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教学内容】教科书P2~6内容。
【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鞭炮、通宵、万不得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 猜谜语:挂灯笼,贴对联,舞狮子,敲锣鼓。
(猜一个节日)2. 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师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3. 在我们回味了年的感觉,了解了年的来历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2)学生提出难读词语,教师归类讲解,并完成形近字组词练习。
2. 学生自由读,标出自然段。
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 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读文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1. 默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并找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2. 学生自绘表格。
找出点明时间的词语,填在表格的左边。
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填表的时候可以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相机指导。
3. 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2)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3)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4)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家乡过春节的一两件事吗?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元旦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更,变更。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主要事例腊八腊八粥,腊八蒜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二十三祭灶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元旦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元宵悬灯结彩,放花炮3.交流,老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1.通过阅读,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除夕和元宵节)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2课教案
①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说说他们相见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
课件:“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你从这句子感受到什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你喜欢哪部分,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好。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欣赏着草原的美景,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明确目标:是啊,如此美丽的草原,如此浓郁的民族风情,怎不令人心驰神往!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走进草原,领略它如画的美景和独特的风情。齐读课题。
3.结合学生汇报指导学生重点体会以下句子:
①“河!”(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时的惊喜之情,因为有河附近就有人家,说明访问的目的地快到了。)
②“快了,快到了!”(短促的语气,强烈的语调,表达出作者想见到蒙古同胞的渴望之情。)
4.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默读课文2--5自然段。全班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欣赏草原图片,进一步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二、品读悟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1.引语:草原风光旖旎,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让人难忘,车在辽阔的草原走了一百五十华里了,此时此刻,作者一行人就要和蒙古同胞见面了,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为即将到来的见面而感到激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草原》一课,主要章节为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内容包括: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介绍草原上的民族风情、表达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提取信息、概括归纳、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草原的美丽和民族风情的独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取关键信息,提高概括归纳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哪里吗?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重点词汇。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2)讲解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草原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简答题,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2)教师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疑惑。
(2)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大草原?它们有什么特点?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草原》2. 内容:草原美丽景色:蓝天、白云、碧草、骏马、羊群民族风情:蒙古族、摔跤、射箭、那达慕大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请你介绍一下我国其他大草原的特点。
2. 答案:(1)略(2)示例: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草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养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学会文中的生字词语,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能够将他们记录。
有的时候自己高兴的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板书: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
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
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
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
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
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
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
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古诗词欣赏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古诗词欣赏引言:在小学课程中,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语文课程中,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古诗词的定义、意义、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古诗词欣赏。
一、古诗词的定义和意义古诗词是指具有古人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珍贵遗产,是中国文学的精髓。
古诗词的表达方式优美、文化内涵深刻,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和启迪人们的情感。
阅读古诗词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能够促进人们的心灵交流和情感沟通,是提高人文素质和培养良好情感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目的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察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1.演讲授课法演讲授课法是指通过讲故事、讲解诗词内涵、分析诗句表达方式等方式,将古诗词的意义和美妙之处展现给学生。
教师需要通过熟练的口才和适当的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词的内涵,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喜爱。
2.拍板法拍板法是指通过节奏鲜明的声音和手势,比如敲笛子、折纸花等方式来让学生体验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古诗词配以不同的拍板节奏,让学生体验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3.诵读法古诗词具有优美的语言和韵律节奏,因此可以通过诵读法来学习和欣赏。
教师可以先朗诵一遍古诗词,然后让学生模仿诵读,注重语音和节奏的准确性。
通过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古诗词的意义和美妙之处。
4.比喻和化用法比喻和化用法是指将古诗词中的隐喻、比喻和象征意义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画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比喻和化用法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是《诗歌的魅力》,这一单元主要是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和阅读练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诗歌的基本特点、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3. 能够通过朗读、感悟和鉴赏来感受诗歌的魅力;4.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诗歌的表现手法;3. 诗歌的鉴赏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 通过说、听、读、写等多种方式来展开教学;2. 通过阅读鉴赏和演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通过课堂问答和讨论等方式来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一段诗歌音乐,或者是播放一段与诗歌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诗歌的知识。
2. 学习环节在学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和阅读一些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通过鉴赏和解析一些经典的诗歌,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例如押韵和对仗等。
3. 练习环节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朗读和分享等方式,来体验诗歌的魅力和表现手法。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编写和朗读自己的诗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4. 归纳总结环节在归纳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回顾学习重点,让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体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和评测,以便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掌握重点,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基础。
五、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诗歌的魅力;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六、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和感悟诗歌的魅力。
七、板书设计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鉴赏和感悟八、教学资源1. 诗歌音乐或相关视频;2. 诗歌教材和课本素材;3. 课堂活动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备课一、教学内容1. 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为《爸爸的钱包》,通过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告诉学生正确使用钱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
2. 重点词汇有效、利用、费用、徘徊、怀疑、伸出、欲望、制定、预算3. 说课内容本课时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钱,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会使用重点词汇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掌握重点词汇。
3.读懂课文,理解文章中的意思,领会父母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4.善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爱好。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重点词汇。
2. 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意义。
四、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比较善于开口表达。
2. 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
2. 合作研究法。
3. 情景教学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零花钱和用途,引出本课主题。
2. 研究课文。
分小组朗读,分析文章内容,讲解重点词汇。
3. 合作阅读。
让学生分组,对文章进行有效率的阅读。
4. 运用语言。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重点词汇和句型讲述自己的观点。
5. 情景应用。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生活场景,模拟使用钱的场景。
6. 结语并布置作业。
七、教学评价1. 以任务形式考试,让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并呈现自己的成果。
2. 采用小组互评、全班评比,多维度评价学生成绩。
以上为本单元的教学备课,希望可以有效帮助到您!。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上课日期: 月 日第 节
课题名称:1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万象更新、截然不同、万不得已”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重难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1.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朗读时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检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加色的字,教师纠正字意思,如“掺和、零七八碎、万象更新、万不得已、光景、截然不同、娴熟、分外”等。
(3)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的图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忆。
2.播放童谣,引导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3.出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北京的春节。)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3.理清文章脉络。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北京过春节时的热闹、喜庆气氛。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留下悬念。从腊八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老舍先生仅记叙了几个主要时间段的活动,就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那么这几个主要时间段的活动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呢?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呢?这些问题留待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探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地方。
(1)学生给段落标上序号,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北京过春节的。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熟读并背诵《长歌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交流收集到的风俗资料和学到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词句段运用通过收集课外资料,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通过书写提示,了解行书的字体特点,再照着写一写,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长歌行》这首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教学准备1.查阅、收集风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
课件出示: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4.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时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龙集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班级:六(3)班
姓名:尹寒
(六年级下第一单元)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第一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学习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搭配。
•学习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和句式结构。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午别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是一篇叙事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中午放学后同学们的欢乐时光。
内容生动有趣,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重点词汇本单元的重点词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名词:同学、中午、放学、学校等。
- 动词:玩耍、聊天、吃饭、跑步等。
- 形容词:快乐、干净、美丽等。
语法知识本单元的语法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主谓一致: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主谓一致,构成完整的句子。
- 时态:学习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用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的标题和主题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并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步骤二:预习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意义。
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步骤三:词汇学习通过图片、示意图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和记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可以进行单词卡片游戏、词汇拼图等活动,巩固学生的词汇记忆。
步骤四:语法讲解通过讲解和练习,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语法知识。
可以结合课文中的例句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主谓一致和时态的用法。
步骤五:阅读理解让学生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鼓励学生通过找关键词、推理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步骤六:写作训练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可以通过示范写作、分组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步骤七: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向学生介绍下节课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鼓励学生做好复习准备,提前预习。
教学评价这里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小测验、作业、课堂表现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第1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识字与写字:本单元共出现生字词50个,要求学生会认40个,会写10个。
2. 课文学习:本单元共包含4篇课文,分别为《草原》、《丁香结》、《古诗词诵读》、《习作》。
3. 语文园地:包括“日积月累”、“我爱阅读”、“趣味语文”等栏目,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语。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1单元2. 板书内容:生字词、课文标题、重点知识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新课: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有所提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
2.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石潭记》、《春日游湖》、《草原》、《匆匆》。
2.语法知识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石潭记》1.导入1.1利用图片导入,展示小石潭的美景,激发学生兴趣。
1.2简要介绍作者柳宗元。
2.自读课文2.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3.课堂讨论3.1学生分享自读感悟,讨论课文中的美景、人物情感等。
3.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感受作者对小石潭的描绘。
4.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春日游湖》1.导入1.1利用图片导入,展示春日游湖的美景。
1.2简要介绍作者苏轼。
2.自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3.课堂讨论3.1学生分享自读感悟,讨论课文中的美景、人物情感等。
3.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感受作者对春日游湖的描绘。
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草原》1.导入1.1利用图片导入,展示草原的辽阔与美丽。
1.2简要介绍作者老舍。
2.自读课文2.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3.课堂讨论3.1学生分享自读感悟,讨论课文中的美景、人物情感等。
3.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描绘。
4.课堂小结第四课时:《匆匆》1.导入1.1利用图片导入,展示时光流逝的紧迫感。
1.2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
2.自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7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7篇)六班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六班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2六班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45、用显微镜观看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过程与方法: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发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熟悉到细致观看、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2.进展观看生物标本、讨论生物标本的爱好。
3.懂得由于观看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看到很多自然界的隐秘【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细胞【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教学预备】分组试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这是一个洋葱,假如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发现些什么?假如用上放大镜又能发现些什么?假如用上显微镜又能发现些什么?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看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师演示)1)在一个洁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心,留意标本要平绽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渐渐放下另一端,留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2.同学以组为单位制作玻片标本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看洋葱表皮1.先用肉眼观看洋葱表皮,将发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13页)2.材料员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看洋葱表皮将发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沟通用肉眼和放大镜观看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1.师:假如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看,又会有什么新的发觉呢?2.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假如同学五班级时已使用过,也可叫同学介绍老师指导更正,详细内容见13页)3.每2人一个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不会使用的同学可依据13页的提示进行操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
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
这样写的好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文章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1 文言文两则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初远凉初近热
中近热中远凉
2、匆匆
教学流程及反思更改:
溜去
2、匆匆过去
跨、飞
3、桃花心木
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种树人树的成长
不确定〔人的成长〕
懂规律独立自主
懂真爱经受考验
4* 顶碗少年
板书设计:
4*顶碗少年
失误——努力失误——努力====成功
5* 手指
板书设计:
5* 手指
姿态不同
性格各异
团结一致握成强有力的拳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流程及反思更改:
板书设计:
要求:
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标准、整洁
回忆·拓展一
教学流程及反思更改:
板书设计: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弈》教材分析《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学生分析我上课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不错而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精妙的回答。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课文,自读自悟并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解。
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文言文名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导入:回忆归纳以前学习古文的方法步骤:1、熟读成诵,2、理解文意,3、明白道理。
(课件出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要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教师板书《学弈》,学生通过预习讲解课题。
(一)、熟读成诵(读之前引导学生说出朗读时需注意的要点:1、注意朗读的节奏,2、读准字音(特别是翘舌音,本文‚之‛字较多,强调学生一定读好六个‚之‛字。
3、放慢点速度)(课件出示)1、准备:同学互读(正音、纠错)。
2、指名读(好中差各一名,自评、生评、师评)。
3、教师范读(生评,师趁机强调节奏,翘舌音)。
(配乐)4、自己练习一分钟(个别指导)。
5、全班齐读(学生自评、教师点评)。
(配乐)6、小组比赛读(互评)。
(配乐)7、师生接读。
8、检查背诵情况(小组成员互相背诵)(二)、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组长组织组员借助书下注解,理解文章大概意思。
2、写一写(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3、小组交流。
(练习说意思)4、小组选代表汇报。
(三)、分析课文、明白道理。
师:从课文中找一找反映两人学习结果的句子。
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师:能针对这句话提个问题吗?生:为什么两人一起学习,结果却截然不同呢?师:从课文中找出答案,读一读,简单概括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板书: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四)、由学弈想到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态度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交流后发言)(五)、学生自创警示语:态度决定结果/态度是最好的老师(例子)(六)、课外拓展阅读。
(配乐学生自读自悟)八、目标测试《课课精练》P2的1、2、3。
八、作业设计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故事。
2、课后读一读、背一背老师推荐的课外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学弈(学下围棋)其一人:专心致志(学生自创)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一人:三心二意教学反思《两小儿辩日》课文简析:《两小儿辩日》一文是人教版十一册语文教材选入的文言文。
本文选编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使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品味感悟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意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这篇文言文文意比较浅显,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判断。
学生分析我上课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不错而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精妙的回答。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句意。
3、能复述故事,背诵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古文,因此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弄明白短文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以图引文,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两小儿辩日图,让学生说说这幅画的意思?2、通过对画面的理解,而明白课题《两小儿辩日》一文的‚辩‛即为‚争辩、辩论‛,他们究竟在辩论什么?二、启读、试读,体味语感1、教师用稍慢、轻松的语调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感觉你认为文言文怎样读?3、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范读后的想法。
4、用学生自已的方法试读课文,将读不准的地方画下来,纠正后反复读。
5、指名分小节读。
(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朗读中所体现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
因此给足学生读的时间,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多方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文本。
)三、通读、参读,潜心会文1、要想清楚的知道这篇文言文的内容,我们还需要一个小帮手,谁知道这个帮手是什么?(在此渗透学习古文的简单方法如:查字典、问老师、看注释等)2、我们借助注释,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可以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猜想,可以给老师提出来,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商量。
(放手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的疑难,通过各种途径来解疑、释疑)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通过自由探讨得到的认识、理解,需要老师进行整合、补充,因此,老师在学生讨论之后,要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让学生突破疑难,从而让学生对每个问题得到一个完整、清晰、正确的理解)4、出示‚孰‛、‚汝‛明白其意思。
提问:在你积累的词语中有哪些词也当‚你‛讲?(君看一叶舟、子非吾友也、您好、任尔东西南北风)文章中的‚你‛指谁?你对他了解吗?四、研读、精读,深入情境1、你认为文中的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你支持哪一个呢?(给学生一个自由的选择的空间,自然形成一个辩论的氛围)2、现在我们就展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一方是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方是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每组选出自已的代表,再读课文,找出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观点和理由。
3、进行辩论,弄清两个小孩子的看法及原因。
(讨论交流是探险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在课堂讨论中可为学生的思维表达提供更宽广的空间。
目的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五、背诵积累、总结延伸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全文。
2、学生试背课文。
3、课外延伸: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没能回答两个小孩子的问题,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发达。
到了今天,如果能穿越时空,你到了遥远的古代遇到了两小儿辩日,你将怎么呢?请你在课下查阅资料和同学们合作来完成两小儿辩日续篇。
六、目标测试:《天天100分》P2板书:《两小儿辩日》一儿远(小)近(大)另一儿远(热)近(凉)反思《匆匆》教材分析:《匆匆》是人教版十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
‚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
‚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
以此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充满着诗意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慨依托于燕子、杨柳、桃花等多种可观的大自然景观中,读起来像一首流淌的小诗。
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的美,进而感受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而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
这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2、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一)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二)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准备:(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浅读课文,引话题,初悟情1、读课题,‚匆匆‛是什么意思?2、介绍作者:对于朱自清,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谈)3、教师介绍。
(课件出示,教师口述)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
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⑵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4、弄清文体:大家课前已经读过课文了,说说是属于写什么的文章?抒发作者感情的文章,这就是散文。
而且没有借什么物,我们说这是直抒胸意。
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抒发了什么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他轻灵、细腻、诗意化的语言中去触摸时间这个精灵。
二、细读课文,思话题,自悟情1、听范读。
2、从听中你体会到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其实,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
作者用心灵来写书,我们就要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去感悟。
3、同样读一篇文章,每个人的感受会不一样,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或含义较深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喜欢,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书上批注,可以和同学讨论。
三、精读课文,论话题,深悟情1、过渡:朱自清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品读课文,看看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
品读重点句子: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①让学生知道不仅运用了比喻,还用了对比手法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之情。
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惟有时光去了就不再回来。
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把这种情感表达得自然、贴切、耐人寻味,唤起了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