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产物
中医病理产物
中医病理产物在中医理论中,病理产物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等原因所产生的一些物质。
这些物质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常见的病理产物主要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
痰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理产物。
它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质地较为稠浊的称为痰,质地较为清稀的称为饮。
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比如,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津液就会停聚而成痰饮;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就会停聚而生痰饮;肾阳不足,不能蒸腾气化,水液也会停聚而形成痰饮。
痰饮一旦形成,就会随着气的运行而无处不到,引起各种病症。
如果痰饮停留在肺,就会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如果痰饮停留在胃,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等症状;如果痰饮蒙蔽清窍,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
瘀血也是中医病理产物中的重要一员。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停滞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
瘀血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热盛血瘀、气虚血瘀、外伤血瘀等。
比如,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就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外感寒邪,寒凝血脉,也会导致血液凝滞而形成瘀血;体内热邪亢盛,灼伤血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形成瘀血;正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也会导致血液停滞而形成瘀血;跌打损伤等外伤,也会导致局部血液瘀滞。
瘀血形成后,会阻塞经络,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导致各种病症。
瘀血在不同的部位,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如瘀血在头部,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瘀血在胸部,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瘀血在腹部,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瘀血在肢体,会出现肢体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常见的有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
结石的形成,多与饮食不当、情志内伤、体质差异以及服药不当等因素有关。
比如,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饮酒过度,会损伤脾胃,导致湿热内生,湿热蕴结于肝胆,日久就会形成胆结石;长期饮水不足,尿液浓缩,或下焦湿热,煎熬尿液中的杂质,就会形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
中医外感六淫致病
中医外感六淫致病中医把导致疾病的因素分四类:•外因•内因•病理产物•其他病因外因——即中医中的外感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就是我们的各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病理产物——就是痰饮、淤血、结石等;其他病因——包括外伤、虫兽咬伤以及烧烫伤等。
一、外感六淫外感六淫致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外感性是指外界的邪气通过人的体表、口鼻来侵入人体从而致病。
•季节性是指常常在一定时间段发病。
•地区性是指与人居住的地区和环境关系密切。
•相兼性是指外感六淫在侵入人们时还会强强联手,几种同时侵入。
•转化性是指六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淫——有太过、浸淫之意,引申为不正、异常。
二、六淫与六气六淫与六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
六气的不断运动变化,决定了一年四季气候的不同,即春风、夏暑(火)、秋燥、冬寒、长夏湿。
•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对六气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使人体发病。
•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冷、暴热等),•机体不能适应,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乘虚而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
•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
•因此,是六气还是六淫,主要与机体是否发病有关。
三、六淫之邪的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2.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3.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4.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
5.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6.但是,也有一个季节可有多种邪气致病。
7.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
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病理产物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异常物质,它们的形成往往是由于病因引起的生物化学反应或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产物及其形成的病因:
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引起的胆固醇和其他脂质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的。
2. 肝硬化结节:由于长期酗酒、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因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反应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异常。
3. 肺泡壁增厚: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等因素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反应导致肺泡壁增厚。
4. 痛风结晶:由于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积形成的。
5. 色素沉着:由于黑色素细胞过度活跃或过度分泌、铁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色素沉积。
6. 淀粉样变:由于淀粉样蛋白在器官组织中异常聚集和沉积形成的。
7. 纤维蛋白栓子: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引起的血栓形成。
总之,病理产物的形成往往涉及多种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
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了解病理产物的形成机制和病因非常重要。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病理产物——瘀血、结石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病理产物——瘀血、结石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上一节我们讲了病理产物当中的痰饮,讲了痰饮的概念、痰饮的致病特点。
反复强调判定是否有痰有饮,主要是从机体所表现的复杂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
有形的痰饮,仅仅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就是在学习痰饮病,从病因学来说,重在把握痰饮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特殊的症状和体征,来推及体内有痰还是有饮。
这是一。
中医理论强调,讲到痰饮的时候就说了,当对某一个疾病用已知的,无论是过去或现在,已知的理论和方法,多次进行治疗,长期观察,效果不甚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医的痰饮学说,叫怪病多痰,没法解释,已有的理论和措施难以解释,效果不好,意味着辨证论治的结果,我们前面讲辨证论治观,对于这个病理现象,这个症状、体征或者叫病证,用已知的理论认识它——辨证。
那么论治呢?根据这个辨证的结果去论治,论治的结果正确与否,它要反馈回来,通过疗效来判定辨证正确与否。
如果第一次认识反复用已知的理论都加以解释,都进行论治,效果不甚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从痰入手来进行治疗。
中医有一著名的原理,叫“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
所谓“怪”,是指用已有的理论或实践解决这个病证,效果不好谓之怪,这是学习中医最难的一个地方。
从症状,特殊症状、体征不一定表现很明显,如果是表现很明显,已经推断它有痰了,那么人们都可以想到用痰来治疗。
就记住一个前提,用已有的理论解释这种病理现象都能够解释通,解释通可以辨证,而且可以治疗,治疗的结果效果不显,或者不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痰立论。
那么从痰来立论,来认识它、治疗它,它的根据是什么呢?中医有一句最重要的原理,“怪病多痰”、“百病多因痰作祟”。
比如这个古书记载,现在临床也可能看到,患者来(就诊)时,他没说有什么其它症状,看舌脉找不出来,他就告诉我后背脊柱就这一个地方冷。
古书记载,“背寒冷如掌大”,痰饮的特征,那就可以从痰饮入手来治他。
治疗的结果,他背寒冷就没有“掌大”,几乎它(背寒冷)就没有了。
珍珠的动物病理产物
珍珠的动物病理产物
珍珠是外界细小异物进入珍珠蚌内,接触到蚌的外套膜后,让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层层包裹形成的。
其形状各式各样,但多是不规则的圆形和梨形,大小各不相同,砑咬时不会有清脆的音。
仔细观察珍珠,能在珍珠表面见到细小孔,以及多彩的光泽。
珍珠是贝类的产物,是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等软体动物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有机质矿物的球粒。
当外界的细小异物进入珍珠蚌内,接触到蚌的外套膜后,外套膜受到刺激会分泌珍珠质,将异物层层包裹,并形成珍珠。
珍珠具有各种形状,最典型的是圆形和梨形,其由内到外可分为珍珠核和珍珠层两部分,化学成分包括碳酸钙、角蛋白、水等,含有十二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还含有钾、钠、镁、铁等元素。
因为是大自然的产物,每一个珍珠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形状也不是规则的球体。
砑咬一下珍珠,不会有清脆的声音,也没有滑感,且其表面不会有牙印。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第三节: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第三节: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一、选择题(一)A1型题1.与痰饮形成关系较小的内脏是()A.脾B.心C.肺D.肾E.膀胱2.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A.热者为痰,寒者为饮B.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C.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D.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E.痰量多者为痰,少者为饮3.神昏、痴呆、癫证是由于()A.痰浊上蒙清窍B.痰迷心窍C.痰火扰心D.饮逆于上E.痰浊内动4.下列哪一项属于痰饮的致病特点()A.症状复杂,变幻多端B.生风动血,易致疮痈C.善动数变,百病之长D.耗气伤津,易扰心神E.气血凝滞,筋脉挛急5.具有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处不至特征的致病因素为()A.痰饮B.瘀血C.结石D.疠气E.风邪6.下列哪项是饮邪为害()A.癫狂B.眩晕C.流注D.水肿E.瘰疬7.梅核气为痰气结于()A.心B.咽喉C.肠胃D.肺E.皮肤8.瘀血引起的出血特点是()A.血色鲜红B.伴有血块C.色淡质清稀D.出血量多E.出血量少9.下列哪项是瘀血致病的特征()A.腹痛,痛随利减B.形成肿胀,时聚时减C.胁痛且胀,随情绪波动而增减D.胸闷咳嗽,不能平卧E.疼痛如针刺,位置不移。
10.下列哪项不是瘀血的别名()A.恶血B.败血C.蓄血D.�[血E.离经之血11.下列哪一项不是瘀血的病因()A.气虚B.气滞C.血寒D.外伤E.过劳12.下列哪项不是结石的多发部位()A.大肠B.胃C.胆D.膀胱E.肾13.下列哪项不属于结石的致病特点()A.多发于六腑B.阻滞气机,损伤脉络C.在体内形成�Y块D.病程较长,症状不固定E.可发生绞痛14.下列那项不是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A.刺痛B.胀痛C.痛处不移D.压痛E.疼痛夜间加重15.下列哪项不属于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的共同致病特点()A.与气滞有关B.致病广泛C.病程较长D.导致疼痛E.为有形之病理产物16.少腹疼痛,痛经闭经,经血紫色成块,或见崩漏,为瘀血阻于()A.肝B.三焦C.胃肠D.冲任E.胞宫17.空腹进食大量未成熟的柿子或黑枣,易形成()A.肝结石B.肾结石C.胃石D.膀胱结石E.胆结石18.下列哪项不是结石形成的原因()A.嗜食辛辣B.嗜酒过度C.恣食生冷D.服药不当E.生活习惯(二)A2型题1.某人经常情志抑郁,且嗜酒,时有右胁隐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
病理产物性病因
病理产物性病因涂亚丽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
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此称为病理产物性病因,也称继发性病因。
常见的病理产物性病因有“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
一、痰饮(一)痰饮的基本概念痰饮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阻滞经络,阻碍气血,影响脏腑功能,继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导致各种新的病证出现。
痰饮可分为痰和饮两大类,两者同源而异流,都是人体的津液在输布和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于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就形质而言,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
由于痰饮均为津液在体内停滞而成,因而许多情况下,痰与饮并不能截然分开,故常常统称为“痰饮”。
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痰而言,如咳嗽而出之痰液,呕恶而出之痰涎,触之有形之痰核。
无形之痰,是指视之不见,触之不及,闻之无声,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的痰而言。
无形之痰虽隐伏难见,但可通过病理反应来确定。
饮,则指大量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间隙或疏松部位的清稀水液。
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病证,《金匮要略》把饮证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四饮。
(二)痰饮的形成痰饮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脏腑中,肺、脾、肾及三焦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
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敷布津液,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为“生痰之源”;肾主水液,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
故凡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调,致津液代谢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腹腔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处不到,造成各种复杂的病变。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病理产物
概说: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内生有形实邪”),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精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可分为痰饮、瘀血和结石三大类。
一、痰饮(重点)(一)基本概念(1) 痰饮是人体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所形成的又能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产物。
(2) 痰和饮在性状上是有区别的: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3) 痰饮可分为有形之痰饮和无形之痰饮(难点)。
(二)形成1.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失宜,或劳逸失度等,使肺、脾、肾、肝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2.与某些外感或内伤因素直接相关。
(三)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1)原理(2)举例2.影响水液代谢(1)原理(2)举例3.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1)原理(2)举例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原理二、瘀血(重点)(一)基本概念1.瘀血,是指丧失了正常功能的、不为生理上所需要的瘀积之血。
它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之血。
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2.瘀血和血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难点)(二)形成1.机理:一是离经之血留积于体内;二是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
2.内外因素:(1)血出致瘀(2)气滞致瘀(3)因虚致瘀(4)血寒致瘀(5)血热致瘀此外,还有“久病从瘀”之说。
(三)致病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原理,举例。
2.影响血脉运行:原理,举例。
3.影响新血生成:原理,临床特征。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原理,举例。
(四)致病的病症特点1.疼痛:特点。
2.肿块:特点。
3.出血:特点。
4.色紫黯:特点。
5.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注意点:“瘀血的致病特点”和“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两方面的内容,应注意区别。
三、结石(略讲)(一)基本概念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病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兽医病理学:是以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为基础,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病因学)在病因作用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发病学/发病机制),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病变),从而揭示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2、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这个斗争过程中,动物的生产力下降、适应能力降低,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变性: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过多的现象。
4、脂肪变性:指在变性的细胞的胞浆中出现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滴(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的病理变化过程。
5、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或透明化,是指在间质或细胞内出现一种光镜下呈均质、无结构、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的现象。
6、淀粉样变性:也称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
7、坏死:是指活的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或器官的病理性死亡。
8、干酪样坏死:是一种凝固型坏死,其特征为坏死组织崩解彻底,变成松软易碎、灰白色或灰黄色、似干酪或豆腐渣样物质。
如乳房结核、肺结核、肝脏干酪样坏死等。
9、坏疽:当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杆菌感染而形成的黑褐色或黑色的坏死灶的特殊的病理变化,称为坏疽。
10、充血:是指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充血。
11、淤血:是由于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12、发绀:瘀血发生在可视粘膜或无毛的皮肤时,瘀血部位呈蓝紫色,此变化称为发绀。
13、槟榔肝:肝脏亚急性淤血较久时,由于瘀血的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在切面上可见暗红色的瘀血区和土黄色的脂变区形成的红黄相间的网格状花纹,状如槟榔切面的花纹,故有“槟榔肝”之称。
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病理产物是指疾病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异常物质或结构,它们通常与病因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1. 慢性炎症:长期持续的炎症会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从而促进病理产物的形成。
例如,慢性肝炎可以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这些都是由于长期炎症引起的病理产物形成。
2.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指细胞内的氧化物质过多,导致细胞内物质的氧化损伤。
这种损伤会导致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如蛋白质和脂质的氧化、DNA的损伤等,从而促进病理产物的形成。
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就是由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3. 外源性毒物:一些外源性毒物,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可以直接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促进病理产物形成。
例如,铅中毒可以导致脑内神经纤维的异常增生和铁蛋白沉积,这些都是由于铅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引起的病理产物形成。
4. 遗传因素:一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特定的病理产物的形成。
例如,淀粉样蛋白沉积症就是由于β-淀粉样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病理产物形成。
总之,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很多,包括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外源性毒物和遗传因素等。
深入了解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1 -。
中医基础理论-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又称为继发性病因一、痰饮水湿(一)、痰饮水湿的概念:痰饮水湿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1、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2、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而湿乃水气弥散的状态3、痰的分别:(1)、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2)、无形之痰:痰饮病理变化所引起的临床表现而言(二)、痰饮水湿的形成:1、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是形成痰饮水湿的初始病因2、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痰饮水湿形成的中心环节(三)、痰饮水湿的致病特点:1、阻碍气血运行:痰饮水湿多为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则常阻碍气血的运行,日久可致瘀血形成,故多挟瘀为病2、影响脏腑气机:3、易蒙窍扰神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5、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二、瘀血(一)、瘀血的概念:又称为恶血、败血、蓄血,既包括脉管中凝聚不行之血,又包括体内存积的离经之血(二)、瘀血的形成:气血运行失调是形成瘀血的病理基础1、气虚致瘀:气能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行迟缓涩滞;固摄无权则血溢脉外2、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3、血寒致瘀: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4、血热致瘀:外感火热之邪,或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煎熬津液则血液黏稠,血行不利,灼伤脉络则血溢脉外,停机体内而成瘀血5、血虚致瘀:阴血亏虚,脉道失于充盈柔养,经脉不能滑利通畅,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瘀血6、出血致瘀:(1)、各种内外伤、撞击挤压伤,致脉道损伤,可使血离经脉(2)、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致血溢脉外(三)、瘀血的致病特点:1、瘀血致病的病机特点:阻滞气机瘀阻经脉病位固定病症繁多2、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1)、疼痛:瘀血所致的病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痛势尤甚(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按之有形,质地较硬,位置固定不移(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漆(4)、发绀:面色紫暗,爪甲、肌肤、口唇青紫(5)、舌象异常: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6)、血脉异常:脉细涩、沉弦、或结代,或无脉(四)、常见的瘀血病症:1、瘀阻于脑,脑络不通2、瘀阻于心3、瘀阻于肺4、瘀阻于肝5、瘀阻胃肠6、瘀阻胞宫7、瘀阻肢体经脉三、结石:(一)、结石的概念:指因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常见于肝、胆、肾、膀胱和胃。
中医-病理产物PPT课件
眩暈,癲狂
四飲
痰飲 懸飲 溢飲 支飲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 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 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 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 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 體疼痛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 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血離脈
道,停
積於體
內
瘀
血
血行不 暢,阻 滯於髒 腑經絡
(二) 瘀血的致病特點
1、易於阻滯氣機
血
載
氣
行
血瘀
氣滯 血瘀
氣滯
2、瘀塞經脈
瘀血形成後,無論瘀滯於脈內,還是留積於 脈外,均會影響心、肝、脈等臟腑的功能,導 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運行失常。
3、傷及臟腑
瘀阻在心:心悸、胸前憋悶疼痛、唇舌青紫, 神志不清、發狂。
流於經絡 痰飲阻肺 痰飲停胃 痰濁阻痹心脈
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 遂,或形成瘰癘痰核,陰疽流注
胸悶氣短,咳嗽痰鳴 噁心嘔吐
胸悶心痛,真心痛
2.病勢纏綿,病程較長
痰飲本為水液代謝失常的病理產物,與濕邪 類似,粘膩之性,病勢纏綿,病程較長,難以 速愈。
3. 易擾心神
痰濁為病,隨氣上逆,尤易蒙蔽清竅,擾 亂心神,使心神活動失常。
(一)痰飲的形成
外感六淫 七情內傷 飲食不節
肺失宣降 脾失健運 腎陽不足
肝失疏泄 三焦水道
不利
津液代謝 障礙,水
液停滯
痰飲
(二)痰飲的致病特點
阻滯氣血運行
痰
飲
的
病勢纏綿
中医学三因分类
中医学三因分类
中医学的“三因分类”是依据陈无极的三因学说对病因进行分类的方法,主要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大类,具体如下:
1. 内因:包括情志过极、饮食劳逸失当、病理产物(痰饮、水湿、瘀血、结石、食积等)等因素。
2. 外因:主要指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
这些原本是一年四季的正常气候,但如果非其时而有其气,便是反常气候,也叫“邪气”。
例如,风邪使人眩晕、抽搐,热邪使人痛肿,燥邪使人口渴、皮肤枯裂,寒邪使人浮肿,湿邪使人腹泻。
3. 不内外因:包括疲极筋力、尽神度量、饮食饥饱、叫呼走气、房室劳逸、金疮折、虎野狼毒虫、鬼疰客忤、畏压溺等,这些因素包括虫兽所伤、金刃所伤、医药之过、先天因素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中医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中医学基础课件-病理产物
瘀血致病病症特点
疼痛 肿块 出血
望诊
脉诊
固不 定移
刺固拒
血夹
定 不 痛移
按
青紫 癥 色 肿胀 积 紫
暗
有 血 块
色 紫 暗
脉不 涩畅
面口爪舌 色唇甲质
涩迟 弦 结代
瘀
离经之血停积体 内的病理产物
导致新 的病变
为 继
发
血
病
血运不畅而阻滞脏
因
腑经络的病理变化
瘀血和血瘀的区别
❖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 理状态,属于病机概念。
❖ 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 学概念。
(一) 瘀血的形成
外伤—络伤血溢 血热—迫血妄行 气虚—气不摄血 气虚—血行无力 气滞—血行受阻 血寒—寒凝血滞 血热—煎熬粘滞
四饮
痰饮 悬饮 溢饮 支饮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 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 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 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 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 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 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痰饮 瘀血 结石
一、痰 饮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 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 称为“饮”。
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 ❖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
病。在临床上只能通过其所表现的症状特 点来确定。
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病理产物之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瘀血,又称为恶血、败血、衃血、蓄血等。
《说文解字》说:“瘀,积血也。
”瘀血,即体内血液停滞凝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之一。
它既指脉管中凝聚不行之血,又包括体内存积的离经之血。
唐容川《血证论》说:“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
”瘀血和血瘀的涵义不同。
瘀血是能导致新的病变的病理产物,为病因学概念;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为病机学概念。
所以侧重于讨论病理产物和病因时称为“瘀血”,侧重于讨论病机时称为“血瘀”。
(二)瘀血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结石以及各种内外伤等致病因素,作为形成瘀血的初始病因,导致气虚、气滞、血寒、血热、阴血亏虚以及脉道损伤等,均可使脉中血液运行迟缓、停滞或离经积存体内而为瘀血。
瘀血形成的机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迟缓、阻滞、凝聚而为瘀血。
其常见因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血虚以及脉道伤损不利等。
气为血帅,推动血行,气虚或气滞则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寒邪客于血脉则凝滞收引,血行受阻;热邪入于血分,煎熬津液则血液黏稠,血行不利;血虚则脉道涸涩,经脉不能滑利通畅,“譬如江河之水,浩浩荡荡,岂能阻塞,惟沟浍溪谷水浅泥淤,遂至壅遏”(《医论十三篇》);脉道受损不利,“脉不通则血不流”(《千金要方》)。
上述因素均可通过影响血液运行最终发展而成瘀血。
二是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为瘀血。
如各种内外伤、撞击挤压伤,造成内出血;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以致血逸脉外等,血离脉管,停积于体内,一时难以消散,而直接成为瘀血。
三是污秽之血为瘀血。
早在《内经》中已有“恶血”、“衃血”之名。
《景岳全书血证》曰:“败血凝聚色黑者曰衃”。
王肯堂《证治准绳》明确提出了“污秽之血为瘀血”的观点。
污秽之物可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类。
外源性污秽之物如各种致病微生物、一氧化碳等。
《温病条辨》即指出:“温疫者,疠气流行,多兼污浊。
”内源性污秽之物,指因脏腑功能失调或衰竭而产生的诸如痰饮、湿浊、脂液、尿毒等。
中医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
产
➢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物 瘀血 ➢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性
病 因
痰饮为水湿凝聚而成,具有黏滞的特性
结石 致病缠绵,病程较长,难以速愈
• 定义
病 理
痰饮 ➢ 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停积体内
的离经之血,以及阻滞于脏腑、经脉内运行不畅的血液
产
物 瘀血 ➢ 瘀血
性
理 痰饮
产
➢ 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
物 瘀血
➢ 易阻气机,损伤脉络
性
➢ 阻塞通道,导致疼痛
结石较大且导致通道梗阻、
病 结石 因
➢ 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嵌顿时,出现绞痛,痛剧难 忍,时有放射至临近部位
单选
1.以下( )不是燥邪的致病特点。
A.燥性干涩
B.易伤津液
C.燥易伤肺
D.易生风动血
练
2.以下( )不是寒邪的致病特点。
产
物 瘀血
性
病 结石 因
➢ 症状特征
✓ 阻滞气机 ✓ 瘀塞经脉 ✓ 伤及脏腑 ✓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 疼痛 ✓ 肿块 ✓ 出血
血多紫暗,或夹有瘀块
• 致病特点
病
理 痰饮
➢ 病机特征
产
物 瘀血
性
病 结石 因
➢ 症状特征
✓ 阻滞气机 ✓ 瘀塞经脉 ✓ 伤及脏腑 ✓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 疼痛 ✓ 肿块 ✓ 出血 ✓ 色紫黯
饮 留积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处,引发各种病证
病 理 痰饮 • 致病特点
产
物 瘀血 性 病 结石 因
易阻气机 壅塞经络
易扰心神
致病广泛 变化多端
病势缠绵 病程较长
中医病理产物PPT课件
诸
虫
绦虫,又称“白 虫”、“寸白虫”。由
食用生的或未熟的猪、牛 肉而得,寄生于肠道。 表现:腹部隐痛、腹胀 或腹泻、食欲亢进、面黄 体瘦,便中可见白色带状 成虫节片。
诸
虫
钩虫,又称“伏虫”。
由手足皮肤黏膜接触 被钩虫蚴污染的粪土后而 感染。初起见局部皮肤痒 痛、红肿。称为“粪毒”。 成虫寄生于小肠,可 见腹痛、食欲不振、面黄 肌瘦、乏力气短,肢体浮 肿等。
1. 易致情志异常波动 2.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五、 先 天 因 素
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 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 (一) 胎弱
1、各种遗传疾病 2、先天禀赋虚弱
(二) 胎毒
狭义: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亲代传给子代。
广义: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误食不
诸
虫
血吸虫,古文称“蛊”或“水蛊”。
由皮肤接触了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 而感染。 表现:初起可见发热恶寒、咳嗽、胸痛; 日久可见胁下癥块、膨胀腹水。
三、药 邪
药邪,是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当而ຫໍສະໝຸດ 引起疾病发生的的一类致病因素。
(一)药邪的形成
用药过量
药 邪
用法不当
炮制不当
配伍不当
致病特点 1.中毒
药
邪
轻者:头晕心悸、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舌麻 等。 重者:肌肉震颤、烦躁、 黄疸、出血、昏迷或死亡。 2.加重病情:使原有病情加 重;引起新的疾病。如流 产、畸胎等。
四、 医 过
医过,是指由于医生的过失而导致病 情加重或变生他疾的一类致病因素。 言行不当
医过形成
处方草率 诊治失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枢》、《素问》有关章节;《医林改错》
备注
教研室中基教研室教师张晓文2005年5月10
广州中医药大学
教案
编号: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授课章节
第六章病因-第六节病理产物
授课时数
3学时
授课对象
专业:中医学层次:本科
教材版本
统编7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1.阐释痰饮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共45分钟)
(1)阐释痰饮的基本概念(20分钟)
2.瘀血、结石的病症特点
难点:1.痰饮的致病特点
2.瘀血的致病特点
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多媒体等)
播放录像带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痰饮和瘀血实质的研究进展
课堂讨论题、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痰饮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2.为什么说百病多由痰做祟?
3.瘀血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机理是什么变化?
4.结石容易发生的脏腑有哪些?
(2)阐释痰饮的形成和致病特点(25分钟)
2.阐释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共45分钟)
(1).阐释瘀血的形成(举例、板书)(15分钟)
(2).阐释瘀血的致病特点(15分钟)
(3).阐释瘀血的病症特点(15分钟)
3.介绍结石的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30分钟)
重点与难点重点:1.痰饮来自形成和致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