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扬州慢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原文及解析

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原文及解析

扬州慢·淮左名都[宋] 姜夔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分类标签: 宋词三百首作品赏析【注释】: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

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也就是下阙的“豆蔻词”。

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

这首词作于1176年。

杜郎:唐朝诗人杜牧,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

青楼梦:杜牧《遗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滨〔幸加人旁〕名。

」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

杜牧有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生红芍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

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白石到达扬州之时,离金主完颜亮南犯只有十五年,当时作者只有二十几岁。

这首震今烁古的名篇一出,就被他的叔岳肖德藻(即千岩老人)称为有“黍离之悲”。

《诗经·五风·黍离》篇写的是周平王东迁之后,故宫恙浮,长满禾黍,诗人见此,悼念故园,不忍离去。

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认为的诗歌要“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白石道人诗说》)的主张,也是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

《扬州慢》 南宋 姜 夔共30页文档

《扬州慢》 南宋 姜 夔共30页文档
《扬州慢》 南宋 姜 夔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共26页文档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共26页文档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精品】二十四桥仍在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全诗翻译赏析

【精品】二十四桥仍在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全诗翻译赏析

【关键字】精品二十四桥仍在-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全诗翻译赏析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全诗翻译赏析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二十四桥仍在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译文】淳熙丙申至日,我路过扬州。

夜雪初停,荞麦长得无边无际。

进城之后,我又见到处一片萧条,寒水绿绿的,暮色渐渐笼来,戍楼中传来了黄昏的号角。

我的心情受到此时此景的影响,悲怆感伤,生出无限的感慨,自创这首词曲。

千岩老人认为有《黍离》之悲。

扬州是淮左著名的都会,这里有风景秀丽的竹西亭。

我在此停止一下路程。

自从金兵南侵退去,就连这废弃的城池和老树,都厌倦了战争。

渐渐到了黄昏,凄清的号角吹响,这时这里仿佛是一座无人的空城。

曾在这里观赏的杜牧,假如今天旧地重游,也会惊讶它的变化。

纵然那豆蔻词写得再美,青楼梦再好,恐怕也难以表达此刻的心情,二十四桥还在,波心中荡漾着冷月的光影,无声无息。

可叹桥边的那一年一度的芍药,年年是为谁?开得花儿一片红?【译文二】淮河东部的繁华都会,竹西亭外的江南名胜,且在此解鞍下马稍作留停。

走过“春风十里扬州路”,满地是荠菜野麦一片葱青。

自从金人兵马渡江南下,城池废毁乔木凋零,人们至今还厌恶说起刀兵。

渐近黄昏,凄清号角吹送寒意,弥漫了这座荒凉空城。

曾经最善赏赞扬州的杜牧,料想他重来此地,定会魄悸魂惊。

纵然豆蔻词写得工丽,青楼词写得绝妙俊逸,面对荒城也定难再抒深情。

二十四桥依然存在,水波摇荡,月影四周凄冷无声。

可叹那桥边的红芍药,年复一年不知是为谁而生?【评点】本篇为战乱后过扬州抒怀之作。

姜夔的诗词《扬州慢

姜夔的诗词《扬州慢

【导语】《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姜夔的代表作。

这⾸词以寄托对扬州昔⽇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河破的哀思。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姜夔的诗词《扬州慢•淮左名都》,欢迎赏析!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姜夔 淳熙丙申⾄⽇,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其城,则四顾萧条,寒⽔⾃碧,暮⾊渐起,戍⾓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度此曲。

千岩⽼⼈以为有“⿉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尽荠麦青青。

⾃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犹厌⾔兵。

渐黄昏,清⾓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今、重到须惊。

纵⾖蔻词⼯,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四桥仍在,波⼼荡、冷⽉⽆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

【赏析】 词前⼩序交代了写作时间、地点、内容、主旨等要素,使读者更能准确地把握词⼈的⼼理情怀。

词分上下两⽚,上⽚写词⼈⽬睹的扬州惨象以及⼼理感受。

前三句点明扬州昔⽇之繁华,以及⾃⼰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接着⼆句写景,显⽰出⼀派荒凉之象;“⾃胡马”三句,点出⾦兵南侵对扬州及扬州⼈们造成的伤害;“渐黄昏”⼆句,以凄凉呜咽的号⾓声,进⼀步烘托扬州的荒凉景象。

下⽚运⽤典故,进⼀步深化了“⿉离之悲”的主题,抒写⾃⼰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

“杜郎”五句是说,若杜牧重游扬州,也会为扬州的遭遇⽽痛⼼,他纵然以精⼯的词笔写过扬州,如今⾯对此等惨象,怕再也写不出昔⽇的款款深情了吧。

“⼆⼗四桥仍在,波⼼荡、冷⽉⽆声”两句,写扬州的名胜——⼆⼗四桥。

杜牧有“⼆⼗四桥明⽉夜,⽟⼈何处教吹箫”的诗句,说扬州的⼆⼗四桥是⼗分繁华美丽的。

如今呢?⼆⼗四桥仍然还在,只是桥上已经没有往⽇的笙箫歌舞了,只有桥下的寒⽔寂寞地摇荡着⼀⽚昏黄的冷⽉。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可是在⼆⼗四桥的旁边,居然还开着那么多红⾊的芍药花,它们究竟是为谁⽽年年开放呢?末两句其实化⽤了杜甫“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绿”的句意,透露作者对国家的⼀种深沉的悲慨。

姜夔 扬州慢(原文及赏析)

姜夔 扬州慢(原文及赏析)

姜夔扬州慢(原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姜夔扬州慢(原文及赏析)扬州慢宋·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姜夔《扬州慢》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姜夔《扬州慢》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姜夔《扬州慢》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淳熙丙辛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注释】:⑴淳熙丙辛日:南宋孝宗淳熙三年冬至,这一年为丙申年。

⑵维扬:扬州的别名。

《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后来因此借维扬指扬州。

扬州慢⑶霁:天气转晴。

⑷荠麦弥望:满眼都是野麦。

⑸戍角:军营中的号角。

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此时已成边境,驻有军队。

⑹自度:自己创作。

⑺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的号。

⑻《黍离》:《诗经·王风》中诗:彼沗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东周大夫经西周镐京故宫,悼念周室衰微而作。

⑼淮左名都:淮南东路的名城⑽竹西:指竹西亭。

⑾初程:初次到扬州。

⑿春风十里:指扬州昔日繁华的街道。

【作者简介】: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

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

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

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

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

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朗读节奏划分】:姜夔淳熙/丙辛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扬州慢》姜夔

《扬州慢》姜夔

文本 解读
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 是什么?
明确:
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
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
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
建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①“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 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 ② 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 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 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 ③抒发了诗人对扬州城昔盛今衰的的感慨。
——《寄扬州韩绰判官》
主要内容及鉴赏要点
对 比
昔日:名都、佳处 春风十里 今日: 清角吹寒 条劫 景后 象萧
扬 州
正面渲染 侧面烘托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杜郎重到须惊 冷月无声 物是人非 红药为谁生 1.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2.对比、拟人 3.使用典故、以动衬静
黍 离 之 悲
写作 手法
作者介绍
姜夔(kuí )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扬州慢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 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 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 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淮左名都 姜夔

扬州慢 淮左名都 姜夔

名句赏析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黄昏 此处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 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 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 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清角吹寒”四 字,“寒”字用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 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 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 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 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十四桥仍在 作者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 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二十四桥 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有风月繁 华已荡然无存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 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 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 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 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 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 日之萧条。
译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 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 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 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 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 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 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 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 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 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经过春风吹遍了扬 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 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 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 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 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 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 在劫后的扬州城。 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 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 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 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 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 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 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 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高中语文 文言文 姜夔《扬州慢》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 文言文 姜夔《扬州慢》原文和译文

姜夔《扬州慢》原文和译文原文:淳熙丙辛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译文: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

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

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

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

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

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

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赏析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

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略显淡漠。

但他并不是一位不问时事的世外野老。

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

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叹。

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

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

“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

姜夔《扬州慢》

姜夔《扬州慢》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荒凉,反而使
——《赠别》 词更沉郁,内容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更丰厚。有力地 ——《遣怀》 表达了作者对扬
州昔盛今衰的感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伤。
——《寄扬州韩绰判官》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社会的畸形儿;但在唐宋文人心目中,则是都市繁华的
象征。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
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
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当然说它带有自况
的意味也未尝不可。衬托,有时比直抒胸臆感时伤乱,
更为含蓄有致。
36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 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 扬州城内古桥,“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 吹箫于此,故名”。作者这里满怀凄凉的 情感,如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 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 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 凄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凄清冷落。
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走在昔日繁华的 街道上,到处都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自从金兵进犯长 江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 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号角悲鸣,使人顿觉寒冷, 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才能,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 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 也难以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但桥下 月色凄冷,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药,不知它为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黍离内之容悲?:指
• 写作时间 所见所闻

《扬州慢》姜夔_非常实用_绝对精品 [自动保存的]

《扬州慢》姜夔_非常实用_绝对精品 [自动保存的]

扬州慢
上 阙 研 读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1.概括上阕的主要内容,分析诗眼是那个词? 2.扬州的今昔截然不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描写劫后的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收到了怎样的 表达效果?
扬 州 慢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姜 夔 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算而今、 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欲语泪先流” 的无限伤痛之情。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想那冬去春回,来日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 花开依旧,人事已非,名都已成空城,更兼国难未 息,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词人乐景写哀情,想那春 天来临,看到的不是红药枝头春意闹的盎然生机,不 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姹紫嫣红,而是无限春愁无限恨。 诗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景, 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 以景作结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月亮本就“无声”,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 也无所谓冷暖。但词 教吹箫?”所写是明月当空, 萧笙聒耳,何等热闹,而姜词 人移情于物,动静结 所写却是冷月浸在冬至日的水 合刻画了一个疏淡清 里,寂静无声,何等冷清。此 冷、凄寂萧条的意境:处情景交融,以昔时“二十四 一轮凄冷的孤月悄然 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 无声地倒映在动荡的 “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情 渲染流露出 “物是人非事事休, 水波之中。
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 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 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 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 文明和灿烂文化,牵动了许多 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姜夔《扬州慢》宋词注释翻译

姜夔《扬州慢》宋词注释翻译

姜夔《扬州慢》宋词注释翻译导读:《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创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

(万树《词律》)此词作于淳熙丙申(1176年)冬至日,距金人兵临扬州已有十六年。

当年繁华都会,如今满目萧条,引发词人抚今追昔之叹。

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译文】淳熙丙申至日,我路过扬州。

夜雪初停,荞麦长得无边无际。

进城之后,我又见到处一片萧条,寒水绿绿的,暮色渐渐笼来,戍楼中传来了黄昏的号角。

我的心情受到此时此景的影响,悲怆感伤,生出无限的感慨,自创这首词曲。

千岩老人认为有《黍离》之悲。

扬州是淮左著名的都会,这里有风景秀丽的竹西亭。

我在此停止一下行程。

自从金兵南侵退去,就连这废弃的城池和老树,都厌倦了战争。

渐渐到了黄昏,凄清的号角吹响,这时这里仿佛是一座无人的空城。

曾在这里观赏的杜牧,假如今天旧地重游,也会惊讶它的变化。

纵然那豆蔻词写得再美,青楼梦再好,恐怕也难以表达此刻的心情,二十四桥还在,波心中荡漾着冷月的光影,无声无息。

可叹桥边的那一年一度的芍药,年年是为谁开得花儿一片红【译文二】淮河东部的繁华都会,竹西亭外的江南名胜,且在此解鞍下马稍作留停。

走过“春风十里扬州路”,满地是荠菜野麦一片葱青。

自从金人兵马渡江南下,城池废毁乔木凋零,人们至今还厌恶说起刀兵。

渐近黄昏,凄清号角吹送寒意,弥漫了这座荒凉空城。

曾经最善赏赞扬州的杜牧,料想他重来此地,定会魄悸魂惊。

纵然豆蔻词写得工丽,青楼词写得绝妙俊逸,面对荒城也定难再抒深情。

《扬州慢》姜夔综合优秀全面实用

《扬州慢》姜夔综合优秀全面实用

地位。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 于浮艳轻靡,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 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 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 资料。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扬州慢》
《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创 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慢词是依 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较长。《扬 州慢》共 98 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冷月、一泓寒 水与一座孤桥
再写扬州城之“空”,
以原有的热闹繁华反衬现在 的冷落凄凉的景象
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
是无主自开。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 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 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料想
应为:知 年年为谁生
上阕写扬州兵灾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亡国 丧土之悲。抓住了“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空 城”这些富有特征的战乱之后的景物,又以黄昏相衬托, 暗淡、凄凉,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作者怀念故国, 憎恨敌人的爱国思想感情从中自然流露出来。
2.化用诗境入词
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用虚拟手法使全词波澜起 伏,余味不尽,也是本词的一大特色。本词大量化用杜牧 的诗句与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使全词虚实相生,丰富 深化了词的意境。
本词上片重在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展开描 述层次,以反衬起笔,虚实结合写劫后扬州的荒凉;下片 运用联想对比,从人事、景物两方面写今昔变化之巨,景 象愈转愈凄清,情感愈写愈悲凉,情调越来越低沉,使主 旨更为集中、突出。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 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著 名词人、音乐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 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少年时期 流寓湘、鄂间,后漫游苏、杭、维扬等地。 他屡试不中,一生过着清客生活,生活闲适, 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 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出入仕宦家,他与辛弃疾、 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死于杭州。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 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

姜夔 扬州慢

姜夔 扬州慢

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讲解1.写作背景:白石创制的词调《扬州慢》,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他二十二岁,自汉阳出游,途经金人两次蹂躏、惨遭兵燹(燹,读xiǎn;兵燹,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的扬州,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城,已是“市尘尽荠麦,号角吹宵寒”,更显得空荡凄凉。

眼前的景象和爱国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感情,用精辟对比的词藻度成此曲,传为佳作。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2.词牌名:扬州慢。

南宋姜夔自制曲。

双调,九十八字,押平声韵。

(双调:填词之格式。

词之由前后两阕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仅一段者谓之“单调”)3.作者介绍:南宋词人、音乐家。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有《白石道人歌曲》,其作《诗说》多精至之论,严羽以前,无以为过。

4.《黍离》,出自《诗经—王风》写东周的大夫看到西周镐京的故宫长满了禾黍,悼念周氏的衰微,彷徨不忍去,而作此诗。

注:离离,茂盛貌。

5.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称淮左,扬州是淮南东路的治所。

“竹西”是扬州城东的竹西亭,是扬州的一处古迹。

词一开始就点出扬州是淮左的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胜,这一切吸引着词人在开始的旅程中下马驻足停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词人想好好地游游名城,观赏古迹,但看到的却是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

杜牧《扬州》诗描写扬州是“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在《赠别》诗中又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姜夔扬州慢

姜夔扬州慢

姜夔扬州慢第一篇:姜夔扬州慢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讲解1.写作背景:白石创制的词调《扬州慢》,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他二十二岁,自汉阳出游,途经金人两次蹂躏、惨遭兵燹(燹,读xiǎn;兵燹,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的扬州,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城,已是“市尘尽荠麦,号角吹宵寒”,更显得空荡凄凉。

眼前的景象和爱国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感情,用精辟对比的词藻度成此曲,传为佳作。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2.词牌名:扬州慢。

南宋姜夔自制曲。

双调,九十八字,押平声韵。

(双调:填词之格式。

词之由前后两阕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仅一段者谓之“单调”)3.作者介绍:南宋词人、音乐家。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有《白石道人歌曲》,其作《诗说》多精至之论,严羽以前,无以为过。

4.《黍离》,出自《诗经—王风》写东周的大夫看到西周镐京的故宫长满了禾黍,悼念周氏的衰微,彷徨不忍去,而作此诗。

注:离离,茂盛貌。

5.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称淮左,扬州是淮南东路的治所。

“竹西”是扬州城东的竹西亭,是扬州的一处古迹。

词一开始就点出扬州是淮左的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胜,这一切吸引着词人在开始的旅程中下马驻足停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词人想好好地游游名城,观赏古迹,但看到的却是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

杜牧《扬州》诗描写扬州是“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在《赠别》诗中又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慢姜夔知人论世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

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

《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jiāng kuí 1154-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

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赏其才,以侄女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因与苕溪白石洞天为邻,故以之为号。

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

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

范成大、杨万里对其诗文人品多有称赞。

姜夔通音律,精赏鉴,工翰墨。

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

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

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

正因为他托身权贵门下,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

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

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

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这是他路过扬州时,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以之也昔日的繁盛对照,感慨今昔,表达了对国事衰败的悲凉与哀痛,抒发了爱国的情思与内心的郁愤。

《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以后此词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

慢,慢调,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

《扬州慢》词作通过对扬州劫后衰败景象的描绘,揭露了金统治者的侵略罪行,抒发了词人身逢乱世的“黍离之悲”。

词前有一“小序”,在构思、意境上有人认为这是“与词犯复”。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白石好为小序,序即是词,词仍是序,反复再现,如同嚼蜡矣。

”语虽尖刻,却正中其失。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

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

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本解读谋篇立意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内心的郁愤,表达出一片爱国深情。

层次结构上阕纪行写景,以反衬起笔,概写劫后扬州的荒凉。

下阕运用联想,伤今怀古,不胜家国《黍离》之悲。

分析鉴赏【原文——序A】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讲解】淳熙: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6年。

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光宗即位沿用。

丙申:丙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3个;前一位是乙未,后一位是丁酉。

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丙属阳之火,地支之申属阳之金,是火克金相克;丙申年,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3年称“丙申年”;以下各个公元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36,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3,除以12的余数是9,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岁次内均为“丙申年;丙申月,天干丙年和辛年,立秋到白露的时间段,就是丙申月。

至日:指冬至、夏至(南至日);这里是冬至日。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弥望:满眼;弥,满。

——{【译文】熙淳三年冬至这一天,我途经扬州,夜间下雪刚放晴,(早上起来一看)满眼都是荠菜和野麦。

}【原文——序B】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讲解】则:副词,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自: 独、独自。

戍角:边防驻军的号角声。

——{【译文】走进城里,四下里看,只见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寒气逼人。

暮霭渐渐笼罩起来,守城的士兵吹起号角,声如悲鸣。

} 【原文——序C】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讲解】怀:心中意。

今昔: 指今昔之变。

因:连词,于是,就。

度:谱写[乐曲]。

——{【译文】我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自作此曲。

}【原文——序D】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讲解】《黍离》: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译文】诗人萧德藻认为有对于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 【明确】小序语言洗练,音节凄婉,不啻是一篇声情兼美的小品,它交代了词写作的具体时间、创作原因及老师的评价。

【原文——词】淮左名都dū,竹西佳处,解鞍少shǎo驻初程。

【讲解】淮左:淮河以东地区。

左,东面,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都:dū大都市。

竹西:亭名;在扬州城北门外。

少驻:shǎo zhù短暂停留。

初程:刚开始的旅程。

——{【译文】在淮水东面的名都(扬州)的竹西亭这个曾经十分宜人的美好去处,(我)解下马鞍稍作停留,这是最初的行程。

} 【明确】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

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先点出“名都”,再借用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中的赞语,以“佳处”来点染,只八个字,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

接下去,写“解鞍少驻”既突出了对名城风华的仰慕,又表明忆旧是为了伤今。

那么,概写昔日扬州的繁华又为了什么呢?【原文】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讲解】春风十里:代指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有典故——唐人杜牧《赠别》诗有“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豆蔻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的句子。

——经过杜牧所说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现如今全是荠菜和野麦一派青青。

}【明确】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

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佳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

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

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 ——作者要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原文】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讲解】胡马窥江:指事——宋高宗建炎三年和绍兴三十一年,金兵两次南侵,窥伺欲渡长江,扬州均遭焚掠。

废池:荒芜、衰败的城池。

乔木:高大的树木。

兵: 战争。

——{【译文】自从胡人的军队窥伺(南侵)长江离去之后,连那荒芜衰败的城池和几株大树还是厌恶谈起(那场)战争。

} 【明确】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原文】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讲解】清角:清越的号角。

——{【译文】渐渐地,黄昏降临。

驻军那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响,全是(回荡)在一座空城。

} 【明确】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

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小结】上阙: 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

“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

“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清角”二句,不仅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原文】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讲解】俊赏:卓越的鉴赏力。

算:推测;料想。

而今:如今,现在。

须:必得,应当。

——{【译文】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

为什么这样写?【明确】一方面,因为杜牧吟扬州繁华的诗篇为后世所传颂;另一方面,正是扣合上文,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

作者的用意是赞杜郎,伤时世。

“算而今”是以设想的形式抒发怀古伤今的感慨,又呼应上文的“竹西佳处”、“春风十里”,为盛衰之变作印证,痛惜“名都”的沉沦。

【原文】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讲解】纵:<连> 纵然,即使。

豆蔻:上述《赠别》诗中“豆蔻梢头”句,这是名诗名句。

工:精巧,精致。

青楼梦好:指事——杜牧有关写“青楼梦”的名诗名句,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注释-遣怀:抒发感触甚深的情怀。

落魄:漂泊,作游乐解。

楚腰:《汉书•马廖传》:“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

”后称细腰女子为腰。

掌中轻:《飞燕外传》:“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