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望海潮教案8篇

望海潮教案8篇

望海潮教案8篇望海潮教案望海潮教案(一):【教学目标】透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炼字的艺术,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

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

了解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透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炼字的艺术,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是学习重点,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是难点。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尝试欣赏【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宋词的常识:词牌名、词题、小令、中调、长调、婉约派、豪放派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柳永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被称为北宋婉约派正宗。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望海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二、配乐朗读,读出节奏,感受语言美。

【学生朗读后,教师指导节奏、用韵,配合多媒体图片音乐交互效果,示范朗读,然后指导学生配乐诵读,读出美感——一读体验,二读示范,三读品尝】三、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感悟词意。

【学生初步概括分析作品的主要意象(资料)和风格,简介背景,体会词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大意解读准确即可。

老师有针对性地适当引导,在语言表述规范上作示范,不作过分硬性的定评】【上片】写杭州城的优美风景与繁荣景象。

“形胜”、“繁华”是点睛之笔,概括全篇。

【下片】写西湖景区清秀迷人的湖光山色与官同游同乐的愉悦祥和气氛。

(形胜、繁华)【移步换景的描述方法,由景到物、由物到人的描述顺序,起承转合的典型结构】【背景】这是一首投赠词。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通用6篇)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通用6篇)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因声求气,掌握诵读方法。

2、推敲语言,体会炼字技巧。

3、描述意境,学习点染艺术。

【教学重点】1、体会炼字技巧。

2、学习点染艺术。

【教学难点】1、探寻主旨。

2、背诵全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公元1161年,金大举进攻北宋。

据《鹤林玉露》一书记载:有一首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后人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谢处厚把金兵大动干戈、大举进攻北宋的责任归到这首词及其作者身上。

完颜亮的侵犯是不是就因为这首词的关系?(肯定不是的,他们都夸大了文学的作用了。

)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这首词的影响非常大。

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柳永的《望海潮》。

二、积累·整合1、柳永介绍。

【据中国社科院杨义研究员统计,柳永今存下212首词中,近40首词近乎全景式地描绘大都市!】2、题目解说。

既是词牌(柳永自制之词牌,与音乐有关),又是标题(与内容有关)。

三、感受·鉴赏(一)因声求气,掌握诵读方法。

1、学生朗读。

2、教师正音。

①读准字音。

(注意韵脚)②读对句读。

(注意节奏)③读出情感。

(注意抑扬)3、教师范读。

(或听配乐朗诵)4、学生体味,师生齐读。

①全词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柳永《望海潮》导学案 教师版

柳永《望海潮》导学案  教师版

《望海潮》导学案一班级姓名自主学习案一、词、词的发展及分类(一)了解词(二)了解柳永对宋词的贡献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甚至可以称之为“词中第一人”了。

1.他是第一个“专业词人”。

其创作中有大量的市井俚语,更显得真实平素。

2.他擅作慢词,并把慢词的写作推到了一个极致。

3.他发展了词体。

柳永词调有150个之多,大部分为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多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4.他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给后人的词及曲的创作做了深厚的铺垫。

二、了解柳永的生平及《望海潮》的创作背景(一)识记作家作品(读课本P34页注解①)柳永(约987~约1053),字,原名,北宋福建崇安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排行第七,也称。

多次应进士试不第,与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他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他的词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而且制作了大量的(也称),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的词人,他的词发展了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的局面。

柳永是北宋派词人的代表。

作品有词集《乐章集》,词作《》《》《》等。

(二)了解《望海潮》写作背景(读课本P34页注解②)明确:“望海潮”是,柳永途径时,拜见两浙转运使时写的一首词。

(三)基础巩固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天堑.( ) 无涯.( ) 珠玑.( ) 罗绮.( ) 豪奢.( ) 叠巘.( )羌.( )管千骑.( ) 箫.( )鼓吟.( )赏参差..( ) ( )2.熟读《望海潮》,力求成诵。

(四)理解并翻译《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探究导学案赏析并背诵《望海潮》:1 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样的内容?上片主要写的;下片主要写美景和的生活景象。

望海潮导学教案

望海潮导学教案

望海潮导学教案《望海潮》是柳永成名之作。

据说也是柳永为求见孙何而作。

孙何当时为两浙转运使,驻杭州,门禁森严。

柳永功名失意,流浪江湖,欲见孙何无门故作此词,让歌伎在宴会上献唱以引起孙何注意。

孙何听后即引柳永与宴。

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望海潮导学教案,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导学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望海潮导学教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柳永的生平及创作背景2.体会虚实相济、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学习重点:体会柳词的意境和情景交融的手法学习难点:1.柳词所运用的虚实相济和点染的表现手法2.把握柳词的特点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初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他出身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前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他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遭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据说,柳永因生活窘迫,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襄阳南门外作品有《乐章集》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柳永:2.写作背景。

(1).《雨霖铃》:柳永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因而他深深了解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歌妓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第4课 《望海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第4课  《望海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1.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训练案】
望海潮,词牌名。此曲是柳永所创,平韵双调。亦一百零七字,双调,上阙五平韵、下阙六平韵,一韵到底。 以此作为词牌名的词还有秦观的《望海潮·洛阳怀古》、黄岩叟的《望海潮·梅天雨歇》。
【教学重点】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预习案】
1.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杭州
宋·谢驿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金·完颜亮
万里书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 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2.文学常识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导学案

4.1 望海潮(东南形胜)重难点:一、写作背景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途经钱塘(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为一介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于是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传唱,以使孙何知道,后孙何亲自前往见面。

二、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坎坷。

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填词去。

”仕途无望,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生,死后由群伎合金才得以入葬。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定风波》(自春来)、《鹤冲天》(黄金榜上)、《望海潮》(东南形胜)、《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

三、文言知识【词类活用】1.云树绕堤沙(名词作形容词,高耸入云的)2.嬉嬉钓叟莲娃(名词作动词,采莲)3.异日图将好景(名词作动词,画出美景图)【古今异义】1.有三秋桂子古义:指农历九月。

今义:秋收、秋耕、秋播的合称。

2.嬉嬉钓叟莲娃古义:戏乐的样子。

今义:游戏,玩耍。

练习题:1.记字音①参差()②天堑()③珠玑()④叠巘()⑤羌管()⑥怆然()⑦豆蔻()⑧窥江()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________②千骑拥高牙拥:________③异日图将好景图:________④解鞍少驻初程少:________⑤荠麦弥望望:________⑥算而今,重到须惊算:________3.一词多义1.形①东南形胜()②因势象形()③无案牍之劳形()④以己之长,形人之短()2.将①异日图将好景()②出郭相扶将()③天将降大任()④将百万之众()3.望①荠麦弥望()②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⑤都督阎公之雅望()⑥七月既望()4.过①予过维扬()②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③尝过樊将军哙,哙趋拜送迎,言称臣()④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⑧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5.兵①废池乔木,犹厌言兵()②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③悉使羸兵负草填之()④将军起兵江东()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天堑无涯天堑变通途B.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错落C.异日图将好景此事异日再议D.户盈罗绮遍身罗绮者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归去凤池夸B.钱塘自古繁华C.参差十万人家D.烟柳画桥6.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望海潮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东南形胜[1],三吴[2]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3]翠暮,参差[4]十万人家。

云树[5]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6]无涯。

市列珠玑[7],户盈[8]罗绮竞豪奢。

重湖[9]叠巘[10]清嘉[11],有三秋桂子[12],十里荷花。

羌管[13]弄晴,菱歌泛夜[14],嬉嬉[15]钓叟莲娃[16]。

千骑[17]拥高牙[18],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19]。

异日[20]图将好景[21],归向凤池夸[22]。

【注释】[1]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2]三吴:《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3]风帘:挡风作的帘子。

[4]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5]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

[6]天堑:天然的险阻,这里指钱塘江。

[7]珠玑:珍宝。

[8]盈:充满,言其多。

[9]重湖:西湖有里湖外湖之分,故称重湖。

[10]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

[11]清嘉:清秀美丽。

[12]三秋桂子:杭州灵隐寺一带多桂树,传说此地桂花为为月中仙桂落籽而生。

[13]羌管:羌笛,这里泛指乐器。

[14]菱歌泛夜:采菱女夜间在江上放歌。

[15]嬉嬉:游乐貌。

[16]莲娃:采莲女。

[17]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18]高牙:军前的大旗。

这里指高级官员的仪仗。

[19]烟霞:山水美景。

[20]异日:他日。

[21]图:描绘。

[22]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目标确立《望海潮》是柳永的代表作品,词人以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笔法,主要通过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展开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通过学习了解:1、柳词的几个基本特点2、本词在写景,状物上的特点与手法3、学习本词中的白描和铺叙手法※重点提示《望海潮》一词景物描写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做到了写景抒情相得益彰。

全词以点带面,描绘了钱塘江和西湖的别致风光,并以此为背景,渲染出杭州的一派繁荣景象。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一、导入引导1. 请同砚们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看到过的海洋景色,描述一下当时的感受。

2.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你们对海洋有什么样的印象?海洋在你的心中代表着什么?二、诗歌背景介绍1.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闻名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作者在东南海边的壮丽景色和心里的感慨。

2. 柳永是宋代闻名的词人,他的词作以婉约清丽著称,情感精致,意境深遥,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

三、诗歌赏析1. 请同砚们朗读《望海潮(东南形胜)》,体会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2. 分析诗歌中描写的海洋景色,包括海浪、海鸥、海岛等,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精致描写和感悟。

3. 分析诗歌中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包括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诗歌理解与感悟1.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诗歌中的海洋景色和诗人的情感有何联系?海洋在诗中象征着什么?2. 请同砚们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哪些情感和意境触动了你们?3.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诗歌中的“东南形胜”是什么意思?它给你们什么样的启迪和感悟?五、诗歌创作与赏析1. 请同砚们结合自己对海洋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表达自己对海洋的感悟和情感。

2. 请同砚们互相交流诗歌创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互相赏析和评判。

六、诗歌欣赏与评判1. 请同砚们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柳永词作进行朗诵和赏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请同砚们就柳永的词作进行评判,谈谈自己对他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的看法。

七、教室总结与延伸1. 请同砚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和收获,谈谈自己对柳永的诗歌和海洋景色的理解和感悟。

2.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如何将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也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希望同砚们在以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

《望海潮》柳永教案(精选10篇)

《望海潮》柳永教案(精选10篇)

《望海潮》柳永教案《望海潮》柳永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海潮》柳永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海潮》柳永教案篇1【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熟读诗歌,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名句,再认真研读本学案。

2、限时完成,规范认真。

时间:30分钟【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作者及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②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①反复吟读直至背诵,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

②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预习案】1、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鹤冲天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2、文学常识关于宋词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宋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的定义——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东南形胜)》导学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东南形胜)》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导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 1、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了解作者。

3、掌握词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

2、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导学重难点】1、这首词的写景特点,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名句欣赏。

【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诵读法3、启发点拨法4、比较法【知识链接】1、有关词的知识:(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3)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 按字数分为: 按风格分:单调 —— 一片 小令 ——(58字以内) 豪放派双调 —— 两片(阕) 中调 ——(59—90字) 婉约派三叠 —— 三片 长调 ——(90字以上)四叠 —— 四片2、写作背景:(1)《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2)《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投赠之意。

(3)北宋时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的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

设计人:备课组审核:领导审核:时间---------------- 班组----------- 学生姓名-------- ----------- 期数-总序号-《望海潮》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评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其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柳永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和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难点: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鉴赏法,探究法【知识链接】1、关于“词”:(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3)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一片(阕)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中调——(59—90字)三叠——三片长调——(91字以上)四叠——四片2、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为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佑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屯田。

他一生在仕途上抑郁不得志,独以词著称于世。

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望海潮》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词的起源与名称、词的分类、词牌与标题等)2、初步学会品味《望海潮》精炼的语言。

(词义句义——表达效果)【预习案】一、阅读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字,世称。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慢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

二、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⑵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倚声”“填词”等。

⑶关于词牌和标题: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跟内容一般无联系。

⑷词的分类①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②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③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四、初读全词,查阅工具书,依据注释,疏通词意。

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五、考点对接: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七、整体感知1、自己朗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望海潮》中描写都市生活景象的句子,说说词作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部编版《望海潮》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望海潮》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望海潮》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海潮》。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2)对诗人情感态度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望海潮》的诗意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望海潮》。

(2)了解诗人的基本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大海的联想和感受,引发学生对《望海潮》的思考。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望海潮》,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提醒学生注意生僻字的读音。

3. 词语解释:(1)学生自主学习,解释诗中的关键词语。

(2)教师选取重点词语进行讲解,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4. 句子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重要句子。

(2)教师选取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讲解,解释其意义和修辞手法。

5. 结构与韵律:(1)学生观察诗的结构,分析其层次和段落。

(2)学生听教师朗读,注意诗的韵律特点。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背诵《望海潮》。

(2)写一篇关于《望海潮》的读后感,内容包括诗的意境、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等。

2. 评价:(1)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进行评价。

(2)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望海潮》与其他描写海洋的古诗,如《出塞》、《江南春》等。

《望海潮》 导学案

《望海潮》 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望海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柳永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2、理解《望海潮》这首词的大意,把握词中描绘的杭州的繁华景象。

3、赏析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效果。

4、感受词中蕴含的对杭州的赞美之情,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领略杭州的繁华盛景。

(2)分析词中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2、难点(1)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理解其深层含义。

(2)感受词的意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柳永(约984 年—约1053 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写作背景《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作品。

当时柳永想谒见孙何,但门禁森严,于是写了这首词,让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演唱,希望能得到孙何的赏识和提拔。

四、课文导学1、初读课文,正音释义(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堑(qiàn)珠玑(jī)罗绮(qǐ)叠巘(yǎn)羌管(qiāng)菱歌(líng)(2)解释下列词语。

东南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三吴都会:指杭州。

烟柳画桥: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

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帷幕。

云树绕堤沙:茂密如云的树木环绕着沙堤。

怒涛卷霜雪:汹涌的江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

天堑无涯:天然的壕沟广阔无边。

市列珠玑:市场上陈列着珠宝。

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

重湖叠巘清嘉: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羌管弄晴: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

菱歌泛夜:采菱的歌声在夜间响起。

嬉嬉钓叟莲娃: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少女都很愉快。

望海潮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一、自我检测2、词的分类3、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二、扫清障碍1、读准字音参差..()罗绮.()重.()湖叠..()堤.()沙天堑. ( ) 珠玑巘.( ) 羌.管 ( ) 钓叟. ( ) 千骑.()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东南形胜..画桥..无涯..天堑重湖叠巘清嘉..异日图.将.好景3、读清停顿与节奏(用∕划开)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4、背景补充: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

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三、赏析内容1、简述本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特点的景色。

2、词的上下阕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这一特点的?3、根据前面的解读,结合填词的背景和“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分析词作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四、品味语言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点拨:先逐句描述,再总结)3. 《望海潮》中数量词的运用使词体现出不一样的风格,请结合其中的数量词来分析本词的风格特色?4、诗词中,你还喜欢哪一句,试举一例,说明理由。

柳永词两首学案

柳永词两首学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导学案(一)编写人:任小燕时间:2011年5月5日【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第一课时《望海潮》【知识链接】词是诗歌的一种。

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故名“长短句”,又都合乐歌唱,又叫“曲子词”,还有诗余、乐府等别称。

词按风格大致可分为两派,一为婉约,二为豪放。

明张蜒说:“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本课两首词均属婉约派作品。

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中进士,历余杭令、盐场大使,终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目睹都市繁华,熟悉偎红倚翠生活,颇多描绘太平、歌功颂德之作,但因长期接触下层,身世穷愁,饱尝羁旅况味,身世之叹与对现实的不满亦每融入词中,故作品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精通音律,善以口语、俗语入词,且工于铺叙,通过大量制作慢词而推动了词的发展,影响广泛,甚至在西夏亦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他是宋词的第一位变革者。

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社会人生。

除了男女恋情,还有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在艺术形式上,柳永采用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二、解题1.《望海潮》:《望海潮》词调,首见于柳永集中。

词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调名当是以钱塘作为观潮胜地取意。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说金主亮受一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原不足信;但于此可以说明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之广,艺术感染力甚强。

2.《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

霖,一作“淋”。

部编版《望海潮》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望海潮》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望海潮》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海潮》;(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3)分析诗歌的韵律、结构、修辞手法等,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理解;(2)诗歌的韵律、结构、修辞手法的分析;(3)诗歌情感的体会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诗歌韵律、结构、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3)诗歌情感的准确把握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介绍《望海潮》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生僻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2)分析诗歌的韵律、结构、修辞手法等,提高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望海潮》;2. 分析《望海潮》的韵律、结构、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望海潮导学案教师版

望海潮导学案教师版

《望海潮》导学案教师版【预习案】【预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包括词的起源与名称、词的分类、词牌与标题等)2了解《雨霖铃》、《望海潮》填词背景。

3依据课本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内容并声情并茂地吟诵。

【预习内容】1、阅读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本热心功名事业,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背景介绍《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此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

柳永就写下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3、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2)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倚声”“填词”等。

(3)关于词牌和标题: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4)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自我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参差()天堑( ) 珠玑()罗绮()重()湖羌管( ) 钓叟( )千骑()无涯()珠玑()罗绮()豪奢()叠巘()羌管()千骑()萧()鼓吟(赏参差()()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导学案东南形胜[1],三吴[2]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3]翠暮,参差[4]十万人家。

云树[5]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6]无涯。

市列珠玑[7],户盈[8]罗绮竞豪奢。

重湖[9]叠巘[10]清嘉[11],有三秋桂子[12],十里荷花。

羌管[13]弄晴,菱歌泛夜[14],嬉嬉[15]钓叟莲娃[16]。

千骑[17]拥高牙[18],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19]。

异日[20]图将好景[21],归向凤池夸[22]。

【注释】[1]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2]三吴:《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3]风帘:挡风作的帘子。

[4]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5]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

[6]天堑:天然的险阻,这里指钱塘江。

[7]珠玑:珍宝。

[8]盈:充满,言其多。

[9]重湖:西湖有里湖外湖之分,故称重湖。

[10]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

[11]清嘉:清秀美丽。

[12]三秋桂子:杭州灵隐寺一带多桂树,传说此地桂花为为月中仙桂落籽而生。

[13]羌管:羌笛,这里泛指乐器。

[14]菱歌泛夜:采菱女夜间在江上放歌。

[15]嬉嬉:游乐貌。

[16]莲娃:采莲女。

[17]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18]高牙:军前的大旗。

这里指高级官员的仪仗。

[19]烟霞:山水美景。

[20]异日:他日。

[21]图:描绘。

[22]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目标确立《望海潮》是柳永的代表作品,词人以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笔法,主要通过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展开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通过学习了解:1、柳词的几个基本特点2、本词在写景,状物上的特点与手法3、学习本词中的白描和铺叙手法※重点提示《望海潮》一词景物描写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做到了写景抒情相得益彰。

全词以点带面,描绘了钱塘江和西湖的别致风光,并以此为背景,渲染出杭州的一派繁荣景象。

词的上阙工于铺叙,长于白描,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阅读导航1、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柳永(约987—1055)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

科场失意之后,柳永索性放浪形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并自许“白衣卿相”,终日往来于青楼歌馆之间。

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歌妓们集资营葬的。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文人,柳永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大量制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柳永以铺叙手法填词,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永的在当时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对后世的词、戏曲、小说都有重要影响,有词集《乐章集》传世。

《望海潮》这首词据说是柳永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有人能提拔他,从而赠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约作于宋真宗咸平(998—1004)末年。

2、作品的内容与结构词的上阕,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的全貌。

它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下阙前半段专咏西湖,词从湖山胜概、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

下阙后半段总结全文,归美郡守。

这首词不但画面美,音律也很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是柳永所创的新声。

观其内容与声情,其写景之壮美、声调之激越,与东坡相去不远。

3、技法与表达柳永填词,很注重结构。

这首词尽管以铺叙见长,但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他在句首及换句之处,都能用一、二句话勾勒提纲。

如首句“东南形胜”给人以警醒的印象;“重湖叠巘清嘉”,给人又以别开生面的感觉。

此外,写景时既注意了景物的交叉描写,又注意穿插人物的活动。

如下阙从咏西湖到桂子,从莲花到小娃,这样便显得场景多变,密中有疏,动静结合。

另外在语言上这首词还运用了许多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等,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夸张手法的运用顿添豪迈之风。

※思辨探究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思路导引:每一首诗词都有一个主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主题是读懂词的关键。

主题是散落在诗词中的,需要我们将诗词中的各种描写、意象进行综合的概括,从而得出诗词想要表述的主题。

想要抓住主题,必须抓住描写的内容。

描绘了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们生活闲适的大都市形象。

主要是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传统、百姓生活面貌等方面来描写。

2.这首词词的上下两阙分别描写了什么柳永又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描绘当时繁华美丽的都市呢思路导引:一般的词分上下阙,又叫上下片。

这只是字数较短的词的分段叫法。

若词的字数较长,还可以根据词谱的要求,多分几段。

按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一段的)、双调(两段)、三叠(三段)、四叠(四段)......每一段叫一阙或一片。

在一般的宋词中,上阙写景,下阙抒情,通过情景结合抒发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而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很多,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工笔、角度描写等等,作者所选取的描写对象一定有助于表现诗词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

这就意味着同学们在分析诗词的时候要将作者的描写对象与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紧密联合起来。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

“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

“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的。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

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

“市列珠玑”代表了商业的繁荣;“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代表了人民生活的富足。

“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下片:写杭州人民宁静闲适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

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

“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

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

“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

“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

“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

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乘醉听萧鼓”是宴酣之乐,“吟赏烟”是山水之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3.本词在数量词的运用上有什么特色思路导引:古代诗歌中常用数词或直抒诗人的喜怒哀乐,如“白发三千丈”通过数词的夸张表现作者的愁绪之多;或直绘笔下的艺术形象,如“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三”“两”“十”“五”几个数词看似不经意的运用,却能以点带面,读者足以体会到微雨中一种轻柔的美,明媚动人的春光、恬静的气氛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显得格外亲切,这就达到加重感情色彩、渲染气氛或突出主题的作用。

枯燥乏味的数词一经作家的精心点染,就会变得生气活现,显现出浓郁的诗趣,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审美价值。

词中数量词的使用颇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使整首词表现出博大豪迈的格调。

4.这首词在题材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思路导引:题材,指的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所用的材料。

通常是指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如送别类、边塞类等等。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表现手法亦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方面来考虑,如形式上首尾呼应、卒章显志;内容上情景结合、虚实结合等等。

这首词运用铺叙手法写景,点面结合、层层展现、参互交错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城市的美丽风景。

词运用了铺叙的表现手法。

柳永将诗歌“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的手法移植到词里边,或铺陈描绘事物的整体过程,或层层刻画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

比较实用于较长的篇幅慢词。

※牛刀小试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对全词来说有什么作用思路导引:正如文章有“文眼”诗词也有“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用以表达诗人全篇的思想感情,是一首诗的关键所在,是整首诗的精髓,找到了诗眼就等于领悟了大半,就可以带动全篇,完成对诗作的欣赏。

※微言空间请思考为什么柳永的词风在后来发生了变化如果说《雨霖铃》让我们体味了中年柳永那种颠沛流离复杂的人生滋味,而作为拓展内容的《望海潮》你有没有读出青年柳永的情怀呢请结合柳永的生平及其他词作加以分析。

思路导引:作家的作品风格会受到作者所在的时代格局、生平经历、感情变化、官职升迁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而有所改变。

如李清照在北宋末亡之后不得不背井离乡,这就造成了她南渡之前和南渡之后作品风格的迥然不同。

所以在我们分析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文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心理状态以及作品本身所选取的意象综合分析,切不可片面、孤立的看待问题。

※拓展延伸1.与同类主题作品的比较:将《望海潮》和姜夔的《杨州慢》比较,同样是写城市,二者在主题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望海潮》是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描绘杭州,展现了当时的太平气象。

《扬州慢》是姜夔的自度曲目,是由眼前扬州的荒凉想起昔日的繁华,叙写了金兵入侵对扬州城造成的破坏,抒发了悲凉痛惜的心情。

起首二句的句法受到了柳永《望海潮》的影响,柳词是从正面描绘钱塘的繁华景象的,而姜词则是从侧面着笔,从虚处表达对扬州破败的深沉感慨的。

两首词表达的主题不同,描述的方式不同,整体的风格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