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对QRS波群的影响

合集下载

心电图理论考试单选题库

心电图理论考试单选题库

心电图理论考试单选题库C.右上肢为负极,右下肢为正极D.右上肢为正极,左下肢为负极1. 在心电图中,哪一部分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答案是QRS波。

2. 标准Ⅱ导联的连接方式是什么?答案是左下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

3. 在哪一个导联中,正常心电图的P波是倒置的?答案是avR导联。

4. 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哪一项检查最有价值?答案是心电图。

5. 正常心脏的电活动起源于哪里?答案是窦房结。

6. 心电图上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的是什么?答案是Q-T间期。

7. 当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波群时,应该命名为什么?答案是QS波。

8. 如果心电图上的R-R间距平均为25小格,那么心率是多少?答案是60次每分钟。

9. 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答案是V5导联P波倒置。

10. 下列哪项不符合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答案是P-R间期>0.12s。

11. 听诊心率正常而节律不整齐,可以基本除外哪项心律失常?答案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12.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特征是什么?答案是PR间期逐渐延长,继之QRS波群脱落,呈周期性。

13.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特征是什么?答案是PR间期固定,有时QRS波群脱落。

14. 标准Ⅰ导联的连接方式是什么?答案是左上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

15. 右房肥大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尖锐高耸。

16. 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不同,浦肯野纤维和希氏束传导速度最快。

17. 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传导至房室结,表现在心电图上的相应部分是PR段。

18. ECG对于区分心肌梗死和变异型心绞痛最有诊断意义的改变是病理性Q波。

19. 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肌梗死的直径>20~25mm或者心肌梗死的厚度>5~7mm的情况下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波。

20. V3导联不应该出现Q波。

21. Ⅰ和avL反映心脏高侧壁的电位变化。

22. Ⅱ、Ⅲ、和avF反映心脏下壁的电位变化。

23. avR、V3R、V1、V2反映心脏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影响心电图分析

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影响心电图分析
行电切。
本组 4 5例 膀 胱 肿 瘤 手 术 均 一 次 成 功 , 手术 时 间 1 5~ 6 0 m i n , 平均3 0 m i n 。膀胱侧壁肿瘤 电切时发生闭孑 L 神经反射 发生 4例 ( 1 2 . 5 %) , 均在切 除位于输尿管开 口外上方 2 e m左 右的膀胱侧壁肿瘤 时发生 , 其 中 1例 因开展早 期操 作者 经验 不足并 发膀胱腹膜 外小穿孔 , 予采用 “ 凝切 ” 法切除膀胱肿瘤 , 留置 尿管 1 周 后 自愈 , 其 他 3例均未 引起 明显损伤 。术 中术 后无 大 出血 、 电切综 合征及 尿道 狭 窄并发 症发 生 , 无 I例输 血 。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 查无残余肿瘤 。术后 留置导 尿管 5~ 7 d , 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等药 物膀胱 内灌 注化疗 , 随访 2个月 ~ 3年 , 有 5例分别在 6—1 2个月 内复发 , 4例行再 次电切术 , 1 例行全膀胱切除术 。
[ 1 ] 吴在德 , 吴肇 汉. 外科学 [ M] . 第 7版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
版社 , 2 0 0 7 : 6 9 1 —6 9 4 .
[ 2 ] 那彦群 , 李
3 讨 论
综 上所述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 极电切术是 一种更安全 、 更 有效 的手术方 法。经尿道等离子 体双极 电切术作为表 浅性膀 胱肿瘤 的重要治疗 方法 之一 , 对 于该技 术 的临床推 广和应 用 将是表浅性膀胱肿瘤微创治疗领 域的一次革命 性进 展。
4 参 考 文 献
2 结 果
高趋势。经 尿道微创电切治疗表浅膀 胱肿瘤有手 术操作 简单 安全、 术后恢复快 、 并发症 少 、 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的优点 , 故 作 为表 浅膀胱 肿瘤的主要 治疗方法 … 。传统经尿道 电切膀胱 肿瘤 ( T U R B T ) 工作电流通过人 体 , 导致深度热损伤 , 止血效果 差 。电气化切除术 虽止 血效 果好 , 但 过厚凝 固层 的坏死脱 落 增加术后感染 的危 险 , 延 缓 了尿路 刺激症 状 的恢 复 。等 离子 体双极 电切术利用 N a C I 溶液作为导 电递质 , 双极 电刀不需 与 组织直 接接触 , 低 温切割 , 热 穿透效应 较低 , 对周 围组织损 伤 小, 安全性 高 , 创面凝 固层厚度 0 . 5—1 . 0 m i l l , 止血效 果好 , 恢 复快 , 而且等离子 电切对 深部 神经肌 肉电刺激轻 , 闭孑 L 反射 发 生率较传统电切 低 , 而且反 应轻 。笔 者在 实施等 离子 体双极 电切时 , 总结如 下经验 : 第一, 警惕闭孔反射的发生 : 对 于位于 输 尿管开 口外 上方 2 c m左 右 的膀胱 侧壁肿 瘤要 警惕 闭孑 L 反 射的发生 , 电切时膀胱液体灌 注量 在 1 5 0 m l 左右足够 , 要注意 电切 的深度掌 握 。第二 , 不同部位膀胱肿瘤 的切除技巧 : 对 于不 同大小 的瘤体 或多发 肿瘤 以及 因性别 不 同 , 采 取 的方 法 也要有所 区别 。第 三 , 肿瘤 的切 除 范 围 为肿 瘤 基 底 周 围 2 . 0 c m 左 右正常膀胱壁 , 深度达深 肌层 , 肿 瘤完全 切除后再 于 肿瘤基底部创面取组 织活 检 , 以便 于病理 分期 和下一 步治疗 方案的确定 。第 四, 等离子发 生的稳定性稍差 于传统 电切 , 在 实际使用时会遇到不 切割 或延迟 切 割的问题 , 这 时可 多试几 次电极踏板 , 或将 电极稍接触膀胱 组织 , 待等离子 体发生后再

医学三基考试(心电图)题库及答案

医学三基考试(心电图)题库及答案

医学三基考试(心电图)题库及答案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选项、判断题、名词解释、多选题、问答题一、单选题1.心室率160次/min,QRS宽大畸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形,R—R基本规则,Ⅱ导联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心电图诊断为( )A。

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传导阻滞C。

心房扑动2:1传导并左束支传导阻滞D。

窦性心动过速并左束支传导阻滞E.以上都不是答案:A2.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是指( )A.室性期前收缩形态及联律间期均不相同B。

QRS形态及联律间期可不相同,最长的异常R-R与最短的异常R—R间有倍数关系C。

RonTD.连续2个或3个以上提前的QRSE.室性融合波答案:A3.透壁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是( )A.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形上抬B.病理性Q波、T波倒置C.ST段水平型下移>1mm,冠状T波D.ST段弓背形上抬E.病理性Q波答案:A4.ST段下移呈鱼钩形改变应考虑()A。

低钾B。

低钙C。

洋地黄作用D。

高钾E.心肌梗死答案:C5.下列哪项为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A.Rv1+Sv5〉1.2mVB。

Rv1〉1。

0mVC.RaVL<1。

1mVD。

Rv5+Sv1〉4。

5mVE.RayR>0。

5mV答案:D1.心电图一般不能反映心肌细胞的( )A.自律性B。

兴奋性C。

传导性D.收缩性答案:D2.下列属慢反应自律细胞的是()A.窦房结细胞B。

房间柬细胞C。

结间束细胞D.房室束细胞E.浦肯野细胞答案:A3。

自律性最低的组织是( )A.窦房结B.心房传导组织C.房室交界组织D.房室束E.浦肯野纤维答案:E4。

下列哪种组织的传导速度最慢( )A。

心房肌B.心室肌C。

房室结D。

房室束E.浦肯野纤维答案:C5。

T波一般与动作电位的哪相对应( )A。

0相B。

1相C。

2相D。

3相E.4相答案:D6.窦性P波时,下列哪个导联的P波方向一定向下()A.Ⅰ导联B.Ⅱ导联C。

Ⅲ导联D。

创新I导联右耳与左上肢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

创新I导联右耳与左上肢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

[ 刘佳. 8 】 刘元新 . 急性脑梗塞 辨证 分型与超敏 c 反应蛋
( 责任 校对 :彭鹏旭 )
创新 I 导联右耳与左上肢连接方式对
心 电图 的影 响
宋米英 刘环 徐 烁 谢凝 华 党小伍
【 摘要 】 目的 探讨创新I 导联右耳 与左上肢连接方式对心 电图的影 响。 方法
收集男女各
的临床意义[ . J 实验与检验医学 , 0 8 2 ( 2 2 ] 2 0 , 62 0 —
2 03.
白相关性研究[ . 中医药 ,20 , 53 4 2 . J新疆 ] 0 7 2 ( ̄2 — 6 【 凌文通 ,徐嘉贺 ,李建伟. 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 9 】 依 塞疗效观察 [. 医院 ,2 1 ,1() 2 7 . J现代 ] 0 7: — 3 1 1 7 [ ]古伦玮 , 1 0 邓金强 , 成金汉 . 疏血通联合百奥蚓激酶对 急性脑梗 塞的疗 效分 析 现代 医院 ,2 1 ,V 1 7 N .4 MH N o e e 0 1 o. o2 1
a u a i n n t l d a t ca mb ec, r e ep t n eto b eo a k n o s a e h mp tt ,i sal ri i l i t o o e i f l wh nt a i t si t u l f r i s n Die s ,t e h e i n h r P ee to et u a o ep a e erg t p e mb I i t ain, h l cr d a e lc di e lc r d sc nn t l c d i t h p r i . nt s i t h b nh i u l h s u o t eee t ec nb a e t o p nh rg t a f h a in , i hwi lor c ies t fc oyECG r c r r l i a fr n e ih r ep t t wh c l as e ev ai a t r e ot e l s e o d f i c l ee e c . ocn r

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接法

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接法

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接法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方法。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正确的导联接法对于心电图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接法,并详细解释每个导联的作用。

一、前胸导联(V1-V6导联)前胸导联使用六个电极,分别放置于胸前的特定位置,可以提供临床上重要的心脏电活动信息。

1. V1导联:将V1电极放置在心脏左缘第四肋间,与横向导联成30°角。

此导联可以记录到心脏右室早期激动和后侧部位的异常。

2. V2导联:将V2电极放置在心脏左缘第四肋间,与横向导联成30°角。

V2导联可以记录到心脏前间隔的异常。

3. V3导联:将V3电极放置在V2导联的连线上,即V2导联位置和V4导联位置之间,与横向导联成30°角。

V3导联可以记录到心脏前间隔和前壁的异常。

4. V4导联:将V4电极放置在心脏左中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与纵向导联成左心室位置。

V4导联可以记录到心脏前壁的异常。

5. V5导联:将V5电极放置在心脏左前腋中线第五肋间,与纵向导联成左心室前侧壁位置。

V5导联可以记录到心脏前侧壁的异常。

6. V6导联:将V6电极放置在心脏左中腋中线第五肋间,与纵向导联成左心室前壁位置。

V6导联可以记录到心脏前壁的异常。

二、四肢导联(I、II、III导联)四肢导联使用四个电极,分别放置于四肢的特定位置,常用于检测心电图的基本节律和心房、心室的传导情况。

1. I导联:将左手电极接在左手腕或左前臂,右手电极接在右手腕或右前臂。

I 导联记录了心脏电活动从右侧到左侧的传导情况。

2. II导联:将左脚电极接在左踝或内踝骨上,右手电极接在右手腕或右前臂。

II导联记录了心脏电活动从上到下的传导情况。

3. III导联:将左脚电极接在左踝或内踝骨上,左手电极接在左手腕或左前臂。

III导联记录了心脏电活动从上到下和从左侧到右侧的传导情况。

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考点实用一篇

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考点实用一篇

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考点实用一篇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最新考点 1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最新考点导语:在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的考试中我们是要背诵很多东西的。

下面是关于心电图诊断的相关考试知识点,需要考该科的考生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常规导联1.标准导联是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包括I、Ⅱ、III导联。

(1)I导联心电图机正极接左上肢,负极接右上肢。

(2)Ⅱ导联心电图机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右上肢。

(3)III导联心电图机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左上肢。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1)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 探查电极置于右上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左上、下肢连接构成无关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2)加压单__上肢导联(aVL) 探查电极置于左上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右上肢与左下肢连接构成无关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3)加压单__下肢导联(aVF) 探查电极置于左下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左、右上肢连接构成无关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标准导联I、Ⅱ、Ⅲ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统称为肢体导联。

其中aVR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其余导联均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3.胸导联(1)V1导联胸骨右缘第4肋间,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2)V2导联胸骨左缘第4肋间,作用同V。

(3)V3导联V2与V4连线的中点,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4)V4导联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5)V5导联左腋__V4水平处,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6)V6导联左腋中线V5水平处,作用同V,。

二、正常心电图(一)心电轴测定的临床意义1.正常心电轴一般在00一900之间。

2.心电轴轻度或中度右偏(+900一+1200),不一定是病态,可见于正常婴儿、垂位心脏肺气肿和轻度右室肥大。

心电轴显著右偏(+1200一+1800)及重度右偏(+1800一+2700),多为病态可见于右心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浅谈心电图右上肢导联在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中的变化

浅谈心电图右上肢导联在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中的变化

浅谈心电图右上肢导联在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中的变化目的:探讨利用心电图右上肢导联在心脏右室心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4例经过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方法检测后确定的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组(观察组)和单纯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组(对照组),每组27例,将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右上肢导联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经过心电图右上肢导联发现,在进行V4r~V5r的导联或者是单独的V5r导联会让ST段的敏感性完全>0.1 mV,而且其中的特异性为74.7%。

在特异性的指标中,V5r导联中,当ST段上移超过0.05 mV的时候达到最高值,而采用V4r~V5r导联方法时,ST段上移超过0.05 mV的概率为90.3%。

结论:心电图右上肢导联的方法对确定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具有很好的效果,当V5r导联的ST段上移超过0.05 mV时,就应该马上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进行确诊和治疗。

标签:心电图右上肢导联;心脏右室心肌病变;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心脏右室心肌病变中最典型的就是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简称为ARVI,主要的发病原因为负责对右心室进行供血的血管突然出现堵塞,右心室的供血中断,导致右心室的心肌缺少血液的供应所引起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心脏疾病[1]。

对该病进行导联判断的时候,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常规的12导联,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导联的时候看,没有办法从心电图上看出相关的图形,缺少特异性的表现形式,导致该病没有明确地诊断指标,经常出现漏诊的情况。

本次研究利用早期冠脉造影的方法来对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心电图右上肢导联在确诊早期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4例经过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方法检测后确定为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组和单纯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组。

心电图的部分导联应用

心电图的部分导联应用

心电图的部分导联应用自1903年使用临床心电图以来,开始几十年一直使用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

到20世纪40年代创建单极导联即wilson’s导联后,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常规12导联系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不断有新的导联提出并应用于临床,使得临床心电图诊断可以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

同时将部分导联应用能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作一个汇总。

1 心电图描记技术有无错误正常心电图avR导联的P、QRS、T波均向下,V1导联QRS波主波向下,V5导联主波向上等,肢体导联之间电压的关系,可观测以下的规律:如Ⅰ+Ⅲ=Ⅱ,avR+avL+avF=0,avL=(或avF=),V1至V6导联的波形是否符合一般的右、左心室表面的波形等。

2 右位心和右上肢导联的连接错误Ⅰ导联P波为负向波,而胸前导联QRS波群形态正常时,左右上肢导联电极连接错误的可能性较大,要注意检查电极的连接方式。

如果患者不在现场,或者是以前记录的心电图,或者是由于一过性的变化无法重新记录心电图时,可将Ⅰ导联正向波看成负向波,负向波看成正向波(或者从背面倒着看就是原来的心电图)。

3 导联线接错除上述左右上肢导联接错外,在右上肢和左下肢接错,可使PⅠ、Ⅱ、Ⅲ、avF导联倒置,在左上肢和右下肢导联接错,可使心电轴改变。

4 心律失常心电图描记4.1 一般选用Ⅱ导联及V1导联观察P波、f波、F波,显示比较清晰,容易观察测量各种数值及决定是窦性还是异位P波,QRS波群有时也易出现特征性改变。

笔者选择avF导联观察f 波用于风心或肺心病尤为明显。

4.2 心房导联属单极胸导联,所记录的P波较清晰,有利于对心律失常的分析,其探查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三肋间。

4.3 S5导联双极导联,其负极放在胸骨柄,正极置于胸骨右缘第五肋间。

4.4 食道导联可有单极和多极导联。

单极导联用于分析心律失常,多极导联常用于电生理检查,通常采用经鼻插管或经口插管。

4.5 头胸导联(HC)双极导联,以右前额为参比点放置电极,探查电极放于单极胸导联各点或胸、腹、腰、背等各部位。

心电图

心电图

I导联左右臂电位差左正极右负极,II导联反应左腿右臂电位差右臂负极左腿正极,III导联反映左腿左臂左腿正左臂负极,AVR导联反应心室腔的电位差,AVL 反映心脏左外侧壁电压差,AVF导联反映心脏下壁电压改变,V1-2导联反映右心室外壁电压改变,V3导联反映左右心室外壁过渡区,V4导联反映心尖部<左心室》电压改变,V5-6导联反映左心室前外侧壁电压改变,V7-8一般很少用的。

十八导联使用的。

标准导联属双极导联,只能描记两电极间的电位差。

电极连接方法是:第一导联(简称Ⅰ),右臂(-),左臂(+);第二导联(简称Ⅱ),右臂(-),左足(+);第三导联(简称III),左臂(-),左足(+)。

加压单极肢导联将探查电极放在标准导联的任一肢体上,而将其余二肢体上的引导电极分别与5000欧姆电阻串联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

这种导联记录出的心电图电压比单极肢体导联的电压增加50%左右,故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根据探查电极放置的位置命名,如探查电极在右臂,即为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在左臂则为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在左腿则为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

单极胸导联将一个测量电极固定为零电位(中心电端法),把中心电端和心电描记器的负端相连,成为无关电极。

另一个电极和描记器正端相连,作为探查电极,可放在胸壁的不同部位。

分别构成6种单极胸导联,电极的位置是: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心肌梗死心电图当某支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时,心肌相继发生缺血、损伤、坏死、引起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一)坏死型改变:坏死的心肌丧失了除极和复极的能力,不再产生心电向量,而其他健康心肌的除极仍在进行,其综合心电向量背离心肌坏死区,因此在相应导联上的QRS波群出现异常Q波(Q波宽度>0.04s、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或变为QS波如图14-7-1。

上海2015年下半年医学高级职称心电学技术试题

上海2015年下半年医学高级职称心电学技术试题

上海2015年下半年医学高级职称心电学技术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描述,错误的是A.成年人心率<60次/分B.可见于健康人C.心率<55次/分时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全D.常见于运动员或长期体育锻炼者E.常见于正常成年人夜间睡眠时2、所谓的3支冠状动脉病变是指A.左前降支、对角支、钝缘支发生病变B.右冠脉、左前降支、中间支发生病变C.左回旋支、中间支、对角支发生病变D.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发生病变E.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发生病变3、患者女性,37岁,体检。

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4所示,正确的诊断是A.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D.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E.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4、Cornell指数是指A.Sv1、v2+Rv6 B.RⅠ+SⅢC.Sv2+Rv4、v5 D.RavL+Sv3 E.(R Ⅰ-SⅠ)+(SⅢ-RⅢ)5、心电图V3~V5导联出现ST段弓背抬高0.3mV,Ⅱ、Ⅲ、aVF、V1~V2导联ST段下移0.1~0.2mV,5分钟后再次检查发现ST段回复至基线,最可能的诊断是A.超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B.急性下壁心肌缺血C.早期复极综合征D.变异型心绞痛E.急性心包炎6、有关预激综合征患者T波改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T波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B.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C.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可直立D.若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仍然倒置,常表明合并有原发性T波改变E.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T波伪正常化,常提示合并有原发性T改变7、患者女性,21岁,体检时心电图检查见图3-7-4,应考虑为A.窦性停搏B.二度Ⅰ型窦房阻滞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D.窦性心律不齐E.房性期前收缩8、患者男性,48岁,有晕厥史。

心电图检查见图3-9-3,应诊断为A.心电图正常B.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D.房性逸搏心律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9、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A.起搏电路B.电极导线C.起搏器的电池D.感知电路E.程控仪10、二尖瓣重度反流是指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A.<10% B.<20% C.20%~40% D.>40% E.>50% 11、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B.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C.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D.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 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E.总心房不应期=A V间期+PV 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12、逸搏夺获性心律与反复搏动的鉴别主要依据A.前者心律不齐,后者心律整齐B.前者心律整齐,后者心律不齐C.前者2个QRS波群之间为窦性P波,后者2个QRS波群之间为逆行P&#39;波D.前者2个QRS波群之间为逆行P&#39;波,后者2个QRS波群之间为窦性P 波E.以上都不对13、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产生1:2房室传导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一次心房激动先后经过旁路和房室结下传,两次激动心室的现象B.心电图表现为1个P波后跟随2个QRS波群C.房室结下传心室速度要明显减慢D.房室结与旁路下传心室的时差要小于心室的有效不应期E.房室结被逆向隐匿除极时,不会发生1:2房室传导现象14、关于长QT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抗心律失常药、电解质紊乱可诱发长QT间期综合征B.根据心电图ST-T 的形态可初步判断基因类型C.LQT3型可选用美西律治疗D.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心电图上都有QTC间期延长E.女性QTC间期平均值比男性长15、关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常因运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C.常有心脏结构异常D.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E.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16、测量QT间期离散度时,T波终点的确定方法是A.T波下降支与TP段的交点B.T波与U波之间的转折点C.T波下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D.若T波低平或测量有困难则放弃该导联E.以上都是17、假性室壁瘤是指A.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B.室壁破裂在心包形成血肿C.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局部膨出D.收缩期局部肌小梁消失E.主要累及右心室18、与起搏器寿命有关的因素不包括A.主要由起搏器的电池决定B.与耗电量有关C.与起搏器工作的百分比有关D.与起搏阈值有关E.与起搏器体积大小有关19、关于魏登斯基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两个节律点之间的正性传导的干扰现象B.发生在有传导阻滞的情况下C.促进传导改善的激动可以是一次期前收缩D.促进传导改善的激动可以是一次逸搏E.常可以使原来存在的传导阻滞完全消失20、V1导联R/S>1,V5导联R/S<1,常见于A.左心室肥大B.左束支阻滞C.左前分支阻滞D.右心室肥大E.右束支阻滞21、患者女性,49岁,平时有心慌、胸闷症状,常规心电图显示正常。

心肌梗死心电图11

心肌梗死心电图11

ST段抬高 Q波形成 T波倒置
ST段回落
坏死性Q波
T波倒置变浅 恒定、变浅或消失
数周至数月 3-6月或更久
数小时或数日,持续到数周
24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V5
(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V1
V4
1、V1-V3出现梗塞图形-前间壁心梗 V2 V3
2、V3-V5出现梗塞图形-前壁心梗
3、V1-V5出现梗塞图形-广泛前壁心梗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三、心肌坏死与病理性Q波
病理性Q波传统标准: 时限≥40ms 振幅≥同导联的1/4R波 病理性Q波新标准(ESC/ACC,2000) 时限≥30ms 振幅≥1mm 需要在相邻的两个导联出现,除外Ⅲ、 AVR。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期
单向曲线
三向曲线
T波高尖 ST段抬高
数分钟或数小时内
avF导联-左脚连接正极, 右手和左手通过中心电 端连接负极
+-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三.心电图导联
(一)导联的连接 3、胸前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3、V4连线中点 V4:右锁骨中线与第5
肋间交界处 V5:V5与腋前线交界处 V6:V5与腋中线交界处
V2
V1
V3
V6
V5
V4
心电图纵线和横线意义图解
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R波: 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 Q波: R波之前的负向波 S波: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 R’ 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
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的导联与常见异常心电图 PPT课件

心电图的导联与常见异常心电图 PPT课件

心房颤动
一、病因
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 孤
立性。 二、临床表现 1. 症状与心室率快慢有关; 2. 体征: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率不 规则、脉膊短绌; 3. 房颤患者心室率变规则的可能情况: 恢复窦性心律;房速;房扑并有固定房 室传导比例;交界性心动过速或室速; 如心室率极慢并规则,可能是完全性房 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1.窦性心率的频率<60 次/分,一般不低于 40次/分,如<40次/分,考虑窦房传导阻 滞 2.窦缓常伴有不齐 3.窦性心律不齐:同导联P—P间期相差 >0.12秒、不同导联相差>0.16秒 4.窦缓常见于:运动员、老人、压迫颈动 脉窦、颅内压增高、甲减等。
窦性心动过缓
三、加压单极胸导联(V):
V1(红)-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蓝)-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绿)-V2 与 V4 之间
三、加压单极胸导联(V):
V4(褐)-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黑)-左侧腋前线与 V4 同一水平上 V6(紫)-左侧腋中线与 V4 同一水平上
三、加压单极胸导联(V):

V7- 左侧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上 V8- 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上 V9-后正中线与 V4同一水平上
药物治疗
心肌梗塞急性期
异常 Q 波+损伤型 ST 抬高 T 波可直立或逐渐倒置
谢谢
上图房性早搏
下图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 R on T现象
第五节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一、病因 可发生于正常人,亦可发生于各种病理
状态。 二、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 三、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出现QRS,宽大畸形,ST-T与主波 方向相反; 2. 配对间期恒定; 3. 代偿间歇完全;

心电图理论题库(无答案)

心电图理论题库(无答案)

心电图理论考试单选题库1.心电图的哪一部分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 b )A.P波B.QRS波C.T波D.ST段E.U波2.标准Ⅱ导联的连接方式是:(E)A.左上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B.左上肢为负极,左下肢为正极C.右上肢为负极,右下肢为正极D.右上肢为正极,左下肢为负极E.左下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3.正常心电图在以下哪一个导联P波是倒置的:( c )A.Ⅰ导联B.Ⅱ导联C.avR导联D.avF导联E.V3~V6导联4.心律失常的诊断,哪一项检查最有价值:( b )A.心脏听诊B.心电图C.心向量图D.心音图E.超声心动图5.正常心脏的电活动起源于:( a )A.窦房结B.房室结C.His束D.左心房E.右心房6.心电图上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的是:( d )A.P-R间期B.QRS间期C.ST段D.Q-T间期E.R-R间距7.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波群时,应命名为:( C )A.S波B.Q波C.QS波D.qS波E.qR波8.心电图上R-R间距平均25小格,其心率为每分钟:( a )A.60次B.65次C.70次D.75次E.80次9.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 e )A.Ⅱ导联P波直立B.Ⅲ导联P波双向C.aVR导联P波倒置D.aVL导联P波不明显E.V5导联P波倒置10.下列哪项不符合预激综合征心电图:( c )A.QRS 波群增宽,大于 0.12sB.QRS 起始部有预激波C.P-R 间期> 0.12sD.P-J间期正常E.出现继发性ST-T 改变11.听诊心率正常而节律不整齐,可基本除外哪项心律失常:( a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B.房颤C.室性早搏D.二度Ⅰ型房室阻滞E.房扑 4 : 1 和 3 : 1 下传1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 )A.QRS 波群增宽B.P 波与 QRS 波群无关C.PR 间期逐渐延长,继之 QRS 波群脱落,呈周期性D.PR 间期固定,有时 QRS 波群脱落E.PR 间期延长13.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 )A.QRS 波群增宽B.P 波与 QRS 波群无关C.PR间期逐渐延长,继之 QRS 波群脱落,呈周期性D.PR间期固定,有时 QRS 波群脱落E.PR间期延长14.标准Ⅰ导联的连接方式是:( a )A.左上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B.左上肢为负极,左下肢为正极C.右上肢为负极,右下肢为正极D.右上肢为正极,左下肢为负极E.左下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15.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 c )A.P波高而宽B.P波增宽C.P波尖锐高耸D.P波出现切迹E.P波呈双峰状16.激动在心脏各部位传导速度不同:(A)A.浦肯野纤维最快、希氏束最快B.房室结最快C.窦房结最快D.心房肌、心室肌最快17.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传导至房室结,表现在心电图上的相应部分是:( b )A.P波B.PR段C.QT段D.ST段E.QS 段18.ECG对区别心肌梗死和变异型心绞痛最有诊断意义的改变是:( d )A.频发室性早搏B.ST段抬高C.T波异常高耸D.病理性Q波E.QRS波群低电压19.急性心肌梗死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波:( b )A.心肌梗死的直径>20~25mmB.心肌梗死的厚度>5~7mmC.心肌梗死发生在前壁D.心肌梗死发生在下壁E.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20.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 )A. V1~V6导联均有Q波B. aVR导联不应是Qr波C. V1导联不应有Rs波,也不可能是QS波D. V3导联不可以出现Q波E. V3导联可以出现Q波21.Ⅰ、avL反映心脏哪个部位的电位变化:( b )A.下壁B.高侧壁C.前壁D.广泛前壁22.Ⅱ、Ⅲ、avF反映心脏哪个部位的电位变化:( a )A.下壁B.高侧壁C.前壁D.广泛前壁23.avR、V3R、V1、V2反映心脏哪个部位的电位变化:( b)A.下壁B.右心室C.前壁D.广泛前壁24.V7—V9反映心脏哪个部位的电位变化:( c )A左心室前壁 B右心室 C左心室后壁 D高侧壁25.目测法提示心电轴左偏的征象为:( b )A.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B.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C.Ⅰ导联主波向下Ⅲ导联主波向上D.Ⅰ、Ⅲ导联主波均向下26.目测法提示电轴不偏的征象为:( a )A.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上B.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主波均向下C.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D.Ⅰ导联主波向下,Ⅲ导联主波向上27.目测法提示电轴重度右偏现象为:( b )A .Ⅰ、Ⅲ导联主波均向上 B.Ⅰ、Ⅲ导联主波均向下C.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D.目测法无相应征象28.标准导联反映:( a )A.两肢体间电位差B.身体某一部位的电位变化C.右心室电位变化D.左心室电位变化29.心电图是空间心电向量环在平面上经过几次投影而形成的:( C)A.1B.2C.3D.430.正常心电轴的范围是:( b )A.0~+60B.-30~+90度C.0~-30度D.-30~-90度31.提示心电图上有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的是:( B )A.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B.提前出现逆行P’波C.提示出现P-QRS-T波群D.代偿间歇完全E.T波与QRS波群驻波方向相反32.心电图检查不能做出直接诊断的是:( c )A.心律失常B.心室肥大C.心功能级别D.高血钾E.心肌缺血33.有关心电图各波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P波为心房除极波B.P—R间期为心房除极时间C.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波D.心室复极晚期的心电图变化表现为T波E.Q-T间期为心室除极和复极时间之和34.心电图检查时,连接红色肢体导联线的电极应连接:( A )A.右上肢B.右下肢C.左下肢D.胸前E.左上肢35.QRS环的最大向量,一般与下列哪个向量的方向一致:( c )A.室间隔向量B.心尖前壁向量C.左心室向量D.基底部向量E.右心室向量36.常规心电网格上平均P-P间距为15小格,其心率为:( e )A.60次/minB.90次/minC.80次/minD.70次/minE.100次/min37.正常心电图的ST段压低,在任何导联均不超过(定准电压1mV=10mm):( c )A.1/4小格B.1小格C.1/2小格D.1.5小格E.3/4小格38.可肯定为病理性Q波的是:( d )A.aVR导联呈QS型B.aVF导联Q波时限0.02sC.II导联Q波振幅等于同导联R波的l/6D.V1-3导联呈Qr型,时限0.06sE.V5导联呈qRs型39.属于不正常T波的是:( b )A.I导联直立B.V5导联倒置C.aVR导联倒置D.aVL导联平坦E.V1导联双向40.病理性Q波常见于:( a )A.心肌梗死B.二尖瓣狭窄C.心力衰竭D.心包积液E.心绞痛41.心肌梗死发生最常见的部位是:( d )A.正后壁B.前间壁C.高侧壁D.下壁E.右心室42.下列哪项属于被动性异位心律失常:( e )A.房性早搏B.心房颤动C.心室颤动D.阵发性心动过速E.交界性逸搏心律43.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 c )A.60~80次/minB.80~100次/minC.100~180次/minD.180~200次/minE.200~220次/min44.下列哪项不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 d )A.心率通常超过150次/minB.心律十分整齐C.突然发作、突然终止D.第一心音强弱不等E.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45.目前我国引起心房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 a )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B.急性心肌梗死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缩窄性心包炎E.高血压心脏病46.下列不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为:( b )A.P波与QRS波群无关B.R波频率大于P波频率C.R-R间距相等D.P-P间距相等E.心室率多在30~40次/min47.下列哪项有利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D)A.心室率160次/minB.心脏扩大C.QRS波群宽大畸形D.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E.过去发现有室性早搏48.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性的表现是:( E )A.心室率大于150次/分B.P-P匀齐C.R-R匀齐D.QRS波群增宽E.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49.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 a )A.P波消失,出现f波,房率350~600次/分B.P波消失,出现F波,房率250~350次/分C.P波高尖,电压超过0.25mVD.P波增宽,时间超过0.12秒E.P-R间期延长,时间超过0.12秒50.病人突发心悸,心电图示心率180次/分,QRS波时间0.10秒,R-R绝对整齐,应考虑:( b )A.房室交界性逸博心率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窦性心动过速E.心房扑动51.正常心脏传导系统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b )A.结间束B.房室结C.希氏束D.左、右束支E.浦肯野纤维52.室性早搏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为:( a )A.无窦性P波B.有窦性P波C.有提前出现的P’波D.无相关的P波E.有逆行P’波53.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E )A.P波与QRS波群无关B.有心室漏搏C.P-P间期逐次延长D.R-R间距逐次缩短E.P-R间期逐次延长加漏搏54.某患者的心电图,P波与QRS波群均有规律出现。

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

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

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景永明;相晓军;张永平【摘要】目的探讨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健康体健者50名,每例受检者分别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创新A、B、C导联心电图,再把左上肢(LA)电极接右耳(RE),左下肢(LF)电极接左耳(LE),右上肢(RA)电极仍接右上肢,开机做六个肢体导联心电图,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与创新连接方式心电图的差别,分析心电图变化幅值与RA、RE、LE三点电势差的关系.结果 A导联方式: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Ⅱ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完全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基本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约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B 导联方式: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几乎完全一样;C导联方式:Ⅰ导联为等电位线,Ⅱ导联与常规导联基本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结论B 导联方式基本可以替代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A、C导联方式由于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信息量减半,不宜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1(009)009【总页数】2页(P1127-1128)【关键词】心电图;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临床应用【作者】景永明;相晓军;张永平【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急救中心,044000;山西省运城市急救中心;山西省运城区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R256.2心电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单侧或双侧上肢残缺、损伤或震颤抖动等无法固定上肢电极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可以把上肢电极板换为皮球吸附到肩部进行检查。

宋米英等[1]用右耳(RE)代替右上肢(RA),左耳(LE)代替左上肢(LA),创新连接标准Ⅰ导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 Me ia n v t no i a 0 2 ( 2 :7 - 7 1 / d c l n o a i f / I o Ch n ,2 1 ,9 O jcv: vsgtte fc oi oav as netnolta wt r hamo R m l . to : t ,1 A s c】 bet e o ne i e h f tfn vte ed Ionco fer i gtr n S o p x h dI ta 1 r i T i t a ee n i l c i fe h i Q c e Me no l 0
o vo swae h n igi tn adla c n eto n VLla o n cin.h VF waew ss mewi a b iu v sc a gn sa d r dI o n cina da d cn e t T ea v a a t l dI& I c n e t n i h VLwa ewa n e e o he I o n ci swhl tea v s o e
E G a dE G wt nvt elasI on ci fe a i ih r C n C i i oai d cn et no fer t r t m,acmprtea ayio R o lxw s ar dot sl:h r ee hn v e o lt wh【 a g o aai n ls f Scmpe a ri u. ut eew r v s Q c e Re T
左耳 与右耳 ( C导联 )1 [ 2 0左耳 与右上 肢 ( A导联 ) 接方 式主 连
进一步评价其 应用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1 一 般资 料 . 1 选 择 20 0 9年 8 - 0 2年 5 月 21 月在笔者 所在
【 摘要 】 目的 : 创新 I 探讨 导联左耳 与右上 肢连接方 式对 Q S R 波群 的影 响。 方法 : 选择 2 0 年 8 一02 5 09 月 2 1 年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电图
室接受 常规 心电图检查 的门诊 和住 院患者以及健 康体检 者共 10 1 例,每位受检者记 录一份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创新 I 导联左耳 与右上 肢连 接方式心 电图,经统计 学处理后对 Q S R 波群进 行分析。 结果 : 标准 I 导联 和 a L导联 波形变化明显, Ⅱ v 、Ⅲ、a F V 导联 波形相同,a L V 导联和 a R导联 波形相近,具体表现为 :1 I V ( 导联呈波形极小 的 “ ”型,且 多数 情况下 r < , 数情况 d = ,即呈等电位 线 ; 2 Ⅱ ) r s / l少 s sl ( 导联 Q S ) R 波群 时限、形态 、振幅、方 向不变 同标准连接 图 ;3 1 a F ( 1 V 导联 波形同 Ⅱ )I 和 导联 ,只是振幅较标准 图形增高 1 ~ . m ( a L导联 和 a R导联 . 62 m;4 V 5 ) V 波形接 近,且 a L导联 负向波振幅较 a R导联 深 ; ) V V ( 胸前 V 导联 Q S 5 R 波群时限、形 态、方 向与标准图形相 同,只是振幅高低有微小 差异, 可以忽略不计 ;6 额 面平均心电轴男性 ( . ± . ) ,女性 ( .  ̄ . ) ( 以上各导联 的变化男女性别之 间无 明显差 异。 ( ) 9 6 6 8。 O9 5 89 7 1 9 8 5 。;7 ) 结论 : 创新 I 导 联左耳与右上肢 连接 方式与标准十二导联 图形相 比,对 Q S R 波群有一定 的影 响,但孙 电图总体的诊断结果影 响不大 ,可以作为左侧 上肢无 法安置电极时记录心电图的一种 临时补救方法 ,同样可 以为临床提 供心电图辅助诊断依 据。
《 国 学 新》 卷 第2期( 第2 期)0 年8 医技与 临床 Yi uic u a 中 医 创 第9 2 总 3 22 月 2 1 j l hng i n y
创新 I 导联左耳 与右上肢 连接方式 对Q S R 波群 的影 响
宋米英 ① 刘环① 徐 烁① 谢 凝华 ① 党小伍①
V16 a me s h ad r E G i t gt f ua o ,pt r dd et n ma ie n e i a lu e i nt r g s a es n ad C el h rt n at na i ci . ldf r c sn mpi d d o bi c f c. )h A w s at t nh i od i e n r o S l fe t d n muhef t6T eME e (
a m n h tn a dECG, teefcsween tifu nil ot eci ia ig oi. e ut t n o aiela o e t nwihlf a n ih r a dtesa d r h fe t r o n le t h lnc lda n ssAsars l, hein v t e dIc nn ci t e e ra drg t at v o t
Fi s —a t o s a dr s : y an Pe pl sH o p t , He a 1 0 r t u h r’ d e s He u o e’ s ial yu n 5 7 00, Chi na
d i 1 . 6/i n17 — 9 52 1 .20 6 o : 03 9js . 4 4 8 .0 22 .4 9 .s 6
wt bv ai sed . n ls nAl o g eew r o f cs nQ o l e entein vt e edI o nci i feradrgt i a oevr u as h o l Co cu i : t u ht r eesmeef t o RScmpe b t e oai a cn e tnwt lt a n i o h h e x w h n vl o h e h
a m a e u e sa a d to a i g o t t d f r r c n b s d a d iin l a n si meho d c o ECG i u h st a in wh n p te t sl f a m o b e t ep a e t l c r d sMo e v r t n s c iu to e a in ’ t r i n t l b l c d wih ee to e . r o e 。i e s a o
【 关键词 】 心电图 ; 标准 I 导联 ; 创新 连接 ; Q S波群 R

T eE fc f n o aieL a sIC n e t no f rw t g t m nQRSC mpe/ ONG iyn ,L U Hu n h fet n v t e d o n ci f t oI v o Le Ea i Rih h Ar o o lxS M - ig I a ,XU S u .e h o t
smi r t ea ae( Sa d r edI o n cin aea pae svr arw r pt r .n scru tn e,r < hl w i l ht VR w v .)tn adla n et ’sw v p erda eyn ro s at nA di mot i ms cs / 1w i i f a wi h 1 c o e n c a s ene su tn / 1 h hw sse cr v12T e R m l a Icnetn a san sh adr C r drtn at n mpi d i ai ,r = ,w i a ol teee.)h Sc pe i l d I onci s / a e t ad Gi tms f uao ,p tr,a lu e t o s c i e il ( Q o xn e o w a s e t sn E ne o i e t addrco .)h Iedcn etn ae a a ste VFa dl l dcn etnB tta pi d a i e a es nadE G i .- . n i t n 3 eH a onci ’s v s mea I e onci .u i m lu e s g rh t t dr C 1 62 e i (T l o w w s ha n a o s t w h h tn h a n 5 mm. ) a n V edh ds lr ae o ee,a 'sn gt ew v a epra pi d o ae V a .) h RScmpe f ( a l da da R la a i a v ,hw vr VL eai ae dde e m lu ecmprdt a R l d( T eQ o lxo 4 VL e mi w v h t o e 5
e s s me n me n ld d h s iaie ain sa d to er c ie h sc le a nain a l weea ay e .hru hc le tn h tn ad ae , n a dwo n icu e optlz d p te t n h s e ev dp y ia x mi to sWel r n lz dT o g olcigtesa d r
创新 I 导联 左耳与右上肢 连 接方式是 在标准 I 导联 的基
础上进行 的技术改 进。标准 I 导联是 由荷兰生理学 家心 电图
接方 式对 Q S R 波群 的具体影 响尚不清 楚,笔者通 过对个 体
标准 I 导联和创新 A导 联记录 的心 电图进 行对比分 析,从而
之父 Wie itoe 士首创 于上世纪初的 1 0 l m Enh v 博 l 9 5年,由于当 时独此一种体系 ,故被称为 “ 标准导联 ”1 [ 】 。创新 I 导联有三 种连接方 式: 左耳 与右上肢 ( A导联 )右耳 与左 上肢 ( , B导联 ) ,
c nas ec n iee ss p riee ie c lncd a n ss a lob o sd rda u potv vd n ei ci i ig o i.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