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等四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7高二上·盘锦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B . 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C . 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D . 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2. (2分) (2015高二上·卢龙期末)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kPa时):S(s)+O2(g)=SO2(g)△H=﹣297.23kJ/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S的燃烧热为 297.2 kJ/molB . 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 kJC . 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 kJD . 形成1 mol SO 2中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2(g)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3. (2分)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mol A通入2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A . 0.24 mol/(L•min)B . 0.08 mol/(L•min)C . 0.06 mol/(L•min)D . 0.12 mol/(L•min)4. (2分)对于300 mL 1 mol/L 盐酸与金属铁制氢气的反应,下列措施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①升温②改用100 mL 3 mol/L盐酸③改用铁粉替代铁片④加入一定量浓硝酸⑤再加入300 mL 1 mol/L盐酸⑥将盐酸改用浓硫酸⑦加入少量CuSO4溶液A . ①②③④⑤⑥⑦B . ①②③⑤⑥⑦C . ①②③⑦D . ①②③5. (2分)分别在Tl℃、T2℃、T3℃时,向三个500m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人1molN2和2.5molH2 ,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实验测得反应tmin 时N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t min时,Ⅱ和Ⅲ一定达平衡状态B . 2v(NH3)=3v(H2)时,三个容器均达平衡状态C . 平衡后容器Ⅰ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D . 已知tmin时,Ⅲ中c(N2)=1mol/L,此时反应平衡常数K=0.56. (2分) (2017高二上·潮阳期中) 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H<0,图中曲线a 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用的措施是()A . 增大A的浓度或减少C的浓度B . 缩小容器的容积或加入催化剂C . 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D . 升高温度7.(2分) (2016高二上·宣城期中)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可能为:Na+、H+、Cl﹣、NO3﹣B . 将25℃时的KCl溶液加热到t℃,则该溶液中的c(OH﹣)由a点变化到b点C . t℃<25℃D . ac线上的任意一点溶液均有c(H+)=c(OH﹣)8. (2分)(2017·普陀模拟) 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0H固体(忽略温度、体积变化),增大的是()A . 氢离子浓度B . 水的电离程度C . 水的离子积D . 醋酸浓度9. (2分)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2C铝片先用砂纸打磨,再加入到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铝表面被浓硝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铝薄膜A . AB . BC . CD . D10. (2分)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A . 溴和四氯化碳B . 苯和溴苯C . 汽油和苯D . 溴苯和水11. (2分)(2019·奉贤模拟) 只用滴管和试管,不用其它仪器和试剂,不能鉴别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的是()A . 石灰水和碳酸钠B . 盐酸和碳酸钠C . 氨水和硝酸银D . 氢氧化钠和氯化铝12. (2分) (2016高二上·湖北期中) 下列与滴定实验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容量瓶和滴定管都需要用试剂润洗B . 用NaOH滴定盐酸时,若滴定结束时俯视刻度,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 . 用滴定管准确量取20.0 mL盐酸D . 用KMnO4滴定亚硫酸钠溶液的实验中不需要另外加入指示剂13. (2分) (2020高二上·运城期末)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①滴入酚酞,NaNO2溶液显红色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HNO2溶液中和碱时,HNO2的中和碱能力强④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⑤HNO2与CaCO3反应放出CO2气体⑥c(H+)=0.1 mol·L-1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0倍,pH<4A . ②⑤B . ①⑤C . ③⑥D . ③④14.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反应2H2O2=2H2O+O2 ,加入FeCl3或升高温度都能增大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B . 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C .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且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D . 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荡,生成黄色沉淀,说明Ksp(AgI)比Ksp(AgCl)大15. (2分) (2014高二下·资阳期末)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中和10 mL 0.1 mol·L-1 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不同B . 常温下,等体积的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7C . 常温下,体积相等、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两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 . 常温下,pH=3的甲酸溶液的c(H+)与pH=11的氨水溶液的c(OH-)相等16. (2分)等量的NaOH分别与pH=3和pH=4的醋酸恰好中和,消耗二者的体积依次为V1和V2 ,则V1、V2的关系为A . 10V1>V2B . V2=10V1C . V1<10 V2、D . V2>10V1二、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17. (6分) (2018高三上·孝义开学考)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孤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理)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理)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理)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 CaCl2=Ca2++Cl2-B . CH3CH2OH(乙醇)=CH3CH2O- +H+C . NaHSO4=Na++H++SO42-D . KMnO4=K++Mn2++4O2-2. (2分) (2016高一下·宜昌期中)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 . H,D,T表示同一种核素B . F﹣离子结构示意图:C . 用电子式表示HCl形成过程H﹣+ →D . 次氯酸电子式3. (2分)(2017·金山模拟) 可用来鉴别乙醇、乙醛的试剂是()A . 银氨溶液B . 乙酸溶液C . 氯化铁溶液D . 氢氧化钠溶液4. (2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中)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B . 188O、168O、11H、21H 可以构成六种水分子,他们属于同种物质C . 3717Cl和3517Cl互为同素异形体,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7D . 现发现的自然界核素只有100多种,且大多数为金属5. (2分)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 .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 .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 .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6. (2分)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 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B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 .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D . 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7. (2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称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7.24g,加入含0.1mol NaOH 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加热,生成NH3 1792mL(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NaOH只与NH4HSO4反应B . (NH4)2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H4)2SO4=NH4++SO42﹣C . NH4HSO4的物质的量是0.04 molD . (NH4)2SO4和NH4HSO4物质的量之比是1.87:18. (2分) (2017高一下·烟台期中) 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 . 原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不一定都参与反应C .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 . 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9. (2分) (2016高三上·驻马店期末) 有机物M是苯的同系物,其结构为,则M可能的结构简式共有()A . 6种B . 12种C . 24种D . 32种10. (2分) (2019高二上·黄山期末)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句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B .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C . 加入Na2S可除去工业废水中Cu2+和Hg2+等离子D . 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11. (2分) (2016高二上·延安期中) 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A . 10:1B . 5:1C . 1:1D . 1:1012. (2分) (2018高二下·鞍山开学考) 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仪处理后,得到右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 . C2H5OHB .C .D .13. (2分)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不正确的是()A . CH2=CH﹣CH=CH2 1,4﹣丁二烯B . 2﹣丁醇C . 邻二甲苯D . 2﹣甲基丁烷14. (2分) (2017高二上·桂林开学考) 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 . 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 . 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D . 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15. (2分)靛青是一种染料,利用元素分析仪分析其样品,发现它只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四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碳为73.3%、氢为3.8%、氮为10.7%、氧为12.2%.则靛青的最简式为()A . C8H5NOB . C2H2NOC . C4H6NOD . C7H8NO16. (2分) (2018高二下·西城期末)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方案目的A.比较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B.除去乙烯中的二氧化硫C.制银氨溶液D.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A . AB . BC . CD . D17. (2分) 16O与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6O与18O互为同分异构体B . 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 .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 . 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有0.1NA个氧原子18. (2分)在反应:2H2S+SO2═3S+2H2O中,当有4×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时,得到硫单质的物质的量为()A . 2molB . 3molC . 4molD . 5mol19. (2分) (2015高二上·西安月考) 某酸溶液的pH=1,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 . 0.1 mol•L﹣1B . 一定大于0.1 mol•L﹣1C . 若为强酸一定等于0.1 mol•L﹣1 ,若为弱酸一定小于0.1 mol•L﹣1D . 若为强酸一定≤0.1 mol•L﹣1 ,若为弱酸一定>0.1 mol•L﹣120. (2分) (2019高二上·重庆期末)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在蒸发皿中蒸干灼烧得到原物质的是()①FeCl3 ②绿矾③碳酸氢钠④Na2SO3 ⑤K2CO3 ⑥CaCl2A . ②③⑥B . ⑤⑥C . ③④⑤D . ①④⑤21. (2分)加热下列物质的稀溶液,可能使离子总数减小的是(不考虑溶液的挥发)()A . Fe2(SO4)3B . CH3COOHC . NaOHD . Ca(HCO3)222. (2分) (2016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是()A . CH4B . C6H6C . CH3﹣CH3D .23. (2分) (2019高三上·江西期末) 工业上常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生产装置如图所示。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3分)1. (2分) (2017高二上·射洪期中) 关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B . 目前新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氢能、风能等C . 新能源的优点主要是资源丰富、可再生、没有或很少有污染D . 氢能的优点热值高、资源丰富、燃烧产物无污染;缺点是储存和运输困难2. (2分) (2019高一下·蛟河期中) 已知H+(aq)+OH-(aq) ═ H2O(l)ΔH=-57.3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当用稀CH3COOH(aq)和稀NaOH(aq)生成1 mol H2O(l)时,反应热为ΔH1 ,ΔH1>ΔHB . 用含1 mol HCl的稀HCl(aq)和40 g NaOH固体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反应热为ΔH1 ,ΔH1>ΔHC . 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和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完全反应,放出57.3 kJ的热量D . 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 (2分)反应2A(g)+3B(g)=2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最大的是()A . v(A)=0.75mol/(L•s)B . v(B)=0.6mol/(L•s)C . v(C)=1.0mol/(L•s)D . v(D)=0.8mol/(L•s)4. (3分)(2017·江苏模拟) 1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气体和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Z(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min n(X)/mol n(Y)/ mol0 2.00 2.4010 1.00300.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前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Z)=0.10 mol·L-1·min-1B . 温度为200℃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0,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 若密闭容器体积可变,其他条件不变,在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为原来一半,则c(X)<1mol/LD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1.00 mol X气体和1.20 mol Y气体,到达平衡后,X转化率增大5. (2分) (2015高二上·红河开学考) 已知断裂1molC﹣H键,要吸收热量414.4kJ;断裂1mol C﹣C键,要吸收热量347.4kJ;生成1mol C═C键,会放出热量615.3kJ;生成1mol H﹣H键,会放出热量435.3kJ,某有机物分解的反应可表示为:若在反应中消耗了1mol乙烷(反应物),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放出251.2 kJ的热量B . 该反应吸收251.2 kJ的热量C . 该反应放出125.6 kJ的热量D . 该反应吸收125.6 kJ的热量6. (2分) (2019高三上·济宁期末) 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能一步实现转化关系的是()A . AB . BC . CD . D7. (2分) (2018高三下·淮阴开学考) 下列关于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图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 . 图乙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 ⇌ 2SO3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缩小容器体积C . 图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ω(B)>ω(A)D . 图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8. (2分) (2019高二上·清远期末) O3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节能减排,和谐发展”这一主题的是()A . 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B .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 .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 . 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2. (2分)下列变化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 . NH4++H2O⇌NH3•H2O+H+B . HS﹣+H2O⇌H3O++S2﹣C . HS﹣+H2O⇌H2S+OHˉD . NH4++2H2O⇌NH3•H2O+H3O+3. (2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末) 25℃时,下列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7的是()A .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B .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C .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 . 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4. (2分) (2020高一下·余姚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B . 氢气热值高,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分解水产生氢气,是氢能开发的方向C . 101kPa下,S(s)+O2(g)=SO2(g)的反应热可以表示S(s)的标准燃烧热D . 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只生成1molH2O(1)的反应热为中和热5. (2分)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气体、B气体,测得其浓度为2mol/L和1mol·L -1;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 4C(?)+2D(?)已知“?”代表C、D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为:K=②此时B的转化率为35%③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④增加C的量,A、B转化率不变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6. (2分)(2020高二上·福贡期末) 已知:(1)Zn(s)+1/2O2(g)=ZnO(s)ΔH=﹣348.3 kJ· 2Ag(s)+1/2O2(g)=Ag2O(s)ΔH=﹣31.0 kJ·则Zn(s)+Ag2O(s)=ZnO(s)+2Ag(s)的ΔH等于()A . ﹣317.3 kJ·B . ﹣379.3 kJ·C . ﹣332.8 kJ·D . +317.3 kJ·7. (2分) (2016高二下·福州期末) 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分别中和pH相同的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等量的NaOHB . pH=a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n倍后,pH=a+nC . pH相等的CH3COONa、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 Na2CO3溶液中:c(OH﹣)=c(H+)+c(HCO )+2c(H2CO3)8. (2分)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 . CaCO3(s)B . Na2SO4溶液C . KNO3溶液D . CuSO4(s)9.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同一可逆反应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平衡转化率B . 已知反应SO2(g)+H2O(g)=H2SO3(l),该过程熵值增大C . 下图可表示爆炸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D . 同温同压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10. (2分)已知:A(g)+2B(g)⇌C(g)+D(g)△H<0,一定温度下,2molA和2molB在2L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压强降为原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从开始到平衡,A的反应速率为0.08mol•L﹣1•min﹣1B . 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逐渐减小C . 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0%D .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1. (2分)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 v(A)=0.15mol•L-1•min-1B . v(B)=0.01mol•L-1•s-1C . v(C)=0.40mol•L-1•min-1D . v(D)=0.0075mol•L-1•s-112. (2分) (2016高一上·西湖期中) 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取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 mol•L﹣1B . mol•L﹣1C . mol•L﹣1D . mol•L﹣113.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B . c(H+)/ c(OH-)=1×10-12的溶液中:K+、Na +、CO32-、NO3-C . c(Fe3+)=1mol·L-1的溶液中:Na+、NH4+、AlO2-、SO42-D .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NH4+、SO42-、HCO3-14. (2分)柠檬酸(用H3R表示)是一种高效除垢剂,现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液中H3R、H2R-、HR2-、R3-的含量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高二下·温州月考)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

下列做法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A . 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满足经济快速发展需要B . 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促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C . 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D . 在火电厂推广碳收集和储存技术2. (2分)下列参数比较及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参数比较解释A沸点HF<HCl<HI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B半径Na+<Mg2+<Al3+同一周期粒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C酸性H2SO3>H2CO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D还原性P3﹣>S2﹣>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A . AB . BC . CD . D3. (2分) (2018高三上·盐城期中) 用化学用语表示反应Mg2Si+ 4HF= 2MgF2 + SiH4↑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 . 中子数为14的镁原子:B . F-的结构示意图:C . MgF2的电子式:D . SiH4的结构式:4. (2分) (2018高一上·安平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B . 硝酸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O3—+ H+=HNO3C .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Fe+3Cu2+=2Fe3++3CuD . 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H++CO32—=H2O+CO2↑5. (2分) (2016高一下·大庆期中) A、B、C、D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其中B与C为同一周期的相邻元素,A与D为同一主族.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离子半径:D>C>BB . B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更稳定C . C与D可形成化合物D2C2 , 1mol该物质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 . 由A、B、C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有共价键没有离子键6. (2分) (2019高一下·长治月考) 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L M Q R T原子半径/nm0.1600.1430.0890.1020.074主要化合价+2+3+2+6、-2-2A .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B . M与T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C .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D . 单质与浓度相等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7. (2分) (2018高二下·银川期末)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X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 . X2YZ4B . XYZ3C . X3YZ4D . X4Y2Z78. (2分) (2017高二上·石嘴山期中) 下列大小比较错误的是()A . 熔沸点:S<NaCl<SiO2B . 酸性:HNO2<HNO3;H3PO4<H2SO4C . 键角:H2O中H﹣O﹣H<NH3中H﹣N﹣H<CH4中H﹣C﹣HD . 键长:C﹣H<O﹣H9. (2分)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 ,则下列对中和热的描述正确的是()A . 2KOH(aq)+H2SO4(aq)═K2SO4(aq)+2H2O(1)△H=﹣114.6 kJ•mol﹣1此时中和热△H=﹣114.6 kJ•mol ﹣1B . NaOH(aq)+HCl(aq)═NaCl(aq)+H2O(1)△H=+57.3 kJ•mol﹣1C . 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D .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10. (2分)(2016·铜山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分子式为C2H4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 . 氯水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作用,两者漂白原理不相同C . 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可见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D . 等质量的铜粉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和途径b消耗的H2SO4相等途径a:Cu CuOCuSO4;途径b:Cu CuSO41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O2-、Na+、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B . SiO2与冰的熔点不同,跟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同有关C . 碳酸氢钠溶于水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D . 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共价键12. (2分) (2017高一下·崇州开学考) 下列反应不能观察到“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产生”现象的是()A . 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B . 过氧化钠和氯化镁溶液C . 氧化钠和氯化铵溶液D . 硫酸铵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加热13. (2分)下面有关离子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1 mol氯化钠中有NA个NaCl分子B . 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Na+共有12个C . 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D . 平均每个NaCl晶胞中有4个Na+、4个Cl-14. (2分) (2019高二上·剑河期末) 如下图,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 . 取少量氯代烃,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是否出现白色沉淀B . 取少量氯代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是否出现白色沉淀C . 取少量氯代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是否出现白色沉淀D . 取少量氯化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盐酸酸化,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是否出现白色沉淀2. (2分)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 乙醇B . 液氯C . 醋酸D . 碳酸钠3. (2分)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B . 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 . 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 . 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4. (2分) (2016高三上·六合期中) 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 , 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 (OH)3 ,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B . 此过程中电子从C移向FeC . 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4OH﹣D . 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5. (2分) (2018高二上·武汉期末) 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C . 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D . 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6. (2分)已知常温下HF酸性强于HCN,分别向1L1mo/L的HF和HCN溶液中加NaOH固体调节pH(忽略温度和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X表示F或者CN)随pH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Ka(HF): Ka(HCN)=106B . Ⅰ中a点到b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 . c点混合溶液中:c(NaX)>c(HX)D . b点溶液和d点溶液相比:cb(Na+)<cd(Na+)7. (2分) (2019高二上·屯溪期中) 一定条件下,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2NO(g) + O2(g) 2NO2(g)。

安徽省宣城市化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化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化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 2NH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N2 , H2 , NH3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 . N2为0.2mol/L,H2为0.6mol/LB . N2为0.15mol/LC . N2 , H2均为0.18mol/LD . NH3为0.4mol/L2. (2分) (2016高二上·铜仁期中) 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知中,正确的是()A . 电解水生成H2和O2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B . 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C . 煤燃烧时,热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D . 白炽灯工作时,只发生电能转化为光能3. (2分)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 . SO2+Br2+2H2O===H2SO4+2HBr与2HBr+H2SO4(浓)===Br2+SO2↑+2H2O互为可逆反应B . 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C . 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D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4. (2分)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反应2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为0.6mol/L,用Y2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Y2)= 0.1mol/(L·min),生成的c(Z)=0.4 mol/L,则该反应方程式为()A . X2+2 Y22XY2B . 2X2+Y22X2YC . 3X2+Y22X3YD . X2+3Y22XY35. (2分) (2017高二上·昌平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二者放出的热量一样多B . 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kJ/molC . 2H2(g)+O2(g)=2H2O(l)△H=﹣Q1kJ/mol 2H2(g)+O2(g)=2H2O(g)△H=﹣Q2kJ/mol,则 Q1>Q2D . 已知中和热为 57.3 kJ/mol,若将含 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 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6. (2分) (2019高二上·辽源期中) 设C+CO2 2CO △H>0,反应速率为V1 , N2+3H2 2NH3 △H <0,反应速率为V2 ,当温度升高时,速率变化情况为:()A . V1增大,V2减小B . V1、V2都增大C . V1减小,V2增大D . V1、V2都减小7. (2分) (2017高一上·乐清期中)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 CaCl2=Ca2++Cl2-B . Na2SO4=Na++SO42﹣C . HNO3=H++NO3﹣D . KOH=K++O2﹣+H+8. (2分) (2016高二上·武清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B . 氨气是弱电解质,铜是强电解质C . 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D . 硫酸钠是强电解质,硫酸钡是弱电解质9. (2分) (2018高二上·河北期中) 将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消耗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 ①④⑥B . ②③⑤C . ①③④D . ②⑤⑥10. (2分) (2016高一下·襄阳期中) 右图是反应CO(g)+2H2(g)═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 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C . 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510 kJ•mol﹣1D . 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11. (2分)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联考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联考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变化属于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A.浓硫酸稀释B.氯化铵受热分解C.木炭点燃后燃烧D.碳酸钙分解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H=﹣483.6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每消耗1molH2(g)释放483.6kJ的能量B.每生成1molH2O(g)释放483.6kJ的能量C.方程式中H2(g)计量数改变△H值不变D.同条件下2molH2O(g)完全分解吸收的能量为483.6kJ3.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2CO(g)+O2(g)=2CO2(g)△H=﹣566kJ/mol现有标准状况下112LCO与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CO2(g)和H2O(l),放出1418.5kJ 的热量,则混合物中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3:1 C.2:3 D.1:44.已知: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C2H6的燃烧热△H=﹣1559.8kJ/mol.()A.H2CO3(aq)+2NaOH(aq)=Na2CO3(aq)+2H2O(l)△H=﹣114.6kJ/molB.2C2H6(g)+7O2(g)=4CO2(g)+6H2O(l)△H=﹣3119.6kJ/molC.NaHCO3(aq)+NaOH(aq)=Na2CO3(aq)+H2O(l)△H=﹣57.3kJ/molD.C2H6(g)+7/2O2(g)=2CO2(g)+3H2O(g)△H=﹣1559.8kJ/mol5.已知:CO(g)、H2(g)、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285.8kJ/mol、﹣726.5kJ/mol,则反应CO(g)+2H2(g)=CH3OH(l)的△H为()A.﹣128.1kJ/mol B.﹣1295.3kJ/molC.﹣157.7kJ/mol D.+157.7kJ/mol6.下列关于反应N2+3H2═2NH3的反应速率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每消耗1molN2的同时消耗2molNH3B.相同时间内消耗28gN2与消耗6gH2的反应速率相同C.当v(N2)=3v(H2)时表示反应已达平衡D.2min内H2减少3mol,则v(N2)=0.5mol/(L•min)7.对于平衡CO2(g)═CO2(aq)△H<0,为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压强 B.升高温度 C.不断搅拌 D.升温减压8.下列关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一定温度与体积条件下达到平衡的判断正确的是()A.每断裂1mol H﹣H键的同时断裂1mol I﹣I键B.每断裂1mol I﹣I键的同时生成2mol H﹣I键C.每消耗1molH2的同时消耗2molHID.压强不发生改变9.在相同的温度与体积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CO2H2CO H2O甲amol amol 0mol 0mol乙2amol 2amol 0mol 0mol丙2amol 2amol amol amol丁amol 0mol 2amol 2amol上述四种情况,起始的时候正反应速率v(H2)正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丙>丁>乙>甲B.丙>乙=丁>甲C.丙>乙>甲>丁D.乙=丙>甲>丁10.对于可逆反应mA+nB═pC+qD从正反应开始反应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如果增大压强,则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物A或B至少有一个是气体B.容器内不可能是单一气体C.m+n可能大于p+qD.若m<p,且D是气体,则B一定是气体11.一定量的Fe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K2SO4溶液B.加入CH3COONa固体C.加一定量水D.加入KNO3溶液12.可逆反应2SO2(g)+O2═2SO3(g)△H<0,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下列条件,SO2转化率减小的是()A.降低温度 B.保持压强充入N2C.保持体积不变,增加O2 D.增大压强13.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s)与H2O(g)发生可逆反应C(s)+H2O (g)═CO(g)+H2(g),反应达到平衡后C(s)与H2O(g)转化率为2:1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加入的C(s)与H2O(g)物质的量为2:1B.若增大压强,H2O(g)转化率不变化C.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平均式量可能为16D.开始反应后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一直减小14.已知25℃下,醋酸稀溶液中存在CH3COOH═H++CH3COO﹣,K a=1.75×10﹣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冰醋酸K a变小B.升高温度K a变大C.通入HCl气体醋酸电离程度变小D.加入少量NaOH固体,K a不变15.关于0.5mol/L CH3COOH与0.5mol/L 盐酸的比较,正确的是()A.氢离子浓度相同B.导电能力相同C.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D.加水稀释一倍后酸的浓度不再相同16.已知25℃下碳酸的电离常数K1=4.4×10﹣7,K2=4.7×10﹣11.下列有关碳酸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c(H+)═c(OH﹣)+c(HCO)+2c(CO)B.c(H+)>c(HCO)>c(H2CO3)C.c(H2CO3)═2c(H+)+c(CO)D.c(H+)═c(OH﹣)+c(HCO)+c(CO)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4分)(2015秋•宣城校级期中)如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物质Cl2Br2I2HCl HBr HI H2能量(kJ)243 193 151 431 366 298 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下列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A.HCl B.HBr C.HI(2)H2和Cl2反应生成HCl过程中的热效应可用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H1= kJ•mol﹣1,△H2= kJ•mol﹣1,△H3= kJ•mol﹣1.②据实验测定,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生成HCl,引发该反应的步骤是上图①~③中分子转化为原子的一步,你认为是第(填序号)步,请说明原因:.③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8.(12分)(2015秋•宣城校级期中)滴定实验是中学常用的定量实验,主要原理是利用已知浓度的某溶液滴加到未知浓度的溶液中,通过恰好完全反应的“终点”的判断,实验测出消耗的两种物质的量来计算未知浓度的溶液的浓度.下面是甲同学用滴定实验来测定食用精制盐中的碘含量(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KIO3).已知:I2+2S2O32﹣=2I﹣+S4O62﹣,其步骤为: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0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5.00mL,恰好反应完全.(1)配平化学方程式KIO3+ KI+ H2SO4=K2SO4+ I2+ H2O(2)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当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由色变为色,且颜色半分钟内不改变.(3)根据以上实验,所测精制食盐中的碘含量是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4)已知在酸性环境下:2H++S2O32﹣=S↓+SO2↑+H2O,所以乙同学认为在c操作前应,否则实验测得食盐中碘的含量会(填“偏高”或“偏低”或“没有影响”)19.(12分)(2015秋•宣城校级期中)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 800 830 1000 1200K 0.6 0.9 1.0 1.7 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放热”).(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及时分离出CO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C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不得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5)若在(4)所处的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3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CO2的物质的量为.a.等于1.0mol b.大于1.0mol c.大于0.5mol,小于1.0mol d.无法确定.20.(14分)(2015秋•宣城校级期中)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CH3COOH H2CO3H2S H3PO41.8×10﹣5K1=4.3×10﹣7K2=5.6×10﹣11K1=9.1×10﹣8K2=1.1×10﹣12K1=7.5×10﹣3K2=6.2×10﹣8K3=2.2×10﹣13(1)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成酸,则酸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2)多元弱酸的二级电离程度远小于一级电离的原因是.(3)同浓度的CH3COO﹣、HCO3﹣、CO32﹣、S2﹣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4)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K值越大酸越(填“强”或“弱”).(5)根据K值大小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CH3COOH+H2PO4﹣(填“能”或“不能”,下同) H2CO3+HS﹣.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城中学、郎溪中学、广德中学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变化属于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A.浓硫酸稀释B.氯化铵受热分解C.木炭点燃后燃烧D.碳酸钙分解【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浓硫酸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量,但此过程,不是化学反应,故A错误;B.氯化铵受热分解属于分解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所以B属于吸热反应,故B错误;C.木炭燃烧,属于物质的燃烧的类型,属于放热反应,故C正确;D.碳酸钙受热分解属于分解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属于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关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能量时吸热或放热的判断类型题,关于化学反应中是否是吸放热的判断,关键是掌握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结合排除法进行解答即可.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H=﹣483.6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每消耗1molH2(g)释放483.6kJ的能量B.每生成1molH2O(g)释放483.6kJ的能量C.方程式中H2(g)计量数改变△H值不变D.同条件下2molH2O(g)完全分解吸收的能量为483.6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据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可知,2mol氢气与1mol氧气燃烧生成2mol水蒸气放热483.6KJ,结合正逆反应焓变数值相等,符合相反解答.【解答】解:A、由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氢气与1mol氧气燃烧生成2mol水蒸气放热483.6KJ,故A错误;B、由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2molH2O(g)释放483.6kJ的能量,故B错误;C、焓变与系数成正比,故C错误;D、正逆反应焓变数值相等,符合相反,所以同条件下2molH2O(g)完全分解吸收的能量为483.6kJ,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3.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2CO(g)+O2(g)=2CO2(g)△H=﹣566kJ/mol现有标准状况下112LCO与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CO2(g)和H2O(l),放出1418.5kJ 的热量,则混合物中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3:1 C.2:3 D.1:4【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先根据方程式求出H2和CO的燃烧热,设H2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CO的物质的量为5mol﹣n,根据放出的热量列方程式解答.【解答】解:设混合气中H2的物质的量为n,则CO的物质的量为5mol﹣n,根据题意,列方程为:kJ/mol×n+kJ/mol×(5mol﹣n)=1418.5kJ解得:n=1.25mol,CO的物质的量为5mol﹣1.25mol=3.75mol,所以混合气体中CO与H2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25 mol:3.75 mol=3:1,故选:B.【点评】以常规方法进行计算求解,思路直接,便于理解,但是由于一般需要列方程,步骤烦琐,计算量较大,因此可以选用十字交叉法,比较方便4.已知: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C2H6的燃烧热△H=﹣1559.8kJ/mol.()A.H2CO3(aq)+2NaOH(aq)=Na2CO3(aq)+2H2O(l)△H=﹣114.6kJ/molB.2C2H6(g)+7O2(g)=4CO2(g)+6H2O(l)△H=﹣3119.6kJ/molC.NaHCO3(aq)+NaOH(aq)=Na2CO3(aq)+H2O(l)△H=﹣57.3kJ/molD.C2H6(g)+7/2O2(g)=2CO2(g)+3H2O(g)△H=﹣1559.8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A、碳酸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B、C2H6的燃烧热△H=﹣1559.8kJ/mol,2molC2H6恰好完全反应放热3119.6kJ;C、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吸热;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碳酸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反应生成2mol水过程中放热小于114.6kJ,焓变为负值,所以热化学方程式H2CO3(aq)+2NaOH(aq)=Na2CO3(aq)+2H2O(l)△H>﹣114.6kJ/mol,故A错误;B、C2H6的燃烧热△H=﹣1559.8kJ/mol,2molC2H6恰好完全反应放热3119.6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l)△H=﹣3119.6kJ/mol,故B正确;C、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吸热,故C错误;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C2H6(g)+O2(g)=2CO2(g)+3H2O(l)△H=﹣1559.8kJ/mol,水应为液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5.已知:CO(g)、H2(g)、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285.8kJ/mol、﹣726.5kJ/mol,则反应CO(g)+2H2(g)=CH3OH(l)的△H为()A.﹣128.1kJ/mol B.﹣1295.3kJ/molC.﹣157.7kJ/mol D.+157.7kJ/mol【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先根据燃烧热分别写出CO、H2、CH3OH热化学方程式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O(g)+O2(g)═CO2(g)△H=﹣283kJ•mol﹣1 ①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285.8×2 kJ•mol﹣1 ②CH3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g)═CO2(g)+2H2O(l)△H=﹣726.5kJ•mol﹣1③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③)计算.【解答】解: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O(g)+O2(g)═CO2(g)△H=﹣283kJ•mol﹣1 ①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285.8×2 kJ•mol﹣1 ②CH3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g)═CO2(g)+2H2O(l)△H=﹣726.5kJ•mol﹣1③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③)可得:CO(g)+2H2(g)═CH3OH(l)△H=﹣128.1KJ•mol﹣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盖斯定律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盖斯定律解题.6.下列关于反应N2+3H2═2NH3的反应速率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每消耗1molN2的同时消耗2molNH3B.相同时间内消耗28gN2与消耗6gH2的反应速率相同C.当v(N2)=3v(H2)时表示反应已达平衡D.2min内H2减少3mol,则v(N2)=0.5mol/(L•mi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每消耗1molN2的同时消耗2molNH3;B.28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6g氢气的物质的量是3mol,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算量之比;C.同一物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根据v=计算判断.【解答】解: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每消耗1molN2的同时消耗2molNH3,如果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时,每消耗1molN2的不同时消耗2molNH3,故A错误B.28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6g氢气的物质的量是3mol,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算量之比,所以相同时间内消耗28gN2与消耗6gH2的反应速率相同,故B正确;C.同一物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物质反应速率方向未知,无法判断,故C错误D.根据v=知,容器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其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利用反应速率判断平衡状态时必须要结合反应方向判断,易错选项是CD.7.对于平衡CO2(g)═CO2(aq)△H<0,为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压强 B.升高温度 C.不断搅拌 D.升温减压【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温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据此解答.【解答】解:A、增加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增大,故A正确;B、升温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B错误;C、不断搅拌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C错误;D、升温减压则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下列关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一定温度与体积条件下达到平衡的判断正确的是()A.每断裂1mol H﹣H键的同时断裂1mol I﹣I键B.每断裂1mol I﹣I键的同时生成2mol H﹣I键C.每消耗1molH2的同时消耗2molHID.压强不发生改变【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只要反应发生就符合每断裂1mol H﹣H键的同时断裂1mol I﹣I键,故A错误;B、每断裂1mol I﹣I键的同时生成2mol H﹣I键,都反映的是正反应方向,故B错误;C、每消耗1molH2等效于生成2molHI,同时消耗2molHI,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D、气体两边的计量数相等,压强始终不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9.在相同的温度与体积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CO2H2CO H2O甲amol amol 0mol 0mol乙2amol 2amol 0mol 0mol丙2amol 2amol amol amol丁amol 0mol 2amol 2amol上述四种情况,起始的时候正反应速率v(H2)正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丙>丁>乙>甲B.丙>乙=丁>甲C.丙>乙>甲>丁D.乙=丙>甲>丁【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起始的时候正反应速率v(H2)正大小与氢气的起始物质的量有关,氢气的物质的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大,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起始的时候正反应速率v(H2)正大小与氢气的起始物质的量有关,氢气的物质的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速率乙=丙>甲>丁,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难度不大.10.对于可逆反应mA+nB═pC+qD从正反应开始反应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如果增大压强,则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物A或B至少有一个是气体B.容器内不可能是单一气体C.m+n可能大于p+qD.若m<p,且D是气体,则B一定是气体【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对于可逆反应mA+nB═pC+qD,如果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如果反应物是非气体,虽平衡移动但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移动的结果,使得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如果都是气体,压强改变,相对分子量不变,所以反应物A或B至少有一个是气体,故A正确;B、如果器内是单一气体,相对分子量是一个定值,故B正确;C、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平衡逆向移动,则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m+n可能大于p+q,故C正确;D、若m<p,且D是气体,与A和C的状态有关,B可能是气体也可能不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要清楚平衡对外界影响导致平衡的移动,引起相对分子量的变化,然后得出气体的状态和计量数的大小,比较容易.11.一定量的Fe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K2SO4溶液B.加入CH3COONa固体C.加一定量水D.加入KNO3溶液【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硫酸过量,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不改变铁的量,可满足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加入K2SO4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A正确;B.加入CH3COONa固体,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B正确;C.加一定量水,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C正确;D.加入KNO3溶液,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生成NO气体,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强酸转化为弱酸时氢离子的浓度变小而总物质的量不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物质之间的反应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2.可逆反应2SO2(g)+O2═2SO3(g)△H<0,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下列条件,SO2转化率减小的是()A.降低温度 B.保持压强充入N2C.保持体积不变,增加O2 D.增大压强【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B.保持压强充入N2,相对于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保持体积不变,增加O2,平衡正向移动;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解答】解:A.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SO2转化率增大,故A错误;B.保持压强充入N2,相对于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B正确;C.保持体积不变,增加O2,平衡正向移动,则SO2转化率增大,故C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SO2转化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把握温度、压强导致的平衡移动为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3.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s)与H2O(g)发生可逆反应C(s)+H2O (g)═CO(g)+H2(g),反应达到平衡后C(s)与H2O(g)转化率为2:1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加入的C(s)与H2O(g)物质的量为2:1B.若增大压强,H2O(g)转化率不变化C.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平均式量可能为16D.开始反应后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一直减小【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反应中碳单质是固体,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B、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的系数和减小的方向进行;C、混合气体平均式量等于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D、开始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增加,物质的量增加,质量增加的程度更大.【解答】解:A、反应中碳单质是固体,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反应达到平衡后C(s)与H2O(g)转化率为2:1关系,开始加入的C(s)与H2O(g)物质的量不一定是2:1,故A错误;B、若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的系数和减小的方向进行,H2O(g)转化率会减小,故B 错误;C、混合气体平均式量等于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达到平衡后,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介于2﹣28之间,故C正确;D、开始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增加,物质的量增加,质量增加的程度更大,所以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会增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以及有关量的变化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中等.14.已知25℃下,醋酸稀溶液中存在CH3COOH═H++CH3COO﹣,K a=1.75×10﹣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冰醋酸K a变小B.升高温度K a变大C.通入HCl气体醋酸电离程度变小D.加入少量NaOH固体,K a不变【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冰醋酸K a只与温度有关;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醋酸电离电离产生氢离子,通入HCl气体,溶液的酸性增强,据此判断;D、冰醋酸K a只与温度有关,据此判断;【解答】解:A、冰醋酸K a只与温度有关,故A错误;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K a变大,故B正确;C、醋酸电离电离产生氢离子,通入HCl气体,溶液的酸性增强,平衡逆向移动,醋酸电离程度变小,故C正确;D、冰醋酸K a只与温度有关,加入少量NaOH固体,K a不变,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注意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温度和浓度,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只与温度有关,题目难度不大.15.关于0.5mol/L CH3COOH与0.5mol/L 盐酸的比较,正确的是()A.氢离子浓度相同B.导电能力相同C.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D.加水稀释一倍后酸的浓度不再相同【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中和碱时与总物质的量有关,与强弱无关,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变大,但酸的总浓度还是相同,据此答题.【解答】解: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A.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故A错误;B.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盐酸中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所以盐酸的导电能力强,故B错误;C.中和碱时与总物质的量有关,与强弱无关,所以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故C正确;D.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变大,但酸的总浓度还是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及溶液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6.已知25℃下碳酸的电离常数K1=4.4×10﹣7,K2=4.7×10﹣11.下列有关碳酸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c(H+)═c(OH﹣)+c(HCO)+2c(CO)B.c(H+)>c(HCO)>c(H2CO3)C.c(H2CO3)═2c(H+)+c(CO)D.c(H+)═c(OH﹣)+c(HCO)+c(CO)【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分析;B.碳酸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而且电离程度较小,以第一步电离为主;C.碳酸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D.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分析.【解答】解:A.碳酸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H+、OH﹣、HCO3﹣、CO32﹣,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则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H+)═c(OH﹣)+c(HCO)+2c(CO),故A正确;B.碳酸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而且电离程度较小,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所以溶液中碳酸分子的浓度最大,则c(H2CO3)>c(H+)>c(HCO),故B错误;C.碳酸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主要以碳酸分子的形式存在,所以c(H2CO3)≠2c(H+)+c(CO),故C错误;D.碳酸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H+、OH﹣、HCO3﹣、CO32﹣,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则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H+)═c(OH﹣)+c(HCO)+2c(CO),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明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4分)(2015秋•宣城校级期中)如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物质Cl2Br2I2HCl HBr HI H2能量(kJ)243 193 151 431 366 298 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下列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CA.HCl B.HBr C.HI(2)H2和Cl2反应生成HCl过程中的热效应可用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H1= +243 kJ•mol﹣1,△H2= +436 kJ•mol﹣1,△H3= ﹣431 kJ•mol﹣1.②据实验测定,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生成HCl,引发该反应的步骤是上图①~③中分子转化为原子的一步,你认为是第①(填序号)步,请说明原因:Cl﹣Cl键的键能比H﹣H键的键能小,更易断裂,从而引发反应.③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H=﹣183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5分)1. (2分)(2016高二下·淮南期中) 已知卤代烃可以跟金属钠反应生成碳链较长的烃,如:CH3Cl+2Na+CH3Cl→CH3﹣CH3+2NaCl,现有CH3CH2Br和CH3﹣CHBr﹣CH3的混合物与金属钠反应后,不可能得到的烃是()A . 2﹣甲基丁烷B . 2﹣甲基戊烷C . 2,3﹣二甲基丁烷D . 丁烷2. (2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末)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 CH4+Cl2 CH3Cl+HClB . +Br2 +HBrC .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D . CH2═CH2+HBr→CH3CH2Br3. (2分)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 . 氢化物沸点:HI>HBr>HCl>HFB . 离子半径:K+>Cl->S2-C . 分子稳定性:HF>HCl>HBr>HID . 单质熔点:Li<Na<K<R4. (2分) (2018高一上·东城期末) 用化学方法区别NaCl、MgCl2、AlCl3、CuCl2、FeCl3和NH4Cl六种溶液(必要时可加热),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是()A . KSCN溶液B . AgNO3溶液C . BaCl2溶液D . NaOH溶液5.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为B . 只用一种试剂可鉴别苯、苯酚、己烯C . 用质谱法可鉴别1-丙醇和2-丙醇D . 系统命名为2-乙基丙烷6. (2分) (2018高二下·商丘期末) 下列有机反应的类型归属正确的是()①乙酸、乙醇制乙酸乙酯②由苯制环己烷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④由乙烯制备聚乙烯⑤由苯制硝基苯⑥由乙烯制备溴乙烷A . ②③⑥属于加成反应B . ②④属于聚合反应C . ①⑤属于取代反应D . ③④⑤属于氧化反应7. (2分) (2018高二下·凌源期中) 某有机物A遇FeCl3溶液显紫色,1molA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经测定,A的分子式为C8H8O3并且含有二取代苯结构,则A的结构式的数目为()A . 2B . 3C . 4D . 58. (2分) (2019高二下·扬州期末) 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B . CH2=CH2 + HCl CH3CH2ClC . 2CH3CHO + O2 2CH3COOHD . CH3CH2OH CH2=CH2↑ + H2O9. (2分) (2017高二下·怀仁期末) 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已知0.1 mol/L的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NH4++OH- ,要使溶液中c(OH-)/c(NH3·H2O)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 加少量盐酸溶液B . 加入少量NH4Cl晶体C . 加少量NH3D . 加水2. (2分)已知H2和O2反应放热,且断开1molH﹣H、1molO=O、1mol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kJ.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 Q1>Q3B . Q2>Q3C . 2Q1+Q2<2Q3D . 2Q1+Q2<4Q3E . Q1+Q2>Q3F . Q1+Q2<Q33. (2分) (2016高二上·大庆开学考) 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 . 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dC . 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 N2O4D . 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4. (2分)在1L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 2NH3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 c(N2):c(H2):c(NH3)=1:3:2B . 一个N≡N 断裂的同时,有3个H﹣H生成C . 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 . v正(N2)═2 v逆(NH3)5. (2分) (2015高三上·博兴开学考)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常温下,MgO(s)+C(s)=Mg(s)+CO(g)不能自发进行,则其△H>0B . 在NaCl和K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一定先产生淡黄色沉淀C . 加热0.1 mol•L﹣1Al2(SO4)3溶液,Al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D . 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6. (2分) (2017高一上·湖南期中)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子可能为()所含离子NO3﹣SO42﹣H+M浓度/(mol•L﹣1)2121A . Mg2+B . Ba2+C . F﹣D . Fe2+7. (2分)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NH4+)>c(H+)>c(OH-)B . 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 . 用pH=3和pH=2的醋酸溶液中和含等量NaOH的溶液所消耗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 ,则Va >10VbD . Na2BeO2溶液的pH>7,BeCl2溶液的pH<7,分别将它们蒸干并灼烧后,都可能生成BeO二、解答题 (共4题;共20分)8. (7分) (2018高一下·永春期末) 天然气既是高效洁净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 (2020高一下·余姚期中) 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使用的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化石燃料蕴藏的能量来自远古时期生物体所吸收利用的太阳能B . 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 .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等为人类所用D . 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2. (2分)下面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A . 液面在“0”刻度时,50mL碱式滴定管和25mL碱式滴定管所盛液体的体积B . 相同温度下,0.2mol/L醋酸溶液与0.1mol/L醋酸溶液中的c(H+)C . 常温下,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pH=7时,c(NH4+)与c(SO42-)D . 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中,消耗的Cu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3. (2分)(2018·中山模拟) 室温下,将0.1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0.10mol·L-1氨水中,溶液中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OH=-lg 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N点所在曲线为pH变化曲线B . M、N两点的溶液中NH4+的物质的量:M>NC . Q点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氨水的体积D . 随着盐酸滴入,溶液导电性持续增强4. (2分) (2019高一上·黄陵期中)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B .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C .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D .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5. (2分)(2019·金山模拟) 关于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 通入过量氧气B . 选择V2O5做催化剂C . 选择常压条件D . 升温至450℃左右6. (2分) (2019高二上·武邑月考) 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它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101kPa时,S(s)+O2(g)═SO2(g)△H=﹣297.23kJ•mol﹣1.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1B.S升华是吸热过程C.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D.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4.在一定条件下,将8mol A和25.7mol B两种气体通入体积为W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气)+n B(气)=2C (气).经t秒钟,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7.5mol,23.7mol,1mol.则m与n值应是()A.m=2,n=1 B.m=1,n=3 C.m=1,n=4 D.m=3,n=15.对于A(g)+3B(g)⇌2C(g)+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D)=0.01 mol/(L•s)B.v(C)=0.8 mol/(L•min)C.v(B)=0.02 mol/(L•s)D.v(A)=0.5 mol/(L•min)6.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2g C和32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B.12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 CO所具有的能量C.56g CO和32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7.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CaCO3(s)B.Na2SO4溶液C.KNO3溶液 D.CuSO4(s)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③H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9.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X,在一定温度下4X(g)⇌3Y(g)+Z(g),达到平衡时,有30%的X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A.3.4 mol B.4 mol C.2.8 mol D.1.2 mol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是△H=2×(﹣57.3)kJ/molB.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 kJ/mol 11.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已知: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C(s)+O2(g)=CO2(g)△H=﹣393.5kJ•mol﹣1则2Fe(s)+O2(g)=Fe2O3(s)的△H是()A.﹣824.4kJ•mol﹣B.﹣627.6kJ•mol﹣1C.﹣744.7kJ•mol﹣1D.﹣169.4kJ•mol﹣113.化学家认为石油、煤作为能源使用时,燃烧了“未来的原始材料”.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大力提倡开发化石燃料作为能源B.研发新型催化剂,提高石油和煤中各组分的燃烧热C.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影响可持续发展D.人类应尽可能开发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14.在密闭系统中有反应C(s)+CO2(g)⇌2CO(g),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是()①通过减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将炭粉碎④通入CO2⑤增加炭的量⑥恒容条件下通入N2.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5.在N2+3H2═2NH3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时间内,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所经过的时间是()A.0.44s B.1s C.7.33s D.2s1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17.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H=﹣Q1 kJ/mol2H2S(g)+O2(g)=2S(s)+2H2O(l)△H=﹣Q2 kJ/mol2H2S(g)+O2(g)=2S(s)+2H2O(g)△H=﹣Q3 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Q1>Q2>Q3B.Q1>Q3>Q2C.Q3>Q2>Q1D.Q2>Q1>Q318.已知反应4NH3+5O2⇌4NO+6H2O,若在反应开始后5s~10s之间的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关系是()A. v(NH3)=v(O2)B. v(O2)=v(H2O)C. v(NH3)=v(H2O)D. v (O2)=v(NO)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46分.)1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2H2(g)+O2(g)=2H2O(l)△H=﹣570kJ/mol②2H2O(g)=2H2(g)+O2(g)△H=+483.6kJ/mol③2C(s)+O2(g)=2CO(g)△H=﹣220.8kJ/mol④C(s)+O2(g)=CO2(g)△H=﹣393.5kJ/mol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填写序号)(2)H2的燃烧热为.(3)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5)H2O(l)=H2O(g)△H= .20.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mol•L ﹣1盐酸、0.55mol•L ﹣1NaOH 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已知:Q=cm (t 2﹣t 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 为4.18J•℃﹣1•g ﹣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 ﹣3. ①计算完成上表△H= (保留2位小数).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 溶液与HCl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用KOH 代替NaOH ,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 做实验,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21.加入0.1mol 的MnO 2粉末于50mL 过氧化氢的溶液中(密度为 1.1g•mL ﹣1),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 (1)A 、B 、C 、D 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2)该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3)过氧化氢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反应进行到2分钟时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2.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和3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这种影响因素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2)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则反应速率越快(填怎样影响).(3)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它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反应中一定有物质变化、能量变化;B.反应条件与反应中能量变化无关;C.吸热时焓变为正;D.△H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解答】解:A.反应中一定有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则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能量变化,故A错误;B.反应条件与反应中能量变化无关,则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它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故C错误;D.△H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为正比关系,故D错误;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考点】C3: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增大浓度、压强,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故B错误;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D.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D错误.故选C.3.101kPa时,S(s)+O2(g)═SO2(g)△H=﹣297.23kJ•mol﹣1.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1B.S升华是吸热过程C.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D.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由S(s)+O2(g)═SO2(g)△H=﹣297.23kJ/mol,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S(s)=S(g)为吸热过程,由盖斯定律可知,S(g)+O2(g)═SO2(g)△H<﹣297.23kJ/mol,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硫为稳定氧化物,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故A正确;B.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具有的能量大于固态,S升华是从固态转化为气态,所以S 升华是吸热过程,故B正确;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故C正确;D.由盖斯定律可知,S(g)+O2(g)═SO2(g)△H<﹣297.23kJ/mol,则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故D错误.故选D.4.在一定条件下,将8mol A和25.7mol B两种气体通入体积为W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气)+n B(气)=2C (气).经t秒钟,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7.5mol,23.7mol,1mol.则m与n值应是()A.m=2,n=1 B.m=1,n=3 C.m=1,n=4 D.m=3,n=1【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计算A、B、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根据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m、n的值.【解答】解:经t秒钟,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7.5mol,23.7mol,1mol,则:△n(A)=8mol﹣7.5mol=0.5mol,△n(B)=25.7mol﹣23.7mol=2mol,△n(C)=1mol,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m:n:2=△n(A):△n(B):△n(C)=0.5mol:2mol:1mol=1:4:2,解得m=1,n=4,故选C.5.对于A(g)+3B(g)⇌2C(g)+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D)=0.01 mol/(L•s)B.v(C)=0.8 mol/(L•min)C.v(B)=0.02 mol/(L•s)D.v(A)=0.5 mol/(L•min)【考点】CQ: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A. =0.6;B. =0.4;C. =0.4;D. =0.5,显然A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A.6.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2g C和32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B.12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 CO所具有的能量C.56g CO和32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根据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等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时的热量,据此来解答.【解答】解:A、因2C+O2=2CO,2CO+O2═2CO2都是放热反应,所以C+O2=CO2也是放热反应,所以12gC和32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故A正确;B、因2C+O2=2CO是放热反应,所以12gC和16g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故B错误;C、因2CO+O2═2CO2是放热反应,所以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正确;D、因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所以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故选B.7.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CaCO3(s)B.Na2SO4溶液C.KNO3溶液 D.CuSO4(s)【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因Fe过量,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可满足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因盐酸与NCaCO3固体反应,会导致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故A错误;B.加入Na2SO4溶液,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故B正确;C.加入KNO3溶液,生成NO气体而不生成氢气,故C错误;D.加入硫酸铜,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B.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③H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考点】BR: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①②③为放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④中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①都为放热反应,△H<0,前者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则△H1<△H2,故①错误;②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S(s)→S(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3>△H4,故②正确;③都为放热反应,△H<0,消耗的氢气越多,则放出的热量越多,则△H5>△H6,故③正确;④前者为吸热反应,△H7>0,后者为放热反应,△H8<0,则△H7>△H8,故④正确.故选C.9.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X,在一定温度下4X(g)⇌3Y(g)+Z(g),达到平衡时,有30%的X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A.3.4 mol B.4 mol C.2.8 mol D.1.2 mol【考点】5A: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观察反应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为4mol,故选B.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是△H=2×(﹣57.3)kJ/molB.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 kJ/mol 【考点】BE: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生成1mol时放出为57.3 kJ,且生成硫酸钙放热;B.燃烧热中水为液体;C.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D.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互为逆反应时,焓变的数值相同、符号相反.【解答】解: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可知生成1mol时放出为57.3 kJ,且生成硫酸钙放热,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反应热是△H<2×(﹣57.3)kJ/mol,中和热均为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B.燃烧热中水为液体,则1mo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故B错误;C.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如C与氧气加热放出热量,故C错误;D.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互为逆反应时,焓变的数值相同、符号相反,由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可知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 kJ/mol,故D 正确;故选D.11.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则生成C为0.6mol/L×2L=1.2mol,则2A(g)+B(g)⇌2C(g)开始 4 2 0转化 1.2 0.6 1.2平衡 2.8 1.4 1.2结合v=、c=、转化率=×100%来解答.【解答】解: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则生成C为0.6mol/L×2L=1.2mol,则2A(g)+B(g)⇌2C(g)开始 4 2 0转化 1.2 0.6 1.2平衡 2.8 1.4 1.2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mol•L﹣1•s﹣1,故正确;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15mol•L﹣1•s﹣1,故错误;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100%=30%,故正确;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故正确;故选D.12.已知: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C(s)+O2(g)=CO2(g)△H=﹣393.5kJ•mol﹣1则2Fe(s)+O2(g)=Fe2O3(s)的△H是()A.﹣824.4kJ•mol﹣B.﹣627.6kJ•mol﹣1C.﹣744.7kJ•mol﹣1D.﹣169.4kJ•mol﹣1【考点】BF: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乘以相应的数值进行加减,来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数值进行加减,据此判断.【解答】解:已知:(1)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2)C(s)+O2(g)=CO2(g)△H=﹣393.5kJ•mol﹣1由盖斯定律(2)×﹣(1),得:2Fe(s)+O2(g)=Fe2O3(s)△H=(﹣393.5kJ•mol﹣1)×﹣234.1kJ•mol﹣1即2Fe(s)+O2(g)=Fe2O3(s)△H=﹣824.35kJ•mol﹣1.故选:A.13.化学家认为石油、煤作为能源使用时,燃烧了“未来的原始材料”.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大力提倡开发化石燃料作为能源B.研发新型催化剂,提高石油和煤中各组分的燃烧热C.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影响可持续发展D.人类应尽可能开发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考点】B7: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A.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造成温室效应;B.根据催化剂的作用结合燃烧热进行解答;C.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大量使用,影响可持续发展;D.化石燃料不可再生,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解答】解:A.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所以开发新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故A错误;B.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燃烧热是指 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研发新型催化剂,只能提高石油和煤中各组分的燃烧速率,但不可提高燃烧热,故B错误;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蕴藏量是有限的,大量使用,影响可持续发展,故C 错误;D.化石燃料不可再生,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应尽可能开发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故D正确.故选D.14.在密闭系统中有反应C(s)+CO2(g)⇌2CO(g),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是()①通过减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将炭粉碎④通入CO2⑤增加炭的量⑥恒容条件下通入N2.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加快反应速率,可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思考,可通过升高温度、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增大压强、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以及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解答】解:①反应有气体参加,增大压强,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①正确;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②正确;③将C粉碎,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③正确;④通CO2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④正确;⑤加入足量木炭粉,固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⑤错误.⑥恒容条件下通入N2,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⑥错误.故选C.15.在N2+3H2═2NH3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时间内,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所经过的时间是()A.0.44s B.1s C.7.33s D.2s【考点】C2: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先依据氢气的反应速率,结合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出v(NH3),再根据t=计算时间.【解答】解:H2表示的平均速率v(H2)=0.45mol/(L∙s),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v(H2)=×0.45mol/(L∙s)=0.3mol/(L∙s),氨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即△c(NH3)=0.6mol/L,所以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2s,故选D.1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考点】CK: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根据图象的曲线变化判断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错误;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B错误;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故C正确;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3min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故选C.17.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H=﹣Q1 kJ/mol2H2S(g)+O2(g)=2S(s)+2H2O(l)△H=﹣Q2 kJ/mol2H2S(g)+O2(g)=2S(s)+2H2O(g)△H=﹣Q3 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Q1>Q2>Q3B.Q1>Q3>Q2C.Q3>Q2>Q1D.Q2>Q1>Q3【考点】BR: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三个反应都为放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已知①2H2S(g)+3O2(g)=2SO2(g)+2H2O(l)△H=﹣Q1 kJ/mol,②2H2S(g)+O2(g)=2S (s)+2H2O(l)△H=﹣Q2 kJ/mol,③2H2S(g)+O2(g)=2S (s)+2H2O(g)△H=﹣Q3kJ/mol,①与②相比较,由于S→SO2放热,则Q1>Q2,②与③相比较,由于H2O(l)→H2O(g)吸热,则Q2>Q3,则Q1>Q2>Q3,故选A.18.已知反应4NH3+5O2⇌4NO+6H2O,若在反应开始后5s~10s之间的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关系是()A. v(NH3)=v(O2)B. v(O2)=v(H2O)C. v(NH3)=v(H2O)D. v (O2)=v(NO)【考点】CQ: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解:对于反应4NH3+5O2═4NO+6H2O,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NH3):υ(O2)=4:5,即υ(O2)=υ(NH3),故A错误;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O2):υ(H2O)=5:6,即υ(H2O)=υ(O2),故B错误;C、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NH3):υ(H2O)=4:6,即υ(H2O)=υ(NH3),故C错误;D、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O2):υ(NO)=5:4,即υ(NO)=υ(O2),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46分.)1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2H2(g)+O2(g)=2H2O(l)△H=﹣570kJ/mol②2H2O(g)=2H2(g)+O2(g)△H=+483.6kJ/mol③2C(s)+O2(g)=2CO(g)△H=﹣220.8kJ/mol④C(s)+O2(g)=CO2(g)△H=﹣393.5kJ/mol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③④.(填写序号)(2)H2的燃烧热为285kJ/mol(或△H=﹣285kJ/mol).(3)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5kJ .(4)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3.1kJ/mol .(5)H2O(l)=H2O(g)△H= +43.2kJ/mol .【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1)放热反应的△H<0;(2)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3)10g H2为5mol,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4)利用盖斯定律,将④﹣③可得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5)利用盖斯定理,将(①+②)×(﹣1)可得H2O(l)=H2O(g)△H.【解答】解:(1)放热反应的△H<0,则①③④属于放热反应,故答案为:①③④;(2)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由①可知燃烧热为285kJ/mol (或△H=﹣285kJ/mol),故答案为:285kJ/mol (或△H=﹣285kJ/mol);(3)10g H2为5mol,由燃烧热为285kJ/mol 可知放出的热量为5mol×285kJ/mol=1425 kJ,故答案为:1425 kJ;(4)利用盖斯定律,将④﹣③可得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3.1kJ/mol,故答案为:CO(g)+O2(g)=CO2(g)△H=﹣283.1kJ/mol;(5)利用盖斯定理,将(①+②)×(﹣1)可得H2O(l)=H2O(g)△H=+43.2 kJ/mol,故答案为:+43.2 kJ/mol.20.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mol•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量筒、温度计.(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填“能”或“否”),其原因是金属易导热,热量散失导致误差大.(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已知: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J•℃﹣1•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3.①计算完成上表△H= ﹣56.85 (保留2位小数).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Cl(aq)+NaOH(aq)=NaCl(aq)+H2O(l)△H=﹣56.8kJ•mol﹣1.(4)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无(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 做实验,对测定结果有填“有”或“无”)影响.【考点】R4:中和热的测定.【分析】(1)根据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步骤选用需要的仪器,然后判断还缺少的仪器;(2)金属导热快,热量损失多;(3)①先求出2次反应的温度差的平均值,根据公式Q=cm△T来求出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最后根据中和热的概念求出中和热;②根据中和热的概念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4)根据KOH代替NaOH都是强碱,符合中和热的概念;中和热的概念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吸热.【解答】解:(1)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需要用量筒量取酸溶液、碱溶液的体积,需要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所以还缺少温度计和量筒;故答案为:量筒;温度计;(2)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热量损失大,故答案为:不能;金属易导热,热量散失导致误差大;(3)①第1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3℃,第2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5℃,平均温度差为3.4℃,50 mL0.55 mol•L﹣1NaOH溶液与50 mL0.5 mol•L﹣1HCl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 ×1g/cm3=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3.4℃=1421.2J=1.4212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4212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 =56.85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5kJ/mol;故答案为:﹣56.85;②稀盐酸和NaOH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热56.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NaCl(aq)+H2O(l)△H=﹣56.8kJ•mol﹣1;故答案为:HCl(aq)+NaOH(aq)=NaCl(aq)+H2O(l)△H=﹣56.8kJ•mol﹣1;(4)KOH代替NaOH都是强碱,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所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无影响;醋酸为弱酸,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6.8kJ,但△H偏大;故答案为:无;有.21.加入0.1mol的MnO2粉末于50mL过氧化氢的溶液中(密度为 1.1g•mL﹣1),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D>C>B>A .(2)该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也随着减小.(3)过氧化氢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107mol•L﹣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反应进行到2分钟时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083%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说明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根据图象可知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根据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浓度,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反应物浓度大小决定反应速率大小,随着反应的进行,双氧水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也随着减小,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D>C>B>A,故答案为:D>C>B>A;(2)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不断消耗,浓度逐渐降低,则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答案为: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也随着减小;(3)由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说明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由图象可知,生成氧气的体积为60mL,。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 +HNO3 +H2OB . CH2=CH2+Br2 BrCH2CH2BrC . CH4+Cl2 CH3Cl+HClD . CH3CH2CH2Br+NaOH CH3CH2CH2OH+NaBr2. (2分)有关物质性质及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B . 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C . 牡丹籽油是一种优良的植物油脂,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 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充分燃烧所需氧气的量不相等3. (2分) (2016高二上·湘潭期中)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 .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 .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 .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4. (2分)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A . 乙烷B . 乙烯C . 乙醇D . 乙酸5. (2分) (2017高二上·湘潭期中) 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 . 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 .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 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6. (2分) (2017高二上·湘潭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 . 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 . 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 . 结构片段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苯酚和甲醛7. (2分) (2017高二上·湘潭期中) 我国科研人员以传统中药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I,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化合物I分子式为C19H24O5B . 化合物I 和Ⅱ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C . 化合物Ⅱ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D . 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化合物I可用Br2的CCl4溶液8. (2分) (2017高二上·湘潭期中) 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它的性质不正确的说法是()A . 它有酸性,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 . 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为两种有机物C . 在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最多能和8 mol NaOH反应D .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9. (2分) (2017高二上·湘潭期中) 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①C6H5Cl②(CH3)2CHCH2Cl ③(CH3)3CCH2Cl ④CHCl2﹣CHBr2 ⑤ ⑥CH2Cl2 .A . ①③⑥B . ②③⑤C . 全部D . ②④10. (2分) (2017高二上·湘潭期中) 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 . 不能通过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B .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 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D .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 NaOH反应11. (2分) (2016高二上·湘潭期中)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 . 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 . 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 . 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12. (2分) (2017高二上·湘潭期中) 氯霉素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 . 能发生水解反应C .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 能发生催化氧化13. (2分)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7H6O2 ,将它与NaHCO3溶液混合加热,有酸性气体产生.那么包括A在内,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A . 5B . 4C . 3D . 214. (2分) (2017高二上·湘潭期中) 尿黑酸是由酪氨酸在人体内非正常代谢而产生的一种物质.其转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酪氨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 . 1 mol尿黑酸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C . 对羟基苯丙酮酸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7个D . 1 mol尿黑酸与足量NaHCO3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HCO315. (2分) (2016高二上·湘潭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 . 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 . 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 . 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16. (2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 .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 . 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 .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7分)17. (7分)根据题意解答(1)现有①硫酸②酒精③液氨④纯碱⑤熔融的氢氧化钠⑥水银⑦三氧化硫⑧澄清石灰水等物质中,属于盐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2)有甲、乙、丙三种元素,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1/2,乙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①写出丙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②写出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③画出甲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18. (3分)(2020·邵阳模拟) 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对于反应2C4H10(g) + 13O2(g) = 8CO2(g) + 10H2O(l);△H= -5800kJ/mo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5800kJ/mol,是放热反应;B . 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 . 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D . 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2. (2分)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共价键H-H F-F H-F H-Cl H-IE(kJ·mol−1)436157568432298A .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B . 1mol H2(g)与1mol F2(g)生成2molHF(g)放出25kJ的能量C . 432kJ·mol−1>E(H-Br)>298kJ·mol−1D . 1mol H2(g)分解成2mol H(g) 需吸收436kJ的能量3. (2分) (2018高一下·宝坻月考) 已知反应A(g)+3B(g) 2C(g),在10s内,A的浓度由4mol/L变成了2mol/L,则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A . 0.2mol/(L·s)B . 0.3 mol/(L·s)C . 0.4 mol/(L·s)D . 0.1 mol/(L·s)4. (2分) (2016高二下·成都期末) 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水的离子积KW只与温度有关,但水的电离程度一定会受外加酸、碱、盐的影响B . 若HA的K a=1.7×10﹣5 , BOH的Kb=1.7×10﹣5 ,则HA溶液中的c(H+)与BOH中的c(OH﹣)相等C . 将0.2mol/L 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反应后的混合液中:c(OH﹣)+c(A﹣)=c(H+)+c(HA)D . Mg(OH)2能溶于NH4Cl浓溶液的主要原因是NH4+结合OH﹣使沉淀溶解平衡发生正向移动5. (2分) (2017高二上·浦东期末) 某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际浓度为0.1000mol/L.A同学的实验测定值为0.095mol/L,则他测定的相对误差为()A . 5.26%B . ﹣5.26%C . 5%D . ﹣5%6. (2分)(2017·新课标Ⅰ卷) 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Ka2(H2X)的数量级为10﹣6B . 曲线N表示pH与lg 的变化关系C . NaHX溶液中c(H+)>c(OH﹣)D .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7. (2分)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 ﹣O:360 O=O:498 则反应P4(白磷)+3O2→P4O6 的反应热△H为()A . +1638KJ•mol﹣1B . ﹣1638KJ•mol﹣1C . +126KJ•mol﹣1D . ﹣126KJ•mol﹣18. (2分)25℃、1.01×105Pa,下列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表示乙炔的燃烧热(单位:kj•mol﹣1)()A . 2C2H2(g)+5O2(g)=4CO2(g)+2H2O(g)B . C2H2(g)+O2(g)=2CO2(g)+H2O(1)C . C2H2(g)+O2(g)=2CO2(g)+H2O(g)D . C2H2(g)+O2(g)=2CO(g)+H2O(1)9. (2分) (2018高一下·大连期末) N2+3H2 2NH3 ,是工业上制造氮肥的重要反应。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8分)1. (2分) (2016高二下·吉林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 石油裂化、煤的干馏、铝热反应都属于化学变化C . 蛋白质、纤维素、油脂、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 . 乙烯常用作水果催熟剂,乙酸常用作调味剂,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2. (2分)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气体VA 升,等质量的该有机物如果跟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得到气体VB 升,若同温同压下VA=VB ,下列有机物符合要求的是()A . HO-(CH2)2-COOHB . HO-(CH2)2-CHOC . HOOC-COOHD . CH3COOH3. (2分)聚乳酸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下列有关聚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B . 聚乳酸的单体是C . 聚乳酸是由单体之间通过加聚而合成的D . 聚乳酸是一种酸性高分子材料4. (2分)物质Ⅲ(2,3-二氢苯并呋喃)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合成的部分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物质Ⅲ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有四种不同环境的氢B . 物质Ⅰ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C . 物质Ⅱ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D . 物质Ⅲ与足量H2加成所得产物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5. (2分) (2017高二下·红桥期末) 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奖。

由青蒿素合成衍生药物蒿甲醚的合辱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①、②反应依次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B . 上述三种有机物的含氧官能团完全相同C . 青蒿素因含酯基具有氧化性和杀菌功能D . 蒿甲醚的化学式为C16H24O56. (2分)有机物X的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51,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4%,则能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 15种B . 14种C . 13种D . 12种7. (2分)下表中,所用仪器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选项仪器实验目的A分液漏斗分离互不混溶的液体B普通漏斗分离固体与液体C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D烧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A . AB . BC . CD . D8. (9分)(2018·临沂模拟) 以C2H2为原料合成环丁烯类化合物L的路线如下:(1)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30,则A的名称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等四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27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A.为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加入MnO2D.为提高H2O2的分解率, 向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 kJ·mol-1,则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65kJB.已知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则标况下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241.8 kJ 的热量C.已知2C(s)+2O2(g)=2CO2(g) △H=a kJ·mol-1,2C(s)+O2(g)=2CO(g) △H=b kJ·mol-1,则a>bD.已知P (白磷,s)=P (红磷,s) △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3.已知C(s)+H2O(g)CO(g)+H2(g)ΔH=akJ·mol-12C(s)+O2(g)2CO(g)ΔH=-220 kJ·mol-1H—H、O 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 kJ·mol-1,则a为()A.+130 B.-118 C.+350 D.-332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L 1mol/LHF溶液中含HF分子数目为N AB.2CO2(g)+6H2(g)CH3CH2OH(g)+3H2O(g) △H=-a kJ·mol-1,将2mol CO2和6mol H2在一密闭容器中按照上述反应充分反应放出a kJ的热量C .78gNa 2O 2固体中含阴离子数目为N AD .25g 质量分数68%的H 2O 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 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只可以转化为热能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已知2H 2(g)+O 2(g)=2H 2O(l) △H <0,当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D .合成氨反应N2+3H 2 2NH 3,当N 2、H 2、NH 3浓度相等时该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6.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制备Fe (OH )2:用图1所示装置,向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振荡B .测定H 2的生成速率: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一定体积的H 2,记录时间C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把盐酸分多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D .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需要用待测液润洗7.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可以充分说明可逆反应A(g)+3B(g)3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反应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 .反应器内A 、B 、C 、D 物质的量比为1:3:3:1C .生成A 的速率和生成的D 的速率相等D .生成 1mol A 同时有3 mol C 被消耗8. T ℃时,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2W c Z c Y c X c K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W(g)体积分数增加,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 .减小X 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 减小C.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D.该反应可表示为X(g) + 2Y(g)2Z(g) + 2W(g)(g) 2NO2(g) △H>0达平衡时NO 的转化率与9.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NO(g)+ O温度的关系,图上标有A、B、C、D、E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且反应正向移动B.C点NO转化率最低,且化学反应速率最小C.B、D两点均处于相应温度下的化学平衡状态,且αB(NO)<αD(NO)D.E点反应未达平衡,反应正向移动,容器内压强增大10.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mol/L。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该溶液中的c(H+)可能等于10-5C.该溶液的pH可能为4,可能为10D.该溶液有可能呈中性11.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可能为:Na+、H+、Cl-、NO3-B.将25℃时的KCl溶液加热到t℃,则该溶液中的c(OH-)由a点变化到b点C.t℃<25℃D.ac线上的任意一点溶液均有c(H+)=c(OH-)12.25℃时,若10 mL pH=a的盐酸与100 mL pH=b的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a+b的值为()A.14 B.15 C.13 D.无法确定13.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14.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HNO3与pH=11的KOH溶液B.pH=3的HNO3与pH=11的氨水C.pH=3的H2SO4与pH=11的NaOH溶液D.pH=3的CH3COOH与pH=11的Ba(OH)2溶液15.下图是向100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图像。

根据图像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B.可以选择红色石蕊作为指示剂C.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D.pH为7时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16.如图所示,可逆反应:2A(g)+B(g) 2C(g) △H<0的图像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12分).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xH2O表示,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水溶液。

将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到KMnO4不再褪色为止。

试回答:(1)实验中不考虑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外,不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填名称)_ 。

A.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B.滴定管C.100mL容量瓶D.烧杯e.漏斗f.锥形瓶g.玻璃棒h.烧瓶(2)实验中,标准液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式滴定管中。

(3)若在滴定前没有用amol·L-1的KMnO4溶液对滴定管进行润洗,则所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4)在滴定过程中若用amol·L-1的KMnO4溶液V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由此可计算x的值是____________。

(5)写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溶液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下图1是1mol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

(2)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1用一定物质的量的N2和H2合成NH3,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NH3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容器,都达到平衡状态时,NH3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____ 容器(填甲、乙、丙)。

下图3是实验室在三个不同条件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浓度均为c(N2)=0.10 mol/L,c(H2) = 0.26 mol/L进行反应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①、②、③曲线所示。

Ⅰ该反应实验②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Ⅱ据图3所示,②装置中有一个条件与①不同,请指出②相对①改变的条件。

Ⅲ计算实验③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方程式可表示为:Cu+HNO3一Cu(NO3)2+NO +NO2 +H2O(方程式未配平)。

3.2 g 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得到标准状况下NO体积为_______ L。

19(9分).两种金属元素M和N,其中M单质是人类使用最广泛和最多的金属,N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具有两性,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M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M2O3(s)+3CO(g)2M(s)+3CO2(g)①元素M名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该温度下,在2L盛有M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了单质M11.2g,则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①,②。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N单质粉末状固体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反应。

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该反应最接近的是。

(4)写出N的氢氧化物在水中发生碱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欲使上述平衡体系中N简单阳离子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

20(9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1)在密闭容器中,使2 mol N2和6 mol 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

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 该反应(填“逆向移动”正向移动”或“不移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