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品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三篇)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三篇)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通过接触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2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2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思想品德课是中小学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我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尝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我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

首先,在内容选择方面,我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的连贯性,合理选择和安排内容,让学生逐渐建立起完整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但是,有时我在选择内容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对某些内容缺乏兴趣和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确保教学内容的贴近度和可操作性。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如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游戏互动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探索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这些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时我过于注重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核心思想的讲解,使教学变得过于零散。

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有机结合,确保教学的深入与广度。

再次,在教学环节和时间安排方面,我注重灵活性和巧妙性,避免枯燥和单调。

例如,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我通过举例、引发问题等方式,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在展示活动过程时,尽量少用PPT等工具,而是通过物体、图片等方式,直观地展示案例和问题。

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参与度,但是在时间安排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有时我过于追求活动的丰富和激动人心而忽视了内容的条理和逻辑,导致课堂安排混乱和节奏不一致。

因此,我将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和时间,保持课堂的连贯性和紧凑性。

此外,关于评价和激励方面,我注重及时反馈和个性化激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随堂测验、小组竞赛等方式,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精选4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精选4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精选4篇)
1. 实施学生成长教育的内在需求理论指导使教师形成的课程
目标和教学设计更加明确可操作,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从课堂中的角逐活动中,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与交流。

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形成,进一步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进行美德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

3.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整堂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目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意识到当代创新思维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发现自身创新潜力,并通过实践活动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教学时教师自始至终保持着教学的
冷静思考,灵活变通,促使学生思考,提问得当,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个案调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规范和方法。

以上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的四个方面:理论指导的实施、学生参与度的提高、预期教学效果的达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这些方面的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
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估,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优秀8篇)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优秀8篇)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优秀8篇)思想道德教学反思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一课堂教学改革要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成绩,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本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有堂堂清,才能日日清,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结合本学科,思考如下:1、读读,就是要学生熟悉课本故事,加深理解,鉴于班级学生较多,可以让一个学生先大声朗读,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循着声音读完这篇课文。

朗读之前,最好布置思考题目,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

2、议议,就是要教师把问题分层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简单的问题,对复杂的疑难,教师必须讲清问题,分工明确,提供时间,指导方法,充分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出理想的结果;3、练练,为了巩固学生的。

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当堂训练,从正反两面出题,谈观点、深感悟、察自身、换位思、明做法,选择正确做法,反思错误观点,举一反三;对合作、实践、探究等题目,要当堂训练,合作探究,以完成教学任务。

对练习册中的试题,教师对选择题、判断,要当堂解决;对分析题,有必要当堂讲述,而后再让学生进行训练,批改后纠偏补错,使知识牢固掌握,能力自然增长。

讲讲,最后,对学生还存在的疑难,教师要及时点拨讲解,从而让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思想道德教学反思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二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初一思品课,基本上都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

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和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

但笔者发现目前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一)分组简单机械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互补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6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6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6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一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初中的学生,它使初中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做人的道理。

一、课堂上要”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起来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事实证明课堂上,教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比如,在讲《我和父母》这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从两个角度去讨论学生和父母发生”爱的冲突”的原因,一个是从父母的角度去讨论,一个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讨论。

不少学生在发言中都提到”从父母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发生‘爱的冲突’是因为,在父母的眼里,我们依旧是不谙世事的孩子,我们的独立行为往往令父母忧心忡忡。

父母断定,这些不知天高地厚、幼稚可笑的言行,必须严加管教,否则后果堪忧。

”“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发生‘爱的冲突’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渴望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拥有对自己的事情的决策权;有时巴不得和父母保持一点距离;常常想要保守自己的一点小秘密。

”同学们1、热烈的讨论,很自然的便找出了与父母发生”爱的冲突”的原因,因势利导请同学们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从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试图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情感方面,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二是从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养勤动脑的好习惯。

从这堂思品课中笔者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教学理念: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提倡合作探究。

二、教材教学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的反思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的反思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的反思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

新课改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政治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新课改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反思一: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等。

然而,由于政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其中的理论知识。

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传授政治理论内容,而忽视了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这导致了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学生无法将所学的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分析,让他们理解政治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论,增强他们对政治的兴趣和了解。

反思二:教学方法的单一与创新不足在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依赖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创新不足,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政治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项目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反思5篇

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反思5篇

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反思5篇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反思5篇借助教学反思每个老师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作为政治老师应该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反思,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反思(精选篇1)一、尊重学生,坚持正确的学生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自始至终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让他们自己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就是学生有了思想上困惑或错误的认识也不急于把正确的东西灌输给他们。

正是这样学生才有了充分的、反复的讨论交流机会,种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反复的分析中进行了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碰撞中,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楚、观点更加明朗,学生的选择也会更加的理智。

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体验出课堂教学的乐趣。

学生是一个有独立的思想、见解和情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正在成长、需要指导、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人。

学生受方方面面的影响,难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有些学生的“见解”有些离谱,让人觉得可怕;我在教学中,没有立刻给予否定,只是说“这也是一种选择”,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行为后果”;在分析中,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这样是不对的。

有些学生的问题可以说是她深思后的困惑;对于这样“深刻”的困惑,我首先是表扬“问题问得好”。

这些都说明我是在小心翼翼地“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因势利导,突出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而难以预设的,具有极强的生成性。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许多教学情形是预料之中,但也会有一些是出乎意料的。

个别学生的问题是我在备课中并没有预计到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开始着实“惊”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冷静了下来,妥善地处理了。

我觉得这些偶发因素其实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正是这些偶发的、生成的教学资源“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增添了亮色。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6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6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6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1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

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

反思以往,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点反思体会。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过去有一种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可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及新课程整改的推进,教师仅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了,教师应该成为一条源源不断的江水”。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

要提高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不断学习。

随着整改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给自己“充电”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

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是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为了充电,我经常上网,浏览时政要闻,了解思想品德教学的相关知识。

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2.敢于反思。

老师不仅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改进自己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思考几分钟,甚至写上那么几句,并坚持一周一次认真反思,形成反思集。

初中思品教育教学反思

初中思品教育教学反思

初中思品教育教学反思引言:初中思品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环节,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初中思品教育存在一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初中思品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思品教育内容设计反思1.1 育德教育的欠缺思品教育应该以道德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科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未来的思品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注重道德观念的传递,以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的良好习惯。

1.2 文化传统的忽视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的根基。

然而,在思品教育中,我们发现文化传统的教育内容存在明显的欠缺。

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无法深入体会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认同。

二、思品教育教学方法反思2.1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目前,思品教育的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大部分仍是基于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厌倦感和抵触情绪。

因此,在思品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2 评价方式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思品教育教学中,评价方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对思品教育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并不明确,使得教学评价过于模糊。

在今后的思品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评价的目标和标准,注重对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评价,以全面育人为目标。

三、思品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反思3.1 师资队伍结构的问题思品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密切相关。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教师对思品教育缺乏专业性的认识,未能全面把握思品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思品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品教育的理论水平。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进行深刻的思考,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实践。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实地参观、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派出所等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法治的力量,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提问,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资源,进行跨学科融合。

在中国历史课中可以介绍法治相关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了解法治的发展历程;在生物课中可以介绍生命伦理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通过跨学科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他们的知识联想能力和学科间的交叉应用能力。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观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进行在线讨论、课外作业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2024年部编初中政治教学反思通用8篇

2024年部编初中政治教学反思通用8篇

2024年部编初中政治教学反思通用8篇部编初中政治教学反思篇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我校广大政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努力,政治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在教改初期,仍然走了不少弯路。

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课堂上活动虽然很多,形式也丰富多彩,热闹是热闹了,可是热闹过后留下的却微乎甚微——各种各样的活动及其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并阐述为何选择这些内容的原因,不管这些原因是否何成立,似乎都是课堂的“标准答案”,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可。

甚至有时,教师还会被学生的某些与课堂毫不不相关的观点牵着走,进入了盲目讨论的误区,而政治教学中最基本的字词标点、句子段落的具体分析,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政治课堂上渐渐隐退了。

一段时间后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数不胜数,他们甚至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因此学生在政治学习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1政治教改感悟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政治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②“政治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

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

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政治知识。

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

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③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政治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初中思品课教学反思(四篇)

初中思品课教学反思(四篇)

初中思品课教学反思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思品课的教学工作。

八年级思品重在培养学生交往与沟通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健康的初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思品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如下:1、对思品课教学内容的认识思品课不同于其它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其主要功能是“道德学习”,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

道德生命是在健康、文明、道德的生活中成长与发展的,因此,教育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性成长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使其内容具有实践性、针对性。

一句话,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学习加以引导,要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也就是说,帮助学生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过积极向上,富有情趣的道德生活。

2、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地位的认识《思品》课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情境丰富,为学生的自学理解提供了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空洞的说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也不符合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而且在课前为学生预设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走进生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对教学方法的探讨(1)教学过程中,内容的呈现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基于生活(问题)、基于案例(情境)、基于活动(体验),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情教材内涵。

(2)充分利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社会调查,发现问题,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探讨,形成共识,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与生活。

4、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总之,思品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思品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初中思品课教学反思(二)担任七年级政治教学工作这半期来,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三篇)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三篇)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三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三篇)1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时时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

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二、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

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

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

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效果。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

“亲其师,信其道”。

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

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此文转自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

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三篇)2本学年,我担任八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同仁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初中政治课改反思(四篇)

初中政治课改反思(四篇)

初中政治课改反思本人多年来从事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从起初的照本宣读到新课程改革,再到推行的导学式教学,我有颇多的感受。

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

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

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

其实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

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

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

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

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

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识。

他们知道美国奥巴马当选总统和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

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广阔,善于独立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五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五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反思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我开始尝试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有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我也发现这些方法有时会导致课堂节奏难以控制,学生可能会偏离主题。

因此,我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二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反思在教学内容上,我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

因此,我注重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因此,我会定期查阅相关资料,更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时代的发展。

第三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反思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意识到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我开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小组讨论、口头报告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的反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研究需求和困惑,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四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反思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我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具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积极与同事分享教学资源,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我也意识到教学资源的使用需要适度,过度依赖现代技术手段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

因此,我会在使用教学资源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

第五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态度反思在教学态度上,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我会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初中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精选14篇)

初中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精选14篇)

初中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精选14篇)初中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篇1我在经历了多年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后,渐渐认识到,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课。

1、充分树立政治教学新理念,多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作是学习者调适心理的过程,这种心理,既包括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的、可以从多种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体情景中所形成、与具体情景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要求师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并通过合作性探讨建构起世界的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2、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

在情景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

诚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

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①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

特别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

近几年,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反思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改革成为了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反思与调整。

本文将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1. 教材内容的更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体现国情和时代特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加入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和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感受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2.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与参与。

新课改提倡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师生关系的转变新课改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和合作关系。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较为僵化,学生敬畏师长,缺少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师角色不明确在许多学校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任往往由班主任承担。

由于教师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研究不足,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学生参与度低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往往认为这些知识离他们太远,难以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也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性思维。

3. 缺乏实践环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活动。

学生缺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习体验,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所欠缺。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解决方案1. 加强教师专业性培训学校应加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法律知识和教学方法的了解。

教师应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202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

202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

202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1今年6月,教化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喜事。

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出现出很多新亮点。

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加了人文性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的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峻地影响了初中的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反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化,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化则非常重视“人文件”和“渗透性”教化。

它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化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化,这种思想政治教化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简单接受。

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加了“人文件”。

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意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育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须要与生活体验,敬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主动进取的人牛看法,培育坚毅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牛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问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2.加大了品德教化的力度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囚此,必需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化。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新课改是指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行思考。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往往只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们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新课改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自己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鼓励多元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往往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这样使得教学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下,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多元评价,不仅仅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新课改注重情感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往往只注重理性的思考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的培养。

在新课改下,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理性地认识和判断问题,还能够在情感上对其作出正确的回应,形成健康的人格。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多元评价和注重情感教育。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将更加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全面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品教学反思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深感初中思想品德课难上,现在的学生难教。

学生的体会是思品课没有新意,枯燥无味,这极大地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

我觉得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无论从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上都应该深深反思,找出应对之策。

针对目前思想品德课出现的新情况,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提出几点反思。

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言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这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

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可以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
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在这方面,自己要善动脑子,肯动脑子,舍得下功夫,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了学生兴趣,也激活了课堂教学,进而改变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学生爱学了,课堂活跃了,师生融洽了,成绩提高了。

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启发诱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爱学习,学生的创造意识也会随之产生。

二、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了。

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

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谓方法和学习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程序,引导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好教材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教学要善于设疑,巧妙设疑,要联系学生实际,去启发唤醒,鼓励学生参与质疑,帮助学生分析,观察想象,还要抓住时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这是由教师指导而学生独立进行的教学要素结合方式。

它的特点是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

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如“思品理论研究小组”、“思品课学习小组”等。

也可以就某个专题的探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如“法律问题研究小组”、“人生问题研究小组”、“道德问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法研究小组”等。

兴趣活动小组要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

小论文比赛是就大家所关心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论文比赛。

论文比赛要有计划、有安排,包括比赛次数、比赛比赛内容、比赛形式等都应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比赛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课题选择和设计的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
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与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

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我想值得每一个思品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四、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课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学生阐述思想政材内容有关的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进党的方针政策;引进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新问题;引进社会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

例如讲授“祖国统一”时,我为学生补充近几年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时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台独活动的本质。

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新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活动,这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在讲《合作、竞争》时,我组织学生做“绑
腿双人跑”的游戏,学生通过体验、比较、思考、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又如教学《文明交往礼为先》时,让学生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模拟星期日同学来我家做客的情景,学生在观察小品的同时,思考这两位表演者用了哪些礼貌用语,在观察、思考、反思中使学生懂得了在交往中要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初中思想思品课教无定法,但要改变目前的现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只有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利弊,在课后进行认真的反思,分析课堂上的所得所失,才能为我们今后的思想品德课提供宝贵的经验。

思品教学反思
刘玉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