 于 珠 三 角 的 D D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指出了探讨的重点。

在重点分析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差距较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区域规划和协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结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建议,有望为广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对策建议、区域规划、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重要性、前景。

1. 引言1.1 介绍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背景是一个历史积淀丰厚、实力雄厚的地区。

广东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南中国海,是中国面向西南太平洋、东南亚、南亚甚至更远地区开放的前沿。

广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社会最开放、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广东位居中国华南科教、交通、经济、金融等领域的中心地位,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一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滞后,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和不平衡现象。

这种不平衡不仅影响了广东整体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东需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衡提升,打破区域间发展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

只有实现广东全区域的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1.2 阐述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广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研究

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研究

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研究近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珠三角城市群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受到了国家尤为关注。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对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目前,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实力已经具备,但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情况比较严重,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已经具备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优势,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

其次,珠三角城市群与香港、澳门等地区的联系较弱,对珠三角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发挥产生一定的限制。

此外,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行发展,如何平衡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向。

首先,提高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通过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发展离不开相互支持。

其次,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加强珠三角城市群与香港等地点之间的联系,推动珠三角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发挥。

此外,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平衡,并通过产业链融合提高产业集群效应。

三、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施策略实施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与城市的交通、通信、能源和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

而在珠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 完善产业链生态系统。

要全面推进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产业链的整合和产业链生态系统的建设,推动各城市在工人技术教育、科技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调研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实现众所周知的“168小时工作模式”。

3. 优化金融系统。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广东的定位问题研究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广东的定位问题研究

【 关键词 J 泛珠三角 ; 东; 广 定位 【 中图分类号 J 2 7 0 F

【 文献标 识码J A
【 文章编号 117 — 7 7 20 )3 0 8 — 3 62 87 (0 6 0 — 16 0

泛珠 三 角 区域 经 济合作 的 背景及 其 战略 意义
部 大开发 , 注重资源的合理 、 效 、 有 可持续利用 , 争取珠三角 区 域整体发展的实现以及西部地 区经济的腾飞 。
与珠江 流域的经济流向和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且 在资
部地 区, 而江西 、 湖南两省属于中部地 区。 在这些 区域 内, 有革 命 老区 , 如赣南 、 闽西、 冈山 、 井 韶山 、 百色 、 海南通什等地 。该 区域也是我 国少数 民族 聚居最集 中的地 区 ( 主要分布 在云 、 贵 、 、 、 等地 )西南 各省 区少 数民族人 口达 6 O 桂 川 琼 , 6 0多万 , 占全国少数 民族人 口的 6 . %。该 区域还是边疆 地区 , 51 5 其中 云南 、 广西两省 区与东南亚三 国( 缅甸 、 越南和老挝 ) 的边 界线 长达 4 0 8 0多公里 。由于历史的原因及 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 制约 , 上述六省 区经济 基础薄 弱 , 发展速度慢 。建立 泛珠 三角 经济合作框架 , 过市场化的形式 , 现东部 和西部 之间的对 通 实 接, 产业转移 、 资金 扩散和交通 网络 的衔 接 , 有利于西部 地区 加快大开发的步伐 , 也使扶贫 工作 正落实到实处 。 这也是抑制 地区差距扩大趋势 , 快老 、 、 区社会经济发展 。 加 少 边
二、 东在泛 珠 三角 区域 经济合 作 中的定 位 广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 ,泛珠 三角区域合 作取得 了很多方面 的突破 , 为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的进程打 开了 良好 的局面。 各省 区的基础设施 、 交通枢纽 、 息平 台等的建设投入显 著加 信 大, 金融 、 房地 产 、 游等 产业合 作程 度都 比以往有 较大 的提 旅 升。 正是在这种新局势下 , 广东作 为泛珠 三角的发起者和牵头 者 ,准确 而且 客观的定位将有利于保证广东 的经济 发展 战略 的有效实施和促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走向更广 阔的天地 。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在中国的南方,有一片繁荣的地区,它是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珠江口,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包括地理位置的优势、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增长的动力。

一、地理位置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处东南沿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首先,它靠近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金融资源和国际交流机会。

其次,珠江三角洲毗邻南海,有着丰富的港口资源,便利了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

再者,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陆路、水路和航空网络,有利于物流运输和人员流动。

二、产业结构的变化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过去,这个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以出口为驱动力。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开始加快产业升级,逐渐发展为以高科技、金融、物流和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首先,高科技产业在珠江三角洲得到了快速发展。

该地区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

例如,广州的华为、深圳的腾讯和广州的小米等知名科技公司都诞生于这个地区。

其次,金融业也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广州金融街等金融机构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前来珠江三角洲投资和发展。

金融业的繁荣也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此外,物流业和旅游业也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物流中心之一。

同时,珠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经济增长的动力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多个动力因素的驱动。

首先,改革开放政策为珠江三角洲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本和技术,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其次,人力资源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该地区拥有广大的劳动力人口和高素质的人才储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身于珠三角区域经济带中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选择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置身于珠三角区域经济带中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一、城市经济:广东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在广东的经济发展中,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迅速崛起,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促进,使城市经济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化水平接近7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比重高达%、%和%(2002年)。

珠江三角洲城市工业发达,有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公司,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配套能力强,其中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和家用电器制造业具有世界级的规模。

“九五”期间,珠江三角洲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都超过两位数,从各市近二年的实际增长和“十五”计划看,未来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如果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东经济初步实现了工业化,那么未来二十年,广东经济发展将有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发展的主线将集中于城市化,城市化将为广东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那些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地区,经济发展更具有主动性和可持续性。

当前全球竞争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大都市区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较量,需要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城市的发展。

广东经济未来在国际和国内竞争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或条件的形成,一是取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二是取决于这一城市群中产业的合理分工,三是取决于这一城市群与港澳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而这些因素或条件的最终形成,则需要有明确的、清晰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以及科学合理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近几年来,欧美各国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把城市功能定位及城市发展中产业结构的重新部署作为新一轮调整的重点。

如美国的丹佛市就重新把该市的功能定位为“一高、二现代”(高新技术研发,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服务),把该市从“制造型城市”转型为“服务型城市”;日本的东京、大坂,韩国的汉城、釜山等城市也正在进一步地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城市间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城市之间重新洗牌,扬长避短,重新打造和提升“城市特色竞争力”。

这种动态和趋势,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注意。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这些新的动态,面对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厚积薄发、日益崛起的时候,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怎么发展广东的城市发展及城市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广东能否保持并怎样保持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21世纪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部署,也直接影响到广东能否建设成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事关重大,涉及全局。

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当今全球竞争从竞争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大都市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较量,二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

这二者实际上代表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广东、珠三角的发展只有把目光投向城市中国的大背景,才有可能找到一条更为清晰的道路。

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称,国际上已经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带视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

它们分别是:以波士顿和华盛顿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城市带;以多伦多、芝加哥为核心的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大湖城市带;以东京为核心的从东京、横滨到大阪的日本城市带,以伦敦为核心的从伦敦到曼彻斯特的英国城市带和以阿姆斯特丹、鲁尔区、巴黎为核心的西北欧城市带,还有就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带。

目前,我国主要有三大都市圈,除珠三角、长三角外,“京津唐”都市圈已初具雏形(以北京、天津长约百余公里的辖区为轴心,以东西百余公里内的唐山、保定为两翼)。

这样在我国沿海地区将形成三大都市区,相互竞争,并肩发展的格局。

由这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态势正在形成。

从近几年的发展看,虽然我省目前在经济总量上仍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但在新一轮城市经济的竞争中,尤其是在城市体系内部的分工协作上,无论观念还是实践,珠三角都已经比长三角慢了半拍。

珠三角城市带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国际都市圈雏形的经济群落,在整个发展思路和城市间的彼此定位上必须要有根本的变化。

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小国寡民、自给自足、自我循环的城市发展理念,必须重新洗牌。

即使是香港,也不能总是就香港本身来谈香港。

试想一下,如果香港没有广阔的内陆腹地,没有业已全面形成的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没有与珠三角在产业结构上的互为补充,没有一个大华南经济圈的意识,香港能有发展空间吗改革以来,广东习惯于无为而治,这一点在改革开放初期,优势是很明显的,它体现了民间的创业特点,由此也形成了珠三角小城市的活力。

但凡事都有两面,正由于政府是无为而治,虽然当初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起了很大作用,但到了今天,随着改革的深化,就出现了很多的错位。

当经济发展到需要用“有形的手”来调控“无形的手”的时候,需要“有形”和“无形”这两只手统一整合的时候,“无为而治”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它的种种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

计划经济不发达,看起来是坏事,但在市场经济的早期却是好事。

自由放任是广东搞活经济的必经阶段,但绝非永远过程,更不能形成“无为而治万能论”。

广东经济进入90年代以后,问题出来了,由于没有解决好“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间的关系,政府调控乏力,产业结构失衡,社会普遍崇尚投机。

因此,有人形容广东是强势民间、弱势政府,而上海和华东的情景则恰恰相反。

拿华东跟广东相比,也就是10年工夫,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长江三角洲长成了一个经济巨人。

上海除了中央的强力支持之外,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背后还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对比这两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非常值得广东思考的问题,也是应该引起省委高度重视的问题。

长江三角洲之所以后来居上,蓬勃发展,除了重视市场作用外,还充分发挥了“有形的手”的作用。

今天来看,上海在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分工、生产力配置、城市功能的定位上有许多值得珠三角思考的地方。

在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和城市体系的构建上,长三角的协调机制很值得珠三角借鉴,长三角现在已形成了一市两省(上海、江苏、浙江)强有力的协调机制。

常务副市长、副省长每年都召开一次协调发展联系会,重大问题和矛盾当即拍板,当场解决。

上海、江苏、浙江本来都是各自独立的省级行政单位,但现在不仅江苏,浙江,甚至江西,都想成为上海老大哥的小兄弟。

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圈中各个城市和区域的定位和发展思路了。

上海的城市定位已经非常清晰,就是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从而带动长三角地区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上海的辐射半径非常广泛,整个城市规划根据车提出了四个半径的区域概念:一是半小时车程辐射区,二是一小时车程辐射区;三是两小时车程辐射区;四是四小时车程辐射区。

所谓半小时车程辐射圈,就是以上海的人民广场为中心,辐射到上海各区的每个角落,上海市区之间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交通网络的布局都以此为依据;一小时车程辐射圈已经到了周边的苏州、嘉兴等地区;二小时车程辐射到南通、常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地;四小时交通圈已经包括了南京。

这10年,上海围绕着这么一个区域的概念做城市规划,结果把整个长江三角洲都给规划进来,把长江三角洲7000万人口都给覆盖了。

还有广州与香港这两个中心城市,能否走出自我循环,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把大上海的发展思路对比大华南,如果我们真的能按照华南经济圈和国际城市群的思路来进行功能配置的话,很多问题便容易解决了。

这时候,谁能够成为城市经济时代的心脏起搏器,谁就能够占据制高点。

上海已经起到了长江三角洲心脏起搏器的作用,但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广州还不行,“能量”还不够,比香港还差一点,香港单独也不行,而广州与香港结合起来,这个区域经济的心脏起搏器就能发挥作用。

香港就相当于上海的陆家嘴,而深圳、珠海就相当于浦东开发区一样,至于沿线地区的港口码头就相当于上海的港口。

广东其它地区如珠三角地区的加工产业,就相当于昆山、苏州,如此一来,就构置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关系,城市之间的功能定位都容易理清楚。

二、明确以经营城市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现代城市不但要求要建设好、管理好,而且要善于经营。

城市不是单纯的投入对象、建设对象和管理对象,而且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主体。

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

经营城市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传播并受到关注。

什么是经营城市目前有不同的概括和解释。

我认为,所谓经营城市,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素质。

其中,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土地、山水、空间等;基础设施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电力、道路、桥梁、通信网络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人文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政府资源等。

由以上几类资源派生出来的资源还有信息资源、品牌资源、形象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等,这些都是可供经营的城市资源。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城市经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不断丰富和扩大,新的资源将不断被开拓和产生,经营城市的内容将越来越广泛。

例如,有的城市原本一些似乎看来不值钱的城市空间,如果用新的思路去装扮它、运作它,就会改变原有的属性。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一切构成城市空间和功能的载体,无一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劳动。

因此,城市是有价值的客观存在,是社会漫长发展中积聚的巨大财富,城市也是最大的国有资产。

经营城市,就是要把城市有价资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静止的资产富于活力,通过市场化营运,从而达到资产增值,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成为城市之间争夺的对象。

城市的土地、公共建设等资源,开始从非经营性资产逐步转化为可经营性资产,市场配置城市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提高。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政企分开,引进竞争,对大部分的城市资源实行市场化经营,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城市普遍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大规模建设阶段,建设资金普遍紧缺。

建设资金的来源既靠城市自身的积累,又靠引资借债。

但是借债总是要还的,城市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负债不能超过GDP增长允许的尺度,关键在于实施“以城养城”,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