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病的刮痧疗法
刮痧刮痧鼻炎的治疗方法
刮痧刮痧鼻炎的治疗方法鼻炎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疾病,相信大家也听说过与鼻炎有关的消息。
鼻炎的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鼻子疼痛,十分不舒服。
很多鼻炎的患者都会选择购买鼻炎药进行治疗,但是防药三分毒。
其实鼻炎除了吃鼻炎药之外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刮痧就是其中的一种。
那刮痧刮痧鼻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介绍。
1.首先选穴: 尺泽、合谷、迎香、印堂、风池、上迎香2.其次定位: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O.5寸,当鼻唇沟中。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风池: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上迎香:位于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3.再次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面部印堂、上迎香、迎香,再刮前臂尺泽,最后重刮手部合谷。
4.最后刮拭方法泻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
先刮颈后部风池穴,重刮,刮至病人不能耐受为止。
然后刮面部印堂、上迎香,迎香,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
再刮前臂尺泽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最后重刮手部合谷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由此可见刮痧刮痧鼻炎的治疗方法是比较有讲究的,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去做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鼻炎对人的困扰比较大,所以鼻炎是一种不能轻视的疾病,刮痧虽然有助于治疗,但是对于鼻炎者严重来说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为宜。
神奇的张秀勤中医全息刮痧、耳部案例分享
神奇的张秀勤中医全息刮痧、耳部案例分享由于我在2019年开始参加了中医刮痧专业委员会阶梯式的学习,让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就觉得可以用全息刮痧方法来做个尝试。
感谢中医刮痧委员会举办的张秀勤中医全息刮痧低、中,高级培训班,经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和三年的实践,使我有了足够的信心。
通过观察顾客的面部,面部肺的全息穴区在两眉之间,是凹陷的,两眼之间是心的全息穴区,有不少横纹。
下巴是肾的全息穴,有很多细小皱纹,整个面部下垂,干燥无光泽度。
肾开窍于耳,听宫穴又是小肠经的起点,心和小肠相表里,从中医的思维来理解,是心肾两虚,气血不足。
顾客听了之后,惊奇地看着我,说到:我看了中医,医生也是说气血不足,心肺肾亏损。
最近有些心慌,腰使不上劲。
我对顾客说,按照我的要求调理,身体会更加健康,皱纹会改善,脸上的皮肤也会紧致,会年轻好几岁呢。
“要怎么调呢?”我说:“你不但要面部刮痧,还要配合身体刮痧调理,这样效果才会稳定。
脸是身体的显示器,不仅是五脏六腑的全息穴区,也是经脉运行的地方。
张教授常说:脸是局部,身体是整体,它们的关系是一枯俱枯,一荣俱荣”。
顾客第一次来,我只给她做了面部刮痧,上面的诊断是我下次调理身体的依据。
先清洁干净脸部,先用5种特殊的刮痧术进行施刮,最后针对左右耳朵前皱纹处揉刮,推刮,平刮各约10分钟。
面部刮痧手法:平刮法、推刮法、揉刮法、摩刮法和提拉法。
方法:向四周调气血,小角度,速度慢,压力从轻到重,逐层加力。
神奇的效果让在场人都惊叹。
顾客看了刮拭前后对比照非常满意,对张秀勤刮痧美容非常认可,当场竖起了大拇指。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张秀勤中医全息刮痧知识,中医刮痧委员会有50多个微信群可以免费学习,还有免费的公益直播和互刮会,全国不定期三级刮痧术班随时学习,欢迎更多的痧友加入到我们的学习的队伍中来。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头、面部刮痧操作方法1.头顶刮痧:头顶正中间是督脉,左右各2厘米是膀胱经。
刮痧时,在这两条经的'范围内,由前额开始向后至颈部刮。
刮痧次数可灵活掌握。
建议左、右两边各90次。
2.前额刮痧:从前额中间向右、左平刮至太阳穴,各60次。
3.头侧面刮痧:由太阳穴上部开始,弧形往后、下至颈部,两边各刮60次。
4.耳部刮痧:耳根周围是三焦经区。
用刮板尖揉、压听宫穴(耳屏正中前凹陷处)100次;然后,由听宫穴向上沿耳外廓向后至耳根刮60次。
5.眼部刮痧:内眼角深处上部是睛明穴,用刮板角揉、压100次;沿眉头由内向外至眉尾外凹陷处(此处为丝竹空穴)刮60次;沿下眼框由内向外至凹陷处(此处为瞳子醪穴。
丝竹空和瞳子醪是胆经和三焦经交汇处)刮60次。
6.鼻翼外缘沟中是迎香穴,正对瞳孔眼框下缘是承泣穴,该区域是大肠经和胃经交汇处。
左、右两边各刮60次。
7.颈部刮痧:喉管两边从上到下,左、右各刮60次。
以上刮痧操作约20分钟。
附带说明一下,面部刮痧实际上又是美容刮痧。
长期坚持,皮肤会变得细腻有光泽,皱纹减少。
四肢刮痧操作方法1.腿外侧有3条阳经,内侧有3条阴经。
可在膝盖以下内、外侧各刮痧90次。
2.同样在胳膊肘以下内、外侧各刮痧90次。
以上刮痧操作约10分钟。
几点注意事项:1.刮痧力度:力度适中,宜略有热、胀感,微痛感为佳。
2.刮痧时要心静,精神专一。
最好舌舔上腭。
3.刮板以牛角刮板最好,用木梳背亦可。
高血压患者如能按以上办法天天刮痧,坚持半年到一年(起码头、面部刮痧不能间断),必能见效。
据我的切身经验,半年以后,低压首先下降。
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的缘故,高压下降较慢,起码要一年以上。
在刮痧期间,不要停服降压药,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用量。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耳部刮痧操作流程
耳部刮痧操作流程
耳部铜砭刮痧是一种通过刮拭耳部反射区域来刺激身
体某些部位的疗法,可以起到调节身体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
耳部铜砭刮痧的流程如下:
1. 准备工作:准备好铜砭、酒精、棉球等物品,清洁双手并做好消毒。
2. 定位:用铜砭轻柔地在耳廓上刮拭,找到相应的反射区域,如肺、肝、肾等。
3. 刮痧:在找到反射区域后,用铜砭在该区域上轻柔地刮拭,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4. 调理:一般情况下,刮拭10~15分钟即可,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调整力度和频率。
5. 收尾:结束刮痧后,用棉球蘸酒精擦拭刮拭区域,做好消毒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耳部铜砭刮痧前,需要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避免在病情加重或者诊断不清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同时,铜砭需要经常消毒以保证卫生。
此外,在进行刮痧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刺激过度。
感冒、鼻塞、咳嗽、嗓子哑刮痧疗法
感冒、鼻塞、咳嗽、嗓子哑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中医非药物疗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刮痧作用于肌表,属经络中的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区,皮部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
刮痧对于机体既有保健作用又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从今天开始美伶要系统的为大家介绍刮痧疗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时多见,感冒时时常伴有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症状,同时可能还会伴有咳嗽、嗓子嘶哑。
感冒刮痧部位
1、头顶部:太阳、四神聪、天柱、风池、风府、大椎。
2、背部:肺俞。
3、上肢部:尺泽、经渠、支沟、合谷。
咳嗽刮痧部位
1、头面部:角孙、风池
2、背部:肺俞、脾俞
3、胸部:膻中、中府、神封
4、上肢部:天府、侠白、尺泽、太渊
嗓子嘶哑刮痧部位
1、头颈部:人迎、扶突、哑门、风池、肩井、翳风。
2、背部:大椎、大杼、陶道、风门。
3、胸部:天突、膻中、中府、云门。
4、上肢部:合谷。
温馨提示
大家有什么想要学习的保健或疾病刮痧疗法可以在评论中留言!明天为大家介绍关于高血压、低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的刮痧疗法!我们明天见!。
中医脸部正确刮痧有助美容
中医脸部正确刮痧有助美容
中医刮痧是中医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中医介绍说面部刮痧有助美容,但是要求手法正确,下面是中医面部刮痧的正确手法介绍:
1.刮痧板的提法:以刮痧板角45度,左手按压地仓穴,右手刮承浆穴,再刮至右侧地仓穴。
2. 同上方式由右侧开始
3. 左手按压地仓穴,由右往左侧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仓穴,右手按压右侧,由左手往右侧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仓穴。
4. 双手握刮痧板,以侧边由下鄂滑至耳下(经大迎、颊车)。
5. 双手握刮痧板,板尖处轻提下巴3秒{ 默上数1.2.3.}再轻放。
6. 再由承浆穴沿法令纹刮至迎香穴按压。
7. 在迎香穴两侧轻压3秒,{ 默上数1.2.3.}再轻放。
8. 轻提下巴。
9. 沿法令纹刮至迎香穴按压。
10.双手握板倾斜45度,平滑双颊至耳门,轻按翳风穴。
11.由眼下(眼头处)刮至四白穴至承泣至太阳穴。
12.双手四指握刮痧板上,拇指握板下固定姿势。
13.由板尖角按压攒竹穴(眉头)。
14.以板刮滑(眉上)刮至丝竹空穴(眉尾)。
15.双手握板,左右交替在额头上刮6~10次[刺激额上及阳白穴]
16.双手握板由鼻侧上侧,平滑至鼻头。
17.双手握板以比板角尖处轻刮鼻翼6次,再按迎香穴。
18.刮痧板面按压经由下关至耳门,板轻提按下再按翳风穴。
刮痧治疗目赤肿痛
刮痧治疗目赤肿痛
1、目赤肿痛
目赤肿痛为多种眼科疾患中的一个急性症状,俗称火眼或红眼,常见目睛红赤、畏光、流泪、目涩难睁、眼睑肿胀,可伴头痛、发热、口苦、咽痛,常见于急性结膜炎、结核性结膜炎、急性流行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给膜炎。
【刮痧治疗】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前3分之1、顶枕带上3分之1。
膀胱经——患侧攒竹、眉冲。
督脉——上星。
奇穴——患侧太阳。
胆经——双侧风池。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肝俞至脾俞。
上肢:大肠经——双侧合谷至商阳。
肺经——双侧少商。
下肢:胆经——患侧光明至阳辅、侠溪。
【药物治疗参考】
1、龙胆泻肝丸。
维生素B类。
2、白菊花60克,煎水熏洗眼外部,每日睡前洗1次。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二)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二)作者:陈江华来源:《中老年健康》2016年第09期外耳道疾病疾病概述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外耳湿疹三症,均系外耳道疾病。
多因污水溢耳,湿郁化热;或感染病毒之邪,致风湿热毒之邪蕴结于外耳道所致;或周围病变累及所致。
邪有轻重,故发病各异。
外耳道炎:耳道痒或刺激感,流少许水样脓,或有皮肤增厚、鳞屑状痂片附着,剥除后有出血倾向。
外耳道疖肿:红肿,疼痛,张口、咀嚼则痛剧,继之化脓。
外耳湿疹:外耳皮肤灼热、瘙痒,局部见有丘疹、水疱、红斑、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症状。
刮痧疗法有效方一:耳门、听宫、翳风、耳和髎、中渚、三阳络。
操作手法:用刮痧法。
先刮头面部耳门、耳和髎、听宫、翳风,再刮上肢部三阳络、中渚。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
每日或隔日1次。
此法适用于外耳湿疹。
有效方二: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内关、合谷、少商。
操作手法:用刮痧法。
先刮头面部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再刮上肢部内关、合谷、少商。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
每日或隔日1次。
此法适用于外耳道炎。
有效方三:耳门、听宫、听会、内关、合谷、少商。
操作手法:用刮痧法。
先刮头面部耳门、听宫、听会,再刮内关、合谷、少商。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
每日或隔日1次。
此法适用于外耳道疖肿。
有效方四:耳门、听宫、听会、翳风。
并随证配穴:外耳道炎配风池、曲池;外耳道疖肿配大椎、曲池;外耳湿疹配脾俞、足三里。
操作手法:用刮痧法。
先刮头面部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再依次随证刮配穴。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
每日或隔日1次。
此法适用于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外耳湿疹。
健康贴士外耳道有异物或耵聍时应及时清除。
禁止使用不洁净的器械挖耳,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
还应保持外耳道干燥,不宜游泳。
注意体育锻炼,避免感冒,保持鼻腔畅通。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面部刮痧
1、承浆经别:任脉。
定位:颊唇沟的中点。
主治:牙齿肿痛、口歪,对月经前后突然增多的暗疮有效,可治疗热气疮、唇风2.大迎定位:下颁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
主治:牙痛、口歪、口臭、暗疮、睡眠癖牙症等。
3.颊车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下领角前方一横指凹陷中,咬牙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主治:牙痛、暗疮、口臭、腮腺炎.还可消除面部皱纹及瘦脸4.下关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颧弓下缘,下领骨a状突之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
合口有孔,张即闭;,主治:耳聋、耳鸣、牙痛、下领关节炎、暗疮、旋耳疮、雀斑、黄褐斑、面部皱纹等.5.地仓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口角旁0.4寸,巨移穴直下取之。
主治:口歪、流口水、口周皮炎、唇风、单纯疤疹,面肌下垂、口周皱纹等。
6.颧骼经别: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目外毗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瞬动,颊肿,暗疮,换肤后遗症,红血丝、黄褐斑等。
7.听会经别:足少阳胆经。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
下领骨裸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主治:耳鸣、耳聋、下领关节炎,改变面上不正常之肤色,耳部湿疹、祛除面部灰暗、黑斑等。
8.人中经别:督脉。
定位: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
:主治:口眼歪斜、昏迷、腰痛、对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连带作用,有利于消除皱纹,可消除口臭,对单纯疮疹、唇炎有效.、9.巨修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
主治:口眼歪斜,牙痛,热气疮,唇风、暗疮,眼睑瞬动等,10听宫经别: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耳屏前,下领骨裸状突的后缘,张日呈凹陷处。
主治:耳聋、耳鸣、牙痛、暗疮、湿疹、可改善不正常之面色,令粗糙皮肤细腻11.迎香经别: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主治:面部湿疹、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暗疮、单纯疤疹、唇炎、耳聋、耳鸣等.12.四白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21种中医刮痧手法(图文),一看就明了!
21种中医刮痧手法(图文),一看就明了!
一、头部刮法
2.适应证
刮拭头部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疏通全身阳气作用。
可以预防和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头痛、脱发、失眠、感冒等病症。
2.适应证
刮拭面部有养颜祛斑美容的功效。
主治颜面五官的病症,如眼病、鼻病、耳病、面瘫、雀斑、痤疮等。
三、背部刮法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
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
背部正中线刮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
可用刮板棱角点按棘突之间,背部两侧可视受术者体质、病情选用补泻手法,用力要均匀,中间不要停顿。
1.循行路线
刮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夹脊穴,从大椎刮至长强。
督脉位于后正中线;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处;夹脊穴位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见图8。
2.适应证
刮拭背部可以治疗全身脏腑的病症,如刮拭胆俞可治疗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急慢性肝炎等;刮拭大肠俞可治疗肠鸣、泄泻、便秘、脱肛、痢疾、肠痈等。
背部刮痧还有助于诊断
疾病,如刮拭心俞部位出现压痛或明显出痧斑时,即表示心脏有病变或预示心脏即将出现问题,其他穴位类推。
2.适应证
胸部主要有心、肺二脏,故刮拭胸部,主治心、肺疾患,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另外可预防和治疗女性乳腺炎、乳腺癌等。
2.适应证
腹部有肝胆、脾胃、膀胱、肾、大肠、小肠等脏腑,故刮拭腹部
可治疗以上脏腑病变,如胆囊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呕吐、胃痛、慢性肾炎、前列腺炎、便秘、泄泻、月经不调等。
面部刮痧手法操作流程
刮痧手法:1、上油:额头打圈——脸颊打圈——下巴打圈(法令纹往上提)——嘴角打圈——鼻子打外圈——眼睛打外圈(停在太阳穴上)2、穴位:点穴太阳穴滑向大迎——耳门地仓——颊车人中——迎香——颧髎迎香——鼻通——睛明睛明——鼻通——太阳穴印堂——神庭——太阳穴3、面部刮疗:刮痧板呈45度进行刮拭(3—5遍)A、1、双板交替提拉下巴,双板重叠在由下巴—法令纹—耳前,一板停在耳前,另一板由耳后排向腋下。
2、双手交替法令纹一起向上提拉,一板停在法令纹,另一板由承浆来回挂式,在由仁中来回刮式,双板重叠拉到耳前,一板停在耳前,另一板由耳后排向腋下。
3、双板交替提拉迎香—听宫,双板重叠在由迎香—法令纹—耳前,一板停在耳前,另一板由耳后排向腋下4、双板交替提拉下眼角—太阳穴,一板停在头围,另一板由耳前—耳后排向腋下。
5、双板交替由印堂拉到头围,一板停在头围,另一板由额中经太阳穴—耳后排向腋下。
6、双板重叠用鱼尾来回刮式鼻梁。
7、双板滑至眉骨,一板挺在眉骨上方,另一板来回夹眉骨。
8、双板滑至头围,一板停在头围,另一板来回刮式额头。
9、双板重叠,来回刮式额头一板停在头围另一板由印堂横刮至太阳穴------耳前-------耳后-------腋下。
B 、1、双板同时在下巴两侧由下巴——耳前——耳后——腋下2、双板同时在承浆两侧由承浆——耳前——耳后——腋下3、双板同时在人中两侧由人中——耳前——耳后——腋下4、双板同时在地仓两侧由地仓——耳前——耳后——腋下5、双板同时在迎香两侧由迎香——耳前——耳后——腋下6、双板同时在鼻通两侧由鼻通——耳前——耳后——腋下7、双板由鼻翼两侧同时刮至听宫------耳前--------耳后-------腋下8、双板同时在下眼睑两侧由下眼睑—太阳穴—耳前—耳后—腋下。
9、双板重叠在鼻子处用鱼尾来回刮式。
10、双板同时在眉骨两侧由眉骨—太阳穴—耳前——耳后——腋下11、双板同时在额头处来回刮式在由额头—太阳穴—耳前——耳后——腋下12、双板同时在下巴两侧由下巴—耳前—额头—由鼻子两侧——到下巴—结束。
耳部刮痧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耳部刮痧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耳部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使用特殊的工具在耳朵表面刮动,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身体功能的效果。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耳部刮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耳部刮痧的基本原则耳部刮痧的实践基于中医理论,主要依赖于以下两个原则:1. 反射区原理: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耳朵是与全身各器官和部位相互关联的反射区。
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区域,可以唤起人体神经的反射作用,进而调整和平衡相关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2. 血液循环原理:耳朵是人体一个丰富的血液供应区域,刮痧可以刺激耳朵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供氧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以及代谢产物的排除。
基于以上原理,耳部刮痧可以起到促进健康、调整机能的作用。
二、耳部刮痧的方法1. 刮痧工具选择:通常使用的刮痧工具为具有圆形、光滑表面的玉石或牛角器具。
为保证卫生和安全,应选择无毛刺、无裂纹、易清洁的工具。
2. 准备工作:在进行刮痧之前,应保持手部清洁,同时对刮痧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3. 刮痧区域:耳部刮痧可以选择耳廓、耳屏等区域,注意不要刮伤耳朵内部的敏感部位。
4. 刮痧力度:刮痧时需控制力度,避免过度刺激。
可以根据个人的舒适感自行调整刮痧力度。
5. 刮痧手法:刮痧时要求连续、均匀、有节奏地刮动。
可以选择直刮、圆刮、斜刮等不同的手法,以刺激不同区域。
6. 刮痧时间:刮痧每次可持续5-1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个人耐受能力和需求灵活调整。
7. 频率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刮痧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一般建议每周1-2次,每次持续2-4周,然后适当调整。
三、耳部刮痧的注意事项1. 刮痧前后注意卫生:在进行刮痧前,应保持手部清洁,使用消毒剂处理刮痧工具。
刮痧后,应及时清洁和消毒刮痧工具。
2. 个人适应性: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刮痧需求不同,故个人的适应性会有所差异。
对于初次刮痧者,应从轻微的力度和频率开始,逐渐增加。
3. 注意力度和手法:刮痧力度应适中,不可过度用力,以防刺激过度造成不适。
常见病刮痧疗法
常见病刮痧治疗1、咳嗽: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部正中发际内,自神庭穴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条带,属督脉。
)、额旁1 带(额中带外侧、目内眦直上入发际,自眉冲穴向下1 寸,左右各旁开0. 25寸的条带,属足太阳膀胱经。
)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大杼至肺俞。
胸部:任脉—天突至膻中。
胸——由内1向外刮拭。
肺经—双侧中府。
上肢:肺经—双侧尺泽、列缺。
大肠经——双侧合谷。
2、感冒: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督脉——百会至哑门。
胆经——双侧风池。
大肠经—双侧迎香。
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胸部:肺经——双侧中府。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
肺经——双侧列缺。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3、腹泻: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
背部:膀胱经——双侧脾俞、肾俞、大肠俞至小肠俞。
腹部:任脉——建里至水分。
胃经一双侧天枢。
肝经——双侧章门。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内庭。
5、头痛: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下3分之1经外奇穴—双侧太阳。
胆经——双侧曲鬓、风池。
胃经——双侧头维。
督脉——百会。
以其为中心,分别向前至神庭、向左右至耳上区、向后至哑门。
疼痛重者加阿是穴。
肩部:胆经——双侧肩井。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额顶带中3分之1(见84页)。
背部:督脉——至阳至脊中。
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胃俞。
腹部:任脉——天突、中脘。
上肢:心包经——双侧内关。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脾经——双侧公孙。
7、颈椎病头部:全息穴区——顶枕带上3分之1、顶后斜带(对侧)(见84页)。
颈肩部:督脉——风府至身柱。
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
膀胱经——双侧天柱至大杼。
背部:小肠经——双侧天宗。
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
三焦经——双侧外关、中渚。
阿是穴——疼痛局部。
下肢:胆经——双侧阳陵泉至悬钟。
8、落枕头颈部:全息穴区——顶枕带上3分之1、顶后斜带(对侧)(见84页)。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五)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五)作者:陈江华来源:《中老年健康》2017年第10期鼻炎疾病概述鼻炎一般分为单纯性急慢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多因肺络受阻,壅滞鼻窍;或脾肺虚弱,肺气失宣,脾失健运,气血瘀滞,客于鼻窍所致。
若迁延失治,又可转成慢性。
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塞、干燥、分泌物增多、嗅觉障碍等。
急性者则有发热、疲乏、头痛、头昏、打喷嚏等。
刮痧疗法有效方一:印堂、迎香、通天、风池、列缺、合谷。
操作手法:用刮痧法。
先刮头面部通天、风池、印堂、迎香,再刮上肢部列缺、合谷。
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
隔日1次。
有效方二:分2组(1)风池、大椎、肺俞、曲池、合谷;(2)上星、迎香、素骼。
并随证配穴:肥厚性鼻炎配脾俞、丰隆、足三里;干燥性鼻炎配膏肓、三阴交。
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揉法。
先刮第1组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点揉第2组穴,每穴3-5分钟。
再随证加刮配穴。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手法力度视证情而定。
有效方三:分2组(1)百会、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2)上星、攒竹、迎香和印堂。
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揉法。
先刮第1组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点揉第2组穴,每穴3-5分钟,其中印堂穴用撮痧法中夹挤法。
每日1次。
有效方四:分2组(1)迎香、印堂、太阳、上星、风池、中府、尺泽、列缺、合谷;(2)印堂、迎香、百会、攒竹、通天、上星、风池、合谷。
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按法。
第1组先刮头面部上星、印堂、太阳、迎香、风池,再刮胸部中府,然后刮上肢部尺泽、列缺、合谷。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
每日1次。
第2组先点按或刮头面部百会、通天、上星、印堂、攒竹、迎香、风池,再刮上肢合谷穴。
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
隔日1次。
健康贴士应避免风寒,忌食辛辣、厚味。
若配合药物疗法,则疗效更佳。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的临床应用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的临床应用一、本文概述《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的临床应用》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和阐述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这一传统中医技术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作为一种独特的非药物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的理论基础、技术要点、适应症以及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以期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耳部全息铜砭刮痧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以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
还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进行简要说明,以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推动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二、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的理论基础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其理论基础深厚且独特。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全息理论和刮痧疗法,结合了现代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
全息理论是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的核心理论基础。
全息理论认为,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即“全息元”。
在耳部,这种全息现象尤为明显。
耳部作为人体的一个缩影,其形态结构与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因此,通过对耳部的刺激,可以实现对全身脏腑的调节。
铜砭刮痧是耳部全息刮痧的主要操作手段。
铜砭具有导热性好、质地适中、易于操作等特点,是刮痧疗法的理想工具。
在刮痧过程中,通过铜砭对耳部皮肤的刺激,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也为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在耳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这些反射区的分布与人体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对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相应的脏腑器官,从而实现对全身疾病的调理。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方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全息理论、铜砭刮痧疗法以及现代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耳鸣的刮痧疗法
耳鸣的刮痧疗法
耳鸣指耳内自觉有声,鸣响不止,甚或妨碍听觉的一种疾病。
常见病因如药物中毒、急性传染病、噪声损伤、颅脑外伤及老年性耳聋等。
选穴取穴
耳鸣选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穴和足少阳胆经的头窍阴、听会穴,手少阳三焦经的耳门、翳风、角孙穴,可通耳窍;可选手少阴心经的少海穴;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可益肾养阴;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可泻肝火。
刮痧方法
耳部
用刮痧板的圆角围绕耳郭刮拭,重点加强听宫、头窍阴、听会、耳门、翳风、角孙穴的刮拭。
肘部
用刮痧板的圆角刮拭少海穴。
足内侧
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或刮拭太溪、太冲穴。
中医耳鼻咽喉科提刮疗法
中医耳鼻咽喉科提刮疗法
提、刮法,具有疏通经脉,宣表透邪,祛风止痛之效。
在耳鼻咽喉科,多用于治疗急性外感病,头痛不适,咽喉肿痛等症。
提法:用食指和中指醮温水(或凉水),捏、拧、提、弹患者皮肤,反复数次,使其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为度。
常用部位有鼻根部、印堂穴、太阳穴、颈后大筋处、肩部大筋处、颈前正中处等。
一般提捏2~3处,每处提捏到皮肤出现紫红条为止。
提捏时用力要适当均匀。
刮法:用瓷匙、瓷碗或铜钱光滑边缘,醮水或香油轻刮病者皮肤,至局部皮肤出现紫色斑块为度。
常用部位有颈前、颈后、背脊及前臂内侧等。
刮的方向多自上而下,有时也可循皮肤纹理方向。
提、刮时忌用暴力,不应破损皮肤,只要痧点或斑块显现即可。
提刮之后,不可随即进热汤、温粥之类,以免热势复起,病情反复。
临床上应据病情不同选择提刮部位。
如痰涎壅盛,气急发喘,痰鸣如锯,可刮颈前及二胁肋或提颈前;默默不语,语亦无声,或七情所致肝气郁结,突然声嘶或失音,可刮前臂内侧、胁肋部;咽喉肿痛失音,可沿前臂内侧、肘关节以上部位提刮,以透肺经之邪;头痛可刮风池穴及提捏明堂。
此外,尚有针挑法,即用消毒三棱针或粗毫针,在皮肤局部(在提法或刮法部位,除头面部位外)浅刺2~3下,或在两臂弯、两腿弯处找出痧筋(静脉怒张呈现深青色、紫色或深红色等)浅刺出血,有排泄热毒作用。
本法多在提法或刮法后配合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官科病的刮痧疗法近视眼在临床上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居多。
以后天形成的居多。
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是青少年在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学习(看书)或工作,常读细字体,阅读体位不正,病后目力未复和用眼过度等。
外眼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距离较远的内容无法看清,直到一定距离之后才可以看清楚,所以又称之为“能近怯远症”。
这种病症也有轻重之分,通常可以将近视眼分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3种。
取穴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光明穴:位于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当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之间。
刮拭方法1.刮拭肝俞、风池、合谷、光明、肾俞各30次。
2.点揉攒竹、睛明、瞳子髎、承泣各30次。
注意事项1.注意用眼卫生,不在光线太弱或太强的环境下看书,2.不在躺着、走着、坐车时看书,经常平眺远方,以减轻眼疲劳。
远视眼远视眼是指处在休息状态的时候,平行光在进入眼内之后视网膜的后面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中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
这种疾病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的后面,所以在视网膜上无法形成清晰的景象。
为了将远处的物体看清,就要利用一定的调节力量将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才能看清,所以远视眼经常出于一种调节状态当中,极易发生视觉疲劳。
对远视眼的发病病因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曲率性远视:是由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多为先天性因素;②轴性远视:是远视眼中最常见的,即眼的前后轴比正视眼为短,也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③屈光率性远视:主要是因为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增高,房水、晶状体的屈光指数减少引起,只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致病原因,在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有时候晶体脱位也可导致远视的发生。
除此之外,网膜水肿、眼球壁及眼内肿瘤、眼眶的炎性肿块,有时候甚至是网膜剥离都有可能会引起病理性的明显远视。
在临床上,远视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儿童期如果患有高度远视将会导致弱视、斜视的现象发生,这些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中度远视很容易因远视的不适而厌学,无法集中注意力,人们往往不会想到是远视,通常只是认为这只是孩子的调皮而将这种观点忽略,进而不能及时诊治。
青年时期因需因需要通过调节进而将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所以眼睛经常处于一种调节的状态当中,所以与近视、正视相比,更容易产生视疲劳,如果长时间处于写字、阅读、看电视等视近物的状态当中,就会有眼睑沉重、双眼干涩、眼球发酸、发胀、疼痛等不适感产生,接着就会出现视物模糊、头胀、头昏、头痛等症状。
中老年时期因已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调节,常常表现为“老视”提前,伴随着晶体的弹性逐渐丧失,最终就连调节也无法看清事物。
这种病的病理机制在祖国医学中被认为是:①阴精亏损:久病及肾,或居室不节,用目过久,劳瞻竭视,悲泣过度,热病伤阴等致阴精亏损,精气不能上承目窍而收敛光华,故不能看清近处的事物。
②肝胆湿热: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调,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血气损伤,目失所养,最终导致该疾病。
③先天禀赋不足:为阴阳俱虚之证。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肝藏血,肝肾同源,肝肾俱虚,阳不足则神光不能越外而远照,故视远物模糊;阴精亏虚则光华不聚,故视近物昏花,视远物也不清楚。
取穴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行间穴:位于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刮拭手法1.用摩擦法刮拭百会穴。
用角刮法刮拭面部足太阳膀胱经,从眉冲穴到攒竹穴。
2.用摩擦法刮拭双侧睛明穴、承泣穴、四白穴。
3.用角刮法刮拭双侧头维穴。
4.用角刮法刮拭背部膀胱经,从肝俞穴到胆俞穴。
5.用摩擦法刮拭双侧合谷穴。
用边刮法刮拭双侧足少阳胆经,从光明穴到阳辅穴。
6.用角刮法刮拭双侧足厥阴肝经,从太冲穴到行间穴。
7.用边刮法刮拭足太阴脾经,从阴陵泉穴到三阴交穴。
8.用摩擦法刮拭手部眼反射区。
注意事项1.孩子看书、写字的姿势要经常进行纠正,不要养成趴在桌子上学习的习惯,也不要躺着或坐车时看书。
2.平时在进行阅读或写字的时候,书本和眼的距离要保持在30厘米左右。
3.在进行读书写字的时候,光线充足、柔和,不要在阳光直射下学习,光源应在左前方。
4.眼睛要几时休息,防止眼睛疲劳,学习时间不要过长,一次40分钟为宜,休息10分钟,看看远处物体或做眼睛保健操。
5.一旦眼睛发现不适要及早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及时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
刮痧原理在中医临床上,认为发生这种疾病的原因就在于阴精亏虚,或是脾失运化,导致熏蒸肝胆、湿热内蕴,从而使得双目无法受到气血的濡养,最终形成远视。
经过刮痧治疗,对相关穴位和反射区进行刮拭,可以起到补益肾精、清肝利胆、健脾强运的作用,最终达到改善病症目的,缓解病情。
青光眼以眼压增高、进行性损害神经纤维造成视野缺损为主的综合征就是青光眼。
对青光眼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等三种类型。
先天性青光眼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主的遗传性眼病;根据房角宽窄,可将原发性青光眼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两种类型;继发性青光眼主要因虹膜周边前粘连导致眼压增高所致,是某些眼病或全身病的眼部并发症。
在这里主要对原发性青光眼的进行研究与治疗。
中医学中的五风内障与青光眼差不多,五风内障具体来说就是青风、绿风、黄风,乌风、黑风。
古人之所以会议风命名,就说明这种病变化迅速,危害严重,病势急剧。
本病在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症状就是五风内障。
青风、乌风时候的病情相对较为缓和;绿风、黑风都属于急重眼病;风内障的后期阶段就是黄风。
五风瞳神都有一定的大小气色变化,后期晶状体多有混浊,都属于内障的范畴之内,所以称之为“五风内障”。
在我国,青光眼是主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
本病的发生及发展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肝开窍于目,肝火可以生风,肝阳可以化风。
又因本病属瞳神疾患,瞳神在脏属肾。
在中医方面,肝肾同源,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充盈,上奉目窍,方能视万物,察纤毫。
若痰湿阻络,风火上攻,阴虚阳亢,情志内伤,都可以导致气血失和,玄府闭塞,气滞血淤,经脉不利;或脾失健运,肝病乘脾,使眼内水液难以排泄,神产生水郁积,最终导致本病。
取穴攒竹穴:位于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瞳子醪:位于面部,眼睛外侧1厘米处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2厘米处。
刮拭手法1.采用轻柔手法刮拭头颈部穴位,重点刮拭睛明穴、攒竹穴、瞳子醪穴、阳白穴、四白穴、太阳穴、风池穴。
2.采用轻柔手法刮拭上肢穴位,重点刮拭内关穴、外关穴、合谷穴。
3.采用轻柔手法刮拭下肢穴位,重点刮拭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对青光眼进行一定程度的刮痧,可以对该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如能早期诊治,原发性青光眼大多数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是进行了误治,严重的话,会导致失明。
患者应忌怒戒躁,避免过劳,调节情志,忌食辛辣食物,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弱视弱视包含的范围较广,眼部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或者有一定程度的器质性改变以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程度不符合的视力下降以及不断矫正视力或矫正视力低于0.9者都可以称之为是弱视,弱视可以在一只眼睛中发生,同时也可以是两只眼睛同时发生。
弱视不仅仅能造成视力低下,同时还会对双眼视觉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立体视觉的丧失。
按照发病原因,可将弱视分为以下4种:①斜视性弱视;②屈光参差性弱视;③屈光不正性弱视;④形觉剥夺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在所有的弱视中是最重要的,超过一半的弱视和斜视有关。
中医将之称为“能近怯远症”,产生制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心阳衰弱或肝肾亏虚。
取穴攒竹穴:在眉头内侧端点处,约目内眦直上。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光明穴:位于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当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之间。
刮拭手法1.用摩擦法分别刮拭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丝竹空穴、攒竹穴。
2.用边刮法刮拭背部督脉,从大椎穴到至阳穴。
3.用角刮法刮拭背部膀胱经,从肝俞穴到肾俞穴。
4.用摩擦法刮拭双侧内关穴。
5.用边刮法刮拭足阳明胃经,从足三里穴到丰隆穴。
用角刮法刮拭双侧光明穴。
6.用边刮法刮拭足少阴肾经,从复溜穴到太溪穴。
7.用边刮法刮拭足厥阴肝经,从太冲穴到中封穴。
8.用摩擦法刮拭手部眼反射区。
注意事项1.除蛋白质、维生素外,钙、铬等元素已被证实为眼球发育的必需物质,牛奶、豆制品、动物肝、牛肉等也是儿童的必需食品。
只有注意平衡营养、合理膳食,才能有效防止弱视的发生。
2.其次就是要有限度的摄入糖含量。
因为糖是酸性食品,这种物质可使体内的钙流失,进而诱发近视。
3.注意用眼卫生。
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看书写字,一次连续看书或写字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培养良好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
4.睡眠充足,维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平衡。
5.多锻炼,如放风筝、踢毽子、打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促进眼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
刮痧原理中医临床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心阳衰弱、肝肾亏虚都是弱视产生的原因。
立足于温心阳、补肝肾进行刮痧疗法,能使弱视得到有效改善。
沙眼沙眼衣原体感染所引起的颗粒状慢性结膜炎就是沙眼,该种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与间接接触进行传播,例如,与患有沙眼疾病的人共用一个脸盆或共用毛巾毛巾,或者使用没有洗干净的手揉眼睛,或者是借用别人手帕的不卫生习惯等均可以传播沙眼疾病。
沙眼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可能罹患这种疾病,并且还可以反复感染。
沙眼不仅会对眼结膜造成侵害,还会对整个眼睛造成侵犯,是致盲的主要祸首。
感染沙眼病菌轻的患者,几乎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反应,或是只有轻微的反应,也就是轻微刺痒、异物感以及少量分泌物。
严重的患者眼角膜会受到一定的伤害,进而出现怕光、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同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睑结膜的乳头肥大、粗糙不平;球结膜充血、血管扩张、混浊肥厚;结膜上的滤疱增生,刚开始的时候上睑结膜会出现散在的黄白色小点,并突出结膜表面,在肥大的乳头之间夹杂着,沙眼的早期特征之一就是这些。
之后,增生的滤疱开始呈现灰黄色,胶样、半球形隆起、大小不等、半透明、排列不整齐,压破之后可以挤出胶样物。
角膜上缘可能会出现半月形灰白区血管网充血,并发生新的血管,伸入角膜里面。
所有的新生血管之间会伴有灰白色点状浸润,叫作角膜血管翳,这同样也是沙眼早期症状之一。
血管翳不断发展甚至会遮盖瞳孔,这时候的视力会大为减退。
进一步发展之后,滤疱、乳头就会发生破溃或坏死,最终被瘢痕组织取代,之后就会完全变为白色瘢痕,产生严重的影响。
沙眼发展到晚期的时候又会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角膜混浊、上睑下垂、沙眼干燥症、睑内翻倒睫、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最终可以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