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计划
四下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点;(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故事、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1)春节(2)元宵节(3)清明节(4)端午节(5)中秋节(6)重阳节2. 第二单元:传统习俗(1)饮食文化(2)服饰文化(3)建筑文化(4)民间艺术3. 第三单元:传统文学(1)诗词鉴赏(2)散文阅读(3)神话传说(4)民间故事4. 第四单元:历史人物(1)古代名人(2)近现代名人(3)历史典故5. 第五单元:传统美德(1)孝道文化(2)友情文化(3)礼仪文化(4)廉洁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传统文化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传统文化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 对比教学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2周)周次内容课时第1周春节2课时第2周元宵节2课时2. 第二单元:传统习俗(3周)周次内容课时第3周饮食文化2课时第4周服饰文化2课时第5周建筑文化2课时3. 第三单元:传统文学(4周)周次内容课时第6周诗词鉴赏2课时第7周散文阅读2课时第8周神话传说2课时第9周民间故事2课时4. 第四单元:历史人物(3周)周次内容课时第10周古代名人2课时第11周近现代名人2课时第12周历史典故2课时5. 第五单元:传统美德(2周)周次内容课时第13周孝道文化2课时第14周友情文化2课时第15周礼仪文化2课时第16周廉洁文化2课时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传统文化书籍、文章、视频等;3. 教具:图片、卡片、多媒体设备等;4. 网络资源:相关传统文化网站、论坛、博客等。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4篇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4篇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任教四年级两个班的传统文化,学生们比较喜欢这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
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诵读.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古城建筑、、文学巨匠(一)、文学巨匠(二)、诗词诵读(二)、文学巨匠(三)、传统工艺、陶瓷艺术共十个单元,34个课时。
(三)教材编排原则: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 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四、教学重点: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3.欣赏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4.领略几千年的民族艺术五、教学难点: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工作目标1.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精选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但不限于古诗词、成语故事、历史人物、传统节日等,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每学期至少组织8次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每次活动后需提交详细的活动报告和学生的反馈。
2.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比如,在课堂上讲解《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启蒙读物,让学生在课外练习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以此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尝试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新。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诗词创作、编排传统舞蹈、设计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工作任务1.编写和审核教学材料需要编写适合四年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材料,包括课件、阅读材料、活动方案等。
每单元需要提供至少2篇阅读材料,每篇材料需要经过团队的审核和讨论。
此外,需要定期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以保证其与现代教育的需求相符合。
2.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负责在课堂上实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包括讲解、互动、活动等。
每次课堂结束后,需要提交教学反思,以评估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策划和组织课外活动负责策划和组织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文化体验日等。
每次活动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预算,活动结束后需要提交活动报告和学生的反馈。
同时,也需要积极与其他学科和团队合作,以提供跨学科的教学体验。
内容为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的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任务措施1.开展教师培训和研讨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
比如,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培训和研讨,让教师们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教学方法。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诗词、歌曲、故事、礼仪等。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况,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2)中国古代诗词赏析,选取一些经典的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
(3)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选择一些古代音乐,让学生感受传统音乐的美妙。
(4)中国传统故事的讲述,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故事的道德教育意义。
(5)中国传统礼仪的学习,教授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如拜年、祭拜等。
2.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的知识。
(2)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故事法:通过讲述传统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4)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传统文化的图片和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2.掌握基本知识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况和基本知识,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欣赏传统诗词和音乐选取一些经典的传统诗词和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妙。
4.学习传统故事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故事,通过讲述的方式将故事情节和道德教育意义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从中学习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5.学习传统礼仪通过教授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知识,如拜年、祭拜等,让学生了解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文明礼仪。
6.总结和延伸对本节课所学习的传统文化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并鼓励学生在家中向家长传授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工作目标1.编写小学传统文化教材:目标是编写一套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小学传统文化教材。
要求每个章节都能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价值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材内容需要涵盖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历史人物、经典故事等方面。
–每个章节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配合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材需要配以丰富的插图和图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2.设计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目标是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活动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一些游戏、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活动。
–活动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活动需要有详细的实施步骤和教学指导,以便教师能够顺利地组织教学。
3.培训小学教师:目标是培训小学教师,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培训内容需要包括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教授传统文化。
–培训需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让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培训需要有系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便及时了解教师的培训效果和改进方向。
工作任务1.研究现有教材和教学资源:目的是了解目前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编写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对现有的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和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结合研究结果,确定教材和教学活动的编写方向和重点。
2.编写教材和教学活动:根据研究结果,编写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和教学活动。
–按照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设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配以丰富的插图和图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3.组织和实施培训:对小学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是保持民族传统和文化认同的关键。
以下是一个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的建议: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和特点。
2.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关历史人物。
3.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 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自觉。
二、教学计划:1.第一周: 中国传统节日。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统食品和文化庆典。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节日所代表的意义和文化意义。
2.第二周: 中国传统戏剧。
介绍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比如: 京剧、昆曲、豫剧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传统戏剧, 以及戏剧是如何反映中国文化的。
3.第三周: 传统文学。
介绍中国传统文学的作品, 包括古诗词, 古典小说, 以及古代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的哲学思想。
让学生通过阅读传统文学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4.第四周: 传统继承人。
介绍中国近现代文化的传承人, 例如:徐霞客、张择端、鲁迅等。
让学生了解近代文化继承人在文化变革和传承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策略1.组织讲座和小组讨论活动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2.制作PPT、学习笔记、教学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通过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制作以及传统节日文化展览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四、课外拓展:1.安排去博物馆、文化展览厅等地参观传统文化展览。
2.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例如:扎染、剪纸、中国画等民俗艺术体验活动。
以上是一个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的建议, 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细节调整。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文化内涵、主要特点和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通过与其他科目的内容结合,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 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1.2 传统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和特点1.3 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2.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2.2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介绍和含义2.3 重要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3.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3.1 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的介绍3.2 传统书法和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3.3 传统雕刻和陶艺的介绍和欣赏4.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4.1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价值理念4.2 道家思想的哲学原理和实践价值4.3 墨家思想的思想特点和现实意义三、教学方法本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 体验式教学通过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如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增强学生对文化的体验感受和理解。
3. 师生互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互动演示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1. 作业和练习课堂外的练习和作业,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表现借助教师的观察和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和提高。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 课本和教辅材料选用适合年级的课本和教辅材料,包括纸质和电子版。
2. 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幻灯片、电子白板等,便于教师展示课件、图片等资源。
四下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中国传统艺术:书法、国画、剪纸、陶瓷等。
3. 中国传统习俗:拜年、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等。
4.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成语、典故、古诗词、民间故事等。
5. 传统文化知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传统礼仪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要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春节、元宵节等。
2. 第二课时:学习中国传统艺术,以书法、国画为例。
3. 第三课时:了解中国传统习俗,以拜年、贴春联为例。
4. 第四课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以成语、典故为例。
5. 第五课时: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通过测试、提问等方式评估。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实践作业、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
3. 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4. 学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春节习俗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制作春节装饰品,如春联、窗花等,并了解其背后的意义。
2. 传统文化艺术欣赏:让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
3. 端午节包粽子比赛: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比赛,了解端午节习俗,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4.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2024年小学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2024年小学传统文化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生活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科技和流行文化的影响,而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我们计划在2024年组织一系列的小学传统文化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4. 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传统手工艺制作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了解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和技能,增强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认同。
活动包括剪纸、立体剪纸、中国结、插花、描金等项目。
2. 传统戏曲表演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戏曲表演,通过学习戏曲基本知识、角色扮演和传统舞蹈,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统文化书画展举办传统文化书画展,展示学生创作的书画作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通过欣赏和交流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传统节日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包括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通过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和文化内涵。
5. 传统文化讲座和讲故事活动邀请专家学者给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讲座,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价值。
同时,组织老师和学生进行讲故事活动,让学生们通过故事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美德。
6. 传统民乐演奏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民乐演奏,包括古筝、古琴、笛子等乐器。
通过学习乐器演奏,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活动计划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计划:1. 活动策划阶段:制订活动方案、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培训。
2. 活动宣传阶段: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校内外、发放宣传册。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节日2.古代建筑与艺术3.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物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中国传统节日1.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每个节日的历史由来、重要活动和习俗。
3.组织学生分组制作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古代建筑与艺术1.引入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设计原则和特点。
2.通过线型图和照片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3.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制作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模型,包括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设计。
4.展示每组学生的成果,并进行评价和分享。
第三课时: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1.介绍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起源和发展。
2.展示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技法和特点。
3.让学生一起在纸上绘制简单的中国传统画和书写几个汉字。
4.让学生欣赏彼此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总结。
第四课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物1.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物,如孔子、孙中山等。
2.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3.组织学生分组演绎这些人物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深入理解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
七、教学评价:1.每节课结束后,进行小组互评和个人总结,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通过学生的海报、模型、画作和角色扮演等作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2024年《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1一、教学进度安排:9.1-7.4经典驿站7.5-期末艺术乐园二、教学措施: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2、要注重学习方式的主动性。
3、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四、业务学习安排:根据学校及上级部门的安排及时参加业务学习。
五、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按学校及市区教办和教体局的通知要求,及时参加各种教学活动。
六、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继续进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经典古诗文60篇(首或段),能默写出重要的名言名句。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所学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品味作品的语言内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能针对所学诗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讨论,能结合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明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们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节日1. 春节:介绍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 元宵节:讲解元宵节的由来、习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诗词。
3. 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诗词。
4. 端午节: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诗词。
5.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诗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具体的民间故事和诗词,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作业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学生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2. 参考书籍: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和资料。
3. 多媒体资源: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
4. 网络资源: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站和在线资料。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节日(2课时)2.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艺术(2课时)3.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民俗(2课时)4.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建筑(2课时)5. 第五单元:中国传统思想(2课时)6. 第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学(2课时)7. 第七单元:中国传统历史(2课时)8. 第八单元:中国传统科学(2课时)9. 第九单元:中国传统哲学(2课时)10. 第十单元:传统文化实践活动(2课时)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育计划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育计划一、实施目的为了提高四年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促进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特制定本教育计划。
二、教育内容1. 传统节日学习:安排每月一次的传统节日学习活动,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2. 传统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场所,如博物馆、古城、传统工艺制作等,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学期安排至少两次相关活动。
3. 传统文化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传统文化艺术品,如剪纸、扎染、陶艺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传统文化讲座和比赛: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并组织校内外比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兴趣。
5. 经典名著阅读:安排每学期阅读一本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魅力。
三、教育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情感投入和参与度。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4. 实地考察和体验:安排学生实地考察和体验传统文化,如参观博物馆、寺庙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厚重。
四、教育评估1. 定期测评:每学期末,进行一次传统文化知识测评,以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指导。
2.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编写作文、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展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3. 亲子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传统文化亲子活动,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强家庭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支持。
五、实施计划根据每个学期的具体情况,制定季度传统文化教育计划,由学校教务处具体安排实施时间和活动内容。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模板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模板教学计划名称: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2. 掌握传统文化的相关词汇和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2. 中国传统艺术:京剧、中国画、剪纸等;3. 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园林等;4. 中国传统习俗:尊老爱幼、重视礼仪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国传统节日——春节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春节的盛况,引起学生的兴趣;2. 讲解春节的起源和意义;3. 学生观看有关春节的视频,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4. 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春节的海报,并简单介绍春节习俗;5. 小结:归纳总结春节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清明节的习俗,引起学生的兴趣;2. 讲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3. 学生观看有关清明节的视频,了解清明节的重要活动;4.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清明节的手抄报,并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5. 小结:归纳总结清明节的主要内容。
第三课: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引起学生的兴趣;2. 讲解端午节的历史典故和传统习俗;3. 学生观看有关端午节的视频,了解端午节的龙舟比赛等活动;4. 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端午节的展板,并介绍端午节的传统习俗;5. 小结:归纳总结端午节的主要内容。
第四课: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引起学生的兴趣;2. 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3. 学生观看有关中秋节的视频,了解中秋节的月饼制作和赏月习俗;4.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中秋节的折纸灯笼,并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5. 小结:归纳总结中秋节的主要内容。
第五课:中国传统艺术——京剧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京剧的艺术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2. 讲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艺术表现形式;3. 学生观看有关京剧的视频,了解京剧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4. 分组欣赏京剧表演片段,学生集体评估演员的表演技巧;5. 小结:归纳总结京剧的主要特点和表演形式。
2024年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24年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观。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感知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中国传统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作品。
3. 中国传统绘画:国画、工笔画、写意画等画种。
4. 中国传统手工艺:剪纸、民间工艺制作等。
5. 中国传统音乐:京剧、昆曲、民乐等。
6. 中国传统舞蹈:古典舞、民间舞等。
三、教学方法:1. 探究法:通过资料、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意义。
2. 实践法:开展手工制作、舞蹈动作等实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3. 剖析法:选取经典诗词、故事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4. 对比法: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1. 春节:了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制作剪纸,学习唱春节歌曲。
2. 清明节: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学习祭祖礼仪,观察寿桃制作过程。
3. 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和庆祝活动,制作粽子,比赛龙舟。
4. 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制作月饼,赏月。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学1. 诗词欣赏:学习唐诗宋词的基本知识,朗诵经典诗词。
2. 传统戏曲:了解京剧、昆曲的特点和表演形式,学习舞蹈动作。
3. 经典故事:了解《孟子》、《红楼梦》等经典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绘画1. 国画欣赏:学习国画的基本构图和绘画技巧,模仿画家作品。
2. 工笔画制作:了解工笔画的特点和步骤,制作工笔画作品。
3. 写意画表现:学习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创作写意画作品。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手工艺1. 剪纸制作:学习剪纸的基本步骤和样式,制作剪纸作品。
2024年新学期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新学期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味;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教授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 中国传统美术:教授中国传统绘画、剪纸、刺绣等传统美术形式,让学生亲自尝试,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 中国传统文学:选择经典的中国传统诗词、寓言故事、传统戏剧等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朗读,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4. 中国传统音乐:教授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知识和乐器演奏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合唱、乐团演奏等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音乐创造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感受传统文化,增强学习效果和趣味性。
2.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演讲等互动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好。
4. 创新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设计,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活动1. 举办传统节日活动:校园春晚、元宵灯会、中秋诗会等,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2. 组织手工制作活动:举办剪纸、刺绣、中国结等手工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才艺,展示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
3. 进行传统音乐演奏:组织学生参加合唱、乐团演奏等音乐活动,展示传统音乐的魅力和风采。
4. 组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开展班级、年级甚至校级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_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_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了解我国传统的节日、习俗和传统技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3. 通过歌曲、舞蹈、手工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概念和内涵的介绍。
2. 传统节日、习俗的讲解与体验。
3. 传统技艺的观摩与学习。
三、教学重点传统技艺的观摩与学习。
五、教学过程1. 传统文化概述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
2. 传统节日、习俗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由来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3. 传统技艺的观摩与学习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民间手工艺坊等地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尝试传统技艺的制作,如剪纸、刺绣、捏面人等。
4.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结合学校文化节、节庆活动等,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民俗舞蹈、传统乐器演奏、传统美食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展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
2. 组织参观法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民间手工艺坊等地进行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体验活动法通过歌曲、舞蹈、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书籍资料:有关传统文化的图书、手工制作教程等。
2. 多媒体设备:电视、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3. 场地:博物馆、民间手工艺坊等场所。
八、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情况、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情况,特别是学生对传统技艺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九、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培养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计划
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9人,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在前几年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三字经》以及古诗文等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但是,由于农村学生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的局限性,在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整体对传统文化学习习惯较差,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获取知识和升华。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
本学期的传统文化课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以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在思维方式上,学生思维方法较为简单,不能准确的体会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理解传统文化的真谛,逐步学会理性地看问题、想问题;同时要对学生主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传统文化,学传统文化、用中华五千年来的文明陶冶情操,给学生种下爱中华的启蒙种子。
二、教材分析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册教材是围绕“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的。
本册共有26课,包含“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
本学期主要学习“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二个单元。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你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山山水水。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中国传统艺术:京剧、中国画、中国舞蹈等;3.中国传统文学:古诗词、童谣等;4.中国传统工艺:剪纸、蜡染、陶艺等;5.中国传统价值观: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等。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体验传统文化;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言,互相交流;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传统文化;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介绍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3.分别介绍不同的传统节日、艺术形式、文学作品和工艺技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4.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5.安排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实际操作和体验,如绘制中国画、制作剪纸等;6.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7.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评价学习效果,包括课堂表现和完成的作业;2.组织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3.设计一定的评价项目,如制作展板、写作文等,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帮助他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
六、教学资源1.图书资料:提供一些适合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读物;2.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3.实物展示:准备一些传统文化的实物,如中国画笔、剪纸工具等。
通过这样的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期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姬桂环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9人,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在前几年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三字经》以及古诗文等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但是,由于农村学生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的局限性,在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整体对传统文化学习习惯较差,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获取知识和升华。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
本学期的传统文化课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以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在思维方式上,学生思维方法较为简单,不能准确的体会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理解传统文化的真谛,逐步学会理性地看问题、想问题;同时要对学生主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传统文化,学传统文化、用中华五千年来的文明陶冶情操,给学生种下爱中华的启蒙种子。
二、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
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册教材是围绕“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的。
本册共有26课,包含“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
本学期主要学习“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二个单元。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你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山山水水。
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悟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声追踪”里,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曲阜的风景名胜“三孔”:孔府、孔林、孔庙;
学习关于长江的古文,感受长江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
4.朗读课文,懂得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主要来自于孔子的儒学。
了解长江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学艺术。
了解谜语的有关知识。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7.认识一些谚语,读一读,背一背。
8.教育学生要立志学习,争取成才。
9.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10.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积累一定的经典名篇,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1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开启心智,提升志趣,并通过搜集更多的关于教材的资料的过程中习得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1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培养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本学期教学重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唐诗、宋词、元曲,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措施及学生评价:。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评价学生按如下方式进行: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状况、过程记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四看教师和同学的评价结果。
五、教具学具准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每节课教师必备的多媒体课件外,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准备相关教具学具见教学进度安排。
六、周次及课时安排
教研组评价:
周次及课时安排与实际课时不符。