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风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研究
归因风格和时间压力对职业决策影响的研究趋势分析
归因风格和时间压力对职业决策影响的研究趋势分析罗丽1邵样林2王荣娟1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2.东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摘要】职业决策是个体依据自身和社会需从几个职业中选择出最理想职业的过程。
本文是在对前人对决策研究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决策研究的新趋向:归因风格和时间压力可能会对决策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关键词】职业决策时间压力归因风格一、职业决策现代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泛指人们在行为之前,对行动目标和手段进行探索、分析、评价,最终对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的全过程。
美国决策研究专家Hastie(2001)认为决策与判断是人类(及动物或机器)根据自己的愿望和信念选择行动的过程。
广义的决策包含判断与决策两种成分,判断主要研究人们推知或知觉尚不清楚事件及其结果的过程,如研究人们是怎样整合复杂多样的、不完全的甚至是冲突的线索来推知外部世界的,衡量判断质量的标准是准确性。
职业决策作为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过程,是指个体依据自身和社会需从几个职业中选择出最理想的职业,不能把它简单等同于经济学中的决策。
在经济学决策理论中,价值与机率是其主涵,个人的决策取决于效用价值,也就是收获和效果;而对于职业决策,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经验、认知方式等是影响职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所以职业决策更多的是从职业价值观、态度、认知方式等角度阐明和理解决策过程的。
随着近些年信息加工理论的兴起,在决策研究领域中,为了提高个体的决策质量,研究者们逐渐从对结构模式的分析转向了对决策过程的分析,描述性范式也逐渐取代了标准化范式。
描述性范式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探讨决策者的真实决策行为,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和过程跟踪技术。
现代学者对决策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其影响因素,在对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中,主要考察三个指标,即搜索质量、搜索深度和搜索模式。
二、归因风格对决策的影响研究归因风格(Attributionalstyle),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作怎样的解释。
大学生决策风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
⼤学⽣决策风格、职业决策⾃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华中科技⼤学硕⼠学位论⽂⼤学⽣决策风格、职业决策⾃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姓名:王⽂建申请学位级别:硕⼠专业:发展与教育⼼理学指导教师:谭亚莉20090526摘要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体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和困难。
⽬前我国的就业市场严重饱和,⼈才供需⽭盾⽇益尖锐,⽽⼤学⽣⾯对未来的职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就业能⼒薄弱。
尤其是在职业决策领域,⼤学⽣普遍缺乏对⾃我及职场的认识、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标的确定,对要作出的决定感到困难重重。
基于此,本研究引⼊了决策风格与职业决策⾃我效能两个变量作为⾃变量,试图探讨这两个因素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
本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个阶段是编制决策风格问卷。
通过查阅⽂献、访谈学⽣收集决策风格的项⽬,最后确定了35个项⽬。
第⼆个阶段是预测。
将决策风格量表、职业决策⾃我效能量表和职业决策困难量表三个量表合并组成职业决策问卷,对华中科技⼤学校内的⼤学⽣进⾏预测。
第三个阶段是形成正式问卷后施测。
问卷回收后进⾏统计分析,结果呈现了⼤学⽣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探讨了决策风格、职业决策⾃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
结果显⽰,年级差异、决策风格和职业决策⾃我效能是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性别、家庭背景、专业和职业辅导经历没有对职业决策困难产⽣显著影响。
决策风格和职业决策⾃我效能分别独⽴的对职业决策困难产⽣影响,职业决策⾃我效能在决策风格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中不存在中介作⽤。
关键词:决策风格;职业决策⾃我效能;职业决策困难Abstract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y is defined as the all-possible obstacles and difficulties that one may encounter in the course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At present,our country’s job market is severely saturat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mployment supply and dem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cute.But,the college students fell confused when they confont the future occupation.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they lack self-awareness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 workplace,they lack career planning and future objectives.In this study, decision-making sty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re intrduc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rying to explore the affect that the two variables on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style.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s to students,35 items were collected to form the questionnaire. The second stage is forecasting the questionnaire. Mergering the decision-making style scal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scale to form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questionnaire ,and then testing the students of Huazhong Univerc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nlogy. The third stage is the formal testing. Recovery results sh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ision-making styles,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ces in grade,the decision-making sty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re factors which effect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while,gender,family background,professional and career counseling experiences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Decision-making sty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impact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indepentently,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does not play the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decision-making sty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Key words: decision-making styl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y;独创性声明本⼈所呈交的学位论⽂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的研究⼯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中已经注明引⽤的内容外,本论⽂不包含其他个⼈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探讨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问题。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在分析了学校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讨论了学校招生质量问题、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实习工作安排不足以及学校与企业的对接问题。
在提出了对学校的建议,并总结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启示。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为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学校性归因,教育方面的影响,招生质量,教学资源,学生需求,实习工作,企业对接,建议,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阻滞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往往由于就业技能不足、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面临着就业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学校本身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根本原因。
本文旨在从学校性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问题。
通过分析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学校招生质量问题、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实习工作安排不足、学校与企业的对接问题等方面,深入挖掘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源。
结合对学校的建议及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启示,为进一步探讨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阻滞的困境。
这一现象引发了对学校性因素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影响的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就业指导提供一定参考。
2. 正文2.1 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浅谈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浅谈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作者:何苗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第04期【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也有意无意的在寻找其中的原因。
如何认识自身的失败,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影响着他们成才。
因此,合理的归因,塑造良好的归因风格对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良好的身心状况以及成为未来有用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归因风格;大学生;成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热切关注的焦点,“马加爵事件”、“厦门大学投毒事件”再到最新的“厦大学生自杀事件”以及“湖北省某高校投毒事件”等等,都再次是使该问题提升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数据统计,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这与大学生成才、建设有力的接班人的目标大相径庭。
而出现该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没有正确的认识自身,错误的归纳自己的成败,造成了归因上的误差。
因此,使大学生面对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正确的做出归因倾向,建立起良好的归因风格是十分必要的。
一、归因与归因风格的概念1.归因的定义归因一般来讲是指“原因归属”,它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广义上,归因是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精神文化现象等作出解释和说明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一切认识过程都是一种归因过程。
而在狭义上方面,归因就是为某个行为和事件结果寻求归属的原因。
在心理学上,它被认定为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判断等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原因的认知活动。
2.归因风格的定义大学生在处事交往中,有意无意的,或多或少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归因风格。
归因风格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
按照不同维度,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整体的和局部的、本性的和情境的等。
具体言之,就是指由于人的个体差异而引起的、在经常进行的不同条件下的归因活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个体归因倾向,也就是归因的个体风格,它是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归因倾向性。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基于归因风格和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摘要:采用问卷测量广州大学城1211名学生,统计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即应聘素质、就业预期、求职支持、职业定位、专业需求。
同时,就业压力与消极的归因风格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而就业压力、消极归因风格、心理弹性在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的群体差异,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需要多关注的群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归因风格;心理弹性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7-0035-03收稿日期:2019-03-25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09A026);省高校人文社科育苗项目(wym09086)作者简介:陈宇红(1974-),广东兴宁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近年来,高校就业辅导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自尊、归因等中介变量的作用[1]。
目前,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开展干预和积极应对品质培养的研究较少[2]。
个体对压力的认知以及采取的应对策略有明显的个人色彩,与某些心理品质有关,面对压力情境,归因风格和心理弹性等心理品质在其中发挥作用。
个体对压力事件所采取的信念和认知,会影响后续的情绪、动机与行为,最终影响事件的发展方向与结果[3]。
因此,本研究锁定归因风格和心理弹性两种心理品质,采用问卷测量评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特点,以及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大学生所表现的积极与消极的心理认知倾向,以期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一)测量工具1.自编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
就业压力是个体面对就业环境和就业事件等刺激,评估其超出自身应对能力,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压力感受强度。
自编量表共30题含5个维度:“应聘素质”“就业预期”“求职支持”“职业定位”“专业需求”,累积方差解释率54.122%,以5点计分,得分越高就业压力越大。
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决策困难,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困难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它们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分析国内外关于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现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部分,本文将构建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的有效性。
在结论部分,本文将总结研究结果,揭示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高校职业指导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建议。
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以及职业决策困难等多个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个体的职业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提供有益的参考。
情绪智力作为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情绪智力指的是个体识别、使用、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研究表明,情绪智力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在面对职业决策时能够更加冷静、理性地分析问题,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因此,探讨情绪智力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职业决策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在职业选择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机会,但是也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压力。
在职业决策时,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和自尊水平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自尊水平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评价程度,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和感觉。
而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方式,也会对职业决策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探讨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或其他相关测量工具收集数据,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2)分析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探究不同的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3)通过问卷调查或其他相关测量工具,探讨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并分析自尊水平和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尊水平量表、归因方式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2)统计分析法: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得出相关结论。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能够深入探讨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得出以下预期结果:(1)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存在差异,且会对职业决策产生影响。
(2)大学生的内部归因比外部归因更有利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升。
(3)自尊水平和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一定的影响,自尊水平越高、内部归因越多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越高。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对于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面对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提高职业满意度。
大学生归因风格、心理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归因风格、心理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Introduction归因风格、心理韧性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心理变量。
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主题。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解释人际关系、工作和生活中事件的原因方面所表现出的倾向性。
而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经历压力、痛苦或挑战时的抵抗能力。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做出职业决策时信任自我能力的程度。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归因风格、心理韧性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并举出五个例子证明。
Main Body1. 归因风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归因风格的习惯会反映出个体做出决策时所考虑的原因。
因此,个体的归因风格与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关系。
以内部归因为主的人在面临挑战时更有可能经历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另一方面,偏向外部归因的人更有可能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身缺点,因此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此外,内部归因习惯的人也更有可能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决策感到自信和乐观。
2. 心理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心理韧性被定义为个体面对压力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一个拥有高水平心理韧性的人更有可能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信心和自尊。
然而,一个心理脆弱的人可能会崩溃,并在做出重要决策时表现出自我怀疑。
因此,一个拥有高水平心理韧性的人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更有可能感到自我效能感,因为他们有信心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和挑战。
3. 归因风格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归因风格和心理韧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
内部归因风格与低水平的心理脆弱性相关,这意味着个体更容易在面临挑战、压力和失败时表现出抗御力较强的行为。
相反,外部归因风格与高水平的心理脆弱性相关,这意味着个体更容易在面临困境时放弃或感到无助。
4. 教育领域中归因风格、心理韧性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在教育界中,归因风格和心理韧性被广泛用于预测学生的学术成就。
研究表明,拥有高水平内部归因风格和强大心理韧性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学术成就和内在动机。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学归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学归因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学归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许多毕业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就业率低下甚至就业不稳定的困境。
尽管有许多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影响,但教学质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学归因及其影响。
首先,教学质量的问题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大学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对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职场需求。
一些大学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上与时代发展脱节,缺乏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师资力量的问题也是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一些大学存在着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学术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能力培养。
一些大学采用的是兼职教师或外聘教师,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教学质量不佳。
此外,一些大学重视学术研究而忽视了教学工作,导致教师缺乏对实际就业需求的了解,无法有效指导学生面对就业挑战。
另外,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不足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一些大学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技巧和职场实践缺乏指导。
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过实际工作,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和规划。
当他们毕业后需要自己面对求职过程时,常常无从下手,对求职市场的需求和岗位要求了解不足,无法有效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和教学质量。
首先,大学和教师应加强对实践能力和职场需求的培养。
大学应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并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创新项目,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同时,大学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上海大学生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上海大学生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今社会,职业决策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
尤其对大学生来说,一个好的职业选择可以带来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在进行职业决策时,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自我效能感可以理解为个体对于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程度。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容易取得成功,并且更容易因信念坚定而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及其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发展和实现社会价值具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上海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对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研究将探究以下问题:(1)上海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是怎样的?(2)上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如何体现的?(3)上海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是否会影响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上海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首先,收集上海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学院和年级等情况。
其次,采用归因方式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和调查,分析上海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最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如下:(1)上海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主要集中在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2)上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表现为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自信程度;(3)上海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会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而且不同的归因方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五、研究意义和贡献研究上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及其关系对于实现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对上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和描述,为大学生职业决策提供指导。
(2)明确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程度,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和个性化教育。
一般自我效能感 归因风格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影响研究
·调查研究·张萍陈宁【摘要】本研究对我国东、中、西部6个地区1459名大学生责任感进行现状调查,并对责任感的影响因素(一般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进行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责任感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可控-整体性归因风格与责任感呈正相关,并对责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从中获得教育启示:学校可从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技巧、引导个体对成败进行积极归因训练两方面提升大学生责任感。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感;归因;自我效能DOI:10.19521/ki.1673⁃1662.2020.05.00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YJC190027)作者单位:201418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张萍);上海师范大学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陈宁)责任感作为道德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正如康德所言“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
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1]。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已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年龄已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
加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
阿什比(EAabby)曾指出“英国大学目标的实质仍然是造就有教养的人而不仅是有学问的人,教育的成果不是书而是人”[2];美国波士顿大学(Kevin Dunan)强调“今天高等学校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心、品德、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感[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列为教育的战略主题。
可见,良好的责任感无论是对国家发展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责任感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家庭(如教养方式、家庭类型)、学校因素(如老师、同伴)[4⁃6],而对其他因素鲜有提及。
国外研究发现,责任心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7⁃8],学生的学业效能感会影响对自身学习责任的认知[9]。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探讨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
通过分析现状,探讨教育模式,建设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完善学校与社会对接机制,并分析学校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研究发现,学校性因素对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起到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提升教育质量,加强校企合作。
未来建议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结认为,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搭建更多就业平台,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本文从学校性角度探讨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学校性因素、教育模式、就业指导、社会对接、影响因素分析、就业工作建议、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应用型本科高校接受教育。
一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就业阻滞的情况。
这种现象的出现令人担忧,不仅影响学校声誉,也使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问题,学校性因素往往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模式、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学校与社会对接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会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深入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背后的学校性原因,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进行探讨,分析学校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找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为高校提供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通过分析学校性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帮助高校更好地理解就业问题的本质,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探讨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问题,并对学校性因素进行归因分析。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析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与实践机会以及就业指导与辅导等方面,探讨其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在将提出针对性建议并展望未来。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有助于了解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供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就业阻滞、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性归因、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就业指导、针对性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毕业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阻滞的困境,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这种情况引发了人们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研究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造成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只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学校性因素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原因,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因素,分析学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与实践机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满意度。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实习实践机会、加强就业指导辅导等方面提供参考,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就业质量的改善。
通过对学校性因素的研究和讨论,我们也希望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为学校、学生和社会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与就业生态。
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培养
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培养作者:任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5期摘要: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归因方式将对大学生的就业预期、认知、动机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自我价值观,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求职就业的主动性与适应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归因方式;就业影响;归因培养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73-02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而且与大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方式有关。
很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不能对行为结果进行正确归因,造成了择业的困惑。
在目前的求职过程出现的“怨妇”现象,也是由不合理的外归因所致。
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不仅有利于其学业的发展,而且对指导其做好自我评价,形成合理科学的择业观,促进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一、归因理论概述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塞里格曼指出,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会影响人们的动机、情绪与认知,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
随着个人经验的增加,每个人都逐渐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归因风格,在面对特定事件时倾向于按自己的“风格”作出归因。
韦纳通过分析认为,人们在为自己或他人的成败找出各种原因时,只有少数原因显得特别突出,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尤为重要,它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或倾向,其影响和作用是持续性的和经常性的。
大学生把自己的成败归于何种类型,对其将来的就业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和定位行为与他们的归因模式有一定的联系。
大量的研究证实:积极的归因与正向的情感体验、较高的期望、行为的加强相联系,相反消极的归因让人们情绪低落、期望值降低和行为减弱。
归因偏差调研报告
归因偏差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研究归因偏差的现象,并探索其对个体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了解归因偏差的机制和原因,可以为个体提供更准确的认知,并在决策过程中减少错误的归因偏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调查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归因偏差情况,二是调查个体的决策和行为。
三、调研结果1.归因偏差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3%的被调查者在特定情境下存在归因偏差的现象。
其中,51%的被调查者存在自我归因偏差,即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因,将失败归因于外因。
另外,22%的被调查者存在他人归因偏差,即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外因,将他人的失败归因于内因。
这表明归因偏差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
2.归因偏差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归因偏差会对个体的决策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被调查者在自我归因偏差的情况下,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过度自信,同时更容易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其他人的贡献。
而在他人归因偏差的情况下,被调查者更容易排除其他人的努力和能力,过度赞赏自己,从而导致合作和协作的困难。
这些现象进一步说明了归因偏差对个体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四、调研讨论1.归因偏差机制归因偏差的机制主要与个体的自我保护心理、自我肯定感和认知限制有关。
个体倾向于通过将成功归因于内因,来增强自己的自尊和信心,同时将失败归因于外因,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和避免责任。
此外,个体对于复杂事物的认知有限,往往更容易将归因简化为个别因素,从而导致归因偏差的出现。
2.归因偏差的减少为了减少归因偏差的出现,个体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提高自身的认知。
首先,个体可以关注更多的信息和证据,以减少对内因或外因的过度归因。
其次,个体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以提高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知。
此外,个体可以增强对于他人和自己行为的理解,以减少对归因的偏见。
五、结论本次调研发现归因偏差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并对个体的决策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顶岗实习学生工作压力与归因风格的关系研究
行 差异 性检 验 , 果见 表 2和 表 3 可 以看 出 , 结 。 外 部 归 因倾 向高 的 员 工 的职 业 紧张 水 平 要 显 著 高
为验 证 归 因风格 对学 生 职业 紧 张 的影 响 . 我
们 将 被试 在 归 因风格 的 四个 维度 —— 内部 归 因 、
外 部 归 因 、可控 归 因和 不 可 控 归 因 上 的得 分 进
压力 。
表 1 顶 岗实 习学 生 与教 师 组 、 教 师 组 的 职 业 任务 、 张 反应 上 的 差 异 比 较 非 紧
注 : 示 p 00 , 表 示 p 00 , 表 < .5 < .1
表 示 p 00 1下 同 。 < .0 ,
2 .归 因 风 格 对 职 业 紧 张 的 影 响
( 宁波职 业技 术 学 院 ,浙 江 宁波 350 ) 1 8 0
摘 要 :本 研 究 采 用 问卷 调 查 的方 法 对 10名 高 职 顶 岗 实 习 学 生 的 职 业 紧 张 状 况 和 归 因 风 格 的 关 系 进 行 了 2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岗实 习学 生 比一 般职 业 人 承 受 更 多 的压 力 感 : 因风 格 影 响 职 业 紧 张 : 部 归 因 、 可控 归 顶 归 外 不
… …
面对压 力 . 的学 生选择 坚持 ; 有 而更 多的则 中
途放弃 了实习 , 这其 中的原 因值得深究 , 文认 为 , 本
归因风格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调节作 用 , 因风格 在 归 个体感知 到的压 力 、 压力 的最终 结果 ( 职业 紧张 ) 和
现实结果 ( 是否放 弃实 习) 间起 着调节作用 。 之
(8名大学 生顶岗实 习缘何 半途而废 ? 【 2 》L~ 《 中国教育报》 的一篇 报道 引起 了我们 的思考 : 高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浅析
M丨学校管理X 本文为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红心工作室》(编号:192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浅析李 雯(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西安 710128)【摘 要】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影响职业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的重要心理变量。
该文从人口学因素、个体因素、外部因素三方面归纳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分析了通过加强、降低影响因素从而提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对高职院校进行扩招,届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50%,迈入普及化阶段,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许多大学毕业生生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职业决策,进而产生焦虑、挫折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其他年级学生也对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为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决策,职业心理学和大学生就业指导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衡量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其职业决策的重要变量。
本文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期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和毕业生职业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和决策。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是个体对自己完成职业决策各项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
已有研究发现,提升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就业压力,提高职业决策的主动性、努力程度和信心。
如何有效提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键在于把握其影响因素,从而对症下药。
基于归因理论的就业困难大学生应对措施
基于归因理论的就业困难大学生应对措施作者:罗鹏举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11期归因理论最早由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他认为归因理论是一种判断和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动机的理论,而这一理论的行为动机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其中,环境因素包括运气和所做事情的难易程度等,人为因素包括个人的情绪、态度、能力和努力程度等。
如果一个人将自我行为归因于环境,那么他们将不会对行为负责;反之,如果他们将问题归因于自我,则必须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进一步将成败的因素归纳为三个维度: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
归因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心理活动和行为期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通常,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成功与失败的事情之中寻找原因,这就产生了因果关系影响其他社会事件的推断和预期的行为结果。
进一步将这些原因分为以下六个因素:个人的素质能力、事件的难易水平、工作的努力程度、身体与心理状态、运气成分和其他因素。
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应对措施是目前所有行业内受到广泛关注的一项内容,各大高校和相关学者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的见解,常见的有政府角度、学校角度和学生的个人角度三種。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政府可以适当地为就业难的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或是加大社会保障援助等;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高校可以不断地提高师资力量,依靠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来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并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进行完善;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看,自我完善、不断地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主要的关注点。
对于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高校及相关学者应不断投入精力,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进行研究。
归因理论强调个人归因对后续期望和行动的影响,并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试图从这一理论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基于归因理论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研究现状从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来看,基于归因理论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四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 因即人 们 对 自己行 为 结 果 ( 功 或 失 败 ) 成 的原 1 5分 。第 4 至 O题 ( 4 采 取 反 向计 分 。其 中 : L) 缺乏 准
因的知 觉 与评 价 J是 和个 人 感 知 、 件 感 知 以 及 态 备分量表包 括缺 乏动机 、 , 事 焦虑 隋绪 、 不确定 .; 眭 职业探 索
16人 , 生 13人 。被 试构 成 如下 : 一 9 4 女 9 大 1人 , 二 大
8 0人 , 大三 1 1人 , 四 6 0 大 7人 。
1 2 研 究工具 .
2 结 果
2 1 大 学生职 业 决 策 困难的 总体 状况 .
表1 显示 : 第一 , 职业决策 困难 的每题平 均值为 32 , . l这表 明 大学 生职 业 决 策 困难 的总 体水 平 不 是 很 1 2 1 职 业 决策 困难 问卷 . . 高; 二 , 三个 维度 中 , 题 平均 分 由高 到低 的顺 序 依 每 困难问卷包括缺乏准备、 职业探索 、 社会因素三个 第 社 职 缺 前 分量 表 , 有 4 共 8道 题 目,2个 维度 。采 取 5点 量 表计 次为 : 会 因素 、 业 探 索 、 乏 准 备 , 两 者 高 于 职 l 后 分, 每道题 目从 “ 全 不符 合 ” “ 完 到 完全 符 合 ” 次记 为 业决 策 困难 的平 均值 , 者 低 于 职业 决 策 困难 的平 均 依
第 l 9卷 第 4期 21 年 o 01 7月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 a o e a ca i l n l tclE gneigCl g or l fH nnMehnc dEe r a nier ol e n aa ci n e
V0 . 9 o. 1 1 N 4
一
1 3 数 据处 理 .
1 1被 试 .
所有 数 据 采 用 S S 1 . P S 2 0进行 独 立样 本 T检 验 、
采 取 方 便 取 样 的 方 法 , 取 某 大 学 本 科 生 4 0 单 因素 方差 分析 。 选 0 名 , 卷 回 收 37份 , 效 问 卷 39份 。其 中 , 生 问 6 有 3 男
大学生职业决策 困难的总体 水平不是很 高; 大学 生的职业决策 困难程度呈现 出性别 、 年级 、 专业 、 是否接 受就 业指 导训练 的群体差 异; 归因风格 类型对职业决策 困难 的不确 定性维度、 自我 认知维度 、 职业 目标 维度 、 业 自我探索 职 维度和社会支持 维度的影响差异 显著 。 关键 词 : 因风 格 ; 归 职业决策 困难 ;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 82 B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29 (0 1 0 0 8 0 10 0 3 2 1 )4— 0 6— 4
J l.01 uy 2 1
归 因风 格 对 大 学 生职 业 决 策 困难 的影 响研 究
芦 霞
( 乡职业技 术学院 , 新 河南 新 乡4 3 0 ) 50 0 摘要: 对某 高校大学 生的职业决 策 困难状况 以及 归因风 格对他 们职 业决 策 困难 的影 响进 行 了研 究。结果表 明:
度转变等密切相关 的内容。认知心理学认为 , 因是 分量表包括 自我认 知 、 归 职业 目标 、 职业信 息探索 、 业 自 职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 、 线索对行 为原 因进行推测 与判 我探索 ; 社会因素分量表包括学校限制 、 专业限制 、 社会 断 的过程 。归 因风格 可 以说 是来 自认 知 心理 学 的“ 认 支持 、 就业 压力 、 性别 歧视 。经检验 , 表 内部一 致性 总量 知风格” 的研 究 , 将 个人 的人 格 特 征 与 他 的认 知 过 信度 o7 , 它 .4 各分 量 表 内部 一致 性 信 度 分别 为 缺 乏 准备 程 融合 在 一起 , “ 个 人 所 具 有 的独 特 的归 因方 式 0 8 , 业探索 0 8 , 是 一 .0 职 .4 社会 因素 0 7 。 .3 1 2 2 归 因风 格 问卷 . . 以及 由此 所产 生 的特 有 的归 因倾 向 ” 。 职业 决 策 困难是 在 职业 决 策 ( 人 阶段 或 职 业 改 进 本 问卷 由 1 不 同的假 设情 境组 成 , 中包 括 6 2个 其 变) 程 中, 过 个体 面 临最后 决 策 时 , 知 道要 从 事 什 么 个 积极 事件 和 6个 消极 事 件 。针 对 每 个 情 境 都 设 计 不 职业 或从 几 个 职业 中 挑选 一 个 时 发 生 的 困 难 。 归 因 了 4个 问题 。其 中第 一 个 问题 所 要 回答 的 是 造 成 这 这个 问 题 并 不 用 于评 分 , 只是 为 风格对大学生就业尤其是职业决策 的影响尤为重要 。 情境 的主要 原 因 , 因为它 是 一 个 人 长 期 形 成 的 、 对 稳 定 的特 征 或倾 了更好 地 回答后 面 的 3个 问题 。第 二 个 问 题 是 关 于 相 向, 其影 响 和作 用是 持 续 性 的 和经 常 性 的。本 研 究 将 内外 因 的 , 三个 问题 测 量 被试 反 应 的稳定 性 。第 四 第 从 归 因风格 的 角 度 来 探 讨 大 学 生 职 业 决 策 困 难 的发 个 问题测 量 的是 被 试 反 应 的普 遍 性 或 特 殊 性 。在 积 展特点 , 并考察归因风格类 型对大学生职业决策 困难 极 事 件 中 , 1为最 低 得分 , 7为最 高 得分 。 在 消极 事 件 的预测作用 , 以期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效性。 中 , 取反 向计分 。修 订 后 的 问卷 内部 一致 性 系数 达 采 到 09 , .5 符合 心 理测 量学 要求 。 1 研 究 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